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先锋队鼓号队训练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0
鼓号队训练计划鼓号队训练计划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鼓号队训练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年鼓号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
鼓号队的精彩表演,能体现少先队独有的特色,能扩大少先队的声势。
参加鼓号队的队员,展示出他们的朝气勃勃、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少年鼓号队能推进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提高少先队礼仪活动的整体水平,将成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实施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纪律训练的有效载体。
一、鼓号队简介:校鼓号队是从四到五年级的队员中挑选出来的,个个精神抖擞,仪态端正。
目前,有指挥1人,大鼓手4人,大钗手4人,小鼓手16人,号手30人。
二、演奏曲目要求1、定时训练。
训练的内容有:发声呼吸的练习、音符的讲解、节奏的讲解、队列队形的训练、演奏表情的练习等。
训练时,必须注意训练内容的联系,不能盲目的去练习,要注意各种乐器的谐调发音。
每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练习。
不过要注意号手每次训练不能超过半小时,以保护学生的嗓子。
2、讲悟结合。
指导老师讲解乐理要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谱子和鼓点节奏知识必须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具体的音乐情景,通过一些音乐表演和音乐游戏来获取知识。
如我讲解1拍、2拍、半拍鼓点时,分别叫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咚、咚(××),狮子吼叫,吼(×-),小鸟的叫声,叽叽,叽叽(××××),再让学生用乐器敲打出节奏,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三种鼓点地演奏。
3、示范规范。
要求演奏的各种乐器,指导教师必须都能熟练,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
如果教师不会演奏,专门讲理论的东西,学生还是得不到要领的。
作为一名鼓号队指导教师,学好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一、引言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鼓号队的训练,可以培养少先队员的纪律性、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为了帮助各级少先队组织开展鼓号队训练工作,提高鼓号队的表演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资料的标准格式。
二、队名及队徽1. 队名:少先队鼓号队队名应简洁明了,具有鲜明的少先队特色,能够体现队伍的宗旨和目标。
2. 队徽:少先队鼓号队标志队徽是队伍的象征,应包含队名、队徽图案和队旗颜色等元素,以便区分和识别。
三、队服及装备1. 队服:蓝色制服队服应符合少先队的形象要求,采用蓝色制服,能够展现队伍的整体形象。
2. 队帽:蓝色制帽队帽应与队服相匹配,采用蓝色制帽,以增强队伍的统一性和整齐度。
3. 鼓及号角:标准型号鼓及号角应选用标准型号,具备良好的音质和音量,以确保训练和表演的效果。
四、训练内容1. 鼓号基本动作包括击鼓、敲鼓、滚鼓、敲号等基本动作,要求队员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击打技巧,保持整齐划一的节奏。
2. 鼓号编队队形包括直线队形、曲线队形、方阵队形等,要求队员在训练中掌握队形变换的要领,保持队伍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3. 鼓号表演节目包括队列行进、鼓号合奏等节目,要求队员在表演中展现团队精神和个人才艺,提高队伍的表演水平。
五、训练方法1. 分组训练根据队员的技能水平和特长,将队员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集体训练定期组织全队集体训练,通过统一的训练计划和指导,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表演水平。
3. 个人训练鼓号队员应积极进行个人训练,熟练掌握基本动作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六、训练计划1. 周期性训练制定周期性训练计划,包括每周、每月的训练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队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和巩固。
2. 阶段性训练根据队伍的实际情况和表演需求,制定阶段性训练计划,逐步提高队员的技能水平和表演能力。
3. 考核评估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对队员的训练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鼓号队训练方法一、鼓号队(de)组建(-)鼓号队(de)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号二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3、少先队鼓号队(de)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号手、大鼓手、镲手、小鼓手.(二)鼓号队员(de)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3、指挥员,男女队员均可.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要求:动作灵巧,反应敏捷,节奏感强,体魄好.(二)鼓号队(de)器材1、队旗,通常使用标准大队旗(1.20m×0.90m)杆长2.1m.大型(de)鼓号队(8个单元以上)可使用加大号队旗(1.8m×1.2m),杆长2.6m.2、指挥棒,目前常用(de)有三种规格:①长90cm——120cm,下端带金属球(de)指挥棒;②长100cm,下端无金属球(de)指挥棒;③长140cm,下端带金属球(de)指挥棒.3、队号,主要是青年号.号配号旗(35cm×25cm).4、队鼓,有大号鼓,小号鼓之分.一支鼓号队通常配备同一颜色(de)大鼓和小鼓.5、队镲,有大镲和小镲之分.大镲直径28cm——32cm,小镲直径15cm——20cm.二、鼓号队(de)训练(-)旗手(de)训练1、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2、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①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②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处握杆;③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20CM处,虎口握杆.扛旗(de)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右手伸直紧帖旗杆,左手握杆手背向上,左臂在胸前与身体平行,旗杆与身体成45度,杆端至地面(de)延伸点与足尖(de)距离1米.扛旗转持旗(分解动作):①双手握杆,使杆在右侧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②左手向下压杆,右手稍松,保持旗杆垂直向下.使旗杆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③左手离杆,成立正姿势.3、撑旗①持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右手顺杆向上滑至腰间;第二步,右手握杆上提,左手同时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伸直,斜向前上方,手背向右上,拳头与眼平行;左手握杆放至腰间,左臂与身体平行,并紧贴;旗杆与身体上部成斜45度,旗杆末端在身体右后侧.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把杆移至右前侧,使杆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第二步:右手握杆下压,左手同时放松,使杆垂直下滑,紧贴身体右侧.第三步,左手离杆,成立正持旗姿势.②扛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左手握杆不动,右手上滑至左手下握杆;第二步,右手握杆不动,左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握杆向前推出,左手同时握杆后摆贴腰,置杆身体右侧.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握杆执旗移至肩上,成扛旗姿势;第二步,右手握杆,左手上滑至右手下握杆;第三步,右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4,注意:执旗姿势要正确;动作要连贯有力,干脆利落,撑旗时旗杆向前推出,应从右方微绕至前方,力度要适中,避免队旗缠在杆上.(二)护旗手(de)队礼训练1.立正,身体挺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五指并拢紧贴身体两侧.2.右手经体前上举到头顶部,成规范(de)队礼姿势.要求:①五指并拢斜后向上;②掌心方向向左成45度;③右拇指第二关节与头顶部距离8----10cm(约一拳距离);④上、下臂夹角为100度;⑤手肘与右眼角平高.(三)指挥员(de)训练1.指挥语言①指挥员静止站立姿势(简称“收棒”动作)A稍息(背向分号队)B右手自然下垂,虎口握棒球部上端,棒杆紧贴身体右侧.②指挥员准备指挥姿势(简称“开棒”动作)A立正B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时提棒,球底紧靠腰右前部,两肘关节外张,棒杆与身体成30度夹角.③“全体队员听口令”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用力上举至头顶前上方,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额顶前上方约20cm,静止3秒钟.④“立正”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缓慢向右下方画弧,当球部与眼睛平齐时加速用力收拢成开棒姿势.⑤“准备好”指令动作要领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半步,同时右手握捧斜前上举,左手斜上举示意演奏(de)乐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离地.⑥“预备”指令动作要领完成“准备好”动作后,将捧收至额前20cm处,拳心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左手叉腰.⑦“起”指令动作要领完成“预备”动作后,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压,拳至腰间,再上举额前.⑧“三声大鼓”指令动作要领完成“起”动作后,紧接着把棒向下———向上一—一—再向下—一——再向上,反复4次(前三个动作带动大鼓击奏三声,最后一个动作为休止一拍).⑨“停奏”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第二拍时,指挥棒沿45度角斜上举,棒与手臂成直线(时值一拍);B右手提腕,棒与地面垂直(一拍);C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 (二拍)D回复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E 指挥棒垂直下压至腰部(一拍).⑩“起号”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右手持棒在头顶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绕两圈,每圈时值二拍,共四拍(起号动作预令);B棒垂直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一);C指挥棒沿45度斜上举,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二);D指挥棒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三);E用力向前画弧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 (号手吸气,准备吹奏).⑾"转谱提示”指令动作要领A从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左手成45度.斜上举, 同时用手指表示即将转奏(de)乐曲;B完成该段乐曲后,左手回复叉腰动作.⑿"停止前进”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举至头顶横放,左手迅速握棒前端,捧与身体垂直(时值一拍),反复两次.⒀“紧急停止”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成45度斜上举(一拍),左摆成45度(一拍),回摆中央下压(一拍).2.指挥基本手法下压(强拍):把指挥棒垂直从上向下压至腰间,符号表示为↓;上举(弱拍,:把指挥棒从腰间垂直向上举,符号表示为↑;横摆(次强拍):持棒向右用力挥出约40cm,符号表—示为→ .绕圈:持棒与地面垂直,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符号表示为3,指挥规律①乐谱中每—小节(de)第一拍是强拍,用“下压”动作指挥;②乐谱中“弱拍”(即××××)、“休止拍"(或最后一拍)用“上举”动作指挥③其余节拍.用“横摆"动作指挥.(四)号手吹奏训练法1.姿势:号手吹奏时用立姿,身躯端正而不紧张,右手握号身三分之一处,号体平正,号圈向下.①站立姿势:右手伸直持站立;喇叭口向腰部对准髋音,号嘴向外;号身与身体正前方成45度角.②立定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第一步:右手持号平举至身体右侧,迅速向正前方推出,右手平伸,号嘴向上,号圈向内,号身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同时左手正叉腰.第二步:右手弯曲,手肘向右,小臂与地面成45度,号嘴对准嘴唇中央,号圈向下,喇叭口稍上翘.第三步:号与上身同时向右转动45度.收号三步法:第一步:回复起号分解动作一;第二步:向右平摆45度;第三步:恢复持号姿势.开步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只能是在立定(de)情况下用)第一步:按立定式起号第一步进行,同时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半步,重心落在右脚,左脚跟离地,左腿绷直,身体保持稳定;第二步、第三步与立定式第二、三步相同.收号三步法:第一步、第二步与立定式收号动作第一、二步相同.第三步:回复立定持号姿势.注意:右手持号完成动作过程,要注意转动手腕关节;起号时,号身稍上翘,勿下垂.2.口形①双唇成微笑形;②牙齿在口腔内上下对齐;③两嘴角轻向外拉并紧闭,唇中留一小缝;④号嘴轻放唇中间,上唇约占2/3,下唇约占l/3.注意:两唇勿向前厥;上唇勿盖下唇,下唇勿包上唇;下巴应平,两腮勿涨鼓;两嘴角用力一致,勿向一侧强拉;号嘴勿重力压唇.3.气息初学时应先进行徒手练习:端正站立,两手叉腰.①运气练习A练习中长跑,然后作扩胸运动;B嘴角微张,合齿(上下对齐)练习深呼吸.②吹气练习:按吹奏口形将气缓慢匀速吹出,成一丝气流.注意:吸气时, 勿凹腹、勿耸肩;吸气时,如灌水入壶,先由底部(腹)逐渐上满(胸);吸气宜“快”宜“满”;吹气宜“缓”宜“匀”,气流控制柔中带刚可让队员,把手掌放在嘴前,感受吹出(de)气为一丝气流;吹气如倒水,先上(胸)后下(腹),故胸复位在先,腹复位在后.4.吹奏练习①吹长音要吸气认真,吸得满,吹气时不要浪费气流,让每一分气流都用在声音上,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颤抖,保持全身稳定.吹长音要有音头,即用舌头将气流送进号嘴内, 第一个音发出“吐”,然后平稳将气流吹出,使声音保持稳定,到了结尾勿突然收气.②吹断音断音是指音与音之间断开(de),而听起来又象是连接(de),似断非断,似连非连.吹断音时嘴形不变,气息保持匀速外送,舌尖有节奏地拍打内唇.③吹转音转音是指低、高音(de)互相转换.要领是在吹好断音(de)基础上,把两嘴角稍收紧.手加点力,便可吹出高音;反之,则可吹出低音.④吹高音在吹好3音(de)基础上,嘴角向外拉紧,手稍用力后压,收扰下嘴唇,使气流既强烈又急促地灌进号嘴.这样,高音5便吹出.⑤练习吹号曲A熟记各号曲, 熟悉吹奏时(de)吸气符号 (V).B分段练习;将各号曲分成若干段落,练习吹奏,如出旗号曲分成两段练习,欢迎曲可分四段练习.C整曲练习:按各号曲(de)要求练习.(五)鼓手(de)训练1.大鼓手(de)训练①站姿A立正: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身体与鼓保持平稳.C鼓身紧贴腹部;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②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③预备击奏姿势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④击奏基本动作: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de)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de)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⑤击奏符号下击上击下摆上摆2.小鼓手(de)训练①站姿A立正B背鼓:鼓带左肩右挂;C鼓身紧贴腹部;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E双手各持棒自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②持棒右手动作:握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左手动作:握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③击奏位置右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④手位击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⑤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A右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C右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⑥击奏规律A与大鼓齐击时,一律用右手;B小鼓单独击奏时,一律采用右左手轮击;C击奏手法符号:右手用“0”,左手用“十”表示.例[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XX00十00十00十0十0十00十00注意:手腕灵活自然,左手击鼓要略加力度;每打完一次要离开鼓面;注意看指挥,把握节奏,勿时快时慢.镲手(de)训练1.持镲用红绸布穿过镲心小孔,在内侧打个结.持镲时,用红绸绕中指一圈,各手指自然捏住镲中间凸出部位.2.姿势身体保持立正,左右手各持一片镲,垂直放在大腿两侧,镣心紧贴裤缝.3.“预备”(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A、右手拿镲斜上举45度,使镲心向左(第一声大鼓);B、右手向左下方,左手向右上方镲心相对在胸前交错(第二声大鼓);C、双手弯曲,镲心相距10cm,放在第三颗钮扣前20cm处(第三声大鼓);D、休止动作与A同.4.基本手法①擦:擦心上下相对成45度交错擦击,双手与肩同宽;②合:擦心左右相对,轻轻一合;③挥:两擦擦击后,双手握擦沿45度继续挥出成一直线.左挥手时左手向上,镲心向右上,右手向下,镲心向左下,右挥手时则动作相反.④煞:演奏结束时,镲心同时按于髋关节自然下滑.5.演奏符号左镲击右镲击左挥手右挥手:/左摆手/合击煞音6.演奏示范(附谱)注意:演奏两个八分音符时以较小(de)动作幅度,左右手迅速翻转,连续两次擦击;当演奏 XXXX时,大镲保持上一拍打完(de)姿势,小镲在第三颗钮扣前20cm,把镲轻轻一合.综合操(de)训练综合操(de)训练是少先队仪仗队训练进行花样操表演(de)重要必经阶段,只有通过严谨(de)综合操训练才能使仪仗队员具备更好(de)综合素质,才能使花样操表演更规范化,更有观赏性.综合操(de)设计共分六个位置(从始发线开始,最后返回始发线,每走一个位置须击奏六遍乐曲(出旗曲或行进曲均可),队形队列为四列方队.综合操(de)设计本身非常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校现有(de)场地稍作修改.综合操(de)训练离不开基本功(de)练习,要扎扎实实进行基础训练,队形队列操训练.基本功训练包括一、仪仗队主要队员击(吹)奏动作训练、旗手、护旗手、礼仪队员(de)基本动作训练;二、队形队列训练.队形队列操训练一般分两步进行,即先进行徒手操训练,然后进行合奏操训练.经过上述(de)训练之后才能进行综合操训练,而我们在训练综合操之前,上述训练严抓动作关之后,特别注意方块走(de)训练.方块走(de)训练我们结合基本动作,设计出几种走法:A走三次曲.第一次原地踏步;第二次正步走;第三次到位踏步.主要练习正步走与原地踏步(de)动作与转换.B、走四次曲.第一次四步左转身正步走,第二次四次右转身正步走,第三次右后转身正步走,第四次左后转身正步走.C、走五次曲.第一次集体左跨步正步走10步,原地踏步,第二次后两列跨步走两次曲,第四次前两列跨步走两次曲到位踏步.D、走六次曲前排分列走,与综合操一号位走二号位要求相同.通过上述方块走(de)训练,练好队员(de)看齐意识,步幅,步高.除了重视方块走(de)训练,我们亦加强扇形走与让位走(de)训练,在训练(de)时候,首先划好场地,我们几个训练老师先表演一次,再讲扇形走与让位走(de)区别.队员在懂得之后,就进行方块变十分,十字变方块(de)训练,而让位走则主要是退场式(de)训练,退场式(de)训练还要让队员变换位置.在扇形走训练之中常出现在转换过程横排中间队员经常突出(de)现象,因此我们拿来了一支长竹杆,让他们拿着感受走(de)步幅,经此一练,队员提高很快.在练好基本功与队形队列训练之后,我们才进行正式(de)综合操训练.综合操训练,开始阶段,首先进行讲解与徒手训练结合.再进行击奏操训练,清晰(de)讲解可以使队员心中有数,明确走多少步,何时转身,在此之后进行徒手训练,徒手训练时要练步幅,步幅不够就会不到位.现在简述每个号位训练(de)经验.一、从一号位到二号位一号位到二号位实际上是分列走与方块转身走.因此,从一号位到二号位(de)训练我们要求练好步幅,齐出发,齐到位.由于要分列走,在训练中常出现节奏不稳,分列走时每一列会在走(de)时候节奏偏快.我们克服这个问题(de)方法是每走一次曲就停下来巩固,经过此一巩固,效果就比较理想.二、从二号位到三号位二号位到三号位是练习跨步走与后排分裂走.我们首先要练好跨步,跨步时队员常出现脚尖伸不直(de)问题,因此要常巩固,后排分列跨步走时也常出现节奏不稳(de)现象,也要走一次曲或两次曲,停下来,反复巩固练习.三、从三号位到四号位三号位到四号位,分别练习单列四步转身齐步走,直角转弯走,扇形走,方块走,是整个综合操中最紧凑,难度最大(de)地方,难就难在让位走是让位后队员之间斜线走后同时到位,扇形走时是四步分列且斜线走时同列队员调整步幅同时到位,两种不同方式(de)直角转弯走累加在一起.在这两个号位之间(de)走法,需要我们细致(de)练习,让位走(de)直角转弯要练好单行、单列走基础上(de)方块走,而扇形走时就要多练习单列走训练.这两个号位之间走时,队员还会出现第一次曲时前面三列(de)同学没等最后一列同学走转身就先走,及四步分列扇走时,队员不够明确(de)现象,我们都要反复练习,节奏控制方面队员亦比较难,一定要徒手操练熟之后才进行击奏操训练.四、四号位走五号位四号位走五号位关键是练习方块走成十字,十字走成方块,在扇形走(de)基础上,这里(de)难度亦不算大,在上一号位走法(de)基础上巩固就可以了.五、五号位走六号位五号位走六号位练习(de)重点是四步右转身接单行后转弯走,五号位走六号位有几处方块走(de)训练,步数不等,这里让队员事先要明确步数,不然只是到位而步幅不大这种现象就会常出现,而后转弯走我们要求队员四步踏步后转弯走,真正四步不多不少,后转弯走后,每一列要齐出脚正步走.我们进行综合操训练是走两圈(de),队员位置改变之后再走一圈,因为位置改变,队员常出现自信心不足,步幅偏小,不到位,节奏快慢不一(de)现象.因此走第2圈时,也要在队员徒手操(de)基础上进行,而且要求队员有充沛(de)体力,就必须反复练习,否则第2圈(de)效果会明显差些.综合操(de)训练在有较好(de)基本功(de)基础上,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时间(de)练习,方能达到会走,再经过一周(de)时间巩固提高,效果就会较理想,综合操(de)练习要鼓励队员,实行组别比赛(de)方式,这样激发队员(de)主动性,使训练效果更理想.总而言之,我们在训练综合操要从基础抓起,练好基本功,讲解与练习并行,徒手操与击奏操结合,反复练习,注重激发队员积极性,加强体力(de)锻炼,只有这样才能练习分综合操.鼓号队乐谱参考一、鼓号队(de)大小建制以及大致布局上图为鼓号队不同编制下(de)数量、排阵、位置等参考资料二、鼓号队中队活动(de)集合队形以及行进布局与路线上图为鼓号队中队活动布局、线路参考(一)上图为鼓号队中队活动布局、线路参考(二)三、鼓号队大队活动(de)集合队形以及行进布局与路线上图为鼓号队大队活动布局、线路参考(一)上图为鼓号队大队活动布局、线路参考(二)。
灰埠中心小学鼓号队的组建和管理方案鼓号队是学校的标兵队伍。
是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精良、团结合作、作风顽强的先进集体,是学校少先队的窗口,是全校少先队员的榜样。
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
能培养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能更好地展现出少先队员的朝气勃勃、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能培养队员的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的毅力;经常参加演出活动能让队员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演出成功使队员不断获得成功喜悦,能增强队员的自信心,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少先队鼓号队能推进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提高少先队礼仪活动的整体水平,提高少先队的活动档次。
一、鼓号队的组建(一)鼓号队的组成1、少先队鼓号队由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小号手、大镲手、小镲手、大鼓手和小鼓手组成。
2、少先队鼓号队乐器及队员搭配构成。
类型旗手护旗手指挥大鼓大镲小镲小鼓队号总数小型 1 2 1 1 1 1 4 4 15中型 1 2 1 2 2 2 8 8 26大型 1 2 1 4 4 4 16 16 483、少先队鼓号队的排列顺序是:旗手,护旗手,指挥员、大鼓手、大镲手、小镲手、小鼓手、小号手。
(二)鼓号队员的选择要求:1、旗手,男女队员均可。
要求:精神饱满,五官端正,身材高大,体格健壮。
2、护旗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五官端正,活泼可爱,身材匀称,体力充沛,略矮于旗手。
3、指挥,男女队员均可指挥,应选择个子较高,节奏感很好的队员来担任(最好从小鼓队中挑选)。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节奏感强,灵活敏捷,记忆力好。
4、号手,通常由男队员担任。
要求:体格健壮,心肺功能好,牙齿整齐,唇薄有劲,乐感较好。
5、大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男队员也可)。
要求:体格健壮,身材较高,性格稳定,仪态大方。
6、镲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要求:身材好,体力好,乐感好。
7、小鼓手,通常由女队员担任。
浅谈小学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与训练对策少先队鼓号队是少先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指少先队员组成的伴奏乐团,在社会宣传活动场合演奏革命曲调、少先队曲、民歌等,向社会各界宣传少先队的精神宗旨和积极作用。
由于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形式和演奏方式有所差异,但其宗旨目的均为推广少先队的精神宗旨,让更多的少先队员参与其中,在演奏的过程中宣传先进的社会主义理念,树立正确的少先队精神。
一、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要求1、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要求首先必须符合少先队的组织标准,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组基础,团结协作、模范带头、重视宣传教育,以“四个服从”宗旨为基础。
2、少先队鼓号队的组织还要符合少先队鼓号队的特点,要选拔发挥优势,从每个少先队员中选出比较积极主动、思想上坚定、有良好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少先队员,这些少先队员应在音乐演奏上具有一定的能力,具有自觉纪律性,能够充分发挥其所担任的职责。
二、少先队鼓号队的训练对策1、少先队鼓号队训练对策以培养少先队员们的良好作风为基本目标,发挥其集体性、团队精神和政治思想素质的积极作用。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团结团队合作的精神,反复宣传少先队的核心价值观、宗旨精神,遵循服从自觉的原则,完善少先队员的技能,特别是要强化音乐技能的训练,以优良的音乐技能提升少先队的形象。
2、少先队鼓号队训练对策另一个重点是加强指挥技能的训练,要培养高质量的指挥员,引导少先队员按照预先安排好的曲调进行排练,并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完善,及时加以修正和补充,使其音乐技能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三、总结少先队鼓号队组织与训练对策是少先队及其组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少先队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
鼓号队的组织与训练应符合少先队的组织标准,要培养少先队员们的良好作风,发挥少先队团结协作、模范带头、重视宣传教育的精神,发挥其集体性、团队精神和政治思想素质的积极作用,及时加以修正和补充,以优良的音乐技能提升少先队的形象,培养高质量的指挥员,使少先队鼓号队发挥出它应有的社会主义宣传作用。
鼓号队训练计划篇一:鼓号队训练计划少年鼓号队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培养少先队员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主义荣誉感。
鼓号队的精彩表演,能体现少先队独有的特色,能扩大少先队的声势。
参加鼓号队的队员,展示出他们的朝气勃勃、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少年鼓号队能推进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提高少先队礼仪活动的整体水平,将成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实施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和组织纪律训练的有效载体。
一、鼓号队简介:校鼓号队是从三到六年级的队员中挑选出来的,个个精神抖擞,仪态端正。
目前,有指挥1人,大鼓手8人,大钗手8人,小镲手12人,小号手32人,小鼓手32人,他们是被称为校园中最先声夺人的一支队伍。
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少先队建队56周年鼓号操大赛中获得全区一等奖的好成绩。
二、演奏曲目要求1、定时训练。
训练的内容有:发声呼吸的练习、音符的讲解、节奏的讲解、队列队形的训练、演奏表情的练习等。
训练时,必须注意训练内容的联系,不能盲目的去练习,要注意各种乐器的谐调发音。
每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练习。
不过要注意号手每次训练不能超过半小时,以保护学生的嗓子。
2、讲悟结合。
指导老师讲解乐理要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谱子和鼓点节奏知识必须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具体的音乐情景,通过一些音乐表演和音乐游戏来获取知识。
如我讲解1拍、2拍、半拍鼓点时,分别叫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咚、咚(),狮子吼叫,吼(-),小鸟的叫声,叽叽,叽叽(),再让学生用乐器敲打出节奏,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三种鼓点地演奏。
3、示范规范。
要求演奏的各种乐器,指导教师必须都能熟练,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
如果教师不会演奏,专门讲理论的东西,学生还是得不到要领的。
作为一名鼓号队指导教师,学好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
指导教师最好在指导之前,把曲谱多练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4、组织有续。
训练鼓号队时,鼓镲和号应该经过分合的训练过程。
少先队鼓队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少先队鼓队培训旨在培养少先队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鼓乐演奏技能,提升少先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
通过培训,使少先队员在鼓队活动中积极参与、踊跃表现,展现出良好的表现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培训内容1.基础技能训练(1)节奏感培养:通过敲击鼓乐器,训练少先队员的节奏感,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为学习更复杂的鼓乐奠定基础。
(2)演奏姿势:教授正确的鼓乐演奏姿势和敲击方法,以确保少先队员能够正确地使用鼓乐器、保护身体健康。
2.合奏训练(1)团队合作:培养少先队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鼓队活动中协作配合,一起演奏出和谐的音乐。
(2)指挥训练:培养少先队员的指挥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表演中担任指挥,统领整个鼓队演出。
3.表演训练(1)音乐表达力: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训练,培养少先队员的音乐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表演中能够传达出美妙的音乐情感。
(2)形体训练:进行形体训练,提升少先队员的舞台表现力和形象美感,使他们在表演中的出现更加优雅和自信。
三、培训方法1.集体训练采用集中训练的方法,组织少先队员一起进行鼓队培训课程,通过集体训练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2.个性指导针对少先队员的个人情况和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对他们进行个别演奏技巧训练和表现力培养。
安排实际演练活动,让少先队员在实际的演出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演奏水平和表演能力。
四、培训计划1.暑期集训利用暑期假期,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对鼓队基础技能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
2.每周训练在学校课余时间,每周安排一次鼓队培训课程,进行鼓乐技能和合奏训练,以保持和巩固少先队员的学习成果。
3.实践演练安排合适的演出机会,让少先队鼓队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演出和表演锻炼,使培训成果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应用。
五、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考核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鼓队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估少先队员在鼓乐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少先队鼓号队培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鼓号队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参与鼓号队活动的热情。
2. 提高学生的鼓号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纪律性。
二、教学内容1. 鼓号队基础知识:介绍鼓号队的起源与发展、鼓号队的作用与意义、鼓号队的发展现状。
2. 鼓号乐理知识:音阶、节奏、节拍、乐谱等基础知识。
3. 鼓号演奏技巧: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姿势、击槌的使用技巧、音符的演奏方法等。
4. 鼓号队合奏表演:练习各种节奏、鼓号曲目的合奏演练。
5. 鼓号队精神培养:团队合作、集体荣誉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观摩学习:邀请专业鼓号队进行表演,学生观摩学习。
2. 实地实践:组织学生参与鼓号队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 师生互动: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互相演奏对练,师生讨论交流。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培养学生兴趣和热爱1. 介绍鼓号队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对鼓号队的热爱和兴趣。
2. 邀请专业鼓号队进行表演,学生观摩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第二步:传授基础知识和乐理知识1. 讲解鼓号队的作用与意义,鼓号队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鼓号队的重要性。
2. 介绍音阶、节奏、节拍、乐谱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鼓号乐理知识。
第三步:教授鼓号演奏技巧1. 示范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姿势,教授击槌的使用技巧。
2. 教授音符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掌握鼓号的基本演奏技巧。
第四步:合奏表演训练1. 练习各种节奏、鼓号曲目的合奏演练,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2. 组织学生参与鼓号队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第五步:培养鼓号队精神1. 强调团队合作、集体荣誉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评估:包括日常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乐队活动参与情况等。
2. 能力考核评估:定期组织音乐考试,考核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和音乐素养。
鼓号飞扬学校少先队鼓号队训练点滴鼓号队是少先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少先队礼仪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支训练有素的鼓号队,能提升少先队活动的整体水平,规范的鼓号队训练,能煅练队员顽强的意志,培养队员的团队意识,增强队员集体荣誉感。
鼓号队的组织与训练是对辅导员老师综合素质的一次历练,训练一支优秀的鼓号队,是一个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成长道路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对辅导员全身心的一次洗礼!下面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鼓号队训练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办法。
一、鼓号队职能及功效鼓号队能够承担学校集体朝会升旗仪式的出旗演奏,能够承担少先队活动、学校各项活动(运动会、艺术节、五四六一庆祝等)的出旗仪式,还能够承担外界各部门相关活动的演奏,其实最实质的就是起扎场子、烘托气氛,锻炼老师和培养学生水平两大方面作用。
二、鼓号队的组成1、.教练组的构成要训练一支技艺精湛、作风顽强的少先队鼓号队,必需要有一支认真负责、善于学习的具有奉献精神的教练团队。
领队:是给队伍的训练及展开活动提供强有力保障并能协调各方关系的重要人物,是鼓号队的坚实“靠山”,一般是学校领导担任。
总教练:是队伍中的核心人物,能上传下达、指挥引领,能管理教练班子及队员队伍的稳定,能在业务上对整个队伍实行全面的指导,对教练组及队员高度负责,对队伍的发展壮大有合理的规划。
一般由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担任。
教练:在学校中,有志于参于的年轻教师、有一定带队经验的教师、体育音乐组的骨干老师等均可吸收为教练员,参予教练组的业务培训和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其中,队列教练主要负责队伍的军训。
教练组在训练组织过程中要注意开好“两会”:训练前的准备会、训练后的总结会。
做到训练前明确每次训练的目的,实行有效的训练,发现问题能即时协调沟通、总结并解决。
2、鼓号队的编制根据规模的不同,学校少先队鼓号队一般能够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乐器人数配比如下表:①、少先队鼓号队乐器搭配构成为:一个单元大鼓一个,小鼓四个,队号4—8支(每两个单元配镲一对,仅有一个单元可配镲一对)。
少先队鼓号队训练计划
鼓号队简介:
校鼓号队是从五到六年级的队员中挑选出来的,个个精神抖擞,仪态端正。
目前,有大鼓手2人,大钗手2人,小号手20人,小鼓手20人,他们是被称为
校园中最“先声夺人”的一支队伍。
训练方式:
1、集中训练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三、四两节课集中训练
要求:准时参加,前30分钟为各部门分散训练,后半段时间集中合练。
2、分散训练
每天训练结束后队员将乐器带会家中进行补差训练,不过关的加强训练,过
关的可以不要分散训练。
训练教师:吴元凤 林靖
鼓号队训练进度:
1、第二周 观摩鼓号队老队员的表演、理论学习。
2、第三、四周 小号恢复性训练, 主要是音阶练习。
3、第五、六周 小号复习上学期学习的《出旗曲》和《退旗曲》。
4 第七、八周 鼓队训练
5、第十一至十四周 鼓号队合练。
南平水南学校少先队大队部
中国少年先锋队鼓号队训练指导材料一、鼓号队的训练(一)旗手的训练1、持旗:立正,右手虎口握杆,旗杆与地面保持垂直并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2、扛旗(持旗转扛旗分解动作):①右手顺旗杆上滑至腰间并把旗杆提到体前腰上部;②左手经体前在右手下方20CM处握杆;③左手把杆提起放在右肩上,右手同时顺杆下滑至杆末端20CM处,虎口握杆。
扛旗的姿势:身体成立正姿势,右手伸直紧帖旗杆,左手握杆手背向上,左臂在胸前与身体平行,旗杆与身体成45度,杆端至地面的延伸点与足尖的距离1米。
扛旗转持旗(分解动作):①双手握杆,使杆在右侧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
②左手向下压杆,右手稍松,保持旗杆垂直向下。
使旗杆紧靠身体右侧,杆末端在右脚小趾外。
③左手离杆,成立正姿势。
3、撑旗①持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右手顺杆向上滑至腰间;第二步,右手握杆上提,左手同时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伸直,斜向前上方,手背向右上,拳头与眼平行;左手握杆放至腰间,左臂与身体平行,并紧贴;旗杆与身体上部成斜45度,旗杆末端在身体右后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把杆移至右前侧,使杆与身体平行,与地面保持垂直。
第二步:右手握杆下压,左手同时放松,使杆垂直下滑,紧贴身体右侧。
第三步,左手离杆,成立正持旗姿势。
②扛旗转撑旗(分解动作):第一步,左手握杆不动,右手上滑至左手下握杆;第二步,右手握杆不动,左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第三步,右手握杆向前推出,左手同时握杆后摆贴腰,置杆身体右侧。
复原(分解动作):第一步,双手握杆执旗移至肩上,成扛旗姿势;第二步,右手握杆,左手上滑至右手下握杆;第三步,右手下握杆末端20CM处。
4,注意:执旗姿势要正确;动作要连贯有力,干脆利落,撑旗时旗杆向前推出,应从右方微绕至前方,力度要适中,避免队旗缠在杆上。
(二)护旗手的队礼训练1.立正,身体挺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五指并拢紧贴身体两侧。
2.右手经体前上举到头顶部,成规范的队礼姿势。
要求:①五指并拢斜后向上;②掌心方向向左成45度;③右拇指第二关节与头顶部距离8----10cm(约一拳距离);④上、下臂夹角为100度;⑤手肘与右眼角平高。
(三)指挥员的训练1.指挥语言①指挥员静止站立姿势(简称"收棒"动作)A、稍息(背向分号队)B、右手自然下垂,虎口握棒球部上端,棒杆紧贴身体右侧。
②指挥员准备指挥姿势(简称"开棒"动作)A、立正B、左手正叉腰,右手同时提棒,球底紧靠腰右前部,两肘关节外张,棒杆与身体成30度夹角。
③"全体队员听口令"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用力上举至头顶前上方,拳心向后,棒球底部距额顶前上方约20cm,静止3秒钟。
④"立正"指令动作要领右手握棒缓慢向右下方画弧,当球部与眼睛平齐时加速用力收拢成开棒姿势。
⑤"准备好"指令动作要领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半步,同时右手握捧斜前上举,左手斜上举示意演奏的乐曲,身体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跟离地。
⑥"预备"指令动作要领完成"准备好"动作后,将捧收至额前20cm处,拳心向后,同时右脚向左脚靠拢,左手叉腰。
⑦"起"指令动作要领完成"预备"动作后,右手持棒用力垂直下压,拳至腰间,再上举额前。
⑧"三声大鼓"指令动作要领完成"起"动作后,紧接着把棒向下---向上一-一-再向下-一--再向上,反复4次(前三个动作带动大鼓击奏三声,最后一个动作为休止一拍)。
⑨"停奏"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第二拍时,指挥棒沿45度角斜上举,棒与手臂成直线(时值一拍);B、右手提腕,棒与地面垂直(一拍);C、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二拍)D、回复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E、指挥棒垂直下压至腰部(一拍)。
⑩"起号"指令动作要领A、在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右手持棒在头顶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绕两圈,每圈时值二拍,共四拍(起号动作预令);B、棒垂直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一);C、指挥棒沿45度斜上举,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二);D、指挥棒下压至腰间,时值一拍(起号动作三);E、用力向前画弧成起棒动作,时值一拍(号手吸气,准备吹奏)。
⑾"转谱提示"指令动作要领A、从乐曲倒数第四小节开始,左手成45度。
斜上举,同时用手指表示即将转奏的乐曲;B、完成该段乐曲后,左手回复叉腰动作。
⑿"停止前进"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举至头顶横放,左手迅速握棒前端,捧与身体垂直(时值一拍),反复两次。
⒀"紧急停止"指令动作要领指挥棒成45度斜上举(一拍),左摆成45度(一拍),回摆中央下压(一拍)。
2.指挥基本手法下压(强拍):把指挥棒垂直从上向下压至腰间,符号表示为↓ ;上举(弱拍,:把指挥棒从腰间垂直向上举,符号表示为↑ ;横摆(次强拍):持棒向右用力挥出约40cm,符号表-示为→。
绕圈:持棒与地面垂直,转腕使棒沿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符号表示为3,指挥规律①乐谱中每-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用"下压"动作指挥;②乐谱中"弱拍"(即××××)、"休止拍"(或最后一拍)用"上举"动作指挥③其余节拍。
用"横摆"动作指挥。
(四)号手吹奏训练法1.姿势:号手吹奏时用立姿,身躯端正而不紧张,右手握号身三分之一处,号体平正,号圈向下。
①站立姿势:右手伸直持站立;喇叭口向腰部对准髋音,号嘴向外;号身与身体正前方成45度角。
②立定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第一步:右手持号平举至身体右侧,迅速向正前方推出,右手平伸,号嘴向上,号圈向内,号身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同时左手正叉腰。
第二步:右手弯曲,手肘向右,小臂与地面成45度,号嘴对准嘴唇中央,号圈向下,喇叭口稍上翘。
第三步:号与上身同时向右转动45度。
收号三步法:第一步:回复起号分解动作一;第二步:向右平摆45度;第三步:恢复持号姿势。
开步式起号姿势(起号三步法):(只能是在立定的情况下用)第一步:按立定式起号第一步进行,同时右脚顺脚尖方向迈出半步,重心落在右脚,左脚跟离地,左腿绷直,身体保持稳定;第二步、第三步与立定式第二、三步相同。
收号三步法:第一步、第二步与立定式收号动作第一、二步相同。
第三步:回复立定持号姿势。
注意:右手持号完成动作过程,要注意转动手腕关节;起号时,号身稍上翘,勿下垂。
2.口形①双唇成微笑形;②牙齿在口腔内上下对齐;③两嘴角轻向外拉并紧闭,唇中留一小缝;④号嘴轻放唇中间,上唇约占2/3,下唇约占l/3。
注意:两唇勿向前厥;上唇勿盖下唇,下唇勿包上唇;下巴应平,两腮勿涨鼓;两嘴角用力一致,勿向一侧强拉;号嘴勿重力压唇。
3.气息初学时应先进行徒手练习:端正站立,两手叉腰。
①运气练习A、练习中长跑,然后作扩胸运动;B、嘴角微张,合齿(上下对齐)练习深呼吸。
②吹气练习:按吹奏口形将气缓慢匀速吹出,成一丝气流。
注意:吸气时,勿凹腹、勿耸肩;吸气时,如灌水入壶,先由底部(腹)逐渐上满(胸);吸气宜“快”宜“满”;吹气宜“缓”宜“匀”,气流控制柔中带刚可让队员,把手掌放在嘴前,感受吹出的气为一丝气流;吹气如倒水,先上(胸)后下(腹),故胸复位在先,腹复位在后。
4.吹奏练习①吹长音要吸气认真,吸得满,吹气时不要浪费气流,让每一分气流都用在声音上,长音要吹得直,不要颤抖,保持全身稳定。
吹长音要有音头,即用舌头将气流送进号嘴内,第一个音发出“吐”,然后平稳将气流吹出,使声音保持稳定,到了结尾勿突然收气。
②吹断音断音是指音与音之间断开的,而听起来又象是连接的,似断非断,似连非连。
吹断音时嘴形不变,气息保持匀速外送,舌尖有节奏地拍打内唇。
③吹转音转音是指低、高音的互相转换。
要领是在吹好断音的基础上,把两嘴角稍收紧。
手加点力,便可吹出高音;反之,则可吹出低音。
④吹高音在吹好3音的基础上,嘴角向外拉紧,手稍用力后压,收扰下嘴唇,使气流既强烈又急促地灌进号嘴。
这样,高音5便吹出。
⑤练习吹号曲A、熟记各号曲,熟悉吹奏时的吸气符号 (V)。
B、分段练习;将各号曲分成若干段落,练习吹奏,如出旗号曲分成两段练习,欢迎曲可分四段练习。
C、整曲练习:按各号曲的要求练习。
(五)鼓手的训练1.大鼓手的训练①站姿A、立正:B、背鼓:双钩形鼓带左肩右挂;背心形鼓带挂两肩身体与鼓保持平稳。
C、鼓身紧贴腹部;D、右手持槌,槌头紧贴裤缝下垂;E、左手握鼓身把手或鼓身上部横梁,鼓身上部与胸平齐。
②握槌A、右手握槌柄末端;B、槌柄放于掌心,经食指伸出,四指自然握柄,拇指伸直按柄。
③预备击奏姿势A、“准备好”姿势:右手持槌经体前上举与身体成45度;B、“预备”姿势:右手持槌向右摆45度。
④击奏基本动作:A、上击:右手持槌从右上方沿45度画弧向内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B、下击:右手持槌自右下方沿45度画弧,向外转腕敲击鼓面中下部;C、上摆:右手持槌从下往上击后,利用小鼓“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使鼓槌沿45度画弧成预备姿势;D、下摆:右手持槌从上往下击后,利用“滚奏”一拍的时值,用右臂带动手腕,鼓槌沿45度向下画弧至体侧。
⑤击奏符号下击上击下摆上摆2.小鼓手的训练①站姿A、立正B、背鼓:鼓带左肩右挂;C、鼓身紧贴腹部;D、鼓面斜向右上方(垂直鼓面中点线与身体夹角45度);E、双手各持棒自然下垂,左捧尖向上,右棒尖向下。
②持棒右手动作:握鼓槌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下,掌背向上;用拇指和食指第二关节夹紧鼓棒,其余三指轻触鼓棒。
左手动作:握鼓棒末端三分之一处;握棒时掌心向上,掌背向下;五指微屈,置鼓棒于虎口和无名指第一关节上,用拇指把棒夹紧。
③击奏位置右棒尖击在鼓面后半部左棒尖击在鼓面前半部④手位击鼓时,右臂弯曲90度,上臂不动,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c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击鼓时,左手肘略向外弯曲,下臂上提,高于鼓面约10 c m,用手腕控制鼓棒击奏。
⑤预备击奏姿势(三声大鼓及休止动作)A、右手持棒成45度斜上举,棒与手臂成一直线(时值一拍);B、左手上提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C、右手下收成击奏姿势(时值一拍);D、休止动作:右手持棒上提横放于离鼻尖20 c m处。
⑥击奏规律A、与大鼓齐击时,一律用右手;B、小鼓单独击奏时,一律采用右左手轮击;C、击奏手法符号:右手用“0”,左手用“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