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备、工装和设施开发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20.57 KB
- 文档页数:1
APQP的三个准备工作及五个阶段之目标和输出APQP的三个准备工作1、成立跨功能小组(或APQP小组),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成员一般来自工程、制造、材料控制、采购、现场服务、分包方、质量、顾客(适用时)。
坚强的组织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2、运用关键路径法拟定《APQP项目进度控制总表》——甘特表。
3、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项目人财物资源保证。
APQP五个阶段的目标和输出1、计划和项目的确定————第一阶段目标:确定客户需求,策划一个新产品质量保证项目(立项)。
输入:客户的呼声、一线市场调查的结果、质量标准的分析、过去的产品资料信息、过去的产品质量信息。
输出:设计目标、可靠性目标、产品保证计划、BOM(初始材料清单)、初始过程流程图、初始特殊特性清单,项目状态报告和查核清单,合同评审/可行性评审报告(对有产品设计职责的供应商此项工作在设计和开发阶段之前完成,对无产品设计职责的供应商此项工作在过程开发阶段之前完成)2、产品设计和开发————第二阶段目标:制定设计的功能和特性,着重审查工程要求,评估可能存在的加工问题,评估产品安全性。
设计开发部的输出: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可制造性和装配设计、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DVPR)、设计评审计划和报告、样件制造——模拟生产、样件控制计划、工程图样、材料规范、图样和规范的更改记录。
APQP小组的输出: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特殊(产品和过程)特性取得一致、量具和试验设备要求、小组可行性承诺书报告。
3、过程设计和开发————第三阶段目标:开发完整而有效的的制造系统,保证制造系统满足客户要求。
输出:包装标准(内部)、产品/过程质量体系审核指导书、场地平面布置图、过程流程图、特性矩阵图、PFMEA、试生产控制计划、试产作业指导书、MSA测量系统评估计划、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包装规范(外部)。
4、产品和过程确认开发————第四阶段目标:制造过程确认,产品定型确认,确保满足客户期望,确定附加事项。
7 支持7.1资源7.1.3.1工厂、设施及设备策划组织应使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缓解方法,来开发并改进工厂、设施和设备的计划。
在设计工厂布局时,组织应:a)优化材料的流动和搬运,以及对空间场地的增值利用,包括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并且b)在适用时,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应开发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操作的制造可行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制造可行性评估应包括产能策划。
这些方法还应适用于评价对现有操作的提议更改。
组织应保持过程有效性,包括定期风险复评,以纳入在过程批准、控制计划维护(见第8.5.1.1条)及作业准备的验证(见第8.5.1.3条)期间做出的任何更改。
制造可行性评估和产能策划的评价应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见ISO 9001第9.3条)。
注1:这些要求应当包括对精益制造原则的应用。
注2:这些要求应当应用于现场供应商活动,如适用。
7 Support7.1 Resources7.1.3.1 Plant,facility,and equipment planningThe organization shall us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including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mitigation methods for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plant,facility,and equipment plans. In designing plant layouts,the organization shall:a)optimize material flow,material handling,and value-added use of floor space including control ofnonconforming product,andb)facilitate synchronous material flow,as applicable. Methods shall b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o evaluate manufacturing feasibility for new product or new operations. Manufacturing feasibility assessments shall include capacity planning. These methods shall also be applicable for evaluating proposed changes to existing operations.The organization shall maintain process effectiveness,including periodic re-evaluation relative to risk,to。
APQP产品社交控制规范文件编号:1目的确保产品、过程设计开发达到顾客所要求的进度,促进内部沟通,确保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步骤并引导资源、预防缺陷,降低成本,持续改进,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增强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过程的设计开发和更改的项目全程控制。
3 术语和定义3.1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对本公司来说采用属于新技术原理、新结构、新工艺、新设计构思和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公司现有产品结构上进行功能拓展使其具有新的功能,具有产品设计开发、更改的职责、权限。
3.2过程设计开发:按顾客提供的图纸或技术文件(含数模文件)委托公司开发的新产品。
3.3重大变更:产品结构及功能与定型或现有产品有较大变更、生产工艺及关键部件的控制方法有较大变化。
4项目组织机构图及职责4.1 组织机构图4.2职责权限4.2.1总经理:负责项目立项批准、预算批准,提供项目协调支持、资源配备、高风险事项的协调,有权指派或调整项目组长及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
4.2.2项目组:负责实施产品设计、开发策划、验证、确认、更改全过程;未指定项目负责人的产品由生产该产品的车间技术主管负责。
:4.2.3 项目组长:项目管理过程的总负责,负责项目的计划执行、协调、进度控制及关键里程碑阶段评审验证确认,向总经理汇报或提交高风险事项,针对相关风险问题,有权调整相关责任人员和任务包括指派专人协助、批准项目进程及其内容。
4.2.4技术部:负责组织有设计责任产品的策划、设计、评审、验证、确认,以及批产前的过程设计开发工作;参与顾客要求开发产品的评审、确认。
4.2.5生产部:负责组织产品样件试制或小批样件试制的生产准备工作。
生产车间负责对顾客要求开发产品的过程设计开发工作;参与有设计责任产品开发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以及批产过程设计开发工作。
4.2.6销售部:负责收集产品信息及参与市场调研,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提出产品开发建议;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负责产品配套试装工作。
APQP五大阶段文件目录TS16949五大工具一.五大工具简介1.1 五大工具:先期产品质量策划与控制计划: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步骤的一种结构化方法。
计划产品过程产品反馈、评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DFMEA: 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统计过程控制供正在进行过程控制的操使用;有助于过程在质量上和成本上能持续地,可预测地保持下去;使过程达到:更高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能力。
测量系统分析:用来获得表示产品或过程特性的数值的系统。
测量系统是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仪器、设备、软件、程序、操作人员、环境的集合。
量具: 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生产件批准程序1.2 五大工具的相互关系PPAP是APQP第四阶段(试生产)的输出,即PPAP 是试生产阶段所产生的资料PPAP资料有19个提交项,其中包括SPC、MSA、FMEA MSA是为保证SPC的可靠性,故先MSA(如用到Xbar-R图)后SPC,两者相辅相成SPC是FMEA中的一种工具及方法五大工具中,PPAP、MSA、SPC、FEMA均围绕着APQP 系统在运转1.3 PPAP的作用1).需方了解供方对产品的理解能力2).需方了解供方的制造能力PPAP相当于《样品承认》的一个高级版本,一般体现形式即为一份表格资料二、 APQP开展步骤(技术部分)2.1 市场调研、顾客要求→顾客要求评审(贯穿于整个APQP过程)→新产品可行性分析→立项申请→成本核算→成立APQP小组,召开会议→APQP总进度策划,确定时间节点和设计任务→编制设计质量可靠性目标、初始流程图、初始特性、初始材料清单等→编制产品保证书→阶段评审→管理者支持2.2 市场调研、顾客要求→顾客要求评审(贯穿于整个APQP过程)→新产品可行性分析→立项申请→成本核算→成立APQP小组,召开会议→APQP总进度策划,确定时间节点和设计任务→编制设计质量可靠性目标、初始流程图、初始特性、初始材料清单等→编制产品保证书→阶段评审→管理者支持2.3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评审→根据第二阶段输出文件更新过程流程图→场地平面布置图→特性矩阵图→过程FMEA→试生产控制计划→文件评审→设备工装、量检具配备→过程指导书→检验指导书→包装规范→MSA 分析计划→过程能力研究计划→培训计划→试生产计划→试生产准备→员工培训→过程审核→阶段总结评审,管理者支持2.4 试生产→设备工装验证→工艺验证→生产能力分析→MSA分析报告→过程能力研究报告→样品验证(材料、全尺寸、性能、包装等)→产品审核→试生产总结评审→生产控制计划→PPAP整理提交→更新作业指导书、过程流程图、PFMEA等工艺文件→过程审核、管理者评审→质量策划认定及管理者支持2.5总结:根据设计目标、初始材料清单编制初始过程流程图(第一阶段)---初始流程图、初始特殊特性清单编制DFMEA(第二阶段)---样件控制计划---样件生产中问题解决---更新DFMEA---更新过程流程图---编制PFMEA---更新控制计划(试生产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试生产问题解决---生产控制计划---更新PFMEA---更新工艺文件---量产设计和开发流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设计和开发策划(第一阶段)→设计和开发输入(第一阶段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无设计责任1)市场调研→立项可行性分析→立项申请→成本核算→成立APQP小组,召开会议,确定时间节点→编制APQP计划→编制设计任务书→编制产品保证书→阶段评审2)无第二阶段3)根据第一阶段输出编制特殊特性明细→更新过程流程图→平面布置图→特性矩阵图→过程FMEA→样件控制计划→文件评审→提出设备设施要求→编制过程指导书→检验指导书→包装规范→样件制作→样件评审、变差分析→样件验证→样件评审→MSA分析计划→过程能力计划→培训计划→员工培训→阶段评审,小组可行性承诺→更新设备设施要求→试生产控制计划→工艺文件更新4、小批量试产→工艺验证→工装设备验证→生产能力分析→样件验证→样件确认→生产总结样件评审→PPAP提交→生产控制计划→更新工艺文件→管理者评审→质量策划认定总结三、APQP的实施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13项)1.1 本阶段工作目的及任务1)进行总体策划,包括人员,资源及时间安排2)确定顾客的需要和期望,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3)确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1.2 本阶段的输入及输出的文件市场调研、顾客要求→顾客要求评审(贯穿于整个APQP过程)→新产品可行性分析→立项申请→成本核算→成立APQP小组,召开会议→APQP总进度策划,确定时间节点和设计任务→编制设计质量可靠性目标、初始流程图、初始特性、初始材料清单等→编制产品保证书→阶段评审→管理者支持程设想:⑦产品可靠性研究:⑧顾客输入。
1目的通过一个由跨部门人员组成的横向职能团队,对新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策划,组织实施并监控项目开发的过程,来满足公司对项目质量、交期、成本的要求和达到使顾客满意的承诺。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项目的开发和产品改型的管理和控制。
3定义3.1项目:为实现一个目标符合具体要求,从招标到样件被客户确认结束,由有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的独特过程组成,为设计开发新产品而进行的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协调、控制和非重复性的一次性管理活动,包括时间限制、成本和资源。
3.2 APQP: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3.3特殊特性:指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随着变差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安全、符合法规、配合性、功能、绩效或后续的产品制造。
它包含关键特性(用G标识)和重要特性(用Z标识)。
(注:“关键”类特性标识符号:“G”,关键特性(与安全法规有关):合理预期的变差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乘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干扰等。
3.4“重要”类特性标识符号:“Z”,重要特性(与安全或法规无关):合理预期的变差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非安全/符合性),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加工、制造此产品的能力。
)3.5 产品特性:图纸或其他工程技术资料中所描述的零部件、总成的特性和性能。
3.6 过程特性:与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
过程特性只能在发生时才能测出。
对于一个产品特性,可能受多个过程特性的影响。
一个过程特性也可能影响到多个产品特性。
3.7 DFMEA:潜在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3.8 PFMEA:潜在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3.9 新产品分类:A类新品:指全新产品,结构、功能上与公司现有产品存在明显的差异,无类似产品开发经验。
B类新品:指一般新产品,公司有已经批量生产的类似产品,其设计开发过程存在成熟的经验。
4职责4.1 集团总经理负责集团战略新产品项目小组的组建,任命项目组组长;子公司总经理负责组建子公司提出的新项目小组的组建,任命项目小组组长,对项目计划及项目报告进行批准,参与阶段评审。
设备部门季度工作计划
第一季度工作计划:
1. 完成设备清点工作,确保所有设备的数量和状态准确无误。
2. 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处理设备故障和报修事务,及时跟进并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进行设备更新和升级,根据需要更新和升级设备的软件和硬件,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5. 管理设备的采购和采购预算,根据需求采购合适的设备,并控制预算的合理使用。
6. 进行设备培训和技术支持,提供员工所需的设备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
7. 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为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定详细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和保养。
8. 定期进行设备效能评估和改进,评估设备的效能,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效能和使用寿命。
9. 跟踪设备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设备的使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10. 参与设备部门相关会议和项目,积极参与设备部门的相关会议和项目,为部门的发展和改进提供支持。
设备安装工作计划范文模板一、工作概述设备安装工作是指将新设备(如机械设备、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安装到指定位置,并进行调试、试运行等工作的过程。
设备安装工作计划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在安装设备的具体要求和安排,以确保设备安装工作按时按质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二、工作目标1. 确定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工艺等;2. 制定设备安装的时间计划,明确安装工作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3. 确保设备安装工作安全、质量、效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4. 做好设备安装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资源准备、人员安排、技术支持、安全防护等。
三、工作范围设备安装工作计划所涉及的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安全防护、人员安排、设备调试等;2. 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工艺等;3. 设备安装的时间计划,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作阶段划分等;4. 设备安装的人员配备,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安全人员等;5. 设备安装的进度控制,包括工作进度的跟踪、工作安排的调整等;6. 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包括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检查、试运行的质量评估等。
四、工作内容1. 设备安装前期准备工作(1)场地清理:清理设备安装场地,确保安装区域的平整、整洁,以便设备的安装和操作;(2)安全防护: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包括安全标识、安全警示线、安全防护装备等,确保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3)人员安排:安排设备安装所需的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安全人员等,确保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4)设备调试: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达到安装要求。
2. 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1)安装位置:根据设备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确保安装位置符合要求;(2)安装方式:根据设备的特性和现场条件,确定设备的安装方式,确保安装方式适合实际情况;(3)安装工艺:根据设备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制定设备的安装工艺,确保安装工艺合理、科学。
1目的本程序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能按时完成,并起到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促进对所需要更改的早期识别,避免晚期更改,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使顾客满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服务所需的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更改的策划。
3 引用文件GD-QP-001《文件控制程序》GD-QP-0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GD-QP-010《顾客需求管理程序》GD-QP-012《产品和过程批准程序》GD-QP-016《工装管理程序》GD-QP-011《服务管理程序》GD-QP-025《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GD-QP-027《持续改进控制程序》GD-W4-004《测量系统分析与应用规定》GD-W4-007《统计技术应用管理规定》4 术语和定义4.1 APQP指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的英文简称。
4.2 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参数。
除了由组织根据产品和过程经验中选择外,其它产品和过程特性均由顾客指定。
4.3 产品保证计划是产品质量计划的重要组成一部分,是将设计目标转化为设计要求,产品质量策划小组在产品保证计划中所作的努力程度取决于顾客的需要、期望和要求。
5 职责5.1 项目组组建:总经理。
5.2 项目组的批准和其小组组长的指派/任命:管理者代表。
5.3 项目组的工作计划制定及规定小组成员职责:项目组组长。
5.4 项目组工作展开和实施及执行:项目组成员。
5.5 各阶段计划和执行工作结果审查和评估:项目组。
企业新产品开发策划控制程序【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5.6 各阶段计划和执行工作结果核准:管代。
5.7 各阶段计划和执行工作结果的对外(指顾客)联络窗口:营销部。
5.8 项目组职责:5.8.1 确定顾客要求、需求及期望;5.8.2 确定顾客(内部和外部);5.8.3 确定小组成员每一部门代表方的角色和职责及工作;5.8.4 确定过程所需的工艺文件和作业程序及方法;5.8.5 新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各阶段工作审查;5.8.6 对所提出来的设计、性能要求和制造过程评定其可行性;5.8.7 产品开发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澄清及解决;5.8.8 确定产品成本、设计/开发进度、交付(提交)时间及其它必须考虑的限制条件;5.8.9 决定所设计/开发及交付(提交)的产品是否需要顾客或分承包方协助。
广州三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品质管理系统文件1.目的通过产品过程开发与策划,导入新型机种的有效生产,以滿足顾客需求;并以最低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在产品/过程导入的早期进行全面策划,使策划的结果更加完善。
2.适用范围适用于广州三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签约的或指定的供应商引进的新型产品/改型产品以及产品过程的策划和量试活动。
3.术语及定义过程策划——一种结构化方法,用来确定能够制造使顾客满意的产品所需要的策划过程,以及对生产所需资源如工装、设备、工艺、方法、人员和存储运输等进行策划规定,确保制造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CFT——Cross Functional Team(跨功能小组):特定的产品开发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4.实施事项4.1定点前活动⑴本公司的采购部门主导与品质保证部门进行产品定点策略会议参与选定产品项目的先期采购过程,以制定和理解采购定点过程⑵目前进行交易的供应商,本公司按照供应商管理规定及供应商质量历史记录(供应商月度&年度评价表或其他记录)进行供应商的选定。
⑶供应商提交初期的工程流程图、设备清单、分供方清单、初始PFMEA等的报价基础资料及产品BOM表。
⑷采购定点按照品质、价格、纳期、服务的评价原则、按以上的3项内容及现场审核的结果综合评价来决定。
⑸APQP流程图见附件一。
4.2计划与定义⑴ APQP启动会议在获得新产品开发过程通知或采购定点通知后,供应商根据顾客提供的新机种开发进度表召集相关人员召开APQP启动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为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避免晚期更改、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会议中确定CFT小组成员、并选出项目小组负责人负责监督策划过程(策划循环中小组负责人轮流担任可能更为有利)、确定每个代表的角色和职责确定顾客—内部和外部确定顾客的要求(如适用、适用AIAG APQP附录B所述的QFD)确定小组职能及小组成员,那些个人或分供方应被加入到小组,哪些可以不需要。
新设备工装和设施开发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和生产效率,迫切需要更新和发展新设备、工装和设施。
本文将提出一个针对公司的新设备、工装和设施开发计划,并详细介绍其具体内容。
二、目标和意义1.目标:通过开发新设备、工装和设施,提高生产效率、品质和员工工作环境,进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2.意义: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员工满意度,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计划内容1.设备开发计划a.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同类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状况,确定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b.技术研发:组建开发团队,制定开发计划和时间表,进行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
c.设备制造:根据技术研发结果,选择合适的制造商进行设备制造。
d.设备测试和调试:对新设备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e.设备推广和培训:制定推广计划,对员工进行相关设备操作培训。
2.工装开发计划a.工艺流程分析: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确定需要开发的工装类型和功能。
b.技术研发:组建开发团队,设计和制造符合工艺流程需求的工装。
c.工装试验和优化:对设计的工装进行试验和优化,确保工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工装制造:将优化后的工装进行制造,确保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e.工装应用和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工装使用培训,确保工装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3.设施改善计划a.环境评估:对公司现有设施进行评估,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需求。
b.设施规划和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设施改善的规划和设计方案。
c.设施建设:选择合适的建设团队,进行设施改善项目的建设和改造。
d.设施验收和维护:对建设完成的设施进行验收,并制定维护计划,确保设施的良好运行。
四、计划实施和管理1.计划实施:根据计划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资金调配:根据计划的需求和优先级,合理调配资金,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
3.项目管理: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工作计划设备工作计划范文六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备工作计划6篇,欢迎大家分享。
设备工作计划篇1一、目标建立设备管理体系,逐步实现计划维修,提高设备效率;最终实现全面计划维修,设备零故障,设备效率接近100%。
二、现状1.维修人员不足,现有维修人员熟练工4人,学徒工2人,现有设备252台,平均每人42台,平均每个熟练工63台;同时,维修人员兼顾技改工作,维修压力极大。
2.设备改造情况,临时改造较多,重复改造频繁,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给本不充分的维修人员造成极大压力。
3.车间编号混乱,如现有车间编号有老5车间、新5车间等,为设备资料归档整理带来不便。
4.资料缺乏,现有设备维修记录仅有维修设备名称,生产记录对设备管理体系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较多旧设备缺乏说明书、备品备件清单等资料。
同时由于工艺不断改进,导致设备更新快,设备更新同时,资料更新受人力限制无法保证及时更新,造成设备管理进一步混乱。
5.设备调拨情况,设备调拨频繁,但缺乏相应记录与管理条例。
6.维修情况,设备维修目前完全被动维修,设备巡检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设备没有定期检修时间。
7.维修现场卫生,机修室物品摆放混乱,维修现场混乱。
8.工具,工具摆放混乱,工具借用缺乏相关记录,未经同意私自取用工具现象严重。
9.部门内部沟通情况,缺乏沟通,当班未完成工作下一班没有继续进行的情况较多。
10.部门间沟通情况,多数采用口头沟通,尤其对于需要停产进行维修的情况没有相应依据。
11.考核情况,缺乏量化考核,工作量、工作质量与工资不成比例;维修人员普遍工资较生产工人偏低。
12.监督情况,对于内部,中、夜班缺乏监督;对于外部,缺乏对设备规范操作、设备卫生等与设备相关方面的监督。
13.设备事故情况,对于设备事故,没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事故发生后没有组织相关人员通报事故发生原因、发生过程、杜绝类似情况发生的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