整体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6.26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下颌阻生智齿是指由于生长位置不当,在口腔软组织或硬组织中无法自然外露的智齿。
下颌阻生智齿会引起牙槽骨囊肿、牙槽骨感染、下颌骨囊肿等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对于下颌阻生智齿,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拔除手术。
而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的创伤,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四手操作护理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由主刀医生和助手医生配合进行手术操作,由洗手护士和巡视护士进行护理和观察,协作配合,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精准度,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1 提高手术效率四手操作护理有效地分担了手术医生的工作量。
在智齿拔除手术中,主刀医生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操作,而助手医生则负责协助和配合主刀医生,为其提供所需的器械和材料。
这样一来,主刀医生就不必分心去取器械和材料,能够更加专注于手术操作,从而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准度。
1.2 减少手术时间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有效地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
助手医生能够及时为主刀医生提供所需的器械和材料,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次数,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感染风险,从而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率。
2.3 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2.4 降低手术成本三、总结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准度,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手术成本。
四手操作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对于提高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手术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能够充分重视四手操作护理的应用,不断提升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基于全程放松训练的护理模式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全程放松训练的护理模式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方法:选取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患者为对象,共80例,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基于全程放松训练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患者实施基于全程放松训练护理模式,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得到患者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基于全程放松训练护理模式;心理状态;前言阻生牙属于牙齿发育障碍,极易引起牙齿不完整、排列不整齐、牙颌畸形等,对患者牙齿咬合能力、牙齿外观产生影响,严重者可影响语言功能。
研究数据表明[1],成年人牙阻生发生率约为21.00%,多发位置为上颌磨牙、上额尖牙等。
牙阻生极易引起多种口腔问题,包括牙龈肿痛、口臭等,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阻生牙患者多采用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治疗,配合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患者为对象,共8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
参照组,男:女=18:22;年龄为36-42岁,平均为(38.53±2.56)岁。
研究组,男:女=17:23;年龄为34-43岁,平均为(38.52±2.63)岁。
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准备,包括术中物品与器械,在术中。
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口头讲述疾病有关知识。
研究组实施基于全程放松训练护理模式:在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疾病史、过敏史等,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鼓励、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舒适护理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应用阻生牙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影响而造成牙萌出受阻,不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下颌第三磨牙是口腔门诊最常见的阻生牙,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冠周炎,食物嵌塞,严重者可使相邻正常磨牙发生龋坏,因此从预防的角度,早日拔除可减少很多因其引起的问题。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难度,手术创伤与患者术后反应往往比一般牙大。
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感,局部疼痛,头部振痛等不适。
为了拔牙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需做好门诊手术的配合和护理。
舒适护理应用到口腔拔牙患者中,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1],并且得到了最佳治疗和护理疗效[2]。
1 舒适护理的概念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以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3]。
其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灵魂上达到最舒适状态,以降低患者的不愉快[4]。
生理舒适包括病室整洁度,房间内的舒适亮度,适宜的温度,床单位的舒适度。
心理舒适:即护士的语言仪表等让患者感到舒适。
社会舒适:社会角色的改变。
灵魂术士:信仰自由、隐私被保护[5]。
2 舒适护理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具体应用2.1术前护理:病人入诊室后,接诊护士衣帽整齐,热情接待,使用安慰性语言询问病情,了解病史,特别是老年患者,要询问其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年轻女性要问是否在月经期或妊娠期,确定其是否拔牙。
安抚其紧张情绪,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满足其心理舒适要求。
对患者关心、体贴、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并告之配合方法。
告诉患者:“我会在旁边陪伴你”,让患者建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接诊护士准备用物要完备,动作干脆,利索,尽量减少器械的碰撞声,使患者心情放松,减少恐惧感。
2.2术中护理:根据患牙位置及医生的需求调整座椅,正确摆放病人体位,系好胸巾,带好帽子,调整光源、保持室温18°—22°,保持诊室安静整洁,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使病人生理上达到舒适状态。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护理分析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手术,通常用于解决智齿导致的疼痛、拥挤、龋齿等口腔问题。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轻术后不适、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本文将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护理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在手术前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术后护理、可能的并发症等信息,以增加患者的了解和信心。
合理安排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焦虑。
术前应检查患者的口腔清洁情况,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度,并告知患者术前3天内禁止进食硬物和饮用酒精。
非精确拔除时,X线检查要求患者咀嚼收肌,咀嚼动的愈快病灶越明确。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手术后的第一周是最关键的时期。
以下是术后护理的几个重点:1.减轻术后不适: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牙龈出血等不适症状。
饮食方面,首选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可以使用冷敷进行局部冷却,减轻疼痛和肿胀。
术后48小时内避免漱口,72小时内不要咬伤被拔除的区域。
2.预防感染:术后的伤口容易感染。
患者应定期进行漱口,但术后48小时内不要漱口,以免刺激伤口。
漱口液最好用温盐水或医生开具的抗菌漱口液,用法正确、时间、频率适度。
3.促进伤口愈合:伤口的准确处理和护理非常重要。
规范操作,控制出血。
如果伤口缝线是可吸收的,不需要取出,否则应按医嘱时间将缝线取出。
在拔除区域,严格遵守医生的要求,正确刷洗牙齿,刷牙时要避免过度刷洗创面。
4.术后关注和复诊:术后可以出现伤口裂开、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
定期复诊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在术后护理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如定期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物等。
同时,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均衡,避免大力咀嚼和过度活动。
要注意口腔卫生,按照医生的要求正确刷洗牙齿,口腔清洁剂应用正确。
总结而言,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的护理分析包括减轻术后不适、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术后关注和复诊等方面。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配合及护理干预措施发布时间:2022-06-24T07:22:50.93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8期作者:时学慧[导读] 探究在开展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过程中,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配合。
时学慧黑龙江省鸡西市口腔医院 158100【摘要】目的探究在开展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过程中,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配合。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一共36例,所有患者全部患有智齿,且需要开展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开始收治时间为2021年3月份,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份,随机分组,各18例,A组采取一般护理,B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 B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A组(P<0.05)。
结论在开展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护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co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ndibular impacted wisdom tooth extraction. Methods there were 36 subjects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had wisdom teeth and needed mandibular impacted wisdom teeth extraction. The starting time was March 2021 and the ending time was November 2021.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18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took general nursing and group B took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mandibular impacted wisdom tooth extraction,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 extraction of impacted mandibular wisdom teeth; Nursing intervention人们咀嚼器官受年龄的影响不断衰退,颌骨没有完全发育,阻生智齿的发生率快速提高。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临床护理摘要】通过对我科2010年对116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临床经历及资料的回顾性探讨,结合多年来临床护理体会,本文将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阻生牙拔除术护理临床上下颌第三磨牙是最常见的阻生牙,可引起冠周炎、食物嵌塞、邻牙龋坏等等,而需门诊拔除。
为了拔牙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需作好门诊手术的配合和护理工作,现将拔除阻生牙拔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下颌阻生智齿83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49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7岁,其中右侧46例,左侧37例。
2 术前了解阻生牙的分类借助x光片和口腔内的检查,根据患牙在骨内深度将阻生牙分为高位、中位和低位三种。
再根据阻生牙的长轴与第三磨牙长轴关系分为垂直阻生、水平阻生、倒置阻生、近中阻生、远中阻生、颊向阻生和舌向阻生等7类。
3 拔牙前准备3.1 热情接待患者将患者安排在舒适的治疗椅上,协助医生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妊娠等拔牙禁忌症,确定其是否可以拔牙[1]。
用漱口液让患者含漱以减少术中感染机率。
3.2 心理护理由于阻生牙拔除比较复杂和困难,故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特别对于用锤子敲击感到异常害怕。
因此要细致、耐心地开导患者,解答患者及陪护家属提出的疑问,以使其精神放松,增加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手术。
3.3 患者的体位、椅位和光源的调节拔牙时患者的体位应根据上下颌拔牙位置而定。
下颌阻生牙拔除时,应使患者张大口时下颌牙平面与地面平行,下颌与术者的肘关节在同一高度或更低。
调节椅位和光源,使光源集中在手术区视野,让医生在操作时视野更清晰。
3.4 各种物品的准备(1)麻药的准备:2%利多卡因、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等。
(2)急救药品的准备:为防止麻醉剂过敏或在术中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过度出血等并发症,要备氧气、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止血药等。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配合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出术中的配合与护理工作。
方法:对本院2012年0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进行研究,经过对患者的护理与配合,在术后统计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结果:研究中观察的患者对手术均满意。
结论:加强在下颌阻生智齿拔出术过程中的配合与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78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336-01近几年阻生智齿的发生率呈现增高趋势,阻生智齿如果不及时拔除,可能会引起智齿冠周炎、牙龈发炎、间隙感染、牙齿松动、第二磨牙损坏等并发症,而及早拔除阻生智齿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最佳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2年0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配合与护理。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一般材料选取我院2012年0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3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35岁,中位年龄27岁。
其中男200例,女140例。
其中45例为水平阻生,99例为垂直阻生,66例为远中阻生,53例为近中阻生,31例为舌向阻生,46 例为颊向阻生。
所有研究患者肝肾功能正常。
2. 手术配合与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术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现病史及既往病史,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了解患者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生化检查等检查测定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
认真阅读患者的X线片等检查,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
2.1.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热情地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为患者进行手术的医生及护士等相关人员,使患者消除陌生恐惧心理。
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拔牙术护理论文摘要:随着人类咀嚼器官的逐渐退化,阻生智齿的发生率越来越多,而下颌智齿阻生的发生率较高,并常引起冠周炎、邻牙龋坏、间隙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因此常需拔除。
关键词:下颌阻生智齿;护理;手术;配合下颌阻生智齿由于有邻牙、骨和根的阻力,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易发生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和干槽等并发症。
因此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一项常见而又较复杂的手术[1]。
尤其是水平阻生齿拔除尤为困难而复杂,且会引起第二磨牙龋坏,故提倡及早拔除下颌水平阻生智齿[2]。
默契而主动的积极护理配合,才能极地提高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1术前准备1.1身心护理仔细核对患者的病历资料,有无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及常规检查结果,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难度、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由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比较复杂和困难,故患者会不同程度表现出紧张、焦虑、恐惧,对有些需要采用锤子敲击的操作不能理解,护士应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局麻和拔牙术中可能存在的感觉,教会患者如何握拳托颌配合锤子敲击,若不能忍耐或感觉不适,请患者举手示意。
1.2患者准备将患者安排在治疗椅上,调节椅位至舒适状态,下颌牙拔出时,椅位稍下,使所拔牙齿与手术者肘部同高。
调节光源,使光源集中在手术野。
1.3器械准备根据阻生牙阻生的情况准备所需的器械。
除口腔治疗盘的器械外,按照拔除阻生智齿要求准备好手术刀、牙龈分离器、骨膜分离器、骨凿、牙挺、高速涡轮机、缝合器械、大刮匙、吸唾器等,器械盘内的洁净区与污染区分开,减少患者术中、术后感染的机会。
2术中配合及护理2.2术中配合常规面部消毒和铺巾,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口腔手术区域,传递局麻药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术前局麻,待麻药起效后,传递手术刀,在医生切开牙龈的过程中注意全程吸引器吸血,使术区保持视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注意吸引器应不阻挡操作视线。
若术中出血较多,可准备浸有1:1000肾上腺素棉球咬于患处压迫止血片刻。
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外科手术,需要精细操作和细致的护理。
而在手术中,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四手操作护理即指主刀医师和助手配合进行手术操作,同时另外两位助手负责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护理和支持,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和安全。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四手操作护理的应用效果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四手操作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是多方面的,包括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风险、改善患者舒适度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阐述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四手操作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效率。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主刀医师需要专注于手术操作,包括局部麻醉、切口、骨剔除、拔牙等,而助手可以协助医师完成这些操作,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快速和高效。
另外两位助手则可以负责为医师提供所需的器械和材料,以及随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支持。
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可以使整个手术过程更加流畅,从而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手术效率。
四手操作护理可以减少手术风险。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出血、神经损伤、牙根残留等。
而四手操作护理可以使医疗团队更加紧密地合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意外情况,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另外两位助手的存在,也可以在关键时刻提供医疗器械和支持,帮助医师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四手操作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舒适度。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和不适,尤其是对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更是难以忍受。
而四手操作护理可以通过提供患者护理和支持,让患者感到更加安心和舒适。
在手术准备阶段,两位护理助手可以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同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在手术过程中,他们也可以随时为患者提供患者所需,让患者感到被关注和呵护。
这种关怀和鼓励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紧张,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
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是明显的。
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2021年4-6月份采取常规护理,记录在培训前医生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时间,86名患者扫描满意度二维码获填写纸质版满意度调查表,同时在7月份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进行下颌阻生牙拔除四手操作相关理论及操作培训,7-10月份记录在培训后医生四手操作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时间,95名患者扫描满意度二维码,填写满意度调查,并比较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前后医生诊疗人次。
结果:(1)培训前样本量86份,平均诊疗时长为26.27分钟;培训后样本量95份,平均诊疗时长为22.97分钟。
(2)培训前样本量86份,满意度为97.36分;培训后样本量95份,满意度为98.76分。
(3)培训前,两位医生的每日平均诊疗人次5.55人次;培训后,三位医生的每日平均诊疗人次4.16人次。
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四手操作优质护理配合效果确切,可缩短诊疗时间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应用效果下颌第三磨牙是最常见的阻生牙。
下颌阻生牙经常导致冠周炎的复发,严重时会导致邻近的正常磨牙发生龋损。
所以尽早拔除阻生牙齿,能避免许多由它造成的问题,但是在手术中,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1-2]。
本研究探析了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21年4-6月份采取常规护理,一共 86名患者。
年龄21-37岁,平均(29.21±2.27)岁,男46:女407-10月份成立医护一体化小组护理,一共95名患者。
年龄22-36岁,平均(29.45±2.56)岁,男50:女45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方法常规四手配合:①术前:对病人的过敏史、心脏病史、高血压、血液病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确定了拔牙的适应症后,再与病人的家人说明拔牙的方法和技巧,做好物品的准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病人的精神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在症状稳定后进行手术。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6-10-19T11:09:54.0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8期作者:陈艳杜娟[导读]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口腔科较为常见和复杂的手术,由于下颌阻生智齿的位置特殊、形态多样。
(安徽省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合肥 230001)【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来我院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87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一次拔除成功率、术后面部肿胀率、张口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一次拔除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面部肿胀程度及张口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及配合度,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223-02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口腔科较为常见和复杂的手术,由于下颌阻生智齿的位置特殊、形态多样、手术视野小及牙根变异等因素,该术式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手术操作不当或患者配合度不高极易发生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拔除成功率,为此本文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中,希望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87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59例,女28例,年龄在18~41岁之间,所有患者术前均发生反复性冠周炎,智齿发生龋坏引起一定的神经症状,术前炎症均得到有效治疗,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摘要】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口腔外科领域常见的手术之一,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从四手操作护理的操作技巧、作用机理、实际应用效果、优势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综合评价其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发现,四手操作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手术体验。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详实的指导。
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肯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四手操作护理、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应用效果、操作技巧、作用机理、实际应用效果、优势、注意事项、评价、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四手操作护理在该手术中的操作技巧、作用机理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推动手术技术的提升和优化。
研究的结果还可以为口腔外科医生和护士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护理计划,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评价四手操作护理在手术中的作用和优势,为提高手术效率和减少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四手操作护理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护理指导,从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也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操作难度大,操作空间狭小,存在着出血、感染、牙槽骨损伤等问题,需要进行精确细致的护理。
四手操作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常用技术,通过辅助医师的协助,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风险。
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牙拔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下颌阻生牙拔除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牙后出血、疼痛、面颊肿胀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预见性观察组的患者的拔牙后出血(2%)、疼痛(10%)、面颊肿胀(12%)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拔牙后出血(8%)、疼痛(16%)、面颊肿胀(20%)发生率,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53±3.6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79.42±3.75),(P<0.05)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下颌阻生牙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拔牙后出血、疼痛、面颊肿胀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下颌阻生牙;并发症预防;临床应用价值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及拔牙后易发生并发症,而多数患者因害怕拔牙所带来的疼痛,加之对手术相关事项不了解,极易产生恐惧、担忧及害怕的负性情绪,因此,为了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选取了100名接受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下颌阻生牙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其中男性患者49名,女性患者51名,采用抽签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分布在16-42岁之间,平均年龄(27.32±3.53)岁。
护理干预在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84例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112例)和护理干预组(17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
对两组的拔牙时间、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护理干预组拔牙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常规护理组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治疗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拔除术;下颌阻生牙拔除下颌阻生牙是目前难度最大也是最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拔牙术[1]。
在治疗过程中,常因操作时间长、治疗难度大及手术创伤大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疼痛以及并发症[2]。
因此,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科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对患者进行護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科拔除下颌阻生牙患者284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112例)和护理干预组(172例)。
常规护理组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7.1±5.6)岁;部位:左侧59颗、右侧53颗;阻生类型:高位阻生29例、中位阻生41例、低位42例。
护理干预组中男95例,女77例;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6.8±4.7)岁;部位:左侧88颗、右侧84颗;阻生类型:高位阻生51例、中位阻生59例、低位阻生62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部位以及阻生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摘要】随着食物多种多样的变化,给人体的咀嚼器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造成颌骨长度与牙齿排列所需的长度不协调,因骨头内容不下那么多牙齿,所以导致智齿萌出的位置不足,形成阻生现象。
阻生牙也是智齿的一种,而且是比较麻烦的一种智齿,阻生牙不算严重的疾病,但它带来的疼痛感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影响。
临床治疗阻生牙常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但在拔牙后几天会出现疼痛,肿胀感以及何种不良反应,使患者的身心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进行拔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医护理不断的发展扩大,结合中西医护理已成为了医疗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护理要点与进展进行以下报道。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护理进展引言:因为阻生牙拔除术的创伤影响,许多患者在进行了后因伤口疼痛,肿胀,张口受限以及其他并发症影响,导致恢复时间长,恢复难度也大,给患者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护理手段是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的一项重点工作,西医具有科学严谨的诊断和治疗系统,以治标为主,中医则是擅长调理,以治本为主,中西医结合护理具有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优势,是我国独有的护理专业[1]。
为了适应社会病症的变化,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把中西医理论结合起来进,应用于临床护理,可以使观察的病情内容更丰富全面。
护理措施更具体完善,患者就能得到更全面的整体护理。
一、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护理过程1.1术前护理(1)护理人员协同医生询问患者身体健康状态与相关病史,做好检查,拍摄牙X光片。
确认患者无其他身体不良反应影响到拔除术术后效果。
如,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脏以及心脏疾病,女性生理期均不能进行拔除术。
阻生牙出现发炎,红肿,疼痛等情况要在控制达到平稳状态方可进行拔除术。
(2)术前由医生向患者说明拔除术的方法,目的,以及术中出现的各种感觉,与术中需要配合的要求等,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问题进行解答。
下颌阻生齿拔除病人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评析发表时间:2017-09-13T16:28:24.32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作者:张雪梅[导读] 整体护理工作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江苏省南通市口腔医院江苏南通 226001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下颌阻生齿拔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阻生齿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下颌阻生齿患者术后发生6例牙龈疼痛,4例出血较多,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过处理后均得到康复。
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后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有一例下颌阻生齿患者出现牙龈肿痛,术后一周内自行消失。
结论:对下颌阻生齿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关键词:下颌阻生齿;拔除;整体护理;应用效果下颌阻生齿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正在长牙、换牙的青少年人群。
下颌阻生齿指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下颌牙齿不能萌发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在以后也不会萌发出来的牙齿。
最为常见的阻生牙是下颌第三磨牙,在阻生牙的牙冠周围,常常伴有发炎、疼痛、严重时患者的脸部表现为肿胀、张口极为困难,甚至出现全身性发热,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等。
阻生牙还会引起相邻的牙齿松动、龋齿等,应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1]。
为了了解整体护理对改善下颌阻生齿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了100例行下颌阻生齿拔除术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并取得不俗的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