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说明书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53.98 KB
- 文档页数:7
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1、引言在该文档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化工设计的初步设计说明书。
该说明书将涵盖化工设计项目的所有关键方面,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设计方法、主要设备、流程图、设备参数、安全措施、环境考虑、成本估算以及项目计划等内容。
2、项目背景介绍化工设计项目的背景和目的,解释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包括项目的行业背景、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
3、设计目标明确化工设计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指出项目的技术要求、产量要求、质量要求以及安全和环境要求等。
4、设计方法详细描述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包括前期调研、数据收集、原料选择、工艺选择、设备选择、流程优化以及实验验证等。
5、主要设备列出化工设计项目中所需的主要设备及其参数,包括反应器、分离器、加热器、冷凝器等。
6、流程图绘制化工设计项目的流程图,展示各个步骤和操作之间的关系和流程。
7、设备参数详细说明化工设计项目所用设备的技术参数,包括设备的型号、尺寸、材质、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等。
8、安全措施列出化工设计项目中所需的安全措施,包括人员防护、设备防护、火灾防护、泄漏防护以及应急措施等。
9、环境考虑说明化工设计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考虑,包括废物处理、排放物控制、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10、成本估算对化工设计项目的成本进行估算,包括设备采购、人员费用、原材料费用、能源费用以及其他支出等。
11、项目计划制定化工设计项目的详细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任务分配和进度控制等。
12、附件提供与本文档相关的附件,包括流程图、设备参数表、实验数据、相关报告等。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解释和定义。
2、法律名词2:解释和定义。
3、法律名词3:解释和定义。
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设计说明书题目:学生: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21年月目录1.工艺设计根底1.1 设计任务1.2 原辅材料性质及技术规格1.3 产品的性质及技术规格1.4 危险性物料的主要物性1.5 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2.工艺说明2.1生产方法、工艺技术路线及工艺特点2.1.1 生产方法2.1.2 工艺技术路线确实定2.2生产流程简述3.工艺计算与主要设备选型3.1 物料衡算3.1.1 计算的基准数据3.1.2 计算基准3.1.3 各单元物料衡算3.2热量衡算3.2.1 计算的基准数据3.2.2 物料衡算3.3 聚合釜的计算及选型4聚合工段的操作控制5.附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设计说明书版式要求1.目录格式中,一级标题采用黑体字,其余级别标题用宋体字,字号均为小四。
2.设计说明书正文约20页。
3.全文字体规定:中文采用宋体;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
4.正文采用小四号字,固定行距20磅。
5.参考文献内容字体采用5号字。
6.正文中一级标题〔章〕采用小三号字,加黑,居中;逢一级标题〔章〕更换起始页。
7.其余级别标题采用小四号字,加黑。
8.标题之间、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9.标题数字排序:一级:1、2、3…;二级:1.1、1.2…;三级:1.1.1、1.1.2…;四级:〔1〕、〔2〕、〔3〕…;五级:①、②、③…。
10.图题目和表题目采用小四号字,居中,加黑。
11.表采用三线表格式;表格尽量不要跨页,如必须跨页设置表格时,后续页表格必须带表头,并标注续表说明,例如“〔续表1-2〕〞。
12.页面设置为:A4纸型,纵向、单面打印:上2cm,下2cm,左2.5cm,右1.5cm,装订线0.5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页眉1.2cm,页脚1.5cm。
13.页脚设置为:插入页码,居中。
1.工艺设计根底1.1设计任务〔包含由指导教师给出的设计任务书外,还应有一些简要的文献综述如意义、当前趋势等。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年生产4万吨草酸初步设计设计人姓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姓名设计起止日期:1.概述1.1设计依据1.1.1设计项目名称:年生产4万吨草酸初步设计1.1.2生产能力:年生产能力4万吨1.1.3生产方法:甲酸钠法(钙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4产品物理化学性质、技术指标及用途: 【化学名】乙二酸(Oxalic acid dehydrate) 【分子式】O H O C H 24222 【结构式】O H HOCOCOOH 22、 【分子量】126.06 【CASNO 】6153-56-6理化性质:白色晶体。
熔点:101.5℃。
密度:1.653。
1.1.5草酸的主要用途用途:草酸是重要的有机工业原料,草酸及其衍生物是许多药品生产那的中间体,如用于生产色甘酸钠、异唑肼。
草酸可用于稀土元素的提取、分离和精制。
此外,草酸可用于纺织品的清洗,纤维染色,永久定型及其阻燃。
在聚合物合成中,草酸是制取许多有机物的原料或其它反应的催化剂等。
主要原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技术指标及供应: 设计进度:1.1.6生产方法的比较级确定生产方法的论证: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及环境保护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强,过去的铅法生产工艺被淘汰,而钙法工艺以其生产效率高,环江污染少,能源消耗少,工艺易操作,综合效率高,等优点逐步成为我国广泛推广的一种生产草酸的工艺。
1.1.7生产过程主要反应的反应热: 甲酸钠合成:HCOONa CO NaOH →+ 甲酸钠脱氢:22)(2H COONa HCOONa +→↑ 甲酸钠钙化:NaOH Ca COO COONa OH Ca +↓→+222)()()( 草酸钙酸化:24422)()(COOH CaSO SO H Ca COO +↓→+ 生产过程的主要副反应的反应热232322222)(H CO NaCO HCOONa O H NaCO NaOH CO OH Ca O H CaO ++→+→+→+↑1.2车间组成及生产制度1.2.1工段组成及设计范围的要求:(1)造气合成车间(造气工段、合成工段)、(2)脱氢车间(脱氢工段)、(3)钙化、酸化车间(钙化工段、酸化工段)、4结晶、干燥车间(结晶工段、干燥工段)本项目为年产(4)吨草酸产品的项目,本设计说明书对厂区围墙内的年产4吨的草酸产品装置,辅助生产装置,供排水系统,供热系统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化工设计大赛创新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概述本次设计是针对某化工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创新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流程、设备选型、工厂布局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化。
二、市场需求当前市场上对某化工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但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能耗高、产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
因此,本设计旨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解决现有生产工艺的问题。
三、生产流程本次设计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反应、分离和精制等步骤。
其中,反应是核心步骤,需要采用高效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在流程设计中,注重各步骤之间的衔接和平衡,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四、设备选型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是关键。
本设计选用了高效能反应器、精密分离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备,以确保生产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同时,设备的选型也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五、工厂布局合理的工厂布局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物流成本。
本次设计采用模块化的布局方式,将生产区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便于生产和维护。
同时,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优化物流路线,降低物流成本。
六、环境保护化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次设计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废气处理设备,确保废水、废气的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同时,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
七、经济效益本设计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的同时,也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选型,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合理的工厂布局和物流优化,降低运营成本。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次化工设计大赛的创新设计旨在提高某化工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工厂布局的紧凑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性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实现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名称: 年产140万吨焦炭焦化厂硫铵工段初步设计设计人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08年12月——2009年1月目录第一章概述1设计依据--------------------------------------------------------------------3 2硫铵生产方法的确定----------------------------------------------------------5 第二章饱和器法硫铵生产工艺1工艺流程图及流程叙述--------------------------------------------------------7 2硫铵工段的正常操作制度------------------------------------------------------8 3硫铵工段的工艺操作参数------------------------------------------------------9 4车间工艺布置---------------------------------------------------------------10 第三章化工计算1计算原始数据---------------------------------------------------------------12 2小时生产能力计算 ----------------------------------------------------------13 3氨平衡计算-----------------------------------------------------------------134 水平衡的计算---------------------------------------------------------------145 热平衡计算-----------------------------------------------------------------15 第四章设备选型1饱和器基本尺寸-------------------------------------------------------------20 2旋风式除酸器的基本尺寸-----------------------------------------------------22 第五章设备结构图叙述及附表1设备结构图叙述-------------------------------------------------------------23 2 工艺设备一览表-------------------------------------------------------------26 致谢-----------------------------------------------------------------------27参考文献--------------------------------------------------------------------28第一章、概述1设计依据(1)设计工程名称:年产140万吨焦炭焦化厂硫铵工段初步设计(2)生产能力:年产干硫铵2.7万吨(3)生产方法:饱和器法<外部除酸式),又称半直接法(4)硫铵主要质量标准:硫铵的主要质量标准(5)硫铵的物理化学性质:硫铵的分子式为,分子量为132.16。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打下化工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体系,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3.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a.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c.化工原理的相关学科和领域2.物质的结构与性质a.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b.物质的相态变化与热力学c.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3.热力学基础a.热力学基本定律和概念b.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c.热力学的应用和工程实践4.化工原理的传质与分离a.传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应用5.反应工程基础a.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b.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c.反应工艺的应用和优化6.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b.流体的流动类型和应用c.流体力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
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中期考试:包括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核。
3.期末考试:总结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王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作者:张三,出版社:化学出版社七、课程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设计目的与意义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化工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将能够熟悉常见的化工流程图、能够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计名称:某化工厂生产甲醇的流程设计。
2.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原料、产物及反应条件,确定该化工厂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进行流程图绘制、物质平衡计算及能量平衡计算。
三、设计步骤1.确定反应方程式: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确定甲醇的生产反应方程式。
2.绘制流程图:根据甲醇生产的反应方程式,绘制甲醇生产过程的流程图,并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等。
3.进行物质平衡计算: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的摩尔数或质量数,以及反应方程式,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验证总摩尔数或质量数是否平衡。
4.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进行能量平衡计算,并验证能量是否平衡。
5.进行流程改进: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四、设计要点1.反应方程式的确定:需要根据甲醇的生产原料及产物,确定合适的反应方程式,并考虑到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如反应热、反应速度等。
2.流程图的绘制:应该清晰明了,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及流程中存在的能量交换。
3.物质平衡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细致地考虑每个单元操作中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的变化情况,确保物质平衡的准确性。
4.能量平衡计算:要考虑到每个单元操作中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确保能量平衡的准确性。
5.流程改进分析:需要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五、设计结果与总结通过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可以得到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得到相应的物质平衡计算和能量平衡计算结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1. 引言1.1. 目的本初步设计说明书旨在提供化工设计项目的详细信息,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管道布局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进一步进行设计和施工。
1.2. 范围本初步设计说明书适用于化工设计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涵盖了以下内容:-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选择- 设备的布置和连线图- 管道网络布局图- 工艺控制及仪表系统概述- 安全设计要求概述2. 设计基础2.1. 工艺概述在本章节中,详细描述了该化工设计项目的工艺流程,包括主要原料的使用过程、反应条件等。
2.2. 设计输入列出了该化工设计项目的主要设计输入数据,如原料性质及用量、产品要求、环境条件等。
2.3. 设计输出说明该化工设计项目的设计输出要求,包括产品产量、质量要求、废水排放标准等。
2.4. 设计标准在这一章节中,介绍了与该化工设计项目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包括国家和行业标准。
3. 工艺流程图3.1. 描述本章节详细介绍了该化工设计项目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各个单元操作的流程、原料与中间产物的输入输出关系。
3.2. 设备选择基于工艺流程要求,对每个单元操作中的主要设备进行了选型和说明,包括设备的工作原理、规格和性能等。
4. 设备布置4.1. 设备布置图本章节提供了该化工设计项目中各个设备的布置图,包括设备的位置、方向和相对关系等。
4.2. 连线图在这一章节中,通过连线图详细描述了设备间的管道连接方式。
5. 管道布局5.1. 管道布局图本章节提供了该化工设计项目中的管道布局图,包括主要管道的位置、尺寸和连接方式等。
5.2. 管道材料选择对于不同的管道材料,说明了其选择的依据和优缺点。
6. 工艺控制及仪表系统6.1. 总体控制方案本章节概述了该化工设计项目的总体工艺控制方案,包括自动化、远程控制和监测等方面。
6.2. 仪表设备选择对于该化工项目中的主要仪表设备,选择了合适的仪表类型和规格。
7. 安全设计要求7.1. 安全流程概述在本章节中,描述了该化工设计项目中的安全流程,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等。
第二章原料、产品、催化剂规格§2.1 原料§2.1.1原料规格原料异丁烷为工业级,质量百分含量为28.7%。
异丁烷的分子式为CH10,4分子量为58.12(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常温常压下,异丁烷是无色可燃液体,稍有气味,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9%~8.4%(体积)。
其一般性质见下表:表2-1 异丁烷的一般性质§2.1.2技术要求工业异丁烷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浑浊,无异臭。
§2.1.3试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的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603制备。
1、性状取不沸腾的冷却试样10ml于内径15mm的试管内,用干燥的布擦干试管外壁附着的霜或湿气,横向透视观察试样颜色及有无浑浊。
然后将试样稍稍加温,使其稍有沸腾,检查蒸汽有无异臭。
2、异丁烷含量和总不饱和烃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试样经气化通过色谱柱,使其中的各组分分离,用火焰离子化检测,面积归一法计算异丁烷含量和总不饱和烃含量。
3、酸度测定按GB∕T7373-1987中2.3的规定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3%。
4、蒸发残留物的测定按GB∕T7373-1987中2.4的规定进行,称取试样250g,精确至0.1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2%。
5、硫含量的测定以GB∕T11141规定的方法进行。
以丁基硫为标准物质配置有机硫标准溶液,硫含量约为0.25mg/ml。
6、气相中不凝性气体含量的测定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使样品气相中的气体通过填充色谱柱,分离不凝性气体(简称NCG)与其它组分,用热导检测计(TCD)检测,外标法计算不凝性气体含量。
一、封面(A4纸)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黑体,小二,不宜超过25字)学生学号:11109510301学生姓名:王某某专业班级:化工工艺0901指导教师:张某某起止日期:2012.11.26~2012.12.21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年产xx万吨xx车间(工段)工艺初步设计一、概述1.1设计依据1.1.1依据有关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文,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文,技术引进报告的批文,设计合同,其他文件等。
对于本次化工设计课程设计,设计依据是指导老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
1.1.2设计项目名称1.1.3生产能力1.1.3 生产方法:阐明本设计所采用的生产方法1.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物理化学性质、技术指标及用途主要原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技术指标及供应1.1.5设计进度:1.2生产方法的确定生产方法的论证(包括原料路线的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理由要写充分).生产过程的主要反应及反应热(全部的反应方程式)生产过程的主要副反应及反应热影响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如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的选择等。
1.3车间组成及生产制度该车间主要由那几个工段组成及设计范围的要求。
生产制度是指年工作日(300天/年),班组制度(5班3运转)、8小时/班等。
二、化工计算(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这部分内容是课程设计中的主要工作,在实际工业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设计做种结果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必要时加上有效能衡算。
2.1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依据)及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叙述按生产顺序,从原料到成品一次叙述各种物料所经过的设备及其在该设备中所发生的变化;写出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其工艺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及物料配比等。
2.2计算依据任务书所给的具体条件,配比、转化率、反应时间等,2.3 物料衡算对过程主要设备或工序进行物料衡算。
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题目:乙醇—水连续精馏浮阀塔设计起止日期:6月13日~ 7月1日课程设计地点:50820指导老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设计任务书§ 2-1 设计目的 (3)§ 2-2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 2-3设计任务及工作量要求 (3)§ 2-4设计进度计划 (4)第三部分:设计计算§ 3-1 塔板的工艺计算 (5)3-1-1 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5)3-1-2 乙醇—水的物性参数计算 (5)3-1-3 塔板计算 (11)3-1-4 塔径计算 (13)3-1-5 溢流装置设计 (15)3-1-6 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 (16)§ 3-2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19)3-2-1塔板压力降 (19)3-2-2液泛 (20)3-2-3雾沫夹带量 (21)3-2-4漏液 (22)3-2-5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22)§ 3-3塔附件设计计算 (27)3-3-1 接管的设计 (28)3-3-2 塔体的初步设计 (29)3-3-3 塔总高度的设计 (30)§ 3-4 附属设备的计算 (31)3-4-1 冷凝器的选择 (31)3-4-2 再沸器的设计 (32)第四部分:参考文献前言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及环保部门,塔设备属于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而精馏操作则是工业中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最常用手段。
其操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在气液两相相互接触时,易挥发的组分向气相传递,难挥发的组分向液相传递,使混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塔设备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的接触机会,使物质和热量的传递能有效的进行;在气液接触之后,还应使气、液两相能及时分开,尽量减少相互夹带。
常用的精馏塔按其结构形式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装有若干层塔板,液体依靠重力自上而下流过每层塔板,气体依靠压强差的推力,自下而上穿过各层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内进行逐级接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及文本格式标准1、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其内容包括:(1)封面(按学校统一排版标准),姓名部分手签;(2)设计任务书(整体采用宋体小四号字体);(3)目录(单独编写,不与正文编号连在一起,一般采用罗马数字表示页码);(4)中文摘要(另起一页);(5)正文;(绪论、设计方案的选择和论证,工艺设计的计算,工艺流程示意图,电算程序结果及及章节的符号说明等内容)(6)结论(设计结果总汇一般以表格的形式);(7)结束语或致谢;(8)参考文献(9)主要符号说明(以表格的形式给出);(10)附录(计算机程序、附图等)。
2、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参考字数:不得小于2000×周数。
3、设计任务书格式(参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4、目录格式:(1)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2)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3)节标题(小四、宋体、居左)(4)页码(小四号、宋体、居右)整个页眉居中印有吉林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字样(楷体五号字)上边距2.3cm。
5、正文格式(1)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2.09cm,右1.59cm,页眉1.5cm,页脚1.75cm,装订线位置左;(2)字体:正文全部用宋体、小四号字;(3)行距:固定值18;(4)页码:底部居中,五号字,宋体;页眉:上部居中,小五号字,楷体;(5)数据表格全部采用五号字,宋体;(6)公式全部用公式编辑器来编辑(12磅字宋体)。
6、参考文献格式:(1)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2)示例:(五号,宋体)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页次。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化工原理教研室2005年11月。
化工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13)1.1 项目综述 (13)1.2 项目可行性分析 (14)1.3 工艺设计 (14)1.3.1 工艺流程图 (14)1.3.2 工艺特点 (15)1.4 厂区及生产概况 (15)1.5 原料以及公用工程 (15)1.5.1 原料来源 (15)1.5.2 公用工程 (16)1.6 产品结构 (16)1.6.1 产品生产方案 (16)1.6.2 目标市场 (17)第二章厂址选择 (18)2.1 选址依据 (18)2.2 厂址概况图 (18)2.3 厂址选择一般原则 (20)2.3.1 原料来源和运输因素 (20)2.3.2 劳动力因素 (21)2.3.3 土地因素 (21)2.3.4 环境条件 (21)2.3.5 动力设施 (21)2.3.6 污染物的处理 (21)2.3.7 政府政策 (22)2.3.8 社会因素 (22)2.4 选址原因 (22)2.4.1 原料来源优势 (22)2.4.2 自然条件优势 (22)2.4.3 气候条件优势 (23)2.4.4 交通运输优势 (23)2.4.5 配套优势 (24)2.4.6 政策优势 (24)2.4.7 人才优势 (26)2.4.8 环保治理优势 (28)2.5 选址周边环境以及保护目标 (28) 2.6 总结 (29)第三章总图布置 (30)3.1 总平面布置的一般思路 (30) 3.1.1 节约用地要求 (30)3.1.2 预留发展用地要求 (30)3.1.3 厂区的通道宽度要求 (31) 3.1.4 地理环境利用要求 (31)3.1.6 组织要求 (32)3.2 总图布置参考的标准规范 (32) 3.3 厂区结构 (32)3.4 各分区介绍 (34)3.4.1 办公生活区 (34)3.4.2 辅助生产区 (35)3.4.3 生产区 (36)3.4.4 储运区 (36)3.5 总图布置详细说明 (37)3.6 主要区域占地面积 (38)第四章车间布置 (39)4.1 设计依据 (39)4.2 车间布置 (39)4.2.1 概述 (39)4.2.2 厂房布置 (41)4.2.3 单元设备布置方法 (46)4.2.4 车间布置概述 (51)第五章工艺方案的选择 (58)5.1 概述 (58)5.2 工艺流程的选择 (59)5.2.1 对二甲苯生产路线与来源 (59) 5.2.2 对二甲苯分离方法的选择 (60) 5.2.3 三种分离工艺的对比 (62)5.3 工艺流程简述 (63)5.3.1 吸附部分 (63)5.3.2 精馏分离部分: (64)5.3.3 反应部分 (65)5.4 工艺过程模拟 (66)5.4.1 模块的选择及物性方法的选用 (66) 5.4.2 吸附分离工段 (67)(1)吸附部分 (67)(2)精馏部分 (69)5.4.3 异构反应工段 (71)5.5 工艺流程优化 (75)5.5.1 解吸剂脱轻塔的优化 (76)5.5.2 抽出液塔的优化 (78)5.6 工艺创新点 (82)第六章换热网络和热集成 (83)6.1 换热网络设计 (83)6.1.1 概述 (83)6.1.2 物流提取 (83)6.1.3 夹点的确定 (85)6.2 技术节能 (92)6.2.1 流股节能概述 (92)6.2.2 其他节能措施 (93)第七章设备设计方案 (94)7.1 设计原则 (94)7.1.1 反应器设计原则 (94)7.1.2 塔设备设计原则 (94)7.2 设计标准 (94)7.3 设计选型范围 (95)7.4 非标设备设计 (95)第一章项目总论1.1 项目综述1.2 项目可行性分析1.3 工艺设计1.3.1 工艺流程图1.4 厂区及生产概况1.5 原料1.5.1 原料来源1.6 产品结构1.6.1 产品生产方案1.6.2 目标市场第二章厂址选择2.1 选址依据《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GB50489-2009《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1998 2.2 厂址概况图2.3 厂址选择一般原则1..原料来源和运输2 劳动力因素3 土地因素4 环境条件5 动力设施6 污染物的处理7 政府政策2.3.1 原料来源和运输因素合适的原料可用性和价格,经常会决定厂址的选择。
《化工工艺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乙烯制取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设计名:学科、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苏州科技学院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注:居中,宋体,小一号,加黑。
注: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小三。
章、节标题和页码,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目录1 总论 (1)1.1 概述 (1)1.2 设计产品的性能、用途及市场需求 (1)1.3 设计任务 (1)2 设计方案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生产工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XXXX (1)2.2 原料及催化剂的选择 (2)2.2.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热量衡算 (2)2.4.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生产流程简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二氧化碳脱除系统的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要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格式基本要求格式基本要求:(1)纸型:A4纸,单面打印。
(2)页边距:上3.5cm,下2.5cm,左2.5cm、右2.5cm。
(3)页眉:2.5cm,页脚:2cm(4)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5)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1.2 页眉页脚的编排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由目录后开始,作为第1页。
封面和目录不编入页码。
页码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填写内容为“苏州科技学院化工工艺设计说明书”。
1.3 正文格式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1.4 章节标题格式(1)一级标题:居左,黑体,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
(2)二级标题:居左,黑体,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为0行,段前0.5行。
(3)三级标题:居左,黑体,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后为0行,段前0.5行。
1.5 文中图表编号正文中的图、表、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如图1,图2……,表1,表2……1.5.1 图的格式描述(1)图的位置①图居中排列。
②图与上文之间应留一空行。
(2)图的版式①“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
②图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图。
(3)图名的写法①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②图名与下文留一空行。
③图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图内文字清晰、美观。
⑤中文图名设置为宋体,五号,居中。
1.5.2 表的格式说明(1)表的绘制方法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
(2)表的位置①表格居中排列。
②表格与下文应留一行空格。
③表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表的下方。
(3)表的版式①表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表。
(4)表名的写法①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
②表名与上文留一空行。
③表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五号。
⑤中文表名设置为宋体,五号,且居中。
1.6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1)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2)参考文献正文:宋体,居左,字号:五号,多倍行距1.25行,段后、段前均为0行。
(3)按照引用的文献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①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专著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②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明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号),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③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④专著(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见(In):文集的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⑤学位论文,表示方法为:[序号] 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博(硕)士学位论文).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⑥专利文献,表示方法为:[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示例如下:1 普通图书[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2]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1] 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2] 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3] 亚洲地质图编目组. 亚洲地层与地质历史概述[J].地质学报,1978,3:104-208.3 论文集、会议录[1]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祥],1990.4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1]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59-92.5 学位论文[1]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6 专利文献[1] 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1993,04,14.8 报纸中析出文献[1] 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 ,11,20(15).[2] 张田勤. 罪犯DNA库与生命伦理学计划[N].大众科技报,200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