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50123-201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培训讲稿
- 格式:pptx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68
众智软件?? ?? ?? 根据国家计委《一九九四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4 240号文附件九)的要求,由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23-19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4240号文的精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199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收集了国内外资料,反复进行研究讨论,并结合国内工程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后,经多次修改提出送审稿,最后通过专家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三十五章四个附录。
对原标准作了补充和修改,较原标准增加七项试验和一个方法,主要内容有:1 根据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对部分名词和化学性试验的计量单位进行了修改,增列了术语、符号一章。
2 物理性试验项目中,对部分试验方法作了补充和修改,例如含水率试验中增补了冻土含水率的测定、颗粒分析试验中增加了洗盐步骤等。
3 力学性试验项目中除对部分试验作了补充外,增加了回弹模量试验、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GBJ123-88颁布后的课题研究成果)。
对承载比试验、黄土湿陷性试验和土的化学性试验等在方法上作了较大的修改。
页码,1/14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2010-2-2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hhDEFF.htm4 增加了冻土试样的物理性试验,包括冻土密度试验、冻结温度试验、未冻含水率试验、导热系数试验、冻胀量试验和冻土融化压缩试验。
界限含水率的测定及数据处理方法发布时间:2022-01-11T01:14:45.82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2期作者:张芹1 赵延平2通讯作者[导读] 本文介绍了土体界限含水率常规的测试方法,分别为碟式液限法、搓滚塑限法和收缩皿缩限试验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其中,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应用最为广泛。
张芹1 赵延平2通讯作者1.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2.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本文介绍了土体界限含水率常规的测试方法,分别为碟式液限法、搓滚塑限法和收缩皿缩限试验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其中,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应用最为广泛。
利用EXCEL表格中函数与数据处理功能,基于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建立了界限含水率的数据处理方法。
关键词:界限含水率,测定方法,数据处理1 前言土的界限含水率又称稠度界限,主要包括缩限WS、塑限WP和液限WL,代表土体从一种状态进入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的测定是最基本的土工试验项目,它与土的大多数工程性质息息相关,如:渗透性、压缩性意见抗剪强度等。
如何准确的测定土的界限含水率对于判断土体的性质显得尤为重要。
2 界限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根据《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界限含水率常用的测试方式分为四类,分为碟式液限法、搓滚塑限法和收缩皿缩限试验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由于土颗粒的大小对测试结果会产生一定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前均需对土体进行筛分,只取0.5mm筛孔以下的土体使用。
碟式液限法以碟式仪槽底土样合拢所需的击数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绘制液限曲线图,取25击次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
搓滚塑限法又称搓条法,是将土体搓成3mm粗细的土条且表面刚开始出现螺旋状裂纹,则认为其对应的含水率正好为塑限。
该方法受人为因素较大,只适用于工程上粗略且快速的评估土的塑限。
收缩皿缩限试验是通过收缩试验得到线缩率-含水率关系曲线,分别作其线性收缩段和收缩稳定水平段的切线,两条直线交点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所求缩限。
2019年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讲义.doc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讲义杨德平2011年6月一、概述本章内容以《铁路工程试验与检测》为准。
1、土的形成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
物理风化------岩石暴露在大气层内,受风、霜、雨、雪的侵蚀,以及受温度升降变化的影响,裂隙水结冰等原因,使岩石崩解成块。
化学风化-------这些碎块再与水、二氧化碳、氧气接触发生化学作用。
生物风化-------岩石在风化过程中与自然界的生物发生相互作用。
2、土与工程的关系地基-----作为建筑物(桥涵、楼房等)或构筑物(路基等)的地基;填料-----作为土工构筑物(路基、堤坝等)的填料;介质-----作为构筑物(渠道、黄土隧道等)的周围介质。
3、土工试验的重要意义土用于地基,会出现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用作填料,存在土的压实和变形问题;用于介质,需考虑土的渗流和抗渗稳定性问题。
研究解决以上问题,涉及到土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能。
要评价土的以上性能,须通过土工试验来获取土的各项性能指标。
尤其在研究不良地基处理方案时,实测的实验指标是优选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
4、对土工试验人员的要求由于土工试验成果因试验方法和试验技巧的熟练程度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远大于计算方法引起的误差。
为了使土工试验比较正确地反映实际土的性状,要求试验人员了解和掌握以下五个问题:①.试验的目的和所依据的原理;②.使用的仪器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③.试验应获得哪些数据、分析出什么结论;④.试验中的注意事项、误差的初步分析;⑤.分析试验设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概括地说土工试验人员要具备:一有基本理论,二有基础知识,三有基本技能。
6、练习题①.(填空)工程试验工作的依据是( )。
②. (填空)铁路工程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标准(代号)为(),化学性能检测标准(代号)为( )。
二、土工试验项目本章内容以《铁路工程试验与检测》为准。
1 试样制备1.1试样制备1.1.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60mm的原状土和扰动土。
1.1.2根据力学性质试验项目要求,原状土样同一组试样间密度的允许差值为0.03g/cm3;扰动土样同一组试样的密度与要求的密度之差不得大于±0.01g/cm3,一组试样的含水率与要求的含水率之差不得大于±1%。
1.1.3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细筛:孔径0.5mm、2mm。
2洗筛:孔径0.075mm。
3台秤和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称量1000g,最小分度值0.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4环刀: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5击样器。
6压样器。
7其他:包括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缸、喷水设备等。
1.1.4原状上试样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
检查土样结构,当确定土样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不符合规定时,不应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2根据试验要求用环刀切取试样时,应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上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主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根据试样的软硬采用钢丝据或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从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界限含水率等项试验的取样。
4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对低塑性和高灵敏度的软土,制样时不得扰动。
1.1.5扰动土试样的备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土样从土样筒或包装袋中取出,对土样的颜色、气味、夹杂物和土类及均匀程度进行描述,并将土样切成碎块,拌和均匀,取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2对均质和含有机质的土样,宜采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代表性土样,供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试验。
工程建设中需要了解地基土的性质和组成,为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室内土工试验是最基本的手段[1]。
为测定土的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GB/T 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原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同时废止[2]。
其中土的易溶盐和有机质试验是两项重要的试验方法,本文就GB/T 50123—2019中这两项试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存在的问题1.1公式问题1.1.1碳酸根的测定GB/T 50123—2019第269页,式(53.4.5-2)ω(CO 2-3)=0.030×b (CO 2-3)式中:b (CO2-3)的CO2-3前应有1/2的系数,正确的应为ω(CO 2-3)=0.030×b (1/2CO 2-3)。
1.1.2重碳酸根的测定GB/T 50123—2019第270页,式(53.4.6-1)b (HCO -3)=(V hb 3-2V hb 2)C (12H 2SO 4)VwV x 2m d ×10-3式中:b (HCO -3)为重碳酸根的质量摩尔浓度,mmol ·kg -1;V hb 2为酚酞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量,mL,此时碳酸盐只是半中和;V hb 3为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时的硫酸标准溶液用量,mL;V w 为制浸出液加纯水量,mL;V X 2为试验时吸取土浸出液量,mL。
V hb 2前面的系数2应去掉,因为: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的测定分两步:第一步用酚酞作指示剂,试样中发生反应CO 2-+H +→HCO -3,pH 值<8.3,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指示试样中碳酸盐均转化为重碳酸盐;第二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试样中发生反应HCO -3+H +→H 2CO 3,pH 值<4.4,甲基橙由橙黄色变为橙红色,指示试样中全部重碳酸盐(包括原有的重碳酸盐和由碳酸盐转化而来的重碳酸盐)被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