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原理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03.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原理》习题(一)

第一章

一、填空题

a)本世纪初,合成NH3 ,HNO3 ,H2SO4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为近代无

机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催化

重整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发展。

b)随着科学的进步,所研制的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为化工

工艺上降低反应温度、压力,缩短流程,简化反应装置提供了有

力的条件。

四.回答题

1.简单叙述催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答:从一开始,催化剂的应用就走在其理论的前面。

1925年,Taylor的活性中心学说为现代催化理论的奠定了基础。

在以后的20多年中,以均相反应为基础,形成了中间化合物理论。

50年代,以固体能带模型为弎,又形成了催化电子理论。

60年以后,以均相配位催化为研究对象,又形成表面分子模型理论。

由此,催化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2.哪几种反应可以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在此基础上分析催化作

用的本质是什么。

答:(1)下列反应可在没有催化剂时迅速进行:

a)纯粹离子间的反应

b)与自由基有关的反应

c)极性大或配们性强的物质间的反应

d)提供充分能量的高温反应

(2)在含有稳定化合物的体系中加入第三物质(催化剂),在它的作用下,反应物的某些原子会发生离子化,自由基化或配位化,从而导致

反应历程的变化,使反应较容易进行。这就是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本质。第二章

一.概念题(催化剂的) 选择性,催化剂失活,可逆中毒,催化剂机械强度

答:催化剂的选择性:是衡量催化剂加速某一反应的能力。

催化剂失活: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其结构和组成等逐渐遭到破坏,导致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催化剂失活。

可逆中毒:指毒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或化合较弱,可用简单方法使催化剂的活性恢复。

催化剂机械强度:指固体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冲击、重力的作用,以及温度、相变作用的能力。

二.填空题:

a) 按照反应机理中反应物被活化的方式催化反应可分为: 氧化还原催化反

应,酸碱催化反应,配位催化反应。

b)结构性助剂可改变活性组分的物理性质,而调变形助剂可改变活性组

分的化学性质。

c) 催化剂的活化可分为 热活化 和 化学活化。 d) 消除外扩散的主要方法是 提高流体流速 ,消除内扩散的主要方法是 减

小催化剂粒度至反应速度不随粒度而改变 。 e) 非均相催化反应可以分为 气固催化反应 , 液固催化反应 , 气液催化

反应 。

三。 简答题

a) 根据其功能的不同, 助剂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主结构性助剂、调变性(电子性)助剂、晶格缺陷性助剂和扩散性助剂。

b) 根据使用条件下的物质类型,催化剂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过渡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酸碱(固液)催化剂和金属络合催化剂。

c) 为什么象铝一样的轻金属不适宜作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 答:因为轻金属容易因为氧化而变质,从而失去活性。 d) 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催化剂失活主要有化学组成变化和催化剂结构变化两种。化学组成变化 主要有活性组分挥发、流失、活性组分的中毒;催化剂结构变化包括催化剂分散度下降,活性组分烧结、积碳、孔堵塞,机械强度下降。 e) 什么元素或基团可使过渡金属催化剂中毒,中毒机理是什么?

答:S 、Se 、Te 、P 、As 、NH 3、PH 3、Bi 、Se 、Fe 、H 2O 及其化合物可使过渡金属催化剂中毒。

中毒机理是:过渡金属元素具有空的低轨道,而非金属元素结构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未公用的电子对,它能和金属的d 轨道成键。 三. 回答题

a) 助剂在催化剂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助催化剂本身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加入少量后,可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稳定性等性能的物质。可区分为:

i. 结构性助剂改变活性组分的物理性能。如几何状态、孔结构、比表

面使催化剂不易烧结。

ii. 调变性(电子性)助剂可以改变活性组分的电子结构(化学性能)

来提高活性组分的活性和选择性。

iii. 晶格缺陷性助剂可以使活性相原子排列无序化,从而使活性物质微

晶间形成更多的晶格缺陷,产生了新的活性中心,使活性提高。 iv. 扩散性助剂的作用则通过加入硝酸盐、碳酸盐或有机物,使之在焙

烧时分解而在催化剂中形成孔,提高体相内活性组分的利用率。

b) CO 和 H 2甲烷化为CO +H 2 = CH 4 + H 2O ∆H = -49.3 kcal/mol

当采用Ni/Al 2O 3为催化剂时,催化反应中CO 吸附,H 2和H 2O 不吸附,测得CO|的吸附活化能为10kcal/mol ,吸附热 Q = 16kcal/mol 。吸附的CO 和气相中H 2表面反应活化能为32kcal/mol ,反应热Q = 44kcal/mol 。CH 4的脱附活化能为20kcal/mol 。

(1)画出表面催化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2)计算甲烷吸附活化能; 答: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

i.

mol kcal Q S

CO S CO /161=-⇔+

ii. mol kcal Q O H S CH S CO /443H 2242=+-⇔+- iii.

344Q S

CH S CH +⇔-

且由图可以看出:

为所以,甲烷吸附活化能因此:又因为:则:所以:将上述三方程加和为:mol kcal mol kcal H E E E E H mol kcal H H H H H H H H O H CH H CO mol kcal Q H mol kcal Q H d a a

d /9.3/3.9/10.7/44/16332133

212422211=∆-=-=∆=∆-∆-∆=∆∆+∆+∆=∆+→+-=-=∆-=-=∆

(3) 指出催化反应过程控制步骤; 答:由Arrehnius 方程:RT E a e k k /0-=可知: E a 越大,k 越小,r 就越小

因此,该反应控制步骤为表面反应。 (4) 计算催化反应活化能E 。 答:催化反应活化能:

mol kcal Q E E A /1612=-=

c) 化学反应

2

1

A 2

C 其中A 2为解离吸附,反应机理为

2

1

A 2

A-S ;

A-S + B-S C-S + S ;

C-S 求在下列不同情况下的速率方程式 1)当化学反应为控制步骤时; 2)当吸附为控制步骤时;3)当脱附为控制步骤时。

答:1)当化学反应

A-S + B-S C-S + S 为控制步骤,则其余可以视为已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