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弧长和扇形面积》优质课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10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课题弧长和扇形面积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弧长公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等分圆周的方法,体验弧长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抽象、理解、概括、归纳能力和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通过图形的转化,体会转化在数学解题中的妙用.重点: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准确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 难点:运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计算比较复杂图形的面积.教具:(实验器材)白板、三角板、圆规教学方法:互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总结性训练类比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弧长:圆的面积:扇形面积:课后反思:本节课从复习圆周长公式入手,根据圆心角与所对弧长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弧长公式.后又用类比的方法,推出扇形面积,两个公式的推导中,都渗透着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思想,再由学生比较两个公式时,又很容易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知识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拴着一条长3m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一只羊,问:(1)这只羊的最大活动面积是多少?(2)如果这只羊只能绕过柱子n°角,那么它的最大活动面积是多少?问题2 制造弯形管道时,经常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这就涉及到计算弧长的问题.如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计算AB的长吗?求出弯道的展直长度.【教学说明】通过这样两个实际问题引入有关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从而引入课题。
同时,这也是本节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探索弧长公式思考 1 你还记得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圆的周长可以看作多少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弧长?由此出发,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多少?分析:在半径为R的圆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为:C=2πR,则:圆的周长可以看作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1/360·2πR=πR/180;2°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2/360·2πR=πR/90;4°的圆心角所对弧长是:4/360·2πR=πr/45;∴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l=nπR/180;由此可得出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l=nπR/180.【教学说明】①在应用弧长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n的意义,n表示1°圆心角的倍数,它是不带单位的;②公式可以按推导过程来理解记忆;③区分弧、弧度、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也不一定是等弧,而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可能是等弧.小练习:①应用弧长公式求出上述弯道展直的长度.②已知圆弧的半径为50cm,圆心角为60°,求此圆弧的长度.答案:①500π+140(mm) ②50π/3(cm)2.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如图,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思考2 扇形面积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并回答)从扇形的定义可知,扇形的面积大小与扇形的半径和圆心角有关.扇形的半径越长,扇形面积越大;扇形的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越大.思考3若⊙O的半径为R,求圆心角为n°的扇形的面积.【教学说明】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目的是引导学生迁移推导弧长公式的方法步骤,利用迁移方法探究新问题,归纳结论.小练习:①如果扇形的圆心角是230°,那么这个扇形的面积等于这个扇形所在圆的面积的23/36.②扇形面积是它所在圆的面积的23,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240°;③扇形的面积是S,它的半径是r,这个扇形的弧长是:2S/r.【教学说明】这几个小练习是帮助学生理解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加深对公式以及扇形面积和弧长之间的转化关系的记忆.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教材112页例2)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半径为0.6m,其中水面高0.3m,求截面上有水部分的面积(精确到0.01m2).解:连接OA、OB,作弦AB的垂线OD交AB于点C.∵OC=0.6,DC=0.3,∴OD=OC-DC=0.3在Rt△OAD中,OA=0.6,OD=0.3,由勾股定理可知:AD=0.33;在Rt △OAD中,OD=1/2OA.∴∠OAD=30°,∠AOD=60°,∴∠AOB=120°.-S△OAB=0.12π-12×0.63×0.3≈0.22(m2).∴有水部分的面积为:S=S扇形OAB例2如图,⊙O1半径是⊙O2的直径,C是⊙O1上一点,O1C交⊙O2于点B,若⊙O1的半径等于5cm,AC的长等于⊙O1周长的110,则AB的长是cm.分析:由AC的长是⊙O1周长的1/10可知:∠AO1C=36°,∠AO2B=2∠AO1B=72°,O2A=5/2,∴AB的长l=72π/180×5/2=π.【教学说明】例1是求弓形面积,弓形面积是扇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差或和,因此掌握了扇形面积公式,弓形面积就迎刃而解了,例2是结合弧长公式和圆有关知识进行求解.可由学生合作交流完成.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完成教材第113页练习3个小题.【教学说明】这几个练习较为简单,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再予以点评.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吗?你会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吗?【教学说明】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回顾,完善认知.。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4.4弧长和扇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2、内容解析和扇形面积”,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是与圆有关的计算中的两个常用公式,应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可以计算一些与圆有关的周长和面积,也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这两个公式也为圆锥侧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了基础。
弧长公式是在圆周长公式的基础上,借助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来,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圆面积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扇形面积公式,进而通过弧长公式表示扇形面积。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并会计算弧长、扇形的面积。
(2)在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中,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及类比的数学思想。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理解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圆周长的3601,所对的扇形面积等于面积的3601;能够发现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和扇形面积都是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n 倍;能利用弧长表示扇形面积,并能利用公式计算弧长和扇形面积。
达成目标(2)的标志:弧长和扇形面积公示的推到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弧长与扇形圆周长,扇形面积与圆面积都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计算弧长和扇形面积的问题转化为求圆周长和圆面积的一部分来解决,并在此过程中体会转化、类比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进而达成目标。
三、教学问题诊断解析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能够感知到弧长和扇形面积分别与圆周长和面积有关,但是对于公式过程中圆心角的作用不易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特殊情况进行引导:先知道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即圆的周长;然后的180°、90°、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最后探索n °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并通过n °圆心角与1°圆心角的倍数关系得出弧长公式。
人教版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优质教案(共两篇)第1课时教学内容24.4弧长和扇形面积(1).教学目标1.理解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并会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感受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3.通过用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推导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2.掌握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推导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导入新课的教学.二、新课教学1.弧长的计算公式.思考:我们知道,弧是圆的一部分,弧长就是圆周长的一部分.想一想,如何计算圆周长?圆的周长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由此出发,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多少?n°的圆心角呢?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2πR,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即.于是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2.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如图,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可以发现,扇形的面积除了与圆的半径有关外还与组成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面积也就越大.怎样计算圆半径为R,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呢?思考:由扇形的定义可知,扇形面积就是圆面积的一部分.想一想,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圆面积可以看作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1°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是多少?n°的圆心角呢?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所以1°的扇形面积是,于是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是S扇形=.3.实例探究.例 1 制造弯形管道时,经常要先按中心线计算“展直长度”,再下料,试计算下图所示的管道的展直长度L(结果取整数).解:由弧长公式,得的长=500π≈1 570(mm).因此所要求的展直长度L=2×700+1 570=2 970(mm).例2 如下左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排水管道的截面半径是0.6m,其中水面高0.3 m.求截面上有水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解:如上右图,连接OA,OB,作弦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交于点C,连接AC.∵ OC=0.6 m,DC=0.3 m,∴ OD=OC-DC=0.3(m).∴ OD=DC.又 AD⊥DC,∴ AD是线段OC的垂直平分线.∴ AC=AO=OC.从而∠AOD=60°,∠AOB=120°.有水部分的面积S=S扇形OAB-S△OAB=×0.62-AB·OD=0.12π-×0.6×0.3≈0.22(m2).三、巩固练习教材第113页练习.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习题24.4 第1、2题.一、基础知识1.使学生理解弧长和扇形的定义,明白弧长和扇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熟记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