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A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2基本算法语句1.2.3循环语句同步测试A卷
- 格式:doc
- 大小:274.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8课时)§1.2.3 基本算法语句——循环语句教学目标:1.掌握两种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2.能够熟练地运用两种循环语句.教学重点:两种循环语句的形式和特点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觉得还不过瘾,又多吃了一个.第二天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下的一半加一个.到第十天想吃时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求第一天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分析:第十天的桃子数S10=1;第九天的桃子数S9=2×(S10+1)=4;第八天的桃子数S8=2(S9+1)=10;第七天的桃子数…这样不难算出第一天的桃子数.在计算每天剩下的桃子个数时步骤是相同的,即用后一天的桃子数加1再乘以2,直到算出第一天的桃子数为止.该过程可以交给计算机做,能否设计一个算法?试画出流程图.二、学生活动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流程图以及算法设计的三种结构,所以将这个问题的解决留给学生.能不能写出该算法的伪代码呢?1.For循环语句一般形式:For I From“初值”To“终值”Step“步长”…End For其中“For”和“End For”之间的步骤“…”称为循环体.若步长为1,“Step‘步长’2.While循环语句一般形式:While A…End While其中A表示判断执行循环的条件.“While”和“End While”之间的步骤“…”称为循环体.“While”循环语句的特点是前测试,即先判断,后执行.若初始条件不成立,则循环体的内容一次也不执行.用这两种循环语句可以写出上述问题的伪代码:四、数学运用书上两个例子:∙试设计一个算法,计算1×3×5×7× (99)s ← 1 s ← 1For i From 3 To 99 Step 2 i ← 1s ← s ×i While i ≤99End For s ← s ×iPrint s i ← i +2End End WhilePrint sEnd∙试设计一个算法,找出满足1×3×5×7×…× >10000的最小整数.s ← 1i ← 3 说明:While s ≤10000 (1)从这两个例子中体会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s ← s ×I 一般地,当循环次数已经确定时,可用“For ”循环 i ← i +2 语句(从第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循环次数确定时, End While 使用“For ”循环语句书写更为简便);i ← i -2 当循环次数不能确定时,可用“While ”循环语句;(2)在第二个例子中,循环语句结束后注意要将i 的 Print I 值减去2才是题中所要求的最小整数.End例4 抛掷一枚硬币时,既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预先作出确定的判断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硬币质量均匀,那么当抛掷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应接近于50%.试设计一个循环语句模拟抛掷硬币的过程,并计算抛掷中出现正面的频率. 解:本题算法的伪代码如下:s ← 0Read nFor i From 1 to ns ← 1 i ← 1 For I From 1 To 9 Step 1 s ← 2(s +1) i ← i +1 End For Print s s ← 1 i ← 1 While i ≤9 s ← 2(s +1) i ← i +1 End While Print sIf Rnd >0.5 Then s ← s +1End ForPrint 出现正面的频率为s n说明:随机函数“Rnd ”可以产生0与1之间的随机数.该算法中用大于0.5的随机数表示出现正面,不大于0.5的随机数表示出现反面.若将伪代码中的“Rnd >0.5”改为“Rnd <0.5”,其效果是一样的.还要注意本题的循环体是一个“行If 语句”,故不需要写“End If ”.思考:能否用“While ”循环语句写出伪代码?练习:课本23页补充:1.设计一个求1+12+13+14+…+1100值的算法. 解:本题算法的伪代码如下:s ← 1i ← 2While i ≤100s ← s +1ii ← i +1End WhilePrint s由于本题循环次数已定,故也可用“For ”循环语句实现:s ← 1i ← 2For i From 1 to 100s ← s +1iEnd ForPrint s2.设计一个求小于1000的完全平方数的和的算法.解法一: s ← 0i ← 1While i ×i <1000s ← s +i ×ii ← i +1End WhilePrint s解法二: i ← 1While i ×i <1000i ← i +1End Whilen ← i -1s ← 0For j From 1 to ns←s+j×jEnd ForPrint s说明:循环次数不确定时,一般采用“While”循环语句,但有时也可先粗略估算循环的次数,再用“For”循环语句来实现算法.3.求12+22+32+…+n2<1000成立的n的最大整数值,用伪代码写出算法过程.解:本题算法的伪代码如下:s←1i←2While s<1000s←s+i2i←i+1End Whilei←i-2Print i说明:(1)本题的循环条件是累加和小于1000;(2)在循环体外设置“i←i-2”的原因是:在循环体内判断s<1000时执行了两次i←i+1,导致不符合要求,从而i的值应该减去2.五、回顾小结要实现循环结构就要用到循环语句.循环语句包括“For循环”和“While循环”.1.For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For I From“初值”to“终值”step“步长”…End For其中“For”和“End For”之间的步骤“…”称为循环体.若步长为1,“step‘步长’”可以省略不写.2.While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While A…End While其中A表示判断执行循环的条件.“While”和“End While”之间的步骤“…”称为循环体.“While”循环语句的特点是前测试,即先判断,后执行.若初始条件不成立,则循环体的内容一次也不执行.3.一般地,当循环次数已经确定时,可用“For”循环语句;当循环次数不能确定时,可用“While”循环语句.六、课外作业:课本24页2,3,4,5,6。
1.2.3 循环语句1.下列四个程序框图中,能用UNTIL语句描述的是( )[解析] UNTIL语句对应的程序是先进入循环体,再推断条件是否满意,若满意退出循环体,否则再次进入循环体.[答案] A2.关于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是执行循环体B.执行一次循环体C.条件为真时,执行循环体D.遇到WEND就结束[解析] 执行WHILE语句时,先推断条件,若条件成立,就执行循环体,再推断,为真,接着执行,直到条件为假时结束循环.[答案] C3.有人编写了下列程序,则 ( )A.输出结果是1B.能执行一次C.能执行10次D.是“死循环”,有语法错误[解析] 从循环语句的格式看,这个循环语句是直到型循环语句,当满意条件x>10时,终止循环.但是第一次执行循环体后x=1,由于x=1>10不成立,则再次执行循环体,执行完成后x=1,则这样无限循环下去,是一个“死循环”,有语法错误,循环终止的条件恒久不能满意.[答案] D4.下列程序中循环体运行的次数是( )A.4 B.5C.6 D.60[解析] 循环体第1次运行后,i=50,第2次运行后,i=60,第3次运行后,i=70,第4次运行后,i=80,第5次运行后,i=90,第6次运行后,i=100>90起先成立,循环终止,则共运行了6次.[答案] C5.下列问题可以设计成循环语句计算的有( )①求1+3+32+…+39的和;②比较a,b两个数的大小;③对于分段函数,要求输入自变量,输出函数值;④求平方值小于100的最大整数.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 ①和④用到循环语句;②③用不到.故选C.[答案] C循环语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须要反复执行且有规律的任务,例如已知年平均增长率求若干年后的人口总数,已知年初产量及月增长率求年末的产量……要想让这些困难的运算让计算机来完成,应考虑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典例】相传古代印度国王舍罕要褒赏他聪慧能干的宰相达依尔(国际象棋的独创者),问他须要什么?达依尔回答说:“国王只要在国际象棋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2粒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4粒麦粒,以后按此比例每格加一倍,始终放到第64格(国际象棋共有8×8=64格),我就感谢不尽了,其他的我就什么也不要了.”国王想:“这才有多少!这还不简单!”让人扛来一袋麦子,用完了,再扛来一袋,又用完了,结果全印度的小麦全用完了还不够.国王纳闷了,怎样也算不清这笔账.请你设计一个程序,帮助国王计算一下,共须要多少粒麦子?[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程序如图所示:利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解实际应用题的步骤(1)审清题意.(2)建立数学模型,即常见的累加、累乘等数学问题.(3)设计算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4)依据算法分析,画出程序框图.(5)依据程序框图编写程序.[针对训练] 某学生在体育训练时弄伤了膝关节,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消炎药,并嘱咐他每天早晚8时各服用一片药片.现知该药片每片220毫克,他的肾脏每12小时从体内滤出这种药的60%.设计一个程序,求他第n次服药后体内此药的残留量,并画出程序框图.[解] 算法分析:第一次服药后体内此药的残留量:V1=220;其次次服药后体内此药的残留量:V2=V1×0.4+220;第三次服药后体内此药的残留量:V3=V2×0.4+220;……;第n次服药后体内此药的残留量:V n=V n-1×0.4+220.故可用循环语句求解.程序框图如图:程序如图:。
第一章算法初步一、课标要求:1、本章的课标要求包括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教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2、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需要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都有算法,当然我们更关心的是计算机的算法,计算机可以解决多类信息处理问题,但人们必须事先用计算机熟悉的语言,也就是计算能够理解的语言(即程序设计语言)来详细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即首先设计程序,对稍复杂一些的问题,直接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程序是困难的,因此,我们要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3、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理解并掌握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本章的重点是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过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点是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的算法语句。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循环语句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2、会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两种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循环语句表示算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两种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分别是什么?2.对于顺序结构、条件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我们可以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写出其计算机程序.对于循环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算法语言,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循环语句.二、知识探究(一):直到型循环语句1、思考1: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2、思考2:该循环结构对应的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为: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3、思考3: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你能利用UNTIL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4、思考4:在下面的程序运行中,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是多少?x=20DOx=x-3LOOP UNTIL x<0PRINT xEND三、知识探究(二):当型循环语句1、思考1: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2、思考2:该循环结构对应的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3、思考3:计算1+2+3+…+100的值又有如下算法:第一步,令i=1,S=0.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第三步,S=S+i.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你能利用WHILE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4、思考4: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说明它是一个什么问题的算法吗?x=1WHILE x∧2<1000PRINT xx=x+1WENDEND四、例题分析例1 已知函数y=x3+3x2-24x+30,写出连续输入自变量的11个取值,分别输出相应的函数值的程序.例2 将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x>0)的近似解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相应的程序.五、小结作业1.两种循环语句源于两种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条件;当型循环语句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2.直到型循环语句在条件不符合时再执行循环体,当型循环语句在条件符合时再执行循环体.。
第一章算法初步1.2.3循环语句学习目标1.理解基本算法语句的意义.2.掌握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3.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学会算法语句的写法.合作学习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的问题:1.期末考试后,我们要求出全班6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的总分,你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2.某单位在1000名职工中寻找年龄最小的人参加某项活动,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筛选?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循环语句.二、信息交流,揭示规律问题1:循环结构有几种形式?问题2:循环语句的格式及功能是什么样的?问题3:两种循环语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是什么?问题4:在程序中的循环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吗?如何体现?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例1】修改前面编写过的求函数y=x3+3x2-24x+30的值的程序,连续输入自变量的11个取值,输出相应的函数值.【例2】教材中的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x>0)的近似解的程序框图(如图),包含了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如何把这个程序框图转化为相应的程序?四、变式训练,深化提高1.设计算法求+…+的值.要求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用基本语句编写的程序.2.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并请了12名评委,在计算每位选手的平均分数时,为了避免个别评委所给的极端分数的影响,必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求平均分.试设计一个算法解决该问题,要求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程序(假定分数采用10分制,即每位选手的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五、反思小结,观点提炼1.循环语句有几种形式?格式是什么样的?2.用两种循环语句编写计算机程序时应注意什么?布置作业课本P33习题1.2A组第3题.。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的结构;2、通过实例,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过程与方法: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数学对于计算机的发展的作用,领会算法内涵。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限定45分钟完成,先阅读教材22—25页,然后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独立规范作答。
2、不会的,模棱两可的问题标记好。
3、对小班学生要求完成全部问题,实验班完成90℅以上,平行班完成60℅以上知识链接:1.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2.我们已经学过的两种算法语言:3学习过程:自主探究阅读教材22---25页内容,回答问题A问题1: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我们用或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的。
因此还需要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表示成计算机程序.A问题2:五种基本的算法语句A问题3: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分别与程序框图中的,对应,用来和信息,赋值语句与程序框图中表示赋值的对应,用来给变量 .B例1. 用描点法作函数3024323+-+=xxxy的图像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计算当5,4,3,2,1,0,1,2,3,4,5-----=x时的函数值.(用三种算法语言)法语言)A例3给一个变量赋值.程序: A=10A=A+15PRINT AEND则A的输出是多少?B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程序: INPUT A,BPRINT A,Bx=AA=BB=xPRINT A,BEND1)程序中3个赋值语句的作用是什么?2)变量x的作用是什么?六.达标训练:【B】1. 判断下列给出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是否正确?为什么?(1)输入语句INPUT a;b;c(2)输出语句 A=4(3)赋值语句 3=B(4)赋值语句 A=B= -2【B】2.请写出下面运算输出的结果(1) a=5b=3c=(a+b)/2d=c*cPRINT “d=”;d【B】3.春节到了,糖果店的售货员忙极了,请你设计一个程序,帮助售货员算账,已知水果糖每千克10.4元,奶糖每千克15.6元,果仁巧克力每千克25.2元,那么依次购买这三种糖果a,b,c千克,应收取多少钱?【B】4.已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公式是:(华氏温度—32)×95=摄氏温度,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输出其相应的摄氏温度.【B】5.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两个非0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结果.(要求输入两个非0实数,输出运算结果)1.2.2条件语句学习目标:(2)a=1b=2c=a+bb=a+c-bPRINT “a=,b=,c=”;a,b,c(3)a=10b=20c=30a=bb=cc=aPRINT “a=,b=,c=”;a,b,c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掌握条件语句的格式及程序框图的画法、程序的编写.过程与方法: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教学难点:使用条件语句表示选择结构.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限定45分钟完成,先阅读教材26—29页,然后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独立规范作答。
1.2.3 循环语句教学设计一、本节在教材中的作用及地位: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把框图转化为语言,将循环结构在计算机上实现,另一方面为在高二下学习较复杂的流程图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掌握循环语句的功能和格式,能由循环结构写出循环语句,并学会用计算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转化、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培养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团体精神,在观察发现中树立探索精神,在上机操作中增强实践意识,在编程成功后体验学习乐趣。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1.学生掌握了三种基本结构的框图;2.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IF语句;3.学生有一定的上机操作经验。
四、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由循环结构写出循环语句;跟踪变量的变化,理解程序语句执行过程;区分until 语句和while型语句。
2、难点:跟踪变量,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尤其是控制条件的改变对程序的影响。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教师应创设情境,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学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主动探索知识,归纳知识。
1.对相似的知识进行比较(until型和while型的区别)2.对形式上的特点进行观察(语句的标志符号)3.对不断变动的量进行追踪(变量的变化)4.对本质性的规律进行总结(变式训练)5.对验证性的知识进行实践(上机操作体验编程指导)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图:七、教学过程操作:(一)。
创设情境: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的赋值、输入、输出和条件语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算法的循环语句。
算法中的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有until 型和while 型两种语句结构。
即WHILE 语句和FOR 语句。
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两种循环结构。
设计的意图:复习循环结构的目的是承上启下,以旧引新,一方面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另一方面为引入循环语句作铺垫。
1.2.3循环语句整体设计教学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的基本用法,本节将介绍循环语句的用法. 程序中的循环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对于学生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进一步理解算法中的循环结构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给出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让学生自己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也可以给出程序框图,让学生写出算法语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
2 、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两种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循环语句表示算法.●教学难点理解循环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会编写程序中的循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程序框图的画法,为了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循环语句.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试用程序框图表示循环结构.(2)指出循环语句的格式及功能.(3)指出两种循环语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揭示程序中的循环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讨论结果:(1)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1°当型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2°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1)当型循环结构(2)直到型循环结构(2)循环语句1°当型循环语句当型(WHILE型)语句的一般格式为:WHILE 条件循环体WEND功能:计算机执行此程序时,遇到WHILE语句,先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WHILE和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返回到WHILE语句再判断上述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再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执行,直到一次返回到WHILE语句判断上述条件不成立为止,这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而是跳到WEND语句后,执行WEND后面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又称“前测试型”循环,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先测试后执行”“先判断后循环”.2°直到型循环语句直到型(UNTIL型)语句的一般格式为:DO循环体LOOP UNTIL 条件功能:计算机执行UNTIL语句时,先执行DO和LOOP UNTIL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判断“LOOP UNTIL”后面的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条件不成立,返回DO语句处重新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执行,直到一次判断“LOOP UNTIL”后面的条件成立为止,这时不再返回执行循环体,而是跳出循环体执行“LOOP UNTIL条件”下面的语句.因此直到型循环又称“后测试型”循环,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先执行后测试”“先循环后判断”.(3)相同点:都是反复执行循环体语句.不同点:当型循环语句是先判断后循环,直到型循环语句是先循环后判断.(4)下面为循环语句与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的一一对应关系.1°直到型循环结构:2°当型循环结构:应用示例例1 设计一个计算1×3×5×7×…×99的算法,编写算法程序.解:算法如下:第一步,s=1.第二步,i=3.第三步,s=s×i.第四步,i=i+2.第五步,如果i≤99,那么转到第三步.第六步,输出s.程序如下:(“WHILE型”循环语句)s=1i=3WHILE i<=99s=s*ii=i+2WENDPRINT sEND点评: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求和”问题,这是一个“求积”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典型的算法问题,注意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变式训练:编写程序求:1×3×5×7×……×101的值.例2修改前面编写过的求函数y=x3+3x2-24x+30的值的程序,连续输入11个自变量的取值,输出相应的函数值.算法分析:与前面不同的是,本例要求连续输入11个自变量的取值.并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先写出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自变量x的值.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第三步,输出y.第四步,记录输入次数.第五步,判断输入的次数是否大于11.若是,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一步.显然,可以用计数变量n(1≤n≤11)记录次数,通过循环结构来实现算法.程序框图如下图:程序:n=1DOINPUT xy=x^3+3*x^2-24*x+30PRINT yn=n+1LOOP UNTIL n>11END例3. 教材中的用“二分法”求方程x2-2=0(x>0)的近似解的程序框图(见教材图1.120)包含了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下面,我们把这个程序框图转化为相应的程序. 解:程序为:INPUT “a,b,d=”;a,b,dDOm=(a+b)/2g=a^2-2f=m^2-2IF g*f<0 THENb=mELSEa=mEND IFLOOP UNTIL ABS(a-b)<d OR f=0PRINT mEND点评:ABS()是一个函数,用来求某个数的绝对值,即ABS(x)=|x|.例4 编写一个程序,求1!+2!+…+10!的值(其中n!=1×2×3×…×n).分析:这个问题可以用“WHILE+ WHILE”循环嵌套语句格式来实现.程序结构要做到如下步骤:①处理“n!”的值;(注:处理n!的值的变量是一个内循环变量)②累加“n!”的值.(注:累加n!的值的变量是一个外循环变量)显然,通过10次循环可分别求出1!、2!、…、10!的值,并同时累加起来, 可求得S的值.而求T=n!,又可以用一个循环(内循环)来实现.解:程序为:s=0i=1WHILE i<=10j=1t=1WHILE j<=it=t*jj=j+1WENDs=s+ti=i+1WENDPRINT sEND思考:上面程序中哪个变量是内循环变量,哪个变量是外循环变量?解答:内循环变量:j,t.外循环变量:s,i.上面的程序是一个的“WHILE+WHILE”型循环嵌套语句格式.这是一个比较好想的方法,但实际上对于求n!,我们也可以根据求出的(n-1)!乘上n即可得到,而无需重新从1再累乘到n.程序可改为:s=0i=1j=1WHILE i<=10j=j*is=s+ji=i+1WENDPRINT sEND显然第二个程序的效率要比第一个高得多.第一程序要进行1+2+…+10=55次循环,而第二程序进行10次循环.如题目中求的是1!+2!+…+1 000!,则两个程序的效率区别会更明显.点评:解决具体的构造循环语句的算法问题,要尽可能地少引入循环变量,否则较多的变量会使得设计程序比较麻烦,并且较多的变量会使得计算机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致使系统缓慢.另外,也尽可能使得循环嵌套的层数少,否则也浪费计算机的系统资源.课堂小结(1)学会两种循环语句的应用.(2)熟练应用两种循环语句编写计算机程序,巩固算法应用.作业习题1.2A组3.设计感想本节的导入符合学生心理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算法像一个故事,循环语句就是故事的高潮,它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是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发展.本节选用了大量的精彩例题为故事高潮的到来作好了铺垫,精彩的点评把本节推向了高潮,所以本节教案值得期待.。
教学设计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本学期总第课时当型循环结构对应的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节,实备节,超备节。
质量评价:20 年月日内容与过程思考3: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先执行先执行DO和UNTIL之间的循环体,再对UNTIL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继续执行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不符合,则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而执行UNTIL语句之后的语句.思考4: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WHILE和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则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而执行WEND 之后的语句.三.新知应用例1.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计算1+2+…+100的值.分析:这是一个累加问题.我们可以用WHILE型语句,也可以用UNTIL型语句.根据1.1.2例3中的程序框图,我们可以很容易写出它的程序。
例2:已知函数y=x3+3x2-24x+30,写出连续输入自变量的11个取值,分别输出相应的函数值的程序.直到型程序语句n=1DOINPUT xy=x^3+24*x^2 -24*x+30PRINT yn=n+1LOOP UNTIL n>11END当型程序语句n=1WHILE n<=11INPUT xy=x^3+24*x^2 -24*x+30 PRINT yn=n+1WENDEND._______ .3下面这个程序的结果是例答案:16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S=1i=1WHILE i<=4S=2*Si=i+1 WENDPRINT S END循环结构有两种-----直到型与当型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WEND六.作业A 层:1.编写计算机程序输出1~100之间(含1和100)的所有偶数..______.3程序执行的结果是B 层: A 组 :2.3循环体是 否 满足条件?满足条件? 循环体 是 否 i=1 S=0 DO S=S+i i=i+2LOOP UNTIL i>5 PRINT S END。
人教新课标A版高中数学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2基本算法语句 1.2.3循环语句
同步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运行下面程序:
在两次运行这个程序时,第一次输入8和4,第二次输入2和4,则两次运行后输出的结果分别为()
A . 8,2
B . 8,4
C . 4,2
D . 4,4
2. (2分)如图为一个求50个数的平均数的程序,在横线上应填充的语句为()
A . i>50
B . i<50
C . i>=50
D . i<=50
3. (2分)以下程序的功能是()
S=1;
for i=1:1:10
S=(3^i)*S;
end
S
A . 计算3×10的值
B . 计算355的值
C . 计算310的值
D . 计算1×2×3×…×10的值
4. (2分)当x=2时,下面的程序段结果是()i=1
s=0
WHILE i<=4
s=s*x+1
i=i+1
WEND
PRINTs
END.
B . 7
C . 15
D . 17
5. (2分)运行下面的程序,执行后输出的s的值是()
i=1
WHILE i<6
i=i+2
s=2*i+1
WEND
PRINT s
END
A . 11
B . 15
C . 17
D . 19
6. (2分) (2020高二上·黄陵期末) 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A .
C .
D .
7. (2分)下面的程序:
执行完毕后a的值为()
A . 99
B . 100
C . 101
D . 102
8. (2分)如果以下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32,那么在程序中UNTIL后面的条件应为()
A . i>11
B . i>=11
C . i<=11
D . i<11
9. (2分) (2019高一上·太原月考) 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A . 17
B . 19
C . 21
D . 23
10. (2分)在UNTIL语句的一般形式“LOOP UNTIL M”中,M表示()
A . 循环变量
B . 循环体
C . 终止条件
D . 终止条件为真
11. (2分) (2017高一下·郴州期中) 下面为一个求20个数的平均数的程序,在横线上应填充的语句为()
A . i>20
B . i<20
C . i>=20
D . i<=20
12. (2分)阅读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当输入x的值为-25时,输出x的值为()
A . -1
B . 1
C . 3
D . 9
13. (2分)下列循环语句,循环终止时,i等于()
A . 3
B . 4
C . 5
D . 6
14. (2分)如图是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该算法输出的结果是()
A .
B .
C .
D .
15. (2分)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6. (1分)按下列程序框图来计算:
如图,应该运算________次才停止.
17. (1分)当执行完程序语句“wjilei<=10”后,i的值变为________
18. (1分)下面的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若要求画出对应的程序框图,则选择的程序框有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9. (5分)设计算法求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及编写程序.
20. (5分)设计一个算法,求使1+2+3+4+…+n>2 017成立的最小自然数,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语句.
21. (5分)(1)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2x4+3x3+x2+5x﹣4,当x=2时的函数值.
(2)根据以下算法的程序,画出其相应的流程图
S=1
i=1
WHILE S<=10000
i=i+2
S=S﹡i
WEND
PRINT i
END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6-1、
17-1、
18-1、
三、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9-1、
20-1、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