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
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
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
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
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规律总结:①体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动脉,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肺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体循环肺循环起点左心室右心室终点右心房左心房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功能为组织细胞运采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联系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体循环和肺循环虽是两条不同的循环路线,但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循环的起止点都在心脏。
心脏把两条循环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组织细胞不断运来氧气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从而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任务。
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如图: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血液循环的特点
血液循环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循环性: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沿着一定的循环路径不断流动,构成闭合的循环系统。
血液从心脏发出,经动脉系统供应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然后经静脉系统回流至心脏,完成一次循环。
2. 双循环: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个部分。
肺循环指血液从心脏经肺动脉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再通过肺静脉回到心脏。
体循环指血液从心脏经主动脉分支供应全身各组织器官,再通过静脉回流到心脏。
3. 高速循环:血液在动脉中的流速较快,尤其是在主动脉中流速较高。
这是由于心脏的收缩力强大,能够将血液迅速推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确保有效供应。
4. 可调节性:血液循环可根据身体不同的需求发生调节,以维持血液的流动平衡。
例如,在运动时,心脏收缩增强,提高了心输出量,以满足肌肉的需氧量;而在休息时,心脏收缩减弱,降低了心输出量。
5. 与呼吸循环相互影响:呼吸和循环是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两者相互影响。
当呼吸加快时,心率也会加快,以便更多的氧气通过血液传递到组织器官中;而心跳减慢时,呼吸也会相应减缓。
总之,血液循环通过心脏的推动,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并起到热量调节、免疫、荷尔蒙传递等功能,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血液循环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通过血液在体内不断循环和输送,确保各个器官和组织能够得到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排出体外。
而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正是保证这一过程顺畅进行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我们需要先了解血液的组成以及循环系统的结构。
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其中,红细胞携带氧气,白细胞参与免疫防御,而血小板则负责止血。
血浆则是这些细胞的载体,同时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脂类等补充能量和维持稳定活动所需的物质。
正常的血液循环通路可以分为两个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心脏左心室流出,通过主动脉和各个动脉进入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完成物质交换,并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静脉回流到右心房。
而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流出,经过肺动脉进入肺部,通过肺毛细血管与肺泡接触,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进入体循环。
具体来说,在体循环中,从主动脉发出的一支叫做腹主动脉,它将血液输送到腹部和下肢。
另一支称为颈动脉,它将血液供应给头颈部。
主动脉分布于整个体腔,并在形状上类似一个“树枝状”的结构,不断分支的动脉与血管网相连,将血液输送到每一个细胞和组织。
静脉则是由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汇集而成,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回流至心脏。
而在肺循环中,肺动脉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进入肺毛细血管与肺泡接触,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之后,通过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再次进入体循环。
总结起来,人体正常血液循环通路从心脏开始,通过循环系统中的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不断循环进行,保证了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生命活动的延续。
对于血液循环通路这一主题,我个人认为它体现了人体的复杂性和完美性。
通过了解血液循环通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及维持生命的机制。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体循环路线:[4]左心室→[16]主动脉→[5、9]各级动脉→[11、18]全身各处毛细血管→[12、17]各级静脉→[15、14]上、下腔静脉→[1]右心房
(2)肺循环路线:[2]右心室→[7]肺动脉→[6]肺部毛细血管→[8]肺静脉→[3]左心房(3)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与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在[ 6] 肺部毛血管处进行交换,由此血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即由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
(4)血液能在人体血管中循环,主要是因为构成心脏的肌肉发达,能够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血液在人体内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是因为在心脏与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5)若某人患急性肺炎,需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试写出药液从其上肢静脉到达肺部经过的路径:17→15→1→2→7→6。
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扮演着将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输送至身体各个部分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血管网络:供应和回收血液的路径血管网络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动脉是离开心脏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大型血管,而静脉则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返回心脏。
两者通过毛细血管相连,这些微小而密集的管道能够使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渗透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同时也将废物收集并运回到循环系统中。
二、心脏:推动血液流动心脏作为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起到了推动并保持稳定流动的关键作用。
人体有四个心房和四个心室,左右两侧互相对称。
当心肌收缩时,心脏泵出富含氧气的血液经动脉系统的血管,将其输送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随后,废物和二氧化碳被静脉带回心脏,重新接受新鲜的血液。
三、红细胞:运输氧气与营养物质血液中的红细胞是体内最常见的细胞类型之一,它们携带着呼吸所需的氧气并将其运送到全身组织。
当红细胞通过肺部时,其表面的血红蛋白能够与吸入的氧气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并在血液中形成一个弱化学键。
这使得释放和供应给身体其他部分更多的氧气变得可能。
除了携带和释放氧分子外,红细胞还能运输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等,以满足身体正常功能运作所需。
四、白细胞:免疫保护作为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白细胞在人体内起着防御与保护的作用。
它们能够寻找并摧毁体内的病原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当有细菌或病毒进入人体时,白细胞会迅速识别并消灭这些入侵者,从而保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和健康。
五、血小板:止血与修复在出现创伤或损伤时,血小板充当着维持止血机制和组织修复过程中重要角色。
当组织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到损伤部位,并通过释放凝血因子促使形成一个血栓。
该血栓能够防止进一步流失大量血液,并为修复提供必要的支持。
六、淋巴系统:清除废物与免疫功能除了循环系统外,淋巴系统也参与了身体废物清除和免疫功能。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
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
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
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
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八年级生物血液循环系统知识点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而血液循环系统则是众多生命体所拥有的共性之一。
在八年级生物学课程中,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其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个部分组成的。
其中,血浆是血液中所含的液体部分,包括了水分、电解质、营养物质、激素等。
而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类型组成。
其中,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则是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的基础,血小板则具有止血的作用。
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核心,它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个部分组成。
通过心脏的不断收缩和舒张,心脏能够使鲜血流向全身,为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
三、血液循环的路径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是通过心脏和血管系统来进行供应和输送的。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它们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路径。
我们的心脏通过肺动脉将经过氧合的血液送到肺部,使其吸收足够的氧气,然后再通过肺静脉将经过氧合的血液送回心脏。
经过左心室的压力推动,血液再次被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从而完成了血液循环系统的循环路径。
四、心血管疾病心脏和血管疾病是我们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的产生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五、总结血液循环系统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其中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血液的组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路径以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等内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身体的健康,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
体循环的路径和意义人体的循环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支撑着人类对生命的维持和发展。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负责血液中氧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帮助人体达到机能均衡,确保器官的功能,有效地维持机体的活力。
《体循环》指的是血液循环系统,它是人体维持健康,抵御疾病和外界侵害的基础。
人体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液和淋巴系统等,它们通过循环一直贯穿人体的各个部位。
心脏负责将氧含量较高的血液通过血管运输到器官,支持机体各系统的活动,帮助机体维持正常功能。
血液从心脏中被排出,经过大动脉、静脉、小动脉、毛细管之间的往复循环,终于回到心脏中。
血液在完成心脏和器官之间的循环时,将氧、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细胞和免疫物质等转移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保持机体的活力。
血管是人体循环的主要路径,它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部分构成,动脉将血液带离心脏,将氧分布到器官;静脉将血液返回心脏,将代谢物质、细胞回收;毛细血管调节血流,调整血液的扩张和收缩。
淋巴系统则存在于血管之外,主要是由淋巴管和淋巴细胞构成。
它们在血液循环中起着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过滤作用,协助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保护机体免受外界侵袭。
循环系统的运行不仅仅取决于心脏的运转,器官的健康也至关重要。
血管壁的弹性,血液的粘度,淋巴系统的健康状态,毛细血管的功能状态等,都会影响循环系统的运行。
借助正常的饮食和运动,保持血管壁的弹性,血液的流动,维持淋巴系统的健康,保护毛细血管的功能,有助于保持血液循环的均衡,维持身体健康。
人体的循环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它负责将氧含量较高的血液通过血管运输到器官,并将其返回心脏,为身体提供氧、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等,同时过滤有害物质,维持器官之间的机能均衡,为机体提供活力和健康状态。
只有当人体的循环系统保持正常运行时,才能有效地维持机体健康,为人类生活和活力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