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试验三界限含水量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试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区分粘性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测定土的液限时含水量,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土类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一个依据;测定土的塑限,并与液限试验和含水量试验结合,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二、试验方法土的液限试验:采用锥式法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条法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三、仪器设备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2. 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3.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 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四、操作步骤1. 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 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3. 将制备的试样充分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样时不应留有空隙,对较干的试样充分搓揉,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4. 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在圆锥上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
5. 调节零点,将屏幕上的标尺调在零位,调整升降座、使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时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s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显示在屏幕上),取出试样杯,挖去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锥体附近的试样不少于10g,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含水率。
一、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概述细粒土随着土中含水量的不同,分别处于各种不同的状态。
1911年瑞典农学家阿太堡将土从液态过渡到固态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规定了各个界限含水量,称为阿大堡限度。
土的界限含水量和土的机械组成、土粒的矿物成分,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强度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反映。
塑性高表示土中胶体粘粒含量大,同时也表示粘土中可能含有蒙脱石或其他高活性的胶体粘粒较多。
因此,界限含水量尤其是液限、较好地反映出土的某些物理力学特性,如压缩性、胀缩性等,对工程来说,有实用意义的主要是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
液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塑限是土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
含水量低于缩限,水分蒸发时土体积不再缩小。
事实上,上从粘滞流动状态到可塑状态、从可塑状态到半固体状态的性质和直观变化都是渐变的。
因此,在两者之间建立确定的界限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
也就是说,其他的物质例如水从液态变到气态或从液态变到固态有直观的温度临界点,而上随含水量的变化从一状态到另一状态元明显可见的含水量临界点,这就促使各国、各行业土木工程人员实行行业约定和规范,先后发展用碟式仪法。
圆锥仪法、搓条法以及联合测定法来区分和测定土的界限含水量。
我国通用圆锥仪法测土的液限含水量,搓条法测土的塑限含水量,或联合法测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量。
但各行业间由于历史原因,用同样方式测试时,所采用的仪器的具体尺寸、质量和测试标准不相同,这是测试工作者和应用人员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优点土的液塑限指标是细粒土进行分类和定名的最基本指标,在岩土工程中,液塑限指标的准确性涉及土壤定名的正确性,同时影响土样状态的确定,进而影响到土的承载能力的确定。
所以正确地确定土壤的液塑限指标对工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具有操作简单,所测数据比较稳定,标准易于统一等优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一些问题(1)土膏的制备土膏应充分调匀,不调匀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章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第一节锥式仪液限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液限,并与塑限试验和含水率试验结合,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判别土的状态之用。
二、基本原理土的液限是粘性土从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圆锥液限仪是根据一定重量和固定角度的平衡锥沉入土中一定深度时的含水率恰为液限这一原理制作的。
前苏联A.M.瓦西里耶夫经过多次试验认为锥体重量为0.75N,锥角为30º,锥体沉入深度为10mm时,土的抗剪强度是8.232kPa,此时土的含水率即为液限。
三、仪器设备1、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锥式液限仪(图3-1);3、天平:感量为0.01g;4、筛:孔径为0.5mm;5、磁钵和橡皮头研棒;6、烘箱:应能控制温度105~110ºC;7、干燥器。
图3-1锥式液限仪1-锥身;2-手柄;3-平衡装置;4-试杯;5-底座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的土样约50g,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己风干,则取样80g研碎,并过0.5mm筛;加纯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土面与杯缘齐平。
3、放锥(1)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并保持锥体垂直,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2)放锥15s后,观察锥体入土中的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10mm(锥上有刻度标志),则认为这时的含水率就为液限。
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10mm时,表示试样含水率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沾有凡士林的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调土杯中,使水分蒸发或加纯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10mm时为止。
4、测液限含水率将所测得的合格试样,挖去沾有凡士林的部分,取锥体附近试样少许(约15~20g)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率,此含水率即为液限。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二.仪器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为100克。
2.盛土杯:直径5cm,深度4~5cm。
3.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
4.其它:筛(孔径0.5㎜)、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三.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过0.5mm的筛。
2.每个盛土皿中放大约200g土样,加入不同数量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
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
用调土刀调匀,盖上湿布,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0.2)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应控制在5mm 以下。
对于砂类土,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中,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4.调平仪器,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提起锥体,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5.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刚与土样表面接触时停止升降,锥体立刻自行下沉,经5秒时,试锥自动停止下沉,读数窗显示锥入深度h1。
6.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重复3、4 步骤,得锥入深度h2,要求h1、h2允许误差为0.5mm,否则应重作。
取h1、h2平均值作为该点的锥入深度h。
7.去掉锥尖入土处的凡士林,取10克以上土样两个,分别装入称量盒内,称质量(准确至0.01g),测定其含水量w1、w2 (计算到0.1%)。
计算含水量平均值w。
8.重复2、3、4、5、6步骤,对其它两者个含水量进行试验,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四.结果整理1.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点绘a、b、c三点含水量的h-w图,连接此三点,应呈一条直线。
42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工 程 技 术液塑限联合测定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的液限WL 和塑限WP ,确定土的分类。
从而可根据自然状态下粘性土的含水率来确定自然状态下的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计算液性指数IL,塑性指数Ip,判别粘性土的软硬程度。
同时,作为粘性土的定名分类以及估算地基承载力的依据。
细粒土随着土中含水率的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固体状态。
界线含水率较好地反映出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如压缩性、胀缩性等,在工程中主要是土的液限、塑限和缩限。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事实上,土从粒滞流动状态到可塑状态,从可塑状态到半固体状态的性质和直观变化的。
因此,在两者之间建立确定的界限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
也就是说,水从液态变到气态或从液态变到固态,有直观的温度临界点,土随着含水率的变化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有明显可见的含水率临界点。
为了工程的统一,实行行业约定和规范,主要利用圆锥质量为76g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并绘制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率ω的关系曲线。
1 仪器准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测读装置、升降支座等,圆锥质量76g,锥角30°,试样杯内径40m m ,高30m m 。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其他:烘箱、干燥器、调土刀、橡皮板、凡士林、小铝盒、孔径0.5mm 的筛子。
2 试验步骤(1)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土,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土,当土样中含有粒径>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子。
(2)当采用天然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00g。
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分成均匀三等份,加入不同程度的纯水,调制成3种不同稠度的试样,放入调土皿浸润。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报告第二小组成员:张志龙,杨欢,窦丹丹,邢明生,轩艳雪,刘知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液限,并与塑限试验和含水率试验结合,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判别土的状态之用。
二、基本原理土的液限是粘性土从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圆锥液限仪是根据一定重量和固定角度的平衡锥沉入土中一定深度时的含水率恰为液限这一原理制作的。
前苏联.瓦西里耶夫经过多次试验认为锥体重量为,锥角为30o ,锥体沉入深度为10mm 时,土的抗剪强度是,此时土的含水率即为液限。
三、 仪器设备1、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锥式液限仪(图3-1);3、天平:感量为0.01g ;4、筛:孔径为0.5mm ;5、磁钵和橡皮头研棒;6、烘箱:应能控制温度105~110oC ;7、干燥器。
四、 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的土样约50g ,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己风干,则取样80g 研碎,并过筛;加纯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 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土面与杯缘齐平。
3、放锥(1) 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并保持锥体垂直,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2) 放锥15s 后,观察锥体入土中的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10mm (锥上有刻度标志), 则认为这时的含水率就为液限。
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10mm 时,表示试样含水率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沾有凡士林的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调土杯中,使水分蒸发或加纯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10mm 时为止。
《土力学》液-塑限试验一、实验目的细粒土由于含水量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
液限是区分粘性土的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塑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测定土的液限时含水量,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土类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一个依据;测定土的塑限,并与液限试验和含水量试验结合,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二、试验方法及原理1、方法:土的液限试验:采用锥式法土的塑限试验:采用搓条法土的液、塑限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颗粒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干土质量5%的土)。
2、原理: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仪的圆锥人土深度和相应试样的含水率在以圆锥人土深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作对数曲线,3个点应连成一条直线,直线上锥人深度为17mm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直线上锥人深度为10mm 对应的含水率为10mm液限,锥人深度为2mm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2)电试样杯:直径40~50mm,高30~40mm;子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4)其他:烘箱、干燥器、铝盒、调土刀、孔径0.5mm的筛、凡士林等。
切土刀、钢丝锯、毛玻璃和圆玻璃片等。
四、实验步骤(1)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粒径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0.5mm筛。
(2)当采用天然含水率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250g;采用风干试样时,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的含水量,调成均匀膏状,放入调土皿,浸润过夜。
公路土工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JTG E40-2007 T0118-2007)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 为划分土类 计算天然稠度 塑性指数 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1.2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 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2.1LP-100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2.2盛土杯2.3天平2.4其它 0.5mm孔径的筛、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等。
3、试验步骤3.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土中含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 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 过0.5mm的筛。
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 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 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 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 a点 略大于塑限 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 b点 。
用调土刀调匀 盖上湿布 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应为20 ±0.2 mm。
测定c点锥入深应控制在5mm以下。
对于砂类土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3.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 分层装入盛土杯 用力压密 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 应先充分搓揉 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3用光电试或数码式液限塑限凑合测定时 接通电源 调平机身 打开开关 提上锥体 此时刻度或数码显示应为零 。
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升降座上 转动开降旋钮 试杯徐徐上升 土样表面和锥尖刚好接触 指示灯亮 停止转动旋钮 锥体立刻下沉 5S时 自动停止下落 读数窗上或数码管上显示锥入深度。
重复上述步骤 完成其它含水量土样 测其锥入深度和含水量。
4、结果整理4.1在二级双对数坐标纸上 以含水量W为横坐标 锥入深度h为纵坐标点绘a、b、c三点含水量的h-W图 连此三点 应呈一条直线。
如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要通过a点与b、c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 a点含水量 在hp-wL图上查得hp以此hp再在h-w图上的ab及ac两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量 当两个含水量的差值小于2%时 以该两点含水量的平均值与a点连成一直线。
第三章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第一节锥式仪液限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液限,并与塑限试验和含水率试验结合,用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判别土的状态之用。
二、基本原理土的液限是粘性土从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圆锥液限仪是根据一定重量和固定角度的平衡锥沉入土中一定深度时的含水率恰为液限这一原理制作的。
前苏联A.M.瓦西里耶夫经过多次试验认为锥体重量为0.75N,锥角为30º,锥体沉入深度为10mm时,土的抗剪强度是8.232kPa,此时土的含水率即为液限。
三、仪器设备1、铝盒、调土杯及调土刀;2、锥式液限仪(图3-1);3、天平:感量为0.01g;4、筛:孔径为0.5mm;5、磁钵和橡皮头研棒;6、烘箱:应能控制温度105~110ºC;7、干燥器。
图3-1锥式液限仪1-锥身;2-手柄;3-平衡装置;4-试杯;5-底座四、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取天然含水率的土样约50g,捏碎过筛;若天然土样己风干,则取样80g研碎,并过0.5mm筛;加纯水调成糊状,盖上湿布或置保湿器内12h以上,使水分均匀分布。
2、装土样于调土杯中将备好的土样再仔细拌匀一次,然后分层装入试杯中;用手掌轻拍试杯,使杯中空气逸出;待土样填满后,用调土刀抹平土面,使土面与杯缘齐平。
3、放锥(1)在平衡锥尖部分涂上一薄层凡士林,以拇指和食指执锥柄,使锥尖与试样面接触,并保持锥体垂直,轻轻松开手指,使锥体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注意放锥时要平稳,避免产生冲击力。
(2)放锥15s后,观察锥体入土中的深度,以土样表面与锥接触处为准;若恰为10mm(锥上有刻度标志),则认为这时的含水率就为液限。
若锥体入土深度大于或小于10mm时,表示试样含水率大于或小于液限,此时,应挖去沾有凡士林的土,取出全部试样放在调土杯中,使水分蒸发或加纯水重新调匀,直至锥体下沉深度恰为10mm时为止。
4、测液限含水率将所测得的合格试样,挖去沾有凡士林的部分,取锥体附近试样少许(约15~20g)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率,此含水率即为液限。
界限含水量一、试验目的通过测定黏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计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对土分类定名,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二、试验原理含水量定义:土中水的质量与土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土的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塑限。
土的液限:土由可塑状态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三、试验方法1.通过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量;2.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出液限,通过搓条法测定塑限。
四、仪器设备①烘箱:采用电热烘箱;②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 ;③其他:毛玻璃板、调土刀、刮土刀、称量盒等。
五、操作步骤1.对试验土样进行描述:颜色、软硬、杂质等,初步判别土的名称。
2.测定含水量:(1)取2个称量盒,编号称重。
(2)从土样中取代表性土样15-30g ,用调土刀拨入称量盒中,盖好盒盖,称量土加盒的质量。
(3)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干至恒重。
(4)取出称量盒,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盒加干重。
(5)计算含水量:0100%mw m s=⨯ 3.测定液限和塑限(1)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应使空气逸出。
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刮土刀刮平。
(2)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将试样杯放在仪器底座上。
(3)屏幕读数置零。
调节升降座,使圆锥仪锥尖接触试样面,按测量按钮,圆锥自重下沉入试样内,经5秒后立即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入土深度为10mm 时,满足要求。
(4)挖去锥尖入土处带有凡士林的土,取锥体附近土样10g 以上,放入称量盒,测含水量。
4. 搓条法测定塑限(1)将制备好的试样在手中揉捏至不粘手,捏扁,当出现裂缝时,表示其含水量接近塑限。
(2)取接近塑限含水量的试样8-10g ,用手搓成椭圆形,放在毛玻璃板上用手掌滚搓,滚搓时手掌的压力要均匀地施加在土条上,不得使土条在毛玻璃板上无力滚动,土条不得有空心现象,土条长度不宜大于手掌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