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总结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52.64 KB
- 文档页数:34
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铁的氢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是由铁和氧化氢所组成的化合物。
在生产和工业上,铁的氢氧化物广泛应用于制备纯净的铁、金属表面处理、防锈涂料、磁性介质等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1. 化学性质铁的氢氧化物主要分为Fe(OH)2和Fe(OH)3两种。
两种氢氧化物都具有强还原性和强碱性。
在空气中,Fe(OH)2会被氧化成Fe(OH)3,因此,通常情况下只存在Fe(OH)3。
(1) 酸碱性由于铁的氢氧化物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水和相应的盐。
例如,Fe(OH)3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铁:Fe(OH)3 + 3HCl → FeCl3 + 3H2O(2) 氧化性铁的氢氧化物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Fe2O3,因此长时间储存的Fe(OH)3会逐渐变质。
此外,铁的氢氧化物也可以被还原成铁或Fe2+。
例如,Fe(OH)3在还原性气氛中,可以被还原成黑色的Fe(OH)2。
(3) 沉淀性铁的氢氧化物也是一种沉淀剂。
在水中,Fe(OH)3可以很容易地沉淀出来形成Fen(OH)m的胶状物质,其中n和m分别表示氢氧根离子和铁离子的配位数。
当水中含有过多的碳酸盐离子时,铁的氢氧化物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不溶性的FeCO3,这也是防止铁的氢氧化物沉淀的方法之一。
2. 物理性质(1) 外观铁的氢氧化物一般是棕色或红棕色的粉末,也可以是胶状物质。
(2) 溶解性Fe(OH)2在水中不易溶解,而Fe(OH)3则易溶于酸和碱中,但不溶于水。
在NH4OH溶液中,铁的氢氧化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但是晶体很容易变质。
(3) 密度和熔点Fe(OH)2的密度约为3.4 g/cm3,熔点为842°C;Fe(OH)3的密度约为3.4-3.8 g/cm3,熔点为约300°C。
3. 应用铁的氢氧化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它的主要用途:(1) 制备纯净的铁铁的氢氧化物可以直接还原制备出纯铁。
高中化学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总结总结如下:白色:NaOH、Mg(OH)2、Al(OH)3Zn(OH)2、Fe(OH)2、AgOH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提问】这些金属氢氧化物对水的溶解性规律是什么?请总结之。
ⅠA和部分ⅡA金属氢氧化物都易溶于水,如NaOH,KOH,Ba(OH)2。
Ca(OH)2是微溶性的。
其它的都是难溶性的,如Mg(OH)2、Fe(OH)3、Cu(OH)2【提问】请分析总结这些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规律是什么。
可从下面几点去思考,回答。
(1)加热是否分解(2)与强酸(H+)反应(3)与强碱(OH-)反应(4)与氨水反应(5)是否容易被氧化(6)是否能被还原(分析,回答)(1)热稳定性2AgOH Ag2O+H2OCu(OH)2 CuO+H2O2Fe(OH)3 Fe2O3+3H2O规律:①金属活动顺序“Mg”以前的金属氢氧化物稳定性好,难分解。
②“AgOH”常温下易分解。
③“Mg—Hg”的氢氧化物常温下难分解,受热或灼烧易分解。
(2)与强酸(H+)的反应Mg(OH)2+2H+=Mg2++2H2OAl(OH)3+3H+=Al3++3H2O(3)与强碱(OH-)反应Al(OH)3+OH-=AlO2-+2H2O规律:只有两性氢氧化物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4)与氨水作用AgOH+2NH3·H2O=Ag(NH3)2OH+2H2O*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 Zn(OH)2+4NH3·H2O=Zn(NH3)4(OH)2+4H2O规律:易形成氨络合物的金属氢氧化物能与氨水反应。
(5)与氧化剂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规律:低价金属氧化物具有还原性。
【小结】金属氢氧化物所发生的反应,总结起来,主要有:①热稳定性②酸性(H+)③碱性(OH-)④络合剂⑤还原性【投影】右图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试回答在题右的两个问题。
1.金属氧化物2.金属氢氧化物二、金属元素分点突破物质一 “活泼”金属代表——钠 1.思维线索2.三维考查3.认知拓展(1)钾及其重要化合物钾的活泼性超过钠,钾与O 2反应除生成K 2O 2外,还生成KO 2(超氧化钾)。
KO 2的阴离子为O -2,有极强的氧化性,与H 2O 、CO 2的反应分别为4KO 2+2H 2O===4KOH +3O 2↑、4KO 2+2CO 2===2K 2CO 3+3O 2。
(2)钙及其重要化合物Ca与水反应生成H 2:Ca +2H 2O===Ca(OH)2+H 2↑。
在空气中燃烧:Ca +O 2=====点燃CaO 2、3Ca +N 2=====点燃Ca 3N 2。
CaO 2溶于酸生成H 2O 2:CaO 2+2H +===Ca 2++H 2O 2。
与水反应:2CaO 2+2H 2O===2Ca(OH)2+O 2↑。
在碱性条件下,CaCl 2与H 2O 2反应可制得CaO 2。
草酸钙(CaC 2O 4)CaC 2O 4难溶于水。
溶于盐酸:CaC2O4+2H+===Ca2++H2C2O4物质二“两性”金属的代表——铝1.经典转化“价—类”二维图转化反应①2Al+6HCl===2AlCl3+3H2↑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③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④NaAlO2+4HCl===NaCl+AlCl3+2H2O⑤NaAlO2+2H2O+CO2===Al(OH)3↓+NaHCO3⑥AlCl3+3NH3·H2O===Al(OH)3↓+3NH4Cl2.认知拓展(1)锌及其化合物物质性质与盐酸反应:Zn+2H+===Zn2++H2↑;Zn与NaOH溶液反应:Zn+2OH-===ZnO2-2+H2↑。
ZnO ZnO+2H+===Zn2++H2O;ZnO+2OH-===ZnO2-2+H2O。
Zn(OH)2Zn(OH)2+2H+===Zn2++2H2O;Zn(OH)2+2OH-===ZnO2-2+2H2O。
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与溶解度金属氢氧化物是一类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碱性溶液。
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与溶解度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讨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与溶解度。
一、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是由其离子性质决定的。
一般来说,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氧根离子。
这个反应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M+ + H2O → MOH + OH-其中,M+代表金属离子。
在这个反应中,金属离子失去一个正电荷,形成了金属氢氧化物,而水分子失去一个负电荷,形成了氢氧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具有碱性,因此金属氢氧化物的溶液呈碱性。
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大小与金属离子的电荷和原子半径有关。
一般来说,离子电荷越大,其吸引和结合氢氧根离子的能力越强,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也就越强。
此外,金属离子的原子半径也会影响其与氢氧根离子的结合能力,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结合能力越强,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也就越强。
二、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能溶解的金属氢氧化物的质量。
溶解度与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因为水是一种极性溶剂,能够与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氢键和离子键,促进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
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还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会增大,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剂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能量,促进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有利于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
此外,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还受到压力的影响。
在常温下,压力对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小,因为溶解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不大。
但在高压下,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可能会有所增加。
结论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与溶解度是由金属离子的电荷和原子半径决定的。
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的金属离子,其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
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主要性质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金属元素,在工业、建筑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自然界中,铁主要以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本文将介绍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主要性质。
一、铁的氧化物性质1. 一般性质铁的氧化物是铁和氧反应生成的产物,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
铁的氧化物有多种形式,如黑色的FeO、红色的Fe2O3和Fe3O4等。
这些氧化物基本上都是不溶于水的,但它们通常可以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溶解。
2. 化学性质铁的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还原性铁的氧化物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还原成纯铁或者其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例如,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氧化铁可以还原成纯铁和水。
Fe2O3 + 3H2 → 2Fe + 3H2O(2)氧化性铁的氧化物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较稳定的化合物。
例如,FeO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Fe2O3。
4FeO + O2 → 2Fe2O3(3)酸碱性不同的铁氧化物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例如,Fe2O3在酸性环境中可溶于酸,而在碱性环境中不溶。
二、铁的氢氧化物性质1. 一般性质铁的氢氧化物是一种碱性物质,它们可以和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铁的氢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但与酸或盐类反应后可以变得更易溶。
铁的氢氧化物常常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应用于化工、水处理等领域。
2. 化学性质铁的氢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酸碱性铁的氢氧化物是一种碱性物质,它们可以与酸作用产生盐和水。
例如,Fe(OH)2与硝酸反应可以产生Fe(NO3)2和水。
Fe(OH)2 + 2HNO3 → Fe(NO3)2 + 2H2O(2)氧化性铁的氢氧化物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成铁的氧化物或者其他化合物。
例如,Fe(OH)2可以通过空气氧化成Fe2O3。
4Fe(OH)2 + O2 → 2Fe2O3 + 4H2O(3)还原性铁的氢氧化物可以通过还原反应转化为纯铁或其他还原性物质。
高中化学元素金属性强弱总结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但是ⅠA 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
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
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金属化学性质的归纳总结金属是化学元素中的一类,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金属化学性质的归纳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属的特点和用途。
本文将从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和反应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物理性质1. 密度和相对密度:金属的密度通常较高,有良好的重量感,相对密度大于1。
2. 导电性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传导电流和热量,其中铜和银是最佳的导电体。
3. 热导性能:金属的热导率高,能够迅速传导热量,使其在制造热器具和散热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4. 留有光泽:大部分金属具有光泽,即使暴露在空气中也能保持金属光泽。
5. 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如铜丝和铝箔。
二、化学性质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通常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称为氧化反应。
例如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
2.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具有良好的还原性,能够还原其他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锌可以还原Cu2+离子生成Cu金属。
3. 金属的溶解性:一些金属如铝和锌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 金属的腐蚀性:金属在氧气和湿气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腐蚀,产生金属氧化物,如铁生锈。
5. 金属的活泼性:金属的活泼性由金属元素的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决定,活泼性较高的金属更容易与酸和非金属元素反应。
三、氧化还原性1. 金属的氧化性:金属通常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2. 金属的还原性:金属由于具有较低的电负性,可以容易地将电子转移给其他物质,参与还原反应。
3. 金属的电化学活性:金属的电化学活性可以通过标准电极电位来预测,越容易被氧化的金属电极电位越低。
四、反应性1.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通常能够发生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例如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2. 金属与水的反应:一些金属与水反应时会放出氢气,形成金属氢氧化物。
例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3. 金属与酸的反应:一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盐。
氢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物是一类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氧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铝(Al(OH)3)等。
本文将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探讨氢氧化物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1. 外观:氢氧化物通常呈固体或溶液的形式存在。
固体氢氧化物多为白色结晶体,如氢氧化钠的外观为白色粉末。
溶液中的氢氧化物呈碱性,常呈透明或略带浑浊的液体。
2. 密度和熔点:氢氧化物的密度较大,固体氢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熔点。
以氢氧化钠为例,其密度约为2.13 g/cm³,熔点为318°C。
3. 溶解性:氢氧化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能够与水形成溶液。
溶解时通常伴随着吸热现象,即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反应。
氢氧化钠在水中能够完全溶解,形成氢氧化钠溶液。
二、化学性质1. 碱性:氢氧化物具有强碱性,能够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
以氢氧化钠为例,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2O。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其中氢氧化物起到中和酸的作用。
2. 电离性:氢氧化物在水溶液中能够部分离解产生氢氧根离子(OH-)。
这些离子能够与其他离子或物质发生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够与镁离子(Mg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3. 腐蚀性:氢氧化物是一种强腐蚀剂,能够对许多物质造成腐蚀。
这主要是因为其碱性的特性导致与许多酸性物质反应。
慎重使用氢氧化物能够有效防止对皮肤和眼睛的腐蚀。
4. 吸湿性:氢氧化物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能够吸收周围的水分。
这是由于氢氧化物中的氢氧根离子能够与水形成结合水,增加了物质的湿度。
综上所述,氢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熔点,能够与水形成溶液,具有强碱性和电离性。
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并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吸湿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氢氧化物的性质加以合理使用,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性。
一.金属(1)金属与氧气反应: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H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H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H2↑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Al2(SO4)3+3 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Cu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Hg二.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与还原剂的反应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冶炼金属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冶炼金属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高温2Fe+3H2O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高温H2+ CO 水煤气的制法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CuO + 2HCl = H2O + CuCl2Fe2O3+ HCl = H2O + FeCl3CuO + H2SO4= H2O+CuSO4Fe2O3+ H2SO4= H2O + Fe2(SO4)3Fe2O3+ HCl = H2O + FeCl3Na2O + HCl = NaCl + H2ONa2O + H2SO4= Na2SO4+ H2O可溶性金属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是碱.Na2O + H2O = 2NaOHCaO + H2O = Ca(OH)2K20+H20 = 2KOH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知识点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掌握:一、电离方程式H 2SO4= 2H++SO42-NaOH = Na++OH-Al2(SO4)3= 2Al3++3SO42-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碳酸钠晶体——氨水——三、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1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2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酸盐+H2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3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0.94%0.03%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4P2O5;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1、氧化物2、氢氧化物3、盐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点精讲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硅及其化合物 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篇二:化学必修1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方程式1.金属钠(1)是一种的固体.它的,钠很,,(2)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2.钠放置在空气中先,再变是因为氧化3反应,过氧化 4盖风化是化学变化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可用1. 与CaCl2反应有无沉淀2.与酸反应剧烈程度3碱性强弱4稳定性2. 碳酸钠与盐酸互滴时中刚开始无现象,后有气泡3除杂: Na2CO3固体(NaHCO3)加热; Na2CO3溶液(NaHCO3)适量NaOHNaHCO3溶液(Na2CO3)足量CO21.Al和OH互滴现象不同:OH滴到Al中先沉淀后澄清;Al3+到OH-中先澄清后沉淀---Al3++3 OH=Al(OH)3 ↓Al(OH)3 + OH = AlO2 +2 H2O3+--3+Al3++4OH-= AlO2-+2 H2O2. NaAlO2 和盐酸-互滴现象不同:盐酸滴到NaAlO2中先沉淀后澄清; NaAlO2 滴到盐酸中先澄清后沉淀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2.实验室制取Al(OH)3碱须用氨水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碱必须是强碱4.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 H2O,可做净水剂原因是Al3++ 3 H2O = Al(OH)3(胶体)+ 3H+ 5.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钠的焰色是黄色,钾的焰色是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实验中用盐酸洗铂丝;实验步骤:烧,蘸,烧,洗1制备Fe(OH)2注意:亚铁盐溶液必须新制,保证无氧氛围2铁盐可做净水剂原因是Fe3与水反应形成Fe(OH)胶体:Fe3++ 3 H2O = Fe(OH)3(胶体)+ 3H+ 3.合金的硬度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熔点一般低于各成分金属;铁合金可分为生铁和钢第三章化学反应归纳 1、钠在空气中燃烧 2Na + O2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2、2Na + 2H2O = 2 NaOH +H2 ↑2Na + 2H2O = 2Na++ 2OH-+H2 ↑3、2Na2O2 + 2H2O = 4NaOH +O2 ↑ 2Na2O2 + 2H2O = 4Na++4OH -+O2↑Na2O+H2O=2NaOH4、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 = 2NaCl +H2O+CO2↑CO32-+2H+= H2O+CO2↑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Na2CO3 + HCl =NaHCO3 + NaClCO32-+ H+= HCO3-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H2O +CO2↑ 6、2NaHCO3△Na2CO3 + H2O +CO2 ↑7、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HCO3-+ OH -=H2O + CO32- 8.Na2CO3+H2O+CO2 = 2NaHCO39.2NaHCO3+Ca(OH)23 + 2H2O+Na2CO3NaHCO3+Ca(OH)23+H2O+NaOH10.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 + 3O2点燃2Al2O32. 2Al + 6HCl = 2AlCl3 +3H2↑ 2Al +6H+=2Al3++3H2↑3.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2Al + 2OH -+2H2O = 2AlO2-+3H2↑4. Al2O3 + 2NaOH2NaAlO2 +H2OAl2O3 + 2OH -= 2AlO2-+ H2O5.Al2(SO4)3 +6NH3·H2O=2Al(OH)3↓+(NH4)2SO4 Al3++ 3 NH3·H2O =Al(OH)3↓+ 3NH4+6.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 + 3H+= Al3++ 3H2O 7.Al(OH)3 + NaOHNaAlO2 +2 H2O Al(OH)3 + OH-= AlO2-+2 H2O8 2Al(OH)32O3+3H2O++9.Al3 + 3 H2O = Al(OH)3(胶体)+ 3H11.Al3++3 OH-=Al(OH)3 ↓ Al(OH)3 + OH-= AlO2-+2 H2OAl3++4OH-= AlO2-+2 H2O12.AlO2-+H++H2O=Al(OH)3 ↓Al(OH)3 + 3H+= Al3++3H2O.AlO2-+4H+ = Al3++ 2H2O 13.2AlO2-+CO2+3H2O=2 Al(OH)3+ CO32-1. 高温下铁与水反应3Fe + 4H2O(g)高温Fe3O4 + 4H22. 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H2↑ Fe + 2H+= Fe2++H2↑3. 氧化铁溶于盐酸中Fe2O3 + 6HCl =2FeCl3 + 3H2OFe2O3 + 6H+= 2Fe3++ 3H2O 4.Fe3O4+8H+=Fe2++2Fe3++4H2O5.Fe2O3+3CO=2Fe+3CO26.FeCl3 + 3NaOH =Fe(OH)3 ↓+3NaClFe3++ 3OH -= Fe(OH)3 ↓ 7.FeCl2 + 2NaOH =Fe(OH)2 ↓+2NaClFe2++ 2OH -=Fe(OH)2 ↓ 8.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4Fe (OH)2 + O2 + 2H2O = 4Fe (OH)39.Fe(OH)2+2HCl=FeCl2+2H2O 10.Fe(OH)3+3HCl=FeCl3+3H2O11.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 + Cl2 = 2FeCl3 12.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 + Fe = 3FeCl213.2Fe3++ Cu= 2Fe2++ Cu2+14.3SCN- + Fe3+=Fe(SCN)32 Fe2++ Cl2 = 2 Fe3++ 2Cl- 2Fe3++ Fe =3Fe2+篇三:【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标要求1. 了解钠、铝、铁、铜与氧气、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情况,了解金属共性,掌握个性。
氢氧化物的性质与应用1. 引言氢氧化物是一类化合物,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
它们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氢氧化物的性质2.1 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氢氧化物具有明显的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2NaOH + HCl -> NaCl + H2O2.2 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氢氧化物在一定温度下可存在不同的物态。
以氢氧化钠为例,它在常温下为固体,熔点较高;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氧化钠和水蒸气。
3. 氢氧化物的应用3.1 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氢氧化物被广泛应用。
氢氧化钠常用于制备肥皂、纸张和洗涤剂等化学制品。
另外,氢氧化钠还可作为催化剂用于植物油的加氢反应。
3.2 医药领域氢氧化物在医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可作为药物的溶剂或用于制备其他药物。
同时,氢氧化钠还可用于调节药物的酸碱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3 环境保护氢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氢氧化铝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污染物。
此外,氢氧化物还可用于废水处理和酸性土壤的中和。
3.4 其他应用领域氢氧化物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领域。
例如,氢氧化钙常用于制备建筑材料、调节土壤酸碱性;氢氧化钾可被用作电池电解液等。
4. 结论氢氧化物具有碱性、物理性质多样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氢氧化物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们的特性,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氢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物是一类化学物质,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化学式为OH-。
它们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多种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氢氧化物的性质,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氢氧化物的性质。
氢氧化物是一类碱性物质,通常具有苦味并能溶于水。
当氢氧化物溶于水时,它们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根离子(OH-)。
这些离子能够与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或非金属氢氧化物。
其中常见的金属氢氧化物有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而常见的非金属氢氧化物有氢氧化铝(Al(OH)3)和氢氧化钙(Ca(OH)2)。
氢氧化物的碱性使它们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首先,它们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是因为氢氧化物中的氢氧化根离子具有强碱性,能够与酸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水。
这种中和反应在很多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都被广泛应用。
其次,氢氧化物具有腐蚀性。
碱性物质通常具有腐蚀和刺激性,而氢氧化物作为一种强碱性物质也不例外。
这使得它们在清洁剂、除垢剂和漂白剂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氢氧化钠被广泛用作清洁厨房和浴室的清洁剂,而氢氧化铝则用于清洁玻璃和金属表面。
此外,氢氧化物还具有一些其他的性质。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在水溶液中形成电解质。
这使得氢氧化物在电池和电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氢氧化物还具有吸湿性,能够吸收大量的水蒸气。
因此,氢氧化物常被用作吸湿剂来保持环境干燥。
除了以上性质之外,氢氧化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氢氧化物被广泛应用于清洗、消毒和除垢等方面。
例如,氢氧化铝被用作抗酸消化药和止泻药,而氢氧化钠则被用作调节土壤pH值和净化水源。
在工业生产中,氢氧化物也起到关键作用。
以氢氧化钠为例,它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纺织、皮革和钢铁工业中。
纸浆和纺织行业使用氢氧化钠来去除杂质和漂白纤维,皮革工业则使用它来鞣制皮革。
此外,氢氧化钠还被用作钢铁生产中的还原剂和脱脂剂。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氧化性质一、引言氧化性质是化学中的重要性质之一,用来描述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倾向和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物质包含氧化性质,比如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
了解这些物质的氧化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机制和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氧化性质。
二、金属的氧化性质金属是指具有光泽、良好导电和导热性质的元素,金属的氧化性质主要表现在与氧气发生反应中。
大多数金属与氧气反应会产生金属氧化物,这是因为金属对氧气有较强的亲和力。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会生成铁氧化物(FeO、Fe2O3),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铁锈。
金属的氧化性质还可通过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来判断,即金属的腐蚀现象。
腐蚀是指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湿度反应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其中氧化反应是主要原因。
铁的腐蚀就是一种典型的氧化反应,铁产生的氧化物会覆盖在铁表面形成一层锈迹。
三、非金属的氧化性质与金属不同,非金属的氧化性质是指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特性。
非金属元素如氢、碳、硫、氮等,与氧气反应会产生相应的氧化物。
例如,氢与氧气反应可以产生水;碳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硫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
非金属的氧化性质与金属相比较,一般较弱,反应速度较慢。
四、化合物的氧化性质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氧化性质与其中的元素种类以及原子间的键类型有关。
例如,氧化铁(Fe2O3)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它可以与还原剂反应,释放出氧气。
在这种反应中,氧化铁起着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作用。
另外,一些化合物在氧化性质方面也具有反应活性。
比如,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
过氧化氢可以与不饱和化合物反应,使其发生氧化反应。
五、氧化性质的实际应用氧化性质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氧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腐蚀防护。
例如,通过给金属表面涂一层氧化物膜,可以防止金属与氧气进一步反应,从而减缓金属腐蚀的速率。
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应用氢氧化物,也称为碱,是一类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羟基(OH^-)离子组成,具有碱性。
这种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常见的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铝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一、化学性质1.碱性氢氧化物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出OH^-离子,使溶液呈碱性。
碱性的强度与羟基的浓度和水的性质有关。
在强酸性的溶液中,OH^-离子会和H^+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
因此,氢氧化物可以作为中和酸性物质的碱剂使用。
2.亲水性氢氧化物具有亲水性,它们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因而能够与水混合,溶解在水中。
此外,氢氧化物还可以与含大量水分子的氯化铵、硫酸盐等物质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制冷。
3.氧化性氢氧化物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可以与金属(如铁、铜等)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氢氧化物,同时释放出氢气。
这种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清洗和处理金属表面。
4.腐蚀性氢氧化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以腐蚀金属、纤维素、皮肤等物质。
因此在使用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二、应用1.工业应用氢氧化物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肥皂、纺织品、合成纤维、造纸等行业。
此外,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物质还可以作为垃圾液化剂、脱硫剂、脱盐剂等,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生物医学应用氢氧化物在生物医学上也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氢氧化钠被广泛应用于口腔清洁和消毒,氢氧化钙被用作种牙剂,氢氧化铝被用于治疗胃酸性疾病等。
3.清洁应用氢氧化物还可以作为清洁剂使用。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作为碱性清洁剂,可以清洁排水管道、污渍、生锈等;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则广泛用于制备洗涤剂,能够有效清洗衣物和日常用品。
4.其他应用氢氧化物还广泛应用于造纸、化妆品、农业、电子等领域,并且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氢氧化物也已经被开发出来,例如氢氧化二钾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被应用于加速土壤的侵蚀和植物生长。
总之,氢氧化物化合物具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但它们的危险性也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高中化学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总结大全第一篇:高中化学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总结大全高中化学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总结总结如下:白色:NaOH、Mg(OH)2、Al(OH)3 Zn(OH)2、Fe(OH)2、AgOH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提问】这些金属氢氧化物对水的溶解性规律是什么?请总结之。
ⅠA和部分ⅡA金属氢氧化物都易溶于水,如NaOH,KOH,Ba (OH)2。
Ca(OH)2是微溶性的。
其它的都是难溶性的,如Mg(OH)2、Fe(OH)3、Cu(OH)2 【提问】请分析总结这些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规律是什么。
可从下面几点去思考,回答。
(1)加热是否分解(2)与强酸(H+)反应(3)与强碱(OH-)反应(4)与氨水反应(5)是否容易被氧化(6)是否能被还原(分析,回答)(1)热稳定性2AgOH Cu(OH)2 Ag2O+H2OCuO+H2O2Fe(OH)3 Fe2O3+3H2O规律:①金属活动顺序“Mg”以前的金属氢氧化物稳定性好,难分解。
②“AgOH”常温下易分解。
③“Mg—Hg”的氢氧化物常温下难分解,受热或灼烧易分解。
(2)与强酸(H+)的反应Mg(OH)2+2H+=Mg2++2H2O Al (OH)3+3H+=Al3++3H2O(3)与强碱(OH-)反应Al(OH)3+OH-=AlO2-+2H2O规律:只有两性氢氧化物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4)与氨水作用AgOH+2NH3·H2O=Ag(NH3)2OH+2H2O*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 * Zn(OH)2+4NH3·H2O=Zn(NH3)4(OH)2+4H2O 规律:易形成氨络合物的金属氢氧化物能与氨水反应。
(5)与氧化剂反应4Fe(OH)2+O2+2H2O=4Fe(OH)3 规律:低价金属氧化物具有还原性。
【小结】金属氢氧化物所发生的反应,总结起来,主要有:①热稳定性②酸性(H+)③碱性(OH-)④络合剂⑤还原性【投影】右图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试回答在题右的两个问题。
(读题、审题并形成解题的思路)。
(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为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用m表示)。
思路引导A:根据试样X在①和②的反应以确定出溶液Y和粉末Z的成分。
思路引导B:溶液Y和Z发生的反应③,只能是Fe和CuCl2和过量盐酸之间的置换反应,进而引导分析试样中CuO的质量关系。
进行如下的分析:在反应①中,会发生如下反应:FeO+2HCl=FeCl2+H2O CuO+2HCl=CuCl2+H2O在反应②中,会发生的反应有:FeO+CO CuO+CO Fe+CO2 Cu+CO2那么,溶液Y中含FeCl2和CuCl2,粉末Z中含Fe和Cu:Fe+Cu2+=Fe2++Cu Fe+2H+=Fe2+H2↑由于反应后溶液强酸性,且不会有Cu2+说明Z中Fe完全溶解了。
不溶物W全部是金属铜,应是两份试样中的CuO转化生成的Cu。
则每份试样中CuO的质量为:答案:(1)方程式从略。
【投影】已知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
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CuO经H2还原所得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碱性氧化物Cu2O。
要求只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浓H2SO4、浓HNO3、稀H2SO4、稀HNO3、FeCl3。
溶液及pH试纸。
实验方案。
①首先应理解题目给予的信息:即:2Cu+ Cu+Cu2+给我们提示,应该选择酸溶液为鉴定试剂。
②CuO经H2还原所得的红色产物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
其中不溶于稀H2SO4,但能溶于浓H2SO4、浓HNO3、稀HNO3和FeCl3溶液,其结果都会生成Cu2+;CuO是碱性氧化物,可溶于酸,同时又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③最后可确定稀H2SO4为鉴定试剂。
【答案】取少量红色产物加入稀H2SO4充分搅拌,如溶液呈蓝色,则证明有Cu2O,反之没有。
【投影】Fe3O4可以写出Fe2O3·FeO,若把Fe3O4看成是一种盐,又可写成Fe(FeO2)2。
根据化合价规律和化学式书写方法,把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成表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若看成是一种盐,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又知,高价Fe不能把HCl氧化,而高价Pb能把HCl氧化成Cl2。
试分别写出Fe3O4、Pb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回答:①铅(Pb)是ⅣA族元素,化合价只有+2价和+4价。
根据Fe3O4写成Fe2O3·FeO形式,+4价P:b的氧化物写在前,+2价的氧化物写在后,则有:PbO2·2PbO。
)2则不符合规律。
③Fe3+不能氧化HCl,所以Fe3O4与HCl反应生成两种盐,属于复分解反应;而Pb4+有强氧化性,能把HCl氧化成Cl2,这时会生成Pb2+Cl2的盐。
【答案】PbO2·2PbO;Pb2(PbO4);Fe3O4+8HCl=2FeCl3+FeCl2+4H2OPb3O4+8HCl=3PbCl2+Cl2↑+4H2O第二篇:高一化学:金属的性质总结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基础提高】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B.若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则钠离子被还原成钠原子C.由于钠很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D.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C.钠与充足的氧气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钠 D.在实验室里,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小B.钠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卤代物溶液里还原出来D.1个钠离子和1个水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5、钠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为()A.金属钠B.NaOHC.NaCl D.Na2CO36、关于钠离子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较活泼,必须保存在煤油中B.是钠原子的还原产物C.比水重,一般存在于溶液的下部D.无色7、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只因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A.钠B.硫粉C.烧碱 D.食盐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错误的是()A.Na投入CuSO4溶液:2Na+Cu2+2Na++Cu B.CaCO3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C.H2SO4稀溶液与Na反应:2Na+2H2O= 2Na++2OH+H2↑ D.FeCl3溶液中加入一小块Na:-2H2O+2Na = 2Na++2OH+H2↑-Fe3++3OH=Fe(OH)3↓9、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钠,质量是10.8g,投入水中,完全反应得H2 0.2g,则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A.4.6gB.6.2gC.7.8gD.9.2g10、取等质量的钠分别投入足量下列物质中,放出气体质量最大的是()A.将Na投入NH4Cl溶液中B.将Na投入食盐水中 C.将Na投入水中D.将Na投入CuSO4溶液中11、把11.5克钠投入过量水m1g中得到a溶液,把12克镁投入过量盐酸m2g中得到b溶液,若m1=m2,则a,b的质量关系是()A.a>bB.aC.a=bD.无法确定12、金属钠分别在过量的O2和Cl2中燃烧,产生的现象相同点是()A.都产生白烟B.都产生黄色火焰 C.都不发生发热D.都生成白色固体1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有无色气体产生B.有金属被还原出来 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D.钠与石灰水可以发生反应14、在100g HCl的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和100g HCl的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中,分别投入2.3g钠。
钠全部反应后,所产生的气体()A.一样多B.在HCl质量分数大的盐酸中产生的气体多 C.在HCl质量分数小的盐酸中产生的气体多 D.由反应的剧烈程度决定产生气体的多少15、少量金属钠着火时,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或器材灭火()A.水B.煤油C.泡沫灭火器D.黄砂16、碱金属单质与稀酸的反应与钠相似。
某碱金属单质1.5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0.04g。
该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7B.23C.39D.85.517、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晶体,NaH与水反应时放出氢气,其反应方程式为:NaH+H2O=NaOH+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H的水溶液显碱性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C.NaH中氢离子可被氧化生成氢气 D.反应中水是还原剂18、钠与下列物质反应产物是惟一的是()A.HClB.H2OC.O2D.Cl219、取一块钠在燃烧匙里燃烧,下列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黄火四射;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 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 20、将4.6克钠投入到95.4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A.等于4.6% B.等于8% C.大于8% D.小于8%【提高拓展题】1.某合金为铷(原子量为85.5)和另一种碱金属组成,取4.6g 该合金样品与水完全反应后,共放出0.2g氢气,此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A LiB NaC KD Cs 2.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B 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C 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 氢氧化铷是弱碱3.Cs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铯与冷水反应,会发生剧烈爆炸B 铯是有金色光泽的固体C 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D CsOH可以受热分解4.焰色反应可检验A 化合物的性质B 元素的性质C 单质的性质D 离子的性质5.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
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
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钠的密度比钾的密度小B 钠和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C 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D 钠和钾的合金[ω(K)=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6.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