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工艺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制氧站设备操作流程图1、先合上配电箱内所有电源开关2、合上空压机内的电源开关,观察自动检测是否正常后,按下空压机“运程”和“启动”按钮3、将冷干机上的转换开关,转到“ON”位置上。
制氧站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周期表维修周期检查及处理每天1、检查空压机工作室冷干机制冷温度表是否在绿区;2、检查制氧机转动阀程序是否正确。
(即在“间隔三”时间段完时,制氧机面板空气压力表,及时下降)。
3、检查各运行参数:温度、压力、浓度是否正确,并做好记录。
4、检查自动排水器运行是否正常。
每周1、检查空压机油位。
2、检查空压机进气过滤网的污染情况,并及时清洗,清洗五次后应更换新网。
每月1、检查冷干机自动排水器的功能。
2、检查冷干机冷媒液化器的冷凝表面。
每2-3个月检查冷干机的电器元件,管路,软管及螺丝固定的元件是否松动,并观察外部是否受损。
每六个月检查空压机、储氧罐、空气罐的安全阀。
每年上紧所有电气连接螺丝的控制线路接头。
初次启动24小时后检查空压机皮带的张力。
初次启动50小时后1、清洁冷干机自动排水器。
2、检查空压机、冷干机、主机的电源线及控制线路接头有松动现象。
初次启动200小时后1、空压机更换油过滤器。
2、检查制氧主机分配阀运动部位有无松动。
每500小时1、检查空压机皮带的张力。
2、清洁空气过滤器的滤芯。
每1000小时1、查空压机油冷却器和空气冷却器的污染状况。
2、更换组合过滤器内活性炭过滤芯。
3、制氧主机分配阀平面轴承加硅脂润滑剂。
4、检查空压机内:油气分离桶的油位标志,是否符合说明书中的规定。
每1500小时更换气控多级充瓶装置空气滤芯、活塞环。
每2000小时1、检查过滤器差压指针位置,是否接近红色区域,接近时应更换滤芯。
2、更换空压机油过滤器,并加满油。
每5000小时1、更换空压机油气分离滤芯。
2、给制氧主机分配阀阀体轴承加硅脂。
每8500小时更换空压机油1.目的本管理文件规定了设备维护管理的一系列要求,以保证各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设备高效、安全、节能运行,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需求。
中心供氧装置吸氧法技术操作流程(6分钟)【目的】1.规范氧气吸入法操作程序,使操作标准化、统一化。
2.为临床护士准确执行氧气吸入操作提供依据。
【范围】适用于氧气吸入患者,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仪表:仪表端庄,衣服整洁,修剪指甲,动作轻柔。
一、用物准备检查物品:处置车上层:治疗盘内备清水碗、纱布、棉签、流量表与氧气装置连接、一次性氧气管(根据患者病情备双鼻道吸氧管、鼻塞吸氧管、面罩吸氧管等),治疗盘外备手电筒、手消毒液、治疗单、用氧记录单。
处置车下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
(“已双人核对医嘱,所有物品均准备完毕,均符合要求。
”)二、核对:敲门,备齐用物推车入病室,携护理卡核对床头卡:1床,李莉,女,70岁,住院号123456。
推车至床旁(治疗车与床头桌呈45°),李老,你好,我是您今天的责任护士XX,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李莉。
我需要核对一下您的腕带,腕带在哪一侧手臂呢?右侧。
核对腕带,1床,李莉,女,60岁,住院号123456(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卡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三、评估:1.告知:您好,李老,由于您现在胸闷气短,我遵医嘱给您吸氧来缓解您的症状,您同意我为您进行操作吗?2.评估患者:您对导管过敏吗?不过敏。
您以前做过鼻部手术、近期鼻子有炎症或鼻外伤吗?没有。
速消手。
我先检查下您的鼻腔粘膜情况,请您头略后仰,手电筒查看(一手放于鼻部遮挡眼睛,另一手拿手电筒查看),您鼻腔有少许分泌物堵塞、鼻黏膜完好,无肿胀,鼻中隔居中无偏曲及鼻息肉。
手触捏鼻部,说:按着疼吗?不疼。
再看下双侧鼻腔通气情况。
(分别按住双侧鼻翼让患者出气,另一手背感觉气体)。
好的。
双侧鼻腔通气良好。
您现在需要去卫生间吗(帮助您准备便器吗)?不需要。
3.摆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您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3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以免病人足底触及床挡;床位不符合要求需调整)。
制氧系统详细流程
制氧系统详细流程:
①空气压缩:采用空压机将大气压空气压缩至所需压力;
②空气净化:通过分子筛、活性炭、冷凝器等装置去除水分、油雾、杂质;
③制冷:进入深冷分离器,利用膨胀制冷技术将空气降温至液态;
④精馏分离:液态空气在精馏塔内多次蒸馏,依据氮氧沸点差分离氧气;
⑤氧气提纯:通过吸附或膜分离技术进一步提高氧气纯度;
⑥储罐缓冲:将制得氧气暂存于储罐中,调节系统供需平衡;
⑦压力调节:通过减压阀将高压氧气减压至用户所需工作压力;
⑧气体检测:在线监测氧气纯度、流量、压力等参数,确保输出稳定;
⑨分配输送:通过管道或气瓶将氧气送至各用氧终端;
⑩安全保护:配备安全阀、报警器、紧急切断装置,防范泄漏、超压等风险。
Ф液态氧(杜瓦瓶)供氧方案
一、根据院方提供用氧量150M3/小时,相当于每天24瓶液态医用氧或600瓶40L 的气态瓶装医用氧。
二、应提供液态氧(杜瓦瓶)200L (宽60cm*高180cm )底座配有轮子)方便移动及操作。
三、汇流房间(300cm*700cm )配置:3-4瓶液氧(杜瓦瓶)组一套,以确保安全,稳定地为病区供氧。
四、免费提供的绝热气瓶液态医用的供气设备,负责安装、调试,指导使用。
五、利用汽车运输,一次可运10-30瓶,并负责装卸指定位置。
六、杜瓦瓶液体使用阀,用高压金属软管将杜瓦瓶液体阀所在管道与汽化器相连,由气化器输出压力(1.0mpa)一头连接在汇流排上,然后缓慢打开气体二级减压阀,转动调节螺旋杆将压力调节所需工作压力(0.1~0.6 Mpa 内任意调整),这样既能方便、稳定地用气,又能确保安全使用。
使用杜瓦瓶时,先确认连接好后,再打开液体使用阀,若气体压力达不到使用要求,可开增压阀,稍等几分钟压力会升高并达到使用要求。
其工作流程图: 六、制氧机房有二套10瓶气态氧气汇流排压力13~15Mpa ,汇流排减压后输出压力为0.4Mpa ,为了安全保障及应急,建议增加一套10瓶气态氧气汇流排直通分气缸。
低温液态氧
(杜瓦瓶
) 气化器 (1.0mpa ) 调节装置 (汇流排) (0.4mpa ) 分气缸
Ф。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介绍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适用于在医院将中心供氧站输出的氧气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手术室、抢救室、治疗室和各个病房终端处,供医疗使用。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气瓶分散供氧方式,具有使用安全、管理方便、经济效益好以及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等特点,是现代化医院必备的理想医用设备。
医用氧气气源应由主气源、备用气源和应急备用气源组成。
备用气源应能自动投入使用,应急备用气源应设置自动或手动切换装置。
医用氧气供应源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及组合:一、医用液氧贮槽供应源二、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三、医用氧气钢瓶汇流排供应源中心供氧系统主要技术参数:中心供氧系统流程图:一、医用液氧贮槽供应源医用液氧贮罐供应源应由医用液氧贮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等组成。
医用液氧贮罐供应源的贮罐不宜少于两个,并应能切换使用。
注:医用液氧贮槽作气源时,考虑主用和备用,通常配置两台液氧贮槽,一主一备。
目前,国内医院设置的液氧中心站通常采用两台低温液氧贮槽(一主一备。
工作方式:液氧通过汽化器汽化成气体后经管道送至分气缸再到各主道、副管道、支管道、直至终端用氧处。
(见上流程图)1、医用液氧贮槽用于储存低温(-183℃)液态氧的储存压力容器,俗称液氧罐,或液氧贮槽,为供氧系统提供液氧。
其结构为双层固定真空粉末绝热,内筒材质采用不锈钢,夹层为珠光砂(真空保温作用),外筒材质为优质碳素钢。
符合GB18442-2011《固定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和 GB150-2011《压力容器》的要求。
工作压力:1.6 MPa、0.8 MPa(压力可选)有效容积:2.85m3、3.5m3、5m3、7m3、8.5m3、10m3、15m3、20m3、30m3、40m3、50m3(容积选择根据医院规模定)液氧站为独立的建筑,最小建筑面积为50平方米,液氧罐、汽化器为露天设置,液氧站房应设置简易防雨、防雪、防静电、防雷电处理,周围设置不锈钢护栏。
使用的氧气质量符合GB8982-98的医用氧标准,满足中国药典2005版中关于“氧”的标准说明。
中心供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中心供氧是指通过中央管线将氧气输送到病房、手术室等医疗场所供患者进行吸入使用的一种气体输送方式。
中心供氧操作流程的规范和注意事项的遵守对于确保氧气输送的安全和有效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心供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检查气瓶储氧量,确保充足。
(2)检查氧气管线及连接器是否完好,无泄漏。
(3)检查氧气输送设备是否有损坏。
(4)检查气瓶阀门关闭状态。
2.接驳气瓶(1)拧松气瓶阀门保护帽,用专用扳手拧开阀门。
(2)通过专用压力减缓器将氧气从气瓶中降压到合适的水平。
(3)将降压后的氧气连接到中心供氧系统的入口。
3.操作设备(1)打开氧气开关,检查系统的工作状态。
(2)检查氧气流量计的刻度是否清晰,调整合适的氧气流量。
(3)核对下一使用病房或手术室的氧气需求,设置对应的氧气流量。
4.就位使用(1)将输氧装置连接到氧气输出口,确保连接牢固。
(2)在患者面罩或鼻导管上清理、消毒,并确保密封良好。
(3)将面罩或鼻导管戴在患者口鼻部位,调整至舒适的位置。
(4)确保氧气输送顺畅,观察患者的吸氧情况。
二、注意事项1.安全性(1)操作人员需穿戴专业防护服装和手套,避免氧气泄漏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2)操作人员需定期检查气瓶和管道的阀门、连接器是否正常,避免泄漏。
(3)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了解氧气使用和安全事故处理的知识。
2.环境(1)中心供氧设备应放置在通风良好,防尘、干燥的地方,避免灰尘和湿气进入管道。
(2)设备应远离任何火源或可燃物品,避免火灾事故。
3.氧气流量(1)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设置氧气流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2)长时间高浓度的氧气吸入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慎重设定氧气浓度。
4.氧气面罩或鼻导管(1)面罩或鼻导管应定期更换或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使用面罩时,应确保面罩与患者面部的贴合度,避免氧气泄漏。
5.监测患者吸氧情况(1)定期观察患者的吸氧情况,包括呼吸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操作流程一、系统设备准备1. 检查供氧系统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氧气发生器、储氧罐、管道连接等。
2. 确保设备无任何泄漏或损坏,并检查氧气压力是否充足。
3. 检查供氧系统的电源是否正常,并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二、病患准备1. 确认病患需要氧疗,并了解其具体氧气流量需求。
2. 为病患选择合适的氧气接口,如面罩、鼻导管等。
3. 检查病患的氧气接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并消毒。
三、供氧系统操作流程1. 打开氧气储氧罐的阀门,并调整出气压力适合病患需求。
2. 将氧气管道与病患的氧气接口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 调整氧气流量计的表盘,使氧气流量达到病患所需。
4. 为病患戴上合适的氧气接口,并确保接口与病患的面部或鼻孔紧密贴合。
5. 观察病患的呼吸情况和氧气供应是否正常,确保氧气流量符合医嘱。
6. 定期检查氧气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储氧罐的氧气储量和氧气压力。
7. 如有需要,根据病患的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并重新检查氧气接口的贴合情况。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设备和病患的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氧气接口。
2. 注意供氧系统的安全,避免氧气泄漏或过高的氧气压力。
3. 如有紧急情况或设备故障,及时停止供氧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4. 在操作过程中要与病患进行沟通,了解其舒适程度,并根据其反馈及时调整氧气流量。
总结:医用中心供氧系统操作流程的关键是设备准备、病患准备以及供氧系统的操作流程。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设备和病患的卫生,并确保供氧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要与病患进行沟通,根据其反馈及时调整氧气流量。
通过正确操作和细致关怀,医用中心供氧系统能够为病患提供稳定、安全的氧气供应,帮助其恢复健康。
医用气体系统流程第一章医用气体系统流程图第二章中心供氧系统一、中心供氧站1.医用制氧机供氧站房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原料空气:由空气压缩机提供,符合制氧机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
空气净化系统:由专用空气储罐、过滤器、空气纯经干燥机组成。
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和微量乙炔及其它杂质,为制氧系统提供纯净干燥的原料,保证了系统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
制氧机的主要组件:由吸附塔、阀门、仪表、控制系统和管路等组成,经过变压吸附的作用,实现氧氮分离,系统中设置两个附塔一塔吸附产氧,一塔脱附再生,循环交替,连续产出氧气。
氧气净化增压系统:由增压机、氧气储罐及控制系统组成,经过除菌、除尘过滤器后输出符合医用标准的氧源。
备用氧系统:由汇流排、氧气钢瓶及仪表组成,确保用户的不间断用氧要求。
医用制氧机是运用"PSA"变压吸附原理,分离空气生产高纯医用氧气的高科技产品。
经过纯化干燥处理的压缩空气进入吸附塔底部,塔内装填沸石分子筛,在变压吸附的作用下,实现氧氮分离。
由于该分子筛选择吸附氮气的特性,氮在沸石分子筛内被吸附,氧在气相中得到富集,作为产品输出。
本系统设置两个吸附塔,一塔吸附产氧,一塔脱附再生,循环交替,连续生产氧气。
医用制氧机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289-1998的要求,完全满足各类医院自己制取氧气,可为医疗、保键部门提供可靠的氧气,如集中供氧,高压氧舱及氧吧等用氧。
技术特点压缩空气配置了空气纯化干燥处理设备。
洁净的空气,有利于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采用新型气动截止阀,启闭速度快,无泄漏,使用切换寿命长,能满足变压吸附工艺频繁使有,可靠性高完善的流程设计,新型分子筛的选用。
采用制氧新工艺,不断优化装置设计,降低能耗和资本投资。
设备结构设计紧凑,减少占地面积。
设备性能稳定,采用PLC控制,可实现全自动操作,年运行故障低。
氧气产量和纯度可在适当范围内调节。
0米标高和80%的相对湿度为设计基准。
中心供氧操作流程中心供氧是指通过中央供氧系统将氧气输送到患者体内,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或提供辅助呼吸氧气。
这一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医院内的各个科室。
首先,操作人员需要检查中央供氧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压力表,确认氧气瓶内压力是否在工作范围内。
然后,打开中央供氧阀门,确保氧气畅通供应。
接下来,操作人员需根据医嘱设置合适的氧气流量和浓度。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指导,将氧气流量调节到适当的范围,一般为1-15升/分钟。
同时,选择合适的气源途径,有嘴鼻、面罩和呼吸机等多种选择。
然后,操作人员需要连接输氧装置。
打开中央供氧装置的警示阀,连接输氧管道到设备的氧气接口或氧气开关上。
确保氧气管道连接牢固,气密性良好。
如果使用面罩,应选用合适尺寸的面罩,并将其与氧气管道连接。
之后,操作人员需要使用氧气设备治疗。
将面罩或嘴鼻适当地戴在患者鼻孔和口腔上,调整装置位置,使其适应患者的脸部形状和舒适度。
呼吸机治疗时,根据医生设定的参数进行操作。
最后,操作人员需要关闭中央供氧设备。
在结束治疗后,将氧气流量调零并关闭氧气开关。
断开输氧管道连接,将设备复位,关闭中央供氧阀门。
在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消毒要求,确保氧气设备和输氧装置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其次,操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反应,及时记录患者使用氧气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和浓度。
另外,在使用氧气设备时,要注意周围环境是否存在火源,防止氧气爆炸的危险。
总之,中心供氧操作流程涉及到中央供氧设备的开启与关闭、设置氧气流量和浓度、选择合适的气源途径、连接输氧装置以及使用氧气设备治疗等步骤。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确保患者得到准确、安全、有效的氧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