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分组实验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大全**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大全,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选择适合的实验项目,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实验项目列表**以下是一些适合高中物理实验的项目:1. 简单机械实验:- 斜面实验:测量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加速度。
- 杠杆实验:研究杠杆原理,测量杠杆的平衡点和力的乘积。
- 交织轮实验:通过观察不同轮的直径和力的关系,研究力矩和转动力学。
2. 热学实验:- 热膨胀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受热后的膨胀情况,研究热膨胀原理。
- 定压比热容实验:测量物质的定压比热容,了解物质的热性质。
- 太阳能实验:通过太阳能收集器转化太阳能为热能,并用于加热水或产生电力。
3. 电学实验:- 串联电阻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 并联电阻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和导线位置,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
4. 光学实验:- 反射实验:通过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验证反射定律。
- 折射实验:通过观察光在不同透明介质中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 凸透镜成像实验:通过放置物体和屏幕,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
5. 声学实验:- 谐振共鸣实验:通过调整管内气柱长度,观察共鸣现象,了解声波传播的特性。
- 音叉实验:通过激发音叉并观察其产生的声音,了解声音的频率和共振现象。
- 听筒实验:研究声音在大气中的传播原理,观察听筒中声音的变化。
以上仅是一些示例实验项目,高中物理实验项目还有很多其他选择,希望这份实验项目大全能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帮助和启示。
**结论**高中物理实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合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本文提供了一份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大全,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希望这些实验项目能够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对物理学的深入研究。
实验名称: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目的:1. 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细绳3. 坐标纸4. 直尺5. 白纸6. 铅笔实验原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一个力的过程,而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在力学中,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即,若有两个共点的力F1和F2,它们合成的力F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表示,即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对角线F即为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实验步骤:1. 将细绳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系上弹簧测力计。
2. 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3. 在细绳的另一端再系上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出相同的角度,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4. 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标记在坐标纸上,并画出两个力的方向。
5. 以F1和F2为邻边,在坐标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
6. 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延长,使其与坐标纸边缘相交,标记交点为O。
7. 用直尺连接F1和O点,再连接F2和O点,画出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
8. 用直尺连接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和F1、F2的方向,形成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
9. 将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延长,使其与坐标纸边缘相交,标记交点为P。
10. 用直尺连接F1和P点,再连接F2和P点,画出两个力的分解力的方向。
11. 用直尺连接两个力的分解力的方向和F1、F2的方向,形成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
12. 将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延长,使其与坐标纸边缘相交,标记交点为Q。
13. 用直尺连接F1和Q点,再连接F2和Q点,画出两个力的分解力的方向。
14. 将F1、F2的分解力的方向与F1、F2的方向分别画成箭头,并标注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1.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2.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两个力的分解力的方向和大小。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必做实验有哪些?
1 长度的测量
2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 探究弹力和弹簧深长的关系
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 验证动量守恒
6 研究平抛运动
7 验证机械能守恒
8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9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
10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1 测定金属电阻率
12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3 电流表改装电压表
14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池内阻和电动势
15 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6 练习使用示波器
17 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8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9 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高中化学22个必做的实验内容
必修1
1.萃取与分液
2.离子的检验(Cl-、Ag+、SO42-、CO32-、NH4+、Fe3+)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钠的性质
5.氢氧化铝的两性
6.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7.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8.氨及铵盐的性质
9.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必修2
10.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1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1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4.乙醇的主要性质
15.乙酸乙酯的制取和乙酸乙酯(或油脂)的水解
16.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
17.电解池工作原理
18.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9.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0.中和滴定
21.FeCl3(或SnCl2)水解的促进或抑制
22.沉淀的转化
福建省高中化学新课程学生必做实验。
高中物理课程学生分组实验目录1.长度的测量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6.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0.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1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12.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3.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1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5.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16.练习使用示波器17.传感器的简单应用18.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9.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一、长度的测量[实验目的]:(1) 练习使用游标卡尺.(2) 掌握各种游标卡尺的准确度.(3) 学会用游标卡尺测量及读数.[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所示。
2、读数原理:如右表。
3、测量范围:一般最多可以测量十几个厘米的长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游标卡尺、金属管、小量筒.[实验步骤]:一、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刻度尺又称米尺,常用米尺的最小刻度为lmm,量程不等。
1、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2)为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3)毫米以下的数值靠自测估读一位,估读最小刻度值的1/10。
(4)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
可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或一张白纸的厚度。
二、练习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1)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长度,每次测量后让金属管绕轴转过约45°再测量下一次,共测量四次.(2)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管的外径和内径. 测量时先在管的一端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外径和内径,再在管的另一端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的外径和内径,得到外径和内径的四组测量值.(3)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量筒的深度,每次测量后,让小量筒绕轴转过约90°再测量下一次,共测量四次. [ 注意事项](1) 分清游标卡尺的准确度是多少?(2) 读数时应使视线与尺垂直,避免产生误差.(3) 读数时可应用下列公式方法进行: 测量值=主尺读数 + 游标尺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格数×准确度,单位是“mm”,准确度等于主尺最小分度的长度除以游标尺刻度的格数.(4) 在“主尺读数”时一定要读游标零刻度线左边最近的主尺刻度线的值.(5) 游标卡尺的读数不做有效数字要求.[误差分析](1) 当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刻线与主尺的零刻线重合时,游标卡尺不存在零误差,可以直接进行测量;当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刻线与主尺的零刻线不重合时,游标卡尺存在零误差,测量、读数的方法依旧,但最后的数据在处理时要考虑零误差的影响.(2) 当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刻线在主尺零刻线的右侧,则用读数的方法读出零误差,用最终的读数减去零误差.(3) 当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刻线在主尺零刻线的左侧,则用读数的方法读出此时的零误差,最后的数据等于最终的读数消去零误差加△L.【实验训练题】1、某人用最小刻度为 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的结果为5.60 cm,若以米为单位,结果应记为 m或µm。
(详细)高中物理分组实验目录及器材清单目录1. 实验一:测量物体质量2. 实验二:测量物体体积3. 实验三:测量物体密度4. 实验四: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5. 实验五:测量线性热膨胀系数6. 实验六:测量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实验一:测量物体质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研究物质质量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清单:- 电子天平- 各种物体样品实验二:测量物体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研究物体体积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清单:- 容积瓶- 滴水漏筒- 各种物体样品实验三:测量物体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研究物体密度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清单:- 电子天平- 容积瓶- 滴水漏筒- 各种物体样品实验四: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弹簧的位移和施加的力的关系,研究弹簧的弹性系数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清单:- 弹簧- 弹簧挠度计- 施加力的装置实验五:测量线性热膨胀系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线性热膨胀的方法,研究物体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清单:- 长尺- 温度计- 各种材料样品实验六:测量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金属材料的电阻和尺寸的关系,研究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清单:- 电流表- 电压表- 各种金属材料样品以上为详细的高中物理分组实验目录及器材清单。
每个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和所需的器材清单,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新课程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目录一、演示实验目录序号实验内容1瞬时速度的测量2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4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5物体的微小形变6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7探究分力与合力的关系8研究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9验证牛顿第一定律10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1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2超重与失重13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1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5摩擦起电16接触起电17感应起电18法拉第圆筒实验19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20观察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过程21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2伏安法测电阻23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截面积的关系24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25电压表内阻的测定26电流表的改装27探究电源输出电压与内电压的关系28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测定29探究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30门电路31各种磁体的磁感线32直导线切割磁感线33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3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35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36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37楞次定律38自感现象39交流电的产生40交流电的有效值41变压器42观察电感与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43示波器观察交流电波形44光敏电阻的特性45热敏电阻的特性46传感器—干簧管47分子引力48扩散运动49布朗运动50气体的等温变化51气体的等容变化52表面张力53探究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54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55简谐运动的时间位移图像56共振现象57三棱镜对光的折射58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59光的全反射60光的干涉与衍射61薄膜干涉62光电效应现象63光谱管64LC电路中的电磁振荡65阴极射线管二、学生分组实验目录(共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