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Q德国医院透明及质量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7.20 MB
- 文档页数:34
借鉴KTQ标准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建设医院质量评审制度作为一种非政府同行评议制度,已成为国际医院管理界评价医院质量的一种普遍方式。
德国医院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TQ)是一个公益性的公共管理机构,由德国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组成,通过制定标准和制度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质量认证[1]。
2010年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向德国KTQ认证组织提出质量认证申请,经2年自我评估以及持续改进,于2012年12月10日通过KTQ认证;2015年10月8日,再次获得德国KTQ认证体系的复评认证。
1 KTQ认证标准简介德国KTQ认证标准于2004年起正式推行。
KTQ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以PDCA循环为基本模式设置认证标准,包含6大方面: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导向、安全管理、信息与沟通、领导力、质量管理。
2015版和2009版标准对比,主要有以下区别:(1)2009版共有25个子目录内容,31条核心标准和32条非核心标准(共63条),而2015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仍然分为6大类,将25个子目录调整为19个,标准调整为55条;(2)2015版取消了2009版的核心标准和非核心标准之分,每条标准权重相同、重要性相等,但在55条标准中设若干带“*”标准为必达成标准。
虽然不断改版,但KTQ标准宗旨未变,始终以患者为中心。
从结构上来看,2015版对某些标准做了适当的删减及合并,从而简化了规则条例,明确了目标要求,提高了医院质量管理效率。
从内容上来看,2015版弥补了2009版忽略的细节问题,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就医体验,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
此外,通过运用PDCA循环,将2009版KTQ认证中制定的计划更新为正式的工作内容,使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达到新高度。
2 医院质量管理内涵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核心一环。
德国KTQ质量认证体系在武汉市某医院后勤精细化综合管理中的应用第二届全国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有奖征文参选文章2017年3月24日- 3月27日湖南长沙远大城摘要:武汉市某医院对照德国KTQ质量认证体系中关于医院后勤综合管理的各项标准进行自评,制定改进计划,逐条实施,通过定期满意度调查检查后勤综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结合落实后勤信息反馈制度,继续按照PDCA循环4大步骤不断改善工作流程。
通过进行KTQ质量认证,后勤综合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流程得到完善与更新,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持续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班组员工的工作观念也发生转变,实现了医院后勤综合管理工作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
2004年,德国健康保险联盟、德国医学协会、德国医院协会、德国护理协会和德国医师协会联合成立了第三方医院评审机构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Cooperationfor Transparency and Quality in HealthCare)[1]。
KTQ机构成立后,以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模式来规范医疗机构各个部门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2]。
KTQ质量标准是德国医院管理界在医院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制定时已经考虑到不同国家医院的发展情况,关注的是医疗机构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流程设计和完善,更贴近于我国医院的发展现状[3]。
武汉市某医院由德国的宝隆医生1900年创立于上海,1955年支援中部医疗时整体搬迁至武汉。
引进德国KTQ质量认证体系是该医院延续德国严谨务实的传统和格物穷理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医院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与安全体系、创建国际一流医院的关键因素。
后勤作为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的保障部门,只有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才能确保提供更为先进、高效的保障服务。
该医院经过近2年时间的准备,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德国KTQ质量认证,并成立了专门的KTQ认证办公室。
专家眼中的德国KTQ医院评审让医院管理更透明专家眼中的德国KTQ医院评审让医院管理更透明日期:2013-10-14来源:中国医院管理作者:冉利梅王华高欢欧阳波吕潇继美国医院评审JCI被我国医院广为熟知后并相继获评后,德国KTQ医院评审模式也在我国悄然登录。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于去年12月中旬成为我国乃至亚洲首个通过KTQ认证的医院。
国内学者、管理人员也纷纷开始研究这一评审模式。
本文从KTQ评审机构运行、评审内容、标准等角度全面阐述了该德国医院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简称KTQ),是由德国医院协会、医师协会、护理协会、全德医学会、联邦健康保险公司、德国医疗保险公司共同组建的公益性公共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制定科学合理的医院管理制度和标准,对各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进行检查和质量认证。
德国从2002年开始推行KTQ认证管理制度以来,全国1000多家综合医院都通过了KTQ认证。
从2005年起,KTQ认证又向康复医院、专科医院推广。
凡通过KTQ认证的医院,保险公司可对其免除许多医疗费支付的审查、审核程序。
KTQ医院评审制度由于其公开透明、精细划分、循环管理的理念,受到了德国医院的广泛好评,在推动医院质量和管理改进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KTQ评审机构及其运行解读KTQ是由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共同组建的非营利性机构,与德国政府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没有直接联系。
旨在为医院、门诊、牙科治疗室、心理治疗中心、康复中心以及住院患者(包括部分住院患者)健康护理机构、门诊护理服务、收容所等机构提供自愿认证,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管理,并促进以上机构员工实施和不断改善以患者为中心的内部质量管理系统。
该机构的组织体系见图1。
2.1.KTQ评审方法KTQ评审制度采用自愿评审的方法,有效期为三年,如果医疗机构希望继续使用KTQ认证,需要在认证失效期前完成新的认证。
评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我评估阶段,二是现场调查阶段。
对于KTQ 评估来说,自我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阶段,严格按照KTQ标准进行的自查,能使医院在组织、管理、规范化、质量、安全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
KTQ评审标准在医院后勤工作中的运用医院文化是医院创建初始本身存在的,不同的医院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主导它的是一种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在不断修正提炼的[1]。
利用KTQ评审标准把医院后勤日常的工作行为,管理活动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各种应急预案汇编和演练工作,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和虚心接受意见,加强后勤各科室之间的协调联系,增强每一名员工的执行力,持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标签:KTQ评审标准;后勤;质量;管理水平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日趋完善,对当前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KTQ是2001年德国联邦健康保险公司、德国医学协会、德国医院协会、德国护理协会和德国医师协会联合成立的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TQ认证体系[2]的认证对象有医院、诊所、联合诊所、康复机构、收容所、养老机构以及护理机构,首先通过自我评估衡量质量达到水平并可量化评估,然后通过一次外部评审对自我的结果进行检验,使医院内外部的透明度均获得提高,通过KTQ认证的支持构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医院质量持续改进。
鄂东医疗集团成立于2015年1月,经过行管科全体职工近一年时间的共同努力,不断的进行制度完善和流程再造,持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在集团KTQ 评审的工作中,后勤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肯定。
在1年时间里,KTQ认证体系让我院的后勤工作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我们利用KTQ评审标准来改善、提高医院后勤整体的服务水平,按照KTQ的六大认证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梳理工作流程,努力通过明确员工岗位职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不断加强核心员工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有效完善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和安全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 制定员工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员工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一个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把日常的服务行为、管理活动标准化、规范化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转变[3],利用KTQ评审标准为医院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和值得借鉴的成熟经验,实现服务质量的提高、高效安全的工作环境;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也使得员工清楚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以及该怎么干,用制度和流程来约束员工,但是在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实际操作性方便日常执行,其次要标明修改完成日期以便以后再次更改有对照,作为持续改进的证明。
德国KTQ质量认证体系对我国医院管理的启示王留明;曾正航;廖家智【摘要】Abstract The KTQ certification is now being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by more and more hospitals in Germany. This paper want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ystem and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other hospital certification systems to generate some useful management ideas for Chinese hospitals which would give some new inspir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ospital's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ertification systems in the future.%KTQ质量认证体系是正在德国医院领域大力发展和推广的质量认证系统.本文通过对KTQ质量认证体系的介绍以及其与其他医院质量认证系统的比较研究,总结出KTQ认证中能对中国医院具有借鉴意义的管理理念,以期对我国医院质量认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启发.【期刊名称】《医学与社会》【年(卷),期】2012(025)007【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医院管理;认证体系;KTQ;德国【作者】王留明;曾正航;廖家智【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际交流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际交流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际交流部,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4;R197质量和安全是贯穿于医院所有工作的至高理念。
德国 KTQ 质量认证在病房储备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孙蔚;孙丽凯【摘要】[目的]分析德国 KTQ 质量认证体系在病房储备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德国 KTQ 质量认证前后的病房储备药品管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比较认证前后药品管理缺陷发生情况和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
[结果]认证后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认证前的56.25%;认证后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为6.12 min±3.39 min,明显低于认证前的46.61 min±5.26 min,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通过实施德国 KTQ 质量认证体系,使病房储备药品管理更规范化,确保了病人的用药安全。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566-568)【关键词】德国 KTQ 质量认证;储备药品;规范;管理【作者】孙蔚;孙丽凯【作者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药品管理工作是对药品的基数、储存、有效期及放置方法等的管理[1],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病人的用药安全。
本病区是老年综合病区,病种多、病情复杂,故临时急需用药的机会多,为了减少因临时医嘱过多导致护士频繁领药,提高工作效率,病区需临时储备较多种类的药品,设立临时“小药房”,由护士自行管理,而病房储备药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是医院药品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TQ)是由德国政府委托的第三方医院评审机构,其质量认证标准中将病人的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对药品使用流程及药品质量管理有更加规范严格的要求。
为了确保病人用药安全,顺利通过KTQ质量认证,我科在原有药品管理的基础上,对病房储备药品管理进行了改革,使其更加规范化,我院也成了亚洲首家通过KTQ质量认证的医院。
德国KTQ质量认证体系在医院后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王道雄;邹佩琳;涂宣成;肖万超【摘要】通过KTQ质量认证对医院后勤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应用PDCA循环原理,强化了后勤制度体系建设,构建了后勤安全文化体系,注重员工发展和员工诉求,调动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后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卫生质量管理》【年(卷),期】2015(022)006【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KTQ;质量认证;后勤管理【作者】王道雄;邹佩琳;涂宣成;肖万超【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Cooperation for Transparency and Quality in Health Care,以下简称KTQ)是由德国健康保险联盟、德国医学协会、德国医院协会、德国护理协会和德国医师协会于2004年正式联合成立的第三方医院评审机构[1]。
KTQ 质量认证体系是以PDCA 循环的理念和方式规范医疗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 基本情况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从2012年5月正式启动德国KTQ 质量认证。
首先,认真了解KTQ 评审体系,详细解读KTQ认证标准,63 条标准中涉及后勤管理的共有11 条,对照标准进行相关责任归属的划分。
其次,结合医院实际进行现状评级,详细见表1。
2012年9月份完成了自评报告与自查整改,10月与12月分别接受了德国KTQ 质量认证专家的现场初评与复评,于2012年12月10日成为亚洲首家家通过KTQ 质量认证的医院,医疗质量、病人安全与员工个体发展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