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科导论 第三章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2.01 KB
- 文档页数:1
计算机导论试卷第3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 )两大部分。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语言C、程序和数据D、DOS和Windows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有作业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和( )。
A、打印管理B、磁盘管理C、存储管理D、A和B3.系统软件包括( )。
A、文件系统、WPS、DOSB、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C、WPS,UNIX, DOSD、操作系统、数据库文件、文件系统4.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5.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
A、编译B、连接C、运行D、重定位6. 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B、缓冲技术C、虚拟存储器技术D、覆盖技术7.应用软件是指( )。
A、所有能够使用的软件B、能被各应用单位同时使用的软件C、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D、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8.某公司的工资管理程序属于( )。
A、系统程序B、应用程序C、工具软件D、文字处理软件9.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
A、命令文件B、汇编语言程序C、机器语言程序D、源程序10.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 ),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B、磁盘C、对象D、多道程序11.能够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称为( )。
A、解释程序B、编译程序C、汇编程序D、操作系统12.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
A、DOS系统B、UNIX系统C、Windows NT系统D、OS/2系统13.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系统吞吐量小B、CPU利用率不高C、资源利用率低D、无交互能力14.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储器,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资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化加工和智能加工一、脉络图(一)信息加工概述3.1.1 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3.1.2 计算机加工的过程(二)信息的编程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就是利用某种计算机语言,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步骤进行描述,然后通过调试和修改得到可以实现加工目标的程序2.1 信息的编程加工的一般步骤(1)分析问题(2)设计方法(3)编写代码(4)调试运行(三)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人工智能就是人造的智能,主要是对人的思维机理的模拟(1)模式识别: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识别(2)机器翻译:金山快译(3)智能机器人(4)计算机博弈(5)专家系统二、试题练习1、以下问题最适合用计算机编程方法来处理的是(D )A.记录同学们参加社区服务的场景B.在因特网上查找自己喜欢的歌曲C.书写交编辑作文文稿D.计算10000以内偶数的平方和2、下列关于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描述算法的方法只有流程图B.算法就是极值计算的方法C.同一种算法只能用一种程序语言来实现D.算法是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3、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时,调试程序和检测结果的目的是(A )A.前者用于检查语法是否正确,后者检查能否按要求完成任务B.前者检查算法是否正确,后者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C.前者用于检查语法是否正确,后者检查是否有病毒D.两者无区别4、一般来说,汉字识别软件OCR对手写字体的识别率要比印刷体高。
(√)5、计算机能“听”懂人说的话,是因为其中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
(√)6、灭火机器人能够感知火源主要是利用了(C)A.计算机技术B.技术C.传感技术D.纳米技术7、某银行的贷款系统,操作员只需输入客户的资料,该系统就会提示操作员是否能够提供贷款以及相应的贷款额度。
这主要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中的( B )A.机器博弈B.专家系统C.模式识别D.机器翻译8、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某些思维活动,如医疗诊断(专家系统),证明这些应用属于(人工智能)9、张鹏对电脑说“请关机”,电脑马上执行了关机命令,这其中主要应用了人工智能中的(C )A.图像识别技术B .指纹识别技术C.语音识别技术10、指纹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取指纹图像的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其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步骤,正确顺序为(A)①指纹图像的采集②指纹图像的处理③控制门锁开启④指纹图像特征值得匹配⑤指纹图像特征提取A.①②⑤④③B.①⑤②④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⑤②③11、超市收银员用扫描直接扫描商品的价格信息的条形码,商品的价格信息就会呈现出来,这重要利用了人工智能中的( B )技术A、智能代码B、模式识别C、机器翻译D、专家系统12、要想将报纸上的文章录入到电脑里。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五版(陈建飞)第三章习作步骤实习三习作⼀查看coverages和shapefile的数据⽂件结构1.启动catalog,右键环境设置为chap3。
2.打开chap3下⾯的⽬录,打开land coverage,⾥⾯有4个要素类,在右边窗⼝中点击preview,查看他们的类型。
3.右击land,选择properties,出现coverage要素类属性框,general显⽰多边形的拓扑关系,projection显⽰多边形的坐标未知,tics and extent栏显⽰该coverage的控制点和coverage的区域范围,tolerances显⽰建⽴拓扑和编辑时各种容限值。
4.右击polygon,出现coverage feature class properties对话框,其包括general,items,relationships等标栏,general显⽰76个多边形,item栏描述属性表的项⽬和属性,relationships显⽰none。
5.与land有关的数据⽂件储存在chap3⽂件夹下⾯的info⽂件夹和land⽂件夹下⾯。
6.右击land,选择export,to shapefile single,输出位置选择第三章⽂件夹,名称为land_polygon.shp(后缀名不写会⾃动添加)。
点击ok⽣成。
7.右键⽣成的land_polygon,点击properties,查看属性。
8.shapefile⽂件包含形态⽂件land_polygon.shp,属性数据⽂件land_polygon.dbf,空间索引⽂件land_polygon.shx,由此可以⽐较coverage和shapefile的不同之处。
习作⼆创建⽂件geodatabase,要素数据集和要素类1.在第三章数据⽂件夹下,新建file geodatabase,将其命名为Task2.打开task2,新建要素集。
2.要素集输⼊Area_1为名字,下⼀步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utm ,nad 1927,nad 1927 utm zone11n ,⼀路下⼀步到结束。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本科课程论文课程名称:《信息学科概论》(公选课)课程主讲人:秦家银教授倪江群教授课程开设单位: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论文题目:对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的思考系别: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专业:通行工程姓名:林伟霖学号 112014098姓名:邹家裕学号 112014204姓名:苏春宇学号 112014134姓名:招启键学号 112014190二011 年 11 月目录一、绪论二、基于软交换的NGN1.概念2.发展角度3.意义三、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1.概念2.功能3.引入软交换的意义4.发展前景四、结束语摘要下一代网络的出现,带动了电信技术和IP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多业务,宽带化,分组化,开放性,移动性,软交换为控制核心、以分组交换网络为传输平台、结合多种接入方式(包括固定网、移动网等)的网络体系。
NGN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3、意义从意义上讲,NGN是基于TDM的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
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
NGN能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服务,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
二、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1、概念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用户级交换机)功能(IP 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原题目: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章练习题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三章练题第一题1.定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并简单阐述各部分的功能。
答: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外设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
而软件则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操作系统(OS)是计算机系统最核心的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控制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并向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而应用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编辑软件等。
第二题2.列举一个多功能操作系统(OS)中要实现的功能,并分别阐述其重要性和功能。
答:一个多功能操作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1.管理硬件资源:操作系统可以对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进行管理和调度,确保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
同时,它还会优化资源的利用,让硬件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服务。
2.漏洞修补:随着计算机攻击手段的日益复杂多样,操作系统也要不断地修补软件漏洞,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3.提供接口:操作系统向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使得应用程序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
4.处理中断:计算机系统可能会发生中断,操作系统会为中断进行处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计算机存储器的文件系统,确保文件可以有效地存储、读取和修改等。
第三题3.什么是操作系统?简述操作系统的功能。
答: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它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如内存、CPU、输入输出设备等,以便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2.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以便应用程序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功能。
3.管理系统资源的访问,确保多个任务和程序之间协调的运行,同时保证系统安全性和机密性。
4.处理中断和异常等系统事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提供图形界面和命令行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系统软件之一,它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稳定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质量。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第三章复习题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复习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1. 信息的加工所谓信息加工就是人们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加工的需求确定◇文本信息的加工◇数据信息的加工◇图片信息的加工◇声音信息的加工◇视频信息的加工◇动画信息的加工2. 信息的集成与交流将文本、图、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素材,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过程称为信息的集成。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确定作品主题——规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测试发布作品●信息作品的制作网页作品的制作,一般涉及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版面布局;二是根据布局插入各种素材,并对素材作适当的效果处理;三是建立页面间的链接关系。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发布与交流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让他人知晓。
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面谈、演讲、书刊杂志、电视、广播、广告等方式发布与交流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e-mail)交流、会议演示、网站发布、在线交流等也成为了信息发布与交流的流行方式。
3. 编程解决问题和智能信息处理●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利用现有的软件(已经编好的程序)让计算机工作,二是自己编制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为自己服务。
●编程解决问题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等。
程序是控制计算机动作的指令的记录集合。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集合,可以被表述和实现。
●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是相对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智能行为和“机器思维”,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问题。
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1。
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
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3。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①确立信息加工目标;②收集相关信息;③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④根据目标修改再加工。
4。
信息加工的前提条件是确立加工目标。
5。
信息加工的核心部分是信息的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
6。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7。
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笫一种是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笫二种是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笫三种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8。
用计算机编程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是:第一步,选择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第二步,绘制坐标系;第三步,根据函数表达式计算所要描点的坐标;第四步,在坐标系中描点成像。
9。
信息的编程加工就是利用某种计算机语言,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描述,然后通过调试和修改得到可实现加工目标的程序,最终解决问题。
10。
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①分析信息,即对要加工的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明确其提供的已知条件和需要完成的加工目标;②设计方法,设计出编程加工的具体方法与步骤;③编写代码,即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代码;④调试运行,即通过调试和运行编写好的代码,发现并修改其中的错误直至能够实现目标。
11。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人工智能是人造的智能,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
如: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智能机器人。
12。
以你写作文为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归纳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13。
谈谈你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
一。
填空题1。
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Chapter1 1-信息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人,程序,软件,硬件和数据。
人:是谁最终用户使用计算机,使自己更富有成效。
人是任何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2-系统软件可以帮助计算机管理自身的内部资源。
它包括三种程序:操作系统,实用程序和驱动程序。
3-基本应用程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专业应用程序局限于特殊领域。
基本应用程序,如浏览器,文字处理器,电子表格,等等。
专业应用程序,包括图形,音频和视频,多媒体,网络编辑,和人工智能程序。
4-有四种类型的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最强大的类型。
大型计算机占用特殊线路,他们处理速度和数据存储能力强。
微型计算机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
微型计算机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类型。
微型计算机: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电脑和PDA。
Chapter3 1-一般用途的应用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学科和职业。
他们包括文字处理器,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和图形演示。
专业的应用包括其他程序,多集中在具体的学科和职业。
2-公式是计算或处理指令。
功能是事先写好的公式。
公式相关的假设分析是所谓的重新计算。
3-集成包是一个单一程序,包含文字处理器,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集成包主要缺点是每个功能独立,主要优点是成本低,简单。
软件套件。
软件套件是分开软件应用的集合体,昂贵,但每一个功能不独立。
Chapter6 1-桌面系统单元:通常包含系统的电子组件和选定的二级存储设备。
笔记本系统单元:便携,包含电子组件和选定的二级存储设备,还有输入设备。
平板电脑系统单元:是高度便携设备,支持手写笔输入命令和数据。
掌上电脑系统单元:是最小的,被设计成手掌大小。
2-控制单元:告诉其余的计算机系统如何执行程序的指示。
算术逻辑单元:执行两种操作包括算术和逻辑。
3-RAM芯片:用于临时储存程序和数据,在关机或者断电的时候存储的东西可能会消失。
ROM芯片:用来储存固定的启动指令,不能被使用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