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排水沟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3
排水沟、截水沟建设方案一、概述排水沟和截水沟的建设是保障土地和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顺畅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简单且可行的建设方案,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设计原则1. 合理规划:按照地形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长度来建设排水沟和截水沟。
2. 畅通排水:确保排水沟和截水沟的宽度、深度和坡度能够满足排水要求,以便有效地排除水分。
3. 考虑环保: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过大影响。
三、建设步骤1. 土地勘测:对建设排水沟和截水沟的区域进行详细勘测,确定地形、土壤状况和排水需求。
2. 规划设计:根据勘测结果,综合考虑排水量、排水距离和地形特点,制定排水沟和截水沟的规划设计方案。
3. 施工准备:清理施工区域,配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4. 开挖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排水沟和截水沟的沟槽,确保沟槽宽度、深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5. 安装配套设施:根据需要,安装排水沟和截水沟的过滤网、防护栏等配套设施。
6. 检验验收:完成建设后,进行排水系统的检验验收,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及维护1. 安全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合理安排施工进程,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排水沟和截水沟的状况,有问题及时修复,保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环境保护:在维护过程中,注意遵守环境保护要求,确保排水沟和截水沟周围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经济效益本建设方案可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排水设备损坏的风险,降低日常维护成本,从而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六、结论本方案提供了一个简单且可行的排水沟和截水沟建设方案,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施工和定期维护,以获取长期的经济效益。
以上为《排水沟、截水沟建设方案》的内容概述,详细信息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补充。
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4 1.1 气象资料———————————————————————————4 1.2 地质资料———————————————————————————4 1.3 拟建污水处理厂资料——————————————————————4 1.4 处理程度的计算————————————————————————4 第二章设计方案的确定———————————————————————6 2.1 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6 2.2 二级处理工艺的选择——————————————————————6 2.2.1 工艺流程可行性方案的提出—————————————————7 2.2.2 方案的工艺流程及方案比较—————————————————7 2.2.3 方案选择—————————————————————————9 2.3 单体构筑物方案比较——————————————————————9 2.3.1 沉砂池—————————————————————————10 2.3.2 二沉池——————————————————————————10 2.4 污泥处理——————————————————————————102.4.1 污泥处理目的———————————————————————10 2.4.2 处理工艺比较及选择————————————————————11 2.5 污泥消毒———————————————————————————12 2.6 整体工艺流程—————————————————————————12 2.7 处理工艺流程说明———————————————————————13 第三章格栅间计算—————————————————————————143.1 设计水量———————————————————————————14 3.2 中格栅————————————————————————————14 3.2.1 设计基本参数———————————————————————14 3.2.2 设计计算—————————————————————————14 3.2.3 设备选用—————————————————————————15 3.3 污水提升泵设计————————————————————————17 3.3.1 设计依据—————————————————————————17 3.3.2 设计计算—————————————————————————18 3.4 细格栅————————————————————————————19 3.4.1 设计计算—————————————————————————19 3.4.2 设备选用—————————————————————————19 第四章沉砂池——————————————————————————21 4.1 设计参数———————————————————————————21 4.2 设计计算———————————————————————————21 4.3 旋流式沉砂池设备选择—————————————————————23 第五章氧化沟——————————————————————————255.1 设计参数———————————————————————————25 5.2 已知条件———————————————————————————25 5.3 选用参数———————————————————————————25 5.4 设计计算———————————————————————————26 5.4.1 碱度平衡计算———————————————————————26 5.4.2 氧化沟容积计算——————————————————————275.4.3 氧化沟尺寸————————————————————————28 5.5 厌氧池设计——————————————————————————29 5.5.1 厌氧池容积————————————————————————29 5.5.2 厌氧池尺寸————————————————————————30 5.6 需氧量计算——————————————————————————30 5.7 氧化沟设备选定————————————————————————31 5.7.1 氧化沟的曝气设备—————————————————————31 5.7.2 氧化沟及厌氧池的搅拌设备—————————————————31 5.8 剩余污泥量计算————————————————————————31 5.9 氧化沟的进出水系统计算————————————————————32 5.9.1 进水计算—————————————————————————32 5.9.2 出水计算—————————————————————————33 5.10 加药设备———————————————————————————34 第六章二沉池———————————————————————————366.1 设计参数———————————————————————————36 6.2 二沉池设计计算————————————————————————37 6.3 集配水井的设计计算——————————————————————44 第七章污泥消毒系统设计——————————————————————477.1 设计参数———————————————————————————47 7.2 设计计算———————————————————————————47 第八章计量设备设计————————————————————————508.1 计量设备的选择————————————————————————50 8.2 设计依据———————————————————————————50 8.3 设计计算———————————————————————————50 第九章污泥处理工艺设计——————————————————————529.1 气浮浓缩池设计————————————————————————52 9.1.1 设计参数—————————————————————————52 9.1.2 设计计算—————————————————————————52 9.1.3 气浮浓缩池设备的选择———————————————————55 9.2 污泥脱水———————————————————————————57 9.2.1 设计参数—————————————————————————57 9.2.2 设计计算—————————————————————————58 9.2.3 脱水机的选择———————————————————————59 9.3 溶药系统———————————————————————————60 9.4贮泥池————————————————————————————60 9.4.1 设计参数—————————————————————————60 9.4.2 设计计算—————————————————————————60 9.5 剩余污泥及回流污泥泵房————————————————————60 9.5.1 设计参数—————————————————————————60 9.5.2 设计计算—————————————————————————61 第十章污水处理厂平面设计—————————————————————64 10.1 水厂平面布置原则———————————————————————64 10.2 水厂构筑物和其他设施—————————————————————65 第十一章污水厂高程布置——————————————————————6611.1 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66 11.2 水损计算资料—————————————————————————66 11.3 污水高程计算—————————————————————————69 11.3.1 已知参数—————————————————————————69 11.3.2 高程计算—————————————————————————69 11.3.3 污水水头损失计算表————————————————————74 11.3.4 水面标高汇总———————————————————————76 11.4 污泥高程计算—————————————————————————76参考文献—————————————————————————————78设计心得—————————————————————————————78第一章原始资料1.1 气象资料1.2 地质资料1.3拟建污水处理厂资料(2) 处理水质要求: 污水经处理后,其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处理(B)标准,应当满足:COD≦60mg/L,BOD.≦20mg/L,S S≦20mg/L,N≦15mg/L,P≦1.0mg/L。
排水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背景和目的为了满足城市快速发展所需的排水系统的改进和建设,本设计项目旨在设计一种有效的排水工程方案。
该方案将有助于解决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排水问题,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二、设计要求1. 环境保护要求: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技术要求:设计方案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考虑到排水系统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3. 经济要求:设计方案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造价和维护费用,并优化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4. 安全要求: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标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市区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需求,设计一个综合的市区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放、废水处理和再利用等方面。
2. 城市雨水排水设计:针对城市雨水排水问题,设计并布置雨水收集设施、排水渠道和泵站等。
确保城市在降雨时能够有效排水,减少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的积水情况。
3. 废水处理和再利用设计:设计一个高效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处理和再利用。
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符合环保标准,并能够再利用于农田灌溉、景观用水等方面。
4. 排水系统运维设计:针对排水系统的运维工作,设计一个有效的运维计划和措施。
确保排水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及时排查和修复系统中的故障。
四、设计步骤1. 前期调研和分析:对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系统的结构、运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要调查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需求,了解未来可能的排水问题。
2. 设计方案策划: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设计方案的策划和目标。
确定设计方案的范围、重点和工作进度等。
3. 方案设计和优化:基于策划的目标,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优化。
包括排水系统的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
4. 设计报告撰写:完成方案设计后,撰写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的理论依据、技术数据和细节说明等,确保设计方案的清晰和可行性。
毕业设计排水设计毕业设计排水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排水设计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们在学业结束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排水设计作为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不仅需要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排水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水利工程布局和设计,解决城市中雨水、污水等排放问题,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排水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城市地势、降雨情况、排水系统的布局等多个因素。
因此,毕业设计排水设计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首先,毕业设计排水设计需要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水利工程、水文学、水力学等相关课程,了解排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如CAD、SWMM等,以便能够进行排水系统的模拟和分析。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可以对排水设计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毕业设计的实施打下基础。
其次,毕业设计排水设计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们需要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城市的地形地势、降雨情况等因素。
同时,他们还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出合理的排水系统,并进行模拟和分析。
在实践中,学生们需要运用CAD等软件进行绘图和建模,通过对排水系统的模拟和分析,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通过实践,学生们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毕业设计排水设计需要学生们具备创新思维。
在排水设计中,学生们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创新的排水系统。
他们需要思考如何提高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应对不同的降雨情况等。
通过创新思维,学生们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排水系统,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和抗洪能力。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排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确定暴雨强度式中——设计暴雨强度,L/s·ha;P——设计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A1,c,b,n——地方参数,根究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根据南京地区统计数据,A1=17.9,c =0.671,b =13.3,n =0.8。
设计重现期取为20年。
降雨历时取为10min。
2、地表水汇流量计算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径流系数,其值小于1(取0.8);F——汇水面积,ha;q——设计暴雨强度,L/s·ha。
根据治理区的地形条件,坡脚排水沟控制的汇水面积F=0.111 ha;坡顶截水沟控制的汇水面积F=0.051 ha。
坡脚处雨水汇流量:坡顶处雨水汇流量:2、截(排)水沟设计通过汇水面积及暴雨强度计算截(排)水沟的设计流量。
根据设计流量确定截(排)水沟断面尺寸,并复核其流速是否满足允许值。
⑴截(排)水沟的水力半径式中——水力半径,m;——过水断面积,m2;——湿周,即断面中水与固体边界相接触部分的周长,m。
根据计算得出排水沟水力半径如下表:⑵截(排)水沟的泄水能力式中——设计的泄水能力,m3/s;——平均流速,m/s;——过水断面,m2。
其中式中——平均流速,m/s;——水力半径,m;——排水沟坡度,取0.5%;——沟壁的粗糙系数,截(排)水沟类型为浆砌片石明沟,取0.025。
①截(排)水沟设计流速复核坡脚排水沟设计流速:坡顶截水沟设计流速:②截(排)水沟的泄水能力坡脚排水沟泄水能力:坡顶截水沟泄水能力:。
第五节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和排水沟断面设计一、排水沟的设计水位设计排水沟,一方面要使沟道能通过排涝设计流量,使涝水顺利排入外河;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控制地下水位等要求。
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可以分为排渍水位和排涝水位两种,确定设计水位是设计排水沟的重要内容和依据,需要在确定沟道断面尺寸(沟深与底宽)之前,加以分析拟定。
1.排渍水位(又称日常水位)这是排水沟经常需要维持的水位,在平原地区主要由控制地下水位的要求(防渍或防止土壤盐碱化)所决定.为了控制农田地下水位,排水农沟(末级固定排水沟)的排渍水位应当低于农田要求的地下水埋藏深度,离地面一般不小于1.0~1。
0m;有盐碱化威胁的地区,轻质土不小于2.2~2.6m,如图8—7所示。
而斗、支、干沟的排渍水位,要求比农沟排渍水位更低,因为需要考虑各级沟道的水面比降和局部水头损失,例如排水干沟,为了满足最远处低洼农田(见图8—8)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其沟口排渍水位可由最远处农田平均田面高程(A0),考虑降低地下水位的深度和斗、支、干各级沟道的比降及其局部水头损失等因素逐级推算而得,即图8—7排渍水位与地下水位控制的关系(单位:m)图8-8干、支、斗、农排水沟排渍水位关系图z=A0-D农-ΣLi-ΣΔ搀渍z(8—7)式中z排渍——排水干沟沟口的排渍水位,m;A—-最远处低洼地面高程,m;D——农沟排渍水位离地面距离,m;农L-—斗、支、干各级沟道长度,m,见图8—8;i——斗、支、干各级沟道的水面比降,如为均匀流,则为沟底比降;Δz——各级沟道沿程局部水头损失,如过闸水头损失取0。
05~0。
1m,上下级沟道在排地下水时的水位衔接落差一般取0。
1~0.2m。
对于排渍期间承泄区(又称外河)水位较低的平原地区,如干沟有可能自流排除排渍流量时,按上式推得的干沟沟口处的排渍水位20溃,应不低于承泄区的排渍水位或与之相平。
否则,应适当减小各级沟道的比降,争取自排。
而对于经常受外水位顶托的平原水网圩区,则应利用抽水站在地面涝水排完以后,再将沟道或河网中蓄积的涝水排至承泄区,使各级沟道经常维持排渍水位,以便控制农田地下水位和预留沟网容积,准备下次暴雨后滞蓄涝水.2.排涝水位(又称最高水位)排涝水位是排水沟宣泄排涝设计流量(或满足滞涝要求)时的水位。
毕业设计排水毕业设计排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排水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排水系统的设计也是毕业设计中常见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毕业设计排水的相关问题,包括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的排水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
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用于排除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雨水,而污水排水系统则用于排除生活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这两个系统在城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降雨量、污水产生量等因素。
在进行毕业设计排水时,首先需要进行调研和数据收集。
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所在城市的地形、气候和降雨情况等信息。
数据收集的目的是获取城市的污水产生量、雨水径流量等数据。
这些数据将为设计提供基础和依据。
接下来,需要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
设计的过程包括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规模和布局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降雨量、污水产生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模拟和计算,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进行毕业设计排水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常见的排水问题。
例如,城市中常常会出现的积水问题。
积水不仅会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还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如何有效地排除积水。
另外,排水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处理污水,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上述问题,毕业设计排水还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到维护和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毕业设计排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设计过程需要进行调研和数据收集,进行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模拟计算,并解决一些常见的排水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以及维护和管理的问题。
道路排水沟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道路排水沟是一种用于收集和排除道路附近的降水的系统。
它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防止道路上的积水,保护道路的稳定性,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道路使用寿命。
本文将提出一种道路排水沟施工方案设计,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排水效率和减少运维成本。
2. 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需求,道路排水沟施工方案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排水沟的设计流量要能够有效排除降水,避免道路积水。
•排水沟的材料选择应耐久、耐腐蚀,并且易于维护。
•排水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排水沟的设计应满足环保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排水沟的布置应考虑道路的纵、横坡,以保证排水畅通。
•施工方案应包含详细的施工步骤和相关施工技术。
3. 施工方案设计3.1 排水沟的布置根据道路纵、横坡和降水量等因素,确定排水沟的布置方案。
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沟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沿道路纵坡方向设置一系列横向的排水沟。
•排水沟之间的间距应根据道路宽度和降水量确定,以保证排水畅通。
•在高山区或降水较大的地区,适时设置防洪设施。
3.2 排水沟的材料选择排水沟的材料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耐久性:材料应能够长期抵御道路交通和环境的破坏。
•耐腐蚀性:材料应能够耐受道路附近的化学物质和腐蚀性土壤。
•易于维护:材料应便于清理和维修,以减少运维成本。
•环保性:材料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排水沟材料包括混凝土、塑料和金属。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3.3 排水沟的设计流量计算根据道路附近的降水量、道路宽度和纵、横沟坡等因素,计算排水沟的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的计算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模拟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并保证设计流量能够有效排除道路附近的降水。
3.4 施工步骤和技术要求根据施工方案设计的排水沟布置和材料选择,制定详细的施工步骤和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水沟的土方开挖和整理。
翠峰山隧道防水排水设计6.1隧道防水排水设计原则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运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隧道防排水设计应对地表水,地下水妥善处理,洞内外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排水系统。
“防”即要求隧道衬砌,防水层具有防水能力,防止渗水入洞内。
“排”即隧道应有畅通的排水设施,将衬砌背后,路面结构层下的积水排如洞内中心排水沟或侧边沟。
“截”是设置截水沟等设施,截走易渗入带隧道的地表水。
“堵”是针对隧道围岩有渗漏水的地段,采用注浆,喷涂,堵水墙等方法,堵在岩体内。
1、高速公路的隧道防排水应满足下列要求(1)拱部,边墙,路面,设备箱洞不渗水。
(2)有冻害的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
(3)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服务通道拱部不滴水,边墙不趟水。
2、常用方法(1)截水措施:在地表水上游设置截水导流沟,地下水上游设置泄水洞或洞外井点降水。
(2)堵水措施:喷射混凝土堵水,塑料板堵水,混凝土衬砌堵水,注浆堵水。
(3)排水措施:利用盲沟,泄水管,渡槽,中心排水沟或排水侧沟等将水排出洞外。
6.2 翠峰山隧道防水设计方案1、一般规定公路隧道防水的基本方法与措施如下(1) 公路隧道首先要重视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其措施为填平、铺砌、勾补、抹面等;(2) 围岩破碎、涌水易坍塌地段,宜直接向围岩内预压浆;(3) 公路隧道衬砌防水,首先采取引排措施,然后敷设衬砌内、外防水层;也可修建复合式衬砌,采用夹层防水层;(4) 混凝土应满足抗渗要求;(5) 施工缝、变形缝等处的防渗应采用专门的防水措施。
2、复合式衬砌防水系统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铺设防水板和无纺土工布组成的防水层,以防地表水渗漏进入隧道内,无纺布的密度为350g/㎡,防水板采用易于焊接的防水卷材,厚度为1.2mm,接缝长度为120mm。
3、二次衬砌防水系统二次摸筑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渗阻水性能。
排水毕业设计
排水毕业设计旨在探讨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城市排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该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城市排水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现有城市排水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2.设计城市排水系统。
根据城市的地形、气候、降雨量等因素,设计一套适合该城市的排水系统。
包括雨水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等各个环节的设计。
3. 优化城市排水系统。
通过模拟和分析,优化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抗洪抗涝能力等方面的性能。
4. 实施城市排水系统。
将设计好的城市排水系统实施到现实生活中,并对其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步骤,排水毕业设计旨在为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提高城市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 1 -。
排水沟设计案例集无论是建筑物幕墙周围还是广场的周围,排水沟是我们经常设计的,由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真正的效果经常被我们所忽略。
其实小小的排水沟也大有文章可做!排水沟盖板不仅有排水的作用,如果加入一些构思和创意,那么也可以体现出艺术的效果,为地面铺装增添另外一种感觉。
让我们一起欣赏Iron Age富于想象力的盖板效果。
缝隙式排水形式不能粗制滥造!!!缝隙式排水就是在铺装面上仅留下一条15-20毫米的缝隙,效果比较隐蔽美观,为很多设计师在做步行街设计时作为地面排水的形式。
国内我在很多地方看到过步行街采用缝隙式排水形式,例如: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步行街,天津的和平路商业街,天津的鼓楼商业街等。
但是如果仅仅是采用了缝隙的表面形式而没有过多考虑设计的细节,那么缝隙形式并不能体现出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体现出一种粗制滥造的效果,并且将整体地面的铺装效果降低了档次。
我有一次就发现了一条步行街采用了缝隙排水形式,但只是简单将地面石材留了一条缝,等我看到了就发现很多地方都已经堵塞,并且整条系统维修的地方很少,外观效果很不好。
上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其实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钟情于缝隙式排水的效果--隐蔽美观。
后来在北京的一个广场项目中采用了一种新技术--组合式的排水沟。
排水沟和检查井都是工厂预制产品,可以搭配不同的盖板,现场只需要组合而已,产品类似于模块非常规矩,安装简单,效果也不错。
上两张图片看看。
组合式排水沟是一个系统,简单说就是工厂预制好的不同系列的产品,包括不同尺寸的排水沟,类似积水井的“跌水箱”,以及各种配件,现场施工的时候像积木一样可以直接组合,密封完成的一种新产品。
我上几张图片大家一看就清楚了。
这是一个沟体,上面可以搭配不同的盖板。
另外每段沟长度是1米,两头都有安装组合的接口用来密封打胶。
这就是类似积水井的“跌水箱”,上面也是搭配不同的盖板。
另外还有垃圾清理的作用。
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排水沟。
这种东西的材质不是普通的混凝土,而是一种新材质,国外叫“树脂混凝土”,学名叫“聚合物”,俗名其实就是类似人造石的一种东西,主要构成成分也比较像人造石。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渔业和农业生产(通过被污染的灌溉水),也增加了清洁水供应的支出。
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水体富营氧化以及动植物物种的损失。
所以对水污染治理是势在必行的。
本设计的内容就是哈尔滨地区A市的排水工程的设计。
此排水工程项目的实施也可以使得A市的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处理污水使得进入到河流中的污染物减少,保护河流中的鱼类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利用。
同时也可以保证下游风景区的良好水质,给旅游来持续发展的条件,可以使得该市的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
此设计主要根据A市的城市规划,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河流的水文条件,依据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原则确定排水管网的平面设计,在保证排水安全通畅的前提下,使系统的造价最低。
然后再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条件及工业污水的水量以及受纳水体可接受的污染物的量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进而确定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排水管网扩初设计;污水泵站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泥处理工艺设计;排水管网和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概算;把一篇与污水处理有关的英语论文翻译成中文论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脱氮除磷;污泥处理第I页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Water is described as the essent ial natural resources in people’s life. Water pollution is hazardous to human’s health, fishery and agriculture, (via pollutant of irrigative water) and increasing the cost of supplying pure water. Water pollution also can be harmful to ecosystem, results in eutrophication and decreasing species of animal and plant It is im-perative to control water pollution. This project is the sewage system of A city in Qiqihar district. This project ca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A city .Water disposal decrease the water pollutant in river, protect the habitation of fish in river and recycle water resource. This project ensure good quality of beauty spot in lower reaches of the river and the con-dition of tour’s persis tent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is project also can ensure sustainable economical development.The basis of this project includes city planning of A city, topographical condition, geological condition.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laying sewage drainage system the style of drainage system is designed. The safe and smooth of drainage system is prerequisite for the lowest cost of the project. Thinking of domestic wastewater flow, domestic wastewater quality, industrial wastewater flow, industrial wastewater quality and the pollutant that the receiving water can receive, I calculate the degree of wastewater disposal, and cor-rectly choos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At last I make the comparison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topic of design: designing wastewater system ;designing wastewater pumping station; designing wastewater process ;designing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 budgetary estimate about wastewater system and sludge treatment ;translating a disser-tation in English about wastewater treatment into Chinese.Keywords: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Sludge treatment第II页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1.1 城市概况 (1)1.1.2 设计范围 (1)1.1.3 设计任务 (1)1.2 设计资料 (2)1.2.1 地形与城市规划资料 (2)1.2.2 气象资料 (3)1.2.3 地质资料 (3)1.2.4 受纳水体水文与水质资料 (3)第2章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 (5)2.1 城市排水管网定线原则 (5)2.1.1 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5)2.1.2 排水管网的管道定线原则 (6)2.2 排水体制确定及区域划分 (6)2.2.1 排水体制的选择 (6)2.2.2 排水区域的划分 (8)2.3 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8)2.4 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8)2.4.1 水量计算公式 (8)2.4.2 污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9)2.5 计算机计算说明 (10)2.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11)2.6.1 基本原则 (11)2.6.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3)2.7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结果 (13)第3章雨水管渠设计 (15)3.1 雨水管渠系统平面布置的原则 (15)3.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确定 (16)3.2.1 暴雨强度公式的确定 (16)3.2.2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16)3.2.3 径流系数ψ的确定 (17)3.3 雨水管渠的水力计算 (17)3.3.1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设计数据 (17)第III页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3.3.2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的方法 (18)第4章污水处理厂设计初步 (20)4.1 设计方案的选择 (20)4.2 污水量及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21)4.2.1 污水设计流量 (21)4.2.2 污水水质污染程度计算 (22)4.2.3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 (23)第5章污水的一级处理 (29)5.1 格栅的设计计算 (29)5.2 沉沙池的设计计算 (30)5.2.1 沉砂池基本尺寸计算 (30)5.2.2 进出水计算 (33)5.3 初沉池的设计计算 (34)5.3.1 沉淀池池体设计计算 (35)5.3.2 进水集配水井设计 (38)第6章污水的二级处理—倒置A2/O工艺 (41)6.1 A2/O工艺的特点 (41)6.2 参数校核 (41)6.3 基本参数 (42)6.4 好氧池计算 (43)6.5 缺氧池计算 (45)6.6 厌氧池计算 (46)6.7 曝气池尺寸计算 (47)6.8 剩余污泥量 (48)6.9 进出水设计 (49)6.10 曝气系统计算 (51)第7章污水的后续处理 (57)7.1 二沉池的设计计算 (57)7.2 消毒接触池设计计算 (64)7.2.1 加氯计算 (64)7.2.2 尺寸计算 (65)7.3 污水计量设备 (67)7.4 化学除磷 (70)第8章污泥处理 (71)8.1 污泥量计算 (71)8.2 污泥浓缩池计算 (73)8.3 贮泥池设计计算 ......................................................................... 77_Toc234115022 8.4 消化池设计计算 (78)第IV页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8.4.1 容积计算 (79)8.4.2平面尺寸计算 (81)8.4.3消化池热工计算 (81)8.4.4混合搅拌设备 (86)8.4.5消化后污泥量计算 (87)8.4.6沼气产量 (88)8.4.7一级消化池的管道系统 (89)8.4.8二级消化池的管道系统 (91)8.4.9贮气柜 (93)8.4.10沼气压缩机 (94)8.5 污泥脱水 (95)8.5.1 污泥脱水量计算 (95)8.5.2 脱水机器的选择 (95)第9章污水总泵站 (96)9.1 综述 (96)9.2 初选水泵 (97)9.3 泵房平面布置 (97)9.4 集水井计算 (98)9.5 水泵扬程的校核: (99)1.吸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 (99)9.6 泵站的附属设施计算 (100)9.6.1 格栅计算 (100)9.6.2 其它附属设施计算 (101)9.7 泵房布置计算 (102)第10章污水处理厂平面高程布置 (103)10.1 污水厂的平面布置 (103)10.1.1 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103)10.1.2 管道及渠道的平面布置 (103)10.1.3 附属建筑物 (104)10.2 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104)10.2.1 污水的高程布置 (104)10.2.2 污泥的高程布置 (106)10.3 土建与公共工程 (106)10.3.1 土建工程 (106)10.3.2 公共工程 (107)第11章污水处理厂投资估算与技术经济评价 (108)11.1 投资估算 (108)11.1.1 估算范围 (108)第V页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1.1.2 编制依据 (108)11.1.3 投资估算 (108)11.2 劳动定员 (108)11.2.1 生产组织 (108)11.2.2 劳动定员 (109)11.2.3 人员培训 (109)11.3 运行费用和成本核算 (109)11.3.1 成本估算的有关单价 (109)11.3.2 运行成本估算 (109)11.3.3 运行成本核算 (11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水沟设计标准《排水沟设计标准》前言嘿,朋友们!你有没有注意过城市里或者农村那些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的排水沟呀?它们就像城市和乡村的小血管一样,默默承担着排水的重任呢。
不管是下大雨的时候把积水排走,还是把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合理地疏导,都离不开排水沟。
这排水沟设计可不能乱来,要是设计得不好呀,就会出现积水、污水倒灌之类的麻烦事儿。
所以呢,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排水沟设计标准这个事儿,让大家都能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一、适用范围(一)城市区域1. 在城市里,大街小巷都需要排水沟。
比如说在那些繁华的商业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如果没有设计良好的排水沟,一场小雨就能让街道变成“小河”。
排水沟在这儿就得承担起迅速排走雨水的任务,避免雨水在路面停留,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店铺的生意。
2. 住宅小区也是一样。
每栋楼周围、小区道路下面都得有排水沟。
你想啊,如果小区里积水了,大家进出可不方便了,而且积水时间长了还会滋生蚊虫,那可就影响居住环境了。
(二)农村区域1. 在农村的农田里,排水沟可重要了。
它能把灌溉多余的水排走,防止农田被淹。
比如说种水稻的时候,水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排水沟就能把多余的水排出去,保证水稻健康生长。
2. 农村的村庄里,排水沟也是不可或缺的。
它能把村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排到合适的地方去处理,要是没有排水沟,污水到处流,那农村可就变得又脏又臭啦。
(三)工业区域1. 在工厂里,排水沟的设计要更加复杂一些。
因为工厂里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水,有些可能含有化学物质。
排水沟得根据不同的废水类型进行设计,要防止这些废水互相污染或者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比如一些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排水沟就得有特殊的防护措施,确保这些重金属废水不会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二、术语定义(一)沟底坡度1. 沟底坡度呢,简单说就是排水沟底部从起点到终点的倾斜程度。
你可以想象一下滑梯,滑梯是有一定倾斜度的,这样才能让小朋友顺利滑下来。
排水沟的沟底坡度也是这个道理,它能让水流顺利地在沟里流动,不至于积水。
排水沟的设计要点与步骤分析-农业工程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排水沟的设计要点在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辽阔,耕地占据大部分土地,只有少部分的农场用地和零散土地块,由于小面积土地较多,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排水沟时,需要将周边的土地、植被、居民建筑都纳入考虑范围内。
排水沟设计要避免对原有的农村建设造成破坏,同时,农田水利排水沟的设计要求还包括施工地点周边的水量和水位、根据勘探结构合理设计排水沟施工任务量、排水沟的间距以及深度。
1.1 间距和沟深。
农田水利排水沟是由农业机器耕地需求和农田排水的要求决定的。
例如在我国云南省的北部地区,终年降雨量少,因此设计排水沟时,间距一般在一百五十米到四百米之间。
然而云南省南部地区,降雨较多,水量多,所以排水沟间距一般为一百米到二百米时间。
一般来说,农田水利排水沟的深度是由农田的排水任务量所决定,例如如果排水沟负责排出农田内的垃圾,那么深度设计应该在八十厘米到一百五十厘米之间。
如果排水沟负责排放其他东西,其深度应该据实际情况而定。
因此,农田水利排水沟的间距和深度,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设计者在设计排水沟时需要认真考虑,根据该地区农田的设计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确定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
在勘测施工地点时,要结合当地的相关资料以及以往施工经验,保证农田水利排水沟的设计符合实际需求。
1.2 断面。
农田水利排水沟的断面是由农田排水的流量决定的。
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实际勘探,根据勘探结果合理设计排水沟的断面的尺寸。
一般来说,设计步骤是先确定排水沟的深度、间距,最后根据农田实际排水要确定断面尺寸。
1.3 水位要求。
一般情况,农田水利排水沟有两种类型的设计水位,分为拜师日常水位和最高水位。
日常水位也可叫做排渍水位,顾名思义是排水沟维持日常工作的水位。
根据农田排水的实际需求,日常水位的各级沟渠的水位应该递减,将各级沟渠的水位落差控制在零点一米之内。
排水沟设计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排水沟设计方案,以确保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并减少水文灾害的风险。
2. 设计原则- 水流路径优化:排水沟应在最短时间内将水流导向合适的出口,避免积水和泛滥。
水流路径优化:排水沟应在最短时间内将水流导向合适的出口,避免积水和泛滥。
- 排水能力评估: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降水量,评估排水沟的设计容量,以确保可以处理预期的最大流量。
排水能力评估: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降水量,评估排水沟的设计容量,以确保可以处理预期的最大流量。
- 防止土壤侵蚀:为了防止排水沟内的溪流冲刷和土壤侵蚀,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合理的沟道横截面和沟床铺面材料选择。
防止土壤侵蚀:为了防止排水沟内的溪流冲刷和土壤侵蚀,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合理的沟道横截面和沟床铺面材料选择。
- 维护与清理:定期对排水沟进行清理和维护,保持畅通和高效运行。
维护与清理:定期对排水沟进行清理和维护,保持畅通和高效运行。
3. 设计步骤步骤一:确定需求和环境在开始排水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以下信息:- 地形和地势- 降雨量和降雨频率- 目标流量和排水距离- 可用的材料和资源步骤二:确定排水沟位置基于地形和目标流量,确定排水沟的位置。
考虑以下因素:- 在低洼地区或水文灾害频发区域安排排水沟- 考虑附近相邻地块的排水需求步骤三:计算设计容量根据地区的降雨量和目标流量,计算排水沟的设计容量。
确保排水沟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
步骤四:设计沟道横截面根据设计容量和土壤类型,确定排水沟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考虑以下因素:- 避免过高的流速,以防止沟床冲刷- 使用合适的横截面形状,以便沟道内的水流能够均匀分布步骤五:选择材料和设施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构建排水沟的沟壁和沟床。
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冲刷能力。
步骤六:设计附属设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安装排水沟附属设施,如出水口和检查井。
这些设施有助于排水沟的运行和维护。
步骤七:施工与监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排水沟的施工。
分析路基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顺祥(市自来水公司,163000)3.2截水沟(1)截水沟设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根据土质隋况而定,原则以不影响边坡稳定。
对于—般土质应距路基坡顶不小于5m,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应小于i0m,同时应进行加固,以防治渗漏。
截水沟中挖出的土,应该堆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并整修成T形,并进行夯实,顶面应做成15%一领向截水沟的横坡。
路基匕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脚2-6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5m,弃土堆顶部直设15%一冽顷向截水沟的横坡。
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0—5.0m,并将挖出的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1.5%-2%的护坡道,使路堤侧地面水流从截水沟排出。
(2)施工要求:截水沟长度超过一定的距离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固定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
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f也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陛淀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及沟壁。
3.3排水沟(1)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2)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
当水流的流速大于容许冲刷流速时,沟底、沟壁,应采取表面加固措施。
高速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技术探讨廷刚(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 排水设施施工应注意的问题1.2 排水沟施工排水沟是将边沟、截水沟、路基附近的积水排到路基之外围的天然河沟里。
排水沟主要用于将边沟中汇集的水流,从路基围排到路基外的地势比较低的地方,这样可以降低水对路基的浸泡和侵蚀。
在设计时,为了方便排水,排水沟多采用直线型或者平顺线型。
若遇到有转角时,排水沟的设计不能呈急转弯型。
排水沟的施工一般都采用分段施工、分段放样,根据路基中线和护坡道高程放出两侧坡脚线,然后依据边沟流水高程坡比和护坡道的宽度,放出排水沟中线和边线。
另外,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规划好排水沟的设计长度,一般不能超过500 m,这样可以在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积水能快速排出。
1.3 截水沟施工截水沟又称作天沟,主要是为了拦住从山坡等高地向路基流下来的水流,减少水对路基的损害,因此,在路堑坡顶外按照一定要求设置的的水沟。
截水沟是较为常见的设置在路堑边坡地段的排水设施。
截水沟的断面一般是梯形状,要参照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水流量的不同来设计截水沟的深度。
通常来说,截水沟的深度约在0.5 m,底宽大于0.5 m。
截水沟在设置时要考虑地理及位置。
在没有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要根据土质而定,在施工时,要不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如若路基上方存在弃土堆时,截水沟的设置应离弃土堆l一5 11。
要注意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得小于10 m;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应保证远离路堤坡脚2 m以上,在路堤和截水沟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以便路堤侧地面水流从截水沟排到路基以外围。
公路路基排水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王志强截水沟在挖方路基的边沿一般需要设置截水沟,设置于此是为了将经由上坡顶部流向低部路基的流水拦截住,避免地面流水严重冲刷路基。
通常情况下,应该在距离挖方路基的边沿山坡坡顶超过五米的地方设置截水沟,出水口设计应当合理且牢固,并且能够顺利的将水引到自然沟。
另外出水口在设置时需要顺畅的连接到其他排水设施。
排水沟要想保证路基的稳固,就要同时将边沟、路基附近和截水沟等地聚集的水及时进行疏导,这就需要施工者尽可能采用直线形的排水沟,并把排水沟的转弯部位做成半径在10米以上的弧形,尽量保证排水沟的平顺性。
一方面,要保证排水沟和路堤坡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2米,另一方面为了让水流的排放绕过地基并将水流引至沟洼处,应在排水沟的实际设计中,根据情况的不同来设定它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500m,同时还应对截水设施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出现水流的渗透情况。
公路路基排水施工要在合理分析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建立起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地面排水工程和地下排水工程进行有机结合.并建立相应的临时排水工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及路基的建设质量。
路基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林爱萍林建勋2过量的水是使路基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土中含水量的增加将降低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水对路基的浸泡、冲刷等作用将直接影响路基的正常使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积水会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应修筑必要的排水设施拦截或排除危害路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路面积水应及时排除,确保公路安全使用1.2截水沟当路堑边坡上侧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流流量较大.或者路堤上侧倾向路基的地面坡度大于1:2时.应在路堑或路堤上方设置截水沟,以拦截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流在坡面汇流长度大的山坡上.应酌情设置两道以上大致平行的截水沟边坡稳定性差.有可能形成滑坡的路段,应考虑在边坡周界外没置截水沟.以减轻水对坡面的渗透和冲刷等不利影响截水沟应设置在路堑边沟顶5m以上或路堤坡脚2m 以外.并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顺等高线合理布局.使拦截的坡面径流顺畅地流向自然沟谷或排水渠道。
截水沟长度以200~500m为宜。
一般采用梯形断面,沟壁坡度为1:1.0~1:1.5,断面尺寸可按设计径流计算确定,但底宽和沟深不宜小于0.5m截水沟的施工要求与边沟基本相同。
在地质不良、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裂缝多及沟底纵坡较大的地段.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应对截水沟及其出口进行严密的防渗处理和加固l_3排水沟由边沟出水口、路面拦水或开口式缘石泄水口通过路堤边坡上的急流槽排放到坡脚的水流.应汇集到路堤坡脚外1~2m处的排水沟.再排到桥涵或自然水道中。
深挖路堑或高填路堤设边坡平台时,若坡面径流量大.可设置平台排水沟,以减小坡面冲刷。
排水沟的断面形式和尺寸以及施工要求等与截水沟基本相同农村公路路基排水设施的探讨蕴锐-增建2(1.市交通基本建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466000;2肩阳市公路物资仓库,南Et 473000)2路基地面排水的设施作用及原则21农村公路路基地面排水作用路基排水设施的作用是将可能停滞在路基围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并防止路基围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
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侵蚀和渗透,路基应做成两边低中间高,一般情况下路基横坡要求2%,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0/0。
农村公路路基常用的排水设责缸有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
2)截水沟。
截水沟主要用于路堑排水,设在路堑的边坡顶部用以拦截上方流来的地面水。
截水沟的断面形式—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
截水沟长度不宜超过500米。
当截水沟长度超过500米时,应选择适当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中。
3)排水沟。
排水沟的作用是将边沟、截水沟的积水引到附近河流或沟谷中去。
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断面形式—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
排水沟的底宽、深度都不应小于O.5m。
土质排水沟的边坡一般为1:1~1:1.5,沟底纵坡通常不小于0.5%。
在穿村路段,由于雨、雪水不易排出,致使路面出现多种病害,大大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公路主体完成后必须做好排水设施,彻底实现路户分离。
22农村公路排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 各级农村公路应根据沿线的降水、地址水文及当地水利、集雨设施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路基排水和路面排水设施,并与沿线桥涵配合,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少占农田并与当地排翟系统协调,防止冲毁农田及其水利设施,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3)尽可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从而降低造价。
4)各项排水设施和构造物的设计均应考虑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
5)对于山区重点地段的排水设施要单独设计。
在陡坡路段,要防止边沟的冲刷,在高填路段,要论证是否需要设置急流槽等路面集中排水设旋。
3农村公路路基排水施工要求及要点3.1边沟施工的要求强要点1) 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
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2) 为了预防边沟漫溢或;中刷,在平原区和山岭重丘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
3)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侧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4)边沟的加固;土质地段当边沟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干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正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 7-镶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和,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32截水沟施工要求及要点1) 截水沟的位置;在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2)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0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侧地面水流入截水沟排出。
3)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须时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槽。
4)为防上水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缝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
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33排水沟施工要浆及要点1)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2)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据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
3) 当排水沟、截水沟、边沟因纵坡过大产生水流速度大于沟底沟壁土的容许;中刷流速时,应采用边沟表面加固措施。
复合支护在公路边坡加固治理中的应用万华,胡贺松。
~,美亮。
,云,何忠明。
,庆光。
4 直喷植草技术4.1 边坡处理地表25cm围的坪床平整,包括清除杂草,浅挖水沟。
4.2 喷播根据所需喷播的区域土质及坡度情况,确定相应的草种材料配比浓度(选用百喜、狗牙根、糖蜜草等草种),将草种及材料混合均匀,均匀地喷向要绿化的区域。
4.3 养护(1)为保证草坪的正常生长发育,须定期进行人工浇灌。
(2)根据草坪的生长状况适时追肥。
(3)定期观察有无病虫、鼠、草害,须根据其发生种类,施用相应的杀菌剂、杀虫剂、灭鼠剂、除草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