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可编辑引用版)
- 格式:doc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126
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45.1 一般规定45.1.1 土样应为原位的砂土、粉土和黏土。
45.1.2 对于流塑状态的软黏土层,不宜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45.2 仪器设备45.2.1 标准贯入器(图45.2.1)应由刃口形的贯入器靴、对开圆筒式贯入器身和贯入器头3部分组成。
图45.2.1 标准贯入器结构图(单位:mm)1-贯入器靴;2-贯入器身;3-贯入器头;4-钢球;5-排水孔;6-钻杆接头45.2.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标准贯入器:其机械要求和材料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 15406和《土工试验仪器贯入仪》GB/T 12746的规定。
具体规格应符合表45.2.2的要求;表45.2.2 贯入器规格2 落锤(穿心锤):钢锤质量为63.5kg±0.5kg,应配有自动落锤装置,落距为76cm±2cm;3 钻杆:直径42mm,抗拉强度应大于600MPa;轴线的直线度最大允许误差应为±0.1%;4 锤垫:承受锤击钢垫,附导向杆,两者总质量宜不超过30kg。
45.3 操作步骤45.3.1 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当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进行试验时,应使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以免出现涌砂和坍孔,必要时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壁,下套管时,套管不得进入钻孔底部的土层,以免使试验结果偏大。
45.3.2 先用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残土,清孔时应避免试验土层受到扰动。
45.3.3 贯入前应拧紧钻杆接头,将贯入器放入孔内,避免冲击孔底,注意保持贯入器、钻杆、导向杆连接后的垂直度,孔口宜加导向器,以保证穿心锤中心施力。
在贯入器放入孔内后,测定其深度,残土厚度不应大于10cm。
45.3.4 采用自动落锤法,锤击速率宜采用每分钟15击~30击,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N,同时记录贯入深度与试验情况。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部分)GBJ1-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2-86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3-8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86 木结构设计规范GBJ6-86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7-8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9-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10-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1-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2-87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7-8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8-87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21-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50023-95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J25-9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J27-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8-9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J29-90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J63-90 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4-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6-84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J68-84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9-84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70-94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J71-84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J72-84 冷库设计规范GBJ73-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4-8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5-84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7-85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J78-85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80-8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3-97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J84-8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5-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6-85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8-85 驻波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50089-98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J90-85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1-99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2-96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E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98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095-98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96-99 住宅设计规范GBJ97-8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9-86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100-87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2-87 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J103-87 总图制图标准GBJ104-87 建筑制图标准GBJ105-87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J106-87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8-8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9-87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J110-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11-87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2-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3-87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4-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5-87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7-88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8-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9-8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20-88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1-88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2-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3-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4-88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5-89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6-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7-89 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GBJ128-90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9-90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30-90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1-9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2-90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3-90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4-90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5-90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J136-90 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GBJ137-9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8-90 水位观测标准GBJ139-90 内河通航标准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短波广播发射台与电缆载波通信系统的防护GBJ141-90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2-90间距标准GBJ143-9 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护间距标准GBJ144-90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5-90 土的分类标准GBJ146-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GBJ148-90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2-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3-92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4-92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50155-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6-92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50157-92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8-92 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9-92 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7-92 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2-9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3-92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1-92 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GB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验收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5-93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GB50178-93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1-93 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182-9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3-9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6-93 港口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8-93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9-93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90-93 多层厂房楼盖抗微振设计规范GB50191-93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2-93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4-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5-94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6-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7-94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9-94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计一标准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1-94 防洪标准GBJ201-83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 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7-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J208-8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0-83 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1-87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4-89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5-9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6-94 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8-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3-95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4-95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6-95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T50228-96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50229-9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31-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J233-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1-9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2-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3-94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0-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1-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62-97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50263-9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4-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16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SD144-858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试行)DL/T5141-20012001旧规范新规范序号名称国家标准出版年代替名称国家标准出版年17砼重力坝设计规范(补充说明)SD21-197878砼重力坝设计规范DL/T5108-19999918碾压砼坝设计导则DL/T5005-9292砼重力坝设计规范DL/T5108-19999919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2002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200121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J61-8181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679-19999922水力发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DLJ1-80(86)水利发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9323水利水电工程砼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DJ82-79 (96)79 96水利水电工程砼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 DL/T5199-200420042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DJ210-838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9425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81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DL5013-92922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7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5109-1999200027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D184-868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9999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200329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7-838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00230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DJ17-78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20003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定SDJ22-797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定SL44-9393、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一、总则1、制定依据:为了加强土地复垦管理,促进土地整治与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依据《土地复垦规定》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建设破坏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工业排污破坏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和《水毁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3、土地复垦技术质量控制原则:3.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复垦规划。
在城市规划区内,符合城市规划。
强调服从国家长远利益,宏观利益。
3.2依据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兼顾自然条件与土地类型,选择复垦土地的用途,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建设则建设。
条件允许的地方,应优先复垦为耕地或农用地。
3.3复垦后地形地貌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3.4保护土壤、水源和环境质量,保护文化古迹,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次生污染。
3.5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4、名词、术语:4.1土地破坏:由于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导致土地的挖损、塌陷、压占等称之为土地破坏。
4.2土地复垦:指对被破坏的土地,通过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4.3土地复垦率:已复垦的土地面积与被破坏土地的面积之比。
即, L(%)=Y/P×100%式中: L——土地复垦率(以百分率表示);Y——已复垦土地面积(公顷);P——被破坏土地面积(公顷)。
5、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5.1检验的时机:复垦为农用地(含林、牧、渔等)的土地复垦,一般由复垦工程和初步生态恢复二部分构成。
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分为二个阶段进行。
5.1.1第一阶段检验:在复垦工程完成后,即可申请第一阶段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
5.1.2第二阶段检验:初步恢复生态后,进行第二阶段复垦土地质量的检验。
一般情况下,在复垦工程完成后第三年进行。
复垦后用于渔业等养殖业时,须在第三养殖年进行第二阶段检验。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下载篇一:水文地质方面的规范水文地质方面的规范标准DL/T 5034-2006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SL 373-2007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B10049-200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EJ/T 1194-2005 地浸砂岩型铀矿水文地质勘查规范GB50027-2001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DZ-T0047-1993_水文水井钻机技术条件DZ/T0181-19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HG/T 20578-1995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规程HG/T 21587-1995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标准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CJJ 56-1994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CJJ 57-1994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CJJ 61-1994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94CJJ/T 76-1998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GB 50021-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GB 50218-19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307-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 50266-19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J 27-198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GBJ 112-1987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23-198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GBJ 145-1990 土的分类标准JGJ 69-1990 PY型预钻式旁压试验规程JGJ69-90JGJ 72-1990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90 JGJ 83-1991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JGJ 84-1992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84-92 JGJ 87-19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JGJ 89-1992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JGJ/T 8-199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GB/T 18507-200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 18508-2001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324-2001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299-2004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SL 299-2004SL 286-2003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 SL 286-2003SL 245-19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 SL 245-1999SD 128-1987 土工试验规程(第三册)DL/T 5034-1994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DL/T 5074-1997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96-1999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DL/T 5102-1999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规程DL/T 5104-1999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DL/T 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DL/T 5125-2001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SL 326-2005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Z/T 0223-2002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7-2002 滑坡、崩塌监测测量规范DGJ 08-37-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附图A、B、C、D)CJJ 61-200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ECS 34-199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遥感技术规程CECS 99-1998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附条文说明)DBJ 08-37-1994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 08-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DLJ 206-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DZ 44-1986 城镇及工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T 0017-1991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JG/T 5061.7-1995 黄土取土器JTJ 269-19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附条文说明)JTJ/T 320-1996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SDJ 24-198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规程SL 237-20001-1999 土的工程分类(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2-1999 土样和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3-1999 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4-1999 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5-1999 比重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6-1999 颗粒分析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7-1999 界限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8-1999 湿化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09-1999 毛管水上升高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0-1999 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1-1999 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2-1999 承载比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3-1999 回弹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4-1999 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5-1999 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6-1999 黄土湿陷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7-1999 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8-1999 一个试样多级加荷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19-1999 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0-1999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1-1999 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2-1999 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3-1999 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SL 237-20024-1999 自由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5-1999 膨胀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6-1999 收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7-1999 膨胀力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8-1999 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29-1999 弹性模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0-1999 土的变形参数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1-1999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2-1999 振动三轴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3-1999 共振柱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4-1999 冻土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5-1999 冻土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6-1999 冻结温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37-1999 冻土导热系数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8-1999 未冻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39-1999 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0-1999 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1-1999 原位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2-1999 原位渗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3-1999 原位直剪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4-1999 十字板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 SL 237-20045-1999 标准贯入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6-1999 静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7-1999 动力触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8-1999 旁压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49-1999 载荷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0-1999 波速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1-1999 原位冻胀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2-1999 原位冻土融化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3-1999 粗颗粒土的试样制备(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4-1999 粗颗粒土相对密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5-1999 粗颗粒土击实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6-1999 粗颗粒土的渗透及渗透变形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7-1999 反滤料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8-1999 粗颗粒土固结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59-1999 粗颗粒土直接剪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0-1999 粗颗粒土三轴压缩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1-1999 化学分析试样风干含水率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2-1999 酸碱度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3-1999 易溶盐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4-1999 中溶盐石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5-1999 难溶盐碳酸钙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6-1999 有机质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7-1999 游离氧化铁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8-1999 阳离子交换量试验(附条文说明)SL 237-20069-1999 土的矿物组成试验(附条文说明)SLJ 7-198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物探规程 (电法勘探部分、地震勘测部分、测井部分) SYJ 58-1989 静力触探技术规定(含条文说明)TB 10014-1998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 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 10042-1995 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测规则TB 10055-1998 铁路工程地质黄土地区勘测规则YBJ 31-1986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YBJ 42-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TBJ 37-1993 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YB/T 9009-1998 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T 9033-1998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和供水管井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YS 5205-2000 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06-2000 工程地质测绘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07-2000 天然建筑材料勘探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08-2000 钻探、井、槽探操作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3-2000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4-2000 注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5-2000 抽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6-2000 压水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8-2000 岩土静力载荷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19-2000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0-2000 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1-2000 现场直剪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2-2000 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3-2000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4-2000 旁压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SJ 225-1992 土工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YB 9010-1998 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YS 5227-1995 湿陷性土起始压力测试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143-2004 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YS 5229-1996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 5230-1996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DL/T 5074-2006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34-2006 电力工程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程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HG/T 20691-2006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操作技术规程HG/T 20693-2006 岩土体现场直剪试验规程设计规定HG/T 20694-2006 振动沉管灌注低强度混凝土桩施工技术规程CECS 55-1993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DBJ 08-1972-1998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附条文说明)DL/T 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TD/T 1009-200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JGJ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篇二:DZT 0148-9水文地质钻探规程Word 文档GWI技术要求系列总则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 年3 月11 适用范围及有关说明1.1 本技术要求系列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系列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实施项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以下简称“项目”)专门制定,是适用于项目所有工作内容的统一技术要求体系。
建筑工程材料取样规定为了便于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与试验人员准确理解和掌握常规试验项目的有关知识,与时准确完成建筑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特将常规试验项目的取样规定整理如下,希望对现场技术员与试验员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未尽事请直接咨询工程检测##〔原中心试验室〕。
一、水泥检测依据:GB175-92 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92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91 复合硅酸盐水泥检测项目:3d〔或7d〕和28d强度、安定性、细度、稠度、凝结时间1.取样单位同品种、同标号、同编号为一取样单位,袋装和散装应分别编号和抽样,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规定;10--30万吨/年不超过400t为一编号;4--10万吨/年不超过200t为一编号。
2.取样方法和数量①从20个以上袋中等量取样后混匀;②从3车罐中等量取样后混匀;3.委托单的填写试验委托单必须逐项填写,如生产厂名、品种、标号、代表数量、工程名称等等。
4.废品和不合格品和标准废品:Mg0、S03、初凝时间、安定性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不合格品: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指标,为为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标号、工厂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者,也属于不合格品。
对于不合格品或废品水泥、由检测中心上报至监视总站,再由总站或各分站进展处理。
5.几个注意点1〕所用的水泥必须要有进京准用证;2〕水泥检验一定要与时,只有安定性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最好等3d或强度报告出来后再使用;3〕假设同批水泥存放超过三个月,应重新检验。
二、砼检测依据:GBJ81-85 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107-87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检测项目:抗压、抗折、抗渗、配合比设计、和易性试验、容重、初凝测定1.取样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其取样频率为:1.抗压抗折①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的砼至少取样一次;②每一工作班不足100盘〔高精尖指同配比〕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现浇楼层每层一组三块试块2〕抗渗①水箱每个配合比为一批;②地下室、底板、侧面各为一批;每批二组试块,一组六块2.抗压试块的制作和养护1〕每组三块试块应在同一盘中取样;2〕试模的尺寸大小与粗骨料粒径有关:石子粒径mm 试模规格·mm3≤25 1003≤40 1503>40 20033〕制作①准备工作:将试模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上机油或其他脱模剂〔注意不要太多〕;②成型a震动台成型砼拌合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进内壁用抹刀略加插捣并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要防止自由跳动,振动持续到砼外表出浆为止,然后用抹刀抹平。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气象与水文社会经济工程地形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堤线布置河堤堤距的确定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一般规定软弱堤基处理透水堤基处理多层堤基处理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一般规定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堤顶高程土堤堤顶结构堤坡与戗台护坡与坡面排水防渗与排水设施防洪墙7堤岸防护一般规定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抗滑稳定计算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一般规定穿堤建筑物、构筑物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加固改建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一般规定观测设施交通与通信设施防汛抢险设施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本条规定的适用范围是充分考虑我国堤防工程的不同类别及新、老堤建设的具体情况,使本规范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在总结经验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必要时应进行科学试验。
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表1防护对象的等别和防洪标准“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的规定,参照沿海各省、区、市的现行等级划分标准(见表2),滨海地区堤防工程较一般乡村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适当提高。
表2我国部分省、区、市海堤采用的潮位、波浪设计标准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在过去十几年,全国各地新建或加固的堤防工程设计中,均参考《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部分堤防工程设计采用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列如表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仪器土工试验是指为了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行为,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物理力学和水文力学试验。
常见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包括《岩土工程试验规范》(GB50123-1999)、《岩土实验规程》(GB50122-199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L190-2007)等。
这些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试验方法和仪器,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常用的土工试验方法1.细粒物质含量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干燥筛分试验和湿筛分试验。
干燥筛分试验通过不同粒径筛网筛分土壤颗粒,计算出不同粒径成分的质量分数。
湿筛分试验则是在水中进行,通过测量悬浮物的质量变化计算出各个粒径成分的质量分数。
2.粒径分析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沉降法和光学法。
沉降法通过将土样悬浮在液体中,随时间观察悬浮物的沉降速度,从而确定各个粒径成分的含量。
光学法则是利用激光粒度仪或显微镜对土壤颗粒进行直接观察和测量。
3.液塑限度试验:包括液限试验、塑限试验和塑度指数试验。
液限试验通过测量土壤的流动性,确定土壤的液限;塑限试验通过测量土壤的可塑性,确定土壤的塑限;塑度指数试验则是计算土壤的可塑度指数。
4.压实试验:常用的压实试验有标准贯入试验、剪切试验和一维压缩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通过测量土壤的抗压强度,确定土壤的抗压特性;剪切试验测量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剪切特性;一维压缩试验则是测量土壤的压缩性和压缩特性。
5.水分特性曲线试验:通过浸泡试验和干燥试验,测量土壤的含水率和含水量,绘制水分特性曲线,可以确定土壤的吸湿性和脱水性。
二、常用的土工试验仪器1.干燥筛和湿筛:用于进行细粒物质含量试验,通过不同粒径筛网对土壤颗粒进行筛分。
2.激光粒度仪或显微镜:用于粒径分析试验,通过对土壤颗粒的直接观察和测量,确定各个粒径成分的含量。
3.液限设备和塑限设备:用于液塑限度试验,包括液限试验器、塑限试验器和塑度指数试验器等。
4.压实仪:用于压实试验,包括标准贯入试验仪、剪切试验仪和一维压缩试验仪等。
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目录目录………………………………………………………………………前言………………………………………………………………………1 总则………………………………………………………………………2 土的工程分类(M0101-93)……………………………………………2.1 一般规定2.2 巨粒土分类2.3 粗粒土分类2.4 细粒土分类2.5 特殊土分类2.6 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3 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T0101-93)………………………………4 土样和试样制备(T0102-93)…………………………………………5 含水量试验………………………………………………………………5.1烘干法(T0103-93)5.2酒精燃烧法(T0104-93)5.3比重法(T0105-93)5.4碳化钙气压法(T0106-93)6 密度试验…………………………………………………………………6.1环刀法(T0107-93)6.2电动取土器法(T0108-93)6.3蜡封法(T0109-93)6.4灌水法(T0110-93)6.5灌砂法(T0111-93)7 比重试验…………………………………………………………………7.1比重瓶法(T0112-93)7.2浮称法(T0113-93)7.3虹吸筒法(T0114-93)8 颗粒分析试验……………………………………………………………8.1筛分法(T0115-93)8.2比重计法(T0116-93)8.3移液管法(T0117-93)9 界限含水量试验…………………………………………………………9.1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T0118-93)9.2滚搓法塑限试验(T0119-93)9.3缩限试验(T0120-93)10 收缩试验(T0121-93) …………………………………………………11天然稠度试验(T0122-93) ……………………………………………12砂的相对密实度试验(T0123-93) ……………………………………13膨胀试验…………………………………………………………………13.1自由膨胀率试验(T0124-93)13.2无荷载膨胀量试验(T0125-93)13.3有荷载膨胀量试验(T0126-93)13.4膨胀力试验(T0127-93)14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T0128-93)……………………………………15 渗透试验…………………………………………………………………15.1常水头渗透试验(T0129-93)15.2变水头渗透试验(T0130-93)16击实试验(T0131-93) …………………………………………………… 17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17.1振动台法(T0132-93)17.2表面振动压实仪法(T0133-93)18承载比(CBR)试验 (T0134-93) …………………………………………19回弹模量试验……………………………………………………………19.1承载板法(T0135-93)19.2强度仪法(T0136-93)20固结试验…………………………………………………………………20.1单轴固结仪法(T0137-93)20.2快速试验法(T0138-93)21黄土湿陷试验(T0139-93) ……………………………………………22直接剪切试验……………………………………………………………22.1粘质土的慢剪试验(T0140-93)22.2粘质土的固结快剪试验(T0141-93)22.3粘质土的快剪试验(T0142-93)22.4砂类土的直剪试验(T0143-93)23三轴压缩试验……………………………………………………………23.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T0144-93)23.2固结不排水试验(T0145-93)23.3固结排水试验(T0146-93)24粗粒土大三轴剪切试验(T0147-93) ……………………………………2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T0148-93) ………………………………………26酸碱度试验(T0149-93) …………………………………………………27烧失量试验(T0150-93) …………………………………………………28有机动性质含量试验(T0151-93) ………………………………………29易溶盐试验 ………………………………………………………………29.1待测液的制备(T0152-93)29.2易溶盐总量的测定(质量法) (T0153-93)29.3碳酸根及碳酸氢根的测定(T0154-93)29.4氯根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T0155-93)29.5氯根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T0156-93)29.6钙和镁离子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T0157-93)29.7硫酸根的测定--质量法(T0158-93)29.8硫酸根的测定--EDTA间接配位滴定法(T0159-93)29.9钠和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T0160-93)30中溶盐石膏试验(盐酸浸提硫酸钡质量法)(T0161-93)………………… 31难溶盐碳酸钙试验(气量法)(T0162-93)…………………………………… 32阳离子交换量试验………………………………………………………………32.1EDTA--铵盐快速法(T0163-93)32.2草酸铵--氯化铵法(T0164-93)33矿物成分试验……………………………………………………………………33.1硅的测定(T0165-93)33.2倍半氧化物(R2O3)总量的测定(T0166-93)33.3铁和铝的测定(T0167-93)33.4钙和镁的测定(T0168-93)附录A试验成果的分析整理方法………………………………………………附录B土类的名称和代号………………………………………………………附录C各项试验结果的允许差…………………………………………………附录D二氧化碳密度表(ug/ml) ………………………………………………附加说明…………………………………………………………………………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条文说明修订说明…………………………………………………………………………1 总则……………………………………………………………………………2.3粗粒土分类…………………………………………………………………2.4细粒土分类…………………………………………………………………2.5特殊土分类…………………………………………………………………2.6土的简易鉴别分类和描述…………………………………………………3 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4 土样和试样制备………………………………………………………………5 含水量试验……………………………………………………………………5.1烘干法………………………………………………………………………5.2酒精燃烧法…………………………………………………………………5.3比重法………………………………………………………………………5.4碳化钙气压法………………………………………………………………6 密度试验………………………………………………………………………6.1环刀法………………………………………………………………………6.2电动取土器法………………………………………………………………6.3蜡封法………………………………………………………………………6.4灌水法………………………………………………………………………6.5灌砂法………………………………………………………………………7 比重试验………………………………………………………………………7.1比重瓶法………………………………………………… …………………7.2浮称法………………………………………………………………………7.3虹吸筒法……………………………………………………………………8 颗粒分析试验…………………………………………………………………8.1筛分法………………………………………………………………………8.2比重计法……………………………………………………………………8.3移液管法……………………………………………………………………9 界限含水量试验………………………………………………………………9.1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9.2滚搓法塑限试验……………………………………………………………9.3缩限试验……………………………………………………………………10 收缩试验…………………………………………………………………… 11天然稠度试验………………………………………………………………… 12砂的相对密实度试验………………………………………………………… 13膨胀试验………………………………………………………………………13.1自由膨胀率试验……………………………………………………………13.2无荷载膨胀量试验…………………………………………………………13.3有荷载膨胀量试验…………………………………………………………13.4膨胀力试验………………………………………………………………… 14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 15渗透试验………………………………………………………………………15.1常水头渗透试验……………………………………………………………15.2变水头渗透试验…………………………………………………………… 16击实试验……………………………………………………………………… 17粗粒土和巨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17.1振动台法……………………………………………………………………17.2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18承载比(CBR)试验…………………………………………………………… 19回弹模理试验…………………………………………………………………19.1承载板法……………………………………………………………………19.2强度仪法……………………………………………………………………21黄土湿陷试验………………………………………………………………… 22直接剪切试验…………………………………………………………………22.1粘质土的慢剪试验…………………………………………………………22.2 粘质土的固结快剪试验………………………………………………… 22.3粘质土的快剪试验…………………………………………………………22.4砂类土的直剪试验………………………………………………………… 23三轴压缩试验…………………………………………………………………23.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23.2 固结不排水试验………………………………………………………… 23.3固结排水试验……………………………………………………………… 24粗粒土大三轴剪切试验……………………………………………………… 2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6酸碱试验……………………………………………………………………… 27烧失量试验…………………………………………………………………… 28有机质试验…………………………………………………………………… 29易溶盐试验……………………………………………………………………29.1待测液的制备…………………………………………………………… 29.2 易溶盐总量的测定(质量法) …………………………………………… 29.3碳酸根及碳酸氢根的测定…………………………………………………29.4氯根的测定--硝酸根滴定法………………………………………………29.5氯根的测定--硝酸汞滴定法………………………………………………29.6钙和镁离子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29.7硫酸根的测定--质量法……………………………………………………29.8 硫酸根的测定--EDTA间接配位滴定法…………………………………29.9钠、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30中溶盐石膏试验(盐酸浸提硫酸钡质量法)……………………………… 31难溶盐碳酸钙试验…………………………………………………………… 32阳离了交换量试验……………………………………………………………32.1 EDTA-铵盐快速法…………………………………………………………32.2草酸铵-氯化铵法………………………………………………………… 33矿物成分试验…………………………………………………………………)33.1硅的测定……………………………………………………………………33.2倍半氧化物(R2O3)总量的测定……………………………………………33.3铁和铝的测定………………………………………………………………33.4钙和镁的测定………………………………………………………………前 言本规程是为了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并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行的计算指标和参数制定。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条文说明JTJ O51-93修订说明根据交通部工程管理司下达修订《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O51-85》(以下简称《85规程》)的任务,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和参加单位在1990至1992的三年时间内,遵照1989年10月在西安召开的《85规程》座谈会纪要精神,以两个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和《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为基础,对《85规程》进行了修订,又参考1988年实施的国家标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对化学性质试验也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一、土分类:遵照国家标准《GBJ145-90》,对《85规程》中的公路土分类进行了较大的修改。
二、含水量:取消了炒干法。
三、密度试验:以灌水法取代水袋法;以灌砂筒和标定罐取代由漏斗、漏斗架、防风筒和套环组成的灌砂法密度试验仪;以电动取土器法取代手工取土器法。
四、比重试验:取消了比重瓶的计算校正法;增列了浮称法和虹吸筒法。
五、颗粒分析试验:增加了甲种比重计法。
六、收缩试验:增列了原状土收缩试验。
七、膨胀试验:增加了有荷载膨胀量试验和膨胀力试验。
八、增列了对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
九、回弹模量试验:增列了强度仪法;取消了抗压法。
十、直接剪切试验:增列了粘质土的侵剪试验。
十一、取消了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无凝聚性土天然坡角试验。
十二、酸碱度试验:删去了比色法。
十三、易溶盐试验:修订了硫酸根测定的质量法和EDTA间接配位滴定法;增列了钠、钾离子的火焰光度法;删去了钠、钾离子总量的计算。
十四、中溶盐试验:删去了容量法;增列了质量法。
十五、难溶盐试验:删去了容量法。
十六、阳离子交换量试验:删去了“酸性土交换性盐基组成的测定”和“石灰性土代换性钙的测定。
”十七、矿物成分试验:删去了氧化钛、五氧化二磷及氧化钠、氧化钾的计算。
十八、增列了各项化学性质试验结果的允许差表(附录C)和二氧化碳密度表(附录D)。
为便于有关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等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编制组根据建设部《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编写暂行办法》(91年建标技字第32号文)的统一要求,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的章、节、条顺序,编制《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条文说明》,供国内公路部门和单位参考。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目录主要符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土样和试样制备第三章含水量试验第四章密度试验第一节环刀法第二节蜡封法第三节灌水法第四节灌砂法第五章比重试验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比重瓶法第三节浮称法第四节虹吸筒法第六章颗粒分析试验第一节筛析法第二节密度计法第三节移液管法第七章界限含水量试验第一节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第二节碟式仪法第三节滚搓法第四节土的缩限试验第八章砂的相对密实度试验第一节砂的最小干密度试验第二节砂的最大干密度试验第九章击实试验第十章承载比试验第十一章渗透试验第一节常水头渗透试验第二节变水头渗透试验第十二章固结试验第十三章黄土湿陷试验第十四章三轴压缩试验第一节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第二节固结不排水试验第三节固结排水试验第四节一个试样多级加荷试验第十五章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第十六章直接剪切试验第一节粘性土的慢剪试验第二节粘性土的固结快剪试验第三节粘性土的快剪试验第四节砂性土的直剪试验第十七章反复直剪强度试验第十八章自由膨胀率试验第十九章膨胀率试验第一节有荷载膨胀率试验第二节无荷载膨胀率试验第二十章膨胀力试验第二十一章收缩试验第二十二章酸碱度试验第二十三章易溶盐试验第一节浸出液制取第二节易溶盐总量测定第三节碳酸根及重碳酸根的测定第四节氯根的测定第五节硫酸根的测定第六节钙离子的测定第七节镁离子的测定第八节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第九节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测定第二十四章中溶盐石膏试验第二十五章难溶盐碳酸钙试验第二十六章有机质试验第二十七章土的离心含水当量试验附录一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附录二名词解释附录三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建筑施工—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主要符号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89年3月1日关于发布《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通知(88)建标字102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为国家标准,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水利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原水利电力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88年7月2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要求,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收集了多年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论证工作,并参考了国际通用标准和国内外有关的试验标准,经过反复讨论修改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曾多次征求全国各系统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是为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的试验方法而制订的。
内容包括土样和试样制备、含水量、密度、比重、颗粒分析、界限含水量、砂的相对密实度、击实、承载比、渗透、固结、黄土湿陷、三轴压缩、无侧限抗压强度、直接剪切、反复直剪强度、自由膨胀率、膨胀率、膨胀力、收缩、酸碱度以及易溶盐、中溶盐、难溶盐、有机质、离心含水当量等27项试验。
由于土工试验内容广泛,各项试验又将随着仪器设备的改进和测试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如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水力电利部1988年3月主要符号A——试样断面积();Ao——试样初始断面积();Ac——试样固结后断面积();Aa——剪切时试样的校正断面积();——试样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压缩系数(kPa-1);B——初始孔隙水压力系数;Cc——压缩指数;Cs——回弹指数;C′——有效凝聚力(kPa);Cv ——固结系数(/s);D——试样的平均直径(mm);Dr——砂的相对密实度;d——试样颗粒粒径(mm);Es——土的压缩模量(kPa);——试样的初始孔隙比;Gs——土粒比重;g——重力加速度(cm/,m/);ho——试样初始高度(mm);hc——试样固结后高度(mm);Ip——塑性指数;——水温T℃时试样的渗透系数(cm/s);——标准温度(20℃)时的试样的渗透系数(cm/s);——风干试验的质量(g);——试样干质量(g);——体积压缩系数(kPa-1);——承载比;p——单位压力(k);——原状土无侧限抗压强度(kPa);——重塑土无侧限抗压强度(kPa);Sr——饱和度(%);St——土的灵敏度;——土的残余强度(kPa);T——温度(℃);u——孔隙水压力(kPa);Vo——试样初始体积();Vc——试样固结后的体积();——液限(%);——塑限(℃);ωs——缩限(%);——试样湿密度(g/);——试样干密度(g/);——轴向应变(%);——T℃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s);——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Pa·s);φ′——有效摩擦角(°);σ——法向压力(kPa);τ——试样的剪应力(kPa);δs——湿陷系数;δzs——自重湿陷系数;δωt——溶滤变形系数;——自由膨胀率(%);——有荷载膨胀率(%);δe——无荷载膨胀率(%);δv——体缩率(%);δsi——线缩率(%);λs——收缩系数。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计算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水利等各类工程的地基土及填筑土料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第二章土样和试样制备第2.0.1条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第2.0.2条试验所需土样的数量,宜符合表2.0.2的规定,并应附取土记录及土样现场描述。
原状土样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土样蜡封应严密,保管和运输过程中不得受震、受热、受冻。
二、土样取样过程中不得受压、受挤、受扭。
三、土样应充满取样筒。
试验取样数量和筛标准表2.0.2)第2.0.3条原状土样和需要保持天然湿度的扰动土样在试验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止水份蒸发的措施。
第2.0.4条试验后的余土,应妥善贮存,并作标记。
当无特殊要求时,余土的贮存期宜为3个月。
第2.0.5条土样和试样制备所需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细筛:孔径0.5mm、2mm、5mm。
二、洗筛:孔径0.074mm。
三、台称:称量10~15kg,感量10g。
四、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称量200g,感量0.01g。
五、抽气设备:应附真空测压表和真空缸。
第2.0.6条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土样应按自然沉积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
二、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用钢丝锯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并取余土测定含水量。
二、将风干后的土样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碎,也可在碎土机内粉碎。
三、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层次、气味、颜色、杂质、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四、一组试样之间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3g/,含水量差值不得大于2%。
第2.0.7条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进行描述,并将土拌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量。
二、将风干的土样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碎,也可在碎机内粉碎。
三、对粉碎后的粘性土样和砂性土样,应按本标准表2.0.2的要求过筛。
对含粘性土的砾质土,应先用水浸泡并充分搅拌,使粗细颗粒分离后,将土样在2mm筛上冲洗。
取筛下土样风干后,充分拌匀,用四分取样法取出代表性土样,标明工程名称、土样编号、过筛孔径、试验名称和制备日期,分别装入盛土容器内,并测定风干土样的含水量。
四、根据试验项目,称取过筛的风干土样,平铺于搪瓷盘内,应按本标准第2.0.13条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将水均匀喷洒于土样上,充分拌匀后装入盛土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砂性土的润湿时间可酌减。
五、测定润湿土样不同位置处的含水量,不应少于两点。
含水量差值应符合本标准第3.0.5条规定。
第2.0.8条扰动土试样的制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试样的数量视试验项目确定,应有备用试样1—2个。
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g/,一组试样的含水量与要求的含水量之差不得大于±1%。
二、当制备试样时,根据环刀容积及所需的干密度和含水量,应按本标准第2.0.12条和第2.0.13条计算干土质量和所加水量制备湿土样,并宜采用击样法和压样法。
1样法:将一定量的湿土分三层倒入装有环刀的击实器内,击实至所需密度。
2三、取出环刀,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第2.0.9条对不需要饱和又不立即进行试验的试样,应存放在保湿容器内;对需要饱和的试样,应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下列饱和方法;一、砂性土采用浸水饱和法。
二、渗透系数大于10-4cm/s的粘性土采用毛细管饱和法;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4cm/s的粘性土采用抽气饱和法。
第2.0.10条毛细管饱和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选用叠式或框式饱和器(图2.0.10),试样上、下面放滤纸和透水石,装入饱和器内,并旋紧螺母。
二、将装好的饱和器放入水箱内,注入清水,水面不宜将试样淹没,关箱盖。
浸水时间不得少于两昼夜。
三、取出饱和器,松开螺母,取出环刀,擦干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第2.0.11条抽气饱和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选用真空饱和装置(图2.0.11),将装有试样的饱和器放入真空缸,真空缸与盖之间涂一层凡士林,盖紧。
二、将抽气机与真空缸接通,开动抽气机。
当真空压力表读数与一个大气压力值相等时微开管夹,使清水徐徐注入真空缸。
在注水过程中,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保持不变。
三、待水淹没饱和器,停止抽气。
开管夹使空气流入真空缸。
静止一段时间,粘性土宜为10h。
四、打开真空缸,从饱和器内取出试样,称试样质量,并计算饱和度。
当饱和度低于95%时,应继续抽气饱和。
第2.0.12条干土的质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干土质量(g);——风干土(或天然土)质量(g);——风干土(或天然土)含水量(%)。
第2.0.13条制样所需的加水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制样所需的加水量(g);——试样要求的含水量(%)。
第2.0.14条制备扰动土试样所需的土质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试样要求的干密度(g/);V——环刀的容积()。
第2.0.15条试样的饱和度,应按下式计势:式中Sr——试样的饱和度(%);ωs——试样饱和后的含水量(%);Hs——土粒比重;e——试样的孔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