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784-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验证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9.57 KB
- 文档页数:9
方法验证报告项目名称: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名称:HJ805-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报告编写人:参加人员:审核人员:报告日期:1 实验室基本情况1.1 人员情况实验室检测人员已通过标准《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805-2016的培训,熟知标准内容、检测方法及样品数据采集和处理等,考核合格,得到公司技术负责人授权上岗。
1.2 检测仪器/设备情况1.3 检测用试剂情况1.4 环境设施和条件情况实验室具有检定合格的温湿度计,环境可以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满足检测环境条件。
另外实验室配备了洗眼器、喷淋设施、护目镜、灭火器等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实验室安全内务的要求。
2 方法简介2.1方法原理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采用加压流体萃取,根据样品基体干扰情况,选择凝胶渗透色谱对提取液净化、浓缩、定容,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
通过与标准物质质谱图、保留时间、碎片离子质荷比及其丰度比较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2.2样品采集与保存按照HJ/T 166的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按照GB 17378.3 的相关规定采集沉积物样品。
样品采集后,应与洁净磨口棕色玻璃瓶中保存,运输过程中应4℃以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
若不能及时分析,可应4℃以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保存10d。
2.3 样品制备将样品置于搪瓷托盘中,除去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混匀样品。
称取20.00g新鲜样品进行脱水,加入适量粒状硅藻土,脱水研磨。
将制备好的样品装入加压流体萃取池中,加入适量替代物标准溶液后上机萃取,收集萃取液。
将提取液转移至浓缩容器中,用平行浓缩仪浓缩至2ml,加入5ml正己烷继续浓缩至2ml,重复操作1-2次。
若提取液中存在明显水分需在玻璃漏斗上垫一层玻璃棉,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将提取液过滤至浓缩器皿中。
再用少量丙酮:正己烷(1:1)洗涤提取容器3次,洗涤液并入漏斗中过滤,最后再用少量丙酮:正己烷(1:1)冲洗漏斗,全部收集至浓缩器皿中,,若提取液颜色较深,则用铜粉脱硫后待浓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丁海霞;李丹丹;陶雪梅【摘要】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凝胶色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16种多环芳烃组分的分离度较好,标准曲线满足实验要求,加标回收率在42.0%~8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8.2%~18.2%之间,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该方法前处理方式简单且能有效去除干扰物质,方法检出限低,能满足实际土壤样品的分析工作.【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7(033)018【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ASE;GPC【作者】丁海霞;李丹丹;陶雪梅【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甘肃兰州 730020;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甘肃兰州 730020;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甘肃兰州 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3多环芳烃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简称PAHs)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碳氢化合物。
1979年美国环保局(EPA)颁布了129种优先监测污染物,其中包含16种多环芳烃。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也包含了7种多环芳烃。
由于PAHs具有亲脂性、半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能力,释放到环境中的PAHs可以直接进入土壤或者通过大气传输,以干、湿沉降的方式进入土壤和水体,进而通过食物链、皮肤接触、呼吸摄入等方式进行人体,PAH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的“三致”作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目前,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5]、液相色谱法[6-7]、荧光法[8]等,气相色谱法不适用于测定具有较高沸点和高温下易分解的多环芳烃组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仪器昂贵、操作复杂、成本高,荧光法只能测定多环芳烃总量,液相色谱法是多环芳烃最适合的测定方法。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索氏提取法[9]、微波提取法[10]、超声萃取法[7]、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11]、固相萃取法[9]、加速溶剂萃取法[1]等。
试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发布时间:2021-01-21T09:26:54.115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9期作者:贾慧茹[导读] 其中液相色谱法在检测多环芳烃中最为突出,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土壤中存在的多环芳烃。
江苏承泰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摘要:为了保证土壤安全,本文阐述了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重要性,分析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多环芳烃的处理及检测方法,旨在提高土壤质量,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土壤;超高效液相色谱;PAHs1、检测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重要性多环芳烃英文简称PAHs,作为一种对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一类有机污染物,持续时间长,是由大于等于两个的苯环通过连接组合而成的。
多环芳烃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稠环型和非稠环型。
其中稠环型的多环芳烃为多个苯环共同拥有多个碳原子,非稠环型主要包含联苯及联多苯和多苯代脂肪烃。
产生多环芳烃的因素主要由两个,一个是自然因素,另一个是人为因素。
在陆地生物、水生生物以及微生物的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同时,在火山喷发的时候以及森林火灾中也会形成,这些都是自然环境的因素。
在人类的生活中,会使用大量的矿物燃料或者其他包含碳氢化合物的材料,在进行不完全燃烧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
至今为止已经发现接近200种的多环芳烃,因为多环芳烃中存在大量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对生活环境带来恶劣影响,所以多环芳烃逐渐被全球学者进行研究。
多环芳烃存在的地方多种多样,既可以存在大气、土壤和水中,又会在石油、木材和生活中用到的纸中存在,稍有不慎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存在的数量较多,而且都集中在土壤的表面。
在当前检测多环芳烃中存在较多的方法,其中液相色谱法在检测多环芳烃中最为突出,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土壤中存在的多环芳烃。
图1 有机污染物的超标情况2、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是在高效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建立的全新技术,更新了能够快速检测的技术方法,加入了小型的颗粒填料,同时又增添了分析通量、色谱的容量以及灵敏度。
2017年浙江省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要求一、监测范围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函〔2017〕999号)相关要求,2017年,浙江省需对648个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表1)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具体点位详见附件1。
表1 监测点位分布情况二、工作方式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要求,统一策划、组织和实施监测工作,编制监测工作方案,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计划,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1、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共分5组,每组由省中心现场监测部技术人员担任组长,各设区市监测(中心)站派出3~4名技术人员采样,相关的县(市、区)监测站做好配合工作。
采样人员均为向总站备案的技术人员。
详见表2。
表2 采样分组情况2、样品制备理化、无机样品制备均由省中心现场监测部完成。
3、样品测试分析样品测试分析工作由5个单位共同承担,分别是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三、监测项目理化指标: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无机项目:镉、汞、砷、铅、铬、铜、锌和镍;有机项目:六六六、滴滴涕和多环芳烃(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 (k)荧蒽、苯并(a)芘、茚苯(1,2,3-cd)芘、二苯并(a, n)蒽和苯并(ghi) 苝);特征污染物:根据历史监测情况和实际情况确定,如钒、锰、钴、银、铊和锑等。
四、监测技术基本要求1.样品采集(1)采样点位必须使用“采样移动端”进行采样,全部样品通过随机编码实现采测分离。
每个采样点位均以总站确认的点位(即目标点位)经纬度为准,原则上不允许修改;点位偏移控制在30m以内;在“采样移动端”记录定位信息的同时,应记录GPS显示数值(与照片上GPS显示数值一致)。
确因现场客观条件而必须调整采样地点的,在到达目标点位并记录详实证据后,可现场调整点位并进行采样;具体包括两种情况:①永久性改点。
目次前言 (i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方法原理 (1)4试剂和材料 (1)5仪器和设备 (3)6样品 (3)7分析步骤 (5)8结果计算与表示 (7)9精密度和准确度 (9)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9)11废物处理 (9)12注意事项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11)附录B(资料性附录)目标化合物的测定参考参数 (12)附录C(资料性附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3)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河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新乡市环境监测站、郑州市环境监测站、开封市环境监测站、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6年6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警告:实验中所用有机溶剂和标准物质为有毒有害物质,标准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衣物。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目标物包括: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 )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和茚并(1,2,3,-c,d)芘。
当取样量为20.0g,浓缩后定容体积为1.0ml时,采用全扫描方式测定,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8mg/kg~0.17mg/kg,测定下限为0.32mg/kg~0.68mg/kg。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1.目的本SOP规定了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的分析过程。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土壤和沉积物中十六种多环芳烃分析测试项目。
3.规范性引用文件EPA method8270d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美国环保署方法HJ350-2007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附录DHJ613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4.方法原理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采用索氏提取,提取液经过浓缩、硅胶柱净化后,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根据保留时间、质谱图或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5.干扰和消除样品采集、贮存和处理过程中受热、臭氧、氮氧化物、紫外光都会引起多环芳烃的降解,需要密闭、低温、避光保存。
6.试剂和材料6.1二氯甲烷:农残极,DUKSAN。
6.2正己烷:农残极,DUKSAN。
6.3丙酮:农残极,DUKSAN。
6.4PAHs标准溶液:16种多环芳烃类标准贮备液(A,溶剂为壬烷),ρ=10μg/ml。
包括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用正己烷稀释到1μg/ml作为工作溶液。
6.5PAHs净化标:萘-d8、苊烯-d10、菲-d10、荧蒽-d10、芘-d10、苯并(a)芘-d12、苯并(g,h,i)芘-d12混合溶液(A,溶剂为壬烷),ρ=10μg/ml,用正己烷稀释到1μg/ml作为工作溶液样品提取前加入,用于气质分析的定量。
6.6PAHs进样标:苯并(a)蒽-D12溶液(A,溶剂为壬烷),ρ=10μg/ml,用正己烷稀释到1μg/ml作为工作溶液上机测试前加入,用于跟踪样品前处理、分析过程的回收率。
6.7混合溶液1:1/1(V/V)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液。
6.8混合溶液2:85/15(V/V)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溶液。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05.10•【字号】沪市监认检〔2021〕265号•【施行日期】2021.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的通知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市局机场分局,各检验检测机构,有关能力验证项目承担单位:为规范检验检测活动,提升检验检测技术能力,根据《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以及《上海市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我局决定在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组织开展2021年上海市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一、能力验证项目本年度能力验证围绕支撑市场监管工作和提升关键检测技术能力,聚焦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环境监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经征集有关行业管理部门需求和组织专家评审,确定“鱼肉粉中兽药残留的测定”等10个项目作为2021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项目名称和考核参数等信息详见附件)。
二、参加范围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取得我局上述10个项目中相关参数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参加本次能力验证,不得拒绝参加或无正当理由申请取消能力参数。
未取得上述项目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可自愿报名参加本次能力验证。
三、组织实施(一)项目承担单位我局委托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作为各项目具体承担单位。
(二)能力验证费用本次能力验证不向参加机构收取任何费用。
未取得资质认定自愿报名参加的,应向项目承担单位缴纳必要费用。
(三)时间进度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以下时间进度开展能力验证:1.准备阶段:5月底前完成能力验证方案设计和审定工作,并报我局备案。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的前处理方法1 方法原理土壤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采用适合的萃取方法提取,根据样品基体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对提取液净化、浓缩、定容,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
通过与标准物质质谱图、保留时间、碎片离子质荷比及其丰度比较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参考标准:HJ 805-2016。
2 仪器及设备研磨仪(用于土壤的研磨);索氏提取器;浓缩装置:氮吹仪或减压浓缩装置;固相萃取装置;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及设备。
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土壤样品按照HJ/T 166的相关要求采集和保存,沉积物样品按照GB17378.3的相关要求采集和保存。
样品应于洁净的磨口棕色玻璃瓶中保存。
运输过程中应密封、避光、4℃以下冷藏。
若不能及时分析,应于4℃以下冷藏、避光、密封保存,保存时间为10天。
4 样品的制备将所采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置于搪瓷或玻璃托盘中,除去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充分混匀。
称取20g新鲜样品进行脱水,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掺拌均匀,经研磨仪研磨成细粒状。
在本步骤中传统方法一般采用人工研磨,研磨颗粒较粗,并且样品间及实验人员间操作差异比较大。
我公司推出的HMM-400A球型研磨仪双研磨平台同时进行研磨,出样尺寸可达微米级。
同时精确的参数设定能保证样品间操作的一致性。
是替代手工研磨,提高实验效率的最佳仪器。
5 提取在准备好的土壤或沉积物样品中加入80微升替代物中间液,将全部样品小心转入纸质套筒中,将纸质套筒置于索氏提取器回流管中,在圆底溶剂瓶中加入100ml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提取16h-18h,回流速度控制在每小时4次-6次。
收集提取液。
如果提取液存在明显水分,需要过滤和脱水。
在玻璃漏斗上垫一层玻璃棉或玻璃纤维滤膜,加入约5g无水硫酸钠,将提取液过滤至浓缩器皿中。
再用少量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洗涤提取容器3次,洗涤液并入漏斗中过滤,最后再用少量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冲洗漏斗,全部收集至浓缩器皿中,待浓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河道底泥中的多环芳烃崔炳文;罗水法;薛军【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河道底泥中的多环芳烃,通过梯度淋洗使多种多环芳烃完全分离,并分别得到14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被试验的4种多环芳烃的回收率为94.1%~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1.00%~2.87%(n=7).用该方法对小清河东营段的实际底泥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05(014)005【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多环芳烃;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河道底泥【作者】崔炳文;罗水法;薛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东营,25706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桩西采油厂,东营,25706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桩西采油厂,东营,257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随着工业的发展,煤和石油等能源的消耗急剧上升,因而产生多环芳烃的量也随之增加。
众所周知,多环芳烃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1],其中大部分是致癌物,如苯并(a)芘(BaP)、3-甲基胆蒽(MCA)等是多环芳烃中致癌性最强的物质,所以分离和测定这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分离和测定多环芳烃的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 [2,3]。
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用HPLC法测定饮用水、地下水、湖水、河水及工业废水中的多环芳烃 [4],但有关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未作介绍,笔者采用HPLC法对小清河东营段的底泥样品中的多环芳烃进行了分离测定。
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VP型,附带紫外可见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色谱柱:HYPERSILK GREEN 多环芳烃柱(100 mm×4.6 mm i.d., 5 μm);超声恒温水浴:CS501-3型,重庆四达试验仪器厂;全玻璃K-D浓缩器;微量注射器:10 μL;甲醇:分析纯,重蒸二次,过滤;二氯甲烷:分析纯,重蒸两次,过滤;14种多环芳烃混合标准储备液:萘、二氢苊、苊、芴、菲、蒽、萤蒽、苯并蒽、芘、苯并萤蒽(b,k)、苯并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芘、二苯并蒽的浓度均为1 g/L,美国Supelco公司;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solid-phase
extract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s)是一种常用于分析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 样品准备:收集需要测试的沉积物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干燥或研磨等。
2. 萃取:将样品与合适的有机溶剂混合,使用固相萃取柱,将多环芳烃从样品中富集到固相萃取柱中。
3. 洗脱:使用适当的洗脱剂,将多环芳烃从固相萃取柱中洗脱出来。
4. 测定:将洗脱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和合适的流动相,对多环芳烃进行分离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检测和荧光检测等。
5. 数据分析:根据高效液相色谱的峰面积或峰高,计算出多环芳烃在样品中的
含量。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沉积物污染物研究等领域。
Environmental Science232 关于土壤或者水质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技术应用刘政南(辽宁北方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5)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多环芳烃的持续性有机污染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基于现如今已有的对于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进行土壤、水质的检测技术应用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手段的借鉴。
关键词:多环芳烃;土壤;水质;检测技术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现今社会中,污染范围广、污染程度严重,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循环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中多环芳烃广泛的存在于水与土壤介质中,但在检测方面,样品含量相对较少。
针对于目前已有的对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进行土壤和水质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技术分析探讨。
多环芳烃,主要是来自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其主要产生的来源为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其中包括交通尾气的排放、生活取暖煤炭的燃烧以及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
其对环境属于持久性的污染,对人体以及对生物有着较强的“三致”危害,可以引发生物的癌变、生物体的畸形、以及基因的突变性。
同时,多环芳烃还具有遗传危害,极大提高后代的患病率,对光照有所反应,属于光诱导性疾病。
对于多环芳烃的检测,在检测进行之前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检测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可得到含量较高的可供检测的富集浓度的多环芳烃。
预处理的手段主要包括提取、浓缩以及净化。
1 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技术 多环芳烃进入土壤后会首先进行快速的扩散作用进入土壤的空隙。
经过长时间的扩散作用进入土壤微细孔径以及土壤细小结构内,对检测测定的实行比较困难。
预处理过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对于土壤样品,众多多环芳烃的提取以及净化有着不同的适宜分析处理方法,使用方法不同对多环芳烃的检测含量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在浓缩、净化步骤所出现的差异性较大。
多环芳烃的提取技术可分为固相萃取、液相萃取以及索氏提取等,如今,还存在有超声波萃取、加压溶剂萃取的方法[1]。
检测分析方法验证报告(验)字〔2022〕第号方法名称: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 784-2016项目主编单位:验证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职称:(检测员)通讯地址:联系方式:报告日期:2022年03月17日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一、适用范围标准HJ 784-2016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十六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十六种多环芳烃(PAHs)包括: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
当取样量为10.0g,定容体积为1.0ml时,用紫外检测器测定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检出限为3μg/kg~5μg/kg,测定下限为12μg/kg~20μg/kg。
二、方法原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用合适的萃取方法(索氏提取、加压流体萃取等)提取,根据样品基体干扰情况采取合适的净化方法(硅胶层析柱、硅胶或硅酸镁固相萃取柱等)对萃取液进行净化、浓缩、定容,用配备紫外/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三、试剂和材料3.1 乙腈(CH3CN):HPLC级。
3.2 正己烷(C6H14):HPLC级。
3.3 二氯甲烷(CH2Cl2):HPLC级。
3.4 丙酮(CH3COCH3):HPLC级。
3.5 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1+1。
用丙酮和正己烷按1:1的体积比混合。
3.6 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2+3。
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按2:3的体积比混合。
3.7 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1+1。
用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按1:1的体积比混合。
3.8 干燥剂:无水硫酸钠(Na2SO4)或粒状硅藻土置于马弗炉中400℃烘4h,冷却后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3.9 硅胶:粒径75μm~150μm(200目~100目)。
使用前,应置于平底托盘中,以铝箔松覆,130℃活化至少16h。
3.10 玻璃层析柱:内径约20mm,长10cm~20cm,带聚四氟乙烯活塞。
3.11 硅胶固相萃取柱:1000mg/6ml。
3.12 硅酸镁固相萃取柱:1000mg/6ml。
3.13 石英砂:粒径150μm~830μm(100目~20目),使用检验,确认无干扰。
3.14 玻璃棉或玻璃纤维滤膜:在马弗炉中400℃烘1h,冷却后置于磨口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3.15 氮气:纯度≥99.999%。
3.16 试剂信息一览表3.17 标准溶液信息一览表四、仪器设备、人员、环境4.1仪器与设备4.2 人员信息4.3 环境信息四、分析步骤4.1除去样品中的枝棒、叶片、石子等异物,称取样品10g(精确到0.01 g),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研磨均化成流沙状。
如果使用加压流体提取,则用粒状硅藻土脱水。
4.2 提取: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玻璃套管或纸质套管内,加入50.0μl十氟联苯使用液,将套管放入索氏提取器中。
加入100ml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以每小时不小于4次的回流速度提取16h~18h。
4.3 过滤和脱水:在玻璃漏斗上垫一层玻璃棉或玻璃纤维滤膜,加入约5g无水硫酸钠,将提取液过滤到浓缩器皿中。
用适量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洗涤提取容器3次,再用适量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冲洗漏斗,洗液并入浓缩器皿。
4.4 浓缩:用浓缩装置浓缩至1mL。
如不需净化,加入约3mL乙腈,再浓缩至约1mL,将溶剂完全转化为乙腈。
如需净化,加入约5mL正己烷并浓缩至约1mL,重复此浓缩过程3次,将溶剂完全转化为正己烷,再浓缩至约1ml,待净化。
4.5 净化用40ml正己烷预淋洗层析柱,淋洗速度控制在2ml/min,在顶端无水硫酸钠暴露于空气之前,关闭层析柱底端聚四氟乙烯活塞,弃去流出液。
将浓缩后的约1ml提取液移入层析柱,用2ml正己烷分3次洗涤浓缩器皿,洗液全部移入层析柱,在顶端无水硫酸钠曝露于空气之前,加入25ml正己烷继续淋洗,弃去流出液。
用25ml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液洗脱,洗脱液收集于浓缩器皿中,用氮吹浓缩法(或其他浓缩方式)将洗脱液浓缩至约1ml,加入约3ml乙腈,再浓缩至1ml以下,将溶剂完全转换为乙腈,并准确定容至1.0ml待测。
净化后的待测试样如不能及时分析,应于4℃下冷藏、避光、密封保存,30d内完成分析。
五、分析步骤5.1 仪器条件紫外检测器的波长:254nm、220nm;进样量:10μL;柱温:35℃;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程序: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一定量多环芳烃标准使用液于乙腈中,制备6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分别为0.05、0.1、0.5、1.0、5.0、10.0μg/ml。
按照色谱参考条件,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对标准系列溶液进样,以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mL)为横坐标,对应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建立校准曲线。
标准曲线数据见附件。
5.3 样品的测定取10μl待测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5.4 空白试验在分析样品的同时,应做空白试验,即用蒸馏水代替水样,按与样品测定相同步骤分析,检查分析过程中是否有污染。
六、结果计算与表示6.1 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μg/kg),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P i=P xi∗V m∗W dm式中:P i——样品中组分i的质量浓度,μg/kg;P xi——从标准曲线中查得组分i的质量浓度,mg/L;V——萃取液浓缩后的体积,ml;m——样品量(湿重),g;W dm——土壤样品干物质含量,%。
6.2 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μg/kg),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P i=P xi∗Vm∗(1−W)式中:P i——样品中组分i的质量浓度,μg/kg;P xi——从标准曲线中查得组分i的质量浓度,mg/L;V——萃取液浓缩后的体积,ml;m——样品量(湿重),g;W——沉积物样品含水率,%。
七、方法检出限的计算向空白土壤(硅藻土)中加入100μL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标准溶液(1μg/mL),配置成含各目标化合物浓度为0.1ug/L标准溶液,按照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样品,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净化、和定容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平行测定7次,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7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下式计算方法检出限。
MDL=t(n-1,0.99)×S式中:MDL ——方法检出限;n ——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t ——自由度为n-1,置信度为99%时的t分布(单侧);S——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其中,当自由度为n-1=6时,置信度为99%时的t值为3.143。
检出限数据见附件。
八、精密度测定结果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一均匀试样进行重复分析时,所得分析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精密度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又叫变异系数)表示,通常与被测物的含量水平有关。
取编号为的土样6份,向每份中加入30μL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标准溶液(1μg/mL),配置成含目标化合物浓度为0.03μg/L的样品。
按照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样品,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净化、和定容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平行测定6次,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6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按照上述过程,分别取编号为002的土样6份,配置成含目标化合物浓度为0.45μg/L、5.00μg/L的样品。
按照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样品,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净化、和定容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平行测定6次,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6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测定数据见附件。
取编号为111的沉积物样品6份,向每份中加入30μL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标准溶液(1μg/mL),配置成含目标化合物浓度为0.03μg/L的样品。
按照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样品,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净化、和定容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平行测定6次,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6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测定数据见附件。
按照上述过程,分别取编号为002的沉积物样品6份,配置成含目标化合物浓度为0.45μg/L、5.00μg/L的样品。
按照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样品,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净化、和定容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平行测定6次,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计算6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测定数据见附件。
九、准确度测定结果向土样中加入250μL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标准溶液(1.0μg/mL),按照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样品,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净化、和定容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平行测定7次,计算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见附件。
向沉积物中加入250μL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标准溶液(10.0μg/mL),按照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样品,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净化、和定容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平行测定7次,计算加标回收率,测定结果见附件。
十、实样测试选择编号为004的实际土壤样品,按照样品处理过程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选择编号为004的实际沉积物样品,按照样品处理过程后按照分析步骤全过程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十一、评价与验证结论11.1方法检出限评价标准方法中萃取样品为1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2-0.016ug/L,检测下限为:0.008-0.064ug/L;本次实验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3-0.0052ug/L,检测下限:0.0037-0.0206ug/L均小于标准方法检出限及检测下限。
11.2精密度评价标准方法中相对标准偏差为±15.0%;本次实验中低中高三种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1%-2.51%、0.09-0.42%和0.06-0.34%,符合要求。
11.3准确度评价标准方法中加标回收率范围为60.9%-110%;本次实验中两种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61-106.48%、98.76-106.20%,符合要求。
11.4结论本实验室从人员能力的确认、试剂的验证、仪器的配备和此方法在本实验室内检出限、检测下限、精密度和准确的的验证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具备使用《水质多环芳烃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进行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能力。
编制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