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损耗率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1.67 KB
- 文档页数:3
物料损耗控制规范(ISO9001-2015)一、目的:1.1制定物料损耗允许范围标准,物料损耗责任界定,达到有效管理物料超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品质为目的.二、适用范围:2.1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三、定义:3.1来料不良------来料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不符合检验标准或是样品承认书、产品规格书等要求,或是在投产时过程中发现材料本身缺陷劣质或不合格的.3.2制程不良------在制造过程中因加工、SMT贴片、洗板、印刷、、DIP组装、测试、包装等作业工艺造成物料划伤、掉绿油、变形、折断、破损、功能失效等不良品.3.3物料损耗------凡属于生产单位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的,都属于“物料损耗“范围内.3.4试产/实验/调试------涉及到新产品试验或实验过程中,生产单位在物料损耗允许范围内的,不属于“物料损耗“范畴.四、职责:4.1生产部:负责在线不良品(含来料、制造)的反馈、及时检查统计并作退库处理.4.2品质部:负责对不良品性质判定及辨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的评定,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4.3采购部:负责对来料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以及提供物料成本单价. 4.4物料仓:负责不良物料的管理并监督、统计并跟进落实相关部门不良品的处理结果.4.5PMC 计划部:负责编制物料超损标准以及相关超损物料采购申请. 4.6财务部:负责最终决议的执行4.7总监(总经理):负责争议物料、处理方案的最终裁决权. 五、不合格物料的界定:5.1生产来合格物料界定. 5.1.1来料不良退供应商.5.1.1.1兴开泰IQC 检验发现来料是因为供应商本身缺陷或是在运输原因造成外观不良、功能不良且不能达到AQL 接收标准,不良责任属于供方,原则上直接做退货处理.0.250.4抽样数AC RE 抽样数 AC RE 1-8 全数1全数1AQL 标准来料数量(PCS )9-15 全数0 1 全数0 116-25 全数0 1 全数0 126-50 32 0 1 20 0 151-90 50 0 1 20 0 191-150 500 1 32 0 1151-280 500 1 320 1281-500 500 1 320 1501-1200 500 1 32 1 21201-3200 200 1 2 125 1 23201-10000 200 1 2 125 2 310001-36000 315 2 3 200 3 436001-150000 500 3 4 315 5 6150001-500000 800 5 6 500 7 8 ≥500000 1250 7 8 1250 10 115.1.1.2部门电子物料(例如:MOS、IC)IQC按照常规检验合格入库,但部份功能只有在生产或者老化实验时才能发现,如经过分析确认不是由于我司员工、设备、操作方法、环境造成,由此造成的不良由供方赔偿相关损失,包括连带报废物料的损失的浪费工时等.5.1.1.3IQC按国标准GB、T2828抽样方案进行检测,发现不良但又在允收范围内的物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良不在“物料损耗”范围规定内.5.1.1.4已被IQC判定为不合格但由于生产急需使用而作为特别采用(MRB)处理的物料,在制程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属“来料不良”范围,必须走(特采流程单),前提是非致命问题,致命问题直接退货处理(退货2个工作日内完成),由最高裁决权裁决,过程中所有的损失需要重新评审,具体操作参考文件(不合格品质控制程序).5.1.1.5来料不良处理流程:流程图完成时间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5MIN10MIN 30MIN2H2H4H2个工作日扣款生产部工程部品质部品质部生产部/品质部/仓库品质部/仓库品质部/仓库财务部主管PE工程师现场品检SQE工程师物料员/来料检验/仓库管理员SQE工程师/供方SQE工程师/仓库主管主管发现不良上报结果追踪结果追踪制程不良物料生产不良物料制程工程师确认制程异常处理单IPQC检验核准退料单SQE判定来料不良分析报告不良品入不良仓通知供应商复判仓库打单退供应商A财务最终决议的执行结案B5MIN2H30MIN 1个工作日内 4H 4H 4H品质部品质部 PMC 计划采购部 生产/工程部 财务部 品质部/仓库品检员SQE 工程师 主管 主管 主管/工程师 主管 SQE 工程师/仓库发现不良上报 组织会仪注:其它项目不做时间规定,按正常生产流程走. 5.1.1.5.1所有负责人在拟定的时间要求内没有完成的,且后续没有任何进展,来料不合格物料IQC 检验不合格不合格异常处理 PMC 评审(出货要求急与不急)特采挑选使用 特采上线IQC 标识隔离入库NG (不急或致命缺陷)销售与客户协商SQE 判定来料不良分析报告急单/非致命缺陷PMC 打单物料员领料生产重点检查缺陷包装出货采购来料报价工时,人力评估财务统计成本SQE 通知供应商复判AB则罚款物料总额的2%.事例:物料总额10000RMB,即罚款10000*2%=200RMB.5.1.1.5.2所有负责人在拟定的时间要求内没有完成,且超出时间完成的,即要求说明原因并给予警告,累计三次后,第四次则开始罚款,罚款物料总额的2%.事例:物料总额10000RMB,即罚款10000*2%=200RMB. 5.2制程不良.5.2.1对于PCB 、FPC 、线材、光电开关、包装材料等物料的外观在生产部第一个投入这些物料的工序确认出来的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于生产制程不良.5.2.2对于热电偶,温控开关在做功能测试检验工艺确认出物料不良归属于来料不良,对于首件之后或是在后面工序发现的不良归属生产制造不良. 5.2.3在生产过程中因机器、设备抛料、功能不良、返修等不确认因素,造成物料损耗比率在允许的范围内的,不在“物料损耗”范围规定内.1-500PCS 订单 501-1000PCS订单 1001-10000PCS 订单 10001-20000PCS 订单 ≥20001PCS订单 损耗率 损耗率 损耗率 损耗率 损耗率 IC 0.6% 0.3% 0.2% 0.1% 0.05% MOS 0.6% 0.3% 0.2% 0.1% 0.05% 电阻0603 1.0% 0.9% 0.5% 0.3% 0.3% 电阻0402 1.0% 0.9% 0.5% 0.4% 0.4% 电阻0201 1.5% 1.0% 0.8% 0.5% 0.5% 电容0603 1.0% 0.9% 0.5% 0.3% 0.3% 电容0402 1.0% 0.9% 0.5% 0.4% 0.4% 电容0201 1.5% 1.0% 0.8% 0.5% 0.5% 镍片1.3% 1.1%0.9% 0.7% 0.5%订单损耗率 物料名称五金 1.3% 1.1%0.9%0.7%0.5% PTC、NTC 1.1%0.9%0.7%0.5%0.3%极管 1.1%0.6%0.4%0.2%0.3% LED 1.5% 1.4% 1.3% 1.2% 1.0%端子0.8%0.7%0.6%0.5%0.5% PCB0.3%0.2%0.1%0.1%0.05% FPC0.5%0.4%0.3%0.3%0.1%包装材料 1.3% 1.1%0.9%0.7%0.5%其它以整联板领料以实际情况定以实际情况定以实际情况定以实际情况定5.3物料损耗(其它).5.3.1对于在制程中发现的物料不良能确认是供方造成的,其处理方案依次为采购与供应商沟通换货.5.3.2生产部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良物料,生产部对其进行隔离并按原料、作业区分统计不良现象及数量,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置表)交由品管部进行检验.5.3.3品管检验员对于生产退料的不良数量、现象以及不合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再确认,确认无误后交品管部负责人签章审合格后返还至生产部,防止物料缺失.注明:如果生产部对品质部判定标准产生异议时,可寻求部门领导处理.5.4试产/实验/调试.5.4.1针对正常试产、实验的产品(机器设备调试,产品验证,老化实验)等产生的不良品在列表之内的,不属于“物料损耗”范围规定内.1-500PCS 订单501-1000PCS订单1001-10000PCS订单10001-20000PCS订单≥20001PCS订单物料名称订单损耗率损耗率损耗率损耗率损耗率损耗率IC5% 3% 0.3%0.1%0.05% MOS5% 3% 0.3%0.1%0.05%电阻06035% 4% 1.0%0.3%0.3%电阻04025% 4% 1.0%0.4%0.4%电阻02018% 6% 1.2%0.5%0.5%电容06035% 4% 1.0%0.3%0.3%电容04025% 4% 1.0%0.4%0.4%电容02018% 6% 1.2%0.5%0.5%镍片5% 4% 1.0%0.7%0.5%五金5% 4% 1.0%0.7%0.5% PTC、NTC5% 4% 0.8%0.5%0.3%极管5% 4% 0.5%0.2%0.3% LED5% 4% 1.3% 1.2% 1.0%端子5% 4% 0.8%0.5%0.5% PCB1% 0.8% 0.2%0.1%0.05% FPC1% 0.8% 0.3%0.3%0.1%包装材料5% 4% 1.0%0.7%0.5%其它以实际情况定以实际情况定以实际情况定以实际情况定以实际情况定5.5不合格品数据统计.5.5.1物料员填写≤生产超领单≥及≤生产超领处罚明细表≥,≤生产超领处罚明细表≥提交品质部主管核准,品质部评判损耗类型,根据损耗类型到责任单位,责任单位主管按管理规范责追究落实到第一责任人,责任单位经理按管理规范责追究落实到第二责任人,对应责任人及主管/经理签名确认.5.5.2财务部根据≤生产超领处罚明细表≥核算对应损耗金额,损耗金额按照管理规范在绩效考核中体现.六、物料超损统计及费用产生:6.1PMC计划部根据仓管员所发的日报统计生产部每同所有超损物料明细(含物料名称、件数等信息),并在每月23-25日将其统计汇总后,经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等部门会签经总监、副总监核准后交由财务部,要求会签在1-2个工作日内完成.6.2财务部成本会计根据当月物料超损数量计算超损所产生的费用(直接采购成本)总额,组到生产部门主管、经理确认.6.3生产部主管、经理以物料超补费总额为赔偿标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组别和每一名管理与员工承担,具体责任赔偿详见本办法第七节.七、物料超损费用承担与计算方式:7.1费用产生负第一责任:物料使用、损耗直接责任人、助拉、拉长、主管、经理.7.1.1作业制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至物料遗失责任人,赔偿其该工位超损物料的20%,其费用于绩效考核中计扣.7.1.2此生产拉线线长、组长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10%.7.1.3此部门主管、经理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5%.7.2费用产生负第二责任:以部门拉组为单位.7.2.1物料领用单位,以该部门拉组全体员工(当事人、拉长、助拉、主管除外)为责任对象,赔偿其该部门当月产生超损物料费用总额的65%,统一平均分摊于个人,其费用于绩效考核中计扣:案例说明:7.2.1.1某拉4月份在制造过程中超补物料已经超过允许范围,并产生实际总额查账用100RMB元整.7.2.1.1.1作业制程中人为造成物料损坏或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物料遗失直接责任人,赔偿其该工位超损物料的20%,计算:100*20%=20RMB元整.7.2.1.1.2该线长、组长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10%,计算:线长,100*5%=5RMB 元整组长,100*5%=5RMB元整.7.2.1.1.3该部门主管、经理承担超损费用总额的5%,计算:主管,100*2.5%=2.5RMB元整经理,100*2.5%=2.5RMB元整.7.2.1.1.4该生产线共有10人,责任赔偿比率是65%,计算:100*65%=65RMB 元整,计算到个人则65/10=6.5RMB每人.八、相关支持文件:8.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8.2进货检验控制程序8.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九、相关表单:生产超领处罚明细表生产超领处罚明细表.xls德信诚培训网电子物料损耗定额标准物料类别损耗率物料类别损耗率电阻0.2% 三极管0.2%电容0.1% 晶振0.02%电位器0.1% 保险丝0.1%数码管0.1% 开关电源0%变压器0.01% 线材0.1% IC 0% 胶A.B 三防漆0.5%LED 0.1% 螺丝、螺母.垫片3% 丝印喷油0.1% 辅料0% 小的结构件.胶件0.1%*说明:①发料时电子部不发备品。
审核栏(打×为是):
□总经办签名/日期___________ 系统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业务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资讯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技术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木箱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_
□品质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喇叭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资材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工程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财务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仓储部签名/日期__________
制造中心签名/日期___________ 策略采购签名/日期__________
编制:审核:批准:
分发部门(打×为是):
()总经办()生产部()工程部
()业务中心()注塑部()人力部
()技术中心()丝印部()机电部
()资材中心()品管部()成品仓
()财务中心()品保部()材料仓
其它部门(请填写在此处):。
物料损耗率例题物料损耗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参考依据。
企业综合考虑损耗率,能够实现经济有效的生产经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损耗率过高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控制物料损耗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把握生产成本,是至关重要的。
一、物料损耗率的定义及计算物料损耗率是指在进行制造,加工过程中,生产使用原料、辅助费用、制造费用中物料的实际损耗量与制造计划的定额数量的比例。
物料损耗率关乎到原料的合理使用,也就是说,物料损耗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成本。
公式如下:物料损耗率(%)=实际损耗量/定额数量×100%二、物料损耗率的造成原因1、原料选择不当:企业选择了低品质的原料来生产,会导致损耗率太高。
2、生产计划不规范,短期安排不合理:企业过早地安排生产,会造成生产不平衡,加快原料消耗。
3、原料储存条件不合理:原料储存条件不良,会直接影响物料损耗率。
4、技术操作不当:生产工艺过于复杂,工序太多,操作不当,会导致物料损耗太高。
5、库存控制不严格:企业对原料的库存控制不严格,因此,库存过多,造成原料损耗。
三、控制物料损耗率的措施1、严格把控生产计划:以完善的计划为准绳,严格把控生产计划、制造过程,以提高物料使用率。
2、强化原料的质量管理:企业应重视原料的质量管理,严格把关原料的进出口,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减少原料损耗。
3、提高原料的储存环境:企业应重视采购人员的培训和原料的储存环境,以达到提高物料使用率的目的。
4、拓展物料用途:物料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场合使用,企业应尝试将物料拓展到更多的使用场合,增加物料利用率,减少损耗。
5、强化生产技术:企业应在工序上改进生产技术,以减少物料损耗,同时,还要注重工艺操作者的培训和监督。
四、以上就是关于物料损耗率的简要介绍,物料损耗率的控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仅仅只有控制好损耗率,企业才可以把握生产成本,拓展市场,取得更大的发展。
工厂物料损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工厂物料损耗管理工作,提高物料利用率,降低损耗,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厂内所有物料的接收、入库、保存、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
三、工厂应建立健全物料损耗管理制度,制定物料损耗目标,加强物料损耗监控和追踪,确保物料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第二章物料损耗的定义和分类一、物料损耗是指在物料的接收、入库、保存、使用、调拨、报废等环节中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损失。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自然损耗:指由于物料的本身性质而产生的损耗,如金属氧化腐蚀、食品变质、纸张受潮等;2. 损耗率:指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因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损耗;3. 报废损耗:指因物料质量不合格、寿命到期等原因而不得不报废的损耗;4. 盗窃损耗:指由于内部人员盗窃、侵占而导致的损耗。
二、根据物料的属性和特点,将物料损耗分为原材料损耗、辅料损耗、半成品损耗、成品损耗等不同类型。
1. 原材料损耗:指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因素导致的原材料的损耗,如食品加工中的削皮、切割损耗;2. 辅料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材料造成的损耗,如润滑油、燃料等;3. 半成品损耗:指在加工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的损耗,如半成品破损、变形等;4. 成品损耗: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成品的损耗,如包装破损、产品浸泡等。
第三章物料损耗管理责任一、各级领导干部是物料损耗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切实履行物料损耗管理职责,加强对物料损耗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二、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建立健全物料损耗管理制度,明确物料的使用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物料的采购、使用、调拨等环节,保证物料的合理使用和节约。
三、各岗位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物料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物料的领用、使用、归还等操作,确保物料的有效利用和减少损耗。
四、内部稽核部门应当定期对物料损耗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物料损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物料管理流程物料管理流程方式物流运作章程目的:为使物料管理运作有章可依、有依可循,杜绝运作中物料漏洞,严格控制浪费,合理利用物料,有效节约成本。
特制定此规章。
一、企业成功的物料管理具备的条件:(一)、完善的管理制度(二)、科学的料物规划(三)、合理的激励机制(四)、有效的内稽内控功能(五)、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二、物料损耗率:为规范生产物料正常损耗,现制订物料正常损耗率:1、订单生产物料原则上按工程BOM物料清单表上的用量为准,在制作BOM表时增设正常损耗率一栏。
2、普通五金物料,正常损耗率最高不能超过2%。
3、普通塑胶物料,正常损耗率最高不能超过3%。
4.普通电子物料,正常损耗率最高不能超过1%。
5、普通紧固件,螺丝、螺母等,(特殊材料除外)正常损耗率为3%,但采购必须要求供应商付备品5%。
6、普通PE胶袋及包装材料,正常损耗率最高不能超过2%,采购要求供应商付适当比例的备品7、辅助材料:没有列入BOM的辅助材料。
如打包带、封箱胶纸、美纹胶、黄胶水、洗板水、抹机水等,暂不设损耗,按安际用量购置。
8、劳保材料:劳动保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洗衣粉等。
不设损耗,按计划购买。
三、物控管理:(一)、物料的定义:物料广义上可理解成为维持整个生产活动所需之用料,狭义上是指产品所需之原料、零件、包装材料等。
(二)、物料请购:1、生产主物料请购:严格按照BOM物料清单表上列明的物料名称、规格、数量进行请购,而公司规定有损耗率的物料,可允许超出BOM表用量,加上BOM表损耗率一栏用量,但必须控制在公司规定的损耗率以内的正常损耗量,并监控好物料的使用情况。
2、生产通用料请购:指产品本身用到物料而BOM表上无法准确显示的物料,如油漆、焊丝、封箱胶纸等,由使用部门根据月(或半月)实际用量自行请购,PMC物管人员监控审核。
3、生产辅助料、易耗品:根据不同客户产品品质的要求着情使用的物料,如胶水、前处理剂、溶液、气体、PE围膜、焊枪头等,由使用部门根据月(或半月)实际用量自行请购,PMC物管人员监控审核。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子厂物料管理,降低物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子厂所有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物料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物料损耗定义及分类第四条物料损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物料数量、质量、性能等方面的损失。
第五条物料损耗分为以下几类:1. 物料报废损耗:因物料质量不合格、规格不符、型号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报废。
2. 物料损耗损耗: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物料堆放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损耗。
3. 物料误用损耗:因物料使用错误、配料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损耗。
4. 物料丢失损耗:因管理不善、盗窃等原因导致的物料丢失。
第三章物料损耗管理职责第六条物料损耗管理职责如下:1. 物料采购部门:负责物料的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等工作,确保物料质量符合要求。
2. 物料仓储部门:负责物料的储存、保养、盘点等工作,确保物料安全、整洁、有序。
3. 生产部门:负责物料的领用、使用、回收等工作,确保物料合理使用,降低损耗。
4.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物料损耗。
5.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物料的检验、分析、反馈等工作,确保物料质量合格。
6. 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因安全事故导致的物料损耗。
第四章物料损耗控制措施第七条物料损耗控制措施如下:1. 建立健全物料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加强物料管理。
2. 严格执行物料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物料质量。
3. 定期对物料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及时发现并处理损耗。
4. 加强物料储存管理,防止物料受潮、变质、损坏等。
5.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物料损耗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6.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物料损耗。
7.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责任心,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物料损耗。
附件生产物料损耗定额标准参照BOM单,依据封装及价值,按照一定比例提供损耗如下:研发类(1-100PCS)6.1、PCB板:损耗率1%;6.2、电阻、电容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2.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2.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电感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3.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3.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3封装1210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4、二极管、LED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4.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4.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4.3封装1210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5、三极管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6、晶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7、IC类:正常为盘状料、管状料、托盘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7.1封装2MM及以下:损耗率3%,5≤每种≥10颗;6.7.2封装2MM及以上:损耗率1%;6.7.3贵重IC及BGA:耗损率0%6.8、按键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9、接插件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10、插座、插针类:损耗率3%,3≤每种≥5颗;6.11、线材类:损耗率3%;6.12、屏蔽罩类:损耗率3%6.13,其他类:损耗率3%6.14,塑胶类:损耗率3%6.15,硅胶类:损耗率3%6.16,五金类:损耗率3%6.17,模切类:损耗率3%6.18,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3%试产类(100-1000):6.1、PCB板:损耗率0.5%;6.2、电阻、电容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2.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50≤每种≥100颗;6.2.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电感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3.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4、二极管、LED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4.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10≤每种≥30颗;6.4.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5、三极管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3≤每种≥5颗;6.6、晶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3≤每种≥5颗;6.7、IC类:正常为盘状料、管状料、托盘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7.1封装2MM及以下:损耗率3%,5≤每种≥10颗;6.7.2封装2MM及以上:损耗率1%;6.7.3贵重IC及BGA:耗损率0%6.8、按键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6.9、接插件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6.10、插座、插针类:损耗率2%;6.11、线材类:损耗率2%;6.12、屏蔽罩类:损耗率2%6.13,其他类:损耗率2%6.14,塑胶类:损耗率2%6.15,硅胶类:损耗率2%6.16,五金类:损耗率2%6.17,模切类:损耗率2%6.18,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2%成熟产品批量类:6.1、PCB板:损耗率0.01%;6.2、电阻、电容类:损耗率0.5%;6.3、电感类:损耗率0.2%;6.4、IC类:耗损率0.1%(BGA,贵重IC零耗损);6.5、二极管类:损耗率0.2%;6.6、LED类:损耗率0.4%;6.7、三极管类:损耗率0.2%;6.8、晶振类:损耗率0.2%;6.9、按键类类:损耗率0.1%;6.10、接插件类:损耗率0.3%;6.11、插座、插针类:损耗率0.2%;6.12、散热器类:损耗率0.2%;6.13、线材类:损耗率0.2%;6.14、木箱:损耗率0%;6.15、包材类:损耗率0.5%;6.16、EVA类:损耗率0.5%;6.17、螺丝/螺母:损耗率1%;6.18、五金件/接线柱/定位扣/屏蔽罩:损耗率0.5%;6.20、塑胶原料:损耗率0.2%;6.21,塑胶类:损耗率0.2%6.22,硅胶类:损耗率0.2%6.23,五金类:损耗率0.2%6.24,模切类:损耗率0.1%6.25,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0.05%6.26、所有辅料:损耗率0.1%;6.27、其他类:损耗率0.1%7、超领料规定:超出损耗范围,填报《物料超领单》,按照原价进行赔偿。
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物料采购备品率和生产损耗率管理规定PQ-QD-017 A0
支持性文件
物料采购备品率和生产损耗率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PQ-QD-017
版本号: A0
页码:共 3页
编制部门:生产部
拟制:
审核:
批准:
文件会签表
部门签名部门签名
工程部采购部
品质部生产1部
生产2部物控部
实施日期:2015年 8 月 25日
要
备注好超损耗率,交总经理助理批准后交物控部领取超损物料领料。
6.相关文件
无
7.相关记录
《内部申请单》
《退换料单》
8.流程图
内部申请单
部门:日期:
物品名称:数量:
申请原因:1、更换(自然损耗)
2、人为损坏原因:
3、要求增加
4、规格不同
备注:
申请人:拉长:主管:厂长:
□申请□借料□退料□换料
客户:型号:指令:套数:日期:名称规格物料编号原因数量发料数备注。
公司物料损耗管理制度一、概述物料损耗管理是公司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公司物料损耗,规范和优化生产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管理,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类物料的损耗管理。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对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 质控部门负责对生产环节的各类物料损耗进行监督及检测,确保物料的使用与损耗符合标准。
3. 财务部门负责对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情况进行核算,定期报告给公司领导。
四、物料损耗管理流程1. 制定物料损耗标准公司应根据各类物料的性质和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物料损耗标准,为后续的损耗管理提供依据。
2. 监控物料使用生产车间应及时记录物料的领用和使用情况,确保物料的使用符合标准。
3. 异常损耗处理发现异常损耗后,生产部门需要及时排查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减少损耗。
4. 定期检查与报告质控部门应定期对各生产车间的物料损耗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给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
五、物料损耗管理的重要性1. 降低成本有效管理物料损耗可以减少公司在购买原材料、半成品等方面的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
2. 提高效益减少物料损耗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 提升公司形象有效管理物料损耗可以体现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形象和声誉。
六、物料损耗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公司领导应对物料损耗管理制度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部门执行情况符合要求。
2. 评估公司应定期对物料损耗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管理水平。
七、总结通过建立健全的物料损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物料损耗问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公司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使物料损耗管理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裁床加裁:1.洗水的:3000件以上加裁2%,3000件以下加裁3%.2.不洗水的:3000件以上加裁1%,3000件以下加裁1.5%.二.面料用量损耗:1.全棉.尼龙.T/C,纸朴加1.5%.2.针织.网布,抓xx,海虎等加3%.3.所有PU.透明PVC等加2%.4.600#软棉及针棉加3%5.800#以上软硬棉加4%三.辅料损耗:1.撞钉/鸡眼/工字钮/胶纸/打箱带等,3000件以上加1.5%,3000件以下加3%.2.么术贴/织带/棉绳/丈根绳等,3000件以上加1%,3000件以下加2%.3.绳制/吊钟/插扣/D字扣/铜环/衣架/皮牌/胶牌/拷贝纸等,3000件以上加0.5%,3000件以下加1.5%.4.拉链/啤咀棉绳/胶钮/胶介子等,3000件以上加0.8%,3000件以下加1.5%.5.唛头/挂卡/胶袋/贴纸等,3000件以上加0.5%,3000件以下加1%.6.所有线类,3000件以上加5%,3000件以下加8%.以上损耗,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动,若颜色多/尺码多的应适当加大损耗,数量过大的单又适量减少损耗!面料成本核算(举例)1、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有何对应关系?目前所讲的纱支数大都是指“英制支数”,用英文字“S”表示。
它的定义是:纱线越粗,S值就越小,纱线越细,则“S”值越大.即40S/1要比20S/1的纱支幼细.这样,在同种结构的坯布中,支数越大,纱线越细,它的克重(g/m2)就越轻。
2、针织坯布在染色后克重的变化范围大约是多少?针织胚布在经过前整,煮练,与溶液中的染料结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会吸湿澎化,所以一般都会增重15-20G/M2左右。
但会随着原料纤维的选择,织物的构造,染色工艺,染料特性而有一定程度的浮动。
如普梳纱因杂质较多,同种纱支,织物较精梳纱支的成品会较轻;平纹布较罗纹布的线圈构造密实,故胚布与染后的克重相差较罗纹布要小.还有同纱支同种结构的布,织造的密度也会有影响。
附件生产物料损耗定额标准参照BOM单,依据封装及价值,按照一定比例提供损耗如下:研发类(1-100PCS)6.1、PCB板:损耗率1%;6.2、电阻、电容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2.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2.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电感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3.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3.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3封装1210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4、二极管、LED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4.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10%,50≤每种≥100颗;6.4.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4.3封装1210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5、三极管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6、晶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7、IC类:正常为盘状料、管状料、托盘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7.1封装2MM及以下:损耗率3%,5≤每种≥10颗;6.7.2封装2MM及以上:损耗率1%;6.7.3贵重IC及BGA:耗损率0%6.8、按键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9、接插件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3%,3≤每种≥5颗;6.10、插座、插针类:损耗率3%,3≤每种≥5颗;6.11、线材类:损耗率3%;6.12、屏蔽罩类:损耗率3%6.13,其他类:损耗率3%6.14,塑胶类:损耗率3%6.15,硅胶类:损耗率3%6.16,五金类:损耗率3%6.17,模切类:损耗率3%6.18,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3%试产类(100-1000):6.1、PCB板:损耗率0.5%;6.2、电阻、电容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2.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50≤每种≥100颗;6.2.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电感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3.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10≤每种≥30颗;6.3.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4、二极管、LED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4.1封装0603及以下:耗损率5%,10≤每种≥30颗;6.4.2封装0805及以上:耗损率3%,5≤每种≥10颗;6.5、三极管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3≤每种≥5颗;6.6、晶振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3≤每种≥5颗;6.7、IC类:正常为盘状料、管状料、托盘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6.7.1封装2MM及以下:损耗率3%,5≤每种≥10颗;6.7.2封装2MM及以上:损耗率1%;6.7.3贵重IC及BGA:耗损率0%6.8、按键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6.9、接插件类:正常为盘状料或编带截料,无散装料:损耗率2%;6.10、插座、插针类:损耗率2%;6.11、线材类:损耗率2%;6.12、屏蔽罩类:损耗率2%6.13,其他类:损耗率2%6.14,塑胶类:损耗率2%6.15,硅胶类:损耗率2%6.16,五金类:损耗率2%6.17,模切类:损耗率2%6.18,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2%成熟产品批量类:6.1、PCB板:损耗率0.01%;6.2、电阻、电容类:损耗率0.5%;6.3、电感类:损耗率0.2%;6.4、IC类:耗损率0.1%(BGA,贵重IC零耗损);6.5、二极管类:损耗率0.2%;6.6、LED类:损耗率0.4%;6.7、三极管类:损耗率0.2%;6.8、晶振类:损耗率0.2%;6.9、按键类类:损耗率0.1%;6.10、接插件类:损耗率0.3%;6.11、插座、插针类:损耗率0.2%;6.12、散热器类:损耗率0.2%;6.13、线材类:损耗率0.2%;6.14、木箱:损耗率0%;6.15、包材类:损耗率0.5%;6.16、EVA类:损耗率0.5%;6.17、螺丝/螺母:损耗率1%;6.18、五金件/接线柱/定位扣/屏蔽罩:损耗率0.5%;6.20、塑胶原料:损耗率0.2%;6.21,塑胶类:损耗率0.2%6.22,硅胶类:损耗率0.2%6.23,五金类:损耗率0.2%6.24,模切类:损耗率0.1%6.25,其他电子组件类:损耗率0.05%6.26、所有辅料:损耗率0.1%;6.27、其他类:损耗率0.1%7、超领料规定:超出损耗范围,填报《物料超领单》,按照原价进行赔偿。
工程合同材料损耗保修第一条材料供应与验收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向乙方供应符合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的建筑材料。
乙方在接收材料时,应当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如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在合理期限内无偿更换或修复。
第二条材料损耗范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正常作业导致的合理损耗,包括但不限于切割、加工、运输等环节产生的材料损失,属于正常损耗范畴。
超出正常损耗范围的材料损失,应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三条材料损耗率标准双方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情况,共同确定各种主要材料的合理损耗率。
通常情况下,损耗率不得超过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若实际损耗超过约定的标准,乙方应分析原因并向甲方提出书面说明。
第四条保修责任甲方应对所提供的材料质量负责,对于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损害,甲方应负责维修或更换。
保修期内,乙方发现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甲方进行处理。
甲方应在接到通知后的合理时间内予以响应并解决问题。
第五条保修期限材料保修期限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修期限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和国家标准确定。
在保修期内,甲方应对乙方提出的材料质量问题承担保修责任。
第六条保修程序乙方在发现材料质量问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问题材料,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同时,乙方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甲方接到通知后,应在约定时间内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与乙方协商解决方案。
第七条争议解决如双方在材料损耗及保修问题上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其他事项本保修条款未尽事宜,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协商补充。
补充条款与本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结语:。
物料损耗率规定
1. 引言
物料损耗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物料的
浪费或损耗的比例。
合理控制物料损耗率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物料损耗率规定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损耗率的计
算方法、规定的依据、相关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要求。
2. 总则
为了规范物料损耗率的管理,减少物料浪费和损耗,提高
生产效益,制定以下规定:
2.1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环节涉及的物料损耗率管理。
2.2 物料损耗率规定由生产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和供应链
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执行。
2.3 所有生产线、车间和工段都应严格按照本规定履行职责,确保物料损耗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物料损耗率的计算方法
物料损耗率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生产工艺的特
点进行灵活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3.1 原材料消耗量:记录原材料的进货量和使用量,计算
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量。
3.2 产成品数量:统计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3.3 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数量:记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
格品或废品的数量。
3.4 流失和损耗量:记录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挂耳、飞溅、
风化等原因导致的物料流失和损耗的数量。
物料损耗率计算公式如下:
$$ 损耗率 = \\frac{废品数量 + 流失损耗量}{原材料消
耗量 - 废品数量} $$
4. 物料损耗率规定的依据
物料损耗率规定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
内部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
4.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了企业对物料损耗率的合理控制要求。
4.2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物料损耗率的计算和控制方法,以及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
4.3 行业标准:参考行业标准,了解行业内同类产品的物
料损耗率水平,为制定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提供依据。
5. 物料损耗率的控制措施
为了减少物料的浪费和损耗,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5.1 生产线的优化:对生产线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减少
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物料损耗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5.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物料损耗的影响。
5.3 操作工艺的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
能水平和意识,降低操作失误和物料损耗的可能性。
5.4 环境的控制:合理控制生产环境的湿度、温度和风力
等因素,降低物料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损耗。
5.5 审核和纠正措施:定期对物料损耗率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6. 监督管理要求
为确保物料损耗率规定的有效执行,以下监督管理要求应予以重视:
6.1 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对原材料的进货、使用和废品的产生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6.2 定期的物料损耗率统计和报告:对物料损耗率进行定期统计和报告,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原因。
6.3 管理层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对物料损耗率规定的宣传和培训,鼓励管理层对物料损耗率的重视,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6.4 建立激励机制:根据物料损耗率的实际情况,制定奖惩措施,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控制物料损耗。
6.5 不断改进:定期评估物料损耗率规定的有效性,根据经验和实践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7. 结论
物料损耗率规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控制措施,以及监督管理要求的落实,企业能够有效减少物料的浪费和损耗,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不断优化规定的过程,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将进一步推动物料损耗率规定的执行效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