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件6
- 格式:ppt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6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技行天下圆梦人生1993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前身仅仅是四川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永川培训中心。
然而,从一个培训中心成长为重庆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并最终于2008年蜕变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只用了15年。
在重庆,提及品牌民办高职,你一定会想起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科创学院以“美丽科创、信誉科创、质量科创、和谐科创”为目标,积极探寻民办高校教育规律,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已经成为了重庆民办高职发展的典范。
今天,在高校林立、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科创学院却连年保持着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就业率。
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如何突围而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结合国情与校情,在全国率先施行“3+1”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技双馨、多证在手,深受市场与用人单位青睐。
技压群芳:“3+1”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何谓“3+1”?据学校介绍,“3”,是指合格学生三项必须达到的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思想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则是指在合格毕业条件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再选修至少一项拓展技能培训,对自己再打造、再提升,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毕业时,学生可获得素质教育合格证、技能教育合格证、专业教育合格证和毕业证书等至少四个证书。
“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完整立体的教育体系,三者同步协调进行,相对独立又彼此融合。
技德双馨:知识重要,做人更重要,素质教育是灵魂一流的国民素质,才能造出一流的产品。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坚持“学历+能力,做人更重要”育人理念,把素质教育作为“3+1”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突出人本教育。
其主要内容是提升学生的人本素养、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发展后劲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职业精神、行为习惯等教育,总给人一种枯燥说教的感觉,但该校的素质教育却大受学生喜爱。
2012.No22 3摘 要 “工学结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进的一项重大理念变革。
要真正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重新构建一个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新体系。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文件精神充分体现了上层对教学质量的重视,也充分说明了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宏观上对学生毕业前的考核评价标准进行研究。
1 “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现状项目组通过调查了解到,重庆永川区各职业院校,都非常重视“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的提高,千百万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争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对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还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理论,轻实践。
各职业院校考核评价仍偏重于理论学习的期末考试,而对实践成绩的考核不太重视,调查中,有95%的学生认为,实践实训考试很容易过关;有88%教师认为,上实践课的压力较小,课堂教学环节比较随意;学校对实践考试往往要求教师随堂考,不作统一安排。
种种原因,造成实践教学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2)重结果,轻过程。
很多职业院校的考核,只停留在每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却非常少。
学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也重点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3)考核标准单一。
不少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只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实践教学考核也是非常随意的。
(4)顶实习的成绩流于形式。
由于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能力有限,导致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学校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大部分由带队教师或辅导员自己打分,缺乏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有效管理。
2 “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高职“工学结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许艳英1 包宋建2 陈帅华1 郑雪娇1(1.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2.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电气学院 重庆402160)(1)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但更加注重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