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课件专题2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39
第5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把德国侵占中国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2)过程①1919年5月4日,中心北京,主力学生(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觉醒),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分别体现了反帝、反封建)。
②1919年6月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另有商人罢市。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中国共产党“一大”(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导致红军损失惨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三个10月)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易错点:注意长征有两次会师,要区分是哪一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长征精神)。
(4)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①概况: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七大上才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②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7.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1)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东北地区)、淮海(淮河流域)、平津(华北地区)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