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途中跑技术教案(公开课)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短跑途中跑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短跑途中跑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短跑途中跑的定义和意义。
短跑途中跑的技术要领:步频、步幅、身体姿势、摆臂等。
短跑途中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短跑途中跑的概念和要领。
示范法:示范短跑途中跑的正确技术动作。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短跑途中跑概念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熟练程度。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步频、步幅、身体姿势、摆臂等方面的表现。
第二章: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训练方法。
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步频:短跑途中跑的步频与速度的关系,如何提高步频。
步幅:短跑途中跑的步幅与速度的关系,如何提高步幅。
身体姿势:短跑途中跑的身体姿势对运动效果的影响,如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摆臂:短跑途中跑的摆臂技术对运动效果的影响,如何正确的摆臂。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及其重要性。
示范法:示范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正确动作。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要素的熟练程度。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步频、步幅、身体姿势、摆臂等方面的表现。
第三章: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训练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3.2 教学内容短跑途中跑技术的基本训练方法:步频训练、步幅训练、身体姿势训练、摆臂训练等。
短跑途中跑技术的进阶训练方法:间歇训练、重复训练、比赛训练等。
短跑中的途中跑教学设计及教案第一章:途中跑技术要领1.1 途中跑的姿势保持身体直立,略微前倾手臂弯曲成90度,自然摆动步幅要均匀,脚掌落地要轻盈1.2 途中跑的步频与步幅保持适当的步频,避免过快或过慢步幅要适中,不要过大或过小1.3 呼吸与节奏保持规律的呼吸,每两步一吸气,两步一呼气保持稳定的节奏,不要忽快忽慢第二章:途中跑训练方法2.1 基本训练方法进行400米跑练习,注重途中跑的技术和节奏进行800米跑练习,提高途中跑的耐力2.2 专项训练方法进行短距离(如50米)快速途中跑练习,提高速度和爆发力进行长距离(如100米)稳定途中跑练习,提高耐力和稳定性第三章:途中跑的训练强度与密度3.1 强度与密度的概念强度:训练中对身体产生的负荷大小密度:训练中动作的准确性和质量3.2 途中跑训练强度的控制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水平,适当调整训练强度通过改变距离、速度和间歇时间来控制强度3.3 途中跑训练密度的提高注重动作的细节,提高动作的质量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第四章:途中跑的安全与恢复4.1 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预防运动损伤避免在疲劳状态下进行高强度训练4.2 途中跑的恢复方法进行适当的慢跑和拉伸,帮助肌肉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恢复第五章:途中跑的训练计划制定5.1 制定训练计划的原则考虑学生的年龄、体能和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强度和密度5.2 示例训练计划周一:400米跑,注重途中跑技术周二:800米跑,提高途中跑耐力周三:50米快速途中跑,提高速度周四:100米稳定途中跑,提高稳定性周五: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放松训练第六章:途中跑训练的监测与评估6.1 监测方法使用速度和距离测量工具,如计时器、跑步机等观察学生的动作质量,如姿势、步频、步幅等6.2 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设定相应的评估标准评估学生的技术、速度、耐力和稳定性等方面第七章:途中跑训练的进阶与挑战7.1 进阶训练逐渐增加训练距离和强度,提高学生的体能和水平引入复杂的训练情境,如变化路线、障碍物等7.2 挑战与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短跑比赛,提高竞争意识和比赛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短跑竞赛,展示训练成果第八章:途中跑训练的辅助训练8.1 力量训练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如深蹲、跳箱等加强腿部肌肉和核心肌群的力量,提高跑步效率8.2 柔韧性训练进行全身的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第九章:途中跑训练的个性化调整9.1 考虑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能和水平等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9.2 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进步和反馈,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十章:途中跑训练的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总结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0.2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七、八、九、十章中的重点环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短跑《途中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途中跑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途中跑技术动作教学:起跑后的加速跑、保持速度、冲刺阶段。
2. 途中跑训练方法:分组练习、接力赛跑、计时赛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呼吸节奏、步伐频率。
2. 教学难点:途中跑的节奏感、力量与速度的结合、冲刺阶段的加速。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器材:跑道、起跑线、接力棒、计时器等。
2. 教学课件:途中跑技术动作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教学(15分钟):(1)讲解途中跑的技术要领,展示途中跑的动作示范。
(2)引导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3)进行接力赛跑,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术。
3. 训练环节(15分钟):(1)分组进行途中跑训练,设置距离和时间目标。
(2)引导学生注重呼吸节奏,保持稳定的步伐频率。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4. 冲刺阶段训练(5分钟):(1)讲解冲刺阶段的技术要领,示范动作。
(2)引导学生进行冲刺阶段训练,注重力量的发挥和速度的提高。
(3)进行计时赛跑,检测学生的途中跑能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本次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加强途中跑训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途中跑的技术动作,包括起跑后的加速跑、保持速度和冲刺阶段。
2.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计时赛跑等方式,观察学生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等方面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估:在接力赛跑等活动中,观察学生的配合默契程度,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传递接力棒和配合冲刺等任务。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短跑直道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了解途中跑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短跑直道途中跑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途中跑的摆臂和蹬腿技术动作。
2. 跑步姿势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1. 途中跑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力量分配和节奏控制。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田径场、跑道2.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音响设备等3. 教学内容:途中跑技术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比赛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短跑直道途中跑的重要性及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途中跑技术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摆臂、蹬腿、跑步姿势等。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三、分组练习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途中跑技术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途中跑技术要领。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
二、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途中跑技术练习,包括摆臂、蹬腿、跑步姿势等。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三、节奏控制与力量分配练习1. 学生进行节奏控制练习,如慢跑、快跑等。
2. 学生进行力量分配练习,如深蹲、跳跃等。
四、比赛与总结1. 学生进行短跑直道途中跑比赛,教师计时。
2. 教师对比赛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者,指出不足。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途中跑技术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途中跑技术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速度、力量、协调性等。
短跑途中跑教案教案标题:短跑途中跑教学目标:通过途中跑的训练,提高学生在短跑项目中的速度、爆发力和耐力。
教学重点:姿势正确、腿部力量、爆发力和耐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运动场、标志物、计时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观看短跑比赛的视频,向学生们展示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动力。
2. 对学生询问他们在短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他们的运动水平和需求。
讲解和示范:1. 姿势正确:示范正确的短跑姿势,包括身体的平衡、步幅和摆臂等。
让学生注意这些细节,并要求他们模仿示范。
2. 腿部力量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腿部的力量训练,如抬腿、高抬膝等动作。
提醒他们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操作练习:1. 短跑途中跑:在运动场上设置标志物(如锥子),让学生进行途中跑训练。
训练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10米冲刺、20米冲刺等。
在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用计时器计时,让学生互相比较。
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姿势的正确性和力量的发挥。
巩固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短跑比赛,让他们应用之前学到的姿势和训练技巧。
在比赛结束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短跑途中跑训练的重点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短跑水平。
拓展练习:1. 学生可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短跑比赛,实践所学技巧和训练成果。
2. 学生可通过参与其他相关项目的训练,如起跑技巧、影响练习等,综合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
初中体育短跑途中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途中跑的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讲解与实践。
2. 短跑途中跑训练方法与手段。
3. 短跑比赛中途中跑策略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途中跑技术的掌握与运用。
2. 教学难点:途中跑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途中跑技术要领,让学生明确动作规范。
2. 示范法:教师示范途中跑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途中跑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短跑途中跑的重要性和技术要领。
2. 技术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途中跑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途中跑练习。
4. 指导与纠正: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针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指导与纠正。
5. 途中跑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途中跑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加强途中跑练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途中跑技术的掌握程度,观察他们在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
2.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进步与问题。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提供合适的田径场地进行教学中所需的跑步练习。
2. 教学器材:准备跑步用的计时器、标志物等器材。
3. 教学课件:制作途中跑教学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运动员或教练进行途中跑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2. 组织学生观看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赛中途中跑片段,分析他们的技术特点。
3. 开展途中跑技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九、教学安全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田径短跑途中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田径短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途中跑时的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
3. 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和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途中跑技术动作要领讲解与实践。
2. 途中跑训练方法与技巧。
3. 途中跑节奏感与速度提升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途中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途中跑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教学资源1. 田径场跑道。
2. 标志物(如接力棒)。
3. 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田径短跑途中跑的重要性。
b.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准备进入训练状态。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教师讲解途中跑的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后的加速、保持最高速度、冲刺阶段等。
b. 教师示范途中跑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途中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进行定时跑训练,提高途中跑速度。
4. 训练方法与技巧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途中跑的训练方法,如节奏跑、间歇跑等。
b. 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学生分享途中跑训练心得体会。
b.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途中跑技巧和动作协调性。
6. 课后作业a. 学生回家后观看途中跑技术视频,加深理解。
b. 家长监督学生进行途中跑训练,记录训练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技术动作的正确性途中跑速度的提升动作协调性和节奏感的表现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给出评价和建议。
设置途中跑比赛,通过成绩来评估学生的进步。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共同进步。
七、安全与注意事项1. 安全指导:确保学生在训练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预防肌肉拉伤。
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在田径场上遵守交通规则,防止意外发生。
2. 注意事项: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训练。
田径短跑途中跑教案引言田径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旨在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
跑教案在田径短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教练员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提供指导和反馈,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一份田径短跑途中跑的教案,目的在于帮助教练员有效地指导运动员在途中跑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教案概述教学目标•培养运动员在短跑途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姿势•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耐力•培养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教学时间本教案共计6周,每周训练4次,每次训练60分钟。
装备准备•预留足够的跑道•计时器•跑鞋和运动服教案内容第一周第一课:热身•慢跑5分钟,放松肌肉•动态伸展,重点放松大腿、小腿、脚踝和腰部第二课:姿势训练•确保运动员采取正确的起跑姿势,包括放松肩膀、腰背挺直、手臂放松自然等•让运动员重复模拟起跑姿势和动作,直到达到良好的姿势掌握和记忆第二周第一课:热身•常规热身操,包括慢跑、动态伸展和关节活动等第二课:起跑练习•提供起跑练习的技巧和指导•给每个运动员反复进行起跑练习,重点关注姿势和爆发力第三周第一课:热身•高抬腿、蹲跳等热身动作,增加肌肉温度第二课:途中跑训练(跑步节奏)•运动员在100m长的跑道上以50%的全力跑步•提醒运动员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姿势,在跑步过程中保持放松和平稳的呼吸第四周第一课:热身•慢跑和动态伸展,全身肌肉热身第二课:途中跑训练(快速加速)•运动员在200m长的跑道上以50%的全力跑步•每20米加速,保持加速段内的最快速度•重复进行该训练,帮助运动员提高爆发力和耐力第五周第一课:热身•慢跑和动态伸展,全身肌肉热身第二课:途中跑训练(自我调节)•运动员在长达400m的跑道上进行自我调节训练•运动员需要在保持稳定速度的同时,注意体内感受和呼吸,调整自己的节奏和速度第六周第一课:热身•慢跑和动态伸展,全身肌肉热身第二课:综合训练•结合前几周的训练内容,组织运动员进行综合训练•包括起跑练习、途中跑训练和自我调节训练•通过综合训练,检验和巩固运动员在短跑途中跑的训练成果结语通过本教案的训练,运动员将能够在田径短跑途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姿势,并且具备更好的爆发力和耐力。
“快速跑中的途中跑技术”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指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距离,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教学内容。
快速跑技术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组成。
其中途中跑在完整技术中占主要地位,途中跑是全程中距离最长的跑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加速跑所达到的最大速度,所以途中跑技术掌握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程成绩的优劣。
快速跑的教学首先应从途中跑技术着手,重点抓好腿的折叠前摆和下压准备着地动作。
途中跑技术的教学一般采用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