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议程(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782.50 KB
- 文档页数:12
政策议程案例
下面为你提供一个政策议程案例:孙志刚事件。
孙志刚,湖北人,2003年3月17日晚,在其去网吧的路上偶遇民警,因为没有暂住证,被警察送到广州市收容所。
当晚,孙志刚死亡,后经法医鉴定,其死因是钝器击打背部,造成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导致休克。
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事件被人发帖到西祠胡同中,后被南方都市报的记者陈峰发现。
记者私下联系其家人,对事件的起因经过进行了全盘了解,之后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了《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一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此时,孙志刚事件已经从一个普通地方案件升级为一个全国性关注的社会典型案例,其中涉及社会法制条款中关于收容方面的漏洞、警务人员的暴力执法问题,甚至还反映出当今社会的官民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触发了舆论机制,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相关部门派遣指导工作组来督察此案。
同时,要求纪检、监督公安、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加快案件调查进程。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媒体的议程设置在促进公共政策的最终结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南方都市报记者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一消息,
并通过媒体形成了媒体议程,并得到其他媒体的呼应。
在此之后,媒体议程被推到公众面前,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形成了舆论。
当公共议程和媒体议程联合起来向国家政治部门施加压力以最终推进政策议程时,这种舆论代表了公共议程。
最终,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等部门出台了公共政策,制定了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小议我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方式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
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关键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政治变迁参与选举决策者固然重要,但这种参与几年才有一次机会。
在一些所谓“民主”国家,大多数民众对政治的参与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
每过几年,他们在选举热潮的裹挟下过一把“当家作主”的瘾,此前此后,他们只是一板一眼地当顺民,对政治不闻不问,要问也不知从何入手。
然而,决策者上任以后的所作所为对民众的生计、国家的前途影响甚大。
因此,决策决不应该是决策者们的禁脔,哪怕他们是老百姓选举出来的。
真正的民主体制必须给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全过程的机会。
谈到政策制定,一般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决策过程本身,而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事情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另一些却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各种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既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也包括注意力资源。
换句话说,在具体决策之前,政府不得不做出抉择,对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
1962年,美国政治学家巴查赫和巴热兹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权力的两方面”。
[1]这篇短短六页的论文之所以很快变成政治学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的简单事实: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有学者曾比较过美国两个城市,甲污染严重,但当地政府与民众很少讨论污染问题;乙情况好得多,不过当地政府与民众却十分重视如何减少污染。
我国公共决策议程设置模式的历史演进以重大水利工程决策为例魏淑艳蒙士芳摘要:政策网络理论为探究我国公共决策网络的主体构成和发展状况提供了新视。
采用案例分析法透析三门峡、三峡及怒江水利工程决策过程,可以发现社会演进发展下决策网络的历史演进特点:由单一封闭决策社群向多网络渐趋扩大、各主体间关系由单向沟通向多向沟通渐趋完善。
在政策网络理论视域下,我国公共决策议程设置顺应国家治理演进规律的必然性及决策网络演进的特点,从侧面呈现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议程设置模式的不同特点。
政策社群单一主导决策模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模式。
随着历史的演进,单一主导决策模式式微,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为主的政策共同体主导的多群体网络协作模式逐渐形成完善,这反映出我国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政策网络理论;政策议程设置;水利工程决策作者简介:魏淑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蒙士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9)06-0089-11作为公共决策的逻辑起点,政策议程设置在决策过程中举足轻重。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诸如经济状况、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环境、科技发展环境等因素具有不同特点,因而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政策议程设置随着社会演进发展而演变,“政策议程设置反映了一国政府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待社会挑战的政策排序,以及政府是否对社会需求具有回应性”。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决策不断优化发展,不同社会发展时期衍生出不同的议程设置模式,亦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决策网络的特点。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 15AGL017)。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东南学术》2019年第6期以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决策为例,基于英国学者罗茨的政策网络理论,在主体参与结构视角下探究我国公共决策议程设置中决策网络的历史演进模式及特点。
公共政策第四章——第六章案例集案例一劳动歧视:不和谐的就业音符一、劳动歧视的表现1、性别歧视;2、残疾与疾病歧视;3、年龄歧视;4、身体歧视;5、地域歧视。
二、就业歧视问题的议程创立过程(一)公众议程的创立1、据调查显示,有85.5%的人认为存在就业歧视,58%的人认为严重和比较严重。
2、2003年11月,张先著向芜湖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人事部门“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
2004年4月,芜湖市新芜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张先著胜诉。
2004年5月,芜湖中院二审作出裁定:维持原判。
此案被媒体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
之后,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省修改了公务员禁止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也修订了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2005年1月20日,国家卫生部和人事部在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后,公布了《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标准规定,经检查排除肝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被录用为公务员。
(二)政府议程的创立1、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2、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建议”。
3、2005年,“反就业歧视研究课题组”启动,该项目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研究力量在内的24名学者参与,其中包括来自国内不同领域的十几位学者,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和荷兰的专家,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
4、2006年1月12日,中国正式批准了第42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1985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在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方面的责任,促进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
5、2007年2月,《就业促进法(草案)》首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草案在第一章总则第五条中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议程优秀案例
以下是一个关于议程设置的优秀案例:
议程设置是媒体通过选择报道和突出某些新闻事实来影响公众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
在新冠疫情期间,媒体就发挥了重要的议程设置功能。
例如,在疫情初期,由于医疗资源紧张,媒体报道大量关于医疗物资短缺、医院床位不足、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等新闻,这些报道突出了疫情的严重性,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同时,媒体也通过持续报道政府防控疫情的措施和成效,让公众了解到政府正在积极应对疫情,稳定了社会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通过选择报道和突出某些新闻事实,成功地影响了公众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进一步推动了政府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来防控疫情。
总之,议程设置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理论,通过合理的议程设置可以有效地引导公众的注意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4.2公共政策如何从一个社会问题上升到政府议程的?那我们今天以全球变暖,这样一个例子,给大家介绍,它如何从问题变为议题的。
我们首先来看,问题是什么?这幅图中有一个北极熊宝宝,它站在快要融化的冰块上,马上就要掉下去了,岌岌可危。
不过,请你放心,它不会淹死,因为它会游泳。
那我们人类呢?科学家们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
并且可以肯定,这种变暖是由于工业时代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加造成的。
据估计,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20个最热的年份,19个都在1980年之后。
科学家警告说,如果全球照此速度持续变暖,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4度,融化的冰山将使得海平面上升50厘米。
可以想象,照此发展,几百年之后,农业生产将受到毁灭性影响,抬高的水位将淹没沿海城市,飓风海啸也会越来越频繁。
总而言之,地球如果失去冬天,人类也即将走向毁灭。
然而,全球变暖,又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奥尔森有一本名著《集体行动的逻辑》,其中心思想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当一件事情受益者人数越多,由于“搭便车”的心理,人们主动去解决这件事情的动力就越弱。
按照这一逻辑,“全球变暖”这样的问题,是最不可能成为政治议题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全球有70多亿的“和尚”,谁也不愿意主动去挑水,美国的布什政府也一致持这种推诿的态度,在全世界已经有169个国家加入《京都议定书》之后,美国仍然拒绝加入。
这样严重的问题,如果政治家不去面对它,那么整个社会就要动员起来,逼迫他们去面对。
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就是2007年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的播出,纪录片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主演,讲述了戈尔作为一个环保专家,一个世界公民,为了环保世界进行的种种努力,影片获得两项奥斯卡提名,戈尔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该电影将全球变暖,从一个隐隐约约的问题,变成了美国一个客厅话题。
影片放映之后,戈尔又发起了“气候工程”项目,训练了1000个志愿者在全国巡回演讲,演讲者保证一年要做10个这样的演讲,演讲者还包括茱莉亚罗伯茨。
近年来中国发生的重大矿难事故:2010年5月13日晚9点40分许,位于普定县猫洞乡的远洋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事故抢险工作14日基本结束,最终确定21人遇难5人受伤。
2010年5月8日8时45分,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忠路镇水井湾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燃烧事故,井下有19人作业,经抢救有10人死亡, 4人重伤,2人轻伤,3人无事。
2010年4月20日上午8时江西高安兴丰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
事故后下落不明的12人全部遇难。
2010年4月1日19时左右,陕西省韩城市泉子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燃烧事故,造成9人死亡。
2010年3月31日,河南省伊川县伊川国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21煤工作面回风巷施工过程中瓦斯突出,逆流从负井口涌出,遇火在地面发生爆炸。
,矿难导致40人死亡,6人失踪。
2010年3 月28日13时40分,中煤集团山西临汾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
事故造成153人被困。
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
2010年3 月15日,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主井电缆发生着火,25人死亡。
2010年3 月10日,湖南有色控股集团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炮烟中毒窒息事故,8人死亡。
2010年3月1日,内蒙古乌海发生煤矿透水事故,此次透水事故共造成32人遇难、7人受伤。
事故矿井出现透水征兆后现场撤离不及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10年1月5日下午1时40分左右,湖南湘潭县谭家山镇立胜煤矿井下负240米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电缆起火事故。
造成34人死亡。
2009年10月8日,湖南娄底市冷水江市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南矿发生钢丝绳断绳事故,26人死亡,5人重伤。
2009年9月9日,河南平顶山新华四矿瓦斯爆炸事故,54人死亡,25人失踪。
2009年5月30日,重庆市綦江县同华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30人死亡,77人受伤,其中12人重伤。
2009年2月22日山西古交市屯兰煤矿2月22日晨2时许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有74人遇难。
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八篇第1篇: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确定了产品的业务流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来规划产品的功能,这时可以对应到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功能都是支持产品业务流程的功能,一般来说都应该是产品的核心功能,针对每个环节中的子流程设计的功能往往也都应该是优先级比较高的功能。
还是抖音来举例,浏览视频、添加好友、用户信息、支付与打赏功能、评价与投诉这些分别对应着对商品的浏览、选择、编辑、交流、体验等环节,都是根据对应环节中抽取的需要在线上实现的主要部分。
最后我觉得无论是从产品的功能层面还是流程层面,都应该给用户打造一个闭环的体验。
至此,我们利用“六顶思考帽”的思维训练模式,完成了一次对产品规划过程的梳理。
做此文共有两个目的:其一,帮助产品小白或者没有经历过产品规划过程的产品经理,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理解产品规划全过程。
同时,这种平行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利用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其他方面;其二,是想启发我们的产品经理,能够将日常接触的一些思维方式,思维提升工具,或者敏捷开发方法,结合到我们的产品规划、设计、迭代、运营工作中,使各学科、各领域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网络化、条理化、全面化。
丰富而高效的产品思维,对于一名产品经理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第2篇:公共政策分析的实际案例——“白色污染”到底如何解决?问题:今天你是否依然我行我‘塑’?中国目前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也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善和更新。
然而,在人们追求更便捷、更舒适、更优质的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就拿白色污染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来说,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臵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案例分析一、南方某市近年外来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力资源的需求相对不够,加上治安管理混乱,一时治安问题突出。
在各主要线路的公交车上,活跃着各类偷窃团伙,甚至在一些偏僻路段,抢劫行为时有发生。
市民对此普遍心存不满,纷纷呼吁政府机构着手治理。
你认为A市治安综合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为什么?二、1999年6月,某市一名初三学生因不堪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在家中自杀身亡。
此事件在广大市民中引1起强烈反响。
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压力大的问题一时成为公众议论的中心话题,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该市的媒体就此事做了大量报道。
反映学生、家长、教师及有关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
尽管对此事件见仁见智,意见不完全一致,但大家普遍认为,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
为此,该市政府就此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指示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内拿出一个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具体方案。
1999年8月在征求有关专家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基础上,该市教育局出台了一揽子旨在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措施,包括限定课时、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利用节假日上课等。
实际上,中小学学生负担重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对此问题,公众和有关专家呼吁多年,但政府始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直到这一悲剧性事件发生后,该市才出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
请分析本案例中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你认为该市在这方面应吸取什么教训?三、在某年汛期,南方某县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该县水库蓄水量已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而且水位仍在不断上涨。
该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经过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炸坝泄洪是比较稳妥的办法,最终作出炸坝泄洪的决议并当即电告在水库指挥抢险的张总指挥同志。
张总指挥同志经实地考察、反复权衡后表示炸坝将会造成更大损失,提出不仅不要炸坝,而且还要增调民工坚持保坝。
张总指挥同志没有完全执行县指挥部的命令,带领民工经过紧张的抢险,大坝保住了。
请问:你认为张总指挥同志在执行政策中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四、南方某县卫生局于2000年3月下发文件,规定各个体、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向县卫生局交纳1000元的医疗卫生保证金。
公共政策案例2023
以下是几个关于2023年的公共政策案例:
1.疫情政策: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公共政策也需要及时应对。
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封锁和限制旅行的措施,同时加大疫苗的研发和分发力度。
2.气候变化政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应对。
例如,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碳税和碳排放交易计划,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推动绿色经济的转型。
3.教育政策:在许多国家,政府开始关注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
一些政策包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待遇和素质、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等。
4.社会福利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贫困问题的加剧,政府需要加大社会福利的投入。
一些政策包括提高最低工资、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改善医疗保障制度等。
公共政策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A市著名的风景区燕湖原本风景秀美,近年来由于游客太多,管理混乱,湖水已严重污染,加之附近有一棉纺厂,该棉纺厂没有污水排放管道,途经燕湖向远郊的河里排放污水,经过燕湖的管道闸门因年久失修已有泄漏,造成了泄漏排放染色废水事故,使湖水污染更加严重,经市环保局现场勘察,采集有关水样检验、监测,证实燕湖的水质已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对此很有意见,纷纷呼吁政策机构着手治理燕湖。
你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呢?为什么?答:一项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应具备下列一些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
(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
(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
燕湖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引起了居民和游客的强烈不满;市环保局也对此问题进行检测,证实水质确实不符合要求,该市政府应对此严重明朗化的问题有适当的反映,而且燕湖是风景区,保护区内的水污染问题更易引起政府的重视。
因此,我认为燕湖水质治理问题应该能进入政策议程。
2.A市是一个古老的工业城市,有化肥厂、选矿厂、棉纺厂、钢铁厂等许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没有采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清泉河,近年来,由于大部分企业扩大了生产能力,使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清泉河水质严重污染,河中的部分鱼虾和植物已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由于问题的日益严重,2001年元月A市政府决策采取措施治理清泉河。
请你帮A市政府拟定清泉河污染治理的政策目标。
答: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清泉河污染治理目标可被具体界定为:(1)到2002年底,确保清泉河流域各工业企业及沿河的宾馆、饭店等单位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到2022年底,使清泉河的水质达到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实现清泉河水体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