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构建】
【基础过关】
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 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 与农业的分离。 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3.外商企业的出现
1.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中国逐渐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 资本主义的附庸。 2.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条件。
2.(2020全国Ⅲ卷·28)面对 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 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 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 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 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 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 D )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自然经 济的逐步解体。 2. 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
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1.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在一定程度 上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2.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为中国民主 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力量。
三、1927~1937年:较快发展 1.国民政府基本上统一全国。 2.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 障碍。
2.日本大规模侵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1.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其增长速 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2.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聚敛起巨额财富。 3.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4.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 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