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连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连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连的作用与功能

主治与用量

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可用于食疗和药疗。下面

将介绍黄连的主治和用量。

主治

1.清热解毒: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咽喉肿痛

等症状。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

2.疏肝解郁:黄连可以消除肝胆郁结,帮助调节情绪,缓解烦躁、抑

郁等情绪不良。

3.消炎止痛:黄连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口

腔溃疡、皮肤炎症等。同时,黄连还能够减轻疼痛,对于牙痛、胃痛等疼痛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护肝作用:黄连可以保护肝脏,减轻肝脏受损程度,预防和治疗肝

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5.降脂作用:黄连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

血管疾病。

6.抗癌作用:黄连中的黄连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起到预防和辅助

治疗癌症的作用。

用量

黄连一般可以口服或外用,具体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1.口服用量:一般口服用黄连时,成人每次可服用黄连粉剂或黄连颗

粒0.5 ~ 2g,分2 ~ 3次服用。儿童用量应按体重进行计算,通常为每千克体重0.03 ~ 0.1g,分3次服用。

2.外用用量:黄连可制成黄连酊、黄连膏、黄连贴剂等外用剂型。外

用用量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一般可涂擦或敷贴患处。

注意:使用黄连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剂量控制,尤其是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结:黄连是一种多功能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消炎止痛、护肝、降脂和抗癌等作用。在使用黄连时,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用量,合理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黄连别称味连、川连、鸡爪连等,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入口极苦,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痈肿疔疮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黄连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痈肿疔疮。 黄连的药用功效 1、清热去火:黄连苦寒,泻火解毒功效很强,凡是湿热阻滞证,温病高热,烦躁不安等都可使用,治疗湿热常配以半夏、瓜萎等,治疗火热常配以朱砂、地黄等。 2、抗菌消炎:黄连素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最强,对消化道炎症也有效果。 3、降低血糖:黄连素对血糖的调控与药物的计量和给药的方式有关,在治疗糖尿病时适当在静脉滴水中加少量黄连素能明显降低血糖,但是静脉滴注量不能过高。

黄连的药用禁忌 1、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 2、黄芩、龙骨、理石为之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鲜皮,畏款冬,胜乌头。 3、肠胃有寒及伤寒下早、阴虚下血及损脾而血不归元者皆不可用。 黄连的食用方法 1、黄连解毒汤:黄连9克,黄芩、黄柏各6克,栀子9克,将四味一同放入砂锅中,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黄连粥:黄连10克,白糖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3、黄连炒冬瓜:黄连10克,冬瓜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葱花、姜末各6克,炒制,佐餐食用。 4、黄连蒸猪肚:黄连10克,猪肚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花、姜末各6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蒸至猪肚熟透即可出锅,佐餐食用。 5、黄连三子茶:黄连5克,女贞子、枸杞子、沙苑子各10克,将几味放入保温杯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黄连的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黄连治目方多,而羊肝丸尤奇异。盖眼目之病,皆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则行,故乘热洗也。

黄连

黄连 概述: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Rupr. 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 药性类别:清热燥湿药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 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 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 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 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法与用量:2~5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临床应用: 1.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主治协热下利。葛根 半斤15g,甘草二两炙6g,黄芩三两9g,黄连三两9g。上四 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分温再服。方中臣以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 2.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 焦热盛之证。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上四味切, 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 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 3.清营汤(《温病条辨》)主治热入营分证。犀角[水牛角代]30g,生地黄15g,元参9g,竹叶心 3g,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银花9g,连翘6g。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方中黄连苦寒,清心解毒。

中药黄连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黄连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黄连功效分类 清热燥湿类中药 中药黄连说明 中药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以上三种分别称味连、雅连、云连。黄连多系栽培,产于我国中部、南部各省,以四川、云南产量较大。生用或姜汁炒用。 中药黄连性味归经、黄连功效及主治 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肝、大肠经。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主治:用于胃肠湿热,呕吐,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疮疡肿毒,脓耳,湿疮,胃火牙痛。 中药黄连作用 1、抗菌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抑制病毒作用 4、扩张血管作用, 5、抗心率失常 6、利胆作用 7、能胃粘膜损伤和溃疡有保护作用 8、抑制血栓形成 中药黄连功效的应用(仅供参考) 1、中药黄连大苦大寒,善清中焦湿热。对胃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呕吐最为常用。用于泄泻、痢疾发热者,常与黄芩、葛根配伍,如葛根黄芩黄连汤;兼气滞腹胀疼痛,大便不爽者,与木香配伍,即香连丸。用于胃热呕吐,常与陈皮、竹茹配伍,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由肝火犯胃而致呕吐者,常与吴茱萸配伍,即左金丸。

2、中药黄连清热泻火力强,尤以泻心经实火见长,且能解毒。用于温热病,热邪内盛,高热神昏等证,常与黄芩、黄柏配伍,如黄连解毒汤。用于心火亢盛,扰动心神,心烦失眠,甚则狂燥不宁者,常与阿胶、黄芩配伍,如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用于热邪迫血妄行,吐血、衄血者,常与大黄、黄芩配伍,以清心泻火、凉血止血,如泻心汤。 3、中药黄连泻火解毒力强。用于热毒疮疡,常与山栀、连翘配伍,如黄连解毒汤。用于耳道流脓,可配冰片、枯矾研粉外用;用于皮肤湿疮,可用黄连研粉,制成软膏外涂。亦可用于目赤肿痛之证。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牙痛,常与石膏、升麻、生地黄配用,如清胃散。 中药黄连用法用量参考 中药黄连大苦大寒,过量或服用过久,易败胃。素体脾胃虚寒者当慎用。煎服或入丸散剂用。外用适量。用量:3-10克。

黄连片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黄连片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功能 黄连片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1.抗炎作用:黄连片含有丰富的黄连碱和黄连苦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红肿、疼痛等炎症症状。 2.杀菌作用:黄连片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对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清热解毒:黄连片能够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由于感染引起的高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4.改善消化功能:黄连片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够改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 主治 黄连片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外感热病:黄连片可以清热解毒、解表散寒,对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肠炎腹泻:黄连片具有抗菌作用,对于由于细菌、病毒引起的肠炎腹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根据实际病情来确定用量和治疗时间。 3.口腔溃疡:黄连片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口服或外用,能够缓解溃疡疼痛,促进溃疡的愈合。 4.消化不良:由于黄连片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食欲和消化功能的恢复。 用量 黄连片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确定,一般可参考以下建议: 1.成人每次口服黄连片一片,每日2-3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酌情减少。 2.口服时可用温水送服,避免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摄入。 3.外用时可将黄连片研成粉末状,加入适量凡士林或橄榄油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应避免烟酒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对黄连片及其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黄连片具有抗炎、杀菌、清热解毒和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主治的疾病包括外感热病、肠炎腹泻、口腔溃疡和消化不良等。在使用黄连片时需要根据实际病情和医嘱确定用量,并注意一些使用注意事项。

黄连阿胶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连阿胶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黄连阿胶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汤剂,由黄连和阿胶为主要药材组成。它具有以下 的功能主治: 1.清热解毒:黄连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 的生长繁殖,对发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疖等有良好的疗效。 2.润肺止咳:阿胶有滋养肺阴、润肺止咳的作用,对于咳嗽、痰多、干 咳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护肝明目:黄连具有保护肝脏、减少肝脏负担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提 高视力,对于肝炎、黄疸、眼睛疲劳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健脾消食:黄连阿胶汤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对于脾胃虚 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具有改善作用。 5.调理心情:黄连阿胶汤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情绪不稳、失 眠多梦等症状。 用量 黄连阿胶汤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建议按以下方法进行: 1.成人每次服用黄连阿胶汤的剂量为15-30克。 2.将黄连和阿胶分别研磨成粉末,然后按照黄连:阿胶的比例为2:1 混合。 3.将混合好的药粉放入小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然后用文火慢煎2小 时。 4.煎煮完成后,将汤汁倒入杯中,手指浸入汤中,以适应手指温度为宜。 5.每天服用1-2次,一般可以在早餐前、晚餐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连阿胶汤不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感染性疾病患者。 同时,在服用黄连阿胶汤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总之,黄连阿胶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汤剂,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 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护肝明目、健脾消食、调理心情等多种功能主治,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一些常见的疾病症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用量和饮食调理。

黄连临床应用及其用量(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

黄连临床应用及其用量(精华美文,能提高临床效果) 第 1479 期 作者 / 1王海霞2王青3朱向东1灵台县什字中心卫生院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3甘肃中医药大学 编辑 / 许红红⊙ 校对 / 张睿智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主要含小檗碱、黄连碱、阿魏酸、绿原酸等异喹啉类生物碱及酸性成分等,临床常用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炒黄连、黄连炭等。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中药剂量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是方药的'灵魂'所在,药物剂量不同,方药的性质、功效及主治就不同。本文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临床运用黄连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汇总了黄连临床用量以及配伍,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名老中医用量及配伍经验 刘渡舟认为胃气以降为顺,胃气不降多由火旺气实所致,故常配伍黄芩、大黄以降胃升脾,治疗吐衄,黄连多用6~9g;清热除烦,配伍阿胶、鸡子黄、白芍,治疗少阴肾水不足、心火有余之失眠,清热燥湿,配伍乌梅、细辛、干姜等治疗阿米巴痢疾,黄连用量多为9~12g。 李振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温肾健脾化湿的同时常以苦寒之黄连反佐清热之品,寒而不过苦,黄连不超过5~6g;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常配伍半夏、干姜、甘草治疗湿热蕴结中焦型口疮,黄连多为10g;配伍吴茱萸治疗肝胃郁热型口疮兼有反酸、烧心、胃脘灼热者,多为6~10g;常配伍升麻、生地黄、当归治疗胃火赤盛型口疮,多为6~9g。 刘尚义常配伍川芎、吴茱萸,治疗经行不止之血热妄行,黄连多用3g;配伍桑椹、黄精,治疗经行不止属脾肾阴气不固,多为3g;配伍半夏、瓜蒌皮、夏枯草、吴茱萸,治疗瘿病之痰瘀互结证,多为6g;

黄连的用量

黄连的用量 黄连的用量 (2010-02-18 22:31:31) 黄连的作用主要有三:1,治痞,2,清火,3,止利。 通过分析清胃散的组成,可以看出,黄连作为君药来清阳明胃经之火,用量是大,但是黄连还有燥湿止热利的作用,这样就有导致病人便秘的可能。所以该方有了生地和当归,在滋养阴液的同时能够润肠通便,以消除黄连带来的副作用。 再看仲景的黄连汤,虽以黄连名方,但是其用量只在3-6克之间,却还是以黄芩的量6-12克为大,这也说明其在避讳便秘的可能,尽管该方有白芍阿胶的滋养。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使用黄连的同时,有的病人即使配伍10克生大黄,也照样还是大便艰难。这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的存在! 故在黄连的用量上,还是尽量控制在3-6克为妥,如果开到10克左右甚至以上,就要考虑我说的这个问题的存在,或者用滋阴血的药物来相佐。 最后说一下左金丸中的吴茱萸的作用:1,止痛,2,止呕,3,止泻。 姜枣草的使用 (2010-02-09 16:41:55) 仲景很多方剂中很多都有姜枣草的使用,仔细想想不禁让我肃然起敬。 脾胃的顾护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经常听到病人服用前医的药后出现胃肠不适,这不得不让我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药性的调和确实必要。这是其一。 其二,很多慢性病,比如癌症,中风等病的治疗时间长,长期用药肯定会败胃。这个时候加服顾护脾胃的药,这样也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这种情况我在一个中医治癌症名家的方子处处

可见四君子汤,确实是值得学习和尊敬! 其三,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扶正,只去其标,只是暂时之功,日后反复,还是遭罪。这就体现了用方的人文关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顾护之,善莫大焉!

黄连的药理分析与应用

黄连的药理分析与应用 一、黄连的概述 黄连,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黄连味苦,性寒,有清泄热、 燥湿毒的功效。人们通常采用煎汤或者冲剂等方法服用黄连,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疔疮,肝胆疾病等疾病的治疗。黄连不仅在中药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重视,被列为一种有重要药理学作用的天然药物。 二、黄连的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黄连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黄连素、小黄连素、大黄素、芦丁、山柰 酚等成分功效显著,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研究表明,黄连营养成分能够杀死和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对于预防和治疗因身体免疫力降低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重要作用。 2. 抗炎作用 黄连中的苦味成分可以促进肝胆体液分泌,增强人体对细菌,病毒和细胞的自 我防御作用。同时,黄连中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发挥抗炎作用。研究发现,这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部位的水肿、痛感等炎症相关反应。 3. 调节肝胆系统 黄连中的黄连苦素、大黄素等成分可以增加胆汁分泌,调节胆囊和肝功能,改 善黄疸和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黄连还可以解毒,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伤。这些功效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肝胆系统疾病。 4. 杀虫驱蚊作用 黄连挥发出的气味可以有效地驱赶蚊虫和某些昆虫。黄连素被证明在植物保护 中具有广泛的效果,可以用于农业领域的昆虫防控。 三、黄连的应用 1.治疗上呼吸道疾病 黄连中含有较多的黄连素等成分,可以有效地杀灭上呼吸道病原体,对冠状病 毒等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黄连常被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疾病,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果配合其他药品,其效果更佳。

黄连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黄连片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一、黄连片的功能 黄连片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 1.抗菌消炎:黄连片中的黄连素具有强烈的抗菌活性,对多种细菌和真 菌有抑制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治疗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2.抗病毒:黄连片中的黄连素和黄连碱等成分对多种病毒有明显的抑制 作用,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解毒:黄连片可以中和和清除体内的毒素,对中毒引起的发热、腹泻 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抑制肿瘤生长:黄连片中的黄连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对一些癌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黄连片的主治 黄连片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主要包括: 1.感染性疾病:黄连片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肠胃道感染、泌尿系 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它具有强烈的抗菌作用,能够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减轻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2.消化系统疾病:黄连片可以用于治疗胃炎、肠胃炎、肝炎等消化系统 疾病。它能够提高胃肠道的抵抗力,促进消化液分泌,减轻胃肠道的炎症,改善消化功能。 3.皮肤疾病:黄连片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痤疮、疖疮等皮肤疾病。它具 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减轻皮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 4.发热症状:黄连片可以用于治疗因感染或中毒引起的发热症状。它可 以中和体内的毒素,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体温。 三、黄连片的用量 黄连片的用量因人而异,一般按医生的指示或药品说明书的建议使用。常见的用量为: 1.成人:一般每次口服黄连片0.3克至0.6克,每日3次。

2.儿童:儿童用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一般视具体情况决定。 使用黄连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饭前或饭后用药:黄连片可饭前或饭后使用,饭前用药有时可以增加其抗菌作用,饭后用药则可以减轻胃肠道刺激。 •配伍禁忌:黄连片与一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如与抗生素和某些中药同时使用可能会相互影响药效,应根据药师或医生的建议谨慎搭配使用。 •注意肝功能:黄连片内含黄连素等成分,有一定的肝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应注意监测肝功能指标。 综上所述,黄连片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解毒和抑制肿瘤生长等功能主治,常用于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疾病的治疗。在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注意用量和配伍禁忌,以及对肝功能的监测。

黄连最新功效大全!它对身体有太多的好处!

黄连最新功效大全!它对身体有太多的好处! 黄连又叫做“味连”、“鸡爪连”。是一味著名的中药药材,它入味极苦,有一句关于它的谚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充分说明了黄连的苦味。但是人们都说“良药苦口”,那么,黄连这味苦药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益处呢?它能治疗哪些疾病呢? 【黄连的传说】 从前,在土家族居住的黄水山上,有一位姓韩的名医,由于医术高明,远近都有人来请他去治病。因韩大夫出门时间多,故而请了一位帮工来管理种草药的园子。 韩大夫有个女儿,长得聪明、活泼又漂亮,老俩口视如掌上明珠。不料,韩大夫的闺女得了一种怪病,满身燥热,又吐又拉。三天就瘦得皮包骨了。韩医生外出未回,帮工看在眼里,非常焦急,忽然他想起了园子里有一种绿色的小花,前几个月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下一片叶子,嚼了一下,虽然苦得要使,但过了两个小时喉咙就不痛了。姑娘这病,不妨试一试。想到这里,他就连根带叶拔了一株,煎成一碗汤药,给姑娘喝下,谁知早上喝药,下午病就好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 这时韩大夫回来了,一问经过,便连声说:“谢谢你,我女儿患的胃肠胃热重,一定要清热解毒的药才治得好。这开绿色的小草,看

来对清热解毒有特效呀!”韩大夫并不知这小草叫什么名字,而这位帮工姓黄名连,为了感谢帮工为他闺女治好了病,韩大夫就将这草药定名为黄连了。 【黄连的药用价值】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煎水洗或浸汁点眼。 禁忌: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 各家论述: 《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纲目》:'解服药过剂烦闷及轻粉毒。' 【黄连的功效】 抑制胃酸分泌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黄连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抗溃疡: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2、抑制胃酸分泌: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 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3、保护胃粘膜: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4、抗炎镇痛: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5、抑菌: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黄连的食用方法: 1.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 《局方》三黄丸 2.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斤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伤寒论》黄连汤 3.治心烦懊依反复心乱怔仲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四钱黄连五钱生甘草二钱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时时津唾咽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4.治心经实热:黄连七钱.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局方》泻心汤

论述黄连的临床应用

论述黄连的临床应用 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曰“黄连,味苦,寒。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川谷”。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痈平疮,止痢安神。《珍珠囊》曰:“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勇,三也;去风势,四也;治赤眼爆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明代张景岳称人参、大黄、熟地黄、附子为“药中四维”,在此基础上提出“八维药纲”,即:里肉桂,表麻黄;寒黄连,热干姜;虚人参,实大黄;熟地阴,附子阳,试介绍如下。 黄连之效 清胃泻肠 代表方剂是大黄黄连泻心汤,用之治疗代谢性疾病病机属中满内

热者,亦用于糖尿病肾病病性属热者。所谓“三消不同,当从火断;泻火降糖,黄连第一”。大黄清肠热,去浊毒;黄连泻胃火,燥脾湿。浊毒清则脾滞消,肠胃通则气血活,应用时配黄芩,以清肝肺之热。由于黄连有止泻之功,故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泻下作用不明显,临床应用注意大黄和黄连的比例,若以通腑为主,可加大大黄剂量,若首要降糖,则以黄连为主。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胃火、肠火;辨证要点:口或干或渴或苦,便秘;常用量:黄连6~15g,生大黄6~9g。此方可作为实胖型代谢综合征的基础方。加减法:胃渴甚,加石斛、麦冬;便如羊粪,加生地黄、火麻仁;血糖高,加知母、天花粉;血压高,加夏枯草、钩藤;血脂高,加红曲、晚蚕沙等。临床运用时应注意,一是药物苦寒,常会引起胃脘不适,需加生姜以暖胃,并宜饭后服;二是大黄黄连的比例要适宜;三是年龄偏大或虚胖之人,可加补脾肾之药,因“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清心安神 代表方剂是黄连阿胶汤、黄连温胆汤和交泰丸。治疗睡眠欠佳,“胃不和则卧不安者”,予黄连温胆汤加炒酸枣仁;心不宁则睡不实者,予天王补心丹合交泰丸。

黄连炮制不同功效各异

黄连炮制不同功效各异 黄连,(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形状: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CoptischinensisFranch或其它黄连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其炮制品有十几种,部分品种被《中国药典》收载,其收载的炮制品有:生黄连、酒制黄连、姜制黄连、吴萸制黄连。黄连的不同炮制方法与临床作用紧密相关,它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及欠缺之处,有必要对其历代炮制品种及临床作用予以研究整理,以提供较完整的发展脉络,供医药工作者参考。 黄连的炮制早在梁代《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记载,经过医药人员的医疗实践,总结前人经验,直到元代,黄连炮制的临床作用才更明确的提了出来。《汤液本草》记载:“如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以酒浸煎”。又提出“酒炒上行,酒浸行上头”。指出了酒制具有引药上行,治头面之疾病的作用。 明代《普济方》中提出:“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奇效良方》中记载:“苦寒酒炒,亦为因用以泻其上热”。这两部书进一步论述了酒制黄连作用的部位趋向,以及引药上行,泻其上热的作用。这些宝贵经验, 至今被人们沿用。后人在治病过程中,通过用不同辅料对黄连进行炮制,使黄连在临床中的用途扩大。《医学入门》中记载:“吴萸水炒,调胃厚肠,治冷热不调。黄土炒,治食积,安蛔虫。盐水炒,治下焦伏火。”炮制方法较前增加了3种,并对临床作用有明确的记述,黄连炮制的理论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本草纲目》对黄连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记述更为详细:“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而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的药用价值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_黄连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黄连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图片、黄连的药用价值、黄连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黄连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中药黄连目录(可点击哦): 黄连简介 黄连图片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素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的药用价值 双黄连口服液 黄连的服用方法 黄连的副作用

黄连医书记载 *黄连简介 黄连,中药名,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300px。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黄连图片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抗溃疡: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2、抑制胃酸分泌: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3、保护胃粘膜: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4、抗炎镇痛: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5、抑菌: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黄莲一般用多少克”及用法用量

黄莲一般用多少克”及用法用量 黄连苦寒,善泻心火,燥湿为良, 功专热痢,解毒消肿,疗痈治疮。 (一)传统用法 黄连性寒、味苦,入心、肝、胃、大肠经。功效为泻心火,清湿热,解毒治疗。 本品大苦大寒,为泻火解毒,清热燥湿之要药。凡三焦湿热,实火疫毒上扰胸膈,下犯肠胃,内扰血脉,外壅肌肉之热证、实证均可应用。 1.心火亢盛,烦躁不眠及热病心烦,神昏谵语前者常配朱砂、生地黄等药;后者常与黄芩、栀子等配伍。若热病余热未尽,心烦不眠,亦可用本品配阿胶、鸡子黄等。本品最能泻心除烦安神,故上述诸证皆以黄连为主药。 2.肠胃湿热呕吐、泻痢若配陈皮、竹茹可治热呕;若单用或配木香、芍药等品可治热痢;若配乌梅还可治久痢赤白。本品善清中焦湿热,治疗痢疾疗效确切,故为治热痢之要药。 3.火毒痈疮,口舌·生疮,耳且肿痛内服外用都有强大的清热解毒作用。单用亦可取效。若配黄芩、黄柏、栀子可用治消渴及血热妄行之呕血、鼻出血、下血等,功效亦佳。 (二)用量标准 1.5~9.0克。 (三)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阴虚津伤者慎用。 (四)施治鉴别 黄连少量应用,有健胃之功,可助消化,若过量服用,则苦寒败胃,反碍消化。酒炒有助清除上焦火热之效;姜汁同炒,能增强健胃止呕之效;同吴茱萸水炒则功偏清肝胆火热。以上炒制诸法,均能缓减苦寒之性。 (五)名医绝招

施赛珠(上海医大华山医院教授) 黄连配伍用量为一般4克,止痢、抗心律失常时用10克。 降血糖、清胃火,配石膏以清火降糖;治膀胱湿热,配黄柏以清热泻火;治肾功能不全有恶心呕吐者,配吴茱萸以清热止呕;治热痢,配伍木香;治肝胆疾患,配伍龙胆草或山栀子;治口疮,配伍细辛;治烦渴,降血糖,配伍天花粉;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配伍苦参;治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配伍白花蛇舌草;治结膜炎,配伍黄柏、白头翁,煎剂灌肠。 程益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主任医,师) 消渴病急症湿毒中阻时必定用黄连;消渴变证、痈疽属湿热内盛时必定用黄连。黄连为治疗消渴病常用药,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在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中,以湿毒上犯为主时应用效果较好。 脾虚泄泻及阳虚寒证者,不宜使用。 治消渴实热证,以黄连9~12克,配伍天花粉、生地黄各9克,石膏15~30克,知母12克。 治消渴急症中的湿毒中阻,以黄连9~12克,配伍清半夏6克,茯苓12克,广陈皮、竹茹、枳实各9克。 治热证的心烦、怔忡、不眠,以黄连9克,配伍炒枣仁30克,阿胶10克,黄芩、赤芍、白芍各12克。 治胃火牙痛、口臭、口疮,以黄连9克,配伍生石膏15~30克,青黛3~9克,知母12克,白芷9克。 刘清贞(济南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连少用则健胃,过用则伤脾,重用则泻火,不可久用。脾虚寒者不宜单用,误用则伤脾阳;若需使用,一定要配合参芪术草等补脾益气之品。 治高热烦躁、扁桃体炎,以黄连6克,配伍黄芩、栀子等;治湿热泄泻、痢疾,黄连6克,配伍葛根、黄芩等;治鼻出血,以黄连6克,配伍白茅根、代赭石、牛膝等;治目赤肿痛,以黄连6克,配伍龙胆草、菊花、蝉蜕;治恶心呕吐,以黄连3克,配伍紫苏叶、藿香、法半夏、竹茹;治口疮,小便淋痛;以黄连6克,配伍淡竹叶、生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