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芍药花,又名芍药、薹药、白芍药,属于毛茛科芍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芍药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花卉,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美容功效。
本文将从芍药花的起源、营养成分、药用价值、美容功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芍药花的起源芍药花起源于中国,据史书记载,芍药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
芍药花最早是由各个民族在上古时期进行的瓜分和观赏。
后来,芍药花逐渐被广泛栽培和应用,世界各地的园艺家和植物学家纷纷对其进行研究与改良。
目前,芍药花已经成为国内外广受欢迎的一种观赏花卉和药用植物。
二、芍药花的营养成分芍药花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鞣质、挥发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芍药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三、芍药花的药用价值1. 芍药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疮、口疮、咽喉肿痛等疾病。
2. 芍药花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崩漏、产后出血等症状。
3. 芍药花具有镇痛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癫痫、失眠等疾病。
4. 芍药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血瘀性皮肤病等症状。
5. 芍药花具有调理女性生理周期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
6. 芍药花具有美容功效,可用于美白肌肤、淡化色斑、收缩毛孔等。
四、芍药花的美容功效1. 芍药花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皮肤老化的现象,使肌肤保持年轻和弹性。
2. 芍药花具有抗炎的作用,可以缓解肌肤的红肿和疼痛,预防和治疗青春痘、痤疮等炎症性皮肤问题。
3. 芍药花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杀灭痤疮引起的细菌,预防和治疗痤疮。
4. 芍药花具有镇定和安抚作用,可以缓解皮肤过敏和敏感的现象,使肌肤更加平滑和健康。
5. 芍药花具有保湿的作用,可以增加肌肤的水分含量,防止肌肤干燥和粗糙,保持肌肤的柔软和光滑。
五、如何使用芍药花1. 冲泡饮用:将干燥的芍药花放入茶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静置10分钟,即可饮用。
芍药花的功能主治与作用芍药花简介芍药花,又称川芍、白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
芍药花的花茎高大挺拔,花朵呈现出艳丽多彩的颜色,受到众多人的喜爱。
芍药花主要分为红、白、黄等多个品种,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芍药花的功能主治1.舒筋活络,缓解疼痛:芍药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经等疾病。
它可以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2.温经止血,调理月经:芍药花是一种温经止血的药材,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等问题。
它可以调理女性身体,缓解痛经,帮助恢复月经正常。
3.保护肝脏,解毒护肝:芍药花具有保护肝脏的功能,可以减轻肝脏受损的程度,帮助肝脏排毒。
它还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清热解毒,改善肝脏功能。
4.养血止血,促进伤口愈合:芍药花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补血止血有很好的效果。
它可以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促进伤口的愈合,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5.抗炎抗菌,提高免疫力:芍药花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
芍药花的使用方法芍药花可以应用于中药治疗和保健品制作中,有多种使用方式:1.鲜花冲泡:鲜花可以制成芍药花茶,具有清热解毒、养血止血的作用。
将花瓣浸泡在热水中,冲泡成芍药花茶,常饮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2.干燥制成药材:芍药花可以晒干后制成干燥的芍药花,作为中药材使用。
可以炮制成药酒、药丸或者直接煎煮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和儿童慎用:由于芍药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孕妇和儿童慎用。
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防止过量使用:芍药花作为中药材,需要依医嘱适量使用,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芍药花与某些药物有相互作用,应遵医嘱使用。
总结:芍药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它可以舒筋活络,减轻疼痛,调理月经,保护肝脏等。
芍药花的使用方法多样,可以冲泡成花茶或者制成中药材使用。
在使用芍药花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芍药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芍药是一个很常见的药材,这样的药材对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它的使用方法,也是都是比较简单,根据患者自身需要,可以
芍药是一个很常见的药材,这样的药材对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它的使用方法,也是都是比较简单,根据患者自身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使用方法,那它的功效和作用也是不同,那芍药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对这点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因此在选择它的时候,也是可以进行详细咨询。
对芍药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它有着更多的了解,芍药在选择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乱用,虽然它的益处很多,随意乱用,对身体也是很不好。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中药白芍水煎剂给小鼠喂饲腹腔巨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白芍水煎剂可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外周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使之恢复正常水平,表明白芍可使处于低下状态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白芍提取物对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症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棉球肉芽肿有抑制增生作用。
白芍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与甘草的甲醇复合物合用,二者对醋酸扭体反应有协同镇痛作用。
芍药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芍药的应用
1.肝血亏虚及血虚月经不调。
本品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
芍药作用与功效
芍药,为石竹科芍药属植物,中药材名。
其药用部分为鲜花瓣叶片或根茎。
芍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的功效。
芍药具有以下主要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芍药可以清热解毒,对于热病引起的头痛、口舌生疮、牙齿肿痛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寒凉的性质可以降低体内火气,消除体内毒素。
2. 活血止痛:芍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对于妇女的痛经、产后血淤、瘀血性疼痛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同时,芍药还可以舒缓肌肉,减轻关节疼痛和风湿痛。
3. 调经止带:芍药对于妇女月经不调、经期过多等问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平衡体内雌激素水平,缓解子宫肌肉痉挛,使经血排出顺畅,并能治疗妇女的白带异常。
4. 润肺止咳:芍药可以润肺止咳,对于痰多、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清理肺部痰液,减少炎症反应,缓解咳嗽。
5. 抗炎消肿:芍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疼痛等不适感。
它可以缓解关节炎、扭伤等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6. 抗菌消炎:芍药具有一定的抗菌功效,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
与生长,对于感染引起的皮肤溃疡、湿疹、痤疮等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芍药虽然具有很多药用功效,但也存在一些禁忌与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体虚寒凉以及感冒发热者不宜使用芍药。
另外,芍药在服用过程中应注意剂量控制,避免过量使用。
芍药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一、芍药的功能主治芍药,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抗炎止痛:芍药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2.活血化瘀:芍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液淤积,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各种疾病。
3.调经止痛:芍药具有温经止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期疼痛等妇科疾病。
4.养血安神:芍药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状。
5.抗菌消炎:芍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对于一些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芍药的用法用量芍药可以外用和内服,具体的用法用量如下:1. 外用芍药外用主要是将鲜芍药或芍药片研末后敷于患处,具有镇痛、消肿、祛瘀等作用。
外用时使用的芍药用量一般为适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用方式:•芍药敷贴:将芍药研末加适量清水调成糊状,然后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
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芍药浸泡:取适量干芍药,加入适量温水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浸泡的芍药液擦拭患处。
每日2-3次。
2. 内服芍药内服主要是将芍药煎剂或芍药颗粒口服,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调整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服用法:•芍药煎剂:取干芍药10克,加水适量煎煮,分2次服用,每日2-3剂。
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用量。
•芍药颗粒:按照产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服用,一般为每次10克,每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内服芍药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饮酒和烟草等刺激物。
三、使用芍药的禁忌虽然芍药有很多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以下是一些使用芍药的禁忌情况:1.孕妇禁用:芍药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妇在妊娠期和分娩后禁止使用芍药。
2.体质寒凉者慎用:芍药有一定的凉性,体质寒凉者使用芍药应适量,避免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
芍药的作用和功效与作用芍药,是一种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草本植物。
它以其美丽的花朵和丰富的药用价值而闻名于世。
在中医学中,芍药被广泛应用于调理女性生理问题、缓解疼痛和消炎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芍药的作用、功效以及应用领域。
一、芍药的描述及生长环境芍药,学名为Paeonia lactiflora Pall,属于毛茛科。
芍药植株高约60-100厘米,具有雄性、雌性花两性异株,花径5-15厘米,花瓣厚实,色彩鲜艳,花期持续时间较长。
芍药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它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湿润、排水良好的环境中,比如田边、村庄的路边、灌丛中等。
常见的芍药有红芍药、白芍药、黄芍药等,每一种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二、芍药的化学成分芍药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单萜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芳香化合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1. 单萜类化合物单萜类化合物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芍药酸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是芍药药效的重要基础。
2. 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是芍药的次要成分,包括芍药苷酸、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作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3. 芳香化合物芳香化合物是芍药的香气来源,包括挥发油、醇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芍药特有的香气,使其在芳香疗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芍药的作用和功效1. 调理女性生理问题芍药在中医学中被广泛用于调理女性生理问题,例如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
芍药具有活血散淤、凉血止痛的功效,对于缓解痛经、调理月经周期等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此外,芍药还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使子宫内膜得到有效的剥离,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2. 缓解疼痛芍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被广泛用于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
芍药中的芍药苷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够通过减轻疼痛信号传递、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镇痛作用。
因此,芍药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疼痛、肌肉疼痛等疾病。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芍药,又名白芍、青芍、白芍草,是由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根茎和根制成的药材。
芍药是中国传统药材之一,因其药理活性成分多样,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1. 活血止痛: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瘀血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芍药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2. 温经止血:芍药对于血瘀倾向强的体质具有调节作用,通过温经止血的功效,可以有效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血过多、痛经等问题。
此外,在中医治疗中,芍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3. 调理肝气:芍药在中医体系中被归类为能够疏肝解郁的药物,可缓解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疼痛、口苦口干等症状,对于调理肝气亢盛的体质具有一定的作用。
4. 抗炎消肿:芍药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肿胀和疼痛。
因此,芍药常被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肿肌肉疼痛等疾病。
5. 抗菌消痈:芍药对于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外用治疗各种疮疡、溃疡等皮肤感染问题。
此外,芍药还具有收敛作用,可以减少疮疡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
6. 调理肠胃:芍药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能够缓解肠胃肌肉痉挛,减少肠胃蠕动,对于治疗腹痛、腹泻、便秘等肠胃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
7. 抗氧化抗衰老:芍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延缓细胞老化,对于预防和改善衰老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芍药的禁忌1. 孕妇慎用:由于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会增加子宫的收缩和血流量,导致流产的风险增加。
所以,孕妇在选择中药时应慎用芍药。
2. 月经期禁用: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会加重月经出血,导致血流过多。
因此,月经期间不宜使用芍药。
3. 脾胃虚寒者禁用:芍药性味辛凉,对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容易导致寒凉内侵,引起腹泻、腹痛等问题,所以脾胃虚寒者应禁用芍药。
芍药作用与功效芍药,又称白芍药,是指白芍药、川芍药和赤芍药的干燥根茎。
芍药属蔷薇科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芍药的主要成分是茉莉酸、芍药苷、芍药酮等化学成分,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芍药的作用和功效。
首先,芍药具有抗炎作用。
芍药中的芍药苷和芍药酮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
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通常伴随组织损伤、细胞坏死和疼痛等症状。
使用芍药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症状。
其次,芍药有镇痛作用。
芍药对于多种痛感具有镇痛作用,比如头痛、经痛、骨伤等。
芍药中的芍药苷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神经内源性疼痛和炎性疼痛。
此外,芍药还能通过抑制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和释放,有效缓解神经痛。
再次,芍药对于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芍药中的茉莉酸和芍药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轻氧化应激,从而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害。
此外,芍药还能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于肝纤维化和肝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芍药还具有抗痉挛、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过敏等多种作用。
芍药中的芍药苷具有抗痉挛作用,可以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缓解胃肠道痉挛和疼痛。
芍药中的茉莉酸和芍药苷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另外,芍药中的芍药苷还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对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芍药还可以通过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减轻过敏症状,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芍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不仅局限于单一的药理作用,还与其多种化学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关。
芍药苷和芍药酮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
此外,芍药还可以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增强其药物疗效。
芍药在临床上有多种应用方式。
常见的用法是饮片煎剂和药酒,还可以制成洗剂、敷贴剂和内外用丸剂等。
根据具体病症,可以选择不同剂型和用法。
芍药的剂量一般为3-9g,具体剂量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芍药的功能、主治和作用1. 芍药的功能•收敛作用:芍药具有收敛作用,可收敛伤口,减少出血和渗出,促进伤口愈合。
•止痛作用:芍药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缓解疼痛症状,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抗炎作用:芍药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促进炎症的消退。
•抗菌作用:芍药对多种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可以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
2. 芍药的主治芍药主要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 - 妇科疾病:芍药具有活血化淤、调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 消化系统疾病:芍药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 皮肤疾病:芍药具有收敛作用,可应用于治疗疮疡、痤疮等皮肤疾病,加速伤口愈合。
- 风湿骨病: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缓解风湿痛、关节炎等风湿骨病疼痛症状。
3. 芍药的作用芍药在中药学中有多种重要的作用: - 温经止痛:芍药可活血调经,对于经期疼痛、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具有较好的疗效。
- 散瘀止血:芍药能够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各种出血的情况,如外伤出血、咳血等。
- 解毒祛瘀:芍药有解毒、抗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痈疽等皮肤感染疾病。
- 舒筋活络: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于风湿性疼痛、关节炎等骨骼肌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芍药有收敛作用,孕妇慎用,避免对胚胎有不良影响。
•不宜长期大量应用:芍药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过量使用可能影响正常的生理过程。
•注意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芍药可能存在过敏反应,使用时需注意过敏症状。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芍药需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结论芍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收敛、止痛、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中医临床中,芍药常用于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和风湿骨病的辅助治疗。
使用芍药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介绍芍药,又称为白芍、川芍,是杜鹃科芍药属植物的根和根茎的统称。
芍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被誉为“女人之友”。
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1. 缓解疼痛:芍药具有镇痛和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痛经、头痛、胃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疼痛症状。
它能够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感。
2. 调理女性生理周期:芍药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调理女性生理周期的药物中。
它可以缓解痛经、痛经引起的腰腿酸痛、月经量不调等问题,对女性保持身体健康和平衡的生理周期具有积极的作用。
3. 改善血液循环:芍药富含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改善微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保持皮肤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芍药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和收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皮肤病。
4. 抗炎和抗氧化:芍药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功效。
它可以有效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进行,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芍药还能够抗氧化,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5. 促进消化:芍药对于胃肠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缓解胃肠炎、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它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维持肠道正常的功能。
二、芍药的禁忌尽管芍药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但在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1. 孕妇禁用:芍药具有一定的收敛和抑制作用,因此孕妇在怀孕初期和孕中期都应该避免使用。
虽然芍药在中医中应用广泛,但对于孕妇来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产后不宜过量:在传统医学中,芍药被广泛应用于产后修复中。
然而,产后使用芍药也需谨慎。
如果过量使用芍药,可能会导致血瘀,引发不适症状。
所以在产后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
3. 肾病患者慎用:芍药具有收敛作用,可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的负担。
因此,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应该避免过量使用芍药,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影响康复。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吃法芍药,又称白芍药,是一种优质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镇静安神、抗炎止痛、调经止血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并提供一些常见的芍药的食用方法。
一、芍药的功效与作用:1. 镇静安神:芍药有明显的镇静安神作用,可以改善人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芍药含有芍药苷等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脑内神经传导物质的平衡,具有镇定作用。
2. 抗炎止痛:芍药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痛作用,可以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芍药中的芍药苷、芍药酸等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
3. 调经止血:芍药对妇女的月经不调、经血量过多等问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芍药含有镇痛、镇静作用的芍药苷、芍药酸等活性成分,可以缓解经痛症状,调节雌激素水平,改善月经不调问题。
4. 清热解毒:芍药中的芦丁、芍药苷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减轻发热、口腔溃疡等症状。
此外,芍药还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对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 活血化瘀:芍药对于活血化瘀、消除瘀血有良好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淤血等问题。
芍药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消除体内的淤血现象。
6. 调节免疫功能:芍药中的芍药苷等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对抗病毒、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7. 抗氧化:芍药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保护器官功能。
二、芍药的常见食用方法:1.芍药炖猪脚:将适量的芍药与猪脚一同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些调料如姜片、料酒,用小火慢炖几个小时,直到猪脚酥烂。
此法可滋补气血,活血化瘀,适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瘀血症状的人群。
2.芍药红枣粥:将适量的芍药、红枣与大米一同加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状即可。
此法有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失眠、贫血等人群。
3. 桂芍汤:将适量的芍药、桂枝、白术、干姜、甘草等放入锅中,加入水煎煮,滤出药汁,分次饮用。
芍药的作用与功效芍药,又名白芍、益母草,是杜若科芍药属植物的干燥根。
芍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芍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苷类、鞣质和微量挥发油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凝、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芍药的主要作用与功效如下:1. 舒肝利胆:芍药具有舒肝利胆的作用,能够改善肝胆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对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2. 温经止痛:芍药具有温经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痛经、胃痛、胁肋疼痛等疼痛症状,对于子宫疾病、肠胃疾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抗炎镇痛:芍药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对于体内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 抗菌消炎:芍药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炎症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5. 止血收敛:芍药具有收敛和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咯血、便血、子宫出血等出血症状,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创面愈合。
6. 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芍药具有抗凝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7. 抗氧化延缓衰老:芍药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综上所述,芍药具有舒肝利胆、温经止痛、抗炎镇痛、抗菌消炎、止血收敛、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多种作用与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已逐渐应用于现代医学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芍药在妊娠早期可能具有一定的绒毛膜促性腺素活性,对胎儿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谨慎。
同时,使用芍药需注意剂量和配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应遵医嘱,遵守用药规范。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芍药的主要产地芍药花虽然在与牡丹的千年竞争中处于落败的姿态,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芍药的美,因为能够与牡丹相媲美的除了芍药,也没听说过还有其他的花朵,这足以证明芍药的确十分妖艳和娇媚。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芍药可以调节新陈代谢芍药具有明显的养肝护肝的功效,而且还可以对我们的皮肤和脸部的黄褐斑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的作用。
这些都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
如果你因为新陈代谢导致了自己发胖或是肌肤长痘长斑的情况,芍药也是可以帮忙的。
还有就是上班族经常用眼,眼睛有时会刺痛,可以喝一点芍药花茶来养肝护肝。
如果你想美容,让自己的皮肤更加有光泽,也可以让芍药来帮忙。
2、痛经或是肝脏不好的人可以吃芍药花粥加适量的清水熬煮成粥,当粥快要熟的时候,再把用清水清洗干净的芍药花倒进去,煮熟了就可吃了,芍药粥的主要功效是行血养阴,对女性朋友而言是非常不错的滋补品。
3、缓解肾虚或是关节痛用芍药酒帮忙准备材料:赤芍,生地,狗骨。
三种药物放在一起,放在瓶子里,用酒浸泡7天,就可以喝掉了,每次需要空腹的喝15ml,每天喝三次,可以有效缓解肾虚。
4、食用禁忌①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②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
③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芍药的主要产地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
在东北分布于海拔480-7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下,在其它各省分布于海拔1000-2300米的山坡草地。
在朝鲜、日本、蒙古及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在中国四川、贵州、安徽、山东、浙江等省及各城市公园也有栽培,栽培者,花瓣各色。
目前,在中国的山东荷泽、河南洛阳等地已逐渐发展栽培、研究中心,并形成了规模化商品性生产;而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也有芍药的栽培和应用。
芍药为什么不开花芍药在8、9月茎叶枯黄,即标明地下芽形成,进人休眠期,此时土壤温度仍适宜根系生长。
秋分时节移植或分株,有利于根系恢复和来年开花。
分株时,先将全株挖出,除去泥土,晾晒半天,使根系梢干而不脆。
芍药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缓解疼痛:芍药含有一种称为芍药苷的成分,具有镇痛和镇静的效果,可用于缓解不同部位的疼痛,例如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
•调理血气:芍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改善机体气血不畅引起的问题,如痛经、经期不调等。
•抗炎止血:芍药中的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适用于外伤出血、烫伤溃疡等。
•调节免疫:芍药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改善某些免疫性疾病。
用量芍药主要以干燥根茎入药,其用量需要根据具体药材的质量、功效、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用量参考:1.芍药片:一次3-9克,一日3次。
2.乌头芍药散:一次9克,水煎分2次服。
3.芍药提取物:一次300-500毫克,一日2次。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芍药时应遵循医嘱或药师的建议,并且不要超过推荐的剂量。
针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和有特殊疾病的患者,用量一定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服用芍药期间,若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如红肿、瘙痒、胃肠不适等,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指导。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芍药。
芍药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可能会对正常的妊娠和分娩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长期连续使用芍药可能会引起药物性青光眼,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复查眼压。
•芍药与某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造成药效增强或减弱。
在使用芍药之前,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对药物的配伍进行评估。
•儿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芍药。
以上是芍药的功能主治以及用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芍药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使用药物。
芍药临床应用量芍药,又称为白芍、赤芍、药芍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芍药性味苦寒,归肝、脾、心经,具有活血祛瘀、清热凉血、调经止痛等功效。
在临床中,芍药的应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应用量可以发挥药效,而不当的应用量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芍药在临床中的应用量。
一、芍药的常见用量芍药在临床中的常见用量为9-15克,一般分2-3次服用。
具体用量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体质差异来确定。
对于一般病情较轻或预防保健,常用的芍药用量为9克;而对于病情较重或治疗急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用量至15克。
总体来说,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药物过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二、芍药不同剂型的应用量1. 饮片剂:芍药饮片一般每次用量为3-5克,每日2-3次,也可根据医师建议适当调整用量。
2. 颗粒剂:芍药颗粒剂一般剂量为每次6-10克,每日2-3次,具体剂量可根据病情和医师建议酌情调整。
3. 注射剂:芍药注射剂一般剂量为每次10-20毫升,每日1-2次,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用量。
三、芍药的应用注意事项1. 用药时间:芍药一般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口服,注射剂则按照医嘱时间使用。
2. 禁忌症:孕妇应忌服芍药,对芍药过敏者忌用,同时由于芍药有收敛作用,大便干燥的患者慎用。
3. 不良反应:芍药长期大量服用会引起乏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故应注意不可长期或大量服用。
四、芍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1. 痛经:芍药可以舒经活络,行气调血,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有明显疗效。
2. 高血压:芍药具有清热凉血、降压的作用,适量应用可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症状。
3. 皮肤病:芍药具有祛痰解毒、活血清热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湿疹、疮疡等皮肤病。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芍药在临床中的应用量十分重要,合理的应用量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应用芍药时,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控制用量,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师咨询。
芍药的功效与作⽤及禁忌介绍 芍药别名⽩芍、杭芍、亳芍、川芍等,为⽑茛科多年⽣草本植物,下⾯店铺整理了芍药的功效与作⽤及禁忌,⼀起来看看吧。
芍药的药⽤功效 1、芍药具有养⾎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部黄褐斑、⽪肤粗糙衰⽼的功效。
2、芍药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润肺、平肝明⽬、护肤养颜等的功效。
3、芍药具有使⼈⽓⾎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的功效。
4、芍药具有调节⼥性内分泌、去除黄⽓及⾊斑、令容颜润泽的功效。
芍药的药⽤禁忌 1、恶⽯斛、芒硝,畏消⽯、鳖甲、⼩蓟,反藜芦。
2、⾎虚⽆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3、⾚芍药破⾎,故凡⼀切⾎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少腹痛已⽌、痈疽已溃不宜服。
芍药的炮制⽅法 1、炒⽩芍:⽩芍⽚⽤麸以⽂⽕炒⾄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药者。
2、酒⽩芍:⽩芍⽚⽤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药者,寒性缓解,活⾎功效增强。
3、醋⽩芍:⽩芍⽚⽤⽶醋喷淋,⽤⽂⽕微炒⼊药者,偏于敛肝⽌痛、养⾎⽌⾎。
4、焦⽩芍:⽩芍⽚⽤武⽕炒⾄焦⿊,存性,取出⽤清⽔灭尽⽕星,晾⼲⼊药,偏于敛⾎⽌⾎。
芍药的药⽤附⽅ 1、治脚⽓肿痛:芍药六两、⽢草⼀两,共研为末,⽩开⽔送下。
2、治⽊⾆肿满:⾚芍药、⽢草煎⽔热漱。
3、治⿐⾎不⽌:芍药研细,每服两匙,⽔送下。
4、治⿐⾎、咯⾎:⽩芍药⼀两、犀⾓末⼆钱半,共研细,新⽔冲服⼀茶匙,⾎⽌为限。
5、治⽉经不停:⽩芍、⾹附⼦、熟艾叶各⼀钱半,⽔煎服。
6、治⼑伤:⽩芍⼀两,熬黄,研细,每服⼆钱,酒或⽶汤送下,同时可⽤药末敷伤处。
7、治鱼⾻鲠喉:⽩芍药嚼细咽汁。
芍药的临床应⽤ 1、芍药⽤治肝⾎亏虚、⾯⾊苍⽩、眩晕⼼悸,常与熟地、当归等同⽤,如四物汤。
2、芍药⽤治⾎虚有热、⽉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药,如保阴煎。
3、芍药⽤治⾎虚肝郁、胁肋疼痛,常配柴胡、当归、⽩芍等,如逍遥散。
4、芍药⽤治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常与⽩术、防风、陈⽪同⽤,如痛泻要⽅。
芍药的作用及功能主治芍药简介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芍药、白芍、焦芍药等,是菊科芍药属植物。
芍药植株高约1米,花期在春季,花大而美丽,花色多样,有红、粉、白等多种颜色。
芍药性味苦寒,入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止痛、解痉等功效。
芍药的作用与功能芍药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可以用于治疗许多不同的疾病和症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凉血芍药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凉血止血。
它常用于治疗热病所致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痈疮疖肿等。
此外,芍药还可以用于治疗妇女痛经、痛经伴有月经过多等症状。
2. 止痛解痉芍药有止痛解痉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和痉挛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腹痛、经痛等症状。
芍药还可以用于治疗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 通经活络芍药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气血不畅引起的各种疼痛和不适。
它常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经前症候群等问题。
此外,芍药还可以用于治疗偏瘫、风湿性痛风等疾病。
4. 抗炎抗菌芍药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感染,减轻炎症反应。
它常用于治疗皮肤疮疡、湿疹、痈疮疖肿等问题。
芍药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
5. 调理肝脾芍药对肝脾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调节肝脾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它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虚泄泻等症状。
芍药还可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等问题。
芍药的主要使用方法芍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使用方法,常见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煎剂:将芍药煎煮后,取汁液进行口服或外敷。
2.散剂:将芍药磨成细粉,用于制作药丸、胶囊等剂型。
3.酒剂:将芍药浸泡在黄酒或白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酒剂进行口服。
4.膏剂:将芍药煎煮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植物油,制作成膏状物质,用于外敷治疗。
5.汤剂:将芍药煮成浓缩液,加入其他草药一起煮制,口服治疗。
注意事项在使用芍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对芍药过敏者禁用。
芍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是芍药的性味芍药,又称白芍、白芍药,具有苦、酸味,性凉。
芍药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叶和花瓣都含有草酸和皂甙等成分。
芍药的归经芍药归入了中医经典中的归经,主要归属于心、肝、脾经。
芍药的功能主治芍药有着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解毒:芍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热病、疮疡肿毒等症状的治疗。
2.止痛:芍药可以减轻疼痛,对于经痛、腹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固涩:芍药对于湿气的排出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腹泻等症状。
4.补血:芍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补充血液,对于贫血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5.调经止带:芍药具有调节月经、止带的作用,可以用于痛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6.缓解肌肉痉挛:芍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舒缓肌肉痉挛的作用,可以用于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
芍药的主要应用领域芍药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内科疾病:芍药可以用于治疗中暑、感冒、肠炎、痢疾等内科疾病。
2.妇科疾病:芍药对于痛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皮肤病:芍药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疮疡、痤疮等皮肤病症状。
4.运动损伤:芍药可以缓解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痉挛、扭伤等损伤问题。
5.血液系统疾病:芍药可以用于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
综上所述,芍药作为中药材具有苦、酸味,性凉,主要归属于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固涩、补血、调经止带、缓解肌肉痉挛的功能主治。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运动损伤及血液系统疾病等。
在使用芍药时,需要遵循中医的用药原则,根据具体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法。
+。
芍药中医养生知识白芍,又名芍药,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根。
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
1、性味归经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它主要产于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白芍的产地不同,品质也有所差异。
在古代中医药书籍《本草品要经会》中就有记载:“芍药有赤芍、白芍二种,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
”2、功效作用养血调经:白芍对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
”柔肝止痛:白芍可以舒缓肝气,对于胁痛、胃痛、腹痛等症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如李时中在《类证活人书》中记载的逍遥散就是以白芍为主要成分,主治肝气郁滞所致的胁痛、胃痛等症。
平抑肝阳:白芍对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伤寒论》中记载的小柴胡汤就有白芍的成分,主治少阳病证。
敛阴止汗:白芍能够收敛阴液,对于自汗、盗汗等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名医别录》中记载:“芍药主通顺血脉,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
”3、白芍养生白芍泡水喝:将适量白芍放入开水中浸泡10-15分钟,代茶饮用。
可以起到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作用。
白芍药膳:将白芍与食材一起烹饪,如芍药炖鸡汤、芍药羊肉汤等。
可以起到养血益气、滋补肝肾的作用。
白芍中药配伍:在中医的方剂中,常常将白芍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如当归、川芎、熟地黄等。
这样可以增强药效,更好地发挥养生的作用。
4、禁忌使用虽然白芍的功效很多,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中西药配伍禁忌:(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同用。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芍药别称将离、离草、红药等,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其根入药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病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芍药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苦、酸,味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和宫、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
芍药的药用功效
1、芍药具有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的功效。
2、芍药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的功效。
3、芍药具有使人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的功效。
4、芍药具有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的功效。
芍药的药用禁忌
1、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3、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
痛已止、痈疽已溃不宜服。
芍药的食用方法
1、白芍乌梅茶
【材料】白芍5克,乌梅2枚,木瓜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敛肝养胃,治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
2、白芍钩藤茶
【材料】白芍5克、钩藤3克、绿茶3克。
【用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柔肝清热、平肝熄风,治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
3、丹参白芍茶
【材料】丹参5克,白芍3克,白芷3克,花茶3克。
【用法】用前三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活血消肿止痛,治妇女乳房肿痛。
芍药的相关论述
1、《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
2、《本草再新》:白芍药泻肝降火,润肺健脾,养血和血,消湿止泻,敛汗宽中。
3、《本草从新》:白芍药,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手足太阴行经药。
4、《本草正义》:芍药寻绎其主治诸病,一为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也。
一为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
芍药的炮制方法
1、炒白芍: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
2、酒白芍: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干入药者,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
3、醋白芍: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4、焦白芍: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灭尽火星,晾干入药,偏于敛血止血。
芍药的临床应用
1、芍药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常与熟地、当归等同用,如四物汤。
2、芍药用治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药,如保阴煎。
3、芍药用治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如逍遥散。
4、芍药用治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常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如痛泻要方。
5、芍药用治痢疾腹痛,常与木香、黄连等同用,如芍药汤。
6、芍药用治阴血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常配甘草,如芍药甘草汤。
芍药的药用附方
1、治脚气肿痛: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2、治木舌肿满: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3、治鼻血不止: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4、治鼻血、咯血: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5、治月经不停:白芍、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6、治刀伤:白芍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7、治鱼骨鲠喉:白芍药嚼细咽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