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32
信息时代的工业产品设计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这种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类社会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研究信息时代下的工业产品设计的新概念入手,分析信息时代工业产品设计的新特点,从而研究工业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时代;工业产品设计;特点;趋势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每一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同样也改变着产品设计的发展。
工业设计就是信息为主导的行业它要分析现存事物和设备的状态然后设计出新的更为优越的产品。
一、信息时代下的工业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
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在硬件及软件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也因其快捷、高效、准确、精密和便于储存、交流和修改的优势而广泛应用工业设计的各个领域,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设计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不仅体现在用计算机来绘制各种设计图,用快速的原型技术来替代油泥模型,或者用虚拟现实来进行产品的仿真演示等。
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并行结构的设计系统,将设计、工程分析、制造三位一体优化集成于一个系统,使不同专业的人员能及时相互反馈信息,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并保证设计、制造的高质量。
随着人类社会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各国的工业设计德国工业设计30-50年代的德国工业设计1.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动30 年代的德国提出“强大民族论”的观点,在设计领域,纳粹政府一方面坚决打击包豪斯的现代主义,主张复兴帝国的新古典主义;另一方面,为了统一和一体化,纳粹政府又大力推行标准化运动。
这种标准化又正好暗合了包豪斯现代设计的理性主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包豪斯的理性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
由于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有利于一个强大的纳粹帝国的建立。
所以,纳粹政府专门成立了新的规范产品设计标准的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标准化法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很快就把全德国乃至德占区的工业产品、器皿、住房、建筑设计都统统规范化和标准化了。
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德国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了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现代设计的发展,特别是这种严格的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运动,与德意志民族的严谨、理性、长于思辩的精神相吻合,使德国30年代的设计表现出惯有的冷漠、理性、科学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交通工具及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上。
2.纳粹时期的设计纳粹时期比较重要的设计是由斐迪南•波什,他设计的“大众汽车”外形小,采取简单的流线型风格,像甲虫一样,被称为“大众甲虫”。
该设计车体布局紧凑合理,加工工艺简单,结实耐用、有利于批量化生产,成为德国理性主义设计的典范之一。
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佩斯在30年代设计的“阿德勒”车,一方面建立在德国理性主义设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明显受美国流线型风格的影响。
除了汽车设计以外,30年代,德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铁路和航线迅速发展,与此相关的列车等设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受美国流线型运动影响,铁路公司设计开发了具有德国风格的流线型机车和空调列车便是最明显的例证。
在家用电器设计方面,许多家用电器产品确立了后来此类产品的基本特征,并一直保持至今。
如德律风根公司设计推出的“威肯125WZ”收音机,就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真空管收音机的造型。
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比较北欧和日本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异同。
北欧,以其简洁、实用和创新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而日本则以其细致、精致和用户至上的设计哲学著称。
两个地区的设计文化各有千秋,但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北欧和日本工业设计的核心特点,然后深入探讨它们在设计理念、创新方式、材料选择、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了解这两个地区在工业设计领域的独特贡献和影响。
This article aims t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Nordic countries and Japan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design. Nordic countries are renowned for their concise,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design concepts, while Japan is known for its meticulous, exquisite, and user centric design philosophy. The design cultures of the two regions each have their own strengths, but both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a global scale.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outline the core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Northern Europe and Japan, and then delve into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design concepts, innovative methods, material selec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etc.,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and understand the unique contributions and influences of these two regions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design.二、北欧工业设计概述Overview of Nordic Industrial Design北欧地区的工业设计,源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形成了独特而富有影响力的设计风格。
第三节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从总体来说,美国的信息技术比欧洲要先进,但在某些领域,如数字通讯技术方面,欧洲国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就工业设计而言,欧洲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欧洲悠久、灿烂的文化底蕴使设计师们在信息时代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使高技术以一种充满人文和艺术情调,有时甚至是令人激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欧洲在从美国输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向美国输出优秀的工业设计。
正如20世纪30~40年代以包豪斯为代表的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潮深刻影响了美国的设计界一样。
今天的欧洲设计也在美国设计界,特别是高技术产品设计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际设计界最负盛名的欧洲设计公司当数德国的青蛙设计公司。
作为一家大型的综合性国际设计公司,青蛙设计以其前卫,甚至未来派的风格不断创造出新颖、奇特、充满情趣的产品。
公司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AEG、苹果、柯达、索尼、奥林巴斯、AT&T等跨国公司。
青蛙公司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家具、交通工具、玩具、家用电器、展览、广告等。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公司最重要的领域是计算机及相关的电子产品,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青蛙的美国事务所成了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设计最有影响的设计机构。
青蛙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于1969年在德国黑森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这便是青蛙设计公司的前身。
艾斯林格先在斯图加特大学学习电子工程,后来在另一所大学专攻工业设计。
这样的经历使他能圆满地将技术与美学结合在一起。
1982年,艾斯林格为维佳(Wega)公司设计了一种亮绿色的电视机,命名为青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于是艾斯林格将"青蛙"作为自己的设计公司的标志和名称。
另外,青蛙(Forg一词恰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的缩写,也许这并非偶然。
青蛙设计也与布劳恩的设计一样,成了德国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