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一)

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一)

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一)
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一)

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依旧不明朗、国际金融市场依旧跌宕起伏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特殊背景下,城投公司的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大格局息息相关。城投公司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经营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建设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其作为政府推进城市建设、改进民生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城投公司对照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的要求,结合城投实际,必须在加快城市国际化、实施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依然起着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投公司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诸多问题,诸如常见的负债较多、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对财政和土地依赖性强、偿债压力逐步增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危及到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在此大的背景下,城市兴,城投方可兴;城市败,城投则必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城投企业在“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内外环境会更加复杂。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国城投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朝着健康永续发展为此,仁达方略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下我国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趋势与路径抉择为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当前我国城投公司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我国城投行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一度凭借政府信用和城市土地等资源,主动承担起

国家保增长的任务,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地方发展起到桥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致,使得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各种积极投入各种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量缺口不断加大,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上涨。据财政部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突破20万亿元,虽在限额范围之内,但还是存在潜在的风险,以至造成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住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上马各种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巨大,借债搞项目的冲动强烈。再加上地方政府承担的教育、医疗、养老、水利等各种民生项目也越来越多,资金缺口也不小,大都只能依靠借债才能举办。从近3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看,明显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走势。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1-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372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101.1%。明显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债务率控制标准参考值(90-150%)的最上限,超出了可控范围。为了顺应政策环境变化,城投公司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造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分担财政偿债压力,弥补城建资金缺口,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具体而言,目前我国城投公司转型发展主要遇到下列几个方面的困境:

1.行业政策趋紧,融资渠道不畅。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融资平台管控政策,特别是50号、87号、23号这三个文件的颁布,对城投公司传统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进一步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防范存量债务资金链断裂,按照“穿透原则”和“还款能力评估原则”,评估城投公司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来源,防范和化解地方政

府债务风险。这就使得城投公司融资渠道日渐缩窄,资金面临很大的压力。

2.偿债机制缺乏,资源整合不充分。发行企业债是城投公司发展的另一个方向,但涉及发债额度和净资产数,这些都有硬指标的要求,门槛较高而且好多业务与相关主管部门职能交叉。历史负债较重,银行信贷议价能力不足。再加之我国部分地区城建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机构设置比较混乱,管理层叠严重,没能高水平的利用城投公司资产庞大的优势进而创新创新融资渠道,影响了城投公司高水平发展的进程,进而使得一些中小城投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造血功能不足,盈利能力不足,缺乏持续经营动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好这些问题,必将给城投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后续融资带来诸多风险。因此,当前的这种靠负债融资的方式不但不能做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会影响城投公司的发展。

3.城投公司没有很好地利用产权交易平台来盘活资产,对于资产的运作显得经验不足。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我们形成的巨量的存量资产,而这些在现有的城市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以前的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从而造成了这一部分的国有资产产权不明确,业主不明确,权责不清晰,这就造成前期立项时积极争取,建设时大干快上,但是当建成后却出现了管理真空的尴尬局面。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在资本市场上运用企业上市、转让、重组等手段做好风险控制呢,这是当前我国城投公司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4.经营体制欠缺,健康发展受限。一方面,城投公司主要负责人一般都是由政府部门的领导兼任,政府部门会直接参与城投公司的管理,城投公司大多承接的是政府的指令性任务,盈利性较弱;另一方面城投公司绝大部分业务的开展需要依靠政府,融资需要政府兜底,严重缺乏行业竞争实力。目前城投公司普遍存在政企不分、主业不明、激励机制缺乏、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欠缺,核心岗位所需的技术型人才流失等问题。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城投公司不转型,则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当前我国城投公司转型的主要动因

1. 政策变动倒逼平台转型。所谓城投公司转型,即是政策不利变动的改革倒逼。同时也是在国有资产改革背景下平台朝着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救赎。随着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日益认识到加强监管的重要性。为此,近年来,国务院、银监会、财政部等相继出台多个重要文件,以此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管理,也为平台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内生动力。

2.城市发展需要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城投公司在短期内完全剥离政府融资职能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城投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发展和城镇

化水平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政府性融资职能逐渐剥离,平台公司本身的传统融资难以得以延续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发展阶段已

经由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城市运营、城市管理是未来城投公司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城投公司城市运营职能会不断加强。无论转型前后,还是转型过程中,也不论不同阶段采取何种投融资模式,平台公司的投融资职能都始终存在且为当地政府的城建和经济发展服务,亦要往这个方向倾斜。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对平台公司的发展和转型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3.公司生存发展需要平台转型。过去一度的重建设轻运营、重融资轻管理的运作模式导致政府投融资平台缺乏自身现金流创造机制。政策倒逼以及政策倒逼下的政府政策和资源支持的减少,要求政府投融资平台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市场化转型。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亟需实现市场化转型的平台公司而言。打造现金流,寻找赢利点,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战,平台公司转型势在必行。

4.城投公司转型需要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过去曾一度采取重建设轻运营、重融资轻管理的运做法,结果导致城投公司缺乏自身现金流创造机制。城投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开展银政合作的主要抓手,应当在满足监管政策的前提下实现政府资源科学配置、准公益性项目财务平衡、融资平台市场化运作,将城投公司打造为融资、融智、融制、融商的综合载体,方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三、城投公司转型发展三种趋势。近年来,城投公司的转型走到了十字路口。根据近3年来国家债务审计数据表明,其中平台公司

7170个。随后43号文出台,一时间,风声鹤唳,行业同病相怜之际,公司债新政出台,城投公司曙光重现;2015年,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随之PPP异军突起,城投公司又找回了往日的熟悉轨迹和活力,基金、非标一个个隐患从此深植各地,50号文件的出台,却扎扎实实的惊醒了城投人。非改即消,路在何方?

城投公司作为一个中国特色的产物,上没有部委,下没有厅局,但是城投公司却是中国政府体制内唯一的一个利他因子,不局限于单独部门的任务与利益,致力于城市的整体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城投公司深受各地政府领导青睐,在现有地方发展和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有着足够的原动力,将优质资产注入城投,从而推动四资的循环发展。但是城投公司在通往市场化经营的道路上,其命运确实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需要对其未来的发展尤其是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结束后做出一个展望的话,我认为整合发展是一个方向,板块重构是一个方向,另一个是集团管控。

1.第一种趋势是整合发展。股权整合往往是企业做大的第一步,毕竟没有了政府的显性信用支持,城投公司首先需要在适应新环境中维持过去债务滚动能力,才能继续讨论降低债务成本、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城投公司这种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的特殊类经营企业而言,其存在的必要性就是如何化解部分城市投资项目弱盈利甚至不盈利与真正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所以规模优势对于缺乏盈利能力的城投公司来说,仍然是维持持续融资能力的前提。因此,整合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借助于规模优势淡化公益性色彩、提高企业市场化经营潜

力,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再以业务扩展为方向成立新的子公司,进一步多元化经营领域。

2.第二个趋势是板块重组。城投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戏称为三代公司,代融资、代建设、代还款,显然从43号文、50文以来,这种模式已不可持续,因此我认为一个地级市最多一到两个平台,一个县域打造一个主平台,从职能上来讲,主要两大块,资产运营的平台,资本运作的平台。虽然这次剥离的是政府性融资职能,但是成就的是平台公司全面服务城市的崭新格局,因此城投公司转型的基本出发点肯定是转型不转身,其发展模式我认为是走市场化道路。一方面要从资产管理到资本运作转移。在未来,平台公司应在不断加挖掘城市潜在资源开发,做好资产经营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资本运作。另一方面是单一业务板向多元布局业务转移。随着逐步剥离平台公司的融资职能,平台公司将向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转变,根据这些年的实践经验,平台在进行业务拓展时,应重点介入与城市发展关联度高,且自身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业务领域,如地产开发、工程建设、资产经营与资源开发、文旅及金融投资等。

3.第三个趋势是集团管控。其实和板块重构是一脉相承的,过去城投人靠着信仰在工作,与公务员、事业单位相比,5+2,白加黑是常态,尤其是大项目启动或大资金融入期间,更是连轴转,但是工资体系一直参照事业单位,这种付出与回报,权与责的倒挂现象一直没有解决,直到2015年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出台,部分地方才开始谋划城投管控模式的转型,简单来讲,可以从下列三点入手:一是建立市

场化的法人治理结构,政企分开,将企业的天职属性归还于企业;二是搭建科学的内部管控体系;三是构建合理的市场化薪酬体系,对城投公司的人才结构一定要结合行业特点以及行业数据,政策的监管、区域的薪酬数据以及自身的权责体系,综合确定,也就是我们专为城投类企业设计的四叶模型。

相信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转型,我国城投公司必将呈现这样一种状态,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司运作机制,融资平台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下属企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形成框架,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资产规模大、专业化水平强、市场影响力显著的公司,在肩负基础设施建设及战略性投融资任务的同时,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形成产业投资与资本运营的良性循环,实现从政府投融资平台到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转变。

四、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路径抉择。对于城投公司而言,其转型发展应该逐步朝着多元化方向前进。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以“融资及债务管理”+“实业”+“投资”的思路,积极打造稳固的实体经营内循环,有效争取政府给予优质的城市公共资源,并调整业务格局,重点发展“城市资产管理”、“城市资源开发”业务板块并积极培育“投资及其他业务”业务板块,通过业务板块的发展壮大,支撑“融资及政府债务管理”业务板块的正常运转,逐步形成各个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和明确的盈利模式,不断提高偿债能力,打造综合性的城市资产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商。不断拓展金融投资领域,进一步强化

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源开发方面的优势。利用资本,采取多种方式来进一步优化企业运营的各个业务板块。进而形成多元化经营框架,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此来构成良好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业务转型路径选择。业务转型是城投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业务转型方向必须与公司总体转型方向相一致,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支撑总体转型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城投公司的业务转型路径选择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指导思想,通过大力整合和经营现有业务、积极探索和涉足其他优质业务等手段,利用现有产业优势并充分结合城市资源禀赋等因素,构建基建、环保、水务、地产置业、城市资源运营、旅游养老、片区开发、金融担保、能源投资等多业务协同发展,凸显城市产业特色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二是按照重点发展、大力培育、维持现状和剥离退出“四个层次”进行业务区分,针对不同业务板块构建高效的商业模式和科学的运营模式,逐步打造各产业板块的核心竞争能力;三是确立“城乡一体化”战略思维,有意识的把基建、环保、水务、地产置业等核心业务进行适时的区域外的扩张,力争实现省域内的跨区域发展;四是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行混合所有制,进行市场化运作;六是将公益性和盈利性项目区别经营,以市场的思路经营管理,从股权比例、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市场化的安排,整合优势资源在盈利性业务上发力;六是顺应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面的形势,应将积极参与PPP和企业自身的转型发展二者紧密的结合

起来,实现从最初的履行政府出资方职责、获取股权收益向作为社会资本方投资运营区域城建项目的角色过渡和转变。

2.管理转型路径选择。配合城投总体转型与业务转型目标的实现,遵循“专业化管理,集团化管控”的原则,通过高效的组织管控模式,形成高效运作的集团组织管理体系,有力保障转型发展的战略实施。管理转型的路径选择确立如下:一是结合本轮国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二是合理处理政府和市场、政府和公司的关系;三是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四是实现对下属子公司从单纯合并报表到实质管控的飞跃;五是设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六建立差别化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逐步建立分业经营的业绩考核与薪酬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行业标准、市场水平及经营业绩设计薪酬与考核体系,采取有重点、差别化的薪酬绩效考核政策,以此激发内部职工积极性和吸纳外部有价值的员工的加入。加快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市场原则选拔或聘任职业经理人。同时深化企业内部人员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竞争激励机制。

3.投融资转型路径选择。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这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对新形势下公司外部宏观环

境、内部投融资和资产财务状况的分析,确立投融资转型路径选择如下:一是通过股权转让、合资合作、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积极运用PPP模式重点支持市县乡镇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二是积极筹划和设立政府引导型或项目融资型城建发展基金;三是积极探索在国家政策新要求下的与专业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模式,可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发展担保机构、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为当地中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服务;四是不断培养和提升下属子公司的融资能力;五是强化融资风险控制。要制定科学的融资策略,要充分考虑融资成本、融资时机、融资方式、融资规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将融资风险降到最低。逐步建立各项债务监控和预警机制。

五、转型发展风险和应对措施。从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城投公司发展迅猛,大量的区县级城投公司,早已失去了造血功能,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城投公司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负债率越来越高,很多城投公司的负债率超过了80%,负债规模已经超出了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作为跟随和推动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目前城投公司转型发展面临下列一些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风险和应对措施。平台公司转型是顺应国家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国有企业改革等政策的需要,因此,转型发展的方向必须要保持与国家及地方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及时根据政策的变化进行调整,明确可为与不可为,否则将面临政策风险而导致转型失败。因此,应采取这样两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对平

台转型涉及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把握政策精髓,并随时跟踪政策动向,以便对公司发展方向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要争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减少转型的阻力和压力。

2.资产整合风险和应对措施。平台公司转型过程中将会涉及到资产划转、置换、并购等,将面临资产整合的风险。对于市域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资源整合,由于涉及利益部门多,协调关系复杂,整合难度大,即使划转或置换成功,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整合,平台公司对下属划转企业并无实质管理权,多头管理显然不利于下属企业及平台公司的发展。对于并购重组的外部企业,重组后由于主客体在体制、文化等方面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并购企业员工丧失认同感,从而影响并购的效果。这就需要采取下列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是在市政府层面给予大力支持,打破部门间的利益格局,在更高的层面主导和推动城投的转型;二是根据下属企业的类型,设置不同的管控目标,对于短期内无法达到实质控制的,设置过渡期解决事企交叉重合、人员资产部分等问题;三是对于外购企业,要及时沟通和融合,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3.企业定位风险和应对措施。平台公司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要调整职能定位、拓展业务板块、转变运营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城投原先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其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公用业务较为成熟,但是要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或新的业务领域,新的企业形象和定位在较短时间内恐难以被社会公众认,甚至难以被当地政府及公司管理层认可。这就需要采取下列两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方面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布局业务板块,实现产业链横向/纵向拓展;另一方面企业定位及业务发展规划事先得到市政府及企业管理层的认可。

4.观念转变风险和应对措施。平台公司从“融资导向”向“经营导向”转化,这是公司管理层及所有员工需要转变的观念,如果大多数员工在理念上不能适应转型的要求,那么转型效果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短期内员工对于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能会有初步的认识,但真正梳理与企业战略转型向适应的全新理念,尚需一个过程。这就需要采取下列两个方面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短期内通过宣传、教育、组织讨论,引导员工观念转型;另一方面长期来说,需要塑造全新的一种企业文化,以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

5.人力资源配置风险和应对措施。平台公司转型后的业务板块、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较转型前都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良好的人员支撑,再好的战略也是空谈。现有员工人数较多且结构单一,绝大多数员工面临业务、技术、观念等方面的挑战,无法适应新业务拓展的需要。同时如果涉及下属企业改制的,还将面临着员工安置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合理配置现有人员,做到“人尽其才”,并通过培训、学习等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二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人才,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要;三是涉及企业改制的,需要妥善处理好员工安置问题。

6.合规性风险。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中涉及的资产重组、企业改制、资本运作等,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执行,否则将面临法律风险。

同时,城投作为国有企业,还要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在国有资本退出中,要防范由于程序、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其应对措施是:一是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规范程序操作;二是与当地及上级政府保持沟通联系,既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又要保持合法合规。

六、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在于大规模优质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激活、做大国内市场的关键在于开启“从4亿向14亿”的历史性跨越,从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2035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这就对城投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企业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推动战略转型,而资本运作与投融资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在这方面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必然会制约战略转型的步伐。这就需要企业在实施战略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深刻认识到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的重要性,特别是要着眼于解决资本运作与投融资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特别是要在强化资本运作与投融资意识、完善资本运作与投融资机制、创新资本运作与投融资模式等诸多方面认真加以改进,努力使企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顺利实施战略转型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由于我国城投公司的政府融资功能逐渐地剥离及地方监管机制的不断收紧,城投债不再允许以财政资金作为偿债资金来源,预计未来城投自身资质的重要性将逐步在城投债的定价中凸显出来。就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大趋势

和城投公司去平台化转型而言,从某种程度上未来的城投债违约也许可看成一个正常的国企违约。虽然作为第一只城投债具体在什么时候以哪种方式在什么区域违约尚无法定论,但可以肯定随着其隐性信用支持的削弱,将对市场的估值造成一定的冲击性。而未来的平台公司转型将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资源,形成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良性循环,为新形式下的平台公司铸造新的辉煌历程

平台公司转型发展(一)

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依旧不明朗、国际金融市场依旧跌宕起伏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特殊背景下,城投公司的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大格局息息相关。城投公司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经营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建设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其作为政府推进城市建设、改进民生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城投公司对照以一流状态建设一流城市的要求,结合城投实际,必须在加快城市国际化、实施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依然起着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投公司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诸多问题,诸如常见的负债较多、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对财政和土地依赖性强、偿债压力逐步增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危及到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在此大的背景下,城市兴,城投方可兴;城市败,城投则必败。“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城投企业在“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内外环境会更加复杂。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国城投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朝着健康永续发展为此,仁达方略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下我国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趋势与路径抉择为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当前我国城投公司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我国城投行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一度凭借政府信用和城市土地等资源,主动承担起

国家保增长的任务,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地方发展起到桥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致,使得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各种积极投入各种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量缺口不断加大,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上涨。据财政部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突破20万亿元,虽在限额范围之内,但还是存在潜在的风险,以至造成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住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上马各种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巨大,借债搞项目的冲动强烈。再加上地方政府承担的教育、医疗、养老、水利等各种民生项目也越来越多,资金缺口也不小,大都只能依靠借债才能举办。从近3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看,明显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走势。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1-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372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了101.1%。明显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债务率控制标准参考值(90-150%)的最上限,超出了可控范围。为了顺应政策环境变化,城投公司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造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分担财政偿债压力,弥补城建资金缺口,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具体而言,目前我国城投公司转型发展主要遇到下列几个方面的困境: 1.行业政策趋紧,融资渠道不畅。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融资平台管控政策,特别是50号、87号、23号这三个文件的颁布,对城投公司传统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进一步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其防范存量债务资金链断裂,按照“穿透原则”和“还款能力评估原则”,评估城投公司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来源,防范和化解地方政

某平台公司整体转型发展规划方案

某平台公司整体转型发展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工作措施 (一)基本原则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政府与平台公司关系,实现公司市场化、实体经济化:按照“突出主业、规范重组、公私合作、市场运营”的原则,依据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公司结构,创新优化公司运行机制和资本运作机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现单一融资性平台公司向旅游综合性平台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实体化、多元化战略发展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按实体公司运作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从单纯的“融资—建设”模式转向“融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偿债”的良性循环。坚持既做平台,又做企业,一手抓平台建设,一手抓文旅产业发展,突出主业,采取模块化运作模式,以市场化为导向,明确项目运作的市场机制,逐步通过业务的整合和拓展,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融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积极转变管理观念,适应企业化经营 落实模块化、功能化的运营分工模式,谋划好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管控和整合,实现从政府注入到企业自主经营、良性运作的转变,规范企业经营、提高投资收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整合公司资源,通过整合和重组,形成独具特

色和优势的产业模块板块,通过产业集聚、富集和产业延伸,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强化市场运作,对经营性和准经营性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提升文旅服务功能;逐步建立有效的选人用人和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公司管理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学习培训,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教育培训和企业经济管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人才队伍。 3.加强资源整合,增强区级旅游平台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鉴于目前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还很弱,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愿景、企业文化等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区内的旅文类平台公司,责无旁贷的需对辖区内各类文旅实体进行整合,通过政府授权,资产剥离和组合、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壮大公司资产,重点突出综合性平台公司战略规划、项目策划、投资决策以及决策中心的职能定位,强化子公司功能模块能力,提升项目实施、计划管理、建设管理、资产经营的执行职能。进一步实施投资经营型的管控模式,清晰平台公司与子公司、参股、控股公司之间的“上下界面”,使总公司的“综合管理”与子公司、参股、控股公司“专业经营”相分离,总公司层面专注于战略方向、整体规划和整体发展,子公司层面则根据模块功能分工,专注于提高竞争优势、融资能力和经营能力。 4.进一步提升政府指导能力和支持力度 进一步理顺公司与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政府对公司运作进行必要指导;在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根据市场化运作原则,在政策措施、授权经营、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以公司支持;对委托代建的各类民生、扶贫工程非经营性重资产进行剥离减负,公司实现市场轻装上阵。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 >篇一: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案例>>(1037字) 安徽省马鞍山、亳州等地的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改制已经开始,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安徽省其他地区融资平台公司的转型也正在加快推进,从已有的实践看,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是让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提升平台公司的独立性和抗风险能力。 增强平台公司独立性 5月20日,马鞍山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更名为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我国首个地方城市投融资平台创新改制案例。早在今年3月2日,马鞍山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就表示,马鞍山城投将前行一步,改制重组成江东控股,到时将正式变成一家普通国企。当地政府也表示,改制后若有需要,政府可通过招标的方式购买服务。改革后的马鞍山城投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竞标。中标后签署建设合同,让其承担市政项目。 今年6月26日,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变更亳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亳州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药都地产、交投公司、公交公司、文旅公司、保安公司及安源检测线公司的股权经中介机构评估后,对建安控股集团公司增资20亿元人民币,增资后建安控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30亿元人民币,然后上述6家公司股东名称全部由亳州市国资委变更为建安控股。 建安控股有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改制以后,平台公司的平台属性得到弱化,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据了解,融资平台的股东背景较为复杂,有的直属于地方政府,有的属于财政部门,有的属于国资部门,还有的属于水利部门等,运营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只作为融资平台,对于资金的使用自主权较弱,而改革就是要提升这种自主权,政府真正扮演好监管者的角色。 仍有政府信用背书

平台公司的转型与出路

平台公司的转型与出路 时至今日,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当中具有主导和主体的地位。国有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和方向支撑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力,同样成就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奇迹。从一定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结构、规模与分布等,都是前三十多年改革与调整的结果,而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和降速的今天,国有企业改革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主题。 一、地方国企在本轮国企改革中任重道远 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企业单位数是820.8万个,同比下降0.9%;其中,国有企业数量为11.3万个,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1.4%,国有控股的企业单位数为22.1万个,占全部企业单位数的2.7%,占比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总体来看,其中36%的国有企业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在所有权方面,约70%的国有企业是地方所有的国有企业。

资产及经营方面,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国有企业总资产约102万亿元,其中央企54万亿元,占比53%,净资产36万亿元,其中央企18万亿元,占比52%;总收入48万亿元,其中央企29万亿元,占比61%,利润2.5万亿,其中央企1.7万亿,占比70%。 国有企业的体量虽仍在增长,但无论从就业、投资、资产规模、以及对GDP贡献的角度,近几年国有企业在经济体量中的占比仍处于下行趋势。在转型过程中国企会受到政策及体制等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而慢于非国企,这就使得国企目前在传统行业的占比较高,尤其在钢铁、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中占比较重。今年政府将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目前广东、重庆、山东、江苏等地区已经相应出台了地方供给侧改革方案,这些传统行业的国企将是改革的主要目标。

投融资公司转型及方案

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建议方案 (2018年8月12日) 2014年国发43 号及2017年财预50 号、 87 号、财办金92 号、财金23号等文件要求,各银行、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限,地方融资渠道收窄。不仅仅是地方平台公司面临转型,地方政府投融资规模和模式也面临调整。违规举债行为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2017年以来,财政部及审计署加大了对地方违规融资行为的监管查处力度。截至目前十余个省市近百个地区相关负责人因为违规担保、违规举债融资等行为受到问责。由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近期财政部有可能还要进行抽查。 结合目前政策风险,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顺利实施,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是关键。因此,就目前我县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职能定位 围绕郏县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区域投资、建设和管理实际,建立“融、投、建、管”一体化管理模式,加速“资本-资金-资本”的相互转化和循环流动,打造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为基础,以经营城市、资本运作为支撑的综合性经营和资本运作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集团。 具体职能定位,建议明确如下:

产投公司:近阶段主要职能:服务百城提质建设工程。依据目前整体财务状况较好的实际,且债权债务关系清晰,负债率较低(负债率为8.9%)。可以考虑作为我县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集团的发展主体,重点整合经营性优质资产,推动市场化发展。 经开投公司:主要职能是服务于“一区四园”建设。以股权投资重点,拓展园区开发、标准化厂房建设、地产开发、股权投资、企业服务等相关业务。 城投公司:主要职能是产投和经开投两个公司之外的工作。由于城投公司历史性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及股权原因,处置难度较大。目前重点应结合目前政策风险,逐步剥离、化解过去的债权债务关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市场化产业经营,逐步实现市场化转型。 结合目前实际状况及未来发展需求,我县平台公司整合发展需基于已有企业,集中优势资产和资源,做大、坐实产投公司体量,避免资产、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的过度分散。因此,新成立的平台公司在资产、经营业绩、人员等方面基础薄弱,短期来看运作难度较大,建议审慎考虑。 二、发展目标 在现有三家主要平台公司基础上,以产投公司为主体,成立若干家市场化子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工程公司、房地产公司、物业公司、三苏文旅公司、供水、供气等公司),

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风险

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风险 一、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 政策变动倒逼平台转型 随着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日益认识到加强监管的重要性。为此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银监会、财政部等相继出台多个重要文件,以此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管理。 2014年国办发43号文发布及新预算法的实施,宣告以地方政府信用支持、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主要城建融资渠道的传统城建投融资体制的终结。43号中明确提出建立规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剥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各地政府城建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和生存压力明显加大,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平台公司转型,即是政策不利变动的改革倒逼,也是在国有资产改革背景下平台朝着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救赎。 (二) 城市发展需要平台转型 国发43号文件出台至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本身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对平台公司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关注热度不减。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现实中诸如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政府投融资平台在短期完全剥离政府融资职能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平台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仍然是一个区域推进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无论转型前后,还是转型过程中,也不论不同阶段采取何种投融资模式,平台公司的投融资职能都始终存在且为当地政府的城建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级地方政府

都应该对平台公司的发展和转型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目前来看,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政府性融资职能逐渐剥离,平台公司本身的传统融资难以得以延续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发展阶段已经由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城市运营、城市管理是未来平台公司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政府投融资平台传统职能中的城市运营和国资管理的职能会不断加强,平台公司的转型发展过程亦要往这个方向倾斜。 (三)公司生存发展需要平台转型 过去一度的重建设轻运营、重融资轻管理的运作模式导致政府投融资平台缺乏自身现金流创造机制。政策倒逼以及政策倒逼下的政府政策和资源支持的减少,要求政府投融资平台必须进行部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市场化转型。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亟需实现市场化转型的平台公司而言。打造现金流,寻找赢利点,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战,平台公司转型势在必行。 二、转型发展方向 定位:城市综合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 职能:结合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投作为地方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建设最重要的主体,其首要任务是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在继续做好政府投融资、建设等公益性及准公益性职能的同时,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拓展经营城市职能,打造现金流业务板块。同时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由过去的“融资导向”向“经营导向”的转变,由传统的“资产

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转型发展

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转型发展 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夏秀兰 【摘要】投融资平台公司自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实施迅速崛起后,承载了巨大的融资压力,其隐藏的债务风险、带来的社会矛盾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迫使其转型升级,本文从政府层面和平台公司自身建设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建议。 一、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产生和崛起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越来越大,加之城市建设对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正面激励,更是提升了地方政府搞建设的热情。然而,市政建设投资却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一是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权层层上收,地方财政的财力增长远跟不上其所承担事务的资金需求量的增长;二是《预防法》又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除特殊情况外不列赤字。地方政府急需资金与政府财政明显吃紧矛盾突出,于是,地方政府采取“表外负债”的方式进行隐性融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应运而生。 2002年以来,以重庆、上海为代表产生了一批融资平台公司,他们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了良好作用,解决了一些重大项目的融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融资平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2008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后达到高峰,尤其是2009年,呈爆发性增长,据初步统计,金融

危机爆发及积极财政政策方向拟定后成立了近5000个平台公司。 从平台公司产生的效果看,确实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平台公司不仅撬动了银行贷款,同时还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较有成效地解决了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特别是在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进程中,面对外需下滑、消费需求短期乏力的局面,平台公司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强大动力,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必然性 尽管平台公司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承载的压力、带来的风险、引起的社会矛盾早已引起广泛关注,问题不容小觑。一是融资能力下降。市容改善、城市发展外加政绩考核等因素使各级地方政府要不停地进行城市投资,平台公司是实施的主要载体之一,承担的融资压力愈来愈大,而这些项目大部分为公益性项目,短期内却无明显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大多数平台公司经过几年的折腾,负债率偏高,财务状况不理想,继续融资的能力明显下降。二是过度依赖土地。土地出让收入被称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弥补了许多城市建设资金的缺口。但土地储备属于资金密集型业务,收购资金主要依赖银行,土地出让受制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此外,有些收购的土地还需

对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公司吸收合并进行市场化转型的业务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8531637.html, 对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公司吸收合并进行市场化转型的业务探讨 作者:赵立莉 来源:《中国市场》2019年第30期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竞争加剧,企业发展模式也随之变化升级,国有企业脱离固步自封的束缚,走出企业自身的局限性,把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资本技术引进来成为国内众多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企业吸收合并提升资源整合水平,加强资产的深度融合,实现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主流,文章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对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公司吸收合并民营企业的相关业务进行阐述,对吸收合并在促进国有企业转型、优化财务管理、发挥协同效应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融资平台;企业吸收合并;国有资产保护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0038 1吸收合并的战略意义 国有融资平台企业一直承担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责任,尽管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平台公司是特殊时期的特有产物,具有生命周期。其承载的压力、风险、引起的社会矛盾问题不容小觑。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作为地方进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非财政投资方式主体,其存在资金的可承载能力、资源配置效率、投入产出效果、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地方经济意义重大,去平台化运营势在必行。 平台企业一般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资金充裕,发展前景广阔,将国有企业建成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的现代化企业,通过吸收合并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民营企业,一方面可实现互相学习、渗透彼此不擅长的领域,将优良资源整合,起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国有身份与民营思维相辅相成,将国企的雄厚资本优势和民企的机制灵活优势集中,能够有效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业务竞争力。从国企与民营相结合资源优势互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市场化股权运作。为了更好地顺应变化,力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实体化、市场化和规范化转变。平台公司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吸纳资源,实现强强联合的目的,培育现金流,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和市场化竞争实力,实现顺利转型。 2吸收合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保护 企业合并作为经济社会中资本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及快速提高企业规模经营效益的重要方法,为更好实现国有资本的放大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吸纳民营企业的敏锐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分析_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报告.doc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分析_融资平台公司 转型案例报告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分析_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报告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案例分析篇1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泰达控股)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经天津市政府1984年12月批准成立,职责定位为经营开发区公共设施及各项公共服务事业,经营开发区的进出口贸易,办理国外投资所需的咨询业务等职能。2001年12月30日,经天津市政府批准,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的转制为基础框架,并统筹组合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天津泰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区属国有资产行使所有者职能,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2001年泰达控股成立至今,通过合资、收购等方式,成立/入资北方国际信托、长城医药保健品公司、恒安人寿、天津钢管集团、渤海财产保险股份公司、渤海银行等机构,在园区建设、市政公用事业运营的基础上,全面进入生产制造、金融产业。 泰达控股在以资源经营为核心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以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品牌资源为主要经营领域,以天津开发区和滨海新区为主要投资、经营和服务区域,形成了以渤海银行为旗舰的金融产业、以钢管公司为代表的基础实业、以小城开发为主体的城市资源经营、以能源供应为核心的公用事业、以海洋整治为龙头的区域开发、以循环经济为标志的社会专营领域等六大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金融是核心,公用事业是基础,新资源开发是方向的产业格局。2010年,泰达控股实现销售收入578亿元、总资产1612亿元,主要经营领域为区域开发与房地产、公用事业、制造业、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等,拥有14家全资公司、25家控股公司和23家参股公司,其中包括6家上市公司。 案例解析

国有平台公司如何构建转型路径

国有平台公司如何构建转型路径 城市运营是新时期城镇化建设对政府和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国有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城乡建设投融资平台,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其转型方向之一。国有平台公司站在转型的风口,要继续发挥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需要紧跟城市发展阶段,转换角色、重新定位,并摸索符合未来城镇化发展需要的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路径。 一、引言 城镇化发展一直是我国扩大内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8.82%,然而城镇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在集约化、特色化、城乡融合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粗糙不到位、质量不够高等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城镇化发展也逐步进入了一个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整体转型期。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好“人、地、钱”等问题,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城市运营是各方讨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定位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国有平台公司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投融资平台,一直发挥着城镇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然而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政策趋严,过去依赖于国有平台公司举债融资建设的城镇化投融资模式已不具有可持续性,国有平台公司亟需转型。 为了更好地参与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成为了很多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方向之一。然而转型非一蹴即就,特别是对过去过度依赖于政府信用的国有平

台公司而言,需要重新思考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转型路径:如何进行战略定位,如何进行业务布局,如何获取资源和能力,如何防范转型风险。 二、城市运营 城市运营是一种将企业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体制的思路,通过对城市运营机制再造,促进城市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更为灵活高效、富有创新力,最终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城市运营的主体及内容如图1所示。 从城市运营主体来看,它是政府主导、企业负责、公众参与的一项重大事业。政府对城市运营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全权负责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提供城市运营的政策支持;而政府城市运营战略和思路的落实,更多操作层面的工作需要通过市场主体来落实完成,比如城市运营服务商。城市运营追求的目标,是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使得城市能够真正满足市民生活、工作等不同方面的需求,享受城市优质生活。 从城市运营内容来看,不是独立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房地产开发,而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整合,包括规划、土地一级开发、城市功能开发以及城市运营服务等环节。尤其是城市运营服务,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也是市场主体运作的重点,包括城市品牌塑造、投资环境营造、公用事业运营、公共服务提供、产业导入和服务等等。 三、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城市运营商,是指围绕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通过发挥企业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城市发展的特殊机遇,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使自己的项目能够成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经营开发商。城市运营商作为城市运营的重要主体,是新型城镇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最新)

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解决融资平台政企不分、责权不清问题,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根据省政府要求及省财政厅《关于推进我省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意见》(X财办预〔X〕66号),现就做好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全面清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一)摸清现有融资平台公司底数。市县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融资平台主管部门,要尽快梳理统计已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并对其业务逐笔审核,摸清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负债等具体情况,分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二)规范政府公益性资产管理。学校、医院、公园、广场、党政机关和享受财政经费补助的事业单位办公楼及无经营性收入的市政道路、水利设施、非收费管网设施等公益性资产,不得作为资本注入各类企业。对X年7月1日以后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公益性资产、储备土地等资产必须进行清理,并对可确认资产限期1年从融资平台公司剥离。 (三)妥善处置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对原融资平台公司已形成的政府性债务进行清理剥离。经逐笔清理甄别认定,对截至X年底的存量政府债务,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对应资产一并划转;其余债务继续由融资平台公司持有,对应资产属于公共服务

领域的,可采取补充资本金和经营性资产等方式逐步替换。鼓励运用PPP模式化解政府性债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和运营,在征得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政府性债务转换为非政府性债务。处置债务要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避免必要的在建项目在不扩大建设规模的前提下出现烂尾,不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积极稳妥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 (一)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对只承担政府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偿还债务的“空壳类”公司,一律按法定程序予以撤销;对兼有政府融资和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职能的“实体类”公司,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归并同类业务,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转型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市运营等领域市场化运作的公益类国有企业;对按市场化方式承担一定政府融资职能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鼓励其继续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但不得再替政府融资或受政府委托融资。转型后的国有企业要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原则,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合规开展市场化融资。 (二)清晰界定政府与转型后融资平台的关系。禁止新设立具有政府融资功能的融资平台公司,根据出资情况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后的国有企业承担有限责任。融资平台公司转型为公益类国有企业的,在开展市场化融资时,必须在相关融资协议中注明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保证其形成的企业债务不由地方政府承担。

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风险演示教学

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风 险

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风险 一、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 政策变动倒逼平台转型 随着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日益认识到加强监管的重要性。为此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银监会、财政部等相继出台多个重要文件,以此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管理。 2014年国办发43号文发布及新预算法的实施,宣告以地方政府信用支持、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主要城建融资渠道的传统城建投融资体制的终结。43号中明确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剥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各地政府城建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和生存压力明显加大,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平台公司转型,即是政策不利变动的改革倒逼,也是在国有资产改革背景下平台朝着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救赎。 (二) 城市发展需要平台转型 国发43号文件出台至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本身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对平台公司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关注热度不减。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现实中诸如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政府投融资平台在短期内完全剥离政府融资职能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平台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一个区域推进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无论转型前后,还是转型过程中,也不论不同阶段采取何种投融资模式,平台

公司的投融资职能都始终存在且为当地政府的城建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对平台公司的发展和转型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目前来看,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政府性融资职能逐渐剥离,平台公司本身的传统融资难以得以延续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发展阶段已经由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城市运营、城市管理是未来平台公司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政府投融资平台传统职能中的城市运营和国资管理的职能会不断加强,平台公司的转型发展过程亦要往这个方向倾斜。 (三)公司生存发展需要平台转型 过去一度的重建设轻运营、重融资轻管理的运作模式导致政府投融资平台缺乏自身现金流创造机制。政策倒逼以及政策倒逼下的政府政策和资源支持的减少,要求政府投融资平台必须进行内部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市场化转型。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亟需实现市场化转型的平台公司而言。打造现金流,寻找赢利点,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战,平台公司转型势在必行。 二、转型发展方向 定位:城市综合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 职能:结合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投作为地方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建设最重要的主体,其首要任务是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在继续做好政府投融资、建设等公益性及准公益性职能的同时,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拓展经营城市职能,打造现

开发区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机遇和对策研究

开发区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机遇和对策研究 金康李启春 一、引言 开发区(含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园区等各类片区,下同)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开发区平台公司则是开发区投资建设的重要实施主体。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管控越来越严,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被彻底剥离代政府融资职能,开发区平台公司也同样面临着合规融资和持续发展的难题。近年来,以国办发〔2017〕7号文、国发〔2019〕11号文等为代表的政策文件的出台对开发区包括招商引资、管理体制、人才发展、事权财权等各方面产生了全方位影响,开发区平台公司肩负着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推进开发区建设、运营模式创新的重任。与此同时,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也在向纵深推进,以中发〔2015〕22号文、国发〔2019〕9号文为代表的政策文件明确指引和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开发区平台公司作为一类特殊的国有企业,具有平台公司的一般性行业特征,现有一些运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环境、新经济周期的发展。在债务压力、市场竞争压力和改革压力的多重影响下,推动开发区平台公司转型为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并充分发挥其市场化融资职能,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伴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开发区平台公司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园区的融资建设为主要特征,主要业务是土地一级开发,几乎没有经营性业务,平台公司承担部分土储中心职能,政企不分。第二阶段,以园区开发为主要特征,以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为主要业务,以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租赁为主要盈利来源,同时开展政府项目代建、公用事业运营、物业管理等业务。第三阶段,以园区开发与运营为主要特征,以产城融合为方向,依托于产业地产,开展产业招商、资产运营、企业孵化、企业增值服务和公用事业管理等。目前,大部分开发区平台公司处于第二个阶段,以园区开发为主要特征,通过开展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房产销售和租赁、政府项目代建等为主,同时开展供水、污水处理、供热、市政养护等市政服务。对于一些发展较为滞后的开发区平台,其基本形态是开发区的融资平台,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整理后的土地出让金返还。该类平台承担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投融资职能,同时兼顾土地储备中心的职能,管理模式上通常是管委会与平台公司两位一体,合署办公,政企不分。当然,对于某些县区设立的开发区平台公司,仅仅承担着开发区的土地整理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甚至有些公司属于空壳公司,仍旧承担着政府融资职能,这类开发区平台公司处在最低发展阶段。 二、我国开发区平台公司运作模式 对于现有的开发区平台公司,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自身实力决定他的发展模式。目前,开发区平台公司的设立和运作管理模式不尽一致。总的来说,是以管委会直接管理一个平台

23号文和资管新规之后平台公司怎么融资

23号文和资管新规之后平台公司怎么融资? 2018-04-02 15:41 来源:明树数据 在金融强监管、融资渠道逐渐收紧的新形势下,各种政策法规接连发布,特别是财金23号文直接围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介公司、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链,2018年平台公司或将面临融资的严峻考验。目前对于平台公司大部分融资贷款仍来源于银行贷款,有部分贷款通过信托和融资租赁,但是由于23号文和即将出台的资管新规,政信融资将会受到很大限制。也许本来发行企业债可以成为平台公司重要融资渠道,例如城投债、企业专项债、绿色债券、项目收益债等,但是194号文的出台又为发债蒙上一层阴影。不过目前政策文件仍鼓励平台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和探索债转股形式解决存量债务问题。

23号文之后平台公司怎样通过信托融资? 信托:按照是否有银行参与,地方政府信托融资分为集合信托和银信合作理财。集合信托主要是指受托人把多个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财产加以集合地管理、运用或处分的方式。银信合作指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投资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股权或债权,同时政府向银行和信托出具回购的承诺函。银信合作与传统的集合信托产品的主要区别是传统信托计划的资金用途都是具体项目,而银政信产品大多投向政府平台公司。 集合信托:信托公司同地方政府合作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阶段性入股于地方融资平

台,将资金投入政府指定的项目,待阶段性持股期满时,由政府指定机构按约定的价格溢价回购上述股权。但是这种形式已违背23号文“穿透原则”,仍是政府承担固定回购责任。二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信托贷款的方式,即由信托公司募集社会资金,然后把资金贷给地方政府发起的项目投资公司,而在贷款过程中引入地方政府作为第三方为信托提供担保。但是政府信用担保现已禁止,不过政府设立的融资担保公司可以进行有限担保。第三种则兼顾了前两种操作模式,即信托计划中既有债权设计又有股权设计,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运作。而结构化的方式若是政府作为劣后级,则可被视为通过结构化融资安排或采取多层嵌套等方式融资,现在也是被23号文禁止的。 银信合作:最早进行银信合作的是一些融资渠道比较匮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2008年7月,中融信托、昆明市人民政府与富滇银行联合发行了20亿元的“新昆明信托”人民币理财产品,首次创造了银政信这种金融产品。中融信托将受托资金用于对昆明市土地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土投”)的增资扩股,期限为2年,期满后,昆明市国资委按约定价格溢价回购中融信托持有的昆明土投股权,如果到时昆明市国资委未能按约定回购,昆明市财政局承诺对股权进行回购。这部分资金将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安排并提请人大审议。在各种监管下,承诺函被禁止,以前银信合作模式已被叫停。

【独家】23号文和资管新规之后平台公司怎么融资

【独家】23号文和资管新规之后平台公司怎么融资? PPP知乎,您的PPP大百科!我们建立了完整的PPP 知识索引体系,回复索引号【005】,可查看更多财政部PPP 政策汇总相关文章。 作者简介:孙俊,湖南华伦咨询有限公司研究院 在金融强监管、融资渠道逐渐收紧的新形势下,各种政策法规接连发布,特别是财金23号文直接围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介公司、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链,2018年平台公司或将面临融资的严峻考验。目前对于平台公司大部分融资贷款仍来源于银行贷款,有部分贷款通过信托和融资租赁,但是由于23号文和即将出台的资管新规,政信融资将会受到很大限制。也许本来发行企业债可以成为平台公司重要融资渠道,例如城投债、企业专项债、绿色债券、项目收益债等,但是194号文的出台又为发债蒙上一层阴影。不过目前政策文件仍鼓励平台公司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和探索债转 股形式解决存量债务问题。 23号文之后平台公司怎样通过信托融资? 信托:按照是否有银行参与,地方政府信托融资分为集合信托和银信合作理财。集合信托主要是指受托人把多个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财产加以集合地管理、运用或处分的方式。银信合作指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

投资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股权或债权,同时政府向银行和信托出具回购的承诺函。银信合作与传统的集合信托产品的主要区别是传统信托计划的资金用途都是具体项目,而银政信产品大多投向政府平台公司。 集合信托:信托公司同地方政府合作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阶段性入股于地方融资平台,将资金投入政府指定的项目,待阶段性持股期满时,由政府指定机构按约定的价格溢价回购上述股权。但是这种形式已违背23号文“穿透原则”,仍是政府承担固定回购责任。二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信托贷款的方式,即由信托公司募集社会资金,然后把资金贷给地方政府发起的项目投资公司,而在贷款过程中引入地方政府作为第三方为信托提供担保。但是政府信用担保现已禁止,不过政府设立的融资担保公司可以进行有限担保。第三种则兼顾了前两种操作模式,即信托计划中既有债权设计又有股权设计,采用结构化的方式运作。而结构化的方式若是政府作为劣后级,则可被视为通过结构化融资安排或采取多层嵌套等方式融资,现在也是被23号文禁止的。 银信合作:最早进行银信合作的是一些融资渠道比较匮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在2008年7月,中融信托、昆明市人民政府与富滇银行联合发行了20亿元的“新昆明信托”人民币理财产品,首次创造了银政信这种金融产品。中融信托

平台转型后何必非要划分为“公益性企业”还是“商业类企业”

平台转型后,何必非要划分为“公益性企业”还是“商业类企业” 【引子】 前几天,2018年7月6日,陕西省财政厅颁布了《关于推进我省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意见》,这是继重庆市、湖南省之后的第三个对外公布的省级平台转型的地方性政策规定(尽管湖南省从性质上还是征求意见稿阶段,但毕竟也是对外公布了)。从三个省级政策文件来看,比较明显的可以看出在某些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对转型后的平台公司进行了分类,即分为“空壳类”、“公益类”、“商业类”。这种分法的始作俑者显然是重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2017年6月6日颁布)。 【本文的目的】 我的核心观点是,平台公司转型后根本不需要进行这种分类。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各地的规则制定也大致有类似规律),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好东西、好规则本来就应该各地相互借鉴和效仿,没有必要非得标新立异。但是,如果某些原创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合理的,而后来者盲目、一味的效仿,那可就是可悲的了,甚至会形成倒退。就本文的平台公司分类来说,已经是由第一个地方规定发展成了第二个地方规定,现在又发展到了第三个地方规定。按照这种形势,其他省份也很有可能效仿之,最终很可能成了行业惯例。那可不一定是好的事情,有可能让辛辛苦苦转型的平台,本来充满希望的平台,或是浪费了青春,或是白白的葬送大好前程。因此,我觉得应该在这个时候,给政府和市场一个提醒。内容和观点不一定对,只是希望引发大家的客观的、理性的,而不是盲目趋同、盲目借鉴的思考。 【观点论述】 一、先对平台分类简单阐述一下 (先设定一个表达,其实平台公司转型后,就不应在称为“平台公司”了,但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转型后的这个国有企业,我们在需要时还是叫“平台公司”,只是为了文章通顺好理解) 三个省份关于平台的分类除个别词语表述有细微差异外,内容几乎相同。本文用最新颁布的陕西省的规定来做例子: 1、“空壳类”: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空壳类”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清理撤销。 2、“公益类”:对兼有政府融资和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职能的“实体类”融资平台公司,要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归并同类业务等方式,转型为公益类国有企业,承接政府委托实施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土地开发等公益性项目建设。 3、“商业类”:对按市场化方式承担一定政府融资职能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鼓励其继续为地方经济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但不得再替政府或受政府委托融资。 二、我的观点再次申明是,没有必要对转型后的平台做出分类。 虽然几个地方政府的转型政策并没有限定公益性企业不能开展一般的市场 经营活动,但是文件的字里行间明显是将一般性的市场经营业务和具有浓厚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