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33 KB
- 文档页数:7
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定义: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诊断标准专家建议综合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定我国的诊断标准。
一、主要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二、次要标准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3、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
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 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各诊断方法要点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一、临床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质类固醇、饮酒或贫血史等。
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系等。
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
股骨头坏死治验方药股骨痛自制胶囊:丹参、.三七、骨碎补各30克;黄芪50克;鹿角胶、鳖甲各40克;巴戟天、白芍、制川乌各20克;研末装胶囊,每次5粒。
饭后配黄酒服用。
15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4个疗程股骨健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软骨炎、股骨头扁平症。
多见于5-14岁的男童,或者30-50岁女性。
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外伤后供血障碍;轻度感染致使供血障碍或骨骺生长过快;过敏反应或缺乏维生素所致。
中医认为股骨头受伤,由于病人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故见骨质坏疽,筋骨枯萎,屈伸不利。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健骨方药:熟地18 山萸肉12 当归15 鹿角胶12 骨碎补15 威灵仙18 丹参18 黄芪30 牛膝12 鸡血藤24 桂枝10方解:方中鹿角胶、山萸肉、熟地、牛膝、骨碎补能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威灵仙除风湿、通络。
股骨头坏死秘方:此方曾治人很多,近日治一久治不愈的病人,初见时足不能着地,腰不能仰俯,因痛而夜,安睡不能,疼痛终日不断生不如死,经半年多治疗,杖已丢、痛已失、夜能安、行如常而告全愈。
合家无不高兴。
方药:黄芪60克伸筋草10克秦艽7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炮附子3克白芍20克苏木10克泽兰15克独活10克生地30克枸杞10克大蜈蚣一条申姜20克制没药8克菟丝子10克巴戟天7克人参10克三七10克茜草10克透骨草10克赤芍10克。
龙虎将军丸:地黄4g 阿胶4g 黄柏3g 知母3g 鱼鳔3g 地龙2g 壁虎2g 蜣螂2g 牛膝2g 麝香风仙膏:龟版胶30g 玄参l0g 地鳖虫10g 地龙l0g 象牙l0g 冰片1g 麝香0.2g 凤仙露l00g龙虎将军丸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服法:每日3次,每次1丸。
麝香凤仙膏制法:以上药物除麝香、冰片、凤仙露外,共为细末,每贴膏药用细末70g,凤仙露l00g,放沙锅内掺匀,用文火熬至以滴水成珠为宜。
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目前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简单的说,可以分为两种。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仅限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患者不得已而选择的一种方式。
众所周知,不管是什么样的手术,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很多患者也都不愿意选择的。
而保守治疗,却因时间长,药效缓慢,使患者一直承受着病痛的折磨,那么有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既可免除手术的风险,治疗起来效果又很理想呢,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三补三活十步疗法,就是在这个时刻应运而生!三补疗法:三补之一补气血:气者,体之冲也;暴力所伤或为六邪淫毒,皆可使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停滞,股骨头失于濡养而坏死。
七情过度、过老或劳伤过度,皆精血暗耗。
气血不足而发病。
以丹参、黄芪、白术、党参等重要可补人之气血。
三补之二补肝肾:肝者,将军之官;肝肾亏虚、气血瘀滞,骨失濡养而发病,桑葚、鸡血藤、白芍、淫羊藿、血竭等药,滋补肝肾,培补固体,效果奇佳。
三补之三补骨质:骨为奇恒之腑之一;发育不良或筋骨失养,遇不良刺激更易于发病。
牛膝、续断、骨碎补、补骨脂、枸杞子等中药均可强筋壮骨。
三活疗法:激活骨细胞;激活骨髓造血细胞;激活脂肪细胞。
十步疗法:1、中药疗法:口服加外贴。
2、静态疗法:架拐行走,康复锻炼。
改善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
3、导平电疗:加速骨骼修复,锻炼骨骼肌,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机力。
4、通络疗法:火针药罐,艾灸热疗。
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畅通,疏通经络。
5、激光微创:无菌无痛,促进细胞再生。
6、针推温灸:扶助机体,驱除病邪。
7、红外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恢复运动功能。
8、经皮治疗:消炎镇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9、饮食治疗:鱼汤疗法,文火煲炖,每日一服。
10、熏蒸透敷药浴治疗:清毒杀菌、活化细胞。
三补三活十步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主要优势:一、注重辩证治疗有较强的针对性: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贵在辩证,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因,如外伤性、激素性、酒精性等,进行病因辩证用药;也可以根据不同病期,如早、中后期,进行病期辩证用药;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病证进行辩证治疗。
治疗股骨头的好方法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血管供应不足导致股骨头骨质坏死。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治疗股骨头坏死至关重要。
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可以治疗股骨头坏死呢?首先,保守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常见方法之一。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减轻负重、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休息可以减轻股骨头的压力,有助于减缓病情的进展。
减轻负重可以通过助行器或拐杖来减轻患肢的负重,避免股骨头受到过大的压力。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理疗和康复训练等,可以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和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抗炎药和骨代谢调节药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促进骨组织修复。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之一。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保骨手术、骨移植手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保骨手术通过切开患部骨皮质,减轻骨内压力,促进新血管生长,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
骨移植手术可以通过移植健康的骨组织到患部,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人工关节置换术则是将患部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置换,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最后,中医治疗也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和中药内服等。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
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和拍打,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度。
中药熏洗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促进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和营养代谢。
中药内服则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总之,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针对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运动锻炼,以促进病情的康复和预防病情的复发。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所帮助。
浅淡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中医调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
本病类似中医的骨痹、骨蚀。
主要症状为患侧髋部疼痛,呈隐形钝痛,急性期可出现剧痛,疼痛部位在腹股沟区,站立或行走时疼痛明显,出现轻度跛行。
晚期可因劳累而疼痛加重,跛行,髋关节屈伸、外旋功能明显障碍。
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具有致残率高、病程久、康复治疗时间长等特点。
由于各种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在其负重面上日久发生区域性的关节面塌陷、变形,最终造成髋关节的严重残疾。
由于患者对该病的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其治疗康复往往较为困难。
近年来中医根据该病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利用情志疏导、药食、针灸、推拿按摩及功能锻炼多管齐下,已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下面就我科收治的此类患者,利用中医辨证特色进行调治的措施报道如下:1 情志调治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因病程长、康复治疗时间久、经济负担重,使患者在经济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此类病人多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及性格改变,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绝望、拒绝治疗等负性心理。
中医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此七情是人固有的情志,七情过度,则危害人的健康。
内经云: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上,恐则气下。
过度悲观则伤肺,肺伤则气消,气消则呼吸表浅,卫表不固,身体御邪机能下降;思虑过度则伤脾,脾伤则四肢懈怠,肌肉萎软无力;恐则伤肾,肾主骨生髓,肾虚则髓消骨弱,故伤肾对此病影响最大。
所以医护人员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变化情况,积极予以情志疏导,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及恐惧感,解除心理压力,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求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 针灸调治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特别是患者初期,及早接受针灸治疗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消肿止痛。
针刺选穴:足三里、血海、髀关、居髎、环跳、冲门、府舍、五枢、维道等,虚补实泻,每日一次,1月为一个疗程,隔3-5天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
更权威的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方案,尽在《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让患者异常痛苦的疾病,通常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股骨头坏死的患病率也会相应上升,患者会出现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为了更好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病症,全国各地的中、西医专家联合发布了《股骨头坏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以下简称“共识”),为临床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更权威的参考。
其中,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式,“共识”中主要提及的有两种,一种为手术治疗,另一种为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是西医的治疗方式,而保守治疗则是偏中医。
所以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多以使用中成药为主,旨在调理气血,促进股骨头坏死区域毛细血管再生,从而改善骨微循环,恢复骨组织内血供。
而在“共识”中,对于此类中成药物也有明确推荐,名为通络生骨胶囊。
这种药物以豆科植物木豆的叶的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止痛、活血健骨的功效。
这种药还曾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药效值的信赖。
在临床治疗中,此药也经常使用,许多患者都曾因通络生骨胶囊而重拾健康,如河北省唐山市的赵先生,就曾因过量饮酒和激素应用导致自身罹患双侧股骨头坏死Ⅳ期,疼痛难忍,后经服用通络生骨胶囊2年,使得骨小梁恢复充盈,囊变区域缩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可见坚持服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同样有效。
治疗股骨头的好方法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
它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外伤、酗酒、吸烟、使用激素药物等。
股骨头坏死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残疾。
因此,治疗股骨头坏死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好方法。
首先,保守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常见方法之一。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减轻负重,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此外,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理疗和超声波治疗,以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镇痛药、抗炎药和促进骨骼生长的药物。
保守治疗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早期患者和老年患者。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关节镜手术、骨移植和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修复股骨头坏死部位,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治疗方法。
骨移植是将健康的骨骼组织移植到股骨头坏死部位,促进骨骼再生和修复。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将患部的股骨头和髋臼置换为人工关节,适用于晚期患者和严重病例。
此外,中医治疗也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选择。
中医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疗法。
针灸和推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络经络,缓解疼痛和促进肌肉松弛。
中药疗法则可以通过调理肝肾、温通经络,促进骨骼再生和修复。
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疗效温和、副作用小,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
综上所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好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
对于不同阶段和不同患者,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乐观的心态,以促进康复和恢复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对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有所帮助。
股骨头治疗方案股骨头是人体髋关节部分的一部分,它承受着重要的负荷和压力。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股骨头可能会受到损伤或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经历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学界发展出了多种股骨头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股骨头治疗方案,并对其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1. 保守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是指通过非手术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和疾病。
对于股骨头疼痛或早期股骨头坏死等情况,保守治疗方案常常是首选。
这种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通过服用药物来减轻病症和症状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炎药和肌肉松弛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并恢复股骨头的正常功能。
1.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治疗疼痛和恢复功能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和运动疗法等。
这些疗法可以缓解股骨头的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1.3 减轻负重和保护关节对于股骨头疾病,减轻负重和保护关节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使用助行器、拐杖或手杖等来实现。
减轻负重可以减少对股骨头的压力,帮助股骨头恢复。
2. 手术治疗方案对于股骨头疾病的严重情况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案:2.1 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和关节镜器械在髋关节进行操作。
这种手术可以较好地观察和修复髋关节的损伤,并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2.2 骨骼重建手术对于股骨头坏死等情况,骨骼重建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种手术通过移植坏死骨组织、扩大血供和改善血液循环来恢复股骨头的功能。
2.3 关节置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通常被用于严重的髋关节炎或骨性坏死等情况。
这种手术通过替换患者的髋关节和股骨头,来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
3. 康复治疗方案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股骨头的功能、减少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
股骨头坏死治验方药股骨头坏死治验方药刀客的棍股骨痛自制胶囊?丹参、.三七、骨碎补各 30克?黄芪 50克;鹿角胶、鳖甲各 40克?巴戟天、白芍、制川乌各 20克;研末装胶囊? 每次 5粒。
饭后配黄酒服用。
15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4个疗程股骨健全。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软骨炎、股骨头扁平症。
多见于 5-14岁的男童?或者 30-50岁女性。
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外伤后供血障碍?轻度感染致使供血障碍或骨骺生长过快?过敏反应或缺乏维生素所致。
中医认为股骨头受伤?由于病人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故见骨质坏疽?筋骨枯萎?屈伸不利。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健骨方药? 熟地 18 山萸肉 12 当归 15 鹿角胶 12 骨碎补15 威灵仙 18 丹参 18 黄芪30 牛膝12 鸡血藤24 桂枝 10 方解?方中鹿角胶、山萸肉、熟地、牛膝、骨碎补能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 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威灵仙除风湿、通络。
股骨头坏死秘方?此方曾治人很多?近日治一久治不愈的病人?初见时足不能着地?腰不能仰俯?因痛而夜?安睡不能?疼痛终日不断生不如死?经半年多治疗?杖已丢、痛已失、夜能安、行如常而告全愈。
合家无不高兴。
方药?黄芪 60克伸筋草 10克秦艽 7克当归20克川芎 15克炮附子 3克白芍 20克苏木 10克泽兰15克独活 10克生地 30克枸杞 10克大蜈蚣一条申姜 20克制没药 8克菟丝子 10克巴戟天 7克人参 10克三七 10克茜草10克透骨草 10克赤芍 10克。
龙虎将军丸?地黄 4g 阿胶 4g 黄柏3g 知母 3g 鱼鳔 3g 地龙 2g 壁虎 2g 蜣螂 2g 牛膝 2g 麝香风仙膏?龟版胶 30g 玄参 l0g地鳖虫 10g 地龙 l0g 象牙 l0g 冰片 1g 麝香 0?2g 凤仙露 l00g龙虎将军丸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骨病学》(袁浩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1)疼痛:初起病时可仅觉髋部不适而无疼痛,若有疼痛则多为轻痛或钝痛,有时疼痛为一过性疼痛。
疼痛部位往往在腹股沟部、大腿内侧和膝关节内侧。
髋关节过度活动、行走或跑步后可使疼痛加重,休息后明显减轻。
(2)跛行:初起为疼痛性跛行步态,如髋外展肌力功能受损,屈德伦堡征(Trendelenburg)阳性。
(3)功能障碍:初起病时患髋各方向活动均可轻度受限,以外展、内旋受限较为明显。
强迫活动髋关节时可诱发疼痛。
(4)压痛:多为位于髋关节前方的深压痛。
早期髋关节周围肌肉可出现痉挛,臀部和大腿部肌肉可发生轻度萎缩。
(5)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和依据。
定期拍摄双髋正位和蛙位X线片,可动态观察整个病变过程中的变化,结合病理过程的四个阶段,通常将X线表现分为四期。
Ⅰ期(滑膜炎期):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周围软组织肿胀。
股骨头轻度向外侧移位,即头、臼距离增宽,但一般不超过2~3mm。
关节间隙稍宽。
股骨头骨骺呈轻度骨质疏松。
Ⅱ期(缺血坏死期):主要表现为股骨头骨骺呈现不均匀密度增高影像,骨纹理消失。
如坏死位于前外侧,则蛙位片上密度增高部分局限于骨骺的上前外侧。
若为骨骺全部坏死,往往呈现扁平状畸形。
Ⅲ期(碎裂或再生期):主要表现为硬化区和稀疏区相间分布。
股骨颈变短、增宽、坏死,股骨头相对应的干骺端出现病变,轻者表现为骨质疏松,重者出现囊性变。
骨骺线不规则,或提前闭合。
Ⅳ(愈合期或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骨骺密度趋向一致,但股骨头骨骺明显增大,变形(如卵圆形、扁平状、蘑菇状、马鞍状)。
髋关节半脱位。
髋臼的形状也随股骨头发生相应改变,如变浅、增大、内侧间隙增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小儿骨科学》(吉士俊等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1)早期有跛行,髋膝关节酸痛,僵硬感,活动时疼痛,休息后好转。
(2)髋部活动受限,最早为旋转受限,以后涉及屈曲、外展和内收,“4”字试验阳性,屈德伦堡征(Trendelenburg)阳性,患肢肌肉萎缩。
(3)后期髋关节呈屈曲内收畸形。
(4)X线片示骨坏死改变。
包括双髋关节正位片和蛙位片,表现分为四期。
Ⅰ期:早期改变包括股骨头骨骺核发育小,密度低,关节间隙增宽,以及滑膜炎导致软组织肿胀。
股骨头内侧与泪点间距增宽,骨盆倾斜可使两侧闭孔大小不对称。
Ⅱ期:可见股骨头密度增加,骨骺出现扁平,累及部分或全部骨化中心,骨纹理消失,干骺端增宽,有囊性变,骺板也增宽,股骨头骨骺软骨下方可见线样裂隙,这是病理骨折现象,有时在股骨头骨骺中央原缺血骨化中心周围有一层新骨包围,形成“头内头”征象。
Ⅲ期:股骨头骨骺全部扁平或分裂成小块状,股骨头内密度增加和降低并存,干骺端变宽,股骨颈侧方有骨质疏松,轮廓不整齐。
此期股骨头增大,并向外侧突出,关节面不平整。
Ⅳ期:股骨头骨骺逐渐生长、增厚,骨密度趋向正常,坏死修复完毕。
但股骨头增大、扁平呈蘑菇状畸形,股骨头向外半脱位。
干骺端变宽,股骨颈变短变宽,大小粗隆向上移位,形成巨髋症,即扁平髋。
(二)分型采用1971年Catterall分型、1984年Salter-Thompson分型、1992年及2004年Herring等外侧柱分型标准。
1.Catterall分型:1971年Catterall根据病理改变,结合X线片上股骨头骺受累范围的不同,将该病划分为4型:Ⅰ型:无干骺端反应,无死骨形成,仅头前部受累,股骨头骨骺不塌陷。
Ⅱ型:出现死骨,界限明显,有塌陷,干骺端前外侧出现反应,骨骺内外侧存活部分及维持骨骺高度。
Ⅲ型:死骨较大,边缘硬化,干骺端前外侧弥漫性反应,晚期股骨头塌陷,并向前外方移位。
Ⅳ型:头全部受累,干骺端中心或弥漫性反应,头塌陷变形,呈磨菇形。
股骨头危象的X线表现:Catterall等总结出五个X线危象,认为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危象者,预后不良。
①Gage征:股骨头骨骺外侧有一小V形骨质疏松“碎片”。
②干骺端受累病变扩展,范围增大。
③髋臼边缘外侧、骨骺外侧有斑点状硬化或钙化。
④股骨头向外侧脱位,变形的股骨头有一部分凸于髋臼之外。
⑤骺板呈水平位,产生形成剪切力,造成股骨头的半脱位。
2.Salter和Thompson分型1984年Salter等依据股骨头外侧软骨下骨折的范围进行分型:A型:软骨下骨折范围小于股骨头上穹顶的50%,相当于CatterallⅠ型和Ⅱ型,预后好。
B型:软骨下骨折范围大于股骨头上穹顶的50%,相当于CatterallⅢ型和Ⅳ型,预后差。
3.Herring分型1992年Herring等比较了骨盆正位中健侧与患侧股骨头骨骺外侧柱的高度,提出了外侧柱分型法。
把股骨头在正位片分为三个柱,外侧柱为15%~30%。
中柱为50%。
内侧柱为20%~30%。
当Perthes病在碎裂期时:HerringA型:外侧柱正常者(以健侧为对照)预后好。
HerringB型:外侧柱为健侧的50%以上,预后欠佳。
HerringC型:外侧柱少于健侧的50%,预后不良。
2004年Herring等又提出了“B/C”边界组:外侧柱高度虽在50%以上,但外侧柱很窄(2.0~3.0mm宽)或骨化很少、其内存在囊性变;或外侧柱高度恰好为原始高度的50%,但高度低下于中央柱。
(三)证候诊断1.先天不足证:先天禀赋不足,肾气未充,不能温煦、濡养筋骨。
发病隐蔽,四肢酸软,疼痛绵绵,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2.血瘀气滞证:外伤致脉络受损,血瘀筋脉关节。
患处疼痛、跛行,舌质可紫暗或舌有瘀斑,脉弦涩。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适应证:CatteralI、Ⅱ型,HerringA型,SalterA型,发病年龄小于6岁,无临床和X线危险征象。
1.先天不足证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牛膝、龟板、菟丝子等。
中成药:通络生骨胶囊,川芎嗪片等。
2.血瘀气滞证治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
熟地、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桂枝、僵蚕等。
中成药:通络生骨胶囊,川芎嗪片等。
(二)外展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术治疗适应证:CatteralII、Ⅲ型,HerringB型,发病年龄大于1岁而小于8岁的患儿。
1.手法松解大腿内收肌,主要有点按、弹拨、揉法及推法等,配合外敷中药及蜡疗,同时用摇、撮、抖、扳等手法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
2.外展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术应用髋外展石膏(支具)固定髋关节于外展45°、内旋10°位,根据病情限制负重,拆除石膏后进行外展内旋负重行走锻炼。
(三)手术治疗适应证:CatterallⅢ、Ⅳ型,HerringC型,SalterB型,发病年龄在8岁以上,且有临床危象的患儿。
1.术式:滑膜切除加改良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2.术式目的:获得最佳的髋臼形态和最佳的股骨头包容关系。
3.手术方法:取Smith-Peterson's切口,注意保护股外侧皮神经。
沿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间隙显露股直肌腱, 并将该腱切断向下翻转, 显露关节囊后, 将关节囊弧形切开, 不切断圆韧带亦不脱出股骨头, 在股骨内、外旋情况下, 尽量切除滑膜组织,随即缝合关节囊。
然后纵行切开髂骨骨突, 于髂骨内外板骨膜下剥离, 暴露坐骨切迹后, 由该部至髂前下棘、关节囊外, 内高外低约10度, 用线锯横断髂骨。
下肢外展同时向股骨头轻轻加压, 使切骨远端髋臼, 在直视下内移1cm, 然后切取髂骨翼板2.5x1cm, 嵌于髋臼顶外侧裂隙内, 并用克氏针作内固定。
4.术后处理:术后常规预防感染,中药辨证施治,维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2周后拆线改用外展石膏或支具外固定3-6个月,限制负重。
每3个月复查X线片一次,根据股骨头内修复情况,决定患肢负重时间与方式。
根据病情,亦可选择其他手术治疗。
(四)物理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适当选择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等物理治疗。
(五)对症处理:根据病情变化,进行相应处理。
(六)原发疾病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七)功能锻炼:向监护人说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患儿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和活动,以髋膝关节功能锻炼为主。
(八)随诊:外展石膏或支具固定后每3个月复查X线片一次,必要时更换石膏或支具,并按时按量服药。
(九)护理:辨证施护,包括石膏或支具固定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以下10项得分相加,大于等于18者为优,15~17者为良,12~14为可,小于12者为差。
(二)评价方法儿童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标准采用十项二十分法:(1)临床症状:疼痛消失,步态正常为2分;疼痛减轻,步态改善,走长路仍有轻微酸痛为1分;疼痛无减轻,步态无改善为0分。
(2)髋关节活动:活动正常为2分;活动改善但仍有轻微受限(外展、内旋受限,小于20°)为1分,活动无改善为0分。
(3)患肢短缩:无短缩为2分;短缩小于1cm为1分;短缩大于1cm为0分。
(4)头骺高度: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为2分;明显增高但仍低于健侧3~4mm为1分;无增加甚降低者为0分。
(5)头骺形状:用Mose法2mm分度同心圆圈有机玻璃板测定,股骨头骺边缘与Mose氏圆圈一致或不超过一个圆圈者为2分;介于2~3个圆圈之间或与术前比较骨骺形状改善不大者为1分;超过3个圆圈或与术前比较头骺形状无改善甚至变差者为0分。
(6)头骺覆盖率:按Green法测定EL值,即从髋臼外缘向下做垂直线,将股骨近端骺板分为内外两部分,其外侧部分/骺板宽度X100即为EL值。
小于10%者为2分;在10%~20%者为1分;大于20%者为0分。
(7)Shenton线:指股骨头颈内缘和闭孔上缘形成的一条连续弧线。
正常为2分;连续较差,高度相距<5mm者为1分;连续破坏,高度相距>5mm者为0分。
(8)关节转子间距(ATD)值:指从股骨头上方关节面到股骨大转子之间的距离。
增大5mm以上或与健侧比较,相差<5mm者为2分;增大2~4mm或与健侧比较,相差在5~10mm者为1分;无变化或与健侧比较,相差>10mm者为0分。
(9)头颈指数(HNI):从股骨颈中央由转子间嵴至股骨头的距离/股骨颈横径X100计算。
增加20以上或与健侧比较,相差<10者为2分;增加10~20或与健侧比较,相差11~20者为1分;无增加或与健侧比较,相差>20者为0分。
(10)股骨头骺密度:骨小梁结构恢复正常为2分;密度改善,囊性变和节裂程度与范围减小者为1分,无变化或加重者为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