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2
透析器分级标准一、膜材料透析器的膜材料是决定透析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膜材料的性质,透析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高分子材料透析器: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膜,如聚丙烯腈、聚砜等。
这类透析器的优点是生产工艺成熟、成本较低,但可能存在一些生物相容性问题。
2.生物相容性材料透析器:采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的膜,如纤维素、蛋白质等。
这类透析器的优点是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引起过敏反应,但成本较高。
二、膜孔径大小膜孔径大小是决定透析器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膜孔径大小,透析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低通量透析器:膜孔径较大,主要清除大分子物质和中分子物质,适用于一般性透析。
2.高通量透析器:膜孔径较小,能够清除更多的中小分子物质,适用于高效透析。
三、膜面积膜面积大小决定了透析效率,面积越大,透析效率越高。
根据膜面积大小,透析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标准面积透析器:膜面积适中,适用于常规透析。
2.增大面积透析器:膜面积较大,适用于大面积透析或需要提高透析效率的情况。
四、血液相容性血液相容性是指透析器与血液接触后产生的反应程度。
根据血液相容性,透析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良好血液相容性透析器:与血液接触后反应较小,不易引起凝血、过敏等不良反应。
2.一般血液相容性透析器:与血液接触后有一定程度的反应,可能存在凝血、过敏等风险。
五、血流量要求血流量大小直接影响到透析效果和效率。
根据血流量要求,透析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低血流量透析器:适用于血流量较低的患者,如老年人或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
2.高血流量透析器:适用于血流量较高的患者,能够提高透析效率和清除效果。
六、安全性安全性是评价透析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安全性要求,透析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一次性使用透析器:使用一次后即废弃,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2.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但需要注意消毒灭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孙治华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
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
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透析器分类:平板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流行标准平板型透析器,因透析器体积大,预充血量及残血较多,操作复杂,溶质及水的清除效果差,已被淘汰。
改良的小平析型,是由多层长方形透析膜重叠构成,血流阻力小。
与空心纤维透析器比较,压力耐受性差,预充血量多,破膜率高,清除率和超滤率低。
国内处均不使用。
蟠管型:蟠管型透析器:预充血量大,残血多,破膜率高,采用正压超滤且脱水效果差,20世纪80年代即已被淘汰。
吸附型透析器:Redy吸附型血液透析民标准血液稼析器不同,利用吸附筒人工肾将“废”透析液再生。
废透析液中溶质(尿素、肌酐、磷酸盐、钾、钙、镁)被含有活性炭、尿素酶、磷酸铬、水合氧化锆5层吸附筒所吸附,对毒物吸附作用大,临床应用较少。
中空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内径约200um,壁厚度不同,为10um左右。
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封裹外壳。
透析器上下各有二个管口,即血液与透析液的进口与出口。
这种透析器在国内处应用最多,优点是体积小而轻,血流阻力小,预充血量与残血理均少,超滤及溶质清除效果好,外壳透明,便于观察,缺点是空心纤维内容易凝血,空气进入纤维内不易排出,影响透析效果。
二、透析膜的分类及结构特征1、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得,基本结单位为葡聚糖,包括铜仿膜、铜胺膜、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及皂化纤维素酯膜,生物相容性较其它类型膜差,超滤系数小,但价格便宜,目前仍使用中。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孙治华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
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
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透析器分类:平板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流行标准平板型透析器,因透析器体积大,预充血量及残血较多,操作复杂,溶质及水的清除效果差,已被淘汰。
改良的小平析型,是由多层长方形透析膜重叠构成,血流阻力小。
与空心纤维透析器比较,压力耐受性差,预充血量多,破膜率高,清除率和超滤率低。
国内处均不使用。
蟠管型:蟠管型透析器:预充血量大,残血多,破膜率高,采用正压超滤且脱水效果差,20世纪80年代即已被淘汰。
吸附型透析器:Redy吸附型血液透析民标准血液稼析器不同,利用吸附筒人工肾将“废”透析液再生。
废透析液中溶质(尿素、肌酐、磷酸盐、钾、钙、镁)被含有活性炭、尿素酶、磷酸铬、水合氧化锆5层吸附筒所吸附,对毒物吸附作用大,临床应用较少。
中空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内径约200um,壁厚度不同,为10um左右。
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封裹外壳。
透析器上下各有二个管口,即血液与透析液的进口与出口。
这种透析器在国内处应用最多,优点是体积小而轻,血流阻力小,预充血量与残血理均少,超滤及溶质清除效果好,外壳透明,便于观察,缺点是空心纤维内容易凝血,空气进入纤维内不易排出,影响透析效果。
二、透析膜的分类及结构特征1、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得,基本结单位为葡聚糖,包括铜仿膜、铜胺膜、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及皂化纤维素酯膜,生物相容性较其它类型膜差,超滤系数小,但价格便宜,目前仍使用中。
透析器结构及特性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
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的透析器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平板型、蟠管型和空心纤维型。
平板型、蟠管型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目前临床使用最多是空心纤维型透析器。
透析器清除溶质原理与机制:弥散、对流、吸附。
弥散: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效果比较好;对流:对中分子溶质清除效果比较好;吸附:吸附炎性介质、内毒素等。
小分子溶质 (< 500 D):尿素 (60 D),肌酐 (113 D),氯化钠(58.5 D),尿素(60 D);中分子溶质 (500 - 12 000 D):多肽(778D),多肽(1355 D),ß2-微球蛋白 (11800 D),菊粉(5200 D);大分子溶质 (> 12 000 D):蛋白质。
透析器是血液透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液透析交换溶质的场所,透析器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质量的优劣。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对于透析器的选择可能是最困难的任务。
从业人员必须懂得透析器的功能、膜的特性,选择最佳的透析器,使透析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透析器膜是透析成功与否以及透析是否充分的致关重要的因素,在透析过程中,许多作用同时发生,透析膜仅仅只是一种半通透性装置,它被设计来发挥弥散、对流和超滤等功能。
膜对溶质的截留分子量是由膜孔的结构和直径、膜厚度、血液和透析液的流体力学等来决定的。
截留分子量决定了通过膜的分子大小,如尿素氮、β2微球蛋白等,而特殊药物的清除率是则是由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内科处方医生和药师必须共同合作来决定膜的筛选曲线和每个病人的药代动力学。
透析器按膜的通透性分为低通量透析器、高通量透析器。
透析器的通透性同样与透析器对溶质清除能力有关。
大孔径透析膜常被称为“高通量”(high flux)膜,平均孔径为2.9nm左右。
小孔径的透析膜被称为“低通量”(low flux)膜,平均孔径为1.3nm。
从而中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低通量”(low flux)膜,而能较好的通过高通量”(high flux)膜。
常见透析器介绍范文透析器是一种用于肾脏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设备。
它通过人工方式模拟肾脏的功能,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并调节体内的电解质水平和酸碱平衡。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技术,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或者急性肾衰竭的患者来说,透析器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透析器的分类可以根据其操作方式以及功能来进行划分。
按操作方式划分,透析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血液透析器和腹膜透析器。
血液透析器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入到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交换的设备。
它主要由一个半透膜组成,血液经过这个半透膜时,通过渗透和扩散的方式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透析器内的透析液则通过对比差异,将体内缺乏的电解质补充到患者的血液中,以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腹膜透析器则是通过将透析液直接注入到患者的腹膜腔内,利用腹膜通过被动的方式将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腹膜透析器的使用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特殊技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或者家庭透析治疗。
按透析功能划分,透析器又可以分为短期透析器和长期透析器。
短期透析器是一种临时性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急性肾衰竭等需要临时治疗的患者。
这种透析器通常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快速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减轻肾脏负担。
长期透析器则是一种持续性的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慢性肾脏疾病等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这种透析器通常需要患者进行固定的透析治疗,每周三次或者每天一次,以保持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和排除废物和毒素。
透析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在选择透析器时,需要考虑到透析效果、设备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等因素。
总之,透析器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设备,对于肾脏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透析器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透析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血液净化技术透析器及膜面积的选择指南(2024)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利用透析膜的过滤作用,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从而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的选择及其膜面积的大小对于透析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时如何选择透析器及膜面积,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透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一、透析器的基本原理与类型透析器是血液透析的核心部件,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半透膜(透析膜)的过滤作用,将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与透析液进行交换。
透析膜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孔径和通透性,能够允许小分子物质如水、电解质和部分小分子毒素通过,而阻止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血细胞等通过。
根据透析膜材料的不同,透析器主要分为两类: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和合成膜透析器。
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具有较好的通透性,但生物相容性较差,易引起过敏反应;而合成膜透析器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透析器类型。
二、影响透析器选择的因素在选择透析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肾功能受损程度不同,对透析器的要求也不同。
轻度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选择通透性较好的透析器,而重度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则需要选择生物相容性更好的透析器。
患者的体重和循环血量:患者的体重和循环血量决定了透析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血液量。
对于体重较大或循环血量较多的患者,需要选择膜面积较大的透析器,以保证透析效果。
透析频率和时间:透析频率和时间也会影响透析器的选择。
对于频繁进行透析的患者,可以选择膜面积较小的透析器,以减少对循环血量的影响;而对于透析时间较长的患者,则需要选择膜面积较大的透析器,以保证透析效率。
三、透析膜面积的选择透析膜面积的大小是影响透析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膜面积越大,透析过程中血液与透析液的接触面积就越大,交换效率就越高。
然而,膜面积过大也可能导致血液在透析器中的流动阻力增加,影响透析效果。
透析器的分类及原理透析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帮助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以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根据其原理和结构的不同,透析器可以分为平板透析器和空心纤维透析器。
平板透析器是一种传统的透析器,由一个位于透析器内的平行安装的薄型平板组成。
这些平板上有许多微小的微孔,用于血液和透析液的交流。
当血液流经平板的一侧,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通过微孔进入透析液侧,而红细胞和其他有益成分则保留在血液侧。
透析液由透析器外部一侧流过,与血液进行交换并吸收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然后,通过透析器的另一侧,透析液排出体外。
平板透析器主要用于腹膜透析治疗。
空心纤维透析器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透析器类型,由成千上万个微小的、中空的纤维组成。
这些纤维可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连接到血液供应,另一部分连接到透析液。
血液和透析液通过纤维分开流动,并通过纤维壁进行交换。
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从血液侧穿过纤维壁进入透析液侧,而有益成分则保留在血液侧。
透析液在纤维壁上流动,并吸收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然后通过另一端排出。
空心纤维透析器中的纤维具有高度的微孔密度和大量表面积,因此能够更高效地进行物质交换。
空心纤维透析器通常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透析器的原理是利用体内和透析液之间的浓度梯度来推动废物和多余水分的交换。
在血液侧,废物、多余的水分和溶解在体内的电解质的浓度较高。
透析液侧的浓度则相对较低,使得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能够顺利交换到透析液中。
这种浓度梯度的形成,是通过透析液中特定成分的配置实现的,这些成分的浓度和组成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透析效果。
总结来说,透析器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的医疗设备。
根据其原理和结构的不同,透析器可以分为平板透析器和空心纤维透析器。
平板透析器由一个平板组成,通过微孔实现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的交换。
空心纤维透析器由许多中空纤维组成,通过纤维壁实现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的交换。
透析器的原理是利用浓度梯度促进废物和多余水分的交换,而透析液的浓度和组成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进行调整。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孙治华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
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
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透析器分类:平板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流行标准平板型透析器,因透析器体积大,预充血量及残血较多,操作复杂,溶质及水的清除效果差,已被淘汰。
改良的小平析型,是由多层长方形透析膜重叠构成,血流阻力小。
与空心纤维透析器比较,压力耐受性差,预充血量多,破膜率高,清除率和超滤率低。
国内处均不使用。
蟠管型:蟠管型透析器:预充血量大,残血多,破膜率高,采用正压超滤且脱水效果差,20世纪80年代即已被淘汰。
吸附型透析器:Redy吸附型血液透析民标准血液稼析器不同,利用吸附筒人工肾将“废”透析液再生。
废透析液中溶质(尿素、肌酐、磷酸盐、钾、钙、镁)被含有活性炭、尿素酶、磷酸铬、水合氧化锆5层吸附筒所吸附,对毒物吸附作用大,临床应用较少。
中空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内径约200um,壁厚度不同,为10um左右。
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封裹外壳。
透析器上下各有二个管口,即血液与透析液的进口与出口。
这种透析器在国内处应用最多,优点是体积小而轻,血流阻力小,预充血量与残血理均少,超滤及溶质清除效果好,外壳透明,便于观察,缺点是空心纤维内容易凝血,空气进入纤维内不易排出,影响透析效果。
二、透析膜的分类及结构特征1、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得,基本结单位为葡聚糖,包括铜仿膜、铜胺膜、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及皂化纤维素酯膜,生物相容性较其它类型膜差,超滤系数小,但价格便宜,目前仍使用中。
透析器的种类及特点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孙治华
血液透析(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在透析膜的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借助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
以达到清除毒素和体内潴留过多的水分,同时补充体内所需的物质。
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根据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
透析器分类:
平板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流行标准平板型透析器,因透析器体积大,预充血量及残血较多,操作复杂,溶质及水的清除效果差,已被淘汰。
改良的小平析型,是由多层长方形透析膜重叠构成,血流阻力小。
与空心纤维透析器比较,压力耐受性差,预充血量多,破膜率高,清除率和超滤率低。
国内处均不使用。
蟠管型:蟠管型透析器:预充血量大,残血多,破膜率高,采用正压超滤且脱水效果差,20世纪80年代即已被淘汰。
吸附型透析器:Redy吸附型血液透析民标准血液稼析器不同,利用吸附筒人工肾将“废”透析液再生。
废透析液中溶质(尿素、肌酐、磷酸盐、钾、钙、镁)被含有活性炭、尿素酶、磷酸铬、水合氧化锆5层吸附筒所吸附,对毒物吸附作用大,临床应用较少。
中空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空心纤维构成,纤维膜由不同膜材料制成,内径约200um,壁厚度不同,为10um左右。
空心纤维捆成一束,外由透明塑料制成封裹外壳。
透析器上下各有二个管口,即血液与透析液的进口与出口。
这种透析器在国内处应用最多,优点是体积小而轻,血流阻力小,预充血量与残血理均少,超滤及溶质清除效果好,外壳透明,便于观察,缺点是空心纤维内容易凝血,空气进入纤维内不易排出,影响透析效果。
二、透析膜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1、纤维素膜:由棉花加工而得,基本结单位为葡聚糖,包括铜仿膜、铜胺膜、纤维素膜、再生纤维素膜及皂化纤维素酯膜,生物相容性较其它类型膜差,超滤系数小,但价格便宜,目前仍使用中。
改良纤维素膜由纤维三葡萄糖的羟基衍化而来,包括改良型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双醛及三醛酸纤维素,表面涂层型纤维素膜(生物膜及聚乙二醇纤维素膜)及合成改良型纤维膜(血仿膜及合成改良纤维素膜)。
前者生物相容性有所提高,后者生物相容性好,但超滤系数不及合成膜。
2.合成膜: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由再生纤维素经亲水化处理后获得(亲水化可改变膜的表面电荷),膜的亲水化过改良了膜的性能及其物行相容性。
合成聚合物膜包括聚丙烯腈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聚砚膜、及乙基乙烯基甲醇膜。
合成膜生物相容性好,转运系数和超滤系数均较大,更薄,不仅可制成透析器,还可制成血液滤过器,是目前最常用的透析器。
三、透析膜的综合评价标准
1.清除率和超滤系数
清除率和超滤系数是透析器的两个主要功,也是评价透析膜质量的关键指标,清除率是指穿过血液透析器或血液滤过器的纯溶质。
常用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中分子物质如维生素B12,β2-微球蛋白作为评价透析器清除率的指标。
低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0-190ml/min,肌酐清除率160-172 ml/min,维生素B12清除率60-80 ml/min,几乎不清除β2-微球蛋白。
高通量透析器:尿素清除率185-192ml/min,肌酐清除率172-180 ml/min,维生素B12清除率118-135 ml/min,β2-微球蛋白透析后下降率为40-60%。
超滤系数:透析膜对水的清除能力,其大小决定脱水量,单位为ml/h.mmHg。
低通量透析器超滤系数为 4.2-8.0ml/ h.mmHg。
高通量透析器超滤系数为20-55ml/
h.mmHg。
2.透析膜面积:通常面积越大,尿素清除效果越好,但预充血量也越大,透析器面积<1.0m2 为小面积,1.0~1.8m2为中面积,>1.8m2为大面积。
3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包括许多方面,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补体激活的能力曾被作为判断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主要标准,有人认为生物相容性好的膜是“最小程度的引起接触透析膜的病人发生炎症反应的膜”,也有人认为应是“对补体无激活能力的表面”。
生物相容性是判定透析膜的主要指标。
目前临床上判断相容性的主要指标是检查透析15分钟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氧分压、补体C3a、C5a水平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