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茨基进行曲
- 格式:ppt
- 大小:4.52 MB
- 文档页数:29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熟悉进行曲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了解进行曲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教学难点: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单元行进之歌中的《一二三四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感受与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新课教学1.导入回顾:进行曲特点: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作用: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体裁范围:声乐曲或器乐曲2.初步感受《拉德茨基进行曲》,要求:(一)判断此曲曲式结构为以下哪一种?1.ABB2.ABA3.ABC(二)初听此曲后请哼唱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旋律。
“啦”(老师随时纠正)“啦”这段旋律不仅是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旋律,也是这首拉德茨基进行曲要留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旋律。
但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哼唱,所以并不是特别的完整,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这一小段旋律分为两个乐句,在后面的再次聆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两个乐句,开头相同,结尾不同。
再一次聆听和哼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希望你们哼唱的更加完整。
3.曲作者简介约翰斯特施特劳斯,全名约翰.巴普蒂斯特. 施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是维也纳圆舞曲体裁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
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五十余首圆舞曲,另有数十首的进行曲和波尔卡舞曲等。
但是影响最大最著名作品并不是圆舞曲而是这首拉德茨基进行曲他的儿子小约翰斯特被称为“圆舞曲之王”师补充:(施特劳斯家族是19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老约翰有三个儿子,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次子约瑟夫施特劳斯,爱德华施特劳斯,三个儿子都是有名的作曲家,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是这个音乐世家中,最颇富盛名的一位。
人教版音乐五上第六单元《拉德茨基进行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斯特劳斯的一首著名进行曲,它以强烈的节奏和旋律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首曲子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被选为人教版音乐五上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首进行曲,学生可以了解进行曲的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喜欢具有动感的音乐,对于富有节奏感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他们会更容易产生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乐曲的结构、旋律特点等音乐理论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理解《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背景及意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拉德茨基进行曲》,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进行曲的特点。
2.理解并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魅力。
3.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进行曲的特点,介绍《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背景及意义。
2.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乐曲的特点,分享彼此的感悟。
4.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奏乐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乐谱、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乐曲所需音响设备。
3.乐器:钢琴、小提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进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曲的概念。
然后,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特点。
同时,教师示范演奏乐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乐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乐曲演奏,可以选用钢琴、小提琴等乐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教材分析
《拉得茨基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十四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曲是老约翰.斯特劳斯于1848年为拉德茨基将军所作。
曲子既有进行曲的速度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战斗进行曲的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
由于它美妙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形式,之后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
本曲的结构为A+B+A的结构形式,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A主题,让人们仿佛联想到拉德茨基将军率领战士出兵作战的画面,描写拉德茨基将军威武雄壮的形象。
接着是B部分,旋律叫A部分柔和沉稳,增加了抒情的色彩,仿佛是描绘拉德茨基将军检阅军队严肃而轻松的状态。
紧接着乐曲回到A部分,并以更加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
奥地利维也纳爱乐乐团每年音乐会都以本曲结束,它因此也成为每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曲式结构及音乐特点。
2. 能够准确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旋律,包括节奏和音高。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曲式结构和准确演奏其旋律。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表现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音频、视频和曲谱。
2. 准备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和伴奏音乐。
3.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4. 提前安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拉德茨基进行曲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音乐,请学生欣赏。
2. 提问:这首乐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二)新授课程1. 播放乐曲录音,请学生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及风格特点。
2. 介绍乐曲的三个乐章,并播放每个乐章的录音,分段欣赏。
3. 三个乐章比照分析:速度、力度、调性、织体、音区、音色等。
4. 介绍乐曲的变奏形式,进行曲常见的变奏形式:派尔兹舞曲风格、圆舞曲风格、村落风格等。
5. 学生分声部欣赏音乐,感受各个声部的旋律特点。
(三)教室活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完成习题。
教师加以点评。
(四)小结作业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未涉及到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同时安置下节课要准备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奏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拉德茨基进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准确演奏。
2. 难点:将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情感表现出来,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械,如钢琴、小提琴等,以及相应的音乐教材。
人教版音乐五上第六单元《拉德茨基进行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人教版音乐五上第六单元的一首经典乐曲。
本曲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充满热情和力量。
这首进行曲节奏鲜明,结构清晰,旋律激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激发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但同时,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此外,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这首乐曲,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掌握乐曲的基本结构,理解乐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演奏、合唱、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进行曲的特点,理解乐曲的结构和旋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以及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乐器、乐谱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讲解进行曲的相关知识。
3.示范:演奏乐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魅力,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4.练习:分组练习,让学生参与演奏、合唱,提高音乐表现力。
5.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爱国主义精神。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拉德茨基进行曲》1.结构:ABAB2.旋律:激昂、优美3.节奏:鲜明、有力4.爱国主义精神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