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思维导三年级英语(人教版)第一单元思维导图学习资料。
一、单词部分。
1. 文具类。
- pen(钢笔):这是一种常见的书写工具,用于书写文字。
例如:I have a blue pen.(我有一支蓝色的钢笔。
)- pencil(铅笔):可以用来画画、写字,铅笔芯比较软,容易修改。
如:My pencil is long.(我的铅笔很长。
)- pencil - box(铅笔盒):用来装铅笔、橡皮等文具的盒子。
例如:Open your pencil - box.(打开你的铅笔盒。
)- ruler(尺子):用于测量长度或者画直线。
如:Use your ruler to draw a straight line.(用你的尺子画一条直线。
)- eraser(橡皮):如果写错字或者画错图,可以用橡皮擦掉。
例如:I lost my eraser.(我弄丢了我的橡皮。
)2. 其他单词。
- crayon(蜡笔):主要用于画画,有多种颜色。
如:I like to draw with crayons.(我喜欢用蜡笔画画。
)- book(书):可以是故事书、课本等,是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物品。
例如:Read your book.(读你的书。
)二、句型部分。
1. 介绍自己拥有的文具。
- I have...(我有……)- 例如:I have a pen and a pencil.(我有一支钢笔和一支铅笔。
)- 可以在have后面加上多个文具名词,用and连接。
2. 询问对方是否有某物。
- Do you have...?(你有……吗?)- 肯定回答:Yes, I do.(是的,我有。
)- 否定回答:No, I don't.(不,我没有。
)- 例如:Do you have a ruler? Yes, I do.(你有尺子吗?是的,我有。
)三、字母部分。
1. 字母的书写与认读。
- 本单元可能涉及到的字母,如Aa, Bb等。
字:戴(不要忘写撇和点)(戴和带的区别、组词)、舞(中间四竖)民族不同上学路上穿戴不同成为好朋友语言不同民族服装、绚丽多彩学校美丽来到学校一举一动、可爱文明学生礼貌不同民族读课文树枝不摇了1、我们的民族小学文上课鸟儿不叫了读书认真蝴蝶不飞了窗外安静猴子跑来了同学们跳舞充满欢乐下课小动物看热闹让人羡慕古老的钟声点题边疆民族小学凤尾竹的影子词句训练:敬爱的老师、鲜艳的民族服装、高高飘扬的国旗、古老的铜钟、粗壮的枝干、洁白的粉墙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各民族之间有爱、团结多音字:劲、假、朝字形近字:耍(要)、装(妆)、察(査)、瓣(辩、辨、辫)、钓(钩)点题:花盛开、草地金色我装一本正经玩耍快乐生活弟假装打哈欠2、金色的草地草地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文发现留心观察花朵张开时金色,合拢时绿色 草地可爱 花朵有趣总结充满情趣一起睡觉 一起起床 反义词:张开—合拢词句训练成语:一本正经、引人注目感叹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多音字:似 字: 形近字:峰(锋、蜂) 峰的高与陡 让人发颤 不再犹豫爬峰之前 与爷爷对话 下定决心 充满自信 奋力向峰顶爬去 文 爬上了峰 登山的艰难 3、爬天都峰 一会儿攀着铁链, 一会儿手脚并用 “我”与爷爷互相道谢 爬上峰后 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爸爸赞扬这一老一小 句子训练:一会儿……,一会儿…… 词组:随风舞动、惹人注意、缕缕炊烟、满载而归 勤劳的槐乡孩子、一簇簇槐米 与槐树结伴 离不开……离不开……离不开 可入药 视槐米为宝贝 作染料 作用之大 4、槐乡的孩子 换学费文 早早起 爬上去 充满快乐采摘槐米 树上爬 钩刀削 弯腰捡 篮里赛 满载而归带笑入梦乡 明天只要晴天 又将投入劳动互相鼓励、战胜困难吃苦耐劳、以苦为乐一字多音、多义査字典解释词义我的发现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读读背背《小儿垂钓》积累古诗的习惯日积月累(看图了解诗意)语文园地一读读认认减一减识字的方法、词语的积累故事、图片展示台树立自信、收集资料的习惯邮票、小报……课余生活(综合性学习的延伸)口头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习作我的课余生活书面表达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PEP3三年级上册知识结构图Unit 1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重点为学生熟悉的学校教学用品,通过最简单日常交流,如Hello, Hi, What’s your name?等,融入英语交流环境。
学校、学习用品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三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英语,通过身边熟悉的物品融入英语学习,学生新鲜感强,学习欲望大。
教师通过物品的介绍,反复使用,创设孩子的英语学习环境。
Unit 2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身体部位的认识。
沿袭第一单元的对话内容,情境仍为学校,学生相互认识后,开始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朋友,此为A, B部分的Let’s talk,重点词汇为身体部位单词。
该类单词学生容易混淆,教师教学时应注意比较,巩固,强化单词的认读。
Unit 3三、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颜色类词汇。
本单元对话,掌握重点句型,How are you? 教师教学时,注意区分该句型与Nice to meet you. 的区别;颜色类词汇是学生日常能见到的,熟悉的,教学时,注意联系班级内有的物品,强化学生英语词汇与实物的联系。
Unit 4四、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动物名称。
本单元重点内容涉及到各类动物,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且与学生日常相关性较大,学生有话可说。
教学时,建议教师可以模拟动物园,听动物叫声,模拟动物秀等方式,形象教学。
Unit 5五、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重点是食物和饮料,就餐时的基本用语。
到西餐厅就餐,在肯德基、麦当劳盛行的今天,学生都很熟悉,但是用英文进行简单的就餐交流,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
教师教学时,模拟餐厅就餐,创设真实交流环境,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交流用语,学会用英语交流。
Unit 6六、教学内容本单元为三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以Sarah生日为主要情境,教学重点为数字单词和玩具、礼物单词。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建议数字是和学生日息相关的,实用性强,学生较熟悉1-10数字的英文说法,教师教学时,教授数字英语读法可较为简单;教学重点为训练学生听写数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重量单位的换算: ★1千克=1000克1千克是1个1千克; 1000克是1000个1克; 1千克又叫做1公斤。
第一单元重量单位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g )作单位。
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kg )作单位。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 )作单位。
生活中的重量知识:1克1千克 5吨小知识: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 ,我国简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 ),简写为M 或m ;其单位名称3重量单位的换算: ★1千克=1000克1千克是1个1千克; 1000克是1000个1克; 1千克又叫做1公斤。
克、千克的认识重量单位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g )作单位。
生活中的重量知识:1克1千克5吨目标: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 ,我国简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 ),简写为M 或m ;其单位名称4重量单位的换算:★1千克=1000克1千克是1个1千克;1000克是1000个1克;1千克又叫做1公克、千克的认识重量单位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g )作单位。
生活中的重量知识:1克1千克 5吨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对物体的轻重进行估5 重量单位的换算:★1千克=1000克1千克是1个1千克; 1000克是1000个1克; 1千克又叫做1公斤。
克、千克的认识重量单位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三年级1~3单元思维导图三上:1-8单元知识要点梳理郭学萍|徐璐三上: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
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思维导图思路:1.围绕学校特点展开。
2.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
第2课《花的学校》《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思维导图思路:围绕花的行动展开。
另外,把(很爱考)和修辞加上。
第3课《不懂就要问》《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思维导图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
三上: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第4课《古诗三首》本课描写了秋天的美丽风景,重点是朗读和理解古诗,领略秋天的美好风光,体会古诗包含的情感。
思维导图思路:每首诗一个分支,从、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展开。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本课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
重点是感受热爱自然的情怀,体会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思维导图参考:第6课《秋天的雨》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秋天的雨,重点是理解体会秋雨的美好,体会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思维导图思路:按照文章结构、颜色、气味、声音四个方面绘制。
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教材简析:这个主题来组织。
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森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张大,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知识结构图:第一单元不同民族的小学生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蒲公英盛开,草地变成绿色2、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带给我们快乐可爱的草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有趣的蒲公英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3、爬天都峰天都峰高、险、陡老爷爷和我互相鼓励爬上天都峰4、槐乡的孩子:从小离不开槐树槐米的用途:入药、做染料、交学费采摘槐米的经过——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日积月累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口语交际二、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趣。
学会本单元生字。
3、使学生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水平,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
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个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
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五、设计理念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教学中要增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教版语⽂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结构图⼈教版语⽂三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结构图⼀、教材概貌本册共有课⽂32篇,其中精读课⽂24篇,略读课⽂8篇。
以专题形式组成8个单元,依次是:多彩的⽣活、名⼈故事、⼼中的秋天、细⼼观察、灿烂的中国⽂化、壮丽的祖国⼭河、科学的思想⽅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童⽣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与第⼀学段不同的是,本册教材第⼀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多彩的⽣活”、“灿烂的中国⽂化”。
⼆、全册教学⽬标识字与写字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2、会使⽤字典,学习使⽤词典,有初步的独⽴识字能⼒。
开始练习⽤钢笔书写正楷字,⽤⽑笔描红。
3、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阅读1、在语⽂学习过程中,感受⽣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对⽣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然的思想的感情;认识中华传统⽂化的丰厚博⼤,激发学⽣民族⾃豪感;学习⾰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助⼈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能⼒的同时,启迪的思想,增强留⼼观察,善于思考的能⼒。
2、⽤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中不理解的地⽅提出疑问。
4、学习联系上下⽂,借助字典、词典和⽣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的作⽤。
5、初步把握⽂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6、开始学习略读,粗知⽂章⼤意。
7、积累课⽂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10篇(段)。
练习复述课⽂。
8、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习作1、留⼼周围事物,乐于书⾯表达,增强习作的⾃信⼼。
2、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的习作读给⼈听,与他⼈分享习作的快乐。
⼝语交际1、能⽤普通话交谈。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1单元解读Hello!一、单元主要内容本单元主要是以简单的打招呼、问候为主,这是学生初步接触英语的一个起始单元。
本单元主要分为A、B、C三个部分,A部分是以简单的基础知识为主,而B部分是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知识的难度,深层次的对一些知识进行记忆学习,有了前两部分的坚实基础,C部分做了一些文化方面的涉及,在学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主题下包含的思想内涵:1.简单的问候:Hello!\Hi!在简单的问候下,对自己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I’m…2.掌握基本的文具类单词。
二、单元A、B部分各承担任务本单元中Part A部分承担了为Part B部分做铺垫的任务,Part B部分是知识的升华部分,相对于A部分的内容,B部分在难易程度上有所差异。
1.单词:在A部分,单词以简单的文具类为主,在B部分中加大了单词的记忆难度。
2.句子:在A部分以简单的自我介绍为主,在B部分设计了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自我介绍,以及平时问候语的学习。
三、单元内容的知识结构动词(5个)open, close, show, carry, go单词名词(10个)book,school,sharpener,pen, pencil, ruler,pencil-case, eraser, bag, crayonWhat’s your name?Unit 1My name’s Chen Jie.句型 I’m Sarah.Bye\Goodbye\See you!Hello\Hi!本单元涉及到的是自我介绍,简单问候语,自我介绍及问简单候语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新知,本单元是作为重点来掌握。
本单元的重难点在于区分易混易错单词的掌握、简单句型的运用及动词短语的理解。
如pen,pencil,pencil-case,ruler,eraser,what’s your name ?open your pencil-case… .四、本单元选材的共性本单元是一致围绕自我介绍及简单问候语展开问候和交流:E g: Hello\Hi!I’m Sarah.What’s your name?My name’s Chen Jie.五、本单元知识结构基础知识训练有:Let’s learn; Let’s talk.生成训练内容有: Let’s play; Let’s chant; Let’s do; Let’s sing;Let’s check; Let’s make.感悟理解内容有:Culture; Story time.六、本单元需要突破的问题本单元需要突破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简单问候语进行打招呼,如何自我介绍,对于简单礼貌用语的掌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