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民航安检概念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安检知识的基础知识
一.安全技术检查的概念
安全技术检查简称安全检查,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为保证广大人民公共设施的安全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技术性检查
二.安全技术检查的任务
(一)1.乘坐民用航空器旅客及其行李
2.进入隔离区的其他人员及物品
(二)空运货物邮件
(三)1.对隔离区内的人员,物品进行安全监控
2.对执行飞行任务的民用航空器进行监护
三.安全技术检查工作的原则
1.安全第一,严格检查
2.坚持制度,区别对待
3.内紧外松,机制灵活
4.文明执勤,热情服务
四,安检部门的权限
1.行政法规执行权
2.检察权
3.拒绝登记权
4.候机隔离区航空器监护权
五,安全技术检查部门的法律特征及特点
1.特征
安全技术检查部门有行政法规的执行权但无处罚权
2.特点(四强一大)
责任性强,政策性强,实践性强,专业性强,风险性大
五,安全技术检查法规
1.特点
规范性,强制性,专业性,国际性
2.作用
法律规范的作用,业务指导作用,惩罚约束作用。
【Ⅰ】概念安全技术检查简称安全检查,是指在民用机场实施的为防止劫(炸)飞机和其它危害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旅客、机组人员和飞机安全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技术性检查。
【Ⅱ】性质民航安全技术检查,是民航空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授权的专业安检队伍,为保障航空安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乘坐民航班机的中、外籍旅客及物品以及航空货物、邮件进行公开的安全技术检查,防范劫持、爆炸民航班机和其他危害航空安全的行为,保障国家和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强制性和专业技术性。
【Ⅲ】任务安全技术检查工作包括对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旅客及其行李,进入候机隔离区的其他人员及其物品以及空运货物、邮件的安全技术检查;对候机隔离区内的人员、物品进行安全监控;对执行飞行任务的民用航空器实施监护。
【Ⅳ】旅客行李运输承运人承运的行李,按照运输责任分为托运行李、自理行李和随身携带物品。
“行李”指旅客在旅行中为了穿着、使用、舒适或方便的需要而携带的物品和其他个人财物。
除另有规定者外,包括旅客的托运行李和自理行李。
“托运行李”指旅客交由承运人负责照管和运输并填开行李票的行李。
“自理行李”指经承运人同意由旅客自行负责照管的行李。
“随身携带物品”指经承运人同意由旅客自行携带乘机的零星小件物品。
重要文件和资料、外交信袋、证券、货币、汇票、贵重物品、易碎易腐物品,以及其他需要专人照管的物品,不得夹入行李内托运。
承运人对托运行李内夹带上述物品的遗失或损坏按一般托运行李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规定的禁运物品、限制运输物品、危险物品,以及具有异味或容易污损飞机的其他物品,不能作为行李或夹入行李内托运。
承运人在收运行李前或在运输过程中,发现行李中装有不得作为行李或夹入行李内运输的任何物品,可以拒绝收运或随时终止运输。
旅客不得携带管制刀具乘机。
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或钝器应随托运行李托运,不能随身携带。
托运行李必须包装完善、锁扣完好、捆扎牢固,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能够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安全装卸和运输,并应符合下列条件,否则,承运人可以拒绝收运:(一)旅行箱、旅行袋和手提包等必须加锁;(二)两件以上的包件,不能捆为一件;(三)行李上不能附插其他物品;(四)竹篮、网兜、草绳、草袋等不能作为行李的外包装物;(五)行李上应写明旅客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号码。
民航安检教材
前言:
民航安检是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航空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教材旨在向民航安检工作人员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第一章:民航安检背景与意义
1.1 民航安检的定义
1.2 民航安检的重要性与意义
1.3 民航安检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民航安检的法律法规
2.1 民航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概述
2.2 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规定
2.3 国内民航局的相关规定
2.4 安检标准与程序
第三章:民航安检设备与技术
3.1 安检设备及其原理
3.2 安检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3 安检技术与先进设备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民航安检流程与操作规范
4.1 旅客安检流程概述
4.2 行李安检流程概述
4.3 危险品识别与处理
4.4 安全检查的操作规范
第五章:民航安检工作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5.1 安全隐患的识别与排除
5.2 旅客纠纷的处理方法
5.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第六章:民航安检工作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培养
6.1 安检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6.2 良好工作态度与服务精神的培养
6.3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的培养
结语:
民航安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其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安检工作人员将能够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技术知识和操作规范,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为航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附录一:民航安检常用缩写词解释附录二:民航安检相关案例分析附录三:民航安检培训课程安排。
乘机安检知识点总结在乘坐飞机时,安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安检措施可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航班的正常运行。
了解乘机安检的知识点可以帮助乘客更好地理解安检程序,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延误。
以下是乘机安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安全包裹:在乘坐飞机之前,必须确保所有的包裹和行李都是安全的。
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危险品。
另外,所有的液体都必须符合航空公司规定的容量和包装要求。
2. 安检程序:在进入候机楼之前,乘客需要接受安检。
安检包括安全检查和行李检查。
安检人员会对乘客的身体进行安全检查,包括随身物品的检查。
同时,行李会通过X光机进行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觉得有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积极配合安检人员的检查。
3. 禁物:在乘机安检过程中,某些物品是被禁止携带的,这些禁止携带的物品包括各种刀具、枪支和弹药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物品也是被禁止携带的,例如打火机、充气玩具和液体等。
乘客在携带行李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禁止携带的物品。
4. 行李标识:在乘机时,行李的标识非常重要。
正确的行李标识可以避免行李丢失或混淆的问题。
乘客应该确保行李的标签上写明自己的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
同时,也要在行李上标注自己的目的地和联系方式。
5. 安全知识:在乘机之前,乘客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例如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衣、如何正确打开紧急出口等。
这些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乘客做出正确的应对。
6. 禁止饮食:在飞机上,乘客是被禁止自带各种饮食的。
这是因为飞机上的饮食会接受严格的检查和审查,以确保食品的安全。
如果乘客自带了食品,可能会引起安检人员的怀疑,从而延误行程。
7. 紧急出口:在飞机上,每个乘客都应该了解所在位置的紧急出口。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紧急出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乘客迅速逃生。
总的来说,乘机安检是飞行的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了解乘机安检的知识点可以帮助乘客更好地准备和配合安检程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延误。
安检知识培训内容1. 嘿,大家知道安检为啥这么重要吗?就好比家里的门锁,不锁好能放心吗?安检就是保障我们安全的那把锁呀!比如说在机场过安检,要是有人随便带危险物品进去,那多吓人!所以安检人员得火眼金睛,仔细检查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
2. 安检都要检查些啥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像刀具啦,那可不能随便带哦!还有液体,也有严格规定呢!就像你出门不能啥都往兜里塞一样,安检是要确保安全呀!比如上次我看到有人带了瓶超大的洗发水,安检员就得跟他解释清楚规定呀!3. 那安检的时候咱们该咋配合呢?嘿,这可得积极点呀!人家安检员让抬手就抬手,让转身就转身呗!别不耐烦,这都是为了大家好呀!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不配合,那安检得乱成啥样?上次我就看到一个人不乐意配合,大家都在那劝他呢!4. 安检过程中有啥小技巧不?当然有啦!比如提前把口袋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免得安检的时候手忙脚乱的呀!这就跟考试前准备好文具一样重要呢!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因为没提前准备,结果在那翻半天,耽误大家时间呢!5. 安检员是咋练成的呀?哇,那可得经过严格训练呢!他们要学好多知识和技能,才能担得起这份责任呀!就像武林高手要经过苦练才能出山一样。
你想想,他们得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有没有问题,这多了不起呀!我有个朋友就是安检员,我可听他说了不少他们训练的事儿呢!6. 安检也会出错吗?哎呀,人非圣贤嘛,但那也是极少数啦!安检系统和安检员都在努力做到最好呢!就像我们不可能保证每次考试都满分一样。
但我们得相信他们会不断进步呀!上次听说有个小误会,后来一查原来是个乌龙,大家也都理解啦!7. 安检真的能保障我们的安全吗?那必须的呀!没有安检,那得多危险呀!就如同没有堤坝的洪水,后果不堪设想呢!这么多年,安检为我们拦下了多少危险,保障了多少人的安全呀!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的观点结论:安检知识真的太重要啦,大家无论是出行还是在其他需要安检的场合,都要认真对待安检,积极配合安检工作,这样我们的安全才有保障呀!。
安检课程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安检基础知识1.1 安检的定义安检是指对人员、物品和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和防范措施,以保障公共安全的工作。
1.2 安检的重要性安检工作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公共安全,预防和打击各类安全威胁,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1.3 安检的原则安检工作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协调性、先进性、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4 安检的分类安检可以按照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人员安检、物品安检和场所安检等。
第二章安检技术和装备2.1 安检技术常见的安检技术包括X射线安检、金属探测、爆炸物探测、化学品探测、生物检测和红外线检测等。
2.2 安检装备安检装备包括X射线安检机、金属探测门、爆炸物探测器、化学品探测设备、生物检测仪器和红外线监测仪等。
第三章安检工作流程3.1 安检前准备安检前要对安检装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装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2 安检流程安检流程包括人员登记、人员排队、人员检查、物品检查和场所巡逻等环节。
3.3 安检注意事项安检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工作秩序和文明待人,确保安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安检工作法律法规4.1 安检法律法规概述安检工作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
4.2 安检工作责任安检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安检工作职责,确保安全和秩序。
第五章安检管理和培训5.1 安检管理安检管理包括安检制度的建立、安检人员的培训和安检工作的评估等环节。
5.2 安检培训安检培训包括安检知识、技能和应急处置的培训,以提高安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结语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下,安检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只有不断提高安检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安检技术和装备的更新换代,加强安检管理和培训,才能更好地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希望安检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维护公共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场安检培训内容随着航空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民航运输的日益普及,机场安检已成为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旅客和乘务人员的安全,机场安检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场安检培训的内容。
1. 航空安全法律法规机场安检培训的第一项内容是学习航空安全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安检人员能够了解法律对于航空安全的规定和要求,以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这样一来,安检人员在工作中才能遵守法律,做到合法、合规操作。
2. 基本安检知识机场安检培训的核心内容是基本安检知识。
该部分内容包括安检技术、设备操作、安检流程等。
安检技术包括X光机、金属探测器、安检手持器等安检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安检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操作这些设备,以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安检工作。
此外,安检人员还需要掌握安检的具体流程,包括旅客登机前的检查、行李安检流程、登机口安检等。
通过学习基本安检知识,安检人员能够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安检效率。
3. 安全意识培养机场安检培训还包括安全意识的培养。
安检工作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安检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在培训中,安检人员会接受关于安全意识的教育,了解安检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通过培养安全意识,安检人员能够增强对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4.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机场安检工作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也是安检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培训过程中,安检人员将接受团队合作的训练,学习如何与同事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此外,安检人员还需要学会与旅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包括礼貌用语和沟通技巧等。
通过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安检人员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5. 应急处理能力机场安检培训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
在安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乘客异常行为、安全事故等。
安检人员需要学会应对这些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乘客和机场的安全。
机场安检培训内容第一篇:机场安检培训内容机场安检机场安检是指乘坐民航飞机的旅客在登机前必须接受的一项人身和行李检查项目,这也是为了保证旅客自身安全和民用航空器在空中飞行安全所采取的一项必要措施。
目前经过机场前需提前将刀具类生活用品提前办理托运手续。
目录一、旅客及行李的检查二、乘机有效身份证件 1.概况2.居民类身份证件3.军人类证件4.护照类证件5.其它可以乘机的有效证件三、禁止随身携带的物品四、禁止随身携带但可托运的物品一、旅客及行李的检查1、安检部门应当根据任务量以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勤务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杜绝漏检、失控等事件的发生。
在特殊情况下,经民航总局公安局或其授权部门批准,可以实施特别工作方案,从严进行安全检查。
特别工作方案由民航总局公安局另行制定。
2、对国内航班旅客应当核查其有效乘机身份证件、客票和登机牌。
有效乘客身份证件的种类包括:中国籍旅客的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武警警官证、士兵证、军队学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军队离退休干部证和军队职工证,港、澳地区居民和台湾同胞旅行证件;外籍旅客的护照、旅行证、外交官证等;民航总局其他有效乘机身份证件。
对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可凭其学生证、户口簿或者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明放行。
3、对核查无误的旅客,应在其登机牌上加盖验讫章。
4、对旅客实施安检时,安检人员应当引导旅客逐个通过安全门。
5、对通过时安全门报警的旅客,应当重复过门检查或使用手持金属控测器或手工人身检查的方法进行复查,排除疑点后方可放行。
手工人身检查一般应由同性别安检人员实施;对女旅客实施检查时,必须由女安检人员进行。
6、对经过手工人身检查仍有疑点的旅客,经安检部门值班领导批准后,可以将其带到安检室从严检查,检查应当由同性别的两名以上安检人员实施。
7、旅客的托运行李和非托运都必须经过安全检查仪器检查。
发现可疑物品时应当开箱(包)检查,必要时也可以随时抽查。
【Ⅰ】概念
安全技术检查简称安全检查,是指在民用机场实施的为防止劫(炸)飞机和其它危害航空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旅客、机组人员和飞机安全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技术性检查。
【Ⅱ】性质
民航安全技术检查,是民航空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授权的专业安检队伍,为保障航空安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乘坐民航班机的中、外籍旅客及物品以及航空货物、邮件进行公开的安全技术检查,防范劫持、爆炸民航班机和其他危害航空安全的行为,保障国家和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强制性和专业技术性。
【Ⅲ】任务
安全技术检查工作包括对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旅客及其行李,进入候机隔离区的其他人员及其物品以及空运货物、邮件的安全技术检查;对候机隔离区内的人员、物品进行安全监控;对执行飞行任务的民用航空器实施监护。
【Ⅳ】旅客行李运输
承运人承运的行李,按照运输责任分为托运行李、自理行李和随身携带物品。
“行李”指旅客在旅行中为了穿着、使用、舒适或方便的需要而携带的物品和其他个人财物。
除另有规定者外,包括旅客的托运行李和自理行李。
“托运行李”指旅客交由承运人负责照管和运输并填开行李票的行李。
“自理行李”指经承运人同意由旅客自行负责照管的行李。
“随身携带物品”指经承运人同意由旅客自行携带乘机的零星小件物品。
重要文件和资料、外交信袋、证券、货币、汇票、贵重物品、易碎易腐物品,以及其他需要专人照管的物品,不得夹入行李内托运。
承运人对托运行李内夹带上述物品的遗失或损坏按一般托运行李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规定的禁运物品、限制运输物品、危险物品,以及具有异味或容易污损飞机的其他物品,不能作为行李或夹入行李内托运。
承运人在收运行李前或在运输过程中,发现行李中装有不得作为行李或夹入行李内运输的任何物品,可以拒绝收运或随时终止运输。
旅客不得携带管制刀具乘机。
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或钝器应随托运行李托运,不能随身携带。
托运行李必须包装完善、锁扣完好、捆扎牢固,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能够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安全装卸和运输,并应符合下列条件,否则,承运人可以拒绝收运:(一)旅行箱、旅行袋和手提包等必须加锁;
(二)两件以上的包件,不能捆为一件;
(三)行李上不能附插其他物品;
(四)竹篮、网兜、草绳、草袋等不能作为行李的外包装物;
(五)行李上应写明旅客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号码。
托运行李的重量每件不能超过50公斤,体积不能超过40×60×100厘米,超过上述规定的行李,须事先征得承运人的同意才能托运。
自理行李的重量不能超过10公斤,体积每件不超过20×40×55厘米。
随身携带物品的重量,每位旅客以5公斤为限。
持头等舱客票的旅客,每人可随身携带两件物品;持公务舱或经济舱客票的旅客,每人只能随身携带一件物品。
每件随身携带物品的体积均不得超过20×40×55厘米。
超过上述重量、件数或体积限制的随身携带物品,应作为托运行李托运。
每位旅客的免费行李额(包括托运和自理行李):持成人或儿童票的头等舱旅客为40公斤,公务舱旅客为30公斤,经济舱旅客为20公斤。
持婴儿票的旅客,无免费行李额。
搭乘同一航班前往同一目的地的两个以上的同行旅客,如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办理行
李托运手续,其免费行李额可以按照各自的客票价等级标准合并计算。
【Ⅴ】有效身份证件
“有效身份证件”指旅客购票和乘机时必须出示的由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证明其身份的证件。
如:居民身份证、按规定可使用的有效护照、军官证、警官证、士兵证、文职干部或离退休干部证明,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学生证、户口簿等证件。
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居民身份证件、军人类证件、护照类证件和其它可以乘机的有效证件。
(一)居民类身份证件
国内大陆地区的居民身份证和临时居民身份证。
(二)军人类证件
军官证、武警军官证、士兵证、军队文职干部证、军队离(退)休干部证、军队职工证、学员证。
(三)护照类证件
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港澳同胞来往内地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来港澳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外国人出入境证、外交官证、领事官证、海员证等。
(四)其它可以乘机的有效证件,包括:
1.本届全国人大代表证、全国政协委员证;
2.出席全国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工、青、妇代表会和劳模会的代表,凭所属县、团级(含)以上党政军主管部门出具的临时身份证明;
3.旅客的居民身份证在户籍所在地以外被盗或丢失的,凭发案、报失地公安机关出具的临时身份证明;
4.年龄已高的老人(按法定退休年龄掌握),凭接待单位、本人原工作单位或子女、配偶工作单位(必须是县、团级〔含〕以上工作单位)出具的临时身份证明;
5.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凭学生证、户口簿或者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