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液压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247.50 KB
- 文档页数:6
溢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减压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流量控制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方向控制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的油封漏油B 机械操作的阀芯不能动作1、排油口有背压2、压下阀芯的凸块角度过大3、压力口及排油口的配管错误同上凸块的角度应在30°以上。
修正配管。
C 电磁阀的线圈烧坏1、线圈绝缘不良2、磁力线圈铁芯卡住3、电压过高或过低4、转换的压力在规定以上5、转换的流量在规定以上6、回油接口有背压更换电磁线圈。
更换电磁圈铁芯。
检查电压适切调整。
降下压力,检查压力计。
更换流量大小的控制阀低压用为1.0kgf/cm²,高压用为kgf/cm²回油口直接接回油箱,尤其是泄油(使用外部泄油)D 液控阀不会作动1、液控压力不足2、阀芯胶着,分解清理之,洗净3、灰尘进入,分解清理之,洗净液控压力为3.5kgf/cm²以上,在全开或中立回油阀须加装止回阀使形成液控压力。
分解清理之,洗净。
电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故障原因处置A 动作不良1、因弹簧不良致滑轴无法恢复至原位置2、阀芯的动作不良及动作迟缓3、螺栓上紧过度或因温度上升至本体变形4、电气系统不良更换弹簧。
1、洗净控制阀内部除去油中的混入物。
2、检查过滤器,必要时洗涤过滤器或更换液压油。
3、检查滑轴的磨耗情形,必要时须更换。
松开螺栓上紧程度(对角交互上紧) 检查插入端子部的接触状态,确认电磁线圈的动作是否正常,如果线圈断线或烧损时须更换。
B 磁力线圈噪音及烧损1、负荷电压错误2、灰尘等不纯物质进入3、电磁线圈破损,烧损4、阀芯的异常磨耗检查电压,使用适当的电磁线圈。
除去不纯物。
更换更换C 内部漏油大外部漏油1、封环损伤2、螺栓松更换再上紧液压机器其他故障及排除共振、振动及噪音故障原因处置A 弹簧与弹簧共振二组以上控制阀的弹簧的共振(如溢流阀及溢流阀、溢流阀及顺序阀、溢流阀及止回阀)1、将弹簧的设定压力错开,10kgf/cm²或10%以上。
液压常用公式计算液压系统是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力的一种技术。
在液压系统中,常用的公式主要包括压力公式、流量公式、功率公式以及压力损失公式等。
1.压力公式液压系统中,压力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常用的压力公式有以下几种:a.压力公式1:P=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施加在液体上的力,A表示受力面积。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液体在封闭容器中的压力。
b. 压力公式2:P = ρgh其中,P表示压力,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这个公式常用于计算液体柱的压力。
2.流量公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或孔口的液体量,常用的流量公式有以下几种:a.流量公式1:Q=A*v其中,Q表示流量,A表示管道或孔口的截面积,v表示液体的流速。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液体通过一些孔口或管道的流量。
b.流量公式2:Q=C*A*ΔP其中,Q表示流量,C表示流量系数,A表示管道或孔口的截面积,ΔP表示压力差。
这个公式常用于计算液压系统中通过阀门或节流装置的流量。
3.功率公式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的能量量,常用的功率公式有以下几种:a.功率公式1:P=Q*ρ*g*h其中,P表示功率,Q表示流量,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压力头。
这个公式常用于计算液压系统中液体的功率损失。
b.功率公式2:P=F*v其中,P表示功率,F表示施加在液体上的力,v表示液体的流速。
这个公式常用于计算液体在液压缸中的功率。
4.压力损失公式液压系统中,由于管道摩擦、节流装置等因素,会导致压力损失,常用的压力损失公式有以下几种:a.压力损失公式1:ΔP=f*(L/D)*(ρ*v^2)/2其中,ΔP表示压力损失,f表示摩擦系数,L表示管道长度,D表示管道直径,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液体流速。
这个公式常用于计算液体在管道中的压力损失。
b.压力损失公式2:ΔP=K*(ρ*v^2)/2其中,ΔP表示压力损失,K表示局部阻力系数,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液体流速。
液压计算常用公式溢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减压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流量控制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方向控制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电磁阀的保养及故障排除3、电磁线圈破损,烧损4、阀芯的异常磨耗更换更换C 内部漏油大外部漏油1、封环损伤2、螺栓松更换再上紧液压机器其他故障及排除共振、振动及噪音故障原因处置A 弹簧与弹簧共振二组以上控制阀的弹簧的共振(如溢流阀及溢流阀、溢流阀及顺序阀、溢流阀及止回阀)1、将弹簧的设定压力错开,10kgf/cm²或10%以上。
2、改变一方弹簧的感度。
3、使用遥控溢流阀。
B 弹簧及配管共振控制阀的弹簧与空气的共振(如排泄管露长的溢流阀,压力计内管及配管的共振)1、改变弹簧的感度2、管路的长度、大小及材质变更。
(用手捉住时,音色会改变时)3、利用适当的支持,使管路不致振动。
(用手捉住时,声音便停止时)C 弹簧与空气共振控制阀的弹簧与空气共振(如溢流阀、阀口的空气,止回阀口的空气等)将油路的空气完全排出D 液压缸共振因有空气引起液压缸的振动将空气排出。
尤其在仅有单侧进油时油封密封必须充分上油或涂上牛脂状之二硫化铜E 油流动的声音油流动的噪音、油箱、管路的振动如(1)溢流阀的油箱接口流出的油冲到油箱的声音(2)调整阀油箱口处有L形是的声音(3)二台泵的排出侧附近行使合流时的声音更换排油管路。
管路应尽可能使用软管。
流动安定后,方可使其合流。
F 油箱共振油箱的共鸣声1、油箱顶板使用较厚的铁板。
2、顶板与泵、电机之间再铺上一层铁饼内或橡胶。
3、泵、电机不装于油箱上方,而另外以橡皮管连接。
G 阀的切换声滑轴阀的切换声1、降低引导压力。
2、加上节流阀。
H 配管冲击声控制阀变换时,因压力急激变动致配管发出冲击声更换控制阀或管路,降低压力的急激变动,使用特殊轴塞。
如闭路满油阀的油路I 液控单向阀追击声液控单向阀的二次侧产生背压时的追击声1、消除二次侧的背压2、提高液控压力3、使用外部放泄的液控单向阀流量不足、压力不足1、泵没有排油详见泵的保养及故障排除A液压缸、液压马达等不规则之连动油温显著上升。
液压机的压力计算方法及公式
1.流体力学定律计算方法:根据流体力学定律,压力可以通过流体的
力和流体受力区域的面积来计算。
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P=F/A
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作用在流体上的力,A代表力作用的面积。
液压机中的压力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液压缸上的力和液压缸活塞面积来
计算压力。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力传感器测量液压缸上的力,然后将测
量得到的力值除以活塞面积,从而计算出液压机的压力。
2.压力计算公式及压力传递计算方法:液压机的压力会随着流体压力
传递而传递到被控制的工作部件上。
液压机的压力传递计算方法可以通过
以下公式计算:
P1×A1=P2×A2
其中,P1和P2分别代表液压机两侧的压力,A1和A2分别代表液压
机两侧的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压力传递关系,从而准
确地计算出液压机的压力。
3.流体静力学公式计算方法:液压机中的压力也可以通过流体静力学
公式来计算。
流体静力学公式为:
P=ρ×g×h
其中,P代表压力,ρ代表流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
液体的高度。
利用这个公式,可以根据液体的密度和液体所在位置的高度来计算液
压机的压力。
总结起来,液压机的压力计算方法及公式包括流体力学定律计算方法、压力计算公式及压力传递计算方法、流体静力学公式计算方法等。
根据不
同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液压机的压力。
常用液压设计计算公式液压设计计算是指根据液压原理和工作条件,对液压系统进行各种设计参数的计算。
常用的液压设计计算公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流量计算公式:流量是液压系统中液体通过单位时间内的体积或质量,常用的流量计算公式有:-液体通过管道的流速公式:v=A/t其中,v为液体的流速,A为液体通过的横截面积,t为流经该横截面的时间。
-流量公式:Q=Av其中,Q为液体的流量,A为液体通过的横截面积,v为液体的流速。
2.压力计算公式:压力是液体对单位面积的作用力,常用的压力计算公式有:-压力公式:P=F/A其中,P为液体的压力,F为作用在液体上的力,A为液体所受力的面积。
- 泊松公式:P=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高度。
3.功率计算公式:功率是液压系统中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的能量,常用的功率计算公式有:-功率公式:P=Q×P其中,P为液体的功率,Q为液体的流量,P为液体的压力。
-功率公式:P=F×v其中,P为液体的功率,F为作用在液体上的力,v为液体的流速。
4.流速计算公式:流速是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管道的速度,常用的流速计算公式有:-流速公式:v=Q/A其中,v为液体的流速,Q为液体的流量,A为液体通过的横截面积。
- 流速公式:v=√(2gh)其中,v为液体的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高度。
5.根据功率计算液压缸的力和速度:-液压缸力的计算公式:F=P/A其中,F为液压缸的力,P为液体的压力,A为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
-液压缸速度的计算公式:v=Q/A其中,v为液压缸的速度,Q为液体的流量,A为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
以上是液压设计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根据具体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液体的黏度、泄漏、阻力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更精确的设计结果。
活塞在缸体内完成全部行程所需时间:t=60V/Q(s)V=液压缸容积,l S=活塞行程m Q=流量L/min D=缸筒内径m D=活塞杆直径m活塞杆伸出时间:15∏D2S/Q活塞面積(cm2)A =πD2/4D:液壓缸有效活塞直徑 (cm)活塞速度 (m/min)V = Q / AQ:流量 (l / min)活塞需要的流量(l/min)Q=V×A/10=A×S/10tV:速度 (m/min)S:液壓缸行程 (m)t:時間(min)活塞出力(kgf)F = p × A=压力(mpa)×有效面积(cm2)=N(牛顿)F = (p × A)-(p×A) (有背壓存在時)p:壓力(kgf /cm2)A:面积(cm2)泵或馬達流量(l/min)Q = q × n / 1000q:泵或马达的幾何排量(cc/rev)n:转速(rpm)泵或馬達轉速(rpm)n = Q / q ×1000Q:流量 (l / min)泵或馬達扭矩(N.m)T = q × p / 20π活塞所需功率 (kw)P = Q × p / 612管內流速(m/s)v = Q ×21.22 / d2d:管內徑(mm)Q: L/min管內壓力降(kgf/cm2)△P=0.000698×USLQ/d4U:油的黏度(cst)S:油的比重L:管的長度(m)Q:流量(l/min)d:管的內徑(cm) 1Mpa=10kg/cm2 1升=10 6次立方毫米体积=底面积*高1公斤力=9.8牛顿管道内径计算:d≧ 4.61√Q/VQ-通过管道内的流量(L/min)V-管内允许流速(M/S)流速一般为(压力高管路短取3-6米每秒)液压缸工作时所需流量Q=Aυ式中 A——液压缸有效作用面积(m2);υ——活塞与缸体的相对速度(m/s)。
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时的速度之比:活塞在缸体内完成全部行程所需要的时间:t=15∏D2S /QD;缸筒内径,mQ:流量,;L/mind:活塞杆直径,mS:活塞行程,m液压缸通过流量:Q=V/tV;活塞一次行程中所消耗的油液体积,Lt;液压缸一次行程所需时间,min。
液压缸常用公式
F=P×A Q=A×V(S=σb/5)
F:理论推力(kg)P:工作压力(MPa)Q:泵流量(L/min)A:受压面积(cm2)V:活塞速度(cm/min)
D:缸筒内径(mm)N:电机功率(HP)η:液压泵的总效率δ:缸筒壁厚(mm)σb缸筒材料的抗拉强度(MPa)流体主要物理性质公式
G=mg
理想气体状态等温过程绝热过程
G:重力(N)m:质量(kg)g:重力加速度(m/s2):密度(kg/m3)V:流体体积(m3)
:流体体积压缩系数(m2/N):流体温度膨胀系数(1/℃):流体体积弹性模量(N/m2)
:运动粘度系数(m2/S):体积变化率P:绝对压力(Pa)T:绝对温度(K)
R:气体常数,N·m(kg·K);不同的气体R值不同,空气的R=287 N·m(kg·K)
:绝热指数;不同气体值不同,空气=1.4
P:压力差(Pa)t:温度的增值(℃)μ:动力粘度(Pa·s)。
常用液压公式
***********************流体力学部分************************
1.压力与力的关系
F p A = 211N Pa m
= 210.11/b a r M P a k g f c m =≈ 9.8/f N k g ≈ 2.流量
/()/q V t A s t A v ==⨯=⨯
3.液压功率
P p q =⨯
4.流量连续性方程
1122Av A v =
5.伯努利方程
2
tan 2p
v g h cons t ρ⨯++= 6.静压力方程
22ges st p p gh v ρ
ρ=++
ges p :静压力
st p :大气压
gh ρ:因液柱高度产生的压力(产生位能)
22
v ρ:背压(产生动能) 7.雷诺数
Re h
vd υ=
v :流动的速度(m/s )
h d :水里直径,圆形截面管道等于内径,其余用4/h d A U =
A :截面面积
U :截面周长
υ:动力学粘度(2/m s ) 临界雷诺数:Re cr h
cr v d υ=
Re Re cr <:层流
Re Re cr >:紊流
8.流量压差公式(薄壁小孔流量公式)
c c v c
d q A v C C A C A ===c A :收缩截面的面积
c v :截面处的流速
v C :速度系数,v C =ζ:局部压力损失系数,通常由实验得出,可查阅手册资料
c C :截面收缩系数,0
c c A C A =
0A :小孔的截面积
p ∆:小孔前后压力差 d C :流量系数,d v c C C C =
***********************动力原件部分************************
9.液压泵理论流量
t q Vn =
V :泵的排量
n :泵轴转速
10. 液压泵实际流量
t q q q =-∆
q ∆:由于泄露、压缩等损失的流量
11.液压泵输入功率
sr P T ω=
12.液压泵理论功率
t t P pq =
p :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
13.液压泵输出功率
sc t P pq pq p q ==-∆
14.泵机械效率
t m sr
P P η= 15.泵容积效率
sc V t t t
P pq q P pq q η=== 15.泵总效率
sc sc t V m sr P P P T ηηηω
=== *17.渐开线内、外啮合齿轮泵流量
22V q Kzm bn πη=
K :修正系数
z :齿数
m :模数
b :齿宽
低压齿轮泵推荐:22 6.666.66V K q zm bn πη==
高压齿轮泵推荐:2277V K q zm bn πη==
*18.摆线齿轮泵流量
2212()V q r r bn πη=-
1r :内转子轮廓长半径
2r :内转子轮廓短半径
n :内转子转速
b :齿宽
*19.双作用定量叶片泵流量
222[()]cos V R r q b R r Z n πδηθ
-=-- R :定子曲线长半径
r :定子曲线短半径
b :叶片宽度
δ:叶片厚度
θ:叶片倾角
Z :叶片数
*20.变量叶片泵流量
4Re V q bn πη=
R :定子半径
e :偏心距
b :叶片宽度
*21.轴向柱塞泵流量
2tan 4
V q d D zn π
γη=
d :柱塞直径 D :柱塞分布圆直径
γ:斜盘工作表面倾角
z :柱塞数
***********************执行原件部分************************
22.单杆活塞缸输出推力
1122()m F p A p A η=-
1p :无杆腔压力
1A :无杆腔活塞面积
2p :有杆腔压力
2A :有杆腔活塞面积
m η:缸的机械效率
23. 单杆活塞缸输出速度
V q v A
η= q :输入的流量
A :活塞面积
V η:缸的容积效率
*24.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排量
24V d ZmH π
=
d :柱塞直径
Z :柱塞数
m :内曲线段数
H :每个柱塞行程
25.液压马达转速
V q n V
η= 26.液压马达理论转矩
12t T pV π
=∆ p ∆:马达进油、出油腔的压差
V :马达排量
27.液压马达实际转矩
12m T pV ηπ
=∆
***********************辅助原件部分************************
1.油管内径计算
d =max q :管内最大流量
[]v :许用流速(通常吸油管道取0.5~1.5m/s ;压油管道取2.5~5m/s ;回油管道取1.5~2m/s )
当q ,[]v 的单位分别取L/min,m/s 时,上式可写为d = 2.油管壁厚计算
max 2[]
p d δσ≥ max p :管内最大压力
d :管道内径
[]σ:油管材料许用应力(可参阅有关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