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动能和势能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6.7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物理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知识点详解在物理的学习中,知识点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高中物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知识点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物理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知识点高中物理知识点: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动能公式:Ek=mv²/2(m是物体质量,v是速度)注:①动能是标量;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动能,动能是状态量;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高中物理知识点:势能1、定义: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也可以释放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势能是状态量,又称作位能。
势能不是属于单独物体所具有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共有。
2、势能分为:重力势能、磁场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引力势能等。
注:势能大小Ep与力F、距离h(弹性势能为x,引力势能为r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既是d(Ep)/dh=F。
也可以写成Ep=∫Fdh,既是保守力所做的功的大小。
高中物理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运动的物体能够做功,它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3)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注: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主要是看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相对高度的变化,因为物体的质量不变。
高中物理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区别1、动能是因为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还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动的东西都具有动能。
2、势能是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势能也越大;还与高度有关,高度越大,势能也越大。
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关于物体能量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介绍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计算,并通过实例来进一步说明其应用。
一、动能的概念及计算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可以计算出动能。
动能的计算公式如下:动能(kinetic energy)= (1/2) ×质量 ×速度²其中,质量以千克为单位,速度以米每秒为单位。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动能的计算。
假设有一辆质量为1000千克的汽车,速度为20米每秒。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动能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动能 = (1/2) × 1000千克 × (20米/秒)²根据计算,该汽车的动能为200,000焦耳。
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不同类型的势能具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位于某一高度而具有的势能。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如下:重力势能 = 质量 ×加速度 due to gravity ×高度其中,质量以千克为单位,加速度由于重力为9.8米每秒²,高度以米为单位。
重力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位于高度为5米的位置上。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重力势能 = 10千克 × 9.8米/秒² × 5米计算结果表明,该物体的重力势能为490焦耳。
2.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elastic potential energy)是指由于物体变形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如下:弹性势能 = (1/2) ×弹性系数 ×弹性变形平方其中,弹性系数是物体固有的特性,弹性变形是指物体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变形量。
1、能量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那么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单位是焦耳(J)。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有关,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3、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而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被拉伸或挤压产生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4、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产生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
6、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发生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是不变的,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7、应用:
(1)水力和风力发电: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可以利用风力和水力的机械能来发电。
(2)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地飞行,所以存在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由于卫星在大气层外飞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
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守恒。
动能和势能的公式
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动能和势能的公式分别为:
动能公式:K = 1/2mv²
势能公式:U = mgh
其中,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U代表势能,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当物体的速度增加时,其动能也会增加。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因此,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在相同速度下具有更大的动能。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当物体被抬高时,其势能也会增加。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因此,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在相同高度下具有更大的势能。
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
当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其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时,其动能会转化为势能。
这种转换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我们把弹簧压缩后松开,弹簧的势能就会转化为弹簧的动能,使其弹起来。
动能和势能的公式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不会改变它们的总和。
这个定律在机械系统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动能和势能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能量,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
高中物理(人教版)精品讲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课程标准课标解读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的实验证据1.知道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2.明确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3.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知识点01 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一)分子动能1.分子动能: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2.分子的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3.物体的温度是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二)分子势能1.分子势能: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2.分子势能E 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3.决定因素(1)宏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2)微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知识拓展】1.单个分子的动能(1)定义: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动能.(2)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时刻物体内部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一,就是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时刻的动能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2.分子的平均动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2)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个别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或不变,但总体上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一定是增加的.3.物体内分子的总动能物体内分子运动的总动能是指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它等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数的乘积.物体内分子的总动能与物体的温度和所含分子总数有关.4.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间距离r r=r0r>r0r<r0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分子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大小,具体的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6.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1)宏观上: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2)微观上: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分子势能与r的关系不是单调变化的.【即学即练1】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C.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答案】D【解析】A.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A错误;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但不是零,选项B错误;C.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分子间的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引力减小的慢,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C错误;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选项D正确。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模块一动能和势能【一、知识点】1.能量(1)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对外做功本领越强,能量就越大)注意:物体具有能,并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而是指能够、可以做功或者正在对外做功。
如:运动的子弹、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风);高山上的石头、头顶的吊扇;被压缩的弹簧、被拉开的弓箭都具有能量。
(2)单位: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
流动的水具有能量(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3)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质量时比较速度,相同速度时比较质量。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山上的石头具有重力势能(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拉开的弓弦具有弹性势能(2)决定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和弹性大小。
物体弯曲的程度越大,弹性越大,物体所具有的的弹性势能越大。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大小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形变量、物体的弹性计算式 21=2E mv 动=E mgh 重21=2E kx 弹【二、例题精讲】【例1】★关于动能和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 B . 位置高的物体,它的势能一定大 C . 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 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考点: 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 A 、物体只要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故A 错误;【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例2】★“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拓展题】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C.运动物体只具有动能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3】★★老鹰和麻雀都在空中飞行,如果他们具有的动能相等,那么()A.老鹰比麻雀飞得快B.麻雀比老鹰飞得快C.老鹰比麻雀飞得高D.麻雀比老鹰飞得高【测试题】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汽车、摩托车、列车B.列车、汽车、摩托车C.摩托车、汽车、列车D.汽车、列车、摩托车解析:汽车、摩托车和列车的质量,列车的质量最大、汽车的质量次之、摩托车的质量最小;因为三者的速度相同,所以三者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列车、汽车、摩托车.答案:B【拓展题】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答案:D【测试题】小丽从学校回家过程中如图示是她的s﹣t图象,则小丽动能最大的时间段是()A.在0﹣t1时间内B.在t1﹣t2时间内C.在t2﹣t3时间内D.无法确定考点:动能大小的比较.解析:当运动物体确定了,就是物体的质量是确定的.影响因素就只有速度了.在题中S-t图像曲线中,0- t1曲线最陡,动能最大答案:A【测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则甲的势能比乙的势能大B.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正在做功考点:能;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A、重力势能除了与高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势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B、动能除了与速度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动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有做功的能力,但它不一定做功.答案:C【例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相同.(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答案:(1)甲、乙;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纸盒被推动距离的大小.【测试题】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A、球的动能是从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看出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球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斜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小球滚下的速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影响碰撞的程度,所以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让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速度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答案:C【拓展题】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正确/不正确)的,理由是.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4)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答案:(1)不同;被推动距离的远近;(2)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相同;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3)不能;(4)不正确;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模块二机械能及其转化【一、知识点】1.机械能及其转化(1)概念: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知识集结知识元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知识讲解一、动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单位:焦耳(J).注意:物体能够做功,并不代表这个物体正在做功或已经做过.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4.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二、重力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高度.质量相同时,高度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高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大.注:这里说的高度,其实是相对高度,需要先选取一个零势能面作为基础。
所以,重力势能是可以为零的,甚至可以为负值。
(高中知识)三、弹性势能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例如:拉长的橡皮筋、拉伸的弹簧、折弯的竹竿.2.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弹性形变.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其弹性势能越大.例题精讲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例1.(2019∙成都模拟)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挂在墙上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B.太阳的光具有光能C.正在行驶的火车具有动能D.挂在屋顶的电灯具有重力势能例2.(2019∙天台县模拟)将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上面放置一个小钢球,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如图甲所示;再用手向下压到一定程度,如图乙所示;释放后钢球运动到距离水平桌面2L处,如图丙所示。
对钢球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钢球一定受平衡力作用B.丙图中,弹簧一定不存在弹性势能C.从乙图到丙图过程中,弹簧的机械能一定改变D.钢球上升但没有离开弹簧之前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减少例3.(2019春∙南关区期末)屹立在山上的巨石给人以危险的感觉,原因是它具有较大的()A.重力B.高度C.动能D.重力势能例4.(2019春∙卢龙县期末)说明下列物体各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1)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2)正在拉长的弹簧具有______(3)飞流直下的瀑布具有_________例5.(2019春∙庆云县期末)如图甲,拉满的弓具有_____能;手在拉弦的同时感到弦也在拉手,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不同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形式。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在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这种转换在许多物理现象中都可以观察到。
1. 动能的定义和转换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动能 = 1/2 * m * v^2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或速度增加时,其动能也会增加。
动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转换。
最常见的是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的动能逐渐减小,而势能逐渐增加。
当物体触地停止运动时,其动能完全转化为势能。
这种转换过程可以用重力势能的公式来计算:势能 = m * g * h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
2. 势能的定义和转换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势能 = m * g * h其中,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高度。
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或离参考点的高度增加时,其势能也会增加。
势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转换。
除了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还存在着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例如,当一个弹簧被压缩时,其势能会增加。
当释放弹簧时,势能会转化为弹簧的压缩动能。
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换的关系,这种转换在许多物理现象中都可以观察到。
例如,当一个摆锤在最高点的位置时,它具有最大的势能,而动能为零。
随着摆锤向下摆动,势能减小,而动能增加。
当摆锤到达最低点时,势能为零,而动能达到最大值。
在此后的摆动过程中,势能和动能不断转换,但总的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另一个例子是弹簧振动。
当弹簧被压缩时,势能增加,而动能为零。
物理动能势能知识点物理动能势能知识点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因素:物体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动能公式:Ek=mv²/2(m是物体质量,v是速度)注:①动能是标量;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动能,动能是状态量;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势能1、定义: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也可以释放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势能是状态量,又称作位能。
势能不是属于单独物体所具有的,而是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共有。
2、势能分为:重力势能、磁场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引力势能等。
注:势能大小Ep与力F、距离h(弹性势能为x,引力势能为r等)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既是d(Ep)/dh=F。
也可以写成Ep=∫Fdh,既是保守力所做的功的大小。
高中物理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运动的物体能够做功,它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3)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注: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主要是看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相对高度的变化,因为物体的质量不变。
动能和势能的区别1、动能是因为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还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
动的东西都具有动能。
2、势能是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势能也越大;还与高度有关,高度越大,势能也越大。
被举高的东西都具有的势能。
物理学习方法图象法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一:知识精讲归纳考点一、分子动能1.单个分子的动能(1)定义: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动能.(2)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在某时刻物体内部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一,就是同一个分子,在不同时刻的动能也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单个分子的动能没有意义.2.分子的平均动能(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2)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个别分子的动能可能减小或不变,但总体上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一定是增加的.3.物体内分子的总动能物体内分子运动的总动能是指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它等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数的乘积.物体内分子的总动能与物体的温度和所含分子总数有关.考点二、分子势能1.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间距离r r=r0r>r0r<r0分子力F 等于零表现为引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功W 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E p最小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2.分子势能的特点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分子势能是标量,正、负表示的是大小,具体的值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有关.3.分子势能的影响因素(1)宏观上: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2)微观上: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分子势能与r的关系不是单调变化的.考点三、内能1.内能的决定因素(1)宏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同时也受物态变化的影响.(2)微观因素: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2.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比较(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2)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3)热量指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3.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内能机械能对应的运动形式微观分子热运动宏观物体机械运动常见的能量形式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影响因素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体积及物态物体的质量、机械运动的速度、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弹性形变量大小永远不等于零一定条件下可以等于零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物态变化对内能的影响一些物质在物态发生变化时,如冰的熔化、水在沸腾时变为水蒸气,温度不变,此过程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变化,分子势能变化,所以物体的内能变化.二:考点题型归纳题型一: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1.(2022春·河北邯郸·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有关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曲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r=r0时,分子为零,分子势能最小也为零B.当r > 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在两分子由无穷远逐渐靠近直至距离最小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在两分子由无穷远逐渐靠近直至距离最小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又增大2.(2023秋·新疆哈密·高二校考期末)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而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研究物体和物理场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不同的场景中,动能和势能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小节的形式探讨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动能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表达式为K=1/2 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这个式子说明当物体速度增大时,它的动能也增大。
此外,动能只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跟它的运动轨迹、位置和力学状态无关。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F作用,按照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就会加速,速度v随时间t增大。
对于连续施加外力的场景,常常用功率的概念来表示物体动能的变化。
功率P的表达式为P=dK/dt=Fv,其中F为外力在物体上施加的大小,v为物体的速度。
功率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动能的变化量。
势能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势能是物体在保持静止的位置上所能够具有的能量,或者说是物体在某个位置能够获得的动能。
势能是由于物体处在一定的位置和状态下才存在的,具有权力而非客观存在的特点。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力学能量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这种分法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以重力场为例,我们来讨论势能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一定高度h处,物体的重力势能就等于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有关,跟物体的速度无关。
如果物体从高度h1自由掉落到高度h2,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ΔE=mgh1-mgh2,同时物体的动能增加了相应的能量。
这种转换关系被称为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它们又都在总能量守恒的框架下。
总能量守恒是指一个系统中的能量总量是守恒的,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增加或减少。
在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可以变化,但是每种形式的能量总量的和不变。
总能量守恒往往包括机械能守恒、热力学能守恒、电能守恒、化学能守恒等多种形式,是研究物理学基本实验原理和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
初中物理能量转化知识点归纳在初中物理学中,了解和掌握能量转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能量转化是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学中与能量转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详细介绍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
1.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是最基本的能量形式之一。
动能指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动能 = 1/2 ×质量 ×速度的平方。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态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能等。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从高处落下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当物体达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最小,而动能最大。
反之,当物体向上抛掷时,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当达到最高点时,动能最小,而重力势能最大。
2. 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热能是物体分子或原子内部存在的微观运动能量。
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物体受到摩擦、空气阻力等外力的作用,机械能逐渐转化为热能。
例如,当我们用手搓热一个小球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小球的分子在搓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其内部分子的运动加剧,从而产生热能。
3. 动能与电能的转化电能是指由电荷带来的电势能。
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其电势能转化为动能。
例如,当我们插入电池并接通电路时,电池的化学能通过电场作用将电能传输到电路中,从而实现了电能转化。
4. 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机械能可以通过一些装置将其转化为电能。
例如,电力发电厂通过蒸汽机或水力涡轮以及发电机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转化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供应领域。
5. 光能与电能的转化在光电效应中,光能可以被转化为电能。
光电效应指的是当光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的电子会因为吸收到足够能量而被激发出来。
这个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电能。
6. 动能与声能的转化声能是因振动物体在媒质中传播而具有的能量形式。
当物体振动时,其动能会转化为声能。
例如,击打一块木头时,木头振动产生声音,动能被转化为声能。
如何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物体力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并探讨它们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一、动能的计算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动能(kinetic energy)= 1/2 * 质量(mass) * 速度的平方(velocity^2)其中,质量以千克(kg)为单位,速度以米/秒(m/s)为单位。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动能。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质量为2千克,速度为5米/秒的物体,则其动能为:动能 = 1/2 * 2 kg * (5 m/s)^2 = 25焦耳(Joules)二、势能的计算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物体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势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我们以重力势能为例来计算势能。
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质量(mass)* 重力加速度(acceleration due to gravity)* 高度(height)质量以千克(k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通常近似取9.8米/秒^2,高度以米(m)为单位。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
例如,一个质量为5千克,高度为10米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重力势能 = 5 kg * 9.8 m/s^2 * 10 m = 490焦耳(Joules)需要注意的是,势能是相对于参考点来计算的。
在上述例子中,参考点可以是地面,即物体被抬高的高度。
如果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具有势能,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参考点来计算。
三、动能和势能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动能和势能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机械能守恒定律:根据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的总量保持不变,只会相互转化。
中考物理考点分析之动能和势能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什么是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能量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动能和势能的详细解释和应用指导:动能的概念:动能是物体由于其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它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函数,可以用公式K = 1/2 mv²来计算,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动能的解释:动能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1. 运动的能量: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能就越大。
例如,一个向前运动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而一个静止不动的汽车则没有动能。
2. 动能的转化:动能可以在物体间转化。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它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另一个物体的动能。
例如,当一个足球运动员踢球时,他的脚对球施加力,将自己的动能转化为球的动能,使球向前运动。
势能的概念: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它是物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公式PE = mgh来计算,其中PE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势能的解释:势能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1. 地位的能量:势能是由于物体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一个物体的位置越高,其势能就越大。
例如,一个被抬起的重物具有较大的势能,而一个放在地面上的重物则没有势能。
2. 势能的释放:势能可以被释放为动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当一个物体从一个高位置下落时,其势能会逐渐减小,而动能则会增加。
例如,当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它的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使得苹果加速下落。
动能和势能的应用:动能和势能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动能和势能的情况:1. 机械能守恒:当一个物体在无摩擦的情况下运动时,其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这被称为机械能守恒定律。
通过利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可以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分析和预测。
物理动能和势能知识点
物理动能和势能精选知识点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动能和势能精选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动能和势能知识点 1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则该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2.动能和势能:运动的物体能够做功,它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所具有的能叫势能,前者称为重力势能,后者称为弹性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是种常见的能量形式,一个物体通常具有动能和势能,它们的总和就是该物体的机械能。
4.能量的单位:因为物体能量的多少是通过其能够做功的多少表示和定义的,所以能量的单位应当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J)。
物理动能和势能知识点 2
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
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例如,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时,速度方向(向上)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过程中在落回抛出点前速度方向(向下)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过抛出点后还可以继续下落,则此后速度方向(向下)又与位移方向(向下)相同。
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大都不同。
因为速度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位移)方向多数成不为零的角。
位移方向由运动的起点(你所选择的运动的开始点)指向运动的终点(即末时刻物体所在的点,起点只有一个,而末时刻则可以由问题确定,对应不同的时间段)。
例如上述竖直上抛运动,起点是物体的抛出点,而终点则要看问题所给时间的长短,因为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