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维护与修理》(专科)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轮机维护与修理教学设计背景船舶轮机维护与修理是船舶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影响着船舶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随着船舶产业的发展,轮机维护与修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加强轮机维护与修理方面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轮机维修人才是当前船舶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标本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船舶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教学内容理论部分1.轮机构造和原理2.轮机配合系统及其工作原理3.轮机润滑、散热及其检查与维护4.轮机电器控制与维护5.轮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部分1.润滑系统维护实验2.轮机电器故障排除实验3.马力测试实验4.风扇清理维护实验5.疏通和修理排水系统实验教学方法理论部分采用板书讲授、互动问答、图文并茂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轮机的构造和原理、配合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润滑、散热及其检查与维护、电器控制与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实践部分通过模拟船舶轮机维修和实际维修任务等方式,让学生练习润滑系统维护、轮机电器故障排除、马力测试、风扇清理维护、疏通和修理排水系统等实验操作,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评估知识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轮机的构造和原理、配合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润滑、散热及其检查与维护、电器控制与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方面的掌握情况。
实践操作考核通过考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测试学生的润滑系统维护、轮机电器故障排除、马力测试、风扇清理维护、疏通和修理排水系统等方面的操作技能。
报告撰写考核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后书面撰写实验报告,主要反映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结语本教学设计主要旨在培养高素质的轮机维护人才,满足船舶轮机维护与修理的需求。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轮机维护与修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轮机维护与修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轮机维护与修理是轮机管理专业中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是作为一个航海专业技术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船机的现代维修科学、了解船机零部件在使用中因磨损、腐蚀、疲劳断裂等原因造成损坏的机理及防护措施、船机零部件的修理工艺、柴油机主要零部件和主要设备的检修,船舶修理的程序及管理,为航行实习及胜任轮机员打下坚实基础。
按“STCW”公约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证,评估的规则要求,本1.掌握船机的现代维修科学的建立及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维修体系。
2.3.4.5.6.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88课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课题一:现代维修理论了解故障和故障模式的概念,分类以及影响因素;了解现代维修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船舶维修保养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课题二:船机零件磨损掌握磨擦的概念、分类和机理;掌握船机零件的磨损种类、磨损规律及减轻磨损的措施重点:课题三:船机零件的腐蚀与防蚀课题四:船机零件的疲劳断裂课题五:零件的缺陷检验与船机故障诊断技术掌握船机零件缺陷的一般检验方法和应用;掌握船机零件无损检验的方法;掌握现代故课题六:专用检修量具,工具和物料课题七:修理工艺课题八:柴油机主要零件与船舶主要设备的检修柴油机缸盖、缸套、活塞组件、曲轴组件、精密偶件、活塞运动件、增压器、泵、轴系、现场教学二、四、说明1.本课程应安排在“金工工艺实习”以后,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教学过半后实施。
2.3.4.本教学大纲是依据“STCW”公约95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证、评估的规则要求而制定。
陆虎编杨忠审。
轮机维护与修理教案教案标题:轮机维护与修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常见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 学会轮机故障的诊断和解决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轮机维护的重要性和目的b. 轮机修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c. 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安全注意事项2. 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常见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a. 手动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技巧b. 电动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注意事项c. 检测设备的种类和操作步骤3. 轮机故障的诊断和解决方法a. 常见轮机故障的分类和特征b.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c. 故障解决的常用技巧和步骤4. 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a.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轮机维护与修理操作b.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重要性c. 分析和总结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和经验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对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兴趣,并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讲解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重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轮机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故障诊断和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组,提供一定数量的轮机维护与修理工具和设备,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并指导他们注意安全和团队合作。
5. 回顾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实践操作的结果,分析问题和经验,并总结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关键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小组讨论题,巩固学生对轮机维护与修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法:1. 实践操作的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2. 案例分析的评估:评估学生对轮机故障诊断和解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练习题或小组讨论的评估:评估学生对轮机维护与修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实际轮机维护与修理工具和设备2. 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料3. 练习题和小组讨论题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轮机维护与修理的实际工作场所,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
《轮机维护与修理》课程大纲一、课程描述本门课程属于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领域核心课程,是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证书考试的核心科目,主要培养学生轮机设备维护与修理的相关背景知识、项目修理的基本技能并进行知识拓展,在理论前导课和实践前导课的基础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船机零件维修的基本理论、船机零件的维修工艺及主要零部件的维修应用,重点掌握船舶主、辅机零件的维修。
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结合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国家交通部“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有关要求。
本课程以训练学生掌握维修的基本要领为目标,将船机零件维修的基本理论嵌入到各个零件的维修任务中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所有理论知识。
因此,本课程大纲也就包含了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
本课程侧重与岗位对接和技能培养。
其技能训练分为以下环节:1.课堂操作示范。
教师在课堂示范操作,并将维修理论知识穿插讲解。
2.课内实践。
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行零件的维修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3.课外拓展实践。
由教师选择一个比较复杂的零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故障的检验诊断。
4.综合项目训练。
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按照轮机维修的工作过程,对一个主要船舶机械设备的进行维修检测验收训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船机的损坏机理;2)掌握船机的缺陷检验方法;3)掌握典型零件与主要设备的检修工艺;4)掌握船机零件的基本修复工艺。
2.能力目标1)能在轮机管理中采取合理措施减少船机零件的摩擦磨损;2)能在机舱设备的维护保养中实施对零件的防腐分析和处理;3)能对船机零件疲劳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能采取相应的防止疲劳断裂的措施;4)能在船舶条件下对船机零件实施探伤;同时会判断各种无损探伤方法选用的合理性;5)能对柴油机动力装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初步确认故障原因和部位;6)能根据零件损坏的部位和形式合理选择零件修复工艺;7)能操作使用各种专用工具和量具,会正确选用各种修船物料;8)能正确实施对船机设备拆验、清洗、装配和调试;9)能对柴油机主要零部件进行失效分析并采取相应维修措施;10)能对柴油机动力装置主要部件进行检测并能提出合理的检修方法。
轮机维护与修理课程设计一、前言轮机维护与修理是船舶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涉及对船舶的轮机、发动机、排污系统、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重要部件的检查、维护和修理。
对于保证船舶安全运行,提高船舶工程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针对该课程的课程计划,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该专业知识。
二、课程目标1.;2.、维护和维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进行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应用; 4.; 5.。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轮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1.;2.;3.;4.;5.。
第二章轮机检查和维护1.;2.;3.;4.;5.;6.;7.。
第三章轮机维修1.;2.;3.;4.;5.;6.。
第四章轮机修理1.;2.、切、焊、拼接技术;3.;4.;四、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授课配合学生现场操作的方式。
传统的课堂授课将与实操相结合。
学生将在维修测试台上进行操作和故障排查,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轮机构造组成及运行原理,掌握修理技术要点。
此外,课程中还将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
五、课程评价方法1.,包括单选、多选、判断题等;2.,学生将在实际测试台上进行实操操作被考核;3.,对学生的课程总结和提高方案进行评价;4.,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课程参考书目1.,李明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曾金龙著,中国水运出版社;3.,多种著作人,霞石集团。
《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与任务《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内燃机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面向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中船舶柴油机制造、使用和维修岗位专门人才的培养。
其目标是在认知柴油机原理、结构和系统的基础上,学生具备对船用柴油机各系统检查调整及日常保养的技能,善于利用柴油机的性能参数综合分析柴油机的运行工况,能够进行操作、使用、维护管理典型的船舶柴油机,为学习后续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能熟练、正确地使用柴油机各种专用工具和量具;2.能阅读船舶柴油机说明书,明确柴油机的型号、功率及工作环境要求;3.能根据船舶柴油机图纸,识别柴油机主要机件和系统;4.能安全操作、使用和维护船舶柴油机;5.能够进行柴油机的特性试验和示功图测录,监控船舶柴油机的运行工况;6.会日常保养柴油机,对一般常见的故障能够应急处理。
二、项目和课时分配表本课程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拆分两个项目,即项目一:小型高速机的拆装与使用;项目二:大型中、低速机的使用及维护,见表1。
项目一和项目二均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项目一在轮机维修实训室和性能测试实训室进行3周一体化教学专用周,共90学时;项目二在一体化教室进行60学时的单元教学,有利于在掌握小型柴油机原理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中、低速柴油机操作使用、维护管理的能力。
三、一体化专用周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及要求1.柴油机拆卸(1)柴油机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柴油机的基本概念、特点,熟悉柴油机的基本特征,掌握柴油机的基本结构、系统和主要几何名称。
(2)柴油机工作原理要求:掌握四、二冲程、增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看懂柴油机说明书中定时图所表示的工作过程。
(3)主要性能指标要求:掌握柴油机主要工作指标和性能参数,能领会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表征的含义,能阅读船舶柴油机说明书,明确柴油机的型号、功率及各种性能指标。
(4)指定机型的柴油机拆卸要求:正确操作、使用专用工具,按正常程序完成指定柴油机的拆卸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现代维修理论、故障诊断、探伤方法、修复工艺与拆装技术的工艺基础、轮机维修的组织与管理与实用技术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轮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船机零件基本损伤形式与损伤机理﹔了解船机零件缺陷的探伤方法与基本修复工艺;掌握船用柴油机、轴系、主要零件检修、船上安装、试验等过程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毕后在船上的日常检修、船员自修、厂修、监修、监造和验收、分析机损事故打下工艺知识和理论知识基础。
基本要求:
了解铅机零件的损伤形式与机理:
了解船机零件损伤的检验方法及机器的故障诊断;
掌握柴油机、增压器、轴系的主要零件、螺旋桨的损伤型式、部位、检验方法、修理方法、验收方法与专用工、量具的使用等;
了解轮机维修的组织与管理;
了解船舶主柴油机和轴系安装与校中。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一)船机故障与维修
船机故障、现代船舶维修、船舶维修工作、船舶维修保养体系。
重点﹕掌握故障的分类与模式、现代维修理论体系。
(二)船机零件的损伤及防止
摩擦、润滑、磨损类别及其机理分析、磨损过程曲线、提高零件耐磨性的主要措施;零件的疲劳裂纹
与断裂分析;腐蚀原理、形态及速度研究以及防止腐蚀的措施。
重点:使学生理解摩擦、磨损的机理,降低磨损的途径;理解疲劳断裂的机理及防方法;理解金属腐
蚀的机理及其防护。
(三)船机零件缺陷的检验及故障诊断
一般探伤法、磁力探伤、射线探伤、渗透探伤、超声探伤、涡流探伤及性能参数法、振动监测、红外
监测、油液监测。
重点﹕了解船机零件无损检测及船机故障诊断技术。
实验一:无损探伤法,重点是超声波探伤,磁力探伤实验,渗透探伤。
要求:掌握无损探伤的方法。
(四)船机零件的修复工艺
机械加工修复法、喷涂与喷焊法、镀铬与镀铁及电刷镀法、粘结修复法、金属扣含法、焊补修复法、研磨技术。
重点:了解船机零件的各种修理方法的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
实验二:环氧树脂粘结剂使用方法、无机粘结剂使用方法实验、电刷镀的演示实验。
要求:掌握使用方法。
(五)船机维修过程
船机的拆验、维修中的专用工、量具和物料、清洗、船舶坞修、船机装配、交船试验。
重点:船机拆卸过程
(六)柴油机主要件的修理
介绍气缸盖、气缸套、曲轴、轴承、精密偶配件等主要零件的损伤形式与修理工艺。
重点:要求掌握柴油机主要零件的常见损坏形式、部位、检测、修理和验收方法等。
实验三:桥规应用、主轴承间隙、气缸套活塞环、活塞及活塞环槽磨损测量实验。
要求:堂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七)增压器检修
增压器主要零件的检修。
重点:增压器主要件常见的损伤形式、部位、检测方法、修理和验收方法等。
(八)轴系及螺旋桨的安装与检修
介绍轴系校中方法、轴系校中的主要技术要求、修船中的轴系校中、尾轴与尾轴管装置的修理、
螺旋桨的修理。
重点:掌握轴系和螺旋桨的损伤形式、检测、修理的方法,了解轴系状态的检验方法和轴系校中原理与工艺等。
实验四:螺旋桨静平衡、螺距测量试验。
要求:掌握螺旋桨、螺距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说明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尽可能进行现场教学、实验教学、模型实物或幻灯、电化教学(如柴油机装配、增压器检修等)。
2、教材:《轮机维护与修理》满一新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3、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学生应学完金属材料、船舶柴油机、船舶原理等课程及进行了航行认识实习、车钳焊实习,拆装实习。
编写:余宪海
审核:廖铁勇
200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