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问答题测试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问答题测试(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写出与本文论点一致的两句古诗。

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就义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什么是“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3、孟子在文章开头是怎样提出他的主张的有何好处

孟子在文章开头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4、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所欲有甚

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义;不义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句话有何深层含义

(作者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6、怎样理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有“本心”而已。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这种思想有它的进步性。)

这种思想的局限性:这种解释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7、写出第一段的评注。

第一层: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道理论证,阐述了义重

于生的道理。

第三层: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8、“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语是什么用这一生动的事例的目的是什么

嗟来之食。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

9、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在本篇中又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说明孟子是怎样一个人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10、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

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

11、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第一段哪句话不“失其本心”有何重要意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说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12、文中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找出两组并说明其好处。

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突出强调“本心”的重要性,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3、从古到今,无数的事例验证“舍生取义”的人可以流芳百世,见利忘义的人遗臭万年。请举例一一加以验证。

舍生取义之人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也不投降元兵舍生取义、流芳百世;见利忘义的人如,秦桧勾结金国、害死岳飞,见利忘义、遗臭万年。

14、写出第二段的评注。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既

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15、本心指什么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主要指羞恶之心

16本文的主旨

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17、“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这句话你读后有何感受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以顷刻而不省察于斯焉。”朱熹的评语很有道理。)人人都有羞恶之心,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败的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的宴安之时,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一样,他们确实是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因此,孟子指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不但对当时的黑暗政治和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应该时时刻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干不合礼义的事情,要时刻保持本心,重视义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