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和工装的配置与计划表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APQP项目清单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组长:QR-00-0QR-00-0QR-00-0市场调查表-营销功能QR-01-01市场调研报告-营销功能APQP产品建议书顾客名称:市场营销计划-营销功能计划周期:APQP会议记录QR-03-01APQP项目负责人任命书QR-03-02APQP项目开发时间进度制订(项目组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总经理):QR-04-01APQP项目小组成员职责分配表QR-04-02APQP工作保证计划(项目责任矩阵表)第一阶段:计划和项目确定日期:年月日APQP产品责任书项目编号:APQP可靠性和质量目标及标准分析、环保要求日期:年月日APQP初始材料清单及价格表QR-1-04APQP初始零件清单及价格表QR-1-05APQP外协件提交批准要求供方名称:表单流程:需方→供方确认(影印留底)→需放代表→归入项目档案。
QR-1-06-01供方概况登记表-供方评价和选择送样通知书-供方评价和选择编号:送样通知书-供方评价和选择编号:早期供方名单-供方评价和选择APQP初始过程流程图日期:年月日项目编号:工序名称:APQP初始特殊特性清APQP初始材料清单APQP初始量具和试验设备清单APQP初始设备、工装清单APQP计划和项目确定-第一阶段审核表QR-1-13APQP工作保证计划(项目责任矩阵表)第二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日期:年月日APQP项目开发培训方案产品名称:项目编号:APQP-A-8样件-控制计划检查清单顾客或厂内零件号项目编号QR-2-01-03BAPQP顾客样品评审确认书评审日期:编号:顾客公司工程部确认章部长(签名):日期:QR-2-02APQP-A-2设计信息检查清单(新产品开发可行性评估表)QR-2-03APQP设备需求表(主要设备盘点清单)APQP工装需求表(工装盘点清单)APQP新增设备、工装和模具配置计划日期:APQP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APQP工装夹治具验收单APQP量具试验装备要求(主要量仪盘点清单)APQP新增量具、试验装备配置计划日期:APQP-A-3新设备、工装和试验装置检查清单QR-2-10APQP新产品成本预估表修订日期:QR-2-11-01APQP新产品成本预算报告产品名称:产品件号:APAP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客户名称:APQP小组可行性承诺顾客:日期: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可行性的考虑产品质量策划小组并不打算在进行可行性评价时面面俱到,但已考虑了以下问题。
机加工设备工装管理制度一、目的和意义机加工设备工装是指用于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辅助装置和工具,包括夹具、专用工具、刀具和测量工具等。
机加工设备工装的管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机加工设备工装的管理,确保其有效、安全地运用于机械加工过程中。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机加工设备的工装管理,包括夹具、专用工具、刀具和测量工具等。
三、工装管理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机加工设备工装的采购和配置工作;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机加工设备工装的维修、保养和库存管理;3. 操作人员负责机加工设备工装的使用和保管;4. 质量部门负责机加工设备工装的审查和验收。
四、工装采购与配置1. 客户需求确认后,生产部门根据工艺流程和制造要求制定相应的工装方案;2. 生产部门编制工装需求清单,并提供给采购部门;3. 采购部门按照生产部门提供的需求清单进行工装的采购;4. 采购到的工装需要进行验收,质量部门负责验收并确认是否合格;5. 合格的工装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编号和入库。
五、工装维修与保养1. 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不损坏工装;2. 发现工装有损坏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损坏或故障的工装进行维修或更换;4. 定期对工装进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5. 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工装的维修记录和保养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六、工装使用与保管1. 操作人员在使用工装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操作说明,并进行培训;2. 操作人员在使用工装中应保持工装的清洁和完整;3. 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更换、拆卸或修整工装;4. 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归还工装,并检查工装的完整性;5. 工装使用完毕后,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清洁、消毒和保管,并进行检查和登记。
七、工装验证与调整1. 工装使用前,需进行验证和调整,确保工装符合生产要求;2. 验证和调整工装应由专职人员进行,确保准确性和统一性;3. 工装验证和调整记录应进行保存,并能及时提供给相应部门查阅。
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1.目的确立生产设施、设备、工装模具的管理要求,建立工装管理体系,保证生产设施、设备的可靠、稳定和安全的运转,以保证满足过程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设施、工艺装备的管理和控制。
3.相关文件3.1《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程序》3.2《记录控制程序》3.3《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3.4《文件控制程序》4.职责4.1 技术开发科负责生产设施、设备、工装模具的规划和添置。
4.2 制造部设备科负责生产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及日常的管理。
4.3 制造部模修科负责生产工装模具的维护、检修及日常的管理。
4.4 制造部模具科负责新产品模具的开发。
4.5 制造部机加科负责自制工装模具的制造。
4.6 采购科负责生产设备的采购及工装模具及检具的外协加工。
4.7 管理科负责设施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
4.8 各使用部门负责设施设备的使用和日常保养。
4.9 管理科负责工作环境的管理。
5.工作程序5.1 场地、设施和设备的策划5.1.1 应用多方论证的方法,对新的产品,首先由技术开发科提出生产场地、设施、设备的增添规划,供论证小组进行论证。
论证时考虑到优化厂区的布局,适当的自动化,符合人的因素第一和人机工程原理能符合操作者与生产线的平衡,达到储存和库存水平周期量的要求水平,且能提高人的生产效率。
5.1.2 将以上要求结合到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的过程中去。
尽量减少材料的转移和搬运。
有效利用场地空间的增值,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来策划设施设备和场地规划。
5.1.3 对已生产老产品,由技术开发科、制造部、质量科、采购科共同在每年底对现生产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地总结。
针对生产过程中重复性高,质量不稳定,需改进工艺或需提高自动化水平的状况,探讨那些可改进之处。
从重复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方案。
5.1.4 由以上新产品和老产品二个方面汇总,决定当年设施、设备、工装模具采购和制造。
IATF16949:2016质量手册(B 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分发编号:001 使用部门:2017 年6 月1 日发布2017 年6 月1 日实施文件修订履历版本修订内容修订页次制/ 修日期TS16949-2009 A.0 版全面升级为IATF16949-2016B.0 B.0 版54 2017-6-1制定审核批准4.组织环境4.1了解组织及环境4.2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目 录章 节标 题识别的过程页码封面 0 目录 1-7 前言 8 颁布令 9 质量方针 10 企业概况11 1. 管理原则 11 2. 范围与应用 12 3.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12-13 14 14144.2.1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补充14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14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 补充144.3.2顾客特殊要求14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4-164.4.1组织应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164.4.1.1产品和过程一致性174.4.1.1.1 产品安全174.4.1.2 外包过程174.4.2 必要时175. 领导作用185.1 领导作用和承诺M1 领导作用185.1.1 总则185.1.1.1 企业责任185.1.1.2 过程效率185.1.1.3 过程所有者18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85.2 方针185.2.1 质量方针的制定185.2.2 质量方针的沟通18M1领导作用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185.3.1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补充185.3.2 产品要求符合性和纠正措施186. 策划18-19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8-196.1.1 确定需处理的风险和机会18-196.1.2 策划和处理方案18-196.1.2.1 风险分析18-196.1.2.2 应急计划18-19M2 策划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8-196.2.1 质量目标18-196.2.2 策划和实施18-19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的- 补充18-196.3 变更的策划18-1919 7. 支持7.1 资源197.1.1 总则197.1.2 人员197.1.3 基础设施S1 基础设施管理19-207.1.3.1 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19-207.1.4 过程和运行的环境207.1.4.1 过程运行环境- 补充20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20-227.1.5.1 总则20-22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7.1.5.1.1 测量系统分析20-22理7.1.5.2 测量溯源20-227.1.5.2.1 校准/ 验证记录20-2220-227.1.5.3 实验室要求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7.1.5.3.1 内部实验室20-22理7.1.5.3.2 外部实验室20-227.1.6 组织的知识20-22 7.2 能力22-2322-237.2.1 培训7.2.1.1 在职培训S3 人力资源管理22-23 7.3 意识22-237.3.1 意识- 补充22-237.3.2 员工激励授权22-23 7.4 沟通23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237.5.1 总则23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37.5.1.2 质量手册S4 文件记录管理237.5.2 创建与更新2424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控制7.5.3.2.1 记录的保存247.5.3.2.2 工程规范248. 运行258.1 运行策划和控制25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258.2.1 顾客沟通25C1 市场营销8.2.1.1 顾客沟通- 补充258.2.1.2 顾客沟通- 培训2525-26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C2 报价及项目确定8.2.2.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补充25-2626-27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C3 订单管理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26-27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C4 过程设计和开发27-288.3.1 总则27-288.3.2 设计开发的策划27-288.3.2.1 多方论证方法27-288.3.2.2 设计开发策划- 培训27-288.3.2.3 产品设计技能27-288.3.3 设计开发的输入27-2827-28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C4 过程设计和开发8.3.3.3 特殊特性27-288.3.4 设计开发的控制27-288.3.4.1 监测27-28 8.3.4.2 设计开发确认27-28 8.3.4.3 样件计划27-28 8.3.4.4 产品批准过程27-28 8.3.5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27-288.3.5.2 制造过程的设计输出27-288.3.6 设计开发的更改27-28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28-298.4.1 总则28-298.4.1.1 总则- 补充28-2928-298.4.1.2 供应商选择过程8.4.1.3 顾客提定的供货来源28-298.4.2 控制类型和程序28-2928-298.4.2.1 控制类型和程序- 补充S5 采购控制8.4.2.2 法律法规要求28-29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8-298.4.2.3.1 产品嵌入式软件28-298.4.2.4 供应商监测28-298.4.2.4.1 二方审核28-298.2.4.5 供应商开发28-298.2.4.5.1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28-298.4.2.5.2 供应商绩效开发28-298.4.3 外部供方信息S5 采购控制28-298.4.3.1 外部供方信息- 补充28-29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30-31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30-318.5.1.1 控制计划30-31C5 产品制造8.5.1.2 标准作业- 操作作业指导书和可视化标准30-318.5.1.3 作业准备验证8.5.1.4 停机后验证8.5.1.5 全面生产维护S6 设备管理30-31 30-31 318.5.1.6 生产工装和生产、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S7 工装管理31-328.5.1.7 生产计划32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C5 产品制造32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328.5.4 防护S8 产品防护32-338.5.5 交付后活动33C6 产品交付8.5.5.1 服务信息反馈34-35C7 顾客反馈处理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34--358.5.6 更改控制358.5.6.1 更改控制- 补充358.5.6.1.1 应急过程控制35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35-368.6.1 产品和服务放行- 补充35-368.6.2 全尺寸和功能试验35-368.6.3 外观项目35-36S9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验证和接收35-36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35-368.6.6 接收准则35-36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36-378.7.1 总则36-378.7.1.1 顾客特许36-37 8.7.1.2 不合格控制- 顾客规定的过程S10 不合格品控制36-37 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36-37 8.7.1.4 返工产品的控制36-37 8.7.1.5 顾客通知36-378.7.1.6 不合格品的处置36-378.7.2 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36-379. 绩效评价37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379.1.1 总则37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79.1.1.2 统计工具的识别379.1.1.3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379.1.2 顾客满意37-38S11 顾客满意度测量9.1.2.1 顾客满意- 补充37-389.1.3 分析和评价38-39M3 分析和评价9.1.3.1 优先级38-399.2 内部审核399.2.2.1 内部审核方案399.2.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39M4 内部审核9.2.2.3 制造过程审核399.2.2.4 产品审核399.2.2.5 内部审核员资格399.3 管理评审409.3.1 总则409.3.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40M5 管理评审9.3.2 评审的输入409.3.2.1 管理评审输入- 补充409.3.3 评审的输出409.3.3.1 评审输出- 补充M5 管理评审4010 改进41M6改进10.1 总则41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4110.2.1 处理4110.2.2 证据信息4110.2.3 问题的解决4110.2.4 防错4110.2.5 保修管理4110.2.5.1 顾客投诉及现场失效测试分析4110.2.6 预防措施41 10.3 持续改进4110.3.1 组织的持续改进4111.0 附件11.1 顾客特殊要求4211.2 组织架构图4311.3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4411.4 职能分配表4511.5标准条款及相关联的47程序文件11.6 过程绩效表48 11.7 过程关系图49 11.8 质量体系保证图50前言本质量手册依据IATF16949:2016 编制,本手册发布日期即为生效日期,按生效日期开始执行。
设备管理部年度工作计划表一、前言设备管理部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部门,其工作直接关系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设备管理部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旨在全面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
二、总体目标1.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维修和停机时间。
2.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设备保养、维修和更新改造的机制。
3. 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具体工作计划1. 设备保养维护(1)建立设备保养档案,完善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按时保养和维护。
(2)加强设备保养培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保养意识和技能。
(3)加强设备巡检,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及时维修,降低设备损耗。
2. 设备维修管理(1)制定设备维修管理规定,建立维修记录和台账,做到故障随时可查。
(2)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
(3)优化维修流程,提高设备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3. 设备更新改造(1)定期评估设备状况,确定设备更新改造的需求和计划。
(2)制定设备更新改造的项目计划和预算,争取经费支持。
(3)组织设备更新改造工程的实施,确保更新改造项目按期完成。
4. 安全生产管理(1)加强设备安全操作培训,保障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建立设备安全监测制度,加强设备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
5. 设备管理信息化(1)建立设备档案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快速查询。
(2)采用数据化手段进行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和评估,为设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推广应用智能化设备监控技术,提高设备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6. 人员队伍建设(1)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2)建立设备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3)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团队建设,提升部门整体工作效率。
公司办公室办公装备配置表
一、桌面设备
1.电脑:员工每人配备一台高性能电脑,配置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
等。
2.显示器:每个员工配备一个高清显示器,尺寸适中。
3.键盘与鼠标:每位员工配备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键盘和鼠标,以提高工
作效率。
4.打印机:每个办公室设备打印机,用于打印文件和报表。
二、办公用具
1.文件柜:为员工提供存放文件和办公用品的文件柜。
2.笔记本:每位员工分配一本笔记本,方便记录会议纪要和工作计划。
3.文具:提供各类写字工具、胶水、订书机等文具用品,确保员工工作
顺利进行。
4.订书机、打孔机:为员工提供办公必备用品,方便整理文件。
三、办公辅助设备
1.电话机:配备座机电话机,方便员工与外部联系。
2.摄像头:为便于远程会议,每个员工需要配备摄像头。
3.电话会议设备:提供电话会议设备,以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
4.投影仪:公司会议室配备投影仪,用于举办会议和培训。
四、其他设备
1.咖啡机:提供咖啡机,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工作休息和社交空间。
2.微波炉:为员工提供加热午餐和零食的设备。
3.饮水机:配备饮水机,确保员工随时可以获取干净饮用水。
4.健康椅: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椅,保护员工的健康。
以上是公司办公室的办公装备配置表,以此为基础,公司可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设备、模具、工装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以保障生产正常运行为基础,为降低采购成本和节约储备资金,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整体经营绩效,防止浪费并加强设备、工装\模具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管理。
2.0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模具\工装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管理及要求。
3.0术语3.1备品备件:在设备、工装\模具维修工作中,为缩短维修间隔期,根据设备、工装/模具的磨损规律和零件使用寿命,将设备、工装/模具中容易磨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这些事前按一定数量储备的零、部件,统称为备品备件,主要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类别:1、设备说明书、图纸、工装/模具图纸所列出的易损件;2、各种配套件,如:轴承、皮带、油封等;3、传递主要负载而自身又较薄弱的零件,如:联轴器、齿轮等;4、经常摩擦而损耗较大的零件,如:轴套、摩擦片等;5、受冲击负荷或反复载荷的零件;6、因设计结构不良而故障频率较高的零件;7、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环境下工作,易造成变形、腐蚀、破裂、疲劳的零件;8、须整体备用的电机、泵类等。
3.2焊接消耗品:焊接生产过程中容易消耗的辅助材料及工业品,如:焊丝、焊条、电极盖、定位销等。
4.0管理职责4.1保障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4.1.1保障部负责设备、工装/模具备品备件清单及焊接消耗品清单的编制及定期更新;4.1.2保障部负责组织制订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储备定额标准;4.1.3保障部负责监督、考核库房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储备备库情况;4.1.4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入库验收;4.1.5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使用情况的技术统计分析;4.1.6保障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选型及换型的技术确认;4.1.7保障部维修人员做好备品备件维修更换记录;4.2物流部4.2.1物流部负责按照《搬运、储存、防护管理程序》做好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仓储、防护等物资管理工作;4.2.2物流部负责向PMC计划中心提供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低储及高储预警;4.2.3物流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入库报检;4.2.4物流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的定期盘点工作;4.3PMC计划中心4.3.1PMC计划中心负责编制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并在K3系统中提出采购申请;4.3.2PMC计划中心负责跟踪、监督、考核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执行情况;4.4采购部4.4.1采购部负责安装需求计划及到货计划实施采购4.5生产部4.5.1生产部负责报修申请及做好相关记录4.6质保部4.6.1质保部负责备品备件及焊接消耗品更换后的产品质量跟踪及4M变化点管理工作;4.6.2质保部参与焊接消耗品的选型及换型;5.0参考文件无6.0工作流程内容6.1备库阶段6.1.1清单编制:1) 保障部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图纸、设备说明书、维修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设备备件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2) 工装管理员根据工装/模具图纸、易损件清单、维修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工装/模具备件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3) 焊接工艺员根据控制计划、技术消耗定额、更换记录技术统计分析结果编制焊接消耗品清单并制订高、低储备定额;4) 当工艺更改或其他原因导致备件清单变更,变更后清单需下发至PMC、库房,保障部管理员对更改后的物料进行评审处理,保证更改切换时间点为原备件库存为零。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1标段无砟轨道施工装备及物流组织汇报材料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2013年07月05日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一标无砟轨道施工装备及物流组织汇报材料一、概述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设备采用轨排框架法进行施工,设计采用时速350km/h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本段无砟轨道单侧全长70116m。
二、结构轨道排架针对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设计,其整体结构将应铺轨道组件合成为框架式,集工具轨、轨面高低调节器、轨向调节器、模板为一体,用60kg/m钢轨和型钢制造。
排架长度根据轨枕间距设计。
纵向联结使用改制型60kg/m钢轨夹板。
轨排各部尺寸和轨面高程按铺设60kg/m钢轨技术条件设计。
三、适用范围1、轨排适用各类双块式无砟轨道断面道床施工,满足铺设长轨的道床技术要求。
2、适用线路条件:线路平面R≥1000m(本段为9000),线路纵面 i≤30‰(本段为14.3‰)。
四、轨道排架技术要求1、轨排技术性能①排架轨距 1435±0.5mm②轨面调整量超高值0~105mm③轨向调整量左、右移动各35mm④铺设轨枕类型 60kg/m轨道双块式轨枕⑤铺设道床宽度 2800mm2、轨排铺设技术参数①接头轨缝宽度 6~10mm(取8mm)②接头钢轨错牙≤0.5mm③轨面高程、轨距、高低、水平、轨向等调整指标,执行技术规范。
2、轨排施工配置①本段配置方案按照路桥隧通用形式配置。
②桥32.6m梁轨排采用5个6500mm(Ⅱ型4个、Ⅰ型1个)+2对100mm轨接头组成。
③桥24.6m梁轨排采用3个6500mm(Ⅱ型2个、Ⅰ型1个)+1个5000mm(Ⅲ型)+1对200mm轨接头组成。
④桥梁计划2个工作面每天施工共8孔32m预制梁,计划投入2套轨排, 80个6500mm (Ⅱ型64个、Ⅰ型16个)+16对100mm轨接头组成,,4个5000mm(Ⅲ型)+8对200mm轨接头组成配合Ⅰ型、Ⅱ型完成24.6m梁施工。
如何制作精工零部件加工生产计划与控制表格篇一:生产计划与控制程序.文件编号:WDSP-0008文件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程序文件版本:第A0版变更通知:N/A 变更标记:N/A 首发日期:XX-12-29 作成:审核:批准:生产计划与控制程序1 目的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制造过程进行合理计划,有效利用资源与过程监控,确保产品根据客户合同或订单在合适的环境及安全状态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范围适用于所有本公司的半成品、成品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生产计划、过程监控、检验,包装及与之相关的物流,应急措施等管理。
3 术语BOM: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PO: Purchase Order 采购订单PMC: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ler 生产计划员4 职权职责生产部生产部对生产设备、人员及在现有工艺、设计要求条件下的生产计划、交付与进出货的及时性、质量、包装防护、工夹模设备保养维修、现场环境、作业员岗位技能培训等负责。
A.由生产部主管负责整个部门的规划,培训及正常运作和管理,部门间的协调等;B.生产部负责安全的直接监督、工艺流程控制以及生产设备等资源的日常管理和合理利用,生产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组织操作者按作业指导书、生产计划、工程流程等进行产品组装、调试,并对装配工序和产成品进行自检、互检和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维护,6S管理;要求作业员对各种物料及用具在各生产及物流环节都要进行状态标识。
生管A.生管负责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的制定,生产进度的监控,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出入库管理及其控制,各种设计、制造、物料、品质等问题的联络及解决,必要时召开生产协调会议;B.仓库负责采购物品的入库及状态标识和成品出货,负责盘点及物品的保存.参考《仓库管理制度》文件。
工程课工程课负责产品设计开发策划、设计开发及其标准化,向生管、品质、生产、业务、等部门提供相关的支持信息如工艺文件(加工、检验、装配等标准文件)、图纸规范、包装规范,测试检验、控制计划、技术标准等技术文件,并对采购、生产、检验、试验等过程中有关设计问题及图纸方面的处理,技术指导及培训;新产品开发设计及旧产品改善设计,并对设计开发过程中样件试做、试生产及其确认等,供方的设计开发/PPAP(如样件的承认)要求,组织设计开发小组进行全程跟踪和支持。
设备与工装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与工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资源,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设备与工装的使用、管理和维护,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和设备利用率,避免设备和工装的损坏和丢失,制定设备与工装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设备与工装管理的基本原则1. 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设备与工装管理机构,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
2. 专人管理:每台设备和工装应指定专人负责,并落实相应的岗位责任。
3. 分级管理:根据设备和工装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制定分类管理制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4. 定期检修:设备和工装的定期检修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应严格执行。
5. 完善配件管理:设备和工装的配件管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应建立健全配件管理制度。
6. 严禁私自改动:严禁任何人私自改动设备和工装的结构、参数及零部件,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7. 健全维修制度: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制度,明确维修流程和责任人,确保设备及时维修和故障排除。
三、设备与工装管理的主要内容1. 设备与工装的购置管理(1)拟购设备和工装需进行严格的需求调研和评估,形成购置计划,确保购置的设备和工装符合生产需要。
(2)设备和工装的采购应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供应商库,多渠道选购。
(3)拟购设备和工装需经过技术、质量、成本等方面的评审,确定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2. 设备与工装的领用管理(1)设备和工装的领用应提前办理领取手续,填写设备领用单或工装领用单,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领用。
(2)设备领用需进行设备验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配备相应的配件。
(3)工装领用需进行工装点验,确保工装完整并进行标识,方便使用和管理。
(4)设备和工装的领用人员应对领用设备和工装负责,并按规定使用和管理。
3. 设备与工装的保管管理(1)设备和工装应存放在专门的设备库房或指定的区域内,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防止灰尘、湿气、腐蚀等对设备和工装的损害。
1.目的本程序旨在通过对设备、工装、工具的综合管理和有效监控,使设备、工装管理过程缝合规定的要求;确保设备、工装、工具的运转状态满足产品生产要求。
2.适用范围2.1本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工装、工具的设计选型、购置(租赁或加工)、安装、验收、维护与保养、维修、封存、报废及其备件的管理控制。
2.2本程序所指生产设备、工装、工具的范围描述如下:2.2.1设备包括:(a)直接用于生产的焊装、涂装、总装等设备。
(b)实验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和监控的仪表器具等。
(c)间接用于生产的水、电、气等动力供应设备。
(d)用于设备维修的备件。
(e)用于物料装卸和周转的叉车等场内运输车辆。
2.2.2工装包括(a)用于生产过程的夹具、模具。
(b)用于生产或检验过程的检具。
(c)用于生产物料周转的运输料架和存储料架。
(d)用于生产线的辅助作业用的工作台等工位器具。
2.2.3工具包括(a)所有用于生产作业过程的通用工具。
如通用的喷气用喷枪、胶枪,拧紧用的扳手、气扳机、电动扳机、榔头等。
(b)专用工具。
3.职责3.1发展计划部是设备工装工具等资产管理的归口部门。
3.2采购中心负责设备工装工具的购置。
3.3工艺工程部是设备工装工具技术要求和方案的设计归口管理部门,所有涉及设备工装工具技术要求的方案都应有工艺工程部的确认后才能实施。
3.4制造中心生产部动力设备科是生产设备工装工具的综合管理归口部门。
3.5制造中心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生产部、质量部分别是本部门使用设备工装工具的实物管理部门。
4.图示流程无5.工作程序和要求5.1设备的管理按照《设备管理办法》实施。
5.1.1制造中心生产部动力设备科是生产设备的管理部门,按照设备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对设备的使用、运行检查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安装运行状态。
5.1.2制造中心生产部动力设备科对各部门设备的点检、保养、维修计划进行监控,确保设备按照计划得到有效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