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含铬废水微电解处理的中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8.62 KB
- 文档页数:2
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 前言 (4)1.1 电镀废水的危害 (4)1.2 铬对人体的作用 (5)1.3 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发展和现状 (5)1.4 实验原理 (6)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7)2 实验过程 (7)2.1药品与仪器 (7)2.2 溶液配制 (8)2.3实验内容 (8)2.3.1标准曲线绘制 (9)2.3.2单因素试验 (9)2.3.3 正交试验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绘制标准曲线 (10)3.2 单因素数据分析 (11)3.2.1 处理时间与去除率的关系 (11)3.2.2 溶液温度与去除率的关系 (12)3.2.3 电解电压与去除率的关系 (13)3.2.4 加入硫酸钾的的量与去除率的关系 (14)4 结论 (16)参考文献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解法处理模拟含铬电镀废水摘要:本文简述电镀污水以及Cr(Ⅵ)的危害,通过电解的方法处理模拟含铬的电镀污水。
先以单因素实验来观察不同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时间为1.25h,加入硫酸钾的量为0.8g,电解电压为15v,溶液温度为50℃时,可以把Cr(Ⅵ)的浓度处理到小于0.5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2mg/l)。
关键词:含铬废水;电解法;正交试验Electrolysis treatment of simulated chromium electroplatingwastewater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 as well as the hazards of Cr (Ⅵ) , chromium plat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simulation through electrolysis . First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to observe the removal rate of Cr (Ⅵ)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and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 the processing time of 1.25h, adding potassium sulfate 0.8 g the electrolysis voltage to 15v , the solution temperature is 50 ℃, the concentration of Cr ( VI ) of the processing to less than 0.5 mg / l , up to the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 ≤0.2 mg / l ) .Keywords:Wastewater containing Cr(Ⅵ);Electrolysis;Orthogonal test1 前言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冶炼、电镀、制革、颜料等行业会产生大量含铬废水。
铁屑-活性炭微电解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铁屑-活性炭微电解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研究了铁屑-活性炭微电解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工艺条件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未调节废水pH值(0.5)的条件下,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60min,处理的废水量为30mL/g物料,铬(Ⅵ)的去除率为97.92%,处理后的水中铬(Ⅵ)浓度为0.051 mg/L,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用铁屑一活性炭微电解法处理含铬(Ⅵ)废水比单独用铁屑还原或活性碳吸附处理含铬(Ⅵ)废水效果好.
作者:王湖坤王慧 Wang Hukan Wang Hui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黄石,435002 刊名:上海化工英文刊名: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08 33(3)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铁屑-活性炭微电解法含铬(Ⅵ)废水。
电解处理含铬废水原理
电解处理含铬废水原理是利用电化学的原理,在电解池中通过电极产生的电流,使含有铬离子的废水中的铬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被还原或氧化成为铬化合物,并沉淀在电解池中的电极表面上,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在电解池中,通常会使用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使铬离子被氧化成为更高价的铬化合物,并释放出电子。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使铬离子被还原成为更低价的铬化合物,并吸收电子。
经过反应后,废水中的铬离子会被转化成为固体氧化物或金属沉淀,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电解处理含铬废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
- 1 -。
微电解反应处理化工废水的研究微电解反应处理化工废水的研究1.绪论1.1 背景目前,我国水污染来源主要有城市污水与工业污水两大类,其中工业污水占70%以上。
农药﹑印染等行业是化工中的污染大户,也是治理难度最大﹑投资最多的行业,其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0%。
由于其产品种类多,生产历程长,反应步骤多,原材料﹑合成工艺﹑产品化学结构之间差异较大,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水含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大﹑污染物成分极为复杂。
目前,化工行业用于治理污染的投资每年在100亿元以上,大部分大﹑中型企业都建成了一批处理三废的净化装置,每年可处理废水58亿吨,为排放量的72%,综合利用率可达到68%。
近年来,新型高效的治理技术在化工废水治理中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
铁炭微电解工艺是一种具有独特优点的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在实践应用中已取得较好成果。
对于难降解的有机化工污水的处理,是环保高新产业技术中的一部分。
污水处理的本质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在有机化工污水中,存在着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难降解有机物是指在一般生化处理过程中不能分解且对生化反应有抑制或毒害作用的有机物,如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等。
国内外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通常有两类方法,一类是采用吹脱、吸附、膜分离、氧化、焚烧、电化学处理等物理化学法;另一类是立足于生化法,通过预处理或生物处理的一些强化手段,提高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的环保科研人员正在深入的研究铁碳微电解水处理技术,作为难降解有机物的预处理工艺,它对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能力意义重大。
1.2 废水的来源废水来源分为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两大类。
工业废水由于生产过程、原料、产品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成分,一种废水往往含有多种成分。
微电解反应处理化工废水的研究根据污浊程度的不同,废水分为净废水和浊废水两大类。
前者是人们生活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主要包括废便水、浴洗水和冲洗水);后者是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废水。
关于铁碳微电解处理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
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将6价铬离子浓度由100mg/l降至0.2mg/l,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表2排放要求。
【关键词】铁碳微电解;废水处理;含铬废水;实验研究水资源虽然是一种自然资源,但是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用水的大量肆意的排放,而且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使得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短缺的问题。
现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已经变成了全球性的技术难题了。
目前我国也是一个缺水大国,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却遭到了严重的污染,使人们的生活用水都面临着困难,其中工业废水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最为严重。
所以对于废水的处理和重新利用在我国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本为主要介绍铁碳微电解法对于废水的处理,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使人们对于新型的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废水的原理和实验流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希望工厂能够将这项技术运用到废水的处理中,为人类的水资源的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1.铁碳微电解法介绍当铁屑浸泡在水溶液中之后,它就和水中的离子构成了一个微型的闭合回路,进而形成一种内部的电解反应,但是当在铁屑中加入碳以后,铁屑和碳接触就形成了大的原电池,这就是铁碳微电解法。
利用铁碳微电解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主要是利用了铁的还原性、电化学性以及铁离子的絮凝吸附性等铁屑的性质来进行污水处理的。
铁碳微电解法是利用铁屑和碳同时浸泡在水中,使他们发生内部电解反应和外部电解反应。
其中内部电解反应是利用纯铁和碳化铁在水中的氧化性不同,形成还原电势差而形成了小型的微电池,电池的阳极就是纯铁的那一端,而阴极就是碳化铁的那一端。
这样他们在酸性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之中含有了二价铁离子。
同时,铁屑又和周围的碳发生了外部电解反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原电池,这样在内部电解反应和外部电解反应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溶液中很快含有大量的铁离子。
电化学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水资源问题。
由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它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为了降低铬离子在废水中的浓度,电化学处理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
电化学处理是指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的水处理工艺,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基本上去除。
在废水处理中使用电化学处理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试剂。
这种技术还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实施,而且处理过程没有噪音和振动。
电化学处理技术的核心是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是指电极与废水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降低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电浆电极作为电极,在加电的情况下,电浆会产生高温高压的过程,产生放电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被氧化降解。
此外,还可以使用金属或活性碳等物质作为电极,相应的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对不同污染物进行处理。
因为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所以电化学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含铬废水中。
一般来说,电化学处理含铬废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电极材料有钛阴极、铂阳极等,这些材料是比较耐腐蚀的。
在电化学反应中,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表面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铬电极的氧化还原电位是较高的,所以要使用一些基材较活泼的贵金属电极,来提高电解效率。
在实践中,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需要控制电流密度,若电流密度过大会导致电极表面温度升高,引起电极降解,而过小电流密度又会影响产率。
其次,需要掌握适当的电极间距。
电极间距小会导致耗电量增大,电解效率降低,电解池容易结垢;而电极间距过大则会导致电解效率降低。
最后,需要控制电解时间,最佳处理时间会因各种情况而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除了以上技巧外,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多环芳烃等有机物,因电化学反应需要的能量要求很高,需要在一些放大处理方案中处理。
微电解法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新的突破,微电解法就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
本文在介绍微电解法的技术原理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微电解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污水处理;微电解法;原理;去除率;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近年来,工业的发展使得水不可避免的受到污染。
在治理污染的问题上,一方面我国采取果断措施,关闭一大批生产效率低、污染耗能高的项目;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研究。
微电解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及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青睐,现已广泛应用于印染、化工、电镀等领域的污水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微电解法的技术原理微电解法处理废水过程中涉及的作用机理因废水的性质不同亦不同。
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还原作用:铁碳微电解是基于电化学中的电池反应,当将铁和碳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阳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某些有机物的发色基团—NO2、—NO还原成—NH2,胺基类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明显高于硝基类有机物;同样其也可使某些不饱和发色基团(如羧基—COOH、偶氮基-N=N-)的双键打开,破坏发色基团而除去色度,将部分难降解环状和长链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而提高可生化性;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H]和[O],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废水的色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2)铁离子的絮凝沉淀作用:微电解反应体系中产生大量二价和三价铁离子,特别是二价铁离子具有更高的吸附-絮凝活性,在有氧或碱性条件下可形成氢氧化物,Fe(OH)3水解产生的Fe(OH)2+、Fe(OH)2+等络合离子,吸附废水中的悬浮或胶体状态的小颗粒及有机高分子,可进一步降低废水的色度,同时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
冷轧废水回用处理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国家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废水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逐渐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目标。
冷轧产品作为钢铁企业的主要产品之一,使得冷废水逐渐成为钢铁行业废水关注的焦点,其污染物种类较多,成分复杂,给废水回用处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分析了冷轧废水回用处理的现状,并对回用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冷轧废水;回用处理;研究进展引言随着国家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废水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逐渐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目标。
冷轧产品作为钢铁企业的主要产品之一,使得冷废水逐渐成为钢铁行业废水关注的焦点,其污染物种类较多,成分复杂,给废水回用处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分析了冷轧废水回用处理的现状,并对回用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1冷轧废水回用处理的问题1.1酸性废水发生量多酸性废水主要来源于酸轧机组漂洗段。
酸轧机组带钢挤干辊达到设备使用周期后,存在因机组检修计划不同步,不能及时更换使带钢表面脱水效率降低,导致大量酸性废水进入漂洗段。
漂洗段酸性废水发生量增多且pH偏低,故需要增加相应的石灰投加量予以中和,从而增加废水中钙含量。
1.2酸再生异常排放酸再生系统在设备故障情况下,需将酸槽或管道中的高浓度酸性废水排空。
高浓度酸性废水若直接进入酸性废水调节池而没有及时采取调整手段,将大幅增加一级pH中和池石灰投加量,从而导致冷轧废水钙硬度急剧上升,不利于后续处理工序的稳定运行。
1.3冷轧废水钙硬度高由于冷轧废水悬浮物浓度较低,容易出现化学软化环节因悬浮颗粒小、需大量投加PAC且沉淀效果不佳的现象,从而导致化学软化出水悬浮物、铝含量偏高,增加了后续多介质过滤器、超滤的处理负荷,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在废水零排放系统中,也需采取化学软化、离子交换的工艺进一步降低水中钙硬度以满足后续零排放处理工艺要求。
因此,源头降低冷轧废水钙硬度对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冷轧含铬等重金属废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技术冷轧系统含铬等废水主要来自热镀锌机组、电镀锌、电镀锡、电工钢等机组。
随着高层建筑、深层地下和海洋设施、大跨度高载重桥梁、军用舰艇、飞船、航空航天器材的发展,生产高强度合金架构钢、不锈高强耐蚀钢、超高强耐热钢、各种工具钢、轴承钢的生产,以及各种镀层产生的废水如镀铬、镀铅、镀镍、镀锌、镀铜等重金属废水将日益剧增。
我国目前高附加值涂镀板材仅占总产量的2%左右,几年后将增加到10%,并向工业化国家25%靠近。
因此,今后几年冷轧涂镀板材将逐年翻番增长。
因此,这些重金属废水对人身健康与环境危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的重金属化合物,经沉淀和浮上法从废水中除去。
具体方法有中和法、硫化法、还原法、氧化法、离子交换法、离子浮上法、活性碳法、铁氧化法、电解法和隔膜电解等。
第二类,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他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和分离,具体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发浓缩法等。
通常大都采用第一类方法,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第二类方法。
从重金属回收的角度看,第二类处理方法比第一类处理方法优越,因为后者是重金属以原状浓缩直接回用于生产工艺中,比前者需要使重金属经过多次化学形态的转化才能回用要简单得多。
但是,第二类方法比第一类方法处理废水耗资较大,有些方法目前还不适用于处理大流量工业废水,如量大浓度低的废水。
通常是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等情况,选用一种或几种处理方法组合使用。
重金属废水处理基本方法中和沉淀法处理重金属的实践与发展向重金属废水投加碱性中和剂,使金属离子与羟基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从而予以分离。
用该方法处理时,应知道各种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最佳PH值及其处理后溶液中剩余的重金属浓度。
中和凝聚法凝聚沉淀是有效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
在碱性溶液中铝盐和铁盐等能生成吸附能力很强的胶团,它们不仅能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而且还能捕集和裹着废水中的重金属一起沉淀。
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1-01-15T07:00:00.32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3期作者:隋东哲[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对于工业用水的需求增大,但产生的工业废水数量也逐渐增多,废水的排放直接影响周边环境的维护,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利用微电解技术,对工业的废水进行处理,保证环境良性的发展。
本文结合微电解技术原理,阐述电解的氧化还原作用、物理吸附作用、微电场电解作用,阐述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应用和研究策略。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玉浙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对于工业用水的需求增大,但产生的工业废水数量也逐渐增多,废水的排放直接影响周边环境的维护,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利用微电解技术,对工业的废水进行处理,保证环境良性的发展。
本文结合微电解技术原理,阐述电解的氧化还原作用、物理吸附作用、微电场电解作用,阐述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应用和研究策略。
关键词:微电解技术;工业废水;应用我国每年废水的排放量占据废物排放量的首位,尤其是工业废水的排放数量惊人,在一定程度山,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建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们越加重视环境的保护,面对工业废水的排放,大部分工厂企业采用微电解技术,实现工业废水有害物质的讲解,应遵循生态发展的绿色理念,完善工业废水电解降解的特性,根据电解的氧化还原原理,推进对电解废水有害杂质的吸附,为我国的废水处理提供完善的技术保证。
1微电解技术原理所谓微电解技术,指的是通过电解反应来处理工业废水的,或者是通过电池反应来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其所采用的原理主要为金属腐蚀原理,故此,其又被称为铁屑过滤法。
该技术所采用的材料主要为以下几种:石墨、煤、碳等,为了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也可以运用组合形式的材料。
该技术第一次运用是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之中,之后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该项技术引入我国,在我国各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
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微电解技术,又被称为内电解技术,是把金属材料简单被腐蚀的电化学现象作为理论根据,然后将处于不全都电极的金属材料同非金属材料放在一起,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工业生产材料,会造成工业废水具有良好的电传导作用,最终电极电位以及金属材料在废水中构成一个电池的工作形态和流程,从而产生电池效应来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其中涉及两种应用原理,分别是:一将一部分化学形态的物质进行氧化作用,使其进行另外一种成分的转换或者还原,二将废水中一些样子较大的物质进行凝聚沉淀,从而进行过滤。
在对工业废水的处理中,由于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物质和成分特别冗杂,所以需要将许多的应用原理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净化,而微电解技术可以将这些应用原理进行结合,因此,要重视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中的处理作用。
2、微电解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利用微电解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和杂质,削减工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同时还能增添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溶解的程度,和其他的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原理向结合,能够实现对工业废水处理的主动作用。
2.1 对含有有色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由于有色物质是进行工业生产制作必不行少的原材料,造成的工业废水量较大,因此也是工业废水处理中的重点,在这类废水中含有大量难以溶解和消退的物质,并且这些物质都具有毒害性,假如对这类废水不进行处理,会对环境以及人身造成严峻影响。
微电解技术对含有有色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时,通常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流程来实现处理目的,分别是:一使用活性炭将废水中可以溶解的物质进行吸引和凝聚;二通过电极为阴生出的氧气和氢气来稀释废水中的pH程度,损坏废水中的发色物质构成,使废水的颜色变浅;三经过各种铁元素的组合、水解消失络元素,将废水中的有色物质以及形态较大的物质进行凝聚,使其沉淀,增添废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溶解的程度。
2.2 对化学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化工产品是需要量较大的一种产品,由于里面加入了许多化学物质,因此,会消失较大的工业废水量、较大的毒害性、较高的化学需氧量、废水的发色程度较严峻、较多难以进行溶解的物质、对其进行处理价位困难等,但是在这类废水中也存在许多有用的物质,对这类废水的处理是现阶段探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