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第11讲:国际金融市场
- 格式:ppt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9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国际金融知识点总结一、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国际间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间进行买卖和交换的场所。
它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
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
汇率是外汇市场的核心概念,它表示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众多,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水平、国际收支状况、政治局势等。
例如,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强劲,通常会吸引外国投资者,导致该国货币升值;而高通货膨胀则可能使该国货币贬值。
货币市场主要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交易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
其参与者包括银行、企业、政府等,交易工具包括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
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通常反映了资金的供求关系和市场的流动性状况。
资本市场则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企业成长收益的机会。
债券市场则是政府和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债券的收益率受到市场利率、信用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黄金市场作为一种传统的金融市场,具有保值和避险的功能。
黄金价格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局势、美元走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金融衍生品市场则是基于基础金融资产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交易市场,如期货、期权、互换等。
这些金融衍生品可以用于风险管理和投机交易。
二、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工具,它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经常账户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收益以及经常转移。
货物贸易是经常账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支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服务贸易的比重在近年来逐渐上升,包括运输、旅游、金融服务等。
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
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了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理论一、填空题1、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________用于解释某一时点上的汇率决定,是对汇率的静态分析;________用于解释某一时间段上汇率变动的原因,是相对动态的汇率分析方法。
2、根据大卫•休谟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将会引起________,使得本国的货币减少和物价下跌,进而本国出口________,进口________,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其恢复平衡。
3、从产业组织行为角度分析垄断优势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影响的投资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1963年经济学家斯旺将丁伯根的理论运用于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分析,提出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矛盾问题,被称为“斯旺模型”。
5、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________和________,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在投机冲击下产生危机。
二、不定项选择题1、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如果A国的利率高于B国,则A国货币相对于B国货币在远期将( )。
A.升值B.贬值C.不变D.无法判断2、根据国际收支说,影响国际收支进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 )。
A.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B.本国和外国价格水平C.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水平D.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3、关于资产组合分析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分了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的不完全替代性B.在存量分析中纳入了经常账户这一流量因素C.模型过分复杂,影响了其实际运用D.模型中的变量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很难获取统计资料4、在一般情况下,一国货币贬值后,该国出口产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可能( )。
A.下跌B.上涨C.不变D.先涨后跌5、以凯恩斯宏观经济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
A.弹性分析法B.乘数分析法C.吸收分析法D.货币分析法6、侧重于国际投资条件的国际投资理论主要包括()。
《国际金融》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国际金融》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科金融(含开放教育专科金融专业各方向)、国际贸易、财税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金融、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国际金融》阐述的是国际金融学科的最一般规律、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和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确国际金融学科的研究对象、牢固掌握国际金融的最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业务,为学好其他国际经济方面的业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国际金融》课程也可以更好地完善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提高学生从事宏观经济工作的综合素质。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国际金融》属于基础理论课,不管是金融、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还是其他专业的选修,《国际金融》都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公共基础课之后开设的,因此,本课程在大纲的编写和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应该格外重视它的基础性与理论性。
《国际金融》的后续课程主要有:现代金融业务、企业金融行为、金融专题讲座、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国际金融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2、牢固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国际金融学科的发展前沿;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国际金融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国际金融问题和具体案例的能力;学习掌握从国际金融业务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文字教材:2000年秋季至2002年春季期间,中央电大《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文字教材包括:(1)主教材:《国际金融》(穆怀朋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2)辅助教材:《国际金融导读》(朱志忠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3.1复习笔记一、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国际金融市场是指由居民和非居民间,或由非居民与非居民间进行的资金融通和金融工具与金融资产的买卖行为。
按照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方式,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由三大市场构成。
①外国金融市场它是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延伸,是资金在一国国内金融市场上发生跨国流动的市场。
在外国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是利用一国的国内市场进行的,非本国居民一般使用市场所在国发行的货币进行交易,并受到该国金融市场的惯例与政策法令约束。
②欧洲货币市场它是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境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
在欧洲货币市场上,资金流动是利用与各国国内金融市场相独立的市场进行的,交易的货币一般不是由市场所在国发行,并且基本上不受任何一国国内政策法令约束。
③外汇市场它是进行跨国界货币支付和货币互换的市场。
由于货币兑换是资金在国际间流动的前提,因此从事货币兑换的外汇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础。
(2)特点①市场主体广泛、影响范围广大;②金融管制相对放松;③全天候交易的市场;④无形市场。
2.国际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1)外汇市场①概念外汇市场是进行跨国界货币支付和货币互换的场所,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进行的同业外汇买卖市场(或称批发市场)和金融机构与顾客之间进行的外汇零售市场。
②功能a.清算作用。
通过外汇市场上的汇兑,使货币支付和资本转移得以实现,由此结清国际间债权与债务关系,实现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国际转移。
b.生成汇率。
零售市场上的外汇不平衡,必然引起批发市场上外汇头寸的调拨;而批发市场上的汇率又决定和影响了零售市场上的汇率水平。
c.授信作用。
商业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的主体,能够利用外汇收支的时间差为国际贸易提供多种形式的信贷和资金融通。
d.保值作用。
在外汇市场上,可以利用多种外汇交易(如远期外汇买卖、期货或期权交易等)减少或消除汇率风险,保障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安全。
讲授国际金融市场的公开课教案国际金融市场公开课教案引言:国际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原理和投资机会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旨在设计一份公开课教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000字)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我们将讨论国际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个人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等。
第二节:货币市场(1000字)在这一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货币市场。
我们将解释货币市场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我们将介绍货币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工具,如短期国债、银行承兑汇票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我们还将讨论货币市场的运作机制和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节:证券市场(1000字)在这一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证券市场。
我们将解释证券市场的定义和分类,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我们将介绍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工具,如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等。
我们还将讨论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策略,以及如何评估证券市场的风险和回报。
第四节:外汇市场(1000字)在这一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外汇市场。
我们将解释外汇市场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我们将介绍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工具,如货币对和外汇期货等。
我们还将讨论外汇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交易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外汇风险管理。
第五节:国际金融市场的挑战与机遇(1000字)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讨论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将分析全球经济环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包括经济周期、政治风险和贸易争端等。
我们还将探讨新兴市场和技术创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
结论:本篇文章设计了一份国际金融市场的公开课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