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6
直肠癌根治后复发60例分析作者:李德周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原因和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相关资料,首次治疗行Miles术22例,Dixon术16例,Hartmann术11例,Dancon术5例,Parks术3例,局部切除3例。
55例进行二次手术,5例接受保守治疗。
结果: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56/56),53.6%(30/56),26.7%(8/30)。
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与根治不彻底、病理分期、术后综合治疗等多因素有关。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复发【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34-01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一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术后复发率较高,患者生存率较低。
现回顾我院根治术后复发患者60例相关资料,再次进行治疗并随访2~5年,现将取得的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53.5岁。
复发时间:术后3~6个月19例,7~12个月14例,13~24个月17例,>24个月10例。
其中术后2年内复发共计50例,占83.3%。
复发患者首次治疗行Miles术22例,Dixon术16例,Hartmann术11例,Dancon术5例,Parks术3例,局部切除3例。
按照组织学分型可分为:中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14例,乳头状腺癌10例,粘液腺癌11例,乳头状腺癌8例,腺鳞癌5例。
Dukes分期:A期5例,B期29例,C期22例,D期4例。
其中吻合口复发8例,吻合口周围复发23例,会阴部复发17例,腹壁复发6例,引流管周围复发3例,骨性盆骨复发3例。
全部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中贫血11例,下腹部疼痛,便血者9例,持续性骶尾部疼痛9例,肠梗阻7例。
肿瘤切除后复发原理
肿瘤切除后复发的原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残留肿瘤细胞:手术切除可能无法完全清除所有的肿瘤细胞,残留的癌细胞可以重新生长并导致复发。
2. 微转移:手术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肿瘤细胞的微小转移,这些转移的细胞在其他部位生长并形成新的肿瘤。
3. 癌细胞的变异: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其中一些变异细胞可能对治疗产生耐药性,并在治疗后重新生长。
4. 免疫逃逸:肿瘤细胞可以通过改变其表面标志物,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复发。
5. 邻近组织的侵袭:肿瘤可能在手术时已经侵袭了邻近组织或器官,即使手术切除了可见的肿瘤,也无法完全去除侵袭的癌细胞,导致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复发的原因可能因人而异。
对于肿瘤切除后的复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短篇论著·结直肠腺瘤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朱健伟 徐 鹏 王善娟【摘要】 目的 探究结直肠腺瘤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期优化筛查及随访方案。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且病理结果示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入组623例患者。
根据基线结肠镜检查报告及腺瘤的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危腺瘤组和非高危腺瘤组,比较2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和复发情况。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及结直肠腺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总计纳入1 125枚结直肠腺瘤,其中进展期结直肠腺瘤430枚,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695枚,两者在分布位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高危腺瘤组(277例)和非高危腺瘤组(346例)均以男性较为多见, 2组在性别、饮酒史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P =0.13)。
与非高危腺瘤组比较,高危腺瘤组中有吸烟史患者的占比较高、平均年龄较高、复发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50岁是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史、高危腺瘤是结直肠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是结直肠高危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筛选结直肠高危腺瘤人群的依据。
对于结肠镜检查结果示结直肠高危腺瘤的患者,以及有吸烟史的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监测。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高危腺瘤;复发;危险因素DOI: 10. 3969/j. issn. 1673-534X. 2023. 03. 012基金项目: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院级课题(YJKT202107)作者单位: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通信作者:王善娟,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1]。
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模型发布时间:2021-11-17T08:44:45.695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1期作者:周露1 张辉1 郭旦1 [导读] 建立复发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探讨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后期治疗提供指导。
周露1 张辉1 郭旦11.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邵阳医院肿瘤科,湖南衡阳 421001摘要目的建立复发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探讨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后期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收集符合纳排标准患者的资料并对其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进行随访,运用SPSS和Graphad进行分析,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
结果所构建模型能够有效预测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风险。
结论构建的Logistic模型能有效预测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对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及其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作者简介周露,女,1997年3月,临床医学,Eˉmail:*********************。
通讯作者张辉,男,主任医师,临床医学。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1]。
目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部分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表现较晚,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2],因此复发监测尤为重要。
目前常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3],但难以发现微小病灶的复发转移。
近年来研究表明DDX5具有促癌作用且其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能作为新的预后标志物[4-5]。
此外Ki67、错配修复蛋白[6-7]等指标与复发也具有一定关系。
因此本研究通过筛选结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 为高危患者的筛查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某三甲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符合纳排标准的168例患者病历资料,由于随访过程中33例患者失,因此最后共纳入135例患者。
1.2 纳入标准①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结直肠癌且TNM分期为Ⅲ期[8];②可接受限期结直肠根治术;③入院前未接受任何肿瘤专科治疗;④无其他手术禁忌证。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分析李增军;孙燕来;李健宁;韩建军【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7(45)8【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
方法:应用χ2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6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后1年以内早期复发的120例患者与同期3年以内未复发7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术后辅助化疗情况、肠壁侵润深度和Dukes′分期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术后是否联合辅助化疗与复发转移有关。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肠壁浸润深度是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论:淋巴结转移、肠壁浸润深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重要的预后因素。
【总页数】3页(P849-851)【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复发;肿瘤转移;回归分析【作者】李增军;孙燕来;李健宁;韩建军【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莱西市人民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蒋正财2.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J], 高春芳;盛新华;王秀丽;郑国宝3.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孟涛;赵泽亮;杨新辉;赵为民;王海江4.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J], 闫保功5.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王丙炎;刘战丛;李贺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切除术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直肠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最为重要的方法,但术后复发和转移往往是影响治疗效果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使直肠癌患者的总体预后不够理想。
如何提高直肠癌治疗效果,研究直肠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直肠癌外科的重视,现将近年部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患者一般情况、诊断方式及家庭背景对预后的影响1.1 年龄、性别及并存疾病一般认为,年龄小的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30岁以下青年患者为著,其原因可能在于青年患者症状不明显,或对临床症状不予重视,确诊时多为晚期(Dukes C+D 占80%),且低分化癌、黏低分化癌所占比例高[1]。
高龄直肠癌患者与青壮年直肠癌患者相比,因生理功能衰退、患病后症状轻微或不典型、易误诊、就诊时已属晚期,也可导致预后不良。
但有报道对年龄≥40岁和<40岁的患者相比,其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基本相似,表明年龄因素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2]。
研究认为,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预后差,有资料统计743例直肠癌患者中,女性组5年生存率优于男性组[3],可能是由于女性患者肿瘤有被膜的多,血管浸润的发生率低[4]。
1.2 诊断方式传统直肠癌诊断方式主要是依靠病史、大便隐血检查、直肠指诊、钡灌肠X线检查及内镜检查。
这些检查对于癌肿局部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及邻近器官侵犯转移等了解不够彻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从而影响对预后的评估。
而先进辅助诊断设备如腔内超声检查(EUS)能清楚地显示5层肠壁结构,精确观察肿瘤浸润深度。
有学者比较用腔内超声(EUS)、结肠镜和盆腔CT在监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62例患者中,11例复发者全部被EUS诊断,其中2例(18%)其他方法无法发现[5]。
早期的CT、MRI不能分辨<10mm的淋巴结,而新代产品能对直径3mm的淋巴结做出分辨,正确使用这些器具,能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术后生存率。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高春芳;盛新华;王秀丽;郑国宝【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临床病理因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收治的住院与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发转移者生存率高于多发转移者,直肠癌复发转移者生存率高于结肠癌复发转移者,再次手术治疗者生存率高于采用非手术治疗者.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复发转移后的治疗方式、复发转移部位的数目、原发肿瘤的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其中复发转移后的治疗方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者以直肠癌居多,但其预后优于结肠癌复发转移者;复发转移后再次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总页数】4页(P144-146,150)【作者】高春芳;盛新华;王秀丽;郑国宝【作者单位】471031,河南洛阳,解放军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471031,河南洛阳,解放军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471031,河南洛阳,解放军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471031,河南洛阳,解放军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40.5【相关文献】1.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蒋正财2.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志泉3.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J], 王丙炎;刘战丛;李贺鹏4.不同放疗方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伴转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朱广侠;戚玉玲5.不同放疗方案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伴转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朱广侠; 戚玉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研究进展冯亚葵1 沈丽达2(通讯作者)(1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 653100)(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研究所肿瘤化疗研究中心 650118)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第3位[1] ,其发病率以平均每年 4%的速度增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32%,复发时间主要为术后2年内,高峰为6~12个月。
Park[2]等报道高达95%的复发转移在术后 3年内出现。
局部复发是结直肠癌术后非常重要的预后因素,而影响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个体化随访和辅助治疗的依据。
现将近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是指根治术后癌组织再次生长,复发部位包括大肠所属系膜、区域引流淋巴结、肠吻合口、腹部及会阴手术切口引流窦道等(不包括姑息性切除病例或残余病灶的发育增大),肿瘤不但会在原发灶处复发,还会异地浸润和增殖,即肿瘤转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等,但这些症状早期较隐匿,无特异性,且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无症状,因此需借助一些辅助检查如:粪便隐血检查(fecal occul blood tests FOBT)、肿瘤标记物(CEA等)、肠内超声、内镜、钡剂灌肠及气钡双重对比检查、CT、MRI、RIS、PET 等,但CT和MRI诊断局部复发时不能辨别术后改变(如纤维疤痕形成)和肿瘤复发。
但单克隆抗体成像(Radioimmuoscinitigraphy RIS)和正电子X射线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py,PET)、CT-PET可从功能上区别疤痕组织和恶性组织,同时还可以全面了解全身的转移情况[3]。
特别是 PET-CT结合常规诊断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病灶诊断的准确性[4]。
最可靠的方法还是CT引导下穿刺活检。
第24卷 第8期 中国内镜杂志 Vol. 24 No. 8 2018年8月 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 Aug. 2018论 著收稿日期:2017-09-26DOI: 10.3969/j.issn.1007-1989.2018.08.010文章编号: 1007-1989(2018)08-0059-08T 1期结直肠癌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研究穆桂玲(湖北省武汉市普爱医院西区 手术室,湖北 武汉 430211)摘要:目的 探讨T 1期结直肠癌(CRC)行单独内镜切除术或内镜切除术后追加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方法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内镜下切除手术的389例T 1期CRC 患者。
比较内镜切除术后追加手术组(ER+SURG 组,n =205)患者和单独内镜切除术组(单独ER 组,n =184)患者临床结果。
结果 无追加手术指征(垂直切缘阴性、黏膜下深层浸润、淋巴管或静脉浸润、分化较差及高芽殖)患者复发风险极低。
有追加手术指征患者,ER+SURG 组累积复发风险(CRRs)为3.7%,单独ER 组为20.1%(P =0.001)。
即使未接受追加手术,仅黏膜下深层浸润患者CRRs 较低(ER+SURG 组:2.3% vs 单独ER 组:3.4%,P =0.537)。
相反,除黏膜下深层浸润外还伴有其他手术指征患者(高风险患者),接受追加手术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结局(CRRs :ER+SURG 组5.8%,单独ER 组58.0%,P =0.001)。
结论 仅黏膜下深层浸润患者肿瘤复发风险较低,具有其他高风险特征患者肿瘤复发风险较高,接受追加手术获益较大。
关键词: 结直肠癌;内镜切除术;复发;黏膜下深层浸润中图分类号: R735.35;R735.37 文献标识码: A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T 1 colorectalcancer resected under endoscopeGui-ling Mu(Department of Operating Room, West District of Puai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211, China)Abstract: Obejective To evaluate recurr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CRC)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r a combination of endoscopic resection and surgery for T 1 colorectal tumor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389 patients with T 1 CRC treated by endoscopic resection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12. We compared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bsequent surgery (ER + SURG, n = 205) and those who did not (ER only, n = 184) and statistically adjusted baselin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opensity scores. Results There was almost no risk of cancer recurrence among patients without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these indications include tumors with vertical margins, deep submucosal invasion, lymphatic or venous invasion, poor differentiation, or high-grade budding). Among patients with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the cumulative risks of recurrence (CRRs) were 3.7% in the ER + SURG group and 20.1% in the ER only group (P = 0.001). However, the patients with only deep submucosal invasion had a low CRRs, even without surgery (2.3% in the ER + SURG group and 3.4% in the ER only groups, P = 0.537). In contrast, patients with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other than deep submucosal invasion (high-risk patients) had much better outcomes when they also underwent surgery (CRRs: 5.8% in the ER + SURG group vs 58.0% in the ER only group, P = 0.001). Conclusions T 1 CRC patients with deep submucosal invasion only are at low risk for cancer recurrence. However, patients with other high-risk tumor features have greater risks for cancer recurrence and benefit from subsequent surgery.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endoscopic resection; recurrence; deep submucosal invasion中国内镜杂志 第24卷随着内镜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内镜下切除(endoscopic resection,ER)T1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手术也不断增加。
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朱俊强【摘要】目的:探讨III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根治性手术的III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由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
结果单因素分析确定了四个因素与肿瘤复发有关: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阳性淋巴结的节点数和淋巴结比例。
淋巴结比例为最大的危险因素。
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5%,3年无病生存率为90%(对应64%的患者,P=0.011)。
结论淋巴结比例是Ⅲ期结肠癌肿瘤复发的的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in stageⅢcolon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cal re-section.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70 cases of stage Ⅲcolon cancer after radical surge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used for assessment .Disease-free survival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4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umor recurrence: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tumor stage, lymph node-positive and lymph nodes ratio .Lymph nodes ratio was the greatest risk fact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 less than15%,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was 90%(corresponding to 64%ofpatients,P=0.011).Conclusion Lymph node ratio is a risk factor for recurrence of stage Ⅲcolon cancer .【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1443-1445)【关键词】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复发;危险因素【作者】朱俊强【作者单位】213000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大肠癌(CRC)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仅在欧洲,2002年就有超过37万人罹患该病,占全部癌症的12%,死亡人数大约为20万人[1]。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梁君林, 万德森, 潘志忠, 周志伟, 陈功, 李力人, 卢震海, 伍小军
作者单位:梁君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博士研究生), 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李力人,卢震海,伍小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广东,广州,510060)
刊名:
癌症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年,卷(期):2004,23(5)
被引用次数:26次
1.万德森提高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诊治水平[期刊论文]-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2(01)
2.KRAEMER M;Wiratkapun S;Seow-Choen F Stratifying risk factors for follow-up:a comparison of recurrent and nonrecurrent colorectal cancer[外文期刊] 2001(06)
3.Park YJ;Park KJ;Park JG Prognosis factor in 2230 Korea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nalysis of consecutively operated cases[外文期刊] 1999(07)
4.Roncucci L;Fante R;Losi L Survival for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in a population based cancer registry[外文期刊] 1996(02)
5.Iacopetta B Are there two sides to colorectal cancer?[外文期刊] 2002(05)
6.Tomisaki S;Ohno S;Ichiyoshi Y Microvessel quantification and its possible relation with liver metasta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1996(zk)
7.Secco GB;Fardelli R;Gianquinto D Factors influencing incidence and extension of metachronous liver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A multivariate analysis 1997(16)
8.Walker J;Quirke P Prognosis and response to 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外文期刊] 2002(07)
9.Minsky BD;Mies C;Rich TA Potentially curative surgery of colon cancer.I.Patterns of failure and survival 1988(01)
10.Newland RC;Chapuis PH;Smyth EJ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ubstaging colorectal carcinoma:a prognostic study of 1117 cases with standardized pathology[外文期刊] 1987(04)
11.Obrand DI;Gordon PH Incidence and patterns of recurrence following curative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外文期刊] 1997(01)
1.梁君林.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高枫.LIANG Jun-lin.WAN De-sen.PAN Zhi-zhong.ZHOU Zhi-wei.GAO Feng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7,22(1)
2.苏斌斌.万军.SU Binbin.WAN Jun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类型的对比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肿瘤临床
2009,36(24)
3.孟涛.赵泽亮.杨新辉.赵为民.王海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
1.靳迎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医药论坛杂志 2010(22)
2.章安庆消化道肿瘤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9(5)
2009(2)
4.胡明.雷建.陈远光.黄炯强.柯传烽大肠癌术中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临床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刊2009(1)
5.何艳玲.刘铮.郑海霞.于洁.房家智.中东兰.刘楠楠RT-PCR检测K19 mRNA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期刊论文]-现代肿瘤医学 2008(10)
6.何艳玲.刘铮.郑海霞.于洁.房家智.申东兰.刘楠楠K19 mRNA表达及其在诊断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意义[期刊论文]-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7)
7.高照华淋巴结转移阴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期刊论文]-肿瘤防治研究 2008(4)
8.李镇.王新云.杜江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进展期直肠癌[期刊论文]-中国临床研究 2010(9)
9.黄楚龙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期刊论文]-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9(3)
10.吴崇杰.余雄.万焱华.叶琳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结直肠癌化疗的安全性研究[期刊论文]-海南医学2010(12)
11.梁冲.王跃华.李增才.张斌.王轩.贾绍昌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老年结肠癌术后疗效的观察[期刊论文]-东南国防医药 2010(4)
12.陈坚.黄坚雄.周家德30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探讨[期刊论文]-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4)
13.邓洪强30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分析[期刊论文]-右江医学 2006(2)
14.利仕文.邓中南.蒙勤.叶开华胃肠道肿瘤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4)
15.利仕文.庞晓军氟尿嘧啶植入剂术中植入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12)
16.毕建军.周志祥.李中林.赵宏.白晓枫.周健国.赵东兵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直肠冲洗64例分析[期刊论文]-肿瘤学杂志 2008(10)
17.李增军.孙燕来.李健宁.韩建军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分析[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8)
18.翁文余.刘金龙.周小娜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实用癌症杂志 2005(3)
19.谢东直肠癌86例术后化疗新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 2011(9)
20.占敏.李勇.邓高旺直肠癌术中腹腔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期刊论文]-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6)
21.赵东兵.毕建军.高纪东.邵永孚.赵平低位Ⅰ期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期刊论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2)
22.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结直肠病学 2008(2)
23.宋新明.杨祖立.王磊.汪建平.詹文华.何裕隆.黄奕华.兰平复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期刊论文]-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6(6)
24.张忠国转移性结肠癌瘤细胞归巢性肝转移分子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25.李勇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大肠癌预后和疗效关系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6.翁文余直肠癌CD44v6和VEGF表达临床意义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ez2004050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