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动物儿歌》
- 格式:ppt
- 大小:7.17 MB
- 文档页数:34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图,这幅图上藏着许多小动物,只有仔细观察的同学才能发现它们,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小动物?
图上有蜘蛛、蝴蝶、蚂蚁、蚯蚓这四种小动物。
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太多的美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动物儿歌》。
【点击播放朗读音频】
这些是儿歌中会认字组成的词语,借助拼音请你自己读一读。
去掉拼音后你们还认识这些字词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请你读一读这三个红色的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对,这三个词语都是小动物的名字,而且都是“虫字旁”。
“虫字旁”的字基本都和小动物有关,请你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吧!
课文中像这样带有“虫字旁”的小动物还有哪些?自己读课文找一找。
还有“蝴蝶、蚯蚓、蝌蚪”也是带有虫字旁的小动物。
你找对了吗?
这些小动物你都认识了,现在你一定可以把儿歌读通顺了,读一读儿歌,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读完儿歌我们知道,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每个小动物都有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性。
下面我们来把今天认识的12个生字读一遍,看看你都认识了吗?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你们能正确书写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请你在生字本上认真写一写本课生字。
汉字特别有意思,偏旁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关生字的信息,我们要做有心人,记住这种识字的好办法,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善于积累。
一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动物儿歌一、教学内容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
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的是各种昆虫,而且每种小动物的名字都带虫字旁。
了解每种小动物的习性,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懂得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凭借课文展开想象,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三、学情分析课文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习性,读起来朗朗上口。
天真活泼的一年级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并且能够感知到许多小动物的外貌,叫声的不同特点。
但他们的表达的灵活性不够,所以为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互动,图片展示,视频观看,互问互答等形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同学们更深刻了解动物的生活和其习惯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逐步提升培养同学们和动物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的意识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很多同学对动物的了解只停留在初步的形象认识上,要利用其他的形式比如动画直播等来加深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认知。
六、课前准备制作昆虫的图片和生字卡片(教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师:小朋友们,咱们来欣赏一幅画吧!在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夏天即将到来了!树木繁茂,花草芬芳,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瞧,小动物们都呼朋引伴出来玩了!看看,这些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六种昆虫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出辩认出本节课需要认识到的昆虫)师: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动物的儿歌(板书课题)。
请大家跟我一起读:《动物儿歌》。
一年级《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年级《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一」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儿歌》这一课。
《动物儿歌》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表现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小动物活动的快乐画面。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展现的又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小动物,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都挺高。
这节课,我由谈话导入,告诉孩子们小动物们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位作家就把小动物们的生活方式编成了儿歌,由此导入了课题《动物儿歌》。
然后我让孩子们跟我一起书写了课题。
书写课题后我请孩子们大声自由朗读儿歌,并把儿歌中出现的小动物圈出来。
在孩子们读的时候,我把这六个小动物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孩子们读完后,我请孩子们对照他们找的是否和老师一样。
这个不难,大部分孩子都能找到并找的很准确。
之后,我让孩子们观察这六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孩子们很快就发现它们都有虫字旁,然后又在我的提示下发现右边的字与这个字的读音相同。
我随机告诉他们像这样左边表义右边表声的字就是形声字。
学生了解了形声字后,我又让学生进行了拓展,学生很快就发现在我们学过的猜字谜这一课里面很多字都是形声字。
后来在学习“网”字时,我们又复习了象形字。
在指导朗读时,我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有自由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对读,拍手读,一问一答读。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接着,我又让孩子们仿照文中的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自己编儿歌。
孩子们刚一听到让自己编儿歌,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编。
看孩子们都有点为难,我给孩子们进行了示范。
我说到:“青蛙田里捉害虫,鱼儿水里游得欢。
”有了参考,孩子们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很快就有人说到:“蜜蜂花间采蜜忙。
”接着又有人说:“山羊山上吃青草!”还有人说:“马儿草原跑得快!”还有的说:“猴子树上去摘桃”“熊猫竹林吃竹子”“熊在洞里睡大觉!”“小狗窝里啃骨头!”孩子们一个说得比一个兴奋,看来孩子们已经掌握了这个句式,我也开心不已。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动物儿歌》。
具体内容包括:儿歌《小兔子乖乖》、《小青蛙》、《小黄鸡》、《小鸭子》,以及相应的动物词汇和简单的句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儿歌,掌握生字词,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模仿创作简单的儿歌。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儿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儿歌的模仿创作。
教学重点:儿歌的朗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堂学习。
2. 新课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儿歌,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3)分组合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儿歌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例题讲解:以《小兔子乖乖》为例,分析儿歌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小青蛙》的模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儿歌动物儿歌2. 生字词:小兔子、小青蛙、小黄鸡、小鸭子、乖乖、呱呱、叽叽、嘎嘎3. 儿歌结构:主题+动物名称+动作+声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模仿《小黄鸡》或《小鸭子》,创作一首关于小猫的儿歌。
2. 答案示例:小猫儿歌小猫喵喵叫,跳上桌子摇摇尾。
小猫捉老鼠,勇敢又机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动物儿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
同时,可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动物,创作更多有趣的儿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小学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原文qīng tíng bàn kōng zhǎn chìfēi蜻蜓半空展翅飞,húdié huā jiān zhuō mí cáng蝴蝶花间捉迷藏。
qiū yǐn tǔlǐ zào gōng diàn蚯蚓土里造宫殿,mǎyǐdì shàng yùn shí liáng蚂蚁地上运食粮。
kē dǒu chí zhōng yóu de huān蝌蚪池中游得欢,zhī zhū fáng qián jié wǎng máng蜘蛛房前结网忙。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迷、造、运”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和多种活动,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4、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二、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由此,依据文本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力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文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三、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动物儿歌》,并理解儿歌中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掌握儿歌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拼读和运用这些词语。
通过朗读、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语感。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通过儿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儿歌的韵律美,体验学习的快乐。
1. 知识与能力:识字与写字: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并理解课文中的动物名称,如“蜻蜓、蝴蝶、蚂蚁”并学会正确书写其中的生字新词。
朗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语感。
语言积累:通过课文的诵读,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积累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为日后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打下基础。
感知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增强对自然世界的感知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动物图片或播放动物视频,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预习引导: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动物儿歌》,要求学生圈出不认识的动物名称,并尝试猜测其读音和含义。
朗读示范:教师首先进行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生字教学:结合课文,教授生字新词,重点讲解动物名称的读音和字义,引导学生理解并记住。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预习时遇到的困难,互相解答疑问,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个别朗读:请学生个别站起来朗读课文,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集体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2、“我”可以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仿照课文的语句形式说话。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1.(出示课文插图)孩子们,这几天下雨都把你们闷坏了吧?今天熊老师带你们去河边玩玩吧!请看大屏幕!瞧,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正忙着干什么呢?(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2.这些小动物跟你们一样一到夏天就越发兴奋,经常跑出来活动,给夏天也增添了许多美丽和欢乐。
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认这些精灵吧!二、初读儿歌,识记生字1.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的名字吧!(课件出示相应汉字,学生读出名字,看字读词。
)2.咦,你们吓到他们了,都跑到儿歌中去了,看看你还能找到他们吗?下面请同学们听我朗读,圈出这些小动物的名称,并用斜线划出每一行的停顿节奏。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这些汉字都是虫字旁,表示与昆虫有关。
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师:这些小动物的名称都是前面两个字,你怎么那么快就找到他们了呢?瞧,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点呢?那又代表什么呢?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地区分这些字呢?谁能来说说怎样才能快速识记这些生字呢?(指名回答)4、认字巩固练习:齐读、分大组比赛读、开火车读。
5、小结: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考考你们,这上面的字你能读出来吗?(出示带有虫字旁的其他生字,指名读,带读。
)是的,这几个字都是虫字旁,一看到虫字旁,就会想起他们的样子,而看到另一半就知道这个字的大概读音。
像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把他们叫做(形声字),这里有一个儿歌也方便大家记住什么是形声字。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还能认识本课的其他生字哦!3.出示其他生字:迷、造、粮、藏。
另外本课还有一个特别的字,他不是形声字,请看我们古代的写法。
【导语】《动物⼉歌》是⼀⾸充满童趣的⼉歌,介绍了6种⼩动物的⽣活习性,教材还配有⽣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动物⼉歌》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动物⼉歌》原⽂ qīng tíng bàn kōng zhǎn chì fēi 蜻 蜓 半 空 展 翅 飞, hú dié huā jiān zhuō mí cáng 蝴 蝶 花 间 捉 迷 藏。
qiū yǐn tǔ lǐ zào gōng diàn 蚯 蚓 ⼟ ⾥ 造 宫 殿, mǎ yǐ dì shàng yùn shí liáng 蚂 蚁 地 上 运 ⾷ 粮。
kē dǒu chí zhōng yóu de huān 蝌 蚪 池 中 游 得 欢, zhī zhū fáng qián jié wǎng máng 蜘 蛛 房 前 结 ⽹ 忙。
【篇⼆】⼩学⼀年级语⽂《动物⼉歌》教案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课⽂彩图和⽣活经验等多种⽅式,认识“蜻、蜓”等12个⽣字;会写“迷、造、运”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歌。
3、通过朗读和多种活动,了解⼩动物的部分⽣活习性。
4、产⽣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兴趣。
⼆、设计说明 《语⽂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由此,依据⽂本特点,借助⽣动有趣的语⾔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着⼒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
教学中,将分类识字与随⽂识字紧密结合,引导学⽣⾃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在情境中识字,在画⾯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法,从⽽激发学⽣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向⾃主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