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与急诊清创
- 格式:ppt
- 大小:355.50 KB
- 文档页数:51
创伤急救措施现代创伤是急诊急救比较常见的,如车祸伤、刀伤、工伤事故等,由于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因而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创伤急救措施一、出血和止血人体血量大约占体重的8%,如体重50kg,则约有4000mL血液。
急性出血,血液流失超过全身血量的1/4~1/3,就有生命危险。
因此,争取时间进行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
急性创伤性大量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1、各种出血的特点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3种。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性。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从伤口渗出,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较小。
以上三类出血,都可能是外出血或内出血。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内出血。
因血液出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不易及时发现。
如果受伤后无外出血,但伤员出现急性贫血现象,如头晕、无力、口干、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就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伤员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2、止血方法外出血的止血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指压止血法根据动脉分布情况临时用手指、手掌或拳头把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压在血管深面的骨面上,使血液的来源被阻断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它止血方法。
不同的出血部位,压迫的方法不同。
(1)面部出血压迫颌外动脉。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的凹陷内,将颌外动脉压于下颌骨上,有时需要双侧同时压迫才能止血。
(2)头部出血压迫颞动脉。
方法是用拇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
(3)头、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
常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取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
(外伤)创伤的急救技术创伤,亦称外伤,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自然灾害、生产或交通事故以及战争发生时,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伤员,需要及时地进行抢救。
创伤急救的目的是保护伤员的生命,避免继发性损伤和防止伤口污染。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创伤急救知识与救护技能,力求做到快抢、快救、快送,尽快安全地将伤员转送至医院进行妥善地治疗。
创伤急救原则是先抢后救、检查分类、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近后远、连续监护、救治同步、整体治疗。
创伤救护步骤:先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正确搬运和及时转送。
同时应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对心跳与呼吸骤停复苏,及时救治创伤昏迷等危急重症患者,积极防治休克及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
现场急救技术现代急救医学把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合并称为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停止或呼吸异常的伤员,迅速使伤员仰卧,解开伤员衣领和腰带,将头部后仰,下颌向上抬起,及时清除口鼻咽喉中的血块、黏痰、呕吐物、假牙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下颌骨骨折、颅脑损伤或昏迷伤员,有舌后坠及阻塞呼吸道者,可将舌牵出,用别针或丝线穿过舌尖固定于衣服上,同时将伤员置于侧卧位。
对于呼吸道阻塞及有窒息危险的伤员,可插入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或急用粗针头穿刺环甲膜通气,或行环甲膜切开插管、气管内插管及气管切开插管。
对呼吸骤停者,可行口对口或经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行人工呼吸。
(二)止血出血是创伤主要表现,而大出血是导致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对创伤出血首先必须及时止血,然后再作其他急救处理。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1.加压包扎止血法此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躯干、四肢血管伤大多可用此法止血。
先用较多无菌纱布或干净布类覆盖伤口,如出血伤口较深较大,可先用敷料充填,较多敷料环绕,再用外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以能止血,松紧合适,仍保持肢体远侧血液循环为度。
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清创缝合术是针对有开放性创口患者采取的一种急诊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手术快速清除患者开放性创口中的异物、血块等,将失去活力、已经坏死的组织进行切除,并修复受损的重要细胞组织,及时缝合开放性的创口,减少创口感染,从而推动开放性创口的有效愈合。
一、急诊清创缝合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证急诊外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大部分患者是因打架、机械创伤、交通事故等原因到急诊接受救治,针对上述非致命性的体表创伤,目前医学上常采用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治疗。
急诊清创缝合手术是外科中的一种基本手术操作,直接影响到患者伤口初期处理、伤口愈合和受伤部位组织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临床上将开放性创口分为清洁、污染和感染三种类型,通常情况下,各种类型的开放性创口均可视为新鲜伤口,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患者均可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手术,即受伤时间在6~8h以内的患者;伤口污染较轻,受伤时间不超过12h的患者;以及头面部受伤时间在24~48h以内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在手术前存在失血性休克的情况,需先纠正休克再进行清创缝合手术;若患者机体的重要脏器严重受损,其生命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需优先抢救患者的生命,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清创缝合手术。
二、急诊清创缝合手术的诊断和病情评估1.患者的病因和既往病史患者送入急诊后,若患者意识清醒,护理人员可与患者直接沟通,了解患者受伤的原因、机制、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以及药物过敏情况和以往的手术病史;若经过尝试唤醒后,患者始终未出现清晰的意识,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患者符合急诊清创缝合手术的适应症。
1.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急诊清创缝合手术必须尽快进行,才能更好地避免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者送入急诊后,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创口的位置、受伤的情况、出血情况等,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交流,尽快确定最终的手术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
一、引言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种,包括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
为提高急诊科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急诊科主任: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2. 急诊科护士长:负责应急预案的具体执行,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各项救治措施落实到位。
3. 急诊科医生:负责对创伤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制定救治方案,指导护士进行救治。
4. 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执行医嘱,协助医生进行救治。
5. 其他部门:如手术室、影像科、检验科等,负责为创伤患者提供相应的检查、治疗和护理服务。
三、救治流程1. 报告与接诊(1)接到创伤患者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评估,判断伤情严重程度。
(2)根据伤情,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类,并优先救治重伤患者。
(3)对重伤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2. 生命体征监测(1)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对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立即进行救治。
3. 开放性创伤处理(1)对患者伤口进行清创、止血、包扎。
(2)对出血不止的伤口,可使用止血钳、结扎等止血方法。
(3)对严重伤口,必要时进行伤口引流。
4. 闭合性创伤处理(1)对骨折患者,进行骨折固定,避免骨折端移位。
(2)对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局部冷敷、抬高患肢等处理。
(3)对内脏损伤患者,立即进行手术探查和修补。
5. 辅助检查与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光、CT、MRI等。
(2)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对需要手术的患者,立即进行手术。
6. 转运与后续治疗(1)对需要转运的患者,进行安全转运。
(2)将患者转至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创伤急救演练,提高救治水平。
2. 邀请相关部门参与演练,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灾害医疗救援技术是灾害医疗救援医疗人员在灾害救援时限,在灾害救援现场,针对受灾遇险人员实施的以拯救生命为目标的医疗技术。
灾害医疗救援基本技术应具备围绕救命的基本目标,及现场简单易行,使用广泛,效果确凿等特点,方能称得上是基本技术。
笔者基于国内外大量灾害救援实践,首次将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紧急救治、检伤分类、医疗后送5项技术并列为现代灾害医疗救援的基本技术,以期为我国灾害救援医学培训、应用及研究起指导作用。
现就灾害救援医疗5项技术形成与内在关系进行述评。
1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的形成1.1 创伤急救创伤急救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公元18世纪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Baron Larré)开创了战场创伤急救的先例。
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红十字运动,对志愿者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普及。
除了战场急救外,创伤急救技术也成为各种灾害现场急救及常态院前急救援主要技术,创伤急救的4项技术经常被一起列入各类急救培训教材,并被冠名为“四大技术”。
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创伤急救技术渐趋成熟。
其中,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法(头面部、肩部、上下肢)、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
常用包扎方法分为绷带(环形、螺旋形、螺旋反折、8字环形)包扎法、三角巾(头部、面部、胸部、肩部、侧下腹部、下腹部)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急救包包扎法及其他包扎法。
现场骨折固定的方法分为:现场对可疑骨折者需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及预防休克,并限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
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对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
常用器材有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无上述物品时还可就地取材,用稍硬的物体代替。
经上述处理后,要将伤员正确地搬运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此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四项步骤也成为创伤救护的基本步骤[1]。
急诊急救范围急诊急救是医疗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旨在为患者提供迅速的医疗救助,以挽救生命和减轻病情。
急诊急救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 创伤急救:创伤是指突发的身体损伤,如骨折、切割伤、烧伤等。
创伤急救的目标是尽快止血、固定骨折、清创消毒,并迅速转运患者到相应的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2. 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保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直到医护人员到达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3. 中毒处理: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引起的急性中毒症状。
中毒处理的关键是尽快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并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以减轻中毒对身体的损害。
4. 突发疾病处理:突发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哮喘发作等。
在这些情况下,急诊医生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治疗措施,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5. 急性感染处理:急性感染是指短时间内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等。
急性感染处理的关键是尽快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并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以阻止感染的进一步发展。
6. 严重过敏反应处理: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
在这种情况下,急诊医生需要立即给予患者注射肾上腺素等紧急治疗,以阻止过敏反应的进一步发展。
7. 急性精神病发作处理:急性精神病发作是指突然出现的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在这种情况下,急诊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镇静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以控制症状。
8. 骨折和关节脱位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是常见的急诊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复位。
急诊医生需要通过X光检查确定骨折或脱位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9. 疼痛管理:急诊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疼痛,如剧烈的头痛、腹痛等。
急诊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和治疗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10. 急诊手术:在某些情况下,急诊手术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选择。
急诊科创伤急救流程图一、背景介绍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处理各种急诊病例,其中包括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是指对因意外事故、外伤等导致的急性损伤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为了高效、迅速地处理创伤急救病例,急诊科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流程图,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救治。
二、创伤急救流程图1. 患者到达急诊科-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接诊护士进行初步的快速评估。
- 接诊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是否为创伤急救病例。
- 若判断为创伤急救病例,患者将被迅速转至创伤急救区域。
2. 创伤急救区域- 创伤急救区域是专门用于处理创伤急救病例的区域。
- 患者到达创伤急救区域后,将由专门的创伤急救团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3. 评估和处理- 创伤急救团队包括急诊医生、护士、麻醉师等专业人员。
- 创伤急救团队将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病史询问、辅助检查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创伤急救团队将制定相应的急救方案。
4. 急救方案执行- 急救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止血、固定骨折、清创缝合等措施。
- 急救方案的执行由创伤急救团队成员协同完成。
- 创伤急救团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5. 通知相关科室- 若患者的伤情较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手术,创伤急救团队将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 相关科室接到通知后,应迅速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转入相应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6. 监护和观察- 创伤急救团队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护和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意识状态等方面。
- 如有需要,创伤急救团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7. 患者转出- 当患者的伤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后,创伤急救团队将决定是否将患者转至其他科室继续治疗。
- 若患者需要转出,创伤急救团队将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并做好转院准备工作。
8. 记录和报告- 创伤急救团队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处理过程和治疗效果。
- 创伤急救团队还需向医院相关部门提交相应的报告,以便于医院对创伤急救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创伤中心紧急救援流程管理条例为了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确保创伤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特制定本流程管理条例。
所有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均需严格遵守以下规定,确保创伤患者得到高效、有序的救治。
一、创伤患者的识别与分类1. 创伤患者的识别- 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在接诊时立即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
- 对患者伤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功能等。
2. 创伤患者的分类- 根据创伤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创伤。
- 根据患者伤情和救治需求,将患者分为紧急手术、紧急救治、稳定治疗等类别。
二、紧急救援流程1. 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医护人员必须在创伤患者到达后立即进行伤情评估。
- 根据患者伤情,立即启动相应的救治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治。
2. 创伤救治小组启动- 预检分诊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伤情后,立即启动创伤救治小组。
- 创伤救治小组由医生、护士、麻醉师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
3. 救治流程- 创伤救治小组根据患者伤情,制定个性化的救治方案。
- 按照救治方案,立即进行止血、抗休克、固定、清创等救治措施。
- 对于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立即进行术前准备,并送往手术室。
4. 信息沟通与协调- 创伤救治小组成员之间必须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救治措施的顺利进行。
- 与相关科室(如手术室、ICU、检验科等)密切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5. 救治记录- 创伤救治小组必须详细记录患者的救治过程,包括救治措施、药物使用、病情变化等。
- 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以便后续评估和改进。
三、培训与质控1. 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创伤救治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
- 要求所有医护人员熟悉创伤救治流程,掌握相关技能。
2. 质量控制与改进- 定期对创伤救治流程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存在的问题。
- 根据质量控制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毒蛇,咬伤现场急救与急诊治疗我国蛇类有160多种,其中毒蛇约占45%,含有剧毒危害巨大的毒蛇有十余种,这种毒蛇咬伤后能致人死亡,常在夏秋时期与南方森林山区出现;如果在野外、田内劳作时不慎被蛇咬伤,又无法分辨是否是毒蛇种类时,一律按毒蛇咬伤急救来处理。
由于大家对蛇的认知较少,被蛇咬伤会慌张失措,蛇毒发作速度也较快;因此,本文将为广大读者科普毒蛇咬伤现场急救方法以及送入医院后的急诊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紧急时刻起到作用。
1.被毒蛇咬伤后,如何现场急救?被蛇咬伤是我国农村与广大山区的常见疾病之一,在被不明种类的蛇咬伤之后,不能确定是否有毒的情况下,都应该按照有毒处理。
毒蛇的头通常呈三角形,且颈部纤细,尾部短粗,颜色鲜艳,咬人时嘴部大张且牙齿较长。
毒蛇咬伤部位能明显看到两排深且粗的牙痕。
第一:伤者被咬伤后需要紧急制动,控制动作幅度,尽量放低伤口,使伤口低于心脏,尽量避免受伤肢体活动,以免促进淋巴回流;因为蛇毒是通过淋巴回流吸收的,而淋巴回流吸收速度与骨骼肌的泵作用相挂钩。
此时剧烈运动会增强骨骼肌泵作用,这样会加速毒液的扩散。
可以采用担架或背负的方式离开受伤环境,转移伤者到有条件处进行救治。
被咬伤后,不要过于惊慌,应该立即拨打120,详细说出自己的地址,同时应该第一时间记下蛇的显著特征,可以用手机拍照,方便医生分辨蛇的种类,后续指导医院配置相应血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第二:立即处理伤口,去除受伤部位所有紧身衣物,避免患肢高度肿胀,造成肢体缺血坏死,有条件的患者可以用清水或者是肥皂水来彻底冲洗伤口,这样能够有效抑制毒液进一步吸收。
如果随身携带了蛇药,可以在患肢近心端到五厘米处皮肤涂抹蛇药,但是要注意不要直接触及伤口.第三:一定要依据肇事蛇的种类来决定是否进行绑扎,如果是被眼镜蛇咬伤的肢体,禁止使用绑扎方法来抑制蛇毒扩散,因为眼镜蛇蛇毒有大量组织坏死因子,在进行绑扎后会导致咬伤处蛇毒浓度过高,会引起组织坏死、坏疸,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截肢。
创伤急救的措施什么是创伤?创伤是指外力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包括切割伤、撞击伤、烧伤、冻伤等。
创伤可以导致伤口出血、组织损伤、器官损伤、感染等问题,需要合理的急救措施来减轻损伤。
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是“抢救重要,稳定病情,有序治疗”。
急救人员应该先迅速抢救需要救治的伤员,控制伤情发展;其次应该稳定患者病情,加强监护,做好后续治疗准备。
创伤急救的措施创伤急救的措施包括止血、清创、包扎、固定、给药等,具体如下:止血止血是创伤急救的第一步,目的是控制止血和减轻伤者失血过多导致的循环衰竭和组织缺氧。
1.直接压迫止血法:用双手或压迫物直接压迫伤口,减少血流。
2.绷带止血法:将绷带绕过伤口旋紧,绷紧后系紧,不要使伤口更大。
3.绑扎止血法:用绳索包绕伤处,压迫止血,不要过紧。
4.封闭止血法:在伤口上贴一块干净的纱布,在伤口上方、下方、左右贴上胶布,封闭出血。
清创清创是清理伤口内外污物、陈旧血块和坏死组织,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消毒。
1.擦拭法:用温盐水或酒精擦拭创面,清除伤口污物。
2.冲洗法:用温盐水、生理盐水等流经伤口,清洗创面。
3.刷洗法:用棉球、棉签等轻轻刷洗创面,清除伤口内、外污物。
4.喷涂法:使用医用喷雾器喷涂医用酒精、碘伏等物质,杀灭细菌。
包扎包扎伤口可以控制出血和污染,减缓伤口扩散程度,促进愈合。
1.无菌包扎:用干净的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2.湿敷包扎:用冷开水、生理盐水等浸湿纱布或敷布,覆盖于伤口上,再用绷带捆扎。
3.压迫包扎:用绷带、弹力绷带等多次绕于伤口周围,较紧地包扎,用于小面积出血。
固定固定伤员的目的是避免活动,减轻疼痛,降低二次损伤的机会。
1.简易固定法:用易得材料,如绳索、木板、带子、衣服等进行固定。
2.医用固定法:用绳索、绷带等可重复利用的医用固定器材,保障伤员骨折、脱臼处于良好位置,起到加速愈合、缓解疼痛的作用。
给药常见的给药方式有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常用药物有止痛药、抗生素、肾上腺素等。
01创伤急救概述Chapter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02创伤急救原则与策略Chapter气道管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030201初级评估与复苏高级评估与治疗深入评估疼痛管理损伤修复损伤控制手术污染控制控制出血清洗伤口,去除污染物和坏死组织,减少感染风险。
临时固定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感染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伤口护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防积极纠正休克、低氧血症等危险因素,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血栓预防对于长期卧床或制动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穿弹力袜等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心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心理问题。
03常见创伤类型及处理措施Chapter清创缝合,止血,包扎。
观察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必要时手术治疗。
短暂意识丧失,无器质性损害,休息、观察。
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必要时手术。
头皮裂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肋骨骨折气胸血胸心脏损伤01020304抗休克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手术治疗。
肝脾破裂禁食水,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胃肠穿孔病情较重,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手术治疗为主。
胰腺损伤留置尿管,手术治疗修复膀胱。
膀胱破裂01020304骨折血管神经损伤关节脱位筋膜间隔综合征四肢骨折与关节脱位04特殊人群创伤急救要点Chapter01020304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与包扎胎儿监测快速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与包扎疼痛控制老年人创伤急救全面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与包扎合并症处理05现场急救技能与操作规范Chapter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地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及紧急解决和转运原则试题一.A1型题1.严重创伤性休克后,一方面应防止的是:( A )A.感染B.输血并发症C.急性心力衰竭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休克时对的的补液原则是:( B )A.补液“宁多勿少”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失多少补多少3.心力衰竭概念的重要内容是:( C )A.心肌舒张功能障碍B. 心肌收缩功能障碍C.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D.心排血量下降4.有机磷农药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导致人体中毒的重要途径是(B )A.消化道B.皮肤C.粘膜D.呼吸道6.休克患者血压低,中心静脉压低提醒(A )A.血容量严重局限性B.严重酸中毒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D.心功能不全8.淡水淹溺不会表现为(C )A.溶血B.高钾血症C.高钠血症D.血红蛋白尿10.下列哪项不是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A )A.恢复胆碱酯酶活力B.对抗中枢性呼吸克制C.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D. 对毒蕈碱样症状有效11.左心衰时呼吸困难的特点,不涉及:( D )A.活动时加重B. 常采用端坐呼吸体位C.仰卧时加重D.常伴淤血性肝大12. 某休克患者,心率快,测中心静脉压为5cmH2O(0.49kPa),应采用:( A )A.迅速补充液体B.控制小量输液C.心功能不全,立即给强心利尿药D.控制输液量,加用强心药14.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在症状缓解后,24-96小时忽然发生死亡,最也许(A )A.中间综合症B.阿托品中毒C.严重心律失常D.中毒反跳15.判断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A )A.触及颈动脉B.观测神志C.观测尿量变化D.观测瞳孔18.损伤的现场急救不涉及(C )A.心肺复苏B.控制外出血C.内脏复位D.骨折固定22.休克初期的表现应除外:( D )A.皮肤苍白B.呼吸加快C.烦躁不安D.恶心、呕吐23.急性吗啡类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 C )A.安易醒B.解氟灵C.纳洛酮D.硫代硫酸钠25.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是:( A )A.美蓝B.纳洛酮C. 氟马西尼D.乙酰胺27.反映初期休克比较敏感的指标是:( B )A.血压B.脉搏C.皮肤温度D.尿量29.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昏迷应尽早给予:( A )A.高压氧治疗B.高流量氧治疗C.鼻导管吸氧D.脱水降颅内压31.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B )A.慢性支气管炎B.气管异物C.支气管哮喘D.肺炎球菌肺炎35.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表现为:( D )A.腺体分泌减少.胃肠平滑肌兴奋B. 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下降.瞳孔扩大C.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唾液腺分泌增长D.神经节兴奋.心血管作用复杂36.不符合电烧伤特点的是:(D )A.皮肤的损伤轻微,而全身损伤较重B.重要损害心脏,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C.可发生电休克,甚至呼吸心跳骤停D.深部损伤范围不超过皮肤入口处37.风心病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120/80mmHg,心率14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