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行材料 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41
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运行材料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时:32学分:2一、课程性质及作用《汽车运行材料》涉及了汽车运行材料的种类、牌号和规格等多方面知识,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车用燃料,发动机油的质量分类和性能指标,熟悉燃料油和发动机油的常用理化指标改善的方法,了解润滑脂的组成,以及熟悉汽车工作液的性能指标。
最终能合理地选用、管理以及节约汽车运行成本。
是汽车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1)能够正确辨认汽车运行材料的种类、牌号和规格;2)能够判断各种汽车运行材料的质量、性能下降后的更换时刻,做到视情更换,节约成本;3)正确应用常规测量手段,测试车用燃料、发动机油、齿轮油和润滑脂的常规理化指标;4)能根据汽车运行工况,了解汽车工作液的性能;5)能根据不同品牌汽车,选用不同牌号和性能的运行材料;6)能够依据企业的需求,编制汽车运行材料的购置计划;2.能力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汽车运行材料3)具有小组团结、协作能力;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素质目标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2.课程内容要求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五、实施建议1. 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汽车运行材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汽车运行材料所谓汽车运行材料,是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非金属材料。
可分为四类:车用燃料车用润滑油料车用工作液汽车轮胎。
常用的石油炼制方法邮: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热裂化(淘汰)催化裂化(普遍采用)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烷基化延迟焦化。
加氢裂化地产品邮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加氢裂化的汽油抗爆性号腐蚀性低加氢裂化发火性能好凝点也低加氢裂化的润滑油粘温性能好。
催化重整使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得一种加工方法.极压性使润滑油在摩擦金属表面得化学反应。
极压抗磨添加剂得特点是,在较低负荷和温度条件下,不予金属反应,但在极压条件下,在摩擦面的高温部分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熔点低剪切强度低的金属膜,从而达到降低摩擦和磨损的目的。
收益,润滑剂的极压性适用于高温高压高速的条件的工作部位的润滑.研究汽车运行材料的意义?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和使用量增大的无限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仅能维持五六十年的开采.所以需要寻求替代燃料和其他能源的同时,节约石油消耗也是非常重要的.汽车燃料使保证正常燃烧,汽油润滑剂是减磨降损,汽车轮胎关系到滚动阻力的大小,因此提高燃料和润滑剂的品质发展新型汽车轮胎发挥汽车运行材料的节能作用。
使用较高辛烷值无铅汽油和适当十六辛烷值的轻柴油,实现汽车润滑油的低粘度化多级化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推广使用效果好的汽车节能添加剂和汽车发动机油节能添加剂,使用子午线轮胎等,都会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每种材料只有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才能使汽车技术状况得到充分发挥减少不必要的损坏减少维修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
汽车运行材料的不当选用,不仅会影响汽车运行性能的发挥,往往也会加剧一些机械故障的出现,甚至可能进一步引发交通事故。
汽油使用性能的主要要求:适宜的蒸发性良好的抗爆性,氧化安定性对机件等无腐蚀性对环境的无害性油本身的清洁性。
汽油的蒸发过程发生在发动机的进气行程和压缩行程。
我国汽车运行材料发展的第一阶段(1949-1980年)汽油产品主要是低辛烷值汽油。
汽车运行材料的概念汽车运行材料,是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非金属材料。
即是说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剂及其他工作液和轮胎等。
二:石油的基本知识一.石油的分类一般按下列依据对石油进行分类。
1、按原油的密度分类轻质原油密度小于0.878g/cm3;中质原油密度介于0.878~0.884g/cm3之间;重质原油密度大于0.884g/ cm3。
2、按硫含量分类低硫原油硫的质量分数低于0.5%;含硫原油硫的质量分数介于0.5%~2.0%之间;高硫原油硫的质量分数大于2.0%。
我国原油多为低硫原油。
3、按胶含量分类低胶原油胶的质量分数小于17%;含胶原油胶的质量分数介于18%~35%之间;多胶原油胶的质量分数大于35%。
二、石油的烃类组成烃即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石油的烃类组成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类(饱和烃),少数石油中还含有烯烃(不饱和烃)。
其中化学性质最稳定、最难氧化的是烷烃。
•1、烷烃•烷烃是开链饱和烃,分子式通式CnH2n+2。
•烷烃是根据分子里所含的碳原子和数目来命名的,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下的,从1到10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来表示,碳原子数在11个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
•在常温常压下,C1-C4的烷烃呈气态,存在于天然气中;C5-C15的烷烃是液态,是石油的主要成分;C16以上的烷烃为固态。
•石油中的烷烃包括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
它是指有机物构架中的碳骨架的结构是直链结构还是含有支链。
凡是骨架含有碳支链的有机物都是异构体;凡是直链结构没有其他碳支链的都是正构体。
•常温下,烷烃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好,仅次于芳香烃,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则容易分解成醇、醛、醚等一系列氧化物。
此外,烷烃的密度最小,粘温性能最好,是燃料和润滑油的良好成分,如煤油中含烷烃较多时,点灯时的火焰就比较稳定。
《汽车材料(第四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汽车零部件材料汽车运行材料2.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3.行驶燃料润滑材料工作液汽车轮胎汽车美容养护材料4. 汽油柴油5. 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润滑脂6. 磨损使用寿命二、选择题1.C2.C3.C4.B5.C三、判断题1.×2. ×3. √4.√5. √四、简答题1.2.答:汽车零部件材料以金属材料为主,占整车质量的80%左右,其中钢铁材料约占70%,非铁金属材料约占10%。
非金属材料占整车质量的20%左右,其中塑料约占7%,橡胶占3%~7%。
为适应安全、节能的要求,在汽车中特别是轿车中开始大量应用非金属材料,所以在汽车制造中钢铁的用量有所下降,而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用量正在上升。
3.答:目前已应用的石油替代燃料主要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燃料(甲醇汽油、乙醇汽油)和电池等汽车新能源。
上篇汽车运行材料第一章汽车燃料§1—1 汽油一、填空题1.化学能热能2.石油碳氢烃类3.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使用寿命4.液气5.馏程饱和蒸气压6.平均蒸发性预热时间加速性能工作稳定性7.爆震燃烧8.平均9.改进加工工艺、加入高辛烷值成分、加入抗爆剂10.实际胶质诱导期二、选择题1.A2.A3.B4.A5.A6.C三、判断题1.√2.×3.√4.√5.√6.√四、名词解释1.馏程: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馏程是汽油的一个重要指标。
2.饱和蒸气压:又称蒸气压,是指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汽油在规定的密封容器中蒸发时所产生的最大蒸气压力,单位用kPa 表示。
饱和蒸气压是控制汽油产生气阻倾向的指标。
五、简答题1.答:汽油发动机对汽油的性能要求是:具有适宜的蒸发性、良好的抗爆性和抗氧化安定性,无腐蚀,不含机械杂质和水等。
2.答:当可燃混合气在缸内被点燃后,一部分未燃混合气因受到正常火焰焰面的压缩和热辐射作用,温度、压力急剧升高,化学反应加剧,在正常火焰焰面未到达之前,这部分未燃混合气就已自行燃烧,形成多个新的火焰中心,从而使气缸内压力骤然上升,产生强烈的冲击波,撞击气缸壁和活塞,同时发出清脆的金属敲击声。
所谓汽车运行材料是指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金属材料,按其对汽车运行的作用和消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车用燃料,车用润滑油料,车用工作液,汽车轮胎。
石油主要有碳、氢、硫、氧、氮五种元素组成。
石油的烃类组成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少数石油中还含有烯烃。
正构烷烃发火性能好,是压燃式发动机的良好成分,异构烷烃发火性能差,不易发生爆燃,是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的良好成分。
环烷烃在高温下的发火性能介于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之间,热值略小,润滑性好,是汽油和润滑油的良好成分。
芳香烃是压燃式内燃机的不良成分,是点燃式内燃机燃料的良好成分。
石油的非烃类组成: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矿物质。
汽油馏分的温度:35~200度煤油馏分与柴油馏分温度:200~350度润滑油馏分温度:350~500度石油炼制方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烷基化。
润滑添加剂:清净剂和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挤压抗磨剂,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粘度指数改进剂,缓蚀剂,降凝剂,抗泡沫剂。
燃料添加剂:抗爆剂,十六烷值改进剂,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清净分散剂,抗氧防胶剂,金属钝化剂。
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车用汽油的这种满足汽油机的工作需求并保证汽油机正常发挥其性能的能力,主要要求:适宜的蒸发性,良好的抗爆性,良好氧化安定性,对机件等无腐蚀性,对环境的无害性,油本身的清洁性。
汽油蒸发性的评价指标:1、馏程: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
2、饱和蒸汽压:指在规定条件下,汽油在适当的试验仪器中蒸发达到平衡状态时,汽油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
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缺内燃烧时不产生爆燃的性能。
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1、辛烷值:表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
2、抗爆指数:指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与马达法辛烷值的平均值。
车用汽油的选择:1、按汽车的使用说明书规定或国家相关权威部门的推荐选用汽油牌号,压缩比越大,使用的汽油牌号一般就越高。
1、汽车运行材料是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非金属材料。
按其对汽车运行的作用和消耗方式不同可分为四大类:车用燃料,车用润滑油料,车用工作液,汽车轮胎。
2、石油主要由碳、氢、硫、氧、氮五种元素组成。
3、烃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石油的烃类组成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少数石油含有烯烃。
4、正构烷烃,压燃式发动机燃料的良好成分;异构烷烃,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的良好成分。
硫醇具有强烈的特殊臭味。
5、辛烷值是评价汽油抗爆性能的指标,为了避免爆燃现象的出现,要使用辛烷值高的汽油;为了避免工作粗暴现象的出现,要使用十六烷值较高的柴油。
6、对车用汽油使用性能的主要要求有:①适宜的蒸发性;②良好的抗爆性;③良好的氧化安定性;④对机件等无腐蚀性;⑤对环境等的无害性;⑥油本身的清洁性。
7、车用轻柴油的主要性能的要求有:①良好的低温流动性;②良好的雾化和蒸发性;③良好的安定性;④对机件无腐蚀性;⑤良好的燃烧性;⑥柴油本身的清洁性。
8、曲轴转一周的时间约为0.02~0.04s。
9、汽油蒸发性好,发动机容易起动;汽油蒸发性不好,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
10、汽油蒸发性的评价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气压。
11、馏程:①初馏点是对100mL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流出第一滴求的气相温度,是汽油的最低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最轻组分的沸点;②10%蒸发温度对汽油机起动的难易有决定性影响;③50%蒸发温度影响加速性能;④90%蒸发温度高,出现排气冒黑烟,耗油量增大。
12、饱和蒸气压愈高,蒸发损失愈大。
有经验的驾驶员,总是习惯油箱满油过夜可省油。
13、抗爆性不好的汽油易产生爆燃现象。
14、爆燃:压力和温度的不平衡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以超音速向前推进,猛烈撞击气缸盖,活塞顶和气缸壁,使发动机产生震动,并发出清脆的敲缸声。
15、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是辛烷值和抗爆指数。
16、按照试验条件,辛烷值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和研究法辛烷值(RON)。
晰注公略啟師修皖«汽车运行材料》理论课程教案班级13-12班专业一汽车商务教师王海军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备课笔记首页教师王海军教研组汽车组编写日期2014.9. 9审批日期 ______________项目备课笔记首页教师王海军教研组汽车组编写日期2014.9. 16审批日期 ______________孑宛0备悟笔显首頁3.清洁化汽油的清洁化是指调整汽油组分,减少引起大气污染的组分(如烯坯、芳香坯、苯、硫化物等)的含量。
我国车用汽油的发展方向1、不断升级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2、进一步提高不用汽油的质量总结:1、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2、车用汽油的选用3、车用汽油的改良及发展方向作业:1、汽油的性能要求有哪些?2、什么是辛烷值?3、影响汽油抗爆性的因素有哪些?4、结合自己的理解,浅谈用车过程中有哪些节油方法。
预习:比较车用汽油,预习车用轻柴油的性能要求和评价指标。
孑宛0备悟笔显首頁90%何收温度/ V 不高于35595%回收温度/匸不高于365实测GB/T1884 *«(20V )/(kg-m J )GB/T1885① 为保证项冃.每月必须检测一次。
庄原油性质变化,加工工艺条件改变,调和比例变化及检修开工后等情况下 应及时检验, ②可用GB/T1113H GIVT11I40和GMU7040方法测定,结県右争议时.以GB/T 380方法为准。
③ 若柴油中含有硝酸商型十六烷值改逬剂.10%蒸余物残炭的测定.必须用不加硝酸酯的皋础燃料进行。
可用 GB/T 17144方法测定。
结果有争议时.以GB/T 268方法为准。
④ 可用冃测法.即将试样注人1 OOmL 玻璃it 筒中,在室温(20V ±5V)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 水分及机械杂质。
结果有争议时,按GB/T 260和GB/T511方法潰定。
⑤ 由中间基或环烷圣原油生产的各号轻柴油十六烷值允许不小T40o 可用GB/T 11139或SH/T0694方法计算。
汽车运行材料课程辅导材料第1章绪论1.1 汽车运行材料的起步(一)汽车运行材料的起步P1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装有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世界第一辆汽车。
1897年,德国人鲁道夫狄赛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四冲程柴油机。
1839年,美国人古德伊尔发明了硫化橡胶。
1842年,古德伊尔发明了硬橡胶轮胎。
1888年,英国人邓禄普发明了自行车用充气轮胎。
1894年,法国人米西林兄弟发明了可拆卸的装有内胎的充气橡胶轮胎,并首先在汽车上使用。
1946年,法国米西林橡胶公司推出子午线轮胎。
(二)汽车运行材料的内容P1汽车使用的燃料、润滑剂、其他工作液和轮胎。
1.2 我国汽车运行材料的发展我国汽车运行材料的发展——两个阶段P3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80年,我国汽车运行材料的基本状况是:质量低、品种少、不成系列。
第二阶段从1981年至今,我国汽车运行材料随着汽车换代、轿车增多而迅速发展,按照国际有关标准,迅速与国际接轨,步入标准化、系列化、高档化的道路。
第2章石油的基本知识2.1 石油的组成(一)石油的元素组成P5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约占93%~87%;其次是氢,约占11%~14%;硫、氧和氮三种元素合计占1%~4%;还含有微量的多种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约占0.003%以下。
(二)石油的烃类组成P61、烷烃:正构烷烃碳链长,结构不稳定,易生成过氧化物等,发火性好,是压燃式发动机燃料的良好成分;异构烷烃结构紧密,不易被氧化,发火性能差,不易发生爆燃,是点燃式发动机的良好燃料。
2、环烷烃:一般条件下性质较稳定,不易氧化,抗爆性比正构烷烃好,发火性较烷烃差。
3、芳烃:化学性质稳定,在几类烃中最难氧化,化学安定性良好,辛烷值高,抗爆性好。
4、烯烃:不饱和烃,安定性差,容易氧化。
(三)石油的非烃类组成1、含硫化合物P8活性硫化物:能与金属反应而发生金属腐蚀;非活性硫化物:不直接与金属起反应,受热分解后的生成物对金属产生腐蚀。
汽车运行材料范文首先,发动机材料是汽车运行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种。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燃油效率和排放标准。
发动机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抗磨损、耐高温和耐腐蚀的特性。
常见的发动机材料包括铝合金、铸铁、钢和镍基合金。
铝合金具有优异的轻重量比和导热性能,广泛用于发动机缸体和缸盖。
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并且能够抵抗高温和腐蚀,常用于发动机缸体和曲轴箱。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刚性,适用于曲轴等高载荷部件。
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涡轮增压器等高温部件。
这些发动机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发动机的设计和使用环境。
其次,制动材料对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制动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摩擦性能、耐磨性和热稳定性。
常见的制动材料包括有机制动片、半金属制动片和陶瓷制动片。
有机制动片由有机树脂和纤维材料组成,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和低噪音。
半金属制动片由金属粉末和有机树脂组成,具有较高的制动性能和耐磨性。
陶瓷制动片由陶瓷纤维和金属粉末组成,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耐磨性和热稳定性,但价格较高。
制动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驾驶方式和制动要求。
轮胎材料是汽车运行过程中与道路直接接触的材料,它对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制动距离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轮胎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抓地力、耐磨性和抗剪切性。
常见的轮胎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尼龙帘布。
天然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抓地力,但耐磨性较差。
合成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剪切性,但弹性较差。
尼龙帘布被用作轮胎的增强层,提高了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轮胎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道路条件、气候环境和驾驶需求。
最后,燃油材料影响着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环境性能。
燃油材料需要具备高热值、低挥发性和低排放的特性。
常见的燃油材料包括汽油、柴油和天然气。
汽油具有较高的热值和低挥发性,适合于轿车等小型载客车辆。
柴油具有较高的热值和较低的挥发性,适合于卡车等大型载货车辆。
天然气具有较低的热值和较低的排放,适合于公交车等城市交通工具。
我国车用甲醇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颜克庭车辆三班222011322062016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因此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甲醇以替代车用燃油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分析我国能源现状入手,在介绍车用甲醇燃料所具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甲醇燃料应用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目前未能大规模推广使用车用甲醇燃料的原因,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甲醇;清洁燃料;应用现状;发展前景论文主题:我国车用甲醇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0、引言车用甲醇燃料是在成品汽油、柴油中添加一部分燃料甲醇,使用先进工艺调配而成的新型清洁燃料。
甲醇是一种物理化学性质与汽油近似的有机燃料。
可以由天然气、煤、生物原料等生产制得。
甲醇燃料热效率高、适应性好、清洁安全,可以满足现行发动机的动力及使用要求,便于输配和推广应用。
发展车用甲醇燃料,可以从灵活燃料向甲醇体系燃料电池汽车过度,走符合我国能源特色的汽车工业道路。
燃料甲醇不但可以代替石油作为车用燃料还可以转化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烯烃等化工原料,代替石油化工。
煤制燃料甲醇(二甲醚)成本低、经济性好。
用高硫煤、焦炉气转化燃料甲醇,可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利用国内优势资源发展煤制甲醇(二甲醚)燃料,可以节约和替代石油燃料,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大气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谐调发展。
在石油日趋短缺,环境严重污染,高油价给我国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的形势下,发展煤制甲醇(二甲醚)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中国能源发展概况在我国石油消费市场中, 汽、柴油的消费超过总消费量的50%, 其中用于交通燃料的约占70%以上, 这也正是我国能源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
据汽车行业部门的预测, 未来20 年, 我国汽车保有量将在2000 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到2020 年将超过6 000万辆, 仅汽、柴油的消耗就将超过100万吨。
课题8 汽车运行材料的应用课题引入首先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保证汽车正常运行和保养需要用到哪些耗材?➢汽车上的应用的各类油、液各有什么用途,如何正确选择与应用?➢汽车轮胎有哪些类型?如何选用?➢各类运行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课题说明汽车运行过程的使用的橡胶轮胎、燃料、润滑油及工作液等统称为汽车运行材料。
轮胎是汽车行驶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行驶;汽车运行燃料主要有汽油、柴油及一些新型代用燃料;润滑油主要为发动机润滑油和齿轮油等;工作液则包括制动液、传动油、冷却液、防冻液等。
运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仅直接影响到汽车使用性能和行车安全,而且跟能源和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汽车运行材料的主要使用性能、规格、牌号及其合理应用,以及汽车运行材料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市场产品,国家与行业的新标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课题目标✧了解汽车轮胎的结构、分类及规格;✧掌握常用汽车轮胎的结构及其应用特点;✧熟悉汽油和柴油的性能、分类、牌号和规格;✧掌握发动机对燃料品质的性能要求并正确选用;✧掌握各类润滑油的作用和主要性能指标;✧了解润滑油的分类、规格和牌号及其选用;✧掌握汽车工作液的主要种类、性能要求。
✧了解各类汽车工作液的品种和牌号及期选用8.1 汽车轮胎轮胎是汽车上唯一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件,承受着汽车的重量,并与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轮胎费用占汽车运输成本的20%左右,所以,汽车轮胎选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运输过程的经济性。
更重要的是,轮胎的性能对汽车的动力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和安全性等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汽车轮胎选配不当,很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交通事故。
8.1.1 轮胎的结构及分类1.轮胎的基本结构图8-1 轮胎的基本结构汽车轮胎一般指除了钢制或铝合金制的轮辋、轮辐和轮毂以外的易损和经常更换的部分,其基本结构如图8-1所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胎面:是轮胎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胎面具有不同种类或形式的花纹以适应不同的路面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