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样含水率检测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
土的含水率试验(烘干法)5 土的含水率试验T 0103—1993 烘干法1 目的和使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有机质土和冻土土类的含水率。
2 仪器设备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称量1000g,感量0.1g。
其他:干燥器、称量盒[为简化计算手续,可将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等。
3 试验步骤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质土为50g,砂砾石为1~2kg,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称量时,可在天平一端放上与该称量盒等质量的砝码,移动天平游码,平衡后称量结果减去称量质量即为湿土质量。
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恒温下烘干①。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或含石膏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的恒温下,干燥12~15h为好。
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1h即可)②。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
4 结果整理按下式计算含水率:式中: ——含水率(%),计算至;m——湿土质量(g);m——干土质量(g)。
s注①:对于大多数土,通常烘干16~24就足够。
但是,某些土或试样数量过多或试样很潮湿,可能需要烘更长的时间。
烘干的时间也与烘箱内试样的总质量、烘箱的尺寸及其通风系统的效率有关。
注②:如铝盒的盖密闭,而且试样在称量前放置时间较短,可以不需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T 0103-1。
表T 0103-1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工程编号试验者土样说明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精密度和允许差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数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T 0103-2规定。
表T 0103-2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5 报告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
土的含水率 值条文说明1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土的状态,它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力学性质随之而异;它又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各项指标的依据,是检测土工构筑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同组人:成绩: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5月18日试验一土得基本物理指标得测定(一)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环刀号环刀质量/g环刀加土质量/g土质量/g环刀容积/cm3密度/g/cm3平均重度/kN/m340243、53168、2124、7602、0723843、57169、6126、7602、102。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A3516、9241、696、9124、7727、928、111815、5550、1942、577、6227、0228、23。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试验记录表(圆锥仪液限试验)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液限/%液限平均值/%14215、8742、1337、374、7621、50、220、2107115、3125、2823、61、688、290、20•塑限试验记录表(滚搓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 水质量/g干土质量/g塑限/%塑限平均值/%12816、6441、7735、006、7718、360、360、3607316、3352、0042、469、5426、1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记录表圆锥下沉深度/mm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液限/%塑限/%3、2A6416、0556、2048、9832、9321、92210mm14215、8742、13 37、37 4、7621、5022、17、911815、5550、19 42、57 7、6227、02 28、228、1A3516、92 48、6041、696、9124、7727、917mm16、907316、3352、0042、469、5426、1336、536、712816、6441、7735、006、7718、3636、9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得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1之中。
工程名称回填土类:3:7灰土回填部位:时间:
工程名称回填土类:3:7灰土回填部位:时间:
临水小区41#楼要求压实系数≥
最大干密度:1.56g/cm3
最小干密度:1.51g/cm3顶面标高-4.6m
土壤干容重测定记录表
临水小区41#楼最优含水率:17.8%
要求压实系数≥
最大干密度:1.56g/cm3
最小干密度:1.51g/cm3顶面标高-4.8m
工程名称回填土类:3:7灰土回填部位:时间:
顶面标高-4.2m
最小干密度:1.51g/cm3临水小区41#楼要求压实系数≥
最大干密度:1.56g/cm3
最小干密度:1.51g/cm3
工程名称回填土类:3:7灰土回填部位:时间:
临水小区41#楼要求压实系数≥
最大干密度:1.56g/cm3
最小干密度:1.51g/cm3顶面标高-3.8m
最小干密度:1.51g/cm3。
细骨料含水率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含水率。
二、仪具与材料
1、鼓风烘箱:能使用温度控制在(105±5)℃
2、天平:称量1000g ,感量0.1g 。
3、吹风机(手提式):450W 。
4、其它:干燥容器、吸管、搪瓷盘、小勺、毛刷等。
三、试验步骤
(1)、称量干燥容器的重量,精确至0.01g (m 1);
(2)、自样品中取各重约500g 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重量的干燥容器中称重,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重量,精确至0.01g (m 2);
(3)、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4)、称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精确至0.01g (m 3); 四、含水率计算
%
1001
33
2⨯--=m m m m ω
五、注意事项
(1)、计算精确至0.1%;
(2)、本试验需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下表要求:
六、数据记录。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02—□□□—□□□□压实度检测记录表(灌砂法)编号:S—004—□□□—□□□□土地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编号:S—022—□□□—□□□□土的击实试验记录表(重型)编号:S—024—□□□—□□□□地基承载力检验记录表编号:S—025—□□□—□□□□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密度记录)编号:S—026—□□□—□□□□石料密度试验记录表编号:S—032—□□□—□□□□石料的毛体积密度、孔隙率试验记录表(蜡封法)编号:S—033—□□□—□□□□石料吸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34—□□□—□□□□□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编号:S—035—□□□—□□□□□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编号:S—04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游标卡尺法)编号:S—047—□□□—□□□□集料坚固性试验记录表编号:S—049—□□□—□□□□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51—□□□—□□□□集料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5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干筛法)编号:S—056—□□□—□□□□通过百分(%)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容量瓶法)编号:S—057—□□□—□□□□细集料含泥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编号:S—058—□□□—□□□□编号:S—060—□□□—□□□□编号:S—061—□□□—□□□□细集料棱角性试验记录表编号:S—062—□□□—□□□□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记录表编号:S-063—□□□—□□□□矿粉筛分试验记录表编号:S-067—□□□—□□□□矿粉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编号:S-069—□□□—□□□□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定记录表编号:S-133—□□□—□□□□平整度检测记录表(3m直尺)编号:S-134—□□□—□□□□宽度、中线偏位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S-136—□□□—□□□□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S-137—路面厚度现场检查记录表编号:S-138—□□□—□□□□编号:S-139—□□□—□□□□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编号:S-143—□□□—□□□□灌砂筒及标准砂标定记录表编号:S-147—□□□—□□□□试验记录表格目录1、含水率试验记录表2、压实度检验记录表(灌砂法)3、土地界限含水量试验记录表(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4、土的击试验记录表(重型)5、地基承载力检验记录表6、土的承载比试验(CBR密度记录)7、石料密度试验记录表8、石料的毛体积密度、孔隙率试验记录表(蜡封法)9、石料吸水率试验记录表10、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11、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1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游标卡尺法)13、集料坚固性试验记录表1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15、集料含水率试验记录表16、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干筛法)17、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容量瓶法)18、细集料含泥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19、细集料吸水率试验记录表20、细集料砂当量试验记录表21、细集料棱角性试验记录表22、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记录表23、矿粉筛分试验记录表24、矿粉含水率试验记录表25、路基路面回弹弯沉测定记录表26、平整度检测记录表(3m直尺)27、宽度、中线偏位现场检查记录表28、纵段面高程、横坡度现场检查记录表29、路面厚度现场检查记录表30、路基边坡现场检查记录表31、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32、灌砂筒及标准砂标定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