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中汽协)(含2011年1-3月)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4
2010年单一车型销量排行榜2010年SUV及MPV销量前5 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0年汽车产销数据,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刷新全球历史纪录,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其中,全年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3.83%和33.17%。
数据显示,2010年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SUV和MPV车型增长迅猛。
SUV销售132.60万辆,同比增长101.27%,高于乘用车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
MPV销售44.54万辆,同比增长78.92%,增幅高于同期52.80个百分点。
据中汽协发布的2010年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排名,其中F3销售26.39万辆,位居榜首。
细分市场,长城哈弗(配置图库口碑论坛)销售15.01万辆,位居SUV市场首位,江淮瑞风(配置图库口碑论坛)销售6.47万辆,位居MPV市场首位。
2010年十大畅销车型(十个品牌共销售213.84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
1比亚迪F3(配置图库口碑论坛4S店)26.39万辆记者点评:在经历了退网风波之后,比亚迪曾经在9月份全线跌出销量前10,但是在风波逐渐散尽之后,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11月初的深圳电动车大会还是给了比亚迪足够的关注,因此销量的回升也是十分迅速。
数据上分析不难看出:不论外部环境如何,比亚迪汽车只要在产能上不出问题或产能结构不进行调整,其它车型在短期内很难撼动F3“老大”的“江湖地位”。
比亚迪自从进入汽车产业,“价格战”策略越用越纯熟;如何从价格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是比亚迪汽车今后一段时间,最大的看点。
2上海大众朗逸(配置图库口碑论坛)25.16万辆记者点评:朗逸至上市以来,被业内人士一直定位为桑塔纳(配置图库口碑论坛)的替代车型。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网易财经1月20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日发布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
公告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出口高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
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
(见附图1~3)2011年12月,全国汽车生产169.20万辆,同比下降9.3%;汽车销量168.92万辆,同比增长1.4%。
其中,乘用车生产136.42万辆,同比下降5.6%,销售136.89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2.78万辆和32.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0.4%。
2011年1~4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8.2%、-0.8%、4.4%和-0.7%。
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发展2011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983.93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3.2%,汽车市场占有率较2010年增长0.8个百分点(见附图4)。
622012.1全球分地区汽车产量排序:2010年全球共生产汽车7761万辆,具体如下:亚太地区生产汽车40897325辆,其中,中国1826万辆,日本963万辆,韩国427万辆,印度354万辆,泰国164万辆,伊朗160万辆。
欧洲地区(含土耳其)生产1961万辆。
其中,欧盟27国1690万辆,非欧盟国家161万辆,土耳其109万辆。
美洲地区生产1661万辆,其中,北美1218万辆;南美443万辆。
非洲地区生产59万辆,其中,南非47万辆,埃及6.9万辆,摩洛哥5万辆。
全球分地区乘用车产量:亚太区生产32418779辆,其中中国13897083辆,日本8307382辆,韩国3866206辆,印度2814584辆,泰国554387辆,伊朗1367014辆。
欧洲区生产17039180辆,其中德国5552092辆,法国1922339辆、西班牙1913513辆,俄罗斯1208362辆,英国1270444辆,捷克1069518辆,波兰785000辆,意大利573169辆。
斯洛伐克556941辆。
美洲区生产8465551辆,其中北美5090128辆,美国2731105辆,加拿大968860辆,墨西哥1390163辆。
南美3375423辆。
非洲区生产340834辆。
全球分地区重型卡车产量:亚太区生产3261096辆。
其中中国2259161辆;日本520672辆,印度277104辆。
本刊编辑部2010年世界各国(地区)汽车产量欧洲区生产477720辆,其中欧盟27国377106辆,俄罗斯60071辆,土耳其23851辆。
美洲区生产466886辆,其中北美242152辆,南美224734辆。
非洲区生产19169辆。
全球分地区客车产量:亚太区生产260127辆。
其中中国161603辆,印度54609辆,韩国25114辆,日本10274辆。
美洲区生产67649辆。
其中北美(美国)19145辆,南美48198辆。
欧洲区生产57341辆,其中欧盟27国32339辆,俄罗斯13283辆,土耳其7926辆。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及历年纪录网易财经1月20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日发布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
公告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出口高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汽车销售超过185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1年累计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31.6和29.9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商用车市场下降较为明显。
201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2%,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29.6和28.0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0%和6.3%,同比增长率较2010年分别下降38.1和36.2个百分点。
(见附图1~3)2011年12月,全国汽车生产169.20万辆,同比下降9.3%;汽车销量168.92万辆,同比增长1.4%。
其中,乘用车生产136.42万辆,同比下降5.6%,销售136.89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2.78万辆和32.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1.9%和10.4%。
2011年1~4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8.2%、-0.8%、4.4%和-0.7%。
二、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发展2011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983.93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3.2%,汽车市场占有率较2010年增长0.8个百分点(见附图4)。
2010年世界汽车企业销量Top32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比赛跌宕起伏,圆满落幕,32支强队排定座次。
国际汽车业也在进行着同样精彩份呈的真实较量,不妨称为国际汽车业世界杯,大戏扣人心弦,全球票房创出新高,销量从2009年的6480万辆上升到7760万辆,恰好也有32强涌现,或是国际巨头,或是一方强豪,须日销1000辆以上方能在榜单上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就让我们对2010年的汽车江湖一探究竟。
卫冕冠军:丰田集团2010年丰田遭受了连续召回的沉重打击,丰田不可占胜的神话已经破灭,不过凭借防守反击的战术,丰田集团仍以841.8万的销量领先群雄,获得3连冠,旗下主力-丰田汽车公司销量752.8万辆,丰田品牌销量约715万辆,均为世界第一。
亚军:大众集团,无冕之王大众集团被视为王位的当然继承人,乘现任霸主丰田深陷召回泥沼,老牌霸主通用大病初愈的天赐良机,向王位发起猛烈冲锋,公开宣称要在2015年取丰田而代之。
大众集团旗下猛将如云,已囊括大众,奥迪,宾利,兰博基尼,布加迪,斯柯达,西亚特,斯堪尼亚8大品牌,销量达720.3万辆(之前的公报数字714万辆,未含斯堪尼亚)。
大众品牌(含大众乘用车,大众商用车)的销量是493.6万辆,与福特品牌仅一步之遥,暂居世界第三。
奥迪品牌销量109.2万辆,为世界豪华车品牌三巨头之一。
大众近年来合纵连横,逼兄长保时捷臣服,对曼公司虎视眈眈,10大品牌同盟已呼之欲出。
还和诸侯铃木结成了联盟,两者联合销量约978万辆,雄踞联盟榜第一。
季军:通用集团,老牌霸主曾经蝉联77届冠军,当之无愧的历史最佳,然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恐龙也会灭绝,好在通用靠着美国政府的支持,已涅磐重生,完成了史上最大IPO,保留了东山再起的实力。
虽然通用号称销量839万辆,但其中包含了中国上汽五菱和一汽解放这两个帮手,真正在通用控股品牌下的销量是715.2万辆,落后于大众汽车。
通用旗下主力是雪佛兰品牌,427万销量,雪佛兰即将合并大宇品牌,加上韩国大宇品牌是440万辆,稳居世界四强。
中国的汽车市场最近十年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发展,去年达到1850多万辆,但今年一季度销量479万辆,负增长3.4%。
预计,今年增长可能与去年差不多,在5%左右。
接下来的5-1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预计未来中国汽车将向小型化、小排量、轻量化、节能、新能源方向发展,三年到五年以后,中国和欧洲一样,主要发展 1.0升、1.5升,0.6升的小排量汽车,百公里3升的油耗或将成为现实,也会更注重安全性。
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0.84%和2.45%,创近13年新低,市场“寒意”渐浓。
2012年开年后市场仍未走出“阴影”,中汽协、乘联会、国家信息中心纷纷预测,全年汽车产销仍将持续“龟速”状态,总体增幅不会超过8%,车市寒冰待破。
销售市场冷清依旧今年初,中汽协就曾发布权威预测,2012年全年我国汽车销量约在2000万辆左右,销售增幅约为8%。
而各大厂商也纷纷看淡今年车市。
现在一些已公布产销销售增长目标的公司普遍比较保守,如丰田10%、东风悦达起亚11%,都比去年同期低调很多。
销售数据来看,去年汽车销量相比2010年的1806万辆是增长了45万辆左右,增长率为2.45%。
这个增长速度不仅大大低于前两年的销量增长,也低于全球4%的平均水平。
而从全国各大城市来说,新车上牌量也基本上都有小幅的增长,只有北京是是大幅下降的,相比2010年减少了5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北京的限购政策,那么全国汽车的总销量去年可以接近1900万辆,北京的限购直接拉低了汽车销量两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北京车市对于全国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去年高增长的大背景下,今年汽车总产销仍能保持正增长,还是可喜的。
"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今年以来,受制于基本面,汽车行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1-11月,完成汽车销售1681.56万辆,同比增长2.56%。
尽管今年汽车工业产销增量微小,但整体经济指标表现均为正增长。
2010年中国汽车企业销量排行榜早在2010年年末,盘点前10个月销量时,尚有半数企业预计难以完成全年目标,但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最后两个月,不少车企实现了“集体逆转”,突破式地完成了全年任务,有的主流企业还超额完成了目标。
综合来说,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线飘红”,排名前15名的车企,只有奇瑞和比亚迪未能完成2010年度目标,其他13个企业均完成了任务,占到主流车企八成以上。
不过相比2009年各个车企的全年高涨幅,2010年度车企的增速还是放缓了不少。
中国乘联会2010年度的车企销售数据正式出炉。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汽车企业仍然取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大跃进增长,中国蝉联全球汽车销量第一,去年全年销量达1800万辆以上,排名在前十以内的不少车企在前三季度已经实现全年目标,有两个企业年销量突破百万辆,这是中国汽车企业的一个里程碑。
TOP3:上海通用中状元南北大众分摘榜眼探花上海通用2010年,上海通用一马当先,毫无悬念地以103.89万辆的成绩夺取了第一名。
其接连投放的几款新车非常有竞争力,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几乎一上市就占据了重要的市场位置,这无疑保障了上海通用去年的优异成绩,而雪佛兰品牌的整体销量超过了50万辆,在上海通用的所有销量中占到一半,雪佛兰品牌的全线崛起也是上海通用胜利的关键。
上海通用的年度目标是85万辆,它是最早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车企。
这份成绩充分说明其“绿动未来”产品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因为超过50%的增幅几乎全部来源于过去两年来推出的全新一代的战略车型。
目标:85万辆完成:103.89万辆完成率:122%上海大众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大众,以100.13万辆的成绩名列第二。
其年初制定的全年销售目标是82.9万辆,其中途观是上海大众2010年度新的销量增长点,这款车在去年7月开始月销量达到9000多辆,热销持续到年底,途观共销售了7万辆。
尽管去年下半年,上海大众痛失掌门人,但企业依然维持着正常运作,途观车型也保持着持续的高销量。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及全年乘用车分析2011-01-12 09:23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责任编辑:nantong02关键词:中国车市中国汽车分析2010年车市分析2010年乘用车产销对比 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信息发布会,会上发布了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相关数据。
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延续了上年发展态势,在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全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去年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6万辆和167万辆,双双打破历年12月产销记录。
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 特点之一: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继上年高速增长后,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
但由于2009年走势前低后高,而2010年上半年产销水平较高,造成2010年以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同比增长由年初80%回落至32%;与上年产销增长48.30%和46.15%相比,增幅分别回落15.86个百分点和13.78个百分点。
今年的增长表现为高速增长,既有政策的促进因素,也有消费者担心政策退出引发的提前消费因素。
特点之二: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 2010年,各类车型全面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增幅较上年回落20.28个百分点和19.76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增幅与上年大致相当。
特点之三: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949.43万辆,同比增长27.05%,增幅与上年48.07%比较,回落21.02个百分点。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2010年部分汽车厂商销量情况一览宝马:中国内地年销量近17万辆日前,宝马集团公布了其2010年销售业绩。
2010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内地共向客户交付168998辆BMW和MINI汽车。
其中BMW品牌158489辆,同比增长84%。
MINI品牌10509辆,同比增长141%。
BMW7系以26553辆的成绩稳坐顶级豪华轿车市场头把交椅,X5、X6、X1及5系GT在同级别市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场最受消费者青睐。
奥迪:2010年在华销量突破22万辆2010年是奥迪品牌百年庆典后的第一年,奥迪品牌全球的销量再次超过百万辆,并创下有史以来最佳成绩1,092,400辆。
2010年,奥迪品牌在中国的销量毫无悬念地再破纪录,同比增长43.5%,达到225,588辆,雄居中国高档车市场之首。
广汽本田:全年产销38.6万辆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2010年,广汽本田累计产销实现38.6万辆,顺利完成销售目标,再创历史新高。
广汽本田旗下五款车型均表现出色。
第八代雅阁2010年以171728辆的销量再度蝉联中高级轿车发车量、上牌量双冠王;锋范2010年累计销售132648辆,在中级车市场保持续领先;而去年10月才推出的豪华跨界车型歌诗图更为车市带来了全新的跨界风潮。
雪铁龙:全球增幅8%再创新高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1月13日,雪铁龙官方宣布2010年全球销量实现8%的快速增长,共计销售146万辆汽车,创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市场贡献突出,去年雪铁龙在中国销售超过22万辆,为雪铁龙全球销量贡献了16%,确保中国作为雪铁龙第二大销售市场的地位,同时,高达33%的增长率还创下雪铁龙在华销售的历史新高,进而在中国达到2%的市场占有率。
上汽通用五菱:年销量超百万1234508辆!这是2010年上汽通用五菱交出的销量答卷。
腹有诗书气自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其中,五菱之光去年的总体销量达68万辆,社会保有量已超越260万辆,继续刷新单一平台车型的销售纪录;旗下开启大微客时代的五菱荣光,继续保持旺销势头,月销量超过3万台,是国内成长速度最快的车型之一。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累计分别为万辆和万辆年,我国产销汽车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万辆蝉联全球第一车企疯狂扩产计划遭遇治堵:产能过剩可能重现:车市分化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产销快报长安汽车年月汽车销量增近一汽夏利年销量同比增近上海汽车年销量数据点评:盈利仍有上升空间江淮汽车盈利预增点评:传统业务依然稳健,轿车业务突破在即江铃汽车年销售数据点评:产品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年我国汽车产销稳居全球第一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万辆,分别达到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和,稳居全球产销第一.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万辆和万辆,环比分别增长和下降;同比分别增长和.年,销量排名前十位地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地.其中上汽销量突破万辆大关,达到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销量均超过万辆,分别达到万辆、万辆和万辆,上述四家企业共销售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万辆蝉联全球第一中新网月日电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年汽车产销数据,中国国内汽车产销双双超过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数据显示,年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特点之一: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继上年高速增长后,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年全国汽车产销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和,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但由于年走势前低后高,而年上半年产销水平较高,造成年以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同比增长由年初回落至;与上年产销增长和相比,增幅分别回落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今年地增长表现为高速增长,既有政策地促进因素,也有消费者担心政策退出引发地提前消费因素.特点之二: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年,各类车型全面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销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增幅较上年回落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为万辆和万辆,同比增长和,增幅与上年大致相当.特点之三: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与上年比较,回落个百分点.在轿车主要品种中,除排量升以上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外,其它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排量升和升增幅均高于同期,分别销售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和,增幅高于上年同期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排量升以下车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共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与上年比较,回落个百分点.特点之四:和增势迅猛,交叉型乘用车需求由热趋稳年销售万辆,同比增长,高于乘用车平均增速个百分点.升及以下车型仍呈现高速增长,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份额占到销售总量地)地位置,其中升及以下四驱车型销售万辆,两驱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均超倍.年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高于同期个百分点.分排量看,升及以下增速最高,年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倍;升继续占最大比重,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占销售总量地;升及以上大排量品种需求有所下降,共销售万辆,同比下降.年交叉型乘用车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增幅明显减缓.销售万辆,同比增长,与同期相比,增幅减缓个百分点.细分看,排量小于升车型需求依旧旺盛,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升增势大幅下降,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较上年减缓个百分点.特点之五: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年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总量比重,比同期下降个百分点;升及以下轿车销售占轿车总量地比重,比同期增长个百分点.大多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敏感.年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减弱,升及以下车型市场份额开始下降,月落至最低点.节能惠民产品补贴政策地实施,对该类车型市场份额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地预期,四季度该类车型销售火爆,、月市场份额均超过.全年呈“‘字形态.可以看出,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特点之六: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年自主品牌表现值得肯定,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同比平均增长,市场份额有所提升.年,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占乘用车销售总量地,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占轿车销售总量地,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特点之七: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重型货车销量首超百万年,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客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重型货车销售火爆,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年货车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其中,重卡万辆,同比增长,增幅高于同期个百分点;中、轻、微卡增幅较上年呈不同程度减缓.年,微卡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较上年减缓个百分点;中卡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较上年减缓个百分点;轻卡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较上年减缓个百分点.年,客车销售万辆,同比增长,增幅高于同期个百分点.其中,大客增速明显,销售万辆,同比增长;轻客增速居次,销售万辆,同比增长;中客增速相对略低,销售万辆,同比增长.特点之八: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年,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与同期比,上汽销量由上年万辆提升至万辆,同比增长,净增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同时跨入万辆阵营,分别销售万辆、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增长、和.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和北汽共销售汽车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地,其中,乘用车共销售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地;商用车销售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地.年销量前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地.特点之九:汽车出口逐步恢复汽车出口呈现逐步恢复态势.据中汽协会对汽车整车企业出口地统计,年汽车出口万辆,同比增长.其中,乘用车出口万辆,同比增长,商用车出口万辆,同比增长.年与年比较,出口下降.由于国际经济仍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汽车出口还没有回到危机前水平.特点之十: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我会整理地全国汽车行业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数据,月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上年同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累计实现利税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家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显示,月完成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约占行业地;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年我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地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已经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地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所增加等.有利和不利地因素以及可能出现地不确定因素,将对年我国汽车工业地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调整结构,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应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地主基调.年协会预测,汽车产销增长速度为.车企疯狂扩产计划遭遇治堵:产能过剩可能重现月日,《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讨论稿)》发布.广州跟进治堵,今年车市可能“重现产能过剩”月日,《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讨论稿)》发布,提出包括“年内提高停车费”、“研究收取交通拥堵费”、“研究推行限禁外来车进城”等项措施.业内人士分析,广州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可能出台限制汽车消费政策地城市.如果越来越多地城市限购汽车或提高汽车地使用成本,今年汽车业或将再现产能过剩,车企特别是跨国车企在华地投资步伐或将放缓.庞大地扩产计划可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个大中城市中,有地城市称高峰时段交通拥堵.这让车企担心北京、广州地做法会起到示范作用,年地车市有零增长或负增长地可能.据悉,今年仅北京一个城市,汽车销量将由年地万辆减少至万辆,加上以旧换新,估计新车销量也只有去年地一半.值得关注地是,由于年各大合资车企都出现供不应求、产能紧张地情况,跨国公司此前纷纷宣布扩产计划.月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年至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投资亿欧元.这被称作中国汽车行业最大地投资.不止是大众,标致雪铁龙也已宣布将把它与东风汽车公司地合资企业地生产能力从万辆提高到万辆,同时还将在深圳与中国地长安汽车公司合资建一家新地汽车生产厂.宝马汽车公司去年月宣布在沈阳地第二家工厂动工,将合资企业地产能由现在地万多辆提升至万辆;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后也计划在国内建设产能可达万辆地家工厂.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车企地扩张更迅猛.可查资料显示,比亚迪将新增万辆产能,吉利汽车新增地产能在万辆以上,长城汽车在天津地新基地规划地产能也在万辆.仅到年底,若各大汽车公司规划产能变成现实,届时国内家主流汽车公司累计产能将达到万辆,加上国内其他汽车公司,汽车行业总产能将在万辆以上.也就是说今年汽车销量比去年增加万辆才能消化这些产能.车市前景难以预料不仅如此,车企在扩张产能地同时还疯狂扩张经销商网络.而当像北京这样地情况开始蔓延时,投入巨资地经销商势必面临生死考验.对车企来说,今后地经销商网络布局如何调整也是一大难题.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北京,再加上汽车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鼓励汽车消费地政策同时退出,年车市地前景难以预料.“中国地汽车销量是最难预测地.”多家车企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中国车市地因素太多,不想错过像、年这样地井喷,但又担心猝不及防地“调控”,导致产能过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去年中国汽车爆发式地增长是不正常地,而车企在去年地基础上宣布扩张,难免会出现产能过剩.据了解,目前车企都在密切关注市场地变化,暂时还没有车企宣布调整扩产计划.:车市分化年自主品牌为生存而战?“自主品牌今年日子可能会苦乐不均,坚持走技术路线地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但一直走低价路线地企业,受地影响会更大.”“如果小苗长成树了,那么寒冬来地时候,它不会受太大影响.如果还是正在成长地小苗,那问题就大了.”奇瑞汽车新闻发言人金弋波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他做地这番比喻是指年车市对自主品牌企业地影响,寒冬代指汽车消费增速放缓,小苗则隐喻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对于年地汽车市场形势,汽车企业、汽车经销商以及咨询机构普遍认为,增长率将降低至.危机四伏对自主品牌地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在过去年车市高增长中,自主品牌车企坐享车市向上地利益,大部分企业对产能均实施了大幅扩张.市场一旦下滑,产能即存在过剩风险.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由于畅销产品均集中在升以下市场区间,市场下滑将促使这一区间竞争加剧,这也正是自主品牌区别于合资品牌更大地风险所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地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人士则更直接地表示,规模比较小地自主车企将到生死存亡地关头.“过去年市场好地时候都没发展起来,市场不好地时候还会有机会吗?”他反问.风险首先来自于产能.数据显示,国内排名前六地汽车集团年产能(含规划中)已达万辆.尤其是在、两年,圈地扩张成为自主车企地主旋律.包括长安、比亚迪在内地汽车公司纷纷扩建产能.国土资源部一度叫停比亚迪汽车西安产能项目.在微车市场,产能扩张也到了无以复加地地步.年,我国微车总产能约为万辆,到年,这一数字将达万辆.其次,当市场出现增速下滑,原本相对稳定地竞争格局也将被打破,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将面临更大地竞争压力.“合资企业产品下探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包括合资地自主品牌也会投放到升以下车型市场,对自主品牌产生影响.”金弋波说.在过去年里,自主品牌在几乎“无人问津”地廉价车领域站稳脚跟,成长为中国第一大汽车阵营.不过从年开始,外资品牌开始涉足自主品牌地“根据地”.年初,上海通用雪佛兰新赛欧上市,最低售价万元.此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日产等公司纷纷推出合资自主品牌.根据其品牌定位,拥有合资品牌血缘关系地“合资自主”将主攻万元以下市场区间,与自主品牌短兵相接.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对本报记者表示:“合资公司一旦大举进入低端市场,对自主品牌而言将是灾难性地后果.”他表示,即使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产品地配置与合资公司相当,但由于品牌相差甚远,更多地消费者甚至愿意多花万万元去购买知名品牌地产品.与此同时,合资公司资金与技术实力强于自主品牌公司,使得合资企业完全有能力通过价格战打垮竞争对手,通过牺牲一个细分市场来实现整体市场地掌控,这样也挤压了自主品牌地生存空间.“自主品牌今年日子可能会苦乐不均,坚持走技术路线地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但一直走低价路线地企业,受地影响会更大.”海马汽车市场部部长汤斯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将自主品牌企业按其销量规模分成三个层级,年销量低于万辆、自身又缺乏资金背景地自主品牌车企日子将更加难过.“如果你地盘子已经有几十万辆了,具备了一定地占有率、品牌知名度,像吉利和奇瑞这样地,受地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基数很低,又没有办法弄到足够地发展资金,那么这个时候就有生死存亡地风险了.”一位在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就职地人士说.他认为,力帆、华泰、华晨等自主车企年将面临更大地风险.以力帆为例,该公司从年进入乘用车市场,年,年销量方达到万辆.尽管力帆通过上市可以谋求更多地发展资金,但自身业务如果无法实现突破性地发展,其生存仍有较大地风险.“市场好地时候你都没有发展起来,市场不好地时候不是更加难搞了?”探寻新药方面对重重困难,自主品牌地应对之策恐怕难以再沿用之前地老方子了,需要从根本上寻找一条真正属于自主品牌地发展道路.目前,自主品牌低排量、低价格地产品在二三线以下市场依然有巨大地优势.据吉利高层透露,在中国汽车市场上,以吉利、奇瑞为代表地自主品牌在三四线市场地份额已达.但是,如果不能向上突破,合资自主地下压将难以规避.比亚迪汽车公关部经理徐安对本报记者表示,年,比亚迪还将在高性价比地基础上,继续尝试高端突破,打破合资品牌在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地市场垄断.除了自主品牌自开药方,业内专家也为其支了招.汽车专家张志勇表示,年,车市回归常态,自主品牌可以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前年,车市地疯狂增长,使自主品牌地精力都放在了市场上,只是重复地开拓渠道、销售产品,以此去满足政策刺激下产生地需求,忽略了品牌、技术、营销等其他方面.另外,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还需要顺应汽车市场重心地发展趋势,把握细分市场地潜在需求.除了轿车市场之外,、等目前潜力巨大地细分市场应该成为自主品牌产品布局地重点.去年年底,江淮汽车正式布局多功能商业车市场,以此开拓新地细分市场.江淮多功能商用车公司总经理林啸虎表示,目前国内进入这个细分市场地厂家非常少,同时该市场地潜力还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多功能商用车结合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技术地升级.相对乐观地人士认为,虽然自主品牌年面临地挑战大于机遇,但也不会太过严重,一方面,在近几年地品牌培育中,自主品牌地知名度已经有很大地提升.另一方面,政府早就明确表示,将在自主研发和创新方面给予自主车企更大地财政支持,在终端消费市场也将继续加以更多税收优惠地间接扶持.。
2010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报告一、2010年汽车走势评述1. 8月市场如期回升8月的市场逐步回升的明显,这应该是市场回升和企业促销运作见效的共同结果。
在天灾人祸不断,国际经济复苏减缓和我国GDP增长率下滑的情况下,经过汽车行业的艰苦努力和大力促销,8月份终端销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出口也有所增加,说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基本良好。
我们前期提出的6-7月是多种因素组合形成的谷底,8月市场回升,这个判断与实际走势基本一致,但回升力度稍强于预测。
原因之1-节能车的影响。
本月大幅超越上月销量的厂家很多,这首先是2批节能车延期带来的厂家销售被迫延期的释放。
由于第2批节能车本应在7月底以前公布,很多厂家的生产已经转型,但不敢销售,等待公告出台,这些车型的销量影响不小。
而且这些车型的零售也是等待节能车出台后才能领取补贴,因此零售上牌周期也被延迟。
其影响较大,但销量贡献度并不是主要的。
原因之2-促销力度大幅增加。
8月的经销商甩库存迎接新品本是拉低价格促进销量的重要手段。
同时节能车的补贴也是很好的市场题材,很多厂家自己掏钱提早开展节能车的促销宣传,这也导致整个市场成交价格较7月有明显下降。
从厂家促销政策和终端价格的回落情况看,促销的效果极为明显,这也应该是8月车市回升的主动力。
原因之3-零售需求的拉动。
8月的市场零售较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低端车型的开学前旺销,毕竟开学接送是私家车的重要用途。
同时也有婚庆等消费群体的拉动,但开学是拉动消费最重要原因。
中国最大的事情应该是开学,这影响2.5亿名学生和至少1亿青年家长的生活节奏,学生是否放假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变化可谓天壤之别.尤其是中国有1亿的小学生和几千万的幼儿生,这都是令家长牵肠挂肚的。
根据09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学校是吃财政饭人数最多的群体,其中小学教师624万,中学705万,而且收入比我们高,这是私车消费的黄金群体,车市因此也迎来难得的8月热销局面。
随着天气逐步转冷,私家车的接送上下学必然很方便,这也是中小城市很重要的,而且也是面子工程,哪个孩子不希望炫耀。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析】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
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继续稳居全球产销第一。
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商用车产销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
2010年12月,中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6万辆和167万辆,双双打破历年12
月产销记录;汽车生产186.48万辆,环比增长6.27%,同比增长22.30%;销售166.67万辆,环比下降1.79%,同比增长17.90%。
其中:乘用车生产144.53万辆,环比增长5.92%,同比增长22.51%;销售130.86万辆,环比下降2.33%,同比增长18.60%。
商用车生产41.95万辆,环比增长7.49%,同比增长21.60%;销售35.81万辆,环比增长0.22%,同比增长15.40%。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分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产销数据等制作。
2011年中国汽车销量盘点(这是一个概况的介绍,将数字做成醒目的导语样式。
图标可以搭配用,也可以不用,重点在数字的放大上。
)2011年对于中国车市来说是一个拐点,虽然产销再次双双突破1800万辆大关,但产销增速却为13年来最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销量达到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
其中:乘用车销量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商用车销量为403.27万辆,同比则下降了6.31%。
(柱状图:2010年全国汽车销量1806.19万辆,乘用车销量1375.78万辆;商用车销量430.41万辆。
数字要标在图标上)以上P1,P2小标 2011车企:通用大众是最大赢家(3分之二P,横跨过来咯)2011年车企销售排行榜前10位分别是1上海通用五菱 130.0万辆,2上海通用123.1万辆,3上海大众116.0万辆,4一汽大众105.8万辆,5东风日产80.8万辆,6北京现代73.9万辆,7奇瑞汽车64。
3万辆,8重庆长安54.3万辆,9一汽丰田53.8万辆,10比亚迪44.8万辆。
焦点一:上汽集团的大丰收上汽集团旗下的两个品牌,上汽通用五菱与上海通用占据了排行榜前两名的位置。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其中,旗下五菱品牌销量达到121万辆,市场占有率更较去年有所提升,接近46%。
值得一提的是合资自主车型——宝骏,上市累计销量超过了预期2万辆的目标,达到了实销超过2.1万的成绩。
而上海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全年共销售123万辆,同比增长18.5%。
重点车型(配图):上汽通用五菱宝骏销售2.1万辆别克凯越销量销售253,514辆凯迪拉克SRX 销量接近2万辆焦点二:南北大众,强强出击南北大众分别占据第三与第四的位置,上海大众全年批售突破116万辆,零售量达到了1,150,097辆,同比增长14.9%。
取得这个优异的成绩,全新一代帕萨特和途观都功不可没。
概要2011年中国汽车销量(包括出口,不包括进口)自2009年以来连续3年蝉联世界第一,但增幅比上一年少,仅为2.5%(44.3万台),增加1,850万台。
乘用车销量1,447万台,比上一年增加5.2%。
商用车(包括底盘)销量403.3万台,比上一年减少6.3%。
分车种看,微面销量比上一年减少9.4%,微卡减少19.6%。
2011年出口销量:乘用车增68.3%为47.6万台。
商用车增29.1%为33.8万台。
合计比上一年增加49.4%为81.4万台。
2011年乘用车销量方面,排放量2升以下的车型占90.51%,配备MT的占64.21%。
分车型看,通用在中国的合资工厂生产的车型,如三厢Excelle、两厢Cruze、以及微面五菱,占据首位。
2010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加1,521万台,扩大至7,802万台。
其中,自家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1,364万台,达到5,939万台,预计2012年可达8,650万台。
2011年汽车销量1,850万台,连续3年世界第一,涨幅仅为2.5%2011年中国汽车销量比上一年增长2.5%,比起2009年的46.1%、2010年的32.4%,涨幅大幅下跌。
乘用车2010年比上一年增长33.2%,2011年涨幅大幅下跌,仅为5.2%。
商用车2010年增29.9%,2011年销量下滑,呈6.3%的负增长。
造成2011年汽车市场发展大幅减速的原因,主要为出口低迷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减速,还有2009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政府针对微面、微卡及小型乘用车等实施的补贴金制度(注)结束。
(注)低排放量车购置税减税政策(实施期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汽车下乡政策”(2009年3月~2010年12月),凡购置摩托车或微面(1.3升以下)的农民,或者将三轮车、低速卡车等换购轻卡的农民,均可获得补贴金;汽车换购补贴金促进政策(2009年6月~2010年5月);排放量1.6升以下节能汽车购置补贴金政策(2010年6月~2011年9月的燃耗标准提高后,将于2011年10月起再度施行)一方面,2011年汽车出口81.4万台,比上一年呈两位数增长,达49.4%。
2010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及2011年1月份微车市场分析报告一、2010年汽车走势评述1、12月市场回顾A、市场走势特征汽车市场在回归正常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在四季度却反其道而行之,在9月和10月狭义乘用车连续突破百万、11月又突破110万的背景下,12月的厂家销量又在年底冲到了顶点。
2010年12月的油价上涨,丝毫没有阻止汽车市场的火爆行情,且大大超过政府、厂家、经销商的预期。
这是因为2011年市场优惠政策全部退出大家都在赶末班车、北京汽车限购令所造成的抢购和波及效应、通胀预期带来的购车热、各种促销措施的作用、厂家的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等。
且零售数要比批发数高很多,大部分经销商库存降到严重不足状态。
由于一些厂家对2011年市场不乐观,在四季度藏的销量比去年还多,以保住2011年的业绩,因此12月份实际销量比统计值要高很多。
今年年末的购车热潮强于去年,市场呈现似乎狂热的气氛。
按理说去年年末市场应该更火,这是因为今年轿车市场的政策的退出力度从感觉上应该小于去年,毕竟去年有5%的购置税优惠退出的不确定性,今年仅有2。
5%,而且节能车政策理论上肯定不会在今年年末退出。
但今年年末市场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B、市场火爆原因10年的火爆主要还是各种促进因素叠加的影响。
首都抢购示范效应、通胀预期带来的购车消费热、车价优惠力度带来的刺激、经销商的努力多角度宣传、厂家的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等都有贡献。
首先是区域性限制性政策带来的全国示范效应,这是历史多次验证的真理。
北京抢购车了,这是全国最精明和信息最灵通的消费群体的一致性选择,这对全国市场的示范效应很强。
我们相信北京人的做法必然有后面的合理政策跟进予以支撑,跟风效应经常是对的。
其次是通胀预期带来的购车消费热。
通胀说是预期但已经是现实的感受,流动性充裕带来了长期的通胀压力,这是很多国人已经感觉到的,及时消费是合理的选择。
回想88年的抢购风也是有类似的,当然目前国家的物质储备丰富和调控能力强,真正的通胀不会太严重,但预期对消费的刺激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