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态细胞制备及各种感受态的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24.59 KB
- 文档页数:4
感受态细胞制备实验报告感受态细胞制备实验报告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构成了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细胞中,有一类特殊的细胞被称为感受态细胞,它们具有感知和传递外界刺激的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精确的实验操作和合适的培养条件。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细胞系作为实验对象。
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包括神经元、心肌细胞和肌肉细胞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我们需要将胚胎干细胞培养至适当的生长状态。
胚胎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以分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适当的培养基和生长因子,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特定的诱导因子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感受态细胞方向分化。
这一步骤是实验中最关键的一步,需要精确控制诱导因子的浓度和时间。
通过适当的处理,胚胎干细胞将逐渐转变为感受态细胞。
最后,我们需要对所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进行鉴定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染色、基因表达分析和电生理实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细胞的特征和功能,从而验证制备的感受态细胞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实验二:感受态细胞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态细胞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感受态细胞可以用于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通过制备不同类型的感受态细胞,我们可以模拟和研究神经系统中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如神经元的迁移、突触形成和神经传导等。
其次,感受态细胞还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
通过将药物或化合物作用于感受态细胞,我们可以评估其对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这有助于加速新药的开发和毒性的评估,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感受态细胞还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研究。
通过将感受态细胞与支架材料结合,可以构建出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人工组织。
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原理
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原理是通过采用特定的培养条件和处理方法,使细胞转变为感受态细胞。
感受态细胞与其它类型的细胞相比,具有更特殊的功能和形态。
首先,制备感受态细胞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细胞系或细胞株作为起始材料。
这些细胞通常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多能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诱导和处理转变为感受态细胞。
其次,制备感受态细胞需要提供一系列的培养条件,以满足细胞生长和分化的需要。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培养基组成、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支持等。
适当的培养条件可以促进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从而触发感受态细胞的形成。
另外,制备感受态细胞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诱导因子或化合物。
这些诱导因子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特定的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从而诱导细胞转变为感受态细胞。
最后,制备感受态细胞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鉴定,以确定细胞是否成功转化为目标细胞。
这包括检测特定标志物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进行功能性实验等。
总之,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原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起始材料、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使用特定的诱导因子以及进行分析鉴定等步骤,将细胞转变为目标的感受态细胞。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调控和影响,需要综合考虑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
感受态细胞制备(三种方法)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可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如分子生物学、农药毒理学、农业植物保护等。
一般来说,将培养细胞转化为感受态细胞,可以有三种方法:
1、皮下注射引起的感受态细胞制备。
由于它是一种经典的制备方法,大多数细胞都可以使用。
其核心步骤是将小量液体注入传感源头(如病毒、菌株、多糖、细菌等)皮下。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制备特定种类的感受态细胞,并且可以控制病毒的感染率。
2、利用细胞克隆引起的感受态细胞制备。
这种方法涉及到使用不同种类的细菌或病毒及其克隆进行感染。
一旦细胞受感染,感受态细胞就会形成。
此外,通过诱变基因表达等方式,也可以制备出不同感受源的感受态细胞。
3、利用小分子引起的感受态细胞制备。
小分子技术中的最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核酸抑制剂、蛋白质结合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剂等。
这些小分子可以直接结合到感受细胞的特定分子,从而影响其功能,抑制或促进感受细胞的形成。
以上是三种感受态细胞制备的方法,它们均可用于解析某一特定基因或基因产物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此外,这些技术还可用于识别及检测特定感受源,并评价其对细胞株功能的影响程度。
另外,它们还可用于发现新型抗病毒剂,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因此,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实验在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继续探索。
感受态细胞制备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通过一系列步骤,我们成功地制备出感受态细胞,并通过染色实验证实了细胞的感受态转变。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介绍感受态细胞是一种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反应的细胞。
在生物学研究中,制备感受态细胞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证实其有效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细胞培养基•细胞培养器具(培养皿、离心管等)•细胞培养箱•细胞染色剂方法1.细胞培养基的制备:–将适量的细胞培养基粉末加入无菌蒸馏水中,并充分搅拌溶解。
–调整pH值至合适范围。
–通过过滤器过滤,获得无菌的细胞培养基。
2.细胞的预处理:–选择适宜的细胞系,如人类上皮细胞系。
–将细胞培养在培养皿中,以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
–在细胞生长到合适密度时,进行下一步操作。
3.细胞的感受态诱导:–将培养皿中的细胞用无菌PBS缓冲液洗涤一次,以去除培养基中的成分。
–加入含有感受态诱导剂的培养基。
–将培养皿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
4.细胞的染色实验:–取出培养皿中的细胞,用PBS缓冲液洗涤去除培养基。
–按照染色剂使用说明,加入合适浓度的染色剂。
–在暗处孵育一定时间,使细胞充分染色。
–用PBS缓冲液洗涤细胞,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观察细胞染色情况,使用显微镜拍摄图像。
结果与讨论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制备了感受态细胞,并通过染色实验证实了细胞的感受态转变。
观察到染色后的细胞明显显示出感受态特征,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这说明我们所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究感受态细胞的特性以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此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其他方法来制备感受态细胞,以寻求更高效的制备方法。
结论本实验通过一系列步骤成功地制备出了感受态细胞,并通过染色实验证实了细胞的感受态转变。
感受态细胞制备
感受态细胞制备是一种技术,用于制备仅有一种特定细胞类型的
细胞株。
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其中包括肿瘤学、免疫学研究等等。
细胞的感受态是指把转录因子的活性形式改变,使其响应环境刺激,
以调节其生化活性或特性。
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收集需要制备的细胞株。
此外,设计环境因子,使细胞可以被富集于细胞培养液中,比如添加一
定量的表观遗传因子。
然后,将细胞培养液中的收集细胞用多种组合
方法,如离心法、细胞膜滤过法提纯细胞,最终得到所需的细胞株。
最后,移植所筛选出来的细胞株到环境中,使其进入感受态。
模
拟能够调节受体活性的外界刺激,对其进行诱导,使其进化到更加完
美的感受态细胞。
当准备好后,可以用于临床诊断、研究以及各种免
疫应答的研究等。
无论是医学上的准备,还是科学研究的准备,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生长环境,调节外源基因活性,来改变细胞表达,以及形态和功能等,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的生
长和发育。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受态制备1、平板上挑单菌落于TSB液体培养基过夜,37摄氏度摇床。
2、按1%接种于2ml:200ml 培养基培养2h,OD600=0.4-0.53、2个50ml管冰上预冷,4℃将培养的菌分装2个50ml管中,5000rpm离心6-8min,去上清。
4、加10ml 0.5M蔗糖,打散菌体,再加40ml 0.5M蔗糖混匀,5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5、重复4 .6、再重复4,但加到50ml 0.5M蔗糖后要在冰上冰浴30min,再5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7、用600ul 0.5M蔗糖垂悬。
8、分装菌液,每管100ul。
9、液氮冷冻10s,存于-80℃。
二、大肠杆菌感受态1、平板上挑单菌落于LB液体培养基过夜,37摄氏度摇床。
2、按1%接种于2ml:200ml LB培养液体基培养2h(用50ml管),到OD600=0.4-0.6。
3、冰浴10min。
4、4℃5000rpm离心5min,去上清。
5、加30ml 预冷0.1mol/l CaCl2-MgCl2 (80mmol/l CaCl2和20mmol/l MgCl2)垂悬,冰上静置10min。
6、2 ml 预冷0.1mol/l CaCl2-MgCl2 (80mmol/l CaCl2和20mmol/l MgCl2)垂悬,冰上静置10min。
7、分装每管100ul,存于-80℃。
三、超级感受态(一)溶液1、TB (1L)终浓度MnCl2-4H20 10.88g 55mmol/lCaCl2 1.665g 15mmol/lKCl 18.65g 250mmol/lPIPES(0.5mol/l,ph 6.7) 20ml 10mmol/lH2O 补至1L0.45um 过滤除菌1、PIPES(0.5mol/l,ph 6.7),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99.5% 英文名称:Piperazine-1,4-bisethanesulfonic acid1.5g PIPES溶于80ml水,5mol/l,KOH调Ph=6.7,定容100ml。
感受态细胞制备制备感受态常用得方法就是电击法与CaCl2制备法,以下介绍CaCl2制备法:1、可以从-80℃冰柜中,取出一支冻存菌株,于事先照过紫外得超净台中,用无菌得接种环轻轻蘸取菌种后,在无抗平板(由于Rocetta含有氯霉素抗性,需要涂布在氯霉素抗性得平板,后面得都就是如此)上划线,并将菌种迅速放回-80℃保存,在划线板上做好相应标记,于37℃培养过夜。
2、从37℃培养过夜得新鲜平板上挑取一个单克隆,接种于2mlEP管中,37℃,220rpm震荡培养约6个小时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将该菌悬液以1:100得比例接种于50ml LB液体培养基(2瓶)中,37℃振荡培养2、5小时至OD600=0。
5。
注意:接种比例不得大于1:10。
3、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转移到一个无菌、预冷得离心管(50ml)中,在冰上放置5~10min; 注意:划板、接种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最好多划一块平板与多接一根试管,划板、接种、转接均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4、4℃5000g离心5分钟。
用预冷得去离子水洗涤沉淀,4℃ 5000g离心5分钟;Note:此步主要就是为了洗去培养基中得盐等5、沉淀加入2ml预冷得0、05mol/L CaCl2—15%甘油混合溶液,轻吹散,冰浴5分钟,4℃5000g离心5分钟;6、沉淀加入2ml预冷得0.05mol/L CaCl2—15%甘油混合溶液,轻吹散,即成为感受态细胞悬液。
分装成50~100μl得小份,贮存于-70℃可保存半年。
含15%甘油得0.05mol/L CaCl2制备方法:称取0。
28g CaCl2(无水,分析纯),溶于50ml重蒸水中,加入15ml甘油,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
感受态细胞得特征感受态:通过特殊处理使细胞处于能够吸收外源DNA得状态。
感受态细胞得特征:(1)细胞表面暴露出一些可接受外来DNA得位点(以溶菌酶处理,可促使受体细胞得接受位点充分暴露)。
(2)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用钙离子处理,可使膜通透性增加,使DNA直接穿过质膜进入细胞)。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科学研究中,大肠杆菌常被用作实验模型,因其生长迅速、培养简便,以及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等特点。
为了更好地研究大肠杆菌的感受态细胞,需要进行细胞的制备工作。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培养基的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适合大肠杆菌生长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Luria-Bertani(LB)培养基和M9培养基等。
这些培养基含有适量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大肠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
2. 菌液的接种:将已保存的大肠杆菌菌株接种到含有培养基的试管中。
接种前需要将试管和接种环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消除外源性污染。
接种时应注意使用无菌技术,避免细菌污染。
3. 培养条件的控制:接种完成后,需要将试管放入恒温摇床或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培养的温度通常为37摄氏度,培养时间视实验需要而定。
同时,还需要控制培养基的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4. 细胞的收获:培养一定时间后,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将细菌沉淀下来。
离心速度和时间的控制要根据细菌的大小和培养液的体积来确定。
沉淀下来的细菌即为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5. 细胞的保存:为了长期保存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可以将其冻存。
冻存液的配制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甘油或DMSO等保护剂,以防细胞在冻存过程中受到损伤。
冻存后的感受态细胞可以在需要时重新复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制备出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如基因表达调控、信号传导等方面的实验。
同时,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微生物的研究中。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它为我们深入研究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基础。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精确的操作,我们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感受态细胞,为科学研究的进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研究人员有所帮助,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制备化学感受态细胞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1.感受态细胞的概念重组DNA分子体外构建完成后,必须导入特定的宿主(受体)细胞,使之无性繁殖并高效表达外源基因或直接改变其遗传性状,这个导入过程及操作统称为重组DNA分子的转化。
在原核生物中,转化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在细胞间转化是否发生,一方面取决于供体菌与受体菌两者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还与受体菌是否处于一种感受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感受态,即指受体(或者宿主)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实现其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它是由受体菌的遗传性状所决定的,同时也受菌龄、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
cAMP 可以使感受态水平提高一万倍,而Ca2+也可大大促进转化的作用。
细胞的感受态一般出现在对数生长期,新鲜幼嫩的细胞是制备感受态细胞和进行成功转化的关键。
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时,可加入占总体积15%的无菌甘油或-70℃保存(有效期6个月)。
在基因克隆技术中,转化特指将质粒DNA或以其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体内,使之获得新的遗传特性的一种方法。
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之一。
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法,CaCl2等化学试剂法)处理后,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外源DNA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
进入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
化学制备法:大肠杆菌的转化常用化学法(CaCl2法),该法最先是由Cohen于1972年发现的。
其原理是细菌处于0℃,CaCl2的低渗溶液中,菌细胞膨胀成球形,转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经42℃短时间热冲击处理,促使细胞吸收DNA复合物,在丰富培养基上生长数小时后,球状细胞复原并分裂增值,被转化的细菌中,重组子中基因得到表达,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可选出所需的转化子。
各种感受态细胞的区别、用途和特征Xl1-Blue菌株基因型:endA1 gyrA96(nalR) thi-1 recA1 relA1 lac glnV44 F‘[Tn10 proAB+ lacIq Δ(lacZ)M15] hsdR17(rK- mK+)。
特点:具有卡那抗性、四环素抗性和氯霉素抗性。
用途:分子克隆和质粒提取。
BL21(DE3)菌株基因型:F–ompT gal dcm lon hsdSB(rB- mB-) λ(DE3 [lacI lacUV5-T7 gene 1 ind1 sam7 nin5])。
特点:该菌株用于以T7 RNA聚合酶为表达系统的高效外源基因的蛋白表达宿主。
T7噬菌体RNA聚合酶基因的表达受控于λ噬菌体DE3区的lacUV5启动子,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
该菌适合于非毒性蛋白的表达。
用途:蛋白质表达。
[生物秀-专心做生物BL21(DE3)ply菌株基因型:F- ompT gal dcm lon hsdSB(rB- mB-) λ(DE3) pLysS(cmR)。
特点:该菌株带有pLysS,具有氯霉素抗性。
此质粒还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T7溶菌酶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IPTG诱导的表达。
适合于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的表达。
用途:蛋白质表达Competent E. coliFull Product Description BL21 Star™ E. coli strains are high-performance BL21 hosts designed for improving protein yield in a T7 promoter-based expression system. Because T7 RNA polymerase synthesizes mRNA more rapidly thanE. coli RNA polymerases, transcription from the T7 promoter is uncoupled to translation in E. coli. This results in mRNA transcripts unprotected by ribosomes, which are then subject to enzymatic degradationby endogenous RNases (1). The reduced level of transcripts in the cell often leads to greatly reduced levels of protein yield (Figure1). The BL21 Star™ strains contain a mutation in the gene encodingRNaseE (rne131), which is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this mR NA degradation (2). BL21 Star™ cell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mRNA transcripts and increase protein expression yield from T7 promoter-based vectors (3) (Figure 2).BL21 Star™(DE3) is ideal for expressing proteins that are non-toxic to E. coli.BL21 Star™(DE3)pLysS offers lower basal-level expression of heterologous genes than BL21 Star™(DE3). It is designed for expressing proteins that are slightly growth inhibitive to E. coli.1DH5α菌株基因型:F- endA1 glnV44 thi-1 recA1 relA1 gyrA96 deoR nupG Φ80dlacZΔM15 Δ(lacZYA-argF)U169, hsdR17(rK-, λ–特点: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
感受态细胞制备
制备感受态常用的方法是电击法和CaC2制备法,以下介绍 CaC2制备法:
1、可以从-80 C冰柜中,取出一支冻存菌株,于事先照过紫外的超净台中,用无菌的接种环轻轻蘸取菌种后,在无抗平板(由于 Rocetta 含有氯霉素抗性,需要涂布在氯霉素抗性的平板,后面的都是如此)上划线,并将菌种迅速放回 -80 C保存,在划线板上做好相应标记,
于37 C培养过夜。
2、从37 C培养过夜的新鲜平板上挑取一个单克隆,接种于 2mlEP管中,37 C, 220rpm 震荡培养约 6个小时至对数生长中后期;将该菌悬液以 1:100 的比例接种于 50ml LB 液体培养基( 2瓶)中,37 C 振荡培养2.5小时至OD600=0.5 。
注意:接种比例不得大于 1:10。
3、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转移到一个无菌、预冷的离心管(50ml )中,在冰上放置5~10min ;注意:划板、接种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最好多划一块平板和多接一根试管,划板、接种、转接均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4、4C 5000g 离心 5 分钟。
用预冷的去离子水洗涤沉淀, 4C 5000g 离心 5 分钟;
Note :此步主要是为了洗去培养基中的盐等
5 、沉淀加入 2ml 预冷的 0.05mol/L CaCl 2-1 5%甘油混合溶液, 轻吹散,冰浴 5分钟, 4C5000g 离心 5 分钟;
6、沉淀加入 2ml 预冷的 0.05mol/L CaCl 2-15%甘油混合溶液,轻吹散,即成为感受态细胞
悬液。
分装成50~100卩l的小份,贮存于-70 C可保存半年。
含 15%甘油的 0.05mol/L CaCl 2制备方法 :
称取0.28g CaCL(无水,分析纯),溶于50ml重蒸水中,加入15ml甘油,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
感受态细胞的特征感受态:通过特殊处理使细胞处于能够吸收外源 DNA 的状态。
感受态细胞的特征:(1 )细胞表面暴露出一些可接受外来 DNA 的位点(以溶菌酶处理,可促使受体细胞的接
受位点充分暴露)。
(2)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用钙离子处理,可使膜通透性增加,使DNA
直接穿过质膜进入细胞)。
( 3 )受体细胞的修饰酶活性最高,而限制酶活性最低,使转入的 DNA 分子不易被切除或破坏。
实验室常用的感受态细胞
1. DH5 a菌株
克隆菌株:DH5 a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和高拷贝质粒的稳定复制的菌株。
E.COli DH5 a在
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其$ 80lacZ △ M15基因产物可与载体编码的半乳糖苷
酶氨基端实现a—互补,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Rec A1和end A1的突变有利于
克隆DNA的稳定和高纯度质粒 DNA的提取。
基因型:F-、$ 80dlacZ △ M15 △ (lacZYA-argF)U169、deoR、recAI、endA1、hsdR17(rk -, mk+)、phoA、supE44、X、thi-1、gyrA96、relA1
2. TOP10 菌株
克隆菌株:该菌株适用于高效的DNA克隆和质粒扩增,能保证高拷贝质粒的稳定遗传。
基因型:F-、mcrA A (mrr -hsd RMS-mcrBC)、$ 80、lacZ △ M15、A lac X 74、 recA1、
ara A 139 A (araleu)7697、 galU、galK、rps、(Strr) endA1、 nupG
3. BL21(DE3) 菌株:
蛋白表达菌株: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 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系列) 的基因。
该菌株用于 T7 RNA聚合酶为表达系统的高效外源基因的蛋白表达宿主,T7噬菌
体RNA聚合酶基因的表达受控于入噬菌体DE3区的acUV5启动子,该区整合于 BL21的染色体上。
该菌株适合于非毒性蛋白的表达。
基因型:F-、ompT、 hsdS (「B-m B-)、gal、dcm ( DE3 )
4. BL21(DE3) pLysS 菌株
蛋白表达菌株:该菌株含有质粒 pLys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
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
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hsdS (r B-m B-)、gal、dcm ( DE3 )、pLysS、Camr
5. Rocetta感受态特征:
蛋白表达菌株
Rosetta系列菌株来源于 BL21系列宿主菌,该系列菌株含有原本在大肠杆菌中稀少的
真核细胞密码子,增加了真核细胞的蛋白表达水平。
(1)Rocetta ( DE3 )
该菌株通过一个相容性氯霉素抗性质粒补充大肠杆菌缺乏的6种稀有密码子(AUA、AGG、
AGA、CUA、CCC、GGA )对应的tRNA,这样Rocetta菌株提供了“万能”的翻译,从
而避免因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导致的表达限制,提高外源基因尤其是真核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
表达水平。
tRNA基因由它们的天然启动子驱动。
基因型:F-、ompT、hsdSB (r -m -)、gal、dem、lacY1(DE3)、pRARE(argU , argW , ileX,glyT,leuW,proL)(Cmr )
补充:稀有密码子对蛋白表达的影响:数氨基酸都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对E.coli密码子应用情况分析表明一些密码子很少使用,
尤其是精氨酸密码子 AGA , AGG , CGG , CGA;异亮氨酸的密码子 AUA;亮氨酸的密码子 CUA和甘氨酸的密码子 GGA和脯氨酸的密码子CCC
很少被用到。
目的基因中含有过多的稀有密码子被认为是低表达水平和产生不完全产物的一个原因。
当在氨基端
附近出现多个稀有密码子的时候,情况更为严重,许多研究表明,精氨酸的密码子AGA和AGG的高频出现可能大大影响蛋白
的产量。
当这些密码子出现在 N-端附近时候,这种影响将达到最大。
多个实验室报道,在宿主菌中增加同类tRNA时那些含有稀有密码子基因的蛋白产量将大大提高。
RosettaTM菌株可以增加精氨酸稀有密码子 AGG和AGA,异亮氨酸的密码子AUA;亮氨酸的密码子CUA和甘氨酸的密码子GGA和脯氨酸的密码子 CCG 因此,很适合用于表达那些含E.coli稀有密码子基因的目的蛋白.
(引用自网址 /blog-602687-688311.html)
(2)Rosetta 2 (DE3) pLySs 来源于 Rosetta(DE3),本菌株含有pRARE2 质粒,除了能够提供原Rosetta(DE3)宿主菌含有 AUA, AGG, AGA, CUA, CCC, 和GGA六个稀有密码子的 tRNA夕卜,还提供了第七个稀有密码子CGG的tRNA。
同时,pRARE2质粒具有氯霉素抗
性。
Rosetta2(DE3)pLySs 载体通过提供稀有密码子,使得该宿主菌相对于其他大肠杆菌,能够提供更加通用”的蛋白质表达,从而提升目的蛋白表达水平。
DE3是溶源性的入DE3,所以带有T7 RNA聚合酶的染色体拷贝。
该菌株适用于pET系列载体,及其他 T7启动子系
列载体。
含有pLSs质粒,pLySs质粒能够产生T7溶菌酶,可以有效降低目的基因的基础表达水平。
pLySs 质粒使得该菌株具有氯霉素抗性。
pLySs质粒的起始复制位点是 p15 Origin, 这使得该质粒能够和 pUC-及pBR322-衍生的质粒互相共存。
转化
1、转化的原理:溶液中的 Ca离子和细菌细胞膜结合,在低温下形成液晶结构,在42 C,
90s热激下,这种液晶结构收缩,将细胞膜扯开孔道,使DNA进入细菌细胞中。
2、转化的步骤:
(1)取感受态细胞置于冰浴中,如需分装可将刚融化的细胞悬液分装到无菌预冷的离心管
中,置于冰浴中。
(2)向感受态细胞中加入目的DNA (50ul感受态细胞能够被1ng超螺旋DNA所饱和),轻弹混匀,
在冰浴中静置 30min ;
注意:一次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建议用量为 50ul,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装使用,应注意所用DNA体积不能超过感受态细胞悬液体积的十分之一,也有说法是不能超过 5%。
不能加入太多DNA,会影响转化效率,体积不能超过 10ul,所以连接时做10ul连接体系可用一半做转化,剩下的放在 4C。
(3)将离心管置于42度水浴中放置90s,然后快速转移到冰浴中,使细胞冷却2-3min (—般2min ),该过程不要摇动离心管;
(4)向每个离心管中加入 500ul无菌的LB培养基(不含抗生素),混匀后置于37度摇床
震荡培养45min(150rpm),目的是使质粒上相关的抗性标记基因表达,使菌体复苏。
(5)将离心管内容物混匀,可吸取适量(可吸取200-300ul,也可据情况而定)转化产物
涂布平板,而如果预计的克隆较少,可通过离心(4000rpm, 2min )后,吸掉部分上清,
悬浮菌体后将其涂布于一个平板中。
注意:涂布剩余的菌液可置于 4度保存,如果次日的转化菌落过少可以将剩下的菌液再涂布新的培养板。
2、转化的注意事项:
(1)感受态细胞需放置于 -70 °C,不可冻融和放置时间过长,以避免降低感受态细胞的转
化效率;
(2 )进行转化操作时,应根据相应温度和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尽量在超净台操作;
(3 )为防止转化实验不成功,可以保存部分连接反应液,以重新转化,将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