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304.61 KB
- 文档页数:5
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基本原理,理解流体力学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各种流体元件的结构、原理及功能,能正确选用流体元件进行简单系统的设计。
3. 让学生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进行传动与控制系统计算、分析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流体元件搭建简单的传动与控制系统。
3.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实一体化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损失。
2. 流体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阀门、液压油缸、气压元件等结构、原理及功能。
3.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基本回路、液压系统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气压传动与控制:气压传动原理、气压元件、气压系统设计及应用。
5. 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仿真:利用现代设计软件进行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6. 实践教学:搭建简单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进行实验操作与分析。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流体力学基础(2课时)2. 流体元件(2课时)3. 液压系统设计(3课时)4. 气压传动与控制(2课时)5. 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仿真(3课时)6. 实践教学(4课时)教学内容与课本章节相对应,涵盖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元件、设计方法、仿真及实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流体传动与控制相关知识。
药品注册受理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主题(线上)宣讲会药品注册受理是指将药品注册申请提交给药监部门,经过相关程序的审核和评价,最终决定是否批准该药品上市销售的过程。
药品注册受理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册申请资料的准备:申请人应提供完整、准确的资料,包括相关申请表格、药品技术要求、临床试验资料、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资料等。
所有资料都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
2. 药品质量的可核查性:药品注册申请资料中应提供药品质量的可核查性证明,包括药品原料的采购来源、药品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
药监部门需要核实申请人所提交的药品质量数据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临床试验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药品注册申请需要提供临床试验的数据和结果,以证明药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表现。
临床试验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并具备足够的样本数量和试验设计的科学性。
4. 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药品注册申请应明确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包括适应症的描述、使用方法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药监部门需要核实申请人所提供的适应症和使用范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 药品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药品注册申请需要提供药品的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资料,以证明药品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特性。
评价资料应满足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相关要求,并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
常见问题主题涉及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申请材料的准备、问题处理方式等方面。
以下为常见问题主题的相关参考内容:1. 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申请人可以详细了解药品注册受理的流程,包括递交申请、资料审核、技术评审、临床试验评价、专家评审等环节。
确保按照流程进行申请,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2. 资料准备的注意事项:申请人应了解申请药品注册所需的资料清单和要求,严格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注意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核查性,确保不缺漏重要信息。
3. 问题处理方式:在药品注册受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流体⼒学课程教学⼤纲《流体⼒学》课程教学⼤纲⼀、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3300102、课程名称(中/英⽂):流体⼒学/Fluid Dynamics3、学时/学分:48/64、先修课程:⾼等数学 (上、下)、理论⼒学,1110011/1110012/06100405、⾯向对象:热能与动⼒⼯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专业的本科⽣6、开课院(系):航海学院机械⼯程与⾃动控制系7、教材、教学参考书:教材:《流体⼒学》、景思睿张鸣远编著、西安交通⼤学出版社、2001年7⽉;教学参考书:《⼯程流体⼒学》、归柯庭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流体⼒学》、吴望⼀主著、北京⼤学出版社、1983年3⽉。
⼆、课程性质和任务《流体⼒学》为⾮流体⼒学专业的机械制造、动⼒⼯程、能源、环境与化学⼯程等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讲述将使学⽣掌握基础的流体⼒学知识,并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相关专业⼯作的开展奠定初步的流体⼒学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流体⼒学》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既着眼于本科⽣未来⼯作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也兼顾到本科⽣急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础专业知识。
主要讲述内容包括:流体及其物理性质,流体静⼒学、流体运动⼒学基础、流体动⼒学基础、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理想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通道内的粘性流动、粘性不可压流体绕物体流动等。
本课程讲述总计需48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第⼀章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4)主要内容:1、流体与连续介质模型;2、流体的黏性;3、流体的可压缩性;4、作⽤在流体上的⼒。
基本要求:掌握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理解连续介质模型的含义。
第⼆章流体静⼒学(6)主要内容: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2、静⽌流体平衡微分⽅程式;3、重⼒场中静⽌流体内的压强分布及压强测量;4、作⽤在平⾯上的流体静压⼒;5、作⽤在曲⾯上的流体静压⼒及浮⼒。
基本要求:掌握流体静压强的基本特性;掌握流体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压强常⽤的测量⽅法;掌握平⾯及曲⾯上流体静压⼒的计算。
《流体传动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3901096课程名称:流体传动毕业设计英文名称:Final Year Projects for Fluid Transmission设计周数:15周学分:15一、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培养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认识设计与制造,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基本掌握从事实际设计工作的能力。
二、选题原则1、应按给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2、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和技术发展水平及用户要求,按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参阅有关资料进行设计和实验研究;3、应根据我国技术经济条件和实际生产经验,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力求设计符合生产实际,使之在技术上先进而可行,在经济上节约而合理。
三、类型及基本要求1、毕业设计类型:工程设计类、实验研究类、软件工程类……要求:初步掌握工程项目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编制设计文件的基本技能;学会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练习设计文件、研究报告、开发文档等的编制。
2、毕业设计基本要求(1)工程设计类——偏重于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的培养1)进行设计任务分析,全面了解课题的原始条件、任务和设计技术要求,明确设计难点和关键内容;2)收集和阅读相关原始资料,考查生产现场,参考类似产品,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和论证;3)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必要论证,选择最佳方案;4)进行具体的设计、计算、绘图等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总体方案;5)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6)小论文练习。
(2)实验研究类——偏重于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技能的培养1)学习科研立项过程,进行项目前期准备,查阅资料;2)制定研究方案,包括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性比较;3)设计实验系统,绘制系统图,进行设备选型;4)进行实验研究;5)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6)编写研究报告、验收和鉴定报告、待发表的论文;7)绘制设计图纸(可以是实验系统的,或相关图纸);8)小论文练习。
流体传动与控制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0322Z10课程名称:流体传动与控制/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电工技术适用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王积伟.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4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2.冀宏.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第2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选修课。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液压传动与控制、气压传动与控制的工作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系统中主要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知识。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总体要求:熟练掌握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主要元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气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典型基本回路,掌握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知识:掌握流体传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掌握液压系统、气压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学会从产品功能要求到流体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形成开发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结构。
能力:应用典型液压回路、气压回路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掌握最基本的设计理念,解决流体传动与控制的一般工程问题;用复杂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案例教学以及交互式研讨,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通过电、液、气交叉知识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建立机、电、液、气一体的观念,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通过从产品功能要求到系统设计的的思维模式,提升解决工程实践的基本素质。
通过课外导学的要求,了解本课程知识结构的发展动态与应用现状,提升自主学习、跟踪学习的专业意识与专业素养。
《流体传动技术》教案大纲课程名称:流体传动技术Flui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0331003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总学时数:46学时学分数: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他是以流体力学和自动化控制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和研究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典型液压系统的工况特点及其系统特性,阐述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方法,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自行设计机械液压系统的目的。
二、《流体传动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以及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学会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和系统故障的排除,能独立设计液压系统。
1)掌握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2)学会液压元件的选择;3)掌握各液压基本回路的基本特点,并会选用;4)掌握液压系统的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分析简单的液压系统;5)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要有学生自己动手,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液压传动发展简况第二节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级组成第三节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四节液压传动的应用重点: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
自学:液压传动的发展简况、液压传动的应用第二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第一节液压油第二节液体静力学第三节液体动力学第四节管道内压力损失的计算第五节小孔及间隙流动第六节液压冲击及空穴现象重点:液压油的粘性、动力学三大方程、压力损失计算和小孔流动。
自学:液压油的选用、液压冲击及空穴现象第三章液压动力元件第一节液压泵的概述第二节齿轮泵第三节叶片泵第四节柱塞泵第五节液压泵的噪声第六节液压泵的选用重点:液压泵的性能参量和工作原理、职能符号。
自学:液压泵的噪声及选用。
第四章液压执行元件第一节液压马达第二节液压缸重点:液压马达、液压缸的性能参量和工作原理、油缸的设计与计算、职能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