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4第四讲 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253.50 KB
- 文档页数:34
管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简介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做出经济决策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结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旨在帮助管理者了解经济环境、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
本文将介绍管理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需求与供应、边际分析、成本分析等。
需求与供应需求与供应是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供应则表示生产者愿意提供的相应数量。
需求与供应的平衡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上升,数量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供应方面,当供应增加时,价格通常会下降,数量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需求与供应的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价格、收入、消费者偏好、市场竞争等。
理解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对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定价和产能规划决策至关重要。
边际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评估决策的效果。
边际效益表示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的效果。
例如,假设一家工厂每增加一台机器,产量可以增加100个单位;那么,每增加一台机器的边际效益就是100个单位。
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需要的成本。
通过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管理者可以决定是否采取某项措施。
如果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则应该采取这项措施;反之,则不应采取。
边际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最大化效益,避免资源的浪费。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将企业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固定工资等;可变成本则随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等。
了解成本的结构和变化对于管理者制定正确的定价策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成本分析,管理者可以确定最佳的产量规模,准确计算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管理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存在的竞争程度和市场上的企业数量。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管理经济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2、正常利润:是指企业主如果把这笔投资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就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不然企业主就会把资金抽走,投到其他地方去。
3、需求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4、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5、供给量: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6、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7、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8、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9、等收入曲线:寻找最优产品产量组合所使用的第二种曲线。
10、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
11、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
12、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的变化。
13、短期成本函数的短期:是指这个时间很短,以致在多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或若干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14、长期:是指这个期间是如此之长,以致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
15、长期成本函数:在诸种投入要素中无论那一种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因此,有可能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投入要素结合比例,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就是长期成本函数。
16、完全垄断: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障碍,这就产生完全垄断。
管理经济学有关概念总结归纳第一章: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与方式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是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分析工具相结合,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
因此,它又是一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提出。
他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
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
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
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思维框架:P9管理定位:企业在经营决策中从整体上考虑和解决问题,以确定自己的“易胜之地“,达到企业的基本目标。
经济利润:用于管理决策时主要考虑的利润与通常的会计利润是有区别的。
管理经济学中把面向决策的利润称为经济利润,可以说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做出高水平管理决策的奖赏。
虚拟企业:就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用“虚拟”二字是因为企业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运作,虽然仍有设计、生产、财务、供销等功能,但不一定完全具备相应功能的组织,即有实、有虚。
管理经济学引言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学科,它将经济学的理论与管理学的实践相结合,通过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应用以及对组织和经济的影响。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管理决策在管理中,决策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管理经济学通过分析和评估决策的成本和效益,以及相关的风险和机会,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它涉及了决策制定、实施和监控的整个过程,并采用了许多经济学的工具和概念。
资源配置资源是有限的,管理经济学致力于研究如何优化资源的利用。
通过分析资源的需求和供应关系,管理经济学可以帮助管理者决定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以实现最佳的效益。
这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资资源等。
管理经济学还研究资源的成本和效益,以及资源配置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管理经济学的原理战略选择管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涉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组织目标和环境的最佳决策方案。
管理经济学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例如成本效益分析、边际分析和战略规划等,来辅助管理者进行战略选择。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管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通过比较决策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估决策的可行性和优劣。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效益可以是经济效益(如收入增加、成本降低)、社会效益(如环境友好、员工满意度提高)等。
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研究的是对决策变化的响应。
边际分析关注决策的附加效益和附加成本,以确定最优决策。
例如,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边际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判断是否继续增加产量或减少产量以实现最佳结果。
管理经济学的应用优化资源分配管理经济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优化资源分配。
通过分析资源需求和供应的关系,管理经济学可以帮助管理者决定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以实现最大的效益。
(完整版)经济学基本知识及概念经济学基本知识及概念1. 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资源如何分配和利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通过研究经济学,我们可以了解个人、企业和国家在面对有限资源时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经济的影响。
2. 基本经济概念2.1.供给与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上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数量,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2.2.成本与效益成本是指用于生产或获取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原材料和资本等。
效益是指消费者或生产者从商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利益。
在经济中,人们通常会权衡成本与效益来做出决策。
2.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因选择某项活动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活动的成本。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种活动就意味着无法同时进行其他活动,因此存在机会成本。
2.4.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人力资本和改善技术等方式实现。
3. 经济学分支3.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行为,包括国家的经济活动、产出、失业率、通货膨胀等问题。
通过宏观经济学,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政策的影响。
3.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个人、家庭、企业等)的决策行为和市场交易的行为,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决定等问题。
通过微观经济学,我们可以了解个体决策的原理和市场交易的机制。
3.3.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经济增长和贫困问题等。
通过发展经济学,我们可以了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4. 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之间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经济问题而进行的合作。
国际经济合作包括贸易合作、金融合作和技术合作等,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开拓市场、分享资源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5. 结论经济学是我们了解和应对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