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血液循环途径(一)
- 格式:doc
- 大小:618.50 KB
- 文档页数:6
血液循环系统与内环境的稳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试用本第一章第2节第三部分《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第一课时。
《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这一内容共安排4课时,分别围绕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展开,分析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因为血液循环系统起到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的作用,很多内环境稳定的维持都要通过各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之间的合作完成,所以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是回顾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学习血液循环路线及其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自然》和《科学》两门课程的学习,已具有心脏结构、血管的结构等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较为零散的知识基础。
学生通过前期学习,(1)已经知道血液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等相关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掌握内环境的概念及其稳定的意义。
本节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理解这些系统的生理活动与内环境稳定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主要涉及的“血液循环途径”和“内环境稳定”的内容相对复杂且抽象,因而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
初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能在教师引导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形成新的认识。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师生互动为主,有利于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各种教学资源,如利用flash动画、ppt课件等,引导学生回顾、分析相关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通过回顾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的特征,进而引发思考怎样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引入新课,问题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材、多媒体课件及板书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运用启发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工作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总结。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让学生更加关注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充分体现生命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第四章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血液循环教学目的:1.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础知识。
3.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础知识,以及出血的初步护理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1.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
2.血压。
教具准备:人体血液循环挂图(或人体血液循环电动模型),血压计,使用血压计方法的录像片和放像设备。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欢察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结构及其功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今天一起学习血液循环流动的途径和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变化的知识。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木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我们首先学习体循环的内容。
体循环从左心室开始,左心室中含有动脉血。
“什么是动脉血呢?”哪位同学来回答。
(回答: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
)讲述:对。
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流经全身(肺部除外)各级动脉,最后到达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在这里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红细胞运来的氧以及各种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则由血液运走。
在这里,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请同学思考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网和组织细胞之间?”,另一个是“什么是静脉血,动脉血是怎样变成静脉血的?”(回答:因为毛细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又呈网状遍布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所以有利于物质的交换。
)(回答:静脉血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动脉血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发生气体交换后就变成了静脉血。
)讲述:答的很好。
正是毛细血管具有很多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所以当动脉血流经这里时,才发生物质交换。
同时使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少的静脉血。
静脉血经各级静脉最后汇总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完成了体循环。
简述血液循环的路径血液循环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它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带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的路径可以分为两个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左心室经主动脉流向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循环。
它的路径可以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个部分。
从心脏左心室开始,经过主动脉进入体循环。
主动脉分为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升主动脉供应上半身,降主动脉供应下半身。
主动脉分别分支成各个动脉,供应不同的器官和组织。
比如,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肺动脉供应肺部。
接下来,动脉分支成小动脉,再分为更小的细动脉,最终进入到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最细的血管,它们与细胞紧密接触,通过血管壁的毛细血管壁,氧气和营养物质可以向组织和器官中的细胞传递,同时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会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从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进入到静脉。
静脉将血液从毛细血管收集起来,逐渐合并成更大的静脉,最终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将血液输送回心脏。
上腔静脉收集来自上半身的血液,下腔静脉收集来自下半身的血液。
它们汇合后进入右心房,再经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最后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流向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循环。
肺循环的路径相对简单,主要分为肺动脉、肺毛细血管和肺静脉三个部分。
从右心室的肺动脉开始,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
肺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在肺部,肺动脉分支成肺小动脉,最终进入到肺毛细血管。
接下来,血液在肺毛细血管与肺泡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排出,氧气被吸收。
这样经过肺毛细血管的血液变成含有氧气的血液。
含有氧气的血液从肺毛细血管流出,进入肺静脉。
肺静脉将血液从肺部收集起来,逐渐合并成更大的静脉,最终汇集到左心房,再经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从而完成肺循环。
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可以不断地在人体内循环,保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说课稿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血液循环》说课稿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血液循环》说课稿3篇解剖学血液循环说课稿,以供借鉴。
第三节:血液循环的途径(练习题)1、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2、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
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A.Ⅰ→Ⅲ→Ⅱ→ⅣB.Ⅳ→Ⅱ→Ⅲ→ⅠC.Ⅰ→Ⅲ→Ⅳ→ⅡD.Ⅳ→Ⅱ→Ⅰ→Ⅲ3、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
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A.④→⑩→⑨→⑧→①B.③→⑤→⑥→⑦→②C.②→④→⑩→⑨→⑧→①→③D.①→③→⑤→⑥→⑦→②→④4、某人下肢静脉出现大量血栓(血凝块),血栓脱落后在血液中移动,最有可能停留在()A、脑B、上肢C、肾D、肺5、甲状腺有很强的吸碘能力,用放射性碘注入肱动脉后,首先测到放射性碘的是()A、主动脉B、肺动脉C、甲状腺静脉6、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
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A、主动脉和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和肺动脉C、肺静脉和肺动脉D、肺动脉和主动脉7、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B.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C.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D.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8、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A.左心房、右心房B。
左心室、右心室•C。
左心房、左心室D。
右心房、右心室9、右图中D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A.含氧多主动脉B.含氧多肺动脉C.含氧少主动脉D.含氧少肺动脉10、图1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11、在血液循环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会倒流的原因是()A、血液的惯性作用B、心脏和血管内瓣膜的作用C、血管壁的弹性作用D、心脏收缩和舒张的结果12.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B.该图表示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C.和①④相连的血管都是静脉D.从③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13.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原因是它与()血管相连,将血液运往全身A.上下腔静脉B.肺动脉C.主动脉D.肺静脉14.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若要被头部的组织细胞所利用,其运输路径是()①左心房、左心室②右心房、右心室③肺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下腔静脉⑧颈动脉A.⑦①⑥③⑤②④⑧B.⑥①⑤③⑦②④⑧C.⑦⑥③⑤①②④⑧D.⑦②⑤③⑥①④⑧15.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肾小球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D.若B为小肠,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16.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一、血液循环的途径(一)途径1.(2019·湖南湘西)正常情况下,人体心脏的心房收缩时,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由()A.心房流向心房B.心房流向心室C.心房流向静脉D.心房流向动脉2.(2019·聊城)如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当人生病需要输液时,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组织细胞所要流经血管的次序是()A.a→b→c B.b→a→c C.c→a→b D.b→c→a 3.(2019·龙东、鸡西)能正确表示心脏中血液流动方向的是()A.心房→心室→动脉B.心房→动脉→心室C.心室→心房→动脉D.动脉→心室→心房4.(2019·湖北宜昌)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支气管B.B系统中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小肠C.D的名称是左心房D.a代表葡萄糖、脂肪酸、蛋白质等物质5.(2019·四川乐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菌,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B.输液时,刺入的手背上的“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C.臀部肌肉注射的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D.某A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需输血,应输入A型血最为安全6.(2019·台湾)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所连接的血管之示意图,甲、乙为心脏右边的腔室,丙、丁为心脏左边的腔室。
脑细胞的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会最先到达图中的哪一腔室?()A.甲B.乙C.丙D.丁7.(2019·杭州)如图是人体内血液离开左心室,经消化器官再回到左心房的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的血管是()A.甲和乙B.甲和丁C.丙和丁D.乙和丙8.(2019·枣庄)你体验过吗?在生病“打吊瓶”时嘴里会感觉发苦,这是因为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舌上刺激味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并在大脑皮层形成苦的感觉。
有关药物到达味觉感受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静脉进入体内 B.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C.两次经过心脏 D.只经过1次体循环和肺循环9.(2019·湖南株洲)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的缓慢流出,需用止血带扎紧伤口近心端止血B.入院后因大量失血,为防止贫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D.输液治疗时,针刺入静脉,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二)血液变化10.(2019·甘肃定西、平凉)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11.(2019·湖南邵阳)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和③正处于舒张状态 B.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相等C.②和④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D.从②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12.(2019·四川广安)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部位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A.肺部毛细血管网 B.肺静脉C.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 D.肺动脉13.(2019·湖北宜昌)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甲是动脉,流动脉血B.血管乙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C.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D.c代表氧气,d代表二氧化碳14.(2019·青岛)右图是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示意图。
生理学血液循环(一)引言:生理学血液循环是指人体内心脏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并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重新输送回心脏的过程。
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之一。
本文将从血液循环的起点、心脏结构、心脏循环的步骤、动脉和静脉的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的调节等方面,详细介绍生理学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
正文:一、血液循环的起点1.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起点之一;2. 心脏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实现血液的泵动;3. 血液循环起点同时也包括肺血循环和体循环。
二、心脏的结构1. 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2. 心房和心室之间通过心瓣膜相隔;3. 心房和心室各自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4. 心脏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实现血液的泵送。
三、心脏循环的步骤1. 心脏舒张期:心脏室壁松弛,心室内充满血液;2. 心房收缩期:心房肌收缩,将血液推到心室;3. 心室收缩期:心室肌逐渐收缩,将血液从心室推入动脉;4. 心脏舒张期:心室肌松弛,血液充满心脏。
四、动脉和静脉的功能1.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血管;2. 动脉具有弹性壁和一定的收缩能力;3. 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输送回心脏的血管;4. 静脉具有较大的容量和较低的压力。
五、血液循环的调节1. 自主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的调节;2. 神经调节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3. 具体的调节机制包括血压调节、心率调节等。
总结:生理学血液循环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过程,起始于心脏,通过心脏结构的收缩和舒张实现血液泵动,进而完成心脏循环和体循环。
动脉和静脉在血液输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功能各不相同。
此外,血液循环还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维持铺设全身的血流稳定。
深入了解生理学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对于护理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循环的一般过程
血液循环是人体内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过程,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
1. 体循环( systemic circulation):
血液从左心室泵出,通过主动脉送到全身各部位。
在毛细血管层面,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氧气、营养物质释放给细胞,同时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收集。
血液逐渐汇集,形成静脉,最终返回右心房。
2.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血液从右心室泵出,通过肺动脉送至肺部。
在肺部的毛细血管网中,血液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
富含氧气的血液随后返回左心房,开始新一轮的体循环。
整个血液循环过程依靠心脏的泵血作用和血管系统的输送功能维持。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送血液,血管则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血液在循环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和流动速度,以保证有效的物质交换。
1。
第三节 血液循环途径(一)【知识要点】一、血液循环: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
构成血液的成分有液态的血浆,以及各种血细胞。
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
人体物质运输: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血红蛋白: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
血液功能: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食病菌;⑤调节体温。
输血:将献血者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
人类最基本血型为ABO 型、A 型、B 型、AB 型、O 型四种。
人体血型是终生不变的,且可以遗传。
输血以同型血最好。
二、血管 动脉 有很强的弹性,管壁有发达的富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也有平滑肌。
静脉 管壁比动脉薄,静脉承受压力也较小。
在横切面上,动脉因管壁弹性大而圆涨,静脉则因管壁薄软而皱缩。
毛细血管 血管中最纤细的部分,管腔直径不过4μm ~12μm ,管壁只有一溥层内皮细胞,其外有少许结缔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中的血浆可通过管壁而进入各组织中,成为组织液或细胞间液。
血液流过毛细血管网后,由小静脉收集,再经静脉系统流回心脏。
血液(红色粘稠 液体成年人 7%-8%) 血浆 (55%)水:91%-92%蛋白质:7% 葡萄糖:0.1% 无机盐:0.9% 血细胞 (45%)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 白细胞:0.5-1万个/mm 3 吞食病菌有保护、防御作用血小板:10-30万个/mm 3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作用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男:500万个/mm 3(14克/100ml)女:420万个/mm 3(12克/100ml)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心脏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淋巴管 淋巴器官淋巴结 扁桃体 脾循 环 系 统三、解读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患有炎症(白细胞数量偏高)和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偏低)。
【典型例题】例1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在被扎处的远心端静脉积血膨大突起,这说明()A,静脉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B,静脉的分布位置都十分浅C,静脉的管腔很大,管壁的弹性大D,静脉血管内无瓣膜例2 皮肤划破而流血,不久后,会自然止血,这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上皮细胞例3 人的动脉出血远比静脉出血要危险,这是因为动脉中的血液()A,含更多的养料和氧气B,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C,含有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D,无含氮废物和二氧化碳例4.在病人上臂抽血、滴注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A动脉、动脉 B 动脉、静脉 C 静脉、动脉 D 静脉、静脉例5.人体大量失血时,会头晕。
这是由于大量失血,使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大量减少,血液的___ ____能力降低造成脑部_________不足的缘故例6.下列不是血液的防御保护功能的是()A血浆将药物运输到全身起治疗作用 B 某些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和坏死的组织C 某些血浆球蛋白具有抗病作用D 伤口处凝血反应是为了防止病原体的侵入【经典练习】一.选择题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水2.在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的是()A红细胞和白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和血小板 D 白细胞3.血细胞有一定的寿命,原有的血细胞不断地衰老死亡,又有新的血细胞产生。
新的血细胞是由()A已有的血细胞分裂产生 B 红骨髓产生C 血管内壁上皮细胞的分化产生D 心脏产生4.下列动物中,血液循环途径与人类基本相同的是()A家兔 B 鲫鱼 C 鳖 D 蝮蛇5.桡动脉的脉搏是由于()A心脏振动直接引起的 B 心脏射出的血液冲到这里引起的C 主动脉的搏动沿着动脉壁传来的D 桡动脉的血压造成的6.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A含废物多 B 含二氧化碳多 C 不含氧气 D 在静脉中7.血液的组成成分是()A血浆和血细胞 B 血浆和白细胞 C 血浆和红细胞 D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8.血液在结构层次上是()A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9.在人体抽取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的作用是()A使血细胞和血浆分层 B 防止血液凝固 C 加速血液凝固 D 破坏血细胞10.血液中具有运输氧功能的物质是()A红细胞 B 血浆蛋白 C 血红蛋白 D 氧合血红蛋白二.填空简答题1.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形体最大的是___________,形体最小的是_________。
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___________,这是因为在红细胞的____________中有血红蛋白,而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低于一定量时,就会出现精神不振、脸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症状。
贫血症状出现的原因是血液____________的能力大大降低了。
3.某成年男子去医院作常规血液检查,结果如下:A血红蛋白是0.11克/毫升 B 红细胞数是500万个/立方毫米C 白细胞数量是20000个/立方毫米D 血小板计数是26万个/立方毫米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检查数据中,不正常的是_________。
(2)此人可能患了何种疾病?________________4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__(填病症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循环(小测)1.动物经过摄食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进入生物体后,由循环系统来完成运输到各个需要的组织器官,动物的循环方式有循环和循环两种。
2.动脉是运输血液心脏的血管,静脉是输送血液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于和之间的微细血管。
主动脉和肺动脉分别连接和肺动脉内流的是血。
3.血液包括(55%)和(45%)。
血浆:作用。
血细胞:①作用。
②作用。
③作用。
4.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5.在下列血液的成份中,具有防御、保护功能的是()A,红细胞和白细胞B,红细胞和血小板C,白细胞和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浆6.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7.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小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粘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8.张华的哥哥最近常感到头晕、疲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他到了医院做了血常规化验,下面是化验报告单,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检验目的红细胞 2.9×1012/L送检人年月日白细胞 6.8×109/L医师血小板 2.0×1011/L友情提示:成年男子正常细胞参考值)A,青光眼B,贫血C,阑尾炎(2)判断的依据是:与参考值相比过少。
(根据血细胞的数量分析)(3)你应该建议他多吃含较多的食物。
()A,钙B,铁C,锌9.在一个成年男子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总含量约为()A,几十克B,几十毫克C,几百克D,几百毫克10.哈维是英国生理学家,做了如下一个实验:他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下方的静脉隆起而动脉却变得扁平;在丝带上方的动脉隆起而静脉扁平。
这事实说明了()A,血流方向相反:动脉离心方向,静脉向心方向B,血流方向相反:动脉向心方向,静脉离心方向C,血流方向一致:静脉有静脉瓣所以隆起D,血流方向一致:动脉有动脉瓣所以隆起11.下面对人体“动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动脉血的血管B,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C,将静脉血送入肺的血管D,与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12.完成下列概念图13.贫血是指()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14.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能量提高1. 下图是在加入少量的抗凝剂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鸡血,直立静置一段时间后的血液分层情况,其中正确的是()2. 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A. 白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3. 下列哪一项不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A. 数量大、分布广B. 管壁非常薄C. 血液速度很慢D. 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红细胞单向通过4. 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A. 房室瓣B. 动脉瓣C. 静脉瓣D. 以上三项都是5. 下列哪项不是动脉的特征()A. 管壁厚、弹性大B. 运血出心脏C. 血流速度快D. 管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6. 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A. 心脏B. 动脉C. 静脉D. 毛细血管7. 医生“切脉”和量血压处分别是()A. 桡动脉、肱动脉B. 尺动脉、肱动脉C. 尺动脉、桡动脉D. 桡动脉、肱二头肌8. 医学上判断贫血的依据是少于正常值的()A. 血液的量B. 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量C. 血细胞的数量D. 血浆的量9.判断正误(1)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的血管()(2)动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层()(3)静脉和动脉比,管壁较薄、弹性小,所以血液流动的块()(4)静脉血是颜色暗红、含养料少的血液()10. 人体患又血病时,容易流血不止,这可能是由于()A. 血红蛋白增多B. 血小板过少C. 白细胞增多D. 白细胞过少11.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毛细血管的辨别特征是:()A. 管腔较细B. 管腔较粗C. 血液流向心脏D. 管中红细胞成单行通过12. 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A. 体内血液总量过少,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B. 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C. 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D. 血液中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13.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分离B.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结合C. 红细胞不能运输二氧化碳D. 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就呈鲜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